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璇遗胜 峰璇遗胜
关注数: 562 粉丝数: 825 发帖数: 19,729 关注贴吧数: 56
每周文章分享:将心献给主 每周文章分享:将心献给主 一个属主的人生活不好,或是工人工作没有果效,此时不要向外观看;外面生活枯燥,工作失效,是因心中有了毛病;若是心中纯一不杂,与主保守密切的联合,生活没有不好的,工作也没有不收果效的。   心,是一切生活与工作的机动处;心,是神丰富恩典的储藏所;生活与工作不好,是因心中有了罪孽,或是有了世界,所以大卫常为自己的心祷告:「神阿!求祢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甚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一三九23至24)   他又说:「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祢赦免我隐而未显的过错。」「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阿!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祢面前蒙悦纳。」(诗十九12、14)   我们的心当常常放在主那里,让圣灵充满我们的心,让主坐在我们心里的宝座上。如果我们的心给了主,作一个得胜的人是何等的容易呢?如果我们的心给了主,行事为人就能合乎神的心意;心若从主离去了,一切都要失败。   信徒的心向著世界,当象关锁的园,禁闭的井,封闭的泉源,惟独向著主是敞开的。我们的心除了沉睡的时候,永远不会空闲的,每时每刻都有占据它的,你愿意谁占据你的心?你愿意向谁敞开你的心?你愿意你的心属谁?你愿意将你的心给谁?   青年人常把心给他的爱人;但我们当把心给我们亲爱的主。选自《活水》2月4日 活水电子版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clw.net%2Fsoul%2Fhuosui%2F&urlrefer=fc3ebc2d9625656833f78496d3c41d7b 赞美诗一首:《奉献身心歌》我愿献身心 为基督而活 在一切事上 讨我主喜悦欢欣顺服主 凭主旨导引 甘愿背十架 一路随主行哦主耶稣我救主 我心奉献给你 因你在十字架上 为赎我罪钉死我要你作我救主 来住在我心里 我一生一世到永远 要忠心服事你慈悲主耶稣 受死作中保 使我免罪孽 复与神和好 感激主大爱愿听主呼召 奉献我一切 来随主引导 哦主耶稣我救主 我心奉献给你 因你在十字架上 为赎我罪钉死我要你作我救主 来住在我心里 我一生一世到永远 要忠心服事你无论何境遇 总为主作工 尽各样本分 使主名得荣 即或有艰难 我心能得胜 为主名尽忠 得永远生命哦主耶稣我救主 我心奉献给你 因你在十字架上 为赎我罪钉死 我要你作我救主 来住在我心里 我一生一世到永远 要忠心服事你 阿们
《高举主耶稣》今日灵修:三月二十四日 长兄使我们得到安息 《高举主耶稣》今日灵修:三月二十四日 长兄使我们得到安息   主题经文:“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11:29)   基督这话是对每一个人说的。世上的人,无论自己知道不知道,个个都负着很重的担子,压得心力交瘁,只有基督能以卸除。我们所负最重的担子就是罪担。如果我们一直背下去,就难免不被压倒。但是那无罪的一位,已做了我们的替代。“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赛53:6)   他已担当了我们的罪担,要从我们疲乏的肩上卸去我们的担负,使我们得着安息。忧愁和挂虑的担子,他也必承当。他要我们把一切的忧虑都卸在他肩上;因为他把我们放在心上。   我们人类的“长兄”,是坐在永远的宝座旁。他留心看着每一个转脸向他,以他为救主的人。从经验方面,他知道我们的软弱、我们的缺少和我们最大的试探;因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来4:15)他是在照顾你这上帝软弱的子民。你受了试探吗?他能救拔你;软弱吗?他会使你坚强;你没有知识吗?他必使你得智慧;你受了伤吗?他必医治。耶和华“数点星宿的数目,”却也“医好伤心的人,裹好他们的伤处。”(诗147:4,3)   环境或许要使朋友隔绝;汪洋大海,茫茫人世,或许能使我们与地上的亲友,天各一方。但是没有环境、没有距离,能使我们与救主隔开。我们无论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在我们的右边,搀扶我们、维持我们、供给我们、鼓励我们。基督对于他所救赎之人的爱,比母亲对婴儿的爱还大。我们有一种特殊的权利,可以在他的爱里得着歇息。可以说,“我要信靠他,因他为我舍命。”人的爱会改变,可是基督的爱,是永不改变的。我们只要求他帮助,他就会伸手救赎我们。(《服务真诠》59-61面) 分享完毕,感谢赞美主!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每日灵粮 救赎的开端 每日灵粮 救赎的开端 “…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 布道家爱得恩·奥说:“福音的第一个字是悔改”那是离罪回转向神。