诚实的八戒
诚实的八戒
关注数: 51
粉丝数: 128
发帖数: 5,742
关注贴吧数: 2
新年快乐 大家新年快乐
原创MIDI原声《砂》,欢迎哼哼来哼 好久没有写东西了,都不熟悉业务了,刚才花了4个钟头写了个DUANG,DUANG ,DUANG的。我想了一下,我很想让哼哼把这个东西哼出来给我听听。只要把声部凑齐就算过关。 《砂》 作曲/瞎搞搞/本人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0VV8U4kU2x8%2F&urlrefer=606eb10159e142d1edcf63fbb2691d7a
四部和声示范小样 我用10分钟写了十来个小节的人声四部,并不细腻,就是听个大概。我只是想说,写单旋律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哼哼们主张永远单旋律,那有种就不要找人编曲就行了。这个概念跟自己生不出孩子找人帮你生一个道理。就酱紫。 《四部和声示范》 作曲/本人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XKVfNRUk1NM%2F&urlrefer=46e1f40dfb40c5413cc9e476453097c1
没时间整理文章就发个作品吧。 这是8月份写的小歌,就是小歌一首,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是神马“艺术”,别瞎哔哔了。词曲编一共5个小时全部收工。我最近写了三首歌,特意算了一下时间,平均时间每首不到6个小时,包含旋律编曲以及录二声部(写词时间差不多10--20分钟,但一般我只写一段)。 这是我第二次写这种混合风格的黑色死亡题材的小歌,凑合听听玩。 《王的墓》 词曲编混/本人 二声部/本人&WK 唱/WK&ASSEN捷 ============================ 在这没有月色的城市里 黑暗之中的沉寂 我想要告诉你一个秘密 藏在身后那黑色的恐惧 在你死掉以后的记忆 将会在今夜回来吞噬你 你不要再奢望再恐惧 腐烂之花淹没你的身体 黑色的云正在流动 只剩下半张残缺的面孔 我站在镜子中哭泣 沾满鲜血的身体 我梦见墓穴中的你 始终带着一张面具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IpAb5vv-DH8%2F&urlrefer=274940c14d29aa95faf420a1dbebf0ef
今日休息,说下对哼哼的看法 我今天休息,然后刚刚想看个电影就有人来跟我讨论作品,我就突然想到,吧里这么多“哼哼”,他们每天来这里是干什么的呢?大家都知道,这贴吧呢,是用来给大家交流经验的。其实你让我去评价一条哼哼,我实实在在的说,只能评价“好听”或者“不好听”。如果要挑毛病顶多就能说一下“拍子不对”,我甚至没有办法去说人家“音不对”,毕竟人家是“作曲”嘛,人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但问题是。这样一来有啥好交流的呢?今儿你来给爷哼了一个,爷高兴就给你点个赞,不高兴吐你一脸口水,最后你要嘛开开心心的滚去睡了,要嘛就不爽的长篇发泄一下然后依然滚去睡了。区别就是睡眠质量好不好而已。这么折腾不累吗?如果你想展现自己的才华,你完全可以去给你们单位,或者学校哼哼,在这吧里哼一不加工资二不加分数,还经常挨骂,您觉得值得吗? 我其实挺想听听哼哼们的心声,到底是什么原因驱使一个人可以这么丧心病狂的自虐。您说您对音乐热爱吧,又不愿意踏踏实实去看下书,这是什么心态呢?哦对了,我还想起来,绝大多数哼哼的经历都差不多,就是某一天突然开始“尝试写作”,猫着胆子哼了一段“原创”,一听!“艾玛呀,哥们这天赋可不是一般银儿啊,哥们可能就是莫扎特转世啊.......”。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哼哼们说:“和声??你开什么玩笑?莫扎特6岁作曲,他懂什么是和声吗?这就是天赋,你懂吗?别跟我瞎比比,哥要去给奥巴马哼一部《安魂曲》了”。 纯属个人观点啊,我是坚决打击哼哼这种歪风邪气的,你可以先有一段好听的调子,但你不能说:“这是我的作品,我要编曲,我要找填词......”,除非这就是你的完整作品,你要想增加什么乐器就自己加,你就可以叫自己“作曲”。 还有我申明:“编曲”这种东西,最多停留在市场上交易,也就是说,它就是一个干活的形式。你给我钱,我给你干活没问题。但我绝壁不可能承认这种东西跟作曲有任何关系。如果我承认了编曲,就是变相的认可“哼哼”们就是“作曲”,也是变相的承认了“编曲者没有版权”。 我觉得大家有兴趣可以来讨论一下,哼哼们也可以来发表一下你们的反方意见。
那些珍贵的谱子。 一定要收好啊,哼哼们的福利,你们也会写谱了。
老作一首--《血的记忆》 这是12年的作品,我查了一下好像没见着自己以前贴过,就来贴贴,最近就贴点小流行歌吧。我很少写词,这是一首。 《血的记忆》 词曲编/本人 唱/WK ===================================================================== 当悲伤封住我的胸口 当黑夜穿过死亡的呼吸 就把我流放在 血液中的那个空隙 天空之中出现一道光影 透过乌云印在心底 昨夜一阵狂风追着暴雨 我站在雨里 这是我的回忆 若有一天重聚 沾满鲜血的伤口 要怎么丢掉你的身影 那尘封的日记 又该怎样继续 打开灰色的天际 拼命活下去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UTA4bv1b3Ws%2F&urlrefer=9f6d50def49511e88a1f3d7e3aaf499c
