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
平常863
关注数: 110
粉丝数: 132
发帖数: 4,425
关注贴吧数: 139
我是个没用的人,只能靠修出神通来体现我的价值。 我是个没用的人,只能靠修出神通来体现我的价值。
有没有和我一样想要创业的朋友。 有没有和我一样想要创业的朋友。
学佛的百分之一真修禅定,万分之一才能遇到五蕴魔。 学佛的百分之一真修禅定,万分之一才能遇到五蕴魔。
声与色。 比如某人用铁锤打铁,发出当当当的声音。一切皆是空,传出来的声音是属空,可我奇怪的是为什么作为色的铁锤可以在识中延续的存在,并且保持着它的性质不变。 声的来龙去脉已经了解了,可是对色搞不懂。
声与色。 比如某人用铁锤打铁,发出当当当的声音。一切皆是空,传出来的声音是属空,可我奇怪的是为什么作为色的铁锤可以在识中延续的存在,并且保持着它的性质不变。 声的来龙去脉已经了解了,可是对色搞不懂。
要修佛就修佛,要修道就修道,这两种东西怎么能放到一起来修呢? 要修佛就修佛,要修道就修道,这两种东西怎么能放到一起来修呢?
无量无边的苦。 诸法本是空寂的。但活于法界中的众生因为没有般若智慧的缘故感受到了种种“真实的”烦恼。不仅如此,他们妄想深重,分别深重,执着亦是深重。便产生了无量无边的苦。
谁能解释清楚地球是如何共业产生的,我承认他厉害 谁能解释清楚地球是如何共业产生的,我承认他厉害
一个可用缘起解决的关于缘境与空间的问题。 AB两地相距十公里,且各有100人,一时,A地一人敲钟,此时A地缘起100个声识。B地则无缘起。为何? B地一人b01驾驶汽车。此间。b01内识风景变换,转眼到达A地。便可听到A地的声音了。而且A地的人也都看到了汽车。为何?(这是个人前段时间产生的一个问题) ①心穿梭法界的原理是什么?(其实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穿梭,这都是识对空间的执着残留的缘故) ②汽车穿梭法界的原理又是什么?(其实还是心在穿梭) ③如果车上坐着b02,则b02无需心动,自到A地。为何?是b01施法(利用空性机器、心动施法)将b02载到A地? 所谓穿梭指的是心缘的境变了。造成了一种穿梭空间的感觉。
我发现周围全部都是大俗人,没个像我这样有思想有魄力的,俗务缠 我发现周围全部都是大俗人,没个像我这样有思想有魄力的,俗务缠身,分别执着,根本就没法在俗世中保持一颗清静的心。此生都将在迷惑当中度过。下一世当什么都不知道,我今年的计划就是努力修神通。
物质本身是空的,那物理学研究来研究去岂不是一场空?
佛教真的是消极主义吗? 佛教何止是消极,简直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宗教。 和基督教相比,没有救赎,一切都靠你自己。 和无神论相比,自杀并没卵用,死亡意味着重新开始,再次轮回,所有的“业”依旧。 更令人绝望的是,你以为上文出现的“你自己”是“你自己”恰恰是最大的误解,是产生轮回的根源。 最令人绝望的莫过于,你以为涅槃是进入天堂永远享福,然而却是永恒的寂灭。 那么,佛教徒到底相信什么呢?本质上讲,佛教徒真的什么都不信,因为一切都虚幻不实。 如果你认为佛教仅仅是如此,那当然也错了。至少,我们似乎有感官、有当下,有此人、此世界、此时此可吧。 我们的感官、感觉对象存在仿佛可以确信吧?当我们觉察这样的存在,并依据这样的存在构建世界的时候,这在佛教中被称之为“法相分别”。 我们也许可以通过“法相分别”解释世界,但也可以通过“法相分别”解释世界根本意义上的虚幻不实。 不过呢,这一切的观念与此时、此世、此处的你有何关系呢? 这些东西先看看吧,将来会用到,现在要做的就是沿着面前这个直通云霄的仿佛无边无际的被称为“修行次第”的梯子爬上来就是了。 嗯嗯,没错,是梯子。或许这个梯子只能指引你一段路程,但这也够了,因为你到了那里之后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么,问题来了,佛教是否消极? 