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
平常863
关注数: 110
粉丝数: 132
发帖数: 4,425
关注贴吧数: 139
有谁能帮助回答关于色身的疑问。 耳机放在手上听不见音乐,放进耳朵即可听见音乐,耳朵等感官,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是由物质构成的还是空性的?如果是物质的,物质是识变的,无自性的,如何构成耳朵?如果是空性的,为何放在手上听不到?还有眼睛,眼睛受伤会失明。身体是物质的吗?物质是识变,如何构成身体?所以我想问六根是什么?怎么描述这六根?身体是境变的基础?地球是识变的,身体是不是识变的? 一个小小的解决方法是缘起,比如声识本身就是缘起法,缘起是否说明耳根本身就是空。六根皆是空。就是说身体本身就是空。但刀等器具刺伤会痛很难解释啊。
若悟空性,若悟缘起,要如何为人处世,怎样在世间生存下去同时又 若悟空性,若悟缘起,要如何为人处世,怎样在世间生存下去同时又不失修行?
体认一切外境自心变现占佛法体悟中多大比重? 体认一切外境自心变现占佛法体悟中多大比重?
无量无边的世界在哪里?无量无边的众生在哪里?为什么我看不到? 无量无边的世界在哪里?无量无边的众生在哪里?为什么我看不到?只因这些众生都是空的,五蕴结成,无形无迹。努力修禅定,自然能见。
拿鸡蛋抛普贤菩萨。 拿鸡蛋抛普贤菩萨。
fatsiba先生,请问如何得智慧。 执著佛法本身为目的,不把它视作工具的人,就只会迷失于经典的方便比喻里,为文字所累,自加束缚,不解密义,难见真理,更遑论活学活用了。 佛法无量法门皆是方便,是盲人的仗、载人渡海的舟。若固执不舍,不知因时制宜,用功便只属徒劳,并无解脱可言、智慧可说了。 佛陀弘法于世,必赖世间言语,但是佛法一落于世间言语,便起相对,再不是绝对的真理、纯净无瑕的法了,因为,出世间的真理,不是世间桎梏的语言文字所能诠释得十足清楚无误的。 因此,种种说法皆是方便,在最高的智慧观察底下,一切以言语传达的佛法皆是虚妄,并非纯然无垢。 但是,从这些比喻施设,可以看到真理的端倪;假善巧方便,可导入亲身体证、言语难宣的境界。 就是这缘故,一切众生若执著经义和圣者的方便说法,墨守拘泥,不知变通,就好比盲人拿了手杖,不用来走路,却用来玩赏珍藏,或渡海的人不登彼岸,却与渡船依依不舍,甘于与它在海上漂泊一样,行止愚痴可笑,终难望证得智慧解脱。
如何用佛法解释现代物质文明? 佛法应当属于精神文明,物质乃空幻的法,以物质(车子 房子等)作为文明是不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我认为房子与大街等只是法界中一段极小的数据信息。只是缘来显现,缘去消散。那物质文明是什么意思,一种无常的有为法而已。
提一些问题,欢迎来解答。 ①两人至同一地见面后说话,与两人遥端用手机通话,二者区别在哪里。 · 两人到达同一地是什么意思? · 这两种通话分别又是如何实现的? · 手机系统是什么? ②坐在动车里不动几小时就到了其他城市。这与神足通有什么区别。 · 我坐在窗前没有动,心也基本没动,为何我的所缘境还是不断变化?
17年产生的疑问。 ①两人至同一地见面后说话,与两人遥端用手机通话,二者区别在哪里。 · 两人到达同一地是什么意思? · 这两种通话分别又是如何实现的? · 手机系统是什么? ②坐在动车里不动几小时就到了其他城市。这与神足通有什么区别。 · 我坐在窗前没有动,心也基本没动,为何我的所缘境还是不断变化?
一念迷你就在六道。一念悟你就能进入佛界。 看你悟得彻不彻底了
从识的角度看,凡人进入世界需要近十年时间,离开世界却是瞬间的 从识的角度看,凡人进入世界需要近十年时间,离开世界却是瞬间的事。谁来解释一下
迷惑颠倒的众生啊,与智者之定。 众生活在迷惑颠倒中不知,以为真有我,真有法。真有这么多人,真有大街,真有家。于此域(地球)中生活。于缘起空体中,缘起变幻,不见真相,迷惑颠倒。 此界百亿众生皆是如此。其心各有所执,没个有智慧的。真正有智慧的人处于深定中,于定中不出,是真智者。尽管如此,于此世界中仍不免残留一个色身!