以后别再说什么“中古调式”行不? 是不是很多人觉得“中古调式”这四个字听起来逼格很高?所以喜欢用这种称呼显得自己更专业?其实喜欢说这四个字的人,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没有搞清楚什么叫“中古调式”。这个东西可能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过了。但我也在这里重复一次吧。以后就不要再问我“请问您的曲子是中古调式吗”这种奇怪的问句了。 所谓”中古调式“,简单粗暴一点,如果我们以C大调为基准来说。 伊奥尼亚调式--(音阶)CDEFGAB 多利亚调式--(音阶)DEFGABC 弗里几亚调式--(音阶)EFGABCD 利底亚调式--(音阶)FGABCDE 混合利底亚调式--(音阶)GABCDEF 爱奥利亚调式--(音阶)ABCDEFG 洛克利亚调式--(音阶)BCDEFGA 这七种就是以“C”调号为准的“中古调式”。只是名儿不同而已。(假如是“DE#FGAB#C”--那么这就是”D伊奥尼亚调式“---以此类推,跟宫商角徵羽一个道理)。 所以咱以后都好好说话,就别说”中古调式“这么考古范儿了行不?
来一首电子NEW AGE《BIBIBI》欢迎随喷 前几年写的很短的小曲,就是玩玩。 《BIBIBI》 曲/编/本人 Bansuri/陆离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Zj5_RihxxfU%2F&urlrefer=41196cab581dd49d1d577494a8e13700
转贴:第四届原创音乐节奖状集锦_看图_作曲吧_百度贴吧 为什么我会有两张奖状?你们什么时候给的? 百度贴吧来自:http://tieba.baidu.com/photo/p?kw=%E4%BD%9C%E6%9B%B2&tid=2843987568&pic_id=34bfd62a6059252db036d653369b033b5bb5b90f
转贴:第三届原创音乐节奖状集锦_看图_作曲吧_百度贴吧 我为什么从来就不知道我自己有一个奖状? 百度贴吧来自:http://tieba.baidu.com/photo/p?kw=%E4%BD%9C%E6%9B%B2&tid=2170308747&pic_id=92786609c93d70cf9738ba2ef9dcd100bba12b9d
《配乐音频通俗讲解》(第一章) 这是我去前年做过的一个东西,就是关于配乐的一些想法,这个音乐写得有点卡通,做配乐的时候应该是反过来,音乐跟画面和声效,有音乐也有唱的部分,唱不一定是插曲,也可以是跟剧情和心情的。这个我在前面写了几小节。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研究。 作曲/制作/本人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eBHqY2P6Hdo%2F&urlrefer=32e4960a85afbb4fba5b78a76c0f097a
原创歌曲《那一道风景》--小说主题曲 他们总要评价这个风格是“民国风”,都是三宝老师惹的祸,民国就民国吧,听众想怎么理解都可以,这是一本书叫《那一道永不退色的风景》的主题歌。 《那一道风景》 词/少时梦 曲/编/小提SOLO/本人 弦乐录制/N人 大提SOLO/邦邦 演唱/WK 是什麼,在我冷漠的眼里, 划过一道彩虹? 是什麼,在我冰封的心里, 洒下一片暖意? 是你眼眸流动的轻浅笑意, 是你笑容透出的轻巧美丽。 你是我心头的涟漪, 回荡在最沉寂的夜里, 是什麼,让我死寂的心跳动? 是什麼,让我尘封的爱失控? 是你 投在我眼眸里的身影, 化成了一道永不褪色 的风景。 是什麼,在迷失的日子里, 留下一份从容? 是什麼,在惆怅的夜色里, 落下一声哭泣? 不再害怕心如刀割, 纵然我已泪下成殇。 天涯海角我也要去寻回, 你再一次为我的回眸! 是什麼,让我坚执的心不老? 是什麼,让我炽热的爱燃烧? 是你投在我眼眸里的身影, 化成了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3t1BIDyBEwc%2F&urlrefer=822f6a0fe16cd6c6de99daf930fba9be
音乐剧《大王子》之《魔法师与钟》 这个曲子是一个音乐段落,琴拉得臭了点对不起听众,凑合听了。 《大王子》之《魔法师与钟》 作曲/小提琴/大头舅舅(本人)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hpK1KOJLq6E%2F&urlrefer=df584cb9739a0c75fe594d5c620a9fd7