至少对于此生此世的你来说,就现在的评价标准来说,是不消极的。作为一个人,该做什么做什么就是了。 但至于最终的“涅槃”是否消极,问出这个问题的人,是真心在乎在你看来,一个死亡若干万年的人是否消极吗?你问的难道不是现在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是否消极吗? 对于那个已经“涅槃”的“人”来说,已经涅槃了,何谓消极? 作者:辛放 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zhihu.com%2Fquestion%2F264859345%2Fanswer%2F287306553&urlrefer=c048264817934811788e2cd86981d7df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魔与无间。 为何无人知道无间地狱是什么样?因为去了那里的人永远都回不来。 睡到半夜你醒了,发现大脑清醒身体还没清醒,还不能动,你会怎么想 成了植物人,
禅定中会产生喜、怖等现象。 以智慧力透视法界,必须于禅定中才能做到。· ①能看透这个世间,因而产生喜的心理。(不入禅定,便看不透。这时是很苦的) ②能看透但无法改变祂,没能力改变,只能在一旁观。因而对世界产生怖畏的心理。
关于修行。 佛法乃三界内最高之心法。佛即修炼至最高境界之人。 汤领悟到,色界、无色界之人皆可修炼种种心法。 欲界之中有情智能最低,法力亦最低。蛆一般贪着种种欲,沉溺于种种深重妄想。烦恼最为繁重。乃法界内最低之处。难以修行。无数众生在此沉溺、轮回。 佛法作为最高心法,独以一空字,透视三界。经过修炼,可得无边法力。超出三界内任何有情众生。
关于苦、乐境,人间与地狱的产生。 我的问题是:地球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 世界有成住坏空劫。都是心的力量造就的。地狱也是人心造就的。 法界就这样一直在演化着。因为没有智慧便会现种种苦乐境。 就是说你投入一个乐境,所有的资具都不是你造就的,那是你生来便享有的。 你投入一个苦境,那个严苛的环境也本不是单独你一人心力所造就的。而是众心识造就,随时间推移,法界必然会演化出这一区域。同时这一区域会很快消失,并被其他幻境所取代。 而在里面的人感觉一切都很真实,都是因为没有智慧。
众生破不了对实境的执着,便永远困于这座牢狱之中。 众生破不了对实境的执着,便永远困于这座牢狱之中。这事实上是八识的一种状态,执态。 这种执态很可怕让你坚执地认为有一个世界。活于这个世界。 禅定不得力,才说这个,不过如果不悟入 屁用没有。还是妄想分别执着。 妄想分别执着惯了,不想再陷于这种状态了。 (不针对任何人)
修魔无益解脱,只能继续轮回。且果报惨烈。 修魔无益解脱,只能继续轮回。且果报惨烈。
卖菜时他们是处在执取相与计名字相之中,(迷惑之态。)而我是在 卖菜时他们是处在执取相与计名字相之中,(迷惑之态。)而我是在境界相与无明业相之中的。
为何很多人没悟到空性。 证空性的方法很难、很抽象。学佛一辈子而不知空性为何物者,比比皆是。主要原因有四: 一、不知佛法以缘起正见为基础,而缘起就是性空。 二、仅在表相上做功夫,不肯实修,当然不能谛观诸法皆空。 三、误解空为消极逃避,毒蛇猛兽,避之唯恐不及。 四、即使想修空性,也不知道如何修。
妈的,天天让我卖菜,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悟到“我法双空”,谈何容易?
写给lonely wolf。 我也觉得该以后再见你,可法界运行的每一步都有祂的道理。有时候你觉得这样运行是没有道理的,但到最后才会知道那都是因果。法界里所有人到最后都要达到平衡状态。这样才能开始一场新的轮回。
静下心来,潜心修行。 静下心来,潜心修行。
现量观察法。 是我观的能力不强还是什么原因,坐在一个地方我观不到诸法运作,要亲身经历才好观。
加行修行。
为何三百斤的韭菜,三人很用力才抬上车?