我要学习语文:世间一切表义之音声。
众生就是从生下来就开始作茧然后自缚。 众生就是从生下来就开始作茧然后自缚。
别人都是活在世界里的,而我从来都没有感觉活在世界里,我没有感 别人都是活在世界里的,而我从来都没有感觉活在世界里,我没有感觉自己在菜市场里。一般人认为在某地,然后讲话,我不认为自己在菜市场也讲话,这样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我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深深地陷入了世界,一个无比真实的世界。其实是没有的 深深地陷入了世界,一个无比真实的世界。其实是没有的
感悟。 我不知道禅修时五蕴区宇是何意。
疑情 疑情
疑情 疑情
疑情 疑情
你若不悟入,不管你曾处于什么境界。都没用,凡夫一个。 你若不悟入,不管你曾处于什么境界。都没用,凡夫一个。
为何跳悬崖会死? 为何跳悬崖会死?
一天又过一天,没有用的,你智慧不提升苦还是解决不了。 一天又过一天,没有用的,你智慧不提升苦还是解决不了。明天的苦还是会来。 要想终止苦,唯一的方法是提升智慧。 到开悟明心,不害怕任何事物的境地。
疑情 我在甲地,然后“回家”进入睡眠态,醒来我便“在家”,之后心动,又可缘昨日那个境界(甲地)。这一切如何实现?
今天下午我来家玩游戏,感觉自己在浪费时间。 可我转念一想,这世间(除了佛法修行者以外)谁不在浪费时间呢?
修佛是真实的存在,请问修仙是不是真的 要如何修呢?如何才能成仙?
修佛是真实的存在,修仙是不是真的。。
菩萨怕惹麻烦,不敢对法界有任何的操作,不改变世间任何因果。 菩萨怕惹麻烦,不敢对法界有任何的操作,不改变世间任何因果。
一方面我要修行,另一方面我要让生活保持正常。行的是出世间的事 一方面我要修行,另一方面我要让生活保持正常。行的是出世间的事,却做着世间人的事情。我真的很想让生活保持正常。无智凡夫,的确无智,可他们的生活至少是正常的……
本来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真法界,怎么能说欲色界有物质,无色界就 本来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真法界,怎么能说欲色界有物质,无色界就没有物质了?
我并没有感觉自己活在世界里,一直都没有这种感觉。直到有一天我 我并没有感觉自己活在世界里,一直都没有这种感觉。直到有一天我用常人的思维行事。才从新回到了世界。原来我已在这里卖菜零卖近三年了,这与废人有什么区别?(因为别人都在批发装货卸货,就我坐在这里零卖) 你们说我是继续在世界生活,还是回归法界?
没有明心见性就悟不到一切唯识,没悟到一切唯识怎么修学唯识。 没有明心见性就悟不到一切唯识,没悟到一切唯识怎么修学唯识。
为什么说阿弥陀佛的世界在西方? 为什么说阿弥陀佛的世界在西方?阿弥陀佛是如何用心力化现那个世界的?
明心见性的人会入禅定吗?他的禅定是什么样的。色身还存在吗?世 明心见性的人会入禅定吗?他的禅定是什么样的。色身还存在吗?世界还存在吗?还有“人”吗?人是什么样的?
旧题重问。 有人从南京到上海旅游,他是如何到上海的?在上海与在南京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我从家到菜场,在家是什么意思?到菜场又是什么意思?我是如何从家到菜场的?
想了这么长时间,还没弄通,地球确实是不存在的。但我们这个世界 想了这么长时间,还没弄通,地球确实是不存在的。但我们这个世界的人都认为有一个地球存在,且认为那是重力的起因。
空性智慧。 佛弟子在开始学佛时,还未能真实理解空性,可以先学习如梦如幻地看待一切现象。慢慢会能够理解,诸如所有一切有为之法,并没有任何实体存在的理论之后,对空性的理解才会慢慢增长。 随着修行越来越精进,在具德上师的教授和辅导下,可以修习禅定。这样有次第和方法的实修禅定,不会盲目迷惘,也防止了走火入魔。 随着入定时能理解一些空性的道理,慢慢的,在出定后也能够持续以此调伏自心。换句话说,在思惟上理解空性的道理之后,还能在实修上不断增长对空性的认知,我们的执着就会越来越减少。 从资粮道到加行道,我们将对空性的理解慢慢增长。经过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等四个阶段,由模糊渐清晰。 至初地菩萨时,证悟了空性,就如同看到了初一的月亮。初一、十五的月亮都是月亮,只是初一的月亮比起满月时的月亮,小了一些且亮光也不够,照破黑暗的能力没有满月那么强。但是随着黑暗的部分慢慢消失,月亮会越来越亮。 一样的道理,初地以上的菩萨,当进入法性禅定的当下,各地之间没有差别。但是从三摩地出来后的后得位,面对世俗的色、声、香、味、触,一切外在的景象时,是否能继续安住在空性的境界中,这是主要的差别。 当我们的心,能安住于空性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有一天,不论是入定或是出定,对所有一切有为法的认知,都能够停留在法性的境界,观一切都自在的时候,就是佛。
为什么台服的客户端安装下来就是简体中文啊。。? 为什么台服的客户端安装下来就是简体中文啊。。?