再来一首小说插曲《月儿谣》(古风)攒吧气! 这首歌是小说《大漠月影》的插曲,萧起之前的音乐是前面的过渡音乐,前奏实际上是从萧开始的。 《月儿谣》 词/少时梦 曲编/本人 唱/云の泣 萧笛/陆离 琵琶/东北馅饺子 弦乐/N人 大提SOLO/邦邦 圆圆的月儿挂天垂, 闪闪的星儿相随。 地上的人儿思量谁, 望着月儿默默垂泪。 啊~~~~~~~~~~ 云儿飘啊风儿飞, 把牵念送入你心扉。 地上的人儿在天涯, 何处是思念的家? 月儿照遍千山万川, 点亮张张憔悴的脸。 啊~~~~~~~~~~ 不怕天黑不怕雨雷, 让月儿陪你入梦寐, 飞越千山跨越万水, 哦!月儿与你成双对。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Atuh2490CV8%2F&urlrefer=06f1569bc815d23a98549143eea3a73d
音乐剧《夜缠》第一个唱段《绵》 这是序曲后的第一个唱段,可能效果也不太好,对不起听众,凑合听听吧。这大概一个古代书生与魑魅魍魉的故事。 《绵》 作词:择荇 作曲/编曲:本人 琵琶/东北馅饺子 二胡/永安 Bansuri/陆离 弦乐/N人 演唱/云の泣/齐栾/重小烟/凑诗 ------------------------------------------------------------------------------------------------------------------------- 1妖:来,逆旅者,请留下, 2妖:有什么,从流沙里幻化? 3妖:暗月的獠牙,今夜别害怕, 4妖:别害怕,升起绿磷 合唱:作火把。 1妖:我赤裸着双足,梳开了长发, 2妖:愿不愿接引 合唱:我回家? 3妖:我是你,最望眼欲穿的绿洲, 4妖:和触手可及的蜃楼 合唱:来靠近你脆弱的咽喉。 合唱:你是我, 最细腻缠身的丝绸, 和艳若胭脂的美酒,快做我唇舌下的情囚。 1妖:温泉水凝滑,玫瑰在开花, 2妖:在开花,汁液嫣红, 合唱:染指甲。 3妖:我束腰的璎珞,遮面的薄纱, 4妖:敢不敢,亲手 合:来摘下? 合唱:我是你,最望眼欲穿的绿洲, 和触手可及的蜃楼, 来换取你温柔的血肉。 你是我, 最细腻缠身的丝绸, 和艳若胭脂的美酒, ——快吻我皮囊下的骷髅。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C1yrFX2si70%2F&urlrefer=c969cd9fa4f07f498e4eb15ca0223b9d
好久不来,就发一个NEW AGE的作品攒个人气吧 这是个小音乐剧作品的序曲,其实前后花的时间有点长,但到录制完毕也就是前一阵的时间。这个DEMO上传以后音质有点问题,可能听起有点小问题。很对不起听众,凑合听听吧。 《夜缠序曲》 作曲/本人 萧笛/陆离 琵琶/饺子 弦乐组/N人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TWpJRDFyrn0%2F&urlrefer=eefbc13f3d1ec90d98d009a73c18d4e8
开挂来一个1分钟弦乐四重奏 《风三》 作曲/本人 1提琴/本人 2提琴/本人 中提琴/本人 大提琴/本人 通常这种一体机分身模式我很少开启,因为演奏质量不高,打个草稿也很费时间,只能凑合听听。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YD9XdGwn_vY%2F&urlrefer=c7b290c55101eacc87044a328623cace
好久不来,发一首专辑的纯弦乐的实录选段 年初发的一张专辑的其中一首歌,我就截了一段纯弦乐的部分,给吧里增加点人气。 作曲/本人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Neuq2yL5JBg%2F&urlrefer=1d6fe99dd0c9477526a705a07d903f5a
“古风“歌曲来一段 《素问天枢》(抒情版),所谓“抒情版”就是伴奏部分去掉了一些声部,就是弦乐和竖琴为主。二声部我唱得渣了点抱歉,不过就是小样。 《素问天枢》 词/马小瞳 唱/W.K 曲/小提琴/中提琴/本人 大提琴/VictorYouYou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hbWdi-T8zvU%2F&urlrefer=ab544832c41a378f41d6123dbd74bc46
闲暇之余提一个问题(什么是艺术歌曲?)懂的朋友进来聊聊 什么是艺术歌曲?我想听听大家对艺术歌曲的见解?懂的就聊聊,不懂的不要乱说,也不要去百度,我明确的说百度词条上解释的”艺术歌曲“是瞎扯蛋的,完全不具参考价值。 因为我认为通过这个我们可以延伸说说”Liedersinger“”Singer“”Chansonnier“,或者说”Songsmith“”Songwriter“和“Composer”的区别。
《儒侠》宣传视频 发一个我的专辑--《儒侠》的宣传视频,不知道算不算打广告,要是觉得不行删了就是了。 绘画/视频/啊贵 原声音乐/本人 其他乐手视频里有介绍 金灿灿少儿艺术团荣誉出品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Em8Jc-AEEs%2F&urlrefer=51f07bc78b1643989cc55ba3aa31b688