关于身体。 我为什么能操控我的身体,我真的不知道。面对面前的桌子,我的椅子。以及整个世界。我观都是空性缘起的。可我最大的疑问是我的身体,我为什么能操控我的身体,我的身体也是空性的? 因为因为悟入空性后世界没有空间分别,故而我的身体亦无空间分别体积大小,这样说明了什么呢?身体其实就是被限制的法身,是我施展法力的源泉,当然源泉应该在心呀……这么说吧,身体其实是空性的,没有身体,只有我心动施法。 身体只是我心在世界里的一个表现……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却高兴得直唱歌。
如何修定力。 修行本是凭真实功夫磨练而得定力,故要面对一切人事物来修,面对逆境来修。非落于语言文字,非戏论能得定力。也非行者双腿一盘,在打坐中即能证得定力。
没悟到空性可以修禅定吗? RT
修行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舒服? 因为修禅定的缘故,要时时入定。所谓入定是进入空性,无相的境界,这时人就好像定格在那里一小段时间。或者反应较慢。会让别人感觉不舒服。。
真实修行。 所谓“一相三昧”,就是二六时中,不管身在任何地方,都能不住于一切相,在一切相上不生憎爱,也没有取舍;不念利益,也不念成败,每天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恬静、安闲、融和、淡泊里,这就叫一相三昧。 所谓“一行三昧”,在一切处所,无论是行住坐卧,都能纯一直心,不动道场,即已真实成就净土,这就叫一行三昧。
那种苦的感觉又出现了…… 实在是证入不了缘起性空。我想问一下,能够证入缘起性空会到达什么效果。。? 我不研究数学了……!研究它有什么用???不能离苦,越研究越苦。
菜市场的生活。 现在感觉无非是把来的人观想成识,然后分析它的运作情况。。。不知道下面该如何修了。 这样观察来观察去能观出什么呢?无非还是一个识一个识在运行,我还得去卖菜,我还是没有神通。 我一直在菜市场修动中禅。我的任务是观心,将这个心观得透透彻彻的。然后想法界的运作原理。
悟空! 我告诉自己,我要进步,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怎样进步,要实干!去体悟空。 空是什么?什么是空? 空是法界的实相。需要不断的去体悟才可了解法界之运作。 空是要不断地去体悟的!口说无用。住于此境界才可进步。
欢迎修行神通、对神通感兴趣的朋友到【神通修行】吧交流经验。。 阿弥陀佛……
欢迎修行神通、对神通感兴趣的朋友到【神通修行】吧交流经验。。 阿弥陀佛……
请问法迄巴吧主,何为无生如何悟到无生。
在悟境里时间越长越会进步。从中寻求突破。 在悟境里时间越长越会进步。从中寻求突破。 在迷境里显然就是浪费时间。它不值得在乎。
有人修禅定么? 一起 修行有无成就关键看禅定功夫,可笑的是禅定吧竟无人修禅定。
我法双空。 吾之空智已经可以抵抗卖菜时的情况了,就是于卖菜中观察一切皆是空。可我还是讨厌卖菜。
修习禅定。 本人于菜市场修习禅定。为勉励自己修行。特立此贴。
修习禅定。 本人于菜市场修习禅定。为勉励自己修行。特立此贴。
为何人道是佛法修行最好的场所? 为何人道是佛法修行最好的场所。好在哪里?
