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 平常863
关注数: 110 粉丝数: 132 发帖数: 4,425 关注贴吧数: 139
空性智慧。 佛弟子在开始学佛时,还未能真实理解空性,可以先学习如梦如幻地看待一切现象。慢慢会能够理解,诸如所有一切有为之法,并没有任何实体存在的理论之后,对空性的理解才会慢慢增长。   随着修行越来越精进,在具德上师的教授和辅导下,可以修习禅定。这样有次第和方法的实修禅定,不会盲目迷惘,也防止了走火入魔。   随着入定时能理解一些空性的道理,慢慢的,在出定后也能够持续以此调伏自心。换句话说,在思惟上理解空性的道理之后,还能在实修上不断增长对空性的认知,我们的执着就会越来越减少。   从资粮道到加行道,我们将对空性的理解慢慢增长。经过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等四个阶段,由模糊渐清晰。   至初地菩萨时,证悟了空性,就如同看到了初一的月亮。初一、十五的月亮都是月亮,只是初一的月亮比起满月时的月亮,小了一些且亮光也不够,照破黑暗的能力没有满月那么强。但是随着黑暗的部分慢慢消失,月亮会越来越亮。   一样的道理,初地以上的菩萨,当进入法性禅定的当下,各地之间没有差别。但是从三摩地出来后的后得位,面对世俗的色、声、香、味、触,一切外在的景象时,是否能继续安住在空性的境界中,这是主要的差别。   当我们的心,能安住于空性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有一天,不论是入定或是出定,对所有一切有为法的认知,都能够停留在法性的境界,观一切都自在的时候,就是佛。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