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y1990610 yfy1990610
关注数: 81 粉丝数: 392 发帖数: 27,831 关注贴吧数: 126
我真服了阿三,Windows10的奇葩bug就离谱。 我在今天拆盘之前都没有意识到Win10还有这种奇葩bug。 我台式机里有四块硬盘,盘符号:C-F,然后C是傲腾905P 1.5TB直连CPU,盘符D、E是P4800X 1.5T连接在X870E提供的两个PCIE X4 gen4上,F是大浦微H3200连接在X870E提供的PCIE X4 gen3上。 从装好Win10的第一天开始,D盘就是个幽灵盘,经常开机没有盘符,在磁盘管理里面也找不到驱动器,但是重启就一定会找到盘。在找到盘的时候S.M.A.R.T没有异常。 我怀疑过是P4800X坏了一块,也怀疑过是PCIE X4转U.2的线坏了。从来没有怀疑这是个Win10的系统bug。 直到今天我心血来潮把D盘换成小海豚PBIaze6 6537 6.4T,然后发现迅雷和迅雷影音没有了,快捷方式变为空白,属性里的目标位置在D盘,因为D盘换了小海豚所以软件没有了。 直到今天中午我在没有D盘盘符,在Win10存储管理里面也没有D盘驱动器的情况下,我还在用迅雷下载老友记和用迅雷影音看下载好的老友记。 所以这是给我干到《球状闪电》的世界线了?我的P4800X是被球状闪电击中过? Windows10能在未找到驱动器,无磁盘盘符的情况下,该磁盘上的软件正常使用 在此之前我真没想过会有这种bug,当我把拆下来的傲腾装回原来的位置,又找不到驱动器了,然后重启找到后更换盘符为L,就再也不会失踪了。 阿三脑子里装的是💩吗?
关于英语是屎山代码的个人看法。 本质上语言还是要为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服务的。 现代英语其实是和大航海时代一起发家的,本质上是个资本主义语言。 资本主义的核心是价值,产生价值的最彻底手段是垄断。 英语的史山代码形体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资本主义垄断服务。 怎么垄断: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专业英语”,比如从事财务行业就要学习《会计英语》,从事法律和律师行业就要学《法律英语》,想入议院当议员就要学习《文官英语》,想当医生就要学习《医学英语》。 人造门槛,简单粗暴。所以有个经典现象就是跨行业即文盲,医生,律师,税务师等等收费很高,最少一半人没法向我们一样小病自己买对药并且知道怎么吃。 所以只要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一天不改,英文就会一天史山代码。 当然副作用现在也越来越明显了,首当其冲就是不靠谱的工业回流,一方面牢美工人少,另一方面牢美的工人几乎无法跨行业流动,因为牢美的工业都有专业英语,一个合格的工人起码得本科毕业,码头工是干不了汽车组装的,反之亦然。 当然汉语现在没有门槛也是新中国以后的事,毛爷爷连续三次简化汉字砍掉语言门槛,汉语拼音基本上让汉语变成了不是弱智都能学会,删减合并简化大量字词,推广白话文,彻底砍掉了汉语史山代码的可能性。 这也是百年国耻,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不落后的基本前提就是获取知识的门槛越低越好,简体字普通话汉语就是为此服务的,本身就没有门槛,主打一个书面语熵量最大化。 当然汉语也曾经史山代码过,而且比英语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基本的门槛就有:文言文,句读,繁体字(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字体规整度等等。那时候比英语屎山代码多了去了。 所以要感恩新中国扫盲运动和以人为本,不然你我皆文盲。