《明军三部曲之--神机营》(额外多发一个) 这个作品跟《三千营》是一个系列的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这部我弦乐没有自己录,因为事情比较多,不过基本上不影响整体效果,凑合听听。 《明军三部曲之--神机营》(金灿灿少儿艺术团荣誉出品) 作曲/本人 笛子/陆离 古筝/蝶伤情 琵琶/东北馅儿饺子 部分打击乐/司鼓君 人声/云の泣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PqiEpWMf_xg%2F&urlrefer=a927febaa81bb91430edd58ae47d688a
【第四届音乐节参赛作品】《希望》 已经很多天发不了贴了,换了个浏览器居然又可以了,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支持一下工作发一个伪管弦乐作品(MIDI)参赛。 《希望》 作曲/本人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vhueNZzWvF0%2F&urlrefer=2228a815cf15e88ae8dd67cb0df127ab
恭喜张教授关门弟子忆往生情满师出山 是不是有很多人对忆往生情大师很有兴趣啊?对于他的言论大家不觉得很眼熟吗?难道你们忘了曾经叱咤本吧的“张老师”了吗?“曾经有位教授”难道还有别人吗?昨晚我发帖问忆往生情大师“你说的那个教授是不是姓张?”,不想被忆往生情大师率先删帖。看来忆往生情大师为人低调,不想让我们有“名师出高徒”的想法,因为忆往生情大师不想一直活在张老师的光环中。对吧忆往生情大师?此贴你是不是也很想删啊?很抱歉你没有权限耶!o(≥ o ≤)oo(≥ o ≤)oo(≥ o ≤)o
伟大的灵感主义 “昨天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一条绝世无双的旋律”,“我作曲完全是靠我的灵感”,“昨天晚上我梦到耶稣,他跟我哼了一条旋律”...... 我从未料到21世纪的人类竟然进化得如此完美,我要是晚生几年,在智商发育最鼎盛的时期吃上三鹿奶粉,那该是多么幸运的事。我认为全世界所有音乐学院的“作曲系”应该改名为“灵感开发研究所”,孩纸们,不要再纠结什么和声乐器法作品分析等等的低端游戏了。有时间多在马桶上坐坐,找找灵感,没准一首能够拯救银河系的旋律就在一瞬间诞生了。古往今来的作曲家也不过是一群没有进化完整的凡夫俗子,不要再去听他们那些低俗的音乐,看那些狗屁不通的理论书籍了,一切都还来得及。加油吧。 致--21世纪新人类
接着发第首,明朝三部曲之《神机营》 这三部曲从作曲到录制,一共花了8天时间。写曲子还是不适宜拖得太长。拖久了就会有新的感觉,写出来的东西拼凑感会比较严重。 《神机营》 作曲/本人 古筝演奏/蝶伤情 笛子演奏/陆离 琵琶演奏/东北馅饺子 部分打击乐/司鼓君 人声/云の泣 金灿灿少儿艺术团荣誉出品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PqiEpWMf_xg%2F&urlrefer=a927febaa81bb91430edd58ae47d688a
好久不来,先来一曲。 最近事情比较多,来了就先来一发。然后接着做事去了。 《三千营》 作曲/本人 部分弦乐录制/本人 笛子演奏/陆离 琵琶演奏/东北馅饺子 马头琴演奏/乌勒吉 部分打击乐演奏/司鼓君 人声/云の泣 金灿灿少儿艺术团荣誉出品。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MnEAMuRZRp4%2F&urlrefer=aa6242ec078990eed378cbbfa821323a
新鲜来一发,录得前胸压后背 不敢说神马“古风”,因为我很想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就像还活着的人自称自己写的“古典作品”一样,那你们怎么不干脆叫自己“古人”?既然你还是新鲜的,你的“古”又从何而来?没有经历过时代和环境的熏陶,就自以为自己以为的就是自以为的。罢了罢了,这些东西只能自己理解,毕竟吃几斤饭就长几斤肉。今天本人发的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本是一个交响组曲,不过时间关系,我只能慢慢整理录出来。最近闲时间不多,就只能蜗牛爬爬。 这首曲子的主题大概讲述的是大院里的故事。别的请大家自行领会精神吧。 《落院》(不完整版) 作曲/部分弦乐演奏/本人 二胡演奏/永安 琵琶演奏/东北馅儿饺子 古筝演奏/蝶伤情 单簧管演奏/散音尘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xy3r9lQ2d5U%2F&urlrefer=ff99144e97781532f6beb5d9c24171c7
再小发一首中文歌 来一首中文终结风格。所谓终结风格,就是以后很长时间都不写这种风格。 《黑城》 词曲编合/本人 唱/W.K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Na_QEWGH1VQ%2F&urlrefer=ac4f37b7c90e1632e8578dc6fc7521f9
