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一🎅 119960255
关注数: 29 粉丝数: 87 发帖数: 2,327 关注贴吧数: 13
平鲁区与山西工学院举行共建平阳校区合作签约仪式 平鲁融媒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9月9日,平鲁区与山西工学院举行共建平阳校区合作签约仪式。山西工学院党委书记邸峰,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汉涛,副市长、区委书记郝云出席,区委副书记、区长苑冬梅致辞,区委副书记李斌主持,平鲁区及山西工学院相关领导共同见证。 邸峰表示,平鲁区产业基础坚实、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平鲁区转型成效显著,在平阳校区共建中展现出的前瞻性与执行力值得肯定。山西工学院作为工科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科研实力扎实,此次签约意义非凡,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产学研融合“新高地”,对接平鲁产业需求优化专业学科、强化协作育人;构建科研服务“新引擎”,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拓宽协同发展“新路径”,深化全方位合作,实现校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平鲁区携手打造校地协同发展标杆样板,为朔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郝云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共建山西工学院平阳校区,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举措。依托山西工学院学科优势和平鲁区能源产业基础,将提升平鲁教育层次、吸引高层次人才、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实现“建一所高校、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此次签约是平鲁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大事,也是校地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要加快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落实“交钥匙工程”;加快划转工作,加强沟通对接,为学院发展提供保障;加快产教融合,精准对接平鲁产业需求,科学设置专业、组建科研团队、深化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以产教融合助推转型发展。 苑冬梅表示,近年来,平鲁区以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深知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与科技支撑,希望借助高校力量注入发展活力。山西工学院学科优势及办学定位与平鲁产业转型需求高度契合,此次合作是双方“双向奔赴”。本科院校落户平鲁意义重大,既能让学子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又能以产业场所为“实践课堂”、企业需求为创新“源头活水”。校地双方将深化人才、技术、资源合作,打造“平鲁样板”,推动平阳校区成为“校地合作标杆”“产教融合示范”,助力平鲁从“能源大区”迈向“创新强区”。 签约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前往山西工学院平阳校区进行了实地参观。 记者:李凯君 报道
太原东站这座90年历史的老站改造迎来新进展! 太原铁路枢纽是华北铁路运输网的重要枢纽,承担着华北、西北和山西南北部分地区之间的客货运输任务。随着集大原高铁、雄忻高铁的加速建设,以及太绥高铁的布局,太原铁路枢纽客运通道能力急需提升。 去年9月有网友在领导留言板就“新太原东站还建不建”提出了咨询,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回复称:国铁集团已启动太原铁路枢纽总图调整工作,未来太原枢纽将规划建设太原枢纽客运西环线和新太原西站,原规划建设的太原枢纽客运东环线和新东站等将不再实施。 太原铁路枢纽规划布局对高速铁路和车站的走向位置出现已进行变更,东西线方案屡次更迭。虽然如今一系列举动均已证明新东站终成幻影,但太原“老东站”却将有新的大动作。 太原“老东站”有超90年的历史,但一直以来存在感不强: 太原东站位于杏花岭区的北同蒲铁路上,隶属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 1933年,当时的太原总站被修建完成,配套为窄轨铁路。 1938年,原有的窄轨铁路修建成为标准轨距。 1940年太原总站更名为太原北站。 1959年该站点改名为太原东站。 2020年4月20日起,太原东站暂时停办客运业务,仅保留管内职工通勤乘降业务。 今年3月,恢复了太原东站客运业务,仅停靠4601次岢岚—至太原东,为周六日停靠。 去年9月底官方发布了太原东站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勘察设计项目(1标段)招标公告。 此次公告的发布代表这座有着90年历史的老站将焕发新的生机! 直到近日,官方再次发布了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太原东站改造工程施工总价承包项目(1标段)招标公告。招标公告的发布代表项目正式开工指日可待! 公告显示:本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太原东站改造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项目编号:E1400000911002030001 ),已由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改造资金,招标人为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 。 