黄狗能出96GB显存的“5090Ti”,证明B200卖的不好 “5090Ti”出的时间点,5090连供货都没稳定。 “5090Ti”的价格:据传8000美元,两片一万六千美元,基本上就是半价B200。参考之前说AIC收到了成吨的GB202核心。 说白了,黄狗绝不会发一点点善心便宜臭打游戏的,哪怕是退单不要的核心,能卖多贵卖多贵。 从5090的规模来看,其实就是B200次品垃圾桶,次品到连Rops单元都不能保证稳定。然后突然就出了近乎满血的“5090Ti”,其实大胆猜测“5090Ti”核心其实是满血的,没有缺陷,但是为了重蹈再出现4090 48GB恶心H100市场的覆辙,“5090Ti”必须阉割,绝不能出现两片“5090Ti”能摸B200屁股这种黄狗看来曾经“沙币”的刀法。 所以综合推测来看,“5090Ti”证明了黄狗B200被大砍单为真,砍得太多以至于黄狗已经舍不得把这些被砍订单塞进5090垃圾桶里低价处理以“辟谣”B200销量不佳。 其实Blackwell架构开始,黄狗已经飘的没边了,先是B100胎死腹中放了众多大厂鸽子,然后B200延迟半年还不能稳定交货,还有稳定性和质量问题。B300吹了一年的🐮🍺再延迟大半年的期货。大厂会再信老黄能如期满血稳定交货Rubin才是真沙币。 大厂从B200就已经不愿意当沙币了,一边自研NPU,一边大砍单B200,以至于2025GTC大会唯一主题就是黄狗急了放卫星,然后又抠搜的连砍单的核心都不愿意福利一下曾经扶起黄狗的游戏玩家。 黄狗这是已经进入塌楼进程了么
纵观整部疾风传,大蛇丸能被洗白一点不奇怪。 首先大蛇丸发动木叶崩溃计划,三代目战死,这事儿从动机,大蛇丸的做法和三代目的信念以及达成结果来看,木叶崩溃计划的真相大概率就是:三代目勾结大蛇丸发动了木叶崩溃计划。 先说大蛇丸: 从大蛇丸叛村到木叶崩溃计划到大蛇丸被佐助暂时“干掉”这个时间段来说,除了木叶崩溃计划,大蛇丸对木叶没有任何兴趣,既没有实际的恶,也没有实际的善,和纲手还有自来也其实没区别。对佐助的想法其实也没有太大恶意,不然中忍考试一百个佐助也没了。 然后所谓的木叶崩溃计划,大蛇丸的所做所为其实和“实战演习”区别不大,找了一堆草忍炮灰和砂之国的高级兵-还提前推掉了砂之国的BOSS风影·罗砂,事后就算砂之国有想法,群龙无首也没办法和木叶开战。整个木叶崩溃计划对木叶根本没有伤筋动骨的损伤,下忍损失不大,中忍损失也不大,精英忍者也基本无伤。 以木叶崩溃计划为分界点,之前的木叶武备松弛马放南山,之后木叶就紧绷起来,战力飙升。 再说三代目: 这老头子一辈子的执念就是传递木叶火之精神,然后随着年龄上涨日渐力不从心,然后木叶在三代目战死前简直一天比一天松弛,外无敌国,内无忧患,老头子怕自己老死木叶也跟着老死,于是就人为制造外患大蛇丸,并用自己的死惊醒木叶,传递火之精神,于是勾结大蛇丸发动木叶崩溃计划,同时也希望大蛇丸让自己体面点上路,战死而不是老死。 三代目勾结大蛇丸发动木叶崩溃计划的最有力证据是:木叶崩溃计划之前三代目召回了自来也,自来也就是三代目对大蛇丸的托底-万一大蛇丸杀了三代目以后对木叶有别的想法就必须对上自来也,以两人的羁绊,大蛇丸什么想法也没了,就算羁绊不够,自来也的实力也能让大蛇丸什么想法也没了,同时自来也还能阻止团藏上位。 然后再说当年大蛇丸为什么没成为火影然后叛变,其实就是三代目对团藏的安抚和妥协,同时三代目也有自己的私心。 大蛇丸在叛变前就已经是功成名就,六边形战士级别的影级强者了,再加上自来也和纲手,三忍铁三角,一旦大蛇丸上位,首先团藏和三代目的两个火影顾问就哪凉哪呆着了,被清洗也不奇怪,三代目也就真的是退休老头子了。 所以大蛇丸成为火影不符合三代目-团藏-火影顾问的利益。 四代目就不一样了,平民忍者出身,没有自己的势力班底,高级打手,有位无权。四代目一死,三代目丝滑接管,四代目真的当过一天真正的火影吗?还有四代目一死,鸣人就成真·菇儿,可见四代目连个心腹都没有。 三代目已经明显表示不愿意大蛇丸当火影,大蛇丸就索性自污当叛忍,然后从此和木叶陌路,直到三代目勾结,才回来送老师体面一程。 大蛇丸但凡是真叛忍,对木叶有点恨,不说别的,就挑木叶落单执行任务的精英上忍或者上忍不停下手,木叶就受不了。