还是发一个原创吧 去年写的一首英文歌,在编曲吧也不知道发什么样的作品合适,这首编曲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将就一下吧。 《the Lost Canvas》 词/择荇 曲/编/本人 唱/take竹桑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Il4M_Dkd718%2F&urlrefer=ceb43490abc6e411870ebc7cfcf4f8eb
还是发一个重编作品吧,不然有人骂 《Apologize》这首曲子大家应该很熟,这个曲子版本比较多,我结合各种版本重新编了一个,因为太经典,所以我这个版本也不算太出彩,就是大量加了弦乐部分。 《Apologize》 编混唱/本人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UNQOqsY8IV0%2F&urlrefer=dc6a64cec55d8798f3dff76f03c3a932
新鲜出炉,普及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古风” 昨晚将就录的古琴弹唱《钗头凤》(详细情况自行百度)。对比一下当下流行乐坛定位的“古风”是个神马东西?好了废话不多说,听完能说得出道道的是这个。 《钗头凤》 古琴弹唱/贺兰泽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1NGZ9gr42z0%2F&urlrefer=e3180ae8355f1454966c5ed0c2174290
首发一新歌 写了有一阵了,录了也有一阵了,然后.....就这样。这种题材的以后很长时间都不想写了。 《黑城》 词曲编/本人 演唱/W.K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Na_QEWGH1VQ%2F&urlrefer=ac4f37b7c90e1632e8578dc6fc7521f9
哥确实想好好写一曲的 本来是想好好研究研究的,一动鼠标就电话信息不断,写得没有心得了,只能被迫提前结束。就这么凑合听下吧。 《沙漠骑士》(本来想叫“沙漠虫子”的) 曲/本人(没有神马“编曲”)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_lvh-FKyxdc%2F&urlrefer=190b9419b8bdd465caac688a7e1a5ca1
给灾区同胞点盏灯 2013年4月20日早晨8:20分,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特大地震。现在救援工作还在进行,希望朋友们在空闲的时候能花点时间关注一下相关网页,或许能在无意间看到你身边的朋友正在找寻的亲人。尽量不给四川地区打电话,以免占用信息通道(移动联通,你懂的)。如果有物资捐赠的团体,也希望你能尽一些绵薄之力。但钱就不建议捐了(你懂的)。最后剩下的就是为同胞们祈福吧。
简单阐述音乐剧 首先说音乐剧是个什么东西?有绝大多数的人在谈及音乐剧的时候,首先要提“百老汇”,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在中国朋友心中植入了这个概念,“百老汇=音乐剧”。关于音乐剧的发展我在这里不多讲,可以参考周小川,肖梦编著的《音乐剧之旅》这本书。 而音乐剧本身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标准和定义的,它只是一个很笼统的以音乐和表演来讲故事的一个混合产物,无论是音乐形式和表演形式都是多元化的,而百老汇的音乐剧大部分都比较有固定特征,但这不是百老汇有问题,而是它在以美国文化为传承的基础上形成的模式。这个跟英国,法国,德国......式的音乐剧有明显区别。因为不同的区域在新的一种艺术形式下,所承载的都是各自文化传承的东西,法国人永远也不可能做一台百老汇式的音乐剧,他没有必要,也做不出来。就像老外唱京剧,怎么唱都不可能唱得地道一样,(其实有这样的观念,主要原因还是看得少了)。 其次是,很多人认为音乐剧一定要“唱歌好听”,这个观念又是一个误区。一直以来,我们称呼台上的人叫“音乐剧演员”,而不叫“音乐剧歌手”,从称呼上我们就不难看出,音乐剧明显是“演”大于“唱”,道理很简单,这是一台“剧”,不是“音乐会”。那么对于一台剧,在挑选演员的时候,一定是看他的“形”与“声”是否符合剧本中的角色需要。而不是“谁唱功好谁就来演”。那么我们单说声音,音乐剧对于演员声音的需求,是“是否有诠释角色的能力”。这个跟单纯声乐中“声线好不好”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这点上,音乐剧跟古典歌剧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歌剧中的唱段,是由音乐家设定好的,只要你是这个声线,这个腔(比如,抒情女高音),你就可以来唱。而对于扮相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比方说《夜后》咏叹调,在你看过N个版本以后,你会发现根本就是一大群年龄外貌相差巨大的花腔女高音在自己唱自己。每个人在情绪的划分上也风格迥异,让你完全找不到一个很明显的标准来定位这个人物的性格,(至少是这个时候所展现出来的姿态和心情),那么最后这个人物真正的塑造,就交给了观众,观众只能众说纷纭的去定义他们心目中的这个角色是怎样怎样.....但这些歌手有个共同点就是“声音好”。而音乐剧就不是这样,加西莫多的声音真心不好听,唱摇滚是把好嗓子,但就这个嗓子在你心中明确的勾勒出了这个人物的特征(其实这个比喻还不算恰当,因为巴黎圣母院是改编作品,对于人物形象,在看过书的观众心目中是有很大不同的。),但总的来说,这就是音乐剧演员的不同之处。 今天先写这些,随便交流交流。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可以加深一些音乐剧的概念。