建设内容为原东站室内外信号设备、道岔及配套通信、电力、房建等改造工程。计划工期304日历天(10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24年11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25年8月31日。 此次招标内容仅为一标段,根据早前规划显示,完整项目规模为:太原东站12、13、14、15、16、17、18道纳入案中联锁,12道改为到发线:拆除太原东站救援线、二轻线、发电线、车轮厂、西北专用线、供应线相关线路和道岔:室内联锁、列控、CTC\集中监测及电源屏及室内组合架联锁设备更新,电缆重新救设、道岔转辙机、信号机轨道电路及STP等设备更新。 虽然如今太原东站将迎来改造,但从《太原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综合枢纽还是客运枢纽,太原东站都未被纳入其中(下图红圈部分)。 同样从图中同样可以看出,太绥铁路客运西站的建设为重中之重。 根据近日的官方回复显示,这个站点的建设还关系着迎泽西大街的改造: 二期工程迎泽西大街改造涉及地铁1号线下元站及太绥铁路西客站两处站点建设。目前,地铁1号线下元站正在进行施工,太绥铁路西客站正在规划方案研究阶段,迎泽西大街将结合上述2处站点建设情况,适时启动改造。 太原客运西环线(含太原西站)是太原铁路枢纽组成部分,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全长66公里,投资估算258亿(含动车所)。 线路从大西客专阳曲西站引出,走行太原市西部,于迎泽大街西端设太原西站。 如今官方最新回复表明太绥铁路西客站目前正在规划方案研究阶段。 根据早前的新闻也表明太原西站将和太绥高铁同步研究。(相关阅读:太原西站、客运西环线传来新消息!) 如今地铁一号线捷报频传,待太原西站建成开通后,将不仅方便高铁西站的乘客换乘,增加客流量,也将最大程度地改善河西交通路网。 而对于整个太原来说,它的建成,将标志着这座城市真正形成“太原铁三角”,即:太原站、太原南站、太原西站三大主客运站。 再随着迎泽大街维修改造将有二期工程迎泽西大街改造的建设完成,太原河西区域的交通与经济将更上一层楼。
集大原高铁山阴至朔州段箱梁架设完成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12月23日,在集大原高铁东榆林村跨朔山铁路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孔32米简支箱梁稳稳就位,标志着由中铁三局承建的集大原铁路山阴至朔州段箱梁架设顺利完成,为后续铺轨奠定坚实基础。 集大原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270.8千米,设计时速250千米。中铁三局承担着集大原铁路49.6千米的建设任务,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特大桥2座,路基3.5千米,框架桥1座,涵洞9座,旅客地道3座,制、架梁1341孔,铺轨305.79千米。 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合理调整资源配置和施工计划,细化施工任务,强化施工节点,认真梳理重难点工况、工序,克服了上跨东榆林专用线、S303省道、朔州支线高速公路,20千米长大运距,30‰大坡道等诸多困难,圆满完成了箱梁架设任务。 “为了加快推进箱梁架设,我们在山阴和朔州分别投入一套架梁机组,增加作业人员和班次,实行‘两班倒’制度,保证24小时持续施工,以日均架设箱梁2孔推进施工进度。同时,积极开展提高支座一次性验收合格率的QC攻关活动,引进融合5G、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架桥机信息化云平台,提升了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施工质效。”中铁三局集大原项目铺架负责人贾印满介绍。 集大原高铁全线建成后,将形成呼和浩特—大同—太原快速铁路客运通道,加强山西、蒙西与中南、华东、华北地区间的联系,进一步对接长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沿线旅游产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来源:山西日报
雁门关隧道突破10000米 10000米!集大原铁路建设迎来新突破 大同广播电视台融媒体 2023-8-22 09:47 · 来自山西 · 大同广播电视台官方账号 日前,集大原铁路控制性工程——恒山隧道正洞开挖累计突破10000米大关,为全隧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集大原高铁建成通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恒山隧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与忻州市交界处,全长14760米,为设计时速250公里的单洞双线隧道。恒山隧道隧道共穿越7条断层以及浅埋、岩爆、特殊黄土等不良地质段,受地质复杂多变、断层破碎带及地下水影响,为设计和施工造成极大困难,被列为I级高风险隧道,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 针对恒山隧道的复杂地质情况,集团公司成立设计施工配合小组及超前地质预报配合组,自开工以来,配合组成员始终坚守一线,及时掌握隧道施工情况及地质变化情况,动态调整隧道结构支护设计方案,并给出建议性方案及处置措施,配合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多次安全顺利通过涌水、坍塌、大变形等不良地质段落,为稳步现场施工安全有序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集大原铁路北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途经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链入大西高铁,是连接内蒙古和山西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骨干线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华北地区互联互通,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