万万没想到,第一个彻底榨干傲腾的是i社电子魅魔 懒和瑟瑟真的是人类第一需求推动力 万万没想到i社游戏是我所有应用里面第一个榨干傲腾的游戏,会卡的那种。 能榨干傲腾的游戏目前为止发现的有honey select,honey select2和room girl。 然后依次测试,发现傲腾和970pro还有PM981A会显著拉开体验区别的还有两类游戏: 一类是QSP游戏,比如ETO女孩的生活,索妮娅的乡村生活和SOA/SOB。 另一类是HTML瑟瑟游戏,比如成为阿尔法这类。 先说i社,i社这三个游戏都支持将两个人物通过合成器随机合成一个全新的人物,然后人物模型的格式是.png,在游戏外打开就是个标准带缩略图的.png文件。 大概是因为i社人少没人优化,万年不变的一个bug就是当你打开人物合成器的时候,游戏会先把人物全部缩略图在后台加载出来,然后方便鼠标在人名上滑动就会出现缩略图,然后再把全部人物图片展开放入内存,以方便选择模型一点就出来。 问题是人物模型文件夹里的人物可能多达十来万(瑟瑟的生产力),每次打开都要载入十来万的缩略图和.png。 然后我用看电影(学习资料)的台式机测试了一下,分别插入P4800X 1.5TB,970pro 1TB,PM981A 1TB,日立K500 512GB 7200转 2.5寸CMR机械硬盘,CPU内存是5950X+DDR4 3600 64GB(单条32GB两条),傲腾卡顿负载是CPU使用率85%,内存使用52.6GB,没有瓶颈。 游戏是honey select2,人物模型2万个。然后测试以载入开始轻微卡顿为标准,直接写结果。 K500机械硬盘拷入游戏需要24小时32分,直接出局,没测。 PM981A人物模型数量1200个左右。 970Pro人物模型数量1900个左右。 P4800X人物模型数量6600个左右。 硬盘占用均达到100% 傲腾虽然有显著优势,但是还是被赛博魅魔榨干了 至于QSP游戏和HTML游戏,PM981A虽然一点不卡,但是场景切换以后出图稍微有一点可感知的延迟,P4800X就完全没有,出图和场景切换是同步的,很微妙的丝滑感。 然后检查QSP和HTML更新内容,一般就是进入图片文件夹把缩略图放到最大直接查看,在图片和视频混合,目标数量超过6000+的图片文件夹中,P4800X缩略图秒出,反正比鼠标滚轮快,到了PM981A基本上缩略图每翻一面都要等很长时间,肉眼可见的一个文件,一个文件的加载缩略图,尤其是视频文件缩略图,有时候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加载完。
QLC和PLC有些事情不能细想 直接说白,就是冷数据问题。 我给媳妇买了个华硕的灵耀轻薄本,小几千方便媳妇日常刷个网页看个电影啥的。 机子自带是Intel 670p 512GB,典型的QLC 媳妇会把她手机里的一部分照片放到电脑里。这些照片大概扔了半年没看。 直到有一天,媳妇突然想起来这些照片了,发现完全打不开,点开以后和当年用56kbps电话线拨号开多图网页一个效果。 然没办法我准备把照片复制到移动硬盘上,移动硬盘是9210B+970 pro 1TB,不存在瓶颈问题。 复制速度非常感人:17.6KB/s 不过万幸最后全部都复制出来了。 然后这事之后,670P 512GB成为了被我折断扔垃圾桶的第二块670P 第一块是670P 1TB 这事的主要责任在我,拖延症+懒没有拆机换固态重做系统。 新固态用的是以前拆机剩下的SM951 512GB,有一说一这玩意儿其实不适合装笔记本,复制大量文件的时候主控巨烫,笔记本D面直接出现一个很烫的点 不过冷数据问题肯定是解决了,SM951我断电扔了5年多(2018-2023),里面的小姐姐文件夹完好无缺,直接导致我被迫交了一次作业 所以我在想,QLC的冷数据已经这么稀烂(当然可能是670P这个型号的问题,固件版本比较老),冷数据在TLC就已经不是新闻,在QLC和PLC上会不会成为常态。 尤其是PLC,貌似只有50PE?电位本来就低,不容易识别,估计主控也没有魄力随时搬来搬去的加热,PLC真的能用吗?