发个好玩的四重奏作品 当时这个录了一个“**版”,不过效果不好,因为当时我没有大提琴,就用MIDI代替,中提琴是我把小提琴的弦松了一扣,按照中提定弦来拉的,不过这样的话,就像混音时候“没有中频”的感觉是一样的。于是我就只好混合传统精美的“罗兰”音色,搞了一个集体弦乐版。这样的话开场大提琴听起来有点糊,不过只有这样了。这个也是第一个版本的第一个乐章,短了一些,而且很多地方显得平庸了。 《风之城》 1提2提中提首席/本人(过一下三个声部首席的瘾)
发个N年前的探戈小品 原谅我10年不拉琴,我也不知道这琴录出来怎么像个“胡”的声音。这是第一版,拉的时候随意性比较大,修改版就没有录。将就拍。 音乐/所有内容以及操作都是本人完成。
去年的歌,才交作业 去年写的,拖了很久今天才交作业。就是好玩而已。拍吧。 词/马小瞳 曲/编曲/本人 唱/W.K
年前最后一发,捡钱了 年前最后一发,尽管拍,这个是做的一个捡钱梦,实际上醒来后,不太记得细节,就记得捡钱了。尼玛想钱想疯了的人都这样。然后就写了一段这个。 《好多钱》 作曲/本人 我做一下乐器使用的记录(不含单独技法) 弦乐5部 木管4部 铜管3部(含圆号,小号,大号) 竖琴 打击乐器(含定音鼓,钟琴,军鼓,铃鼓,响板,大鼓)
发一个以前编曲的作品 随便拍了。 《我们爱过了》 词曲唱/水云华 编曲/本人
咦,发帖就被删是什么意思? 再发一下吧。 《风中的故事》 作曲/本人
发一个草稿。 就是一个草稿,用电脑MC录了两把吉他。乱拍
半夜发个《魂斗罗第三关》(今天是“半夜”吧?) 以前做的一个好玩的,管弦乐版魂斗罗第三关,做得很粗糙(其实就是懒,不想抠),随便拍拍。
半夜发东西也不是为了吓人。 去年闲暇的时候写的一泼曲中的其中一首。随手拍。 《异想绅士》 作曲/本人
世界末日的时候忘了发的一首曲子 知道世界末日要来的时候就先写来搁着,结果忘了发了。拍吧 《前夜》 作曲/本人
补发上次没发好的一首音乐剧的短歌。 前年写着玩的一个小音乐剧,跟一些朋友一起玩了玩。这一首跟别的不太一样,因为我最初是想写童话小歌剧的,后来发现木有这么多职业歌手来吼,后来的就写得偏流行了一些。很粗糙,随便拍拍。 《勇敢的王子》 作曲/本人
《熊家婆外传》随便拍 “熊家婆”的故事,是南方很多人小时候听老人一代代讲述的故事,跟北方的“狼外婆”差不多。 这个是随便捣鼓的。乱拍吧 作曲/本人
《the Lost Canvas》(第二发) 《the Lost Canvas》 词/择荇 曲.编曲/本人 唱/念/Tacke竹桑 Look at you all, those who're dressed in such dazzling colours! Pearls and diamonds, conceal your aging skeletons. Will you be alone? what if you'd paint my palette in your graves? Welcome to ghostdom, that's my black empire in the lost canvas. Look at you all, those who're in fantastic appearance! Pale or dark skins, cover your spirit full of dirt. Will you be afraid? what if i'd start to sketch your silhouettes? Welcome to ghostdom, that's your last eden in the lost canvas.
the Lost Canvas(首发) 《the Lost Canvas》 词/择荇 曲/编曲/本人 唱/念/Tacke竹桑 Look at you all, those who're dressed in such dazzling colours! Pearls and diamonds, conceal your aging skeletons. Will you be alone? what if you'd paint my palette in your graves? Welcome to ghostdom, that's my black empire in the lost canvas. Look at you all, those who're in fantastic appearance! Pale or dark skins, cover your spirit full of dirt. Will you be afraid? what if i'd start to sketch your silhouettes? Welcome to ghostdom, that's your last eden in the lost canvas.