先知撒迦利亚向以色列百姓呼叫要悔改,回转向神:“你们要回头离开你们的恶道恶行。“(亚1:4) 救赎始于悔改,包括心中对罪的改变,将我们导向相信耶稣基督且带来上帝的饶恕。然而悔改不是一劳永逸的,那是一个继续不断的抉择,一个心志的改变,认识到罪是错的,而且会认罪,并拒绝它,这样才能得到救赎。 马丁路德将此列为钉在威德堡教堂门上九十五条信条的第一条:“当我们的上帝和主耶稣基督说‘悔改’,定意要信徒的整个生命的悔改。”这是一个继续不断地对付罪的心志。 重点在这里。心意的改变,即悔改的心,应该变成一种新的思想模式;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虽然我们在基督里很安全,我们必需继续从 神的眼光中来看罪,且认识它是恶的。当我们犯了罪,让我们悔改、认错,并且从神那里得到饶恕。我触摸到他温柔的怜悯,因我是有罪且软弱,哦,饶恕!那甜蜜的字眼,我听到他是如此愿意地说出来!悔改表示恨恶罪到极点而转身离开它。 每日灵修 新约纵览--大卫鲍森 罗马书(二十) 新约圣经中从来没有称呼教会为「以色列」,保罗不得不问:你以为上帝已跟犹太人断绝关系,只因为犹太人拒绝上帝,所以上帝也拒绝他们吗?不可能,这整段信息成为整卷书信的关键,整卷书信的关键就是关乎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关系。 保罗说:这又回到我先前提出的问题,我说:你们外邦人不要骄傲,因为犹太人被砍掉换你们被接上去,你若不在上帝的恩慈里,你若不在上帝的恩慈里,也会被砍掉,措词十分强烈,基督徒若不在上帝的恩慈里,若不在上帝的恩慈里也会被砍掉,所以别向犹太人夸口,他说:我告诉你一个大奥秘,将来有一天全以色列都要得救,他们会被接回来,犹太人和外邦人将成为上帝面前的一棵橄榄树。 各位,这几章成为关键,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这整件事,情况就是犹太人被赶出教会,外邦人进来,如今这两个团体互相对立,他们都认为自己强过对方,犹太人说:我们先被拣选。外邦人说:可是你们已被砍掉,被我们取代了。保罗说:这样讲不对。(暂完)
每日天粮:三月十二日 要沉下去 每日天粮:三月十二日 要沉下去 “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太14:30,31) 在我们一生的路上,不会是风平浪静,毫无试探,苦难和危险的。我们像彼得在海面行走一样,一方面看见主的能力和恩惠与我们同在,叫我们能够从海面走向主那里去,但同时也有下沉的危险。什么时候,我们一见风大浪高,自己渺小软弱、无力,就会害怕,一害怕就要沉下去,这确是许多信徒的经历。无论在灵性方面或身体方面。当我们看到仇敌的利害、环境的艰险、自己无力胜过的时候就害怕下沉,有人沉到半身,或只露头部,甚至没顶,这实在是可怕的。其实风浪大并不可怕,可怕的乃是失去信心,发生怀疑。因而失望、屈服了,那就要被风浪吞吃掉。(彼前5:8) 在这危急的时候,要赶快求告主,他会立刻伸手拯救,绝不让我们沉到海底。但若真的像约拿一样,被海水淹没,被大鱼吞吃,他在鱼腹中仍然祷告神,神一样地听他的祷告,叫大鱼把他吐在旱地上(拿2:1-10)。神能把我们从地的深处救上来(诗71:20),得以脱离阴间的权势,脱离撒但的魔掌。 所以无论我们灵性何等软弱,遭到何等危险,落到何等地步,只要祷告祈求,就必蒙主的拯救。
每日天粮:三月十二日 要沉下去 每日天粮:三月十二日 要沉下去 “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太14:30,31) 在我们一生的路上,不会是风平浪静,毫无试探,苦难和危险的。我们像彼得在海面行走一样,一方面看见主的能力和恩惠与我们同在,叫我们能够从海面走向主那里去,但同时也有下沉的危险。什么时候,我们一见风大浪高,自己渺小软弱、无力,就会害怕,一害怕就要沉下去,这确是许多信徒的经历。无论在灵性方面或身体方面。当我们看到仇敌的利害、环境的艰险、自己无力胜过的时候就害怕下沉,有人沉到半身,或只露头部,甚至没顶,这实在是可怕的。其实风浪大并不可怕,可怕的乃是失去信心,发生怀疑。因而失望、屈服了,那就要被风浪吞吃掉。(彼前5:8) 在这危急的时候,要赶快求告主,他会立刻伸手拯救,绝不让我们沉到海底。但若真的像约拿一样,被海水淹没,被大鱼吞吃,他在鱼腹中仍然祷告神,神一样地听他的祷告,叫大鱼把他吐在旱地上(拿2:1-10)。神能把我们从地的深处救上来(诗71:20),得以脱离阴间的权势,脱离撒但的魔掌。 所以无论我们灵性何等软弱,遭到何等危险,落到何等地步,只要祷告祈求,就必蒙主的拯救。
每日灵粮 一半的基督徒 每日灵粮 一半的基督徒 “……以法莲是没有翻过的饼……他们仍不归向耶和华他们的神……”(何7:8,10)   先知何西阿用以色列北帝王国的以法莲为例子,形象地把以法莲形容为“没有翻过的饼”(何7:8)。如用现代的术语说,何西阿可能称以法莲为“半生的”。他们像半生熟的剪饼,只有一半是熟的。虽然他们蒙受了神的恩典,但却不真心寻求他。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反而向别处求援(10-11节;14-16节)。神认为他们愚昧无能,所以必须审判他们。   耶稣验证了这位先知的话。他虽然对认罪的罪人口气很温和,但对那些骄傲、自大而且随自己高兴生活的人,却予以严厉谴责。他对那些虚伪的宗教领袖非常愤怒,因为他们好话说完,转头就去欺压百姓(太23:13-30)。上帝对罪恶绝不心软