给吧里各种ptsd普及一点关于抗体的知识。 首先说个结论:某一类型的病毒感染,只要第一次没寄,在身体营养情况良好,免疫系统基本健康的情况下,只要感染间隔足够长不导致免疫耗竭(连续感染间隔大于三个月),那么以后这一类型的病毒感染都不会寄了。 某一类型的病毒是指某一种病毒和它的全部变种,甚至包含基本结构一致,抗原表达接近的跨物种病毒。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一种抗体针对一种抗原,这个抗原指的是蛋白质表达靶标,而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病原体,一种病原体具有多种抗原,一种抗原会在多种病原体上表达,因为所有能感染人类的病原体都是基于蛋白质,碳基生命蛋白质构型是有限的。 所以一种抗体对复数的病原体有效,一种病原体也被复数的抗体针对,但是病原体的某一种具体抗原表达有多有少,决定了针对这种抗原的抗体对这种病原体的效率有高有低。 免疫系统并没有能力针对某一种全新的病原体合成针对性的抗体,而是对这种病原体被巨噬细胞或者白细胞撕碎以后产生的碎片(免疫呈递)中表达的抗原在人体自身DNA中寻找对应的抗体。 如果有高效的对应抗体,那么量产以后的效应B很快就会完成绝大多数病原体的消灭(病毒)或者标记(非病毒),最后由效应T根据抗体信标高效收尾。保留的记忆T和记忆B对表达该种抗原的病原体提供长达20年的快速免疫响应能力——钝化的T细胞和B细胞能直接对再次感染直接开始抗体免疫阶段不需要再次免疫呈递等7-14天才有抗体。 如果没有高效的抗体,那么免疫系统出于对物种的责任,就会开始免疫风暴,量产效应T 堵一把,要么病原体凉,要么人体凉,切断传染链也算免疫成功。 所以如开头所说,如果第一次感染扛下来了,那么以后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危险了,至于对这个变种,那个变种的ptsd完全没有必要,变种最多只是降低了现有抗体的效能,但是连物种都没变,对于人体来说无非就是短时间调整抗体配比的问题,完全不会启用免疫风暴同归鱼尽。
说一个傲腾和TLC会拉开很大差距的地方:冷数据 这个差距对游戏和办公文档还有某些专业软件比如帆软BI影响非常大,大到天差地别。 以傲腾P4800X 750GB AIC为例,因为傲腾的相变电阻是属于物理性质变化,理论上没有冷数据问题,因为0和1是靠Cell的通电方向表示的,所以扔在傲腾里的数据稳如老狗,放两年后不论是软件速度还是文档打开速度和刚装入的时候基本没有区别。 TLC固态以西数SN730和三星PM981为例,如果装进去的游戏,办公文档和帆软BI一年半都不带挪位置,平时也不访问,一年半以后的读取速度极为难看,不少文件的读取速度会掉到100KB/s以下,表现为游戏和软件双击到打开的时间很长,堪比机械硬盘,加载特别慢,进去以后游戏读图或者切换场景会卡顿,帆软BI调用模板简直等到天荒地老,excel文件和word文件打开极为缓慢艰难,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把文件复制粘贴到新位置。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傲腾不需要数据加热,而TLC家庭盘的数据加热策略极其保守,就为了省那点TBW。 SLC和MLC其实也有冷数据问题,但是这俩的加热策略都比较主动,所以罕见冷数据问题。 当然如果都是热数据,在家用windows环境下傲腾和TLC在大多数应用中体验差距不大,比如游戏和影音娱乐软件还有QQ微信支付宝之类的。差距特别大的只有浏览器,因为浏览器特别吃4K。 吧里有个不正确的理解,就是认为刚安装好没多久的游戏和非专业软件,非浏览器软件,傲腾和TLC基本没有性能差距,就是傲腾得不偿失。 眼光要长远一点,不手动拷贝自己加热数据,过了两年,TLC鬼知道会给你个什么“惊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