翻做《雪狼湖》歌曲《葬月》 我把编曲做了一些改动,整体风格基调和和声跟以前还是差不多的。就是配器上做了些改变。 《葬月》 原曲/潘哲玄 伴奏翻改/本人 原唱/张学友 翻唱/guitarlhb
再发一首今年初写的一首歌吧(继续拍砖) 作词/作曲/编曲/本人 演唱/W.K 这是一首我写得比较少的纯管弦乐的歌,其他的歌多少都加了点电声或者鼓。这个视频我也不知道谁弄的,完全忽视。视频的音质差一些,但不影响拍砖。
来发个以前的配乐作品(欢迎拍砖) 原创音乐/本人 视频来源/网络 处理视频的童鞋把别人原来有的声效给取了,真不爽。这个音乐是当时做配乐交流的时候给朋友做的示范,比较粗糙,凑合拍下砖吧。
关于学琴 很久没有来小提琴吧了,不说两句,好像不太对得住这里的朋友。今天进来看到的很多都是生面孔,而且感觉发帖的朋友年纪都比较小。似乎这里依旧是初学者的天堂。让我想到每年都会有不少的孩子加入到学琴的行列,尤其是钢琴和小提琴。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更加注重自己孩子在艺术方面的培养,这是一件不错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学琴之前和之后的一些事吧。 以往有许多家长最喜欢对我说:“你看我的孩子学点什么乐器好?我还是希望他学小提琴”,通常我会反问他们:“你有没有问过你的孩子喜欢什么”?然后有一部分家长摇头表示茫然,也有一部分家长辩解道:“我们现在替他选这条路是为他好”,虽然每个家长都是这么想的,但是往往最终的结果十有八九都是事与愿违。因此,事实证明了,至少音乐,或者艺术这种东西,从一开始都是由你自己选择的,别人替你做不了主。艺术是存在于每个人感知深处的东西,它无法用理性的思维来进行调整和判断。你也无法掌控它最终的形态。所以特别是家长能做的,只能是尊重它,尊重自己孩子的意愿。因为这种意愿是他本能中存在的,也可以形容为“天赋”。他的天赋在哪里,不是由你来决定的,而是由他自己去感知的。 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学者,特别是超过16岁,在选择音乐上可能会偏向“喜好”多一些。因为一个人的天赋展现时间,是在10岁以前(实际年纪会更小一些)。然后人的大脑会逐渐开始分化,删除那些日常用得少的“天赋”,增加那些日常用得多的天赋。因此每个小孩其实可以做许多大人干不了的事(这是作为一个幼儿音乐教育的老师,应该明白的东西),这也可以解读小孩和年龄较大的音乐学者的区别。尽管我们常常会说“无论年龄大小的人都能学音乐”,但事实上从优化角度来讲,幼儿学者会比大龄学者的拓展空间更大。因为幼儿展现的是本能,而大龄学者倾向的是客观的喜好。这也有本质的区别。 那么在学琴以后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幼儿学琴在技法上会占绝对优势,但音乐修为上就未必是绝对。我历来认为一个人的修为来自于不断的积累。换句话说,一天两天,是成不了什么事的。你可以在2周内拉一个新曲,但你无法在2个月之内把自己的艺术修为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因此,特别是较大的学者,对音乐的聆听和思考,其必要性要远远高于技法的练习。因为在你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提升技法的时候,你应该明智的做出一个选择。以便在将来你所累积的东西能够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当然我们所讲的都是精神上的价值,而非物质)我们在儿童时期会对一首曲子有一种直观本能的解读,但是这种解读很模糊,因为我们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极其有限,但当我们成年以后,再倒回去听同样一首曲子的时候,能够有更为清晰的理解,因此,成年人在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上,和幼儿学琴者相差不大。所以,成年人学琴也未尝不可,只是看你的“兴奋点”在什么位置。 综合上述,无论家长还是大龄学者,都可以做一个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要在学琴前,或者学琴后感觉一片茫然。 脑子不是很清晰,有不明之处望谅解!