解脱成就于世间 解脱成就于世间 善男子,众生的智慧、大能和解脱,是要在世间经历各种严格的考验,才能磨练出来的。 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在世间苦乐参半的生活里,众生才能遇众多的机缘,发挥他的善根德性和慈悲喜舍精神,以此开拓他的智慧与大能,令得解脱。 若没有世间的苦恼、挑战,众生的德性能耐,便只会恒久潜藏不露,无法显现了。 只有面对困难挑战,把它们克服超越;在试探出现的时候,能够自制,不落秽行;在得失毁誉之间,不起激动,心地平和,才是真正的解脱。 在恶世之中,能得如是解脱的人,能于任何地方,都得自在,不让外缘扰乱他内心的清净与安宁。这样,他才能以洒脱超越的心境,行大功德,普度众生,启导愚昧不肖,而终不生厌气馁。 善男子,避世偷安、不理人事的众生,虽看似与世无争,洒脱超越,实多愚痴荏弱之辈,并未得到真正的解脱。 为什么呢? 因为,避世的众生,多是不能面对现实考验、不敢接受挑战、无力抗拒试探的弱者。他们身心软弱,怯于面对困境,只有事事规避,一走了之,远离世间人事的纷扰,舍弃困苦所能给与的锻炼,永远沦为失败者。 世间的苦恼,无处不现。若只顾逃跑卸责,只会常处被动,恒为环境逼迫,心常忧恼,不能自主。这样,实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解脱。 这些众生,不肯提起精神志气,克服困境,自作守护,自解疑难。于是,他们便永远流于低下、无能、无助、厌惧世间,永远不能从外境的滋扰解放出来;自身得不到安静,更遑论救世度人了。 善男子,就是这缘故,追求解脱的众生,是不能离世而得解脱的智慧与力量的。 他必要恒常处于恶世之中,面对困境,锻炼他的心志。遇到艰苦越多,心志增强的机缘就越大;困难克服越多,他的解脱也就越彻底了。 他要处于一切世事纷争之中,心境湛然不动,绝不受外缘所扰而失安乐,始终不为物缚。他既不缅怀过去不舍,也不浪费光阴,憧憬未来于幻想之中。这样,他便不受过去的支配,不为无用的幻想虚耗了光阴,每一刻都能醒觉地活著了。 善男子,众生能如是处恶世、行俗事,而不起执著、不生苦恼,才堪称为一位真正的解脱者。
移动杯子——浅析 我把杯子从这边移到那边,下次我看的时候杯子就在那边了,这是为什么? 答:是心的作用,法身施法产生的结果。(注意:杯子是诸缘和合产生的。没有这个杯子。有的是诸缘和合而产生的缘起的A,是法身认识A,操作了A。认识了A,杯子便出现了。操作了A,法界便变化了。A是什么?是缘起的。是心行产生的。是虚空法界的一部分。
身体真可笑。 我们每天伺候他为它做这做那,却受尽束缚。它给了我们什么?每天喂它吃饭永远喂不饱,每天洗澡永远洗不干净,还每天都制造恶心的大便……真是脏得要死。除了走路动身体讲话其他什么都不会。过了几十年还会坏掉,于是我们就死掉了……这样的身体真的是我们吗? 大家一起来证法身吧。
我走过去? 凡夫说我走过去。悟者说唯一妄心动而已。 因为法空、我也空。
观空了。 家人在吃饭,我没吃,他们迷来迷去有什么意思,我就在一边观, 果然将“我”观空了。
神通。 我现在有一点眼通和足通,可以看到远处的物像及别人家里的情况。就是需要一点时间及完成后会有一点劳累。
明缘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明缘? 为何只有明缘出现才可以观见万物?
谁能帮我回答下身体的本质。 身体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心想一下身体就动了?
明缘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明缘? 为何只有明缘出现才可以观见万物?
已悟我空法空,才知禅定真义。
法有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 法有没有过去法,现在法,未来法之分?
吧主可否建立QQ群方便初修者学法。 贴吧虽然可以交流,但对于像我这样的初修者们不是很方便。群里回答问题更快更加应机。
关于预见未来的一个问题。 相同经历的人面对相同的境况会做出相同的反应是不是佛能预测及亲见未来的原理。
【探讨】:常人读经。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去看佛经,问:我们看的经书存在吗?存在一个实体吗,答曰不存在。那我们说经书存在是一个什么意思呢? 我们看的经书又是什么?(是别人的思想?)我们看经书,是我在看,一个识在了解另一个识。书是识运作后在法界遗留下了一个遗产。在一定情况下有缘者会看到该书(遗产),但并不能代表该有缘者可以立即了解造书者当时所悟之理。
常人读经。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去看佛经,问:我们看的经书存在吗?存在一个实体吗,答曰不存在。那我们说经书存在是一个什么意思呢? 我们看的经书又是什么?(是别人的思想?)我们看经书,是我在看,一个识在了解另一个识。书是识运作后在法界遗留下了一个遗产。在一定情况下有缘者会看到该书(遗产),但并不能代表该有缘者可以立即了解造书者当时所悟之理。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