我想问为什么学佛要修忍辱? 我想问为什么学佛要修忍辱?
我已经深深陷入卖菜那里的因缘网之中,不知该如何挣脱。 我已经深深陷入卖菜那里的因缘网之中,不知该如何挣脱。
“大乘禅”与“一行三昧”。 禅门有浅有深,阶级殊等,依其修因证果之不同,约可分为五类: 一、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 二、正信因果,亦以欣厌心而修者,是凡夫禅。 三、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 四、悟我法俱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以上四类皆有四色四空之异)。 五、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辗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欲界第六天是善性很高的人所升的天,天主怎么变成魔王了? 欲界第六天是善性很高的人所升的天,天主怎么变成魔王了?
修空观新手对修行过程的一个无聊比喻。 修空观新手对修行过程的一个无聊比喻。
单靠阅读佛经是无法开悟的,只能更执着于那些语言文字。 我想奉劝吧主一句。单靠阅读佛经是无法开悟的,只能更执着于那些语言文字。难以悟道。
躲是没有用的,缘还是会来,你还没有悟透缘的本质。 躲是没有用的,缘还是会来,你还没有悟透缘的本质。
佛陀看到的世间、众生,本身就是空的,寂灭的,无相的,而众生眼 佛陀看到的世间、众生,本身就是空的,寂灭的,无相的,而众生眼中的世间则是真实的,烦恼的,坚住的。这样的差别都是因为有无智慧的缘故啊
佛之法与世间之系缚。
我只是想问,菜是真的存在的吗?如果不存在,那我们面临的烦恼是 我只是想问,菜是真的存在的吗?如果不存在,那我们面临的烦恼是什么?
自性是谁创的词,是六祖吗?指的是什么啊 自性是谁创的词,是六祖吗?指的是什么啊
识是怎样将另一个识弄“死”的? 识是怎样将另一个识弄“死”的?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修道一点都不会苦的,修佛苦。跟你讲 修道一点都不会苦的,修佛苦。跟你讲
人足通尚未悟通。 走路时及骑车时境变是为何?怎么就到了我想去的地方?
修道的话我能将卖菜的事处理的好好的,一点都不会觉得苦。修佛不 修道的话我能将卖菜的事处理的好好的,一点都不会觉得苦。修佛不一样了,因为菜市场这个地方可以说是烦恼最重的地方。你要在这里修佛法需要什么?修观、忍辱,在这么混乱的环境里修,忍辱的同时要修禅观,要精进,还要修智慧,可以说是很难。
修道的话我能将卖菜的事处理的好好的,一点都不会觉得苦。修佛不 修道的话我能将卖菜的事处理的好好的,一点都不会觉得苦。修佛不一样了,因为菜市场这个地方可以说是烦恼最重的地方。你要在这里修佛法需要什么?修观、忍辱,在这么混乱的环境里修,忍辱的同时要修禅观,要精进,还要修智慧,可以说是很难。
跟我父母有仇,天天把我当成个废人来用,时间长了自然变成一个废 跟我父母有仇,天天把我当成个废人来用,时间长了自然变成一个废人。
第六天魔王——神北克
一个人是如何将另一个人致死的? 我觉得是谁都灭不了谁,因为众生是八个识组成,谁都毁灭不了谁的阿赖耶识。至于魔王还是成佛,那完全是人的选择问题。比如释迦牟尼佛与魔王斗法,魔王失败并死亡,这样波旬会随业转世投胎,但总有一天他会修禅定并得宿命通,了解他曾与释迦佛的一战。从而记恨在心,并努力修炼,想一雪前耻。(当然佛陀是不会杀人的,只是暂且这么说) 还是有这个问题啊,释迦牟尼确实将魔王致死,但是如何致死的呢?将色身毁掉?不管怎样,魔王今世的阿赖耶识确实是消失了,因为他死了。尽管记忆被存储起来了。 这里引申出一个问题,一个人是如何将另一个人致死的?
身体与物质。 既然物质是因缘和合无自性,佛教中认为物质本身就是识。是众生执着的结果。请问佛教是以什么态度看待物质的?缘起无自性,不可得,毕竟空? 所谓缘起,就是众多心动产生的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本身与识融在一起。无法独立存在,因而说无自性。事实上它构成了识运行的基础材料。 好,现在以这种观点来看待另一种形式的物质,人的身体,色身。 一个受精卵细胞是如何变成一个人的?人的六根竟然是由这种物质形成的,并且以后见闻觉知要靠的都是这个物质。这是不是与前面说的物质所谓缘起无自性,毕竟空,不可得矛盾了吗。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