询问个巨弱长笛问题 低音区的1--2这两个音总是吹不出声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调整了口型都不对,但是一到3勉强出声,4就正常了。 还有指法上总觉得不太顺溜,是熟悉度的问题还是卧笛的问题呢?特别是上一个音区的7到下一个音区的1有点不顺,是不是在快速演奏中,有别的简易指法??? 求赐教一下。
来发个《超级玛丽变奏曲》管弦乐配器 这两天整游戏音乐上瘾了,不过都不是太满意,还是整个正规点的管弦乐。超级玛丽是有管弦乐版的,不过那个版本我个人不太喜欢,听起来容易睡觉,所以我重新配器了一个不睡觉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4412510.html&urlrefer=82e526a0e08441863b040dcb803eb976
简谱好还是五线谱好 今天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他说这个问题争论了很久了,我还真没有关注过,然后我大致查了一下,关于“简谱好还是五线谱好”这个问题,还确实有不少人争论。没事大家也可以来讨论讨论。 简谱,至少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是纳入了音乐课教材的(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学不学习五线谱),也就是说,一般的朋友从小接受的是简谱概念。当然,其中也有很多被坑爹的送去学乐器的孩子,他们在学校以外的音乐学习,接受的一定是五线谱概念。我也是被坑的其中一个。那么我就以我个人的角度来聊一下这个东西。 我学五线谱的时间,要早于学简谱,我并不记得幼儿园有老师在教我们“12345...”这样的东西。而且最开始上乐器课都是大课,同班其他的孩子也跟着老师学,黑板上的五根线,分别朝右上方延伸出8个‘豆芽’,然后你就开始边数边唱,当然,这是笨办法,之后都会迅速的熟悉谱面,其实每个小孩子的印象记忆功能都好过大人。越小的孩子越强,这是人类生长过程中机能的发展与退化的规律。因此关于“小孩子学五线谱很难”的说法绝对是扯淡。我个人认为,不识数或者刚识数的小孩学五线谱肯定要比简谱快。 关于简谱,我觉得对于一般成年后开始学唱歌的朋友,会容易接受一些。首先大众对他有概念,7个阿拉伯数字谁都认识,这样可以“省很多事”,但是对于学器乐,恐怕就hold不住了。首先它可以记录的音区很窄,当然,你可以说简谱脑袋上和屁股上的点可以无限制的增加,但这么做,它就不用叫“简谱”了,五线谱也不用设置高音谱号以外的谱号了。其次没有调号,至少我个人不认同“1=G”“1=F”这样的标记也算是"调号"(参照基础乐理的音名与唱名法部分)。再者,简谱写不了总谱,当然,我也不认为2个声部的重唱谱等于“总谱”。 乐意度娘的朋友可以查到,简谱诞生与16世纪欧洲的一位传教士之手,(并非一些“砖家”所称的'中国制造"或者“中国通用”),而实际公布则是一本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的册子,这个册子当然我没有看过,但是从名称来看,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简谱是针对素歌(一种教会祈祷形式的歌--)学习而诞生的。尽管普及性强,但适用范围却很小。只能针对歌手和一些演奏技法简单的乐器适用。而后面有一句话---“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即载入史册”,这个话,我自己的理解是,这个东西在当时也是不起眼的,只是西方人为了展现他们“注重文化”,才勉强充数被载入史册----说白点,就是搞宣传政绩之类的。事实上简谱也是在2个世纪后被翻出来整理并流传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简谱一无是处,因为每一种产物的诞生都是有一定价值的。对于过去简谱的流传,普及,这样那样的好处,我们不用多说,只说一点,假如你现在在外面旅游,想写一条旋律,而你手上只有一张纸,一支笔来记录一条旋律。或者你急于要记录一条旋律,身边没有谱纸的时候,简谱就充分的展现它的优势,出门带谱纸,或者现划线,都是不现实的。仅凭这一点,简谱就有它的价值。 五线谱的诞生就要比简谱早得多,而且上面说了,适用性很强,所有乐器都可以记录,而且五线谱应该算是“象形记录法”,一般读五线谱熟的朋友就知道,看谱其实不是看音,而是看位置,特别高速演奏法中,音符上下波动就让你第一时间区分音高以及所在位置。而简谱即使你再熟,你的大脑都会有一个“翻译过程”。因此用来记录高技巧的乐器演奏很不现实。但是五线谱在一个范围内记录的便利上又不及简谱。所以简谱跟五线谱虽然都是谱,但是各自有自己的优势,也不能一概而论。就像话筒一样,很多“电容控”在诉说电容麦的好处的时候,就要把动圈话筒说得一钱不值,这是不厚道的。再说现在一般很多歌手,特别是非专业的流行歌手,很多都不认识五线谱,这样简谱可以让你节约很多时间。 以上基本上是我对五线谱与简谱的看法,各位也可以来讨论下你们的看法。也许各自接触的音乐范畴不同,看法肯定会有分歧,但辩论始终是好事,只是禁止冒充砖家,这样可能引发辩论外的口水仗。谢谢
《魂斗罗第三关>(管弦乐版) 昨天有朋友在跟我说,于是我还是手痒整了这个,不长。只能凑合听。怀旧就是这点好,可以不负责任的乱搞。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yc.5sing.com%2F824209.html&urlrefer=2cbc1d1b51db6d0884d41557ec41ae31
原创作品发着玩 《幻海》,没事写写作业还是蛮好玩的,不能光工作。管弦乐作品,因为我不是太爱写歌。 软件--FL Studio 弦乐--LASS 管乐&打击乐--银版,罗兰 竖琴--巨人(我又挑这个来用) 吉他--传奇木吉他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yc.5sing.com%2F822166.html&urlrefer=e60280dff6483cf950a0b11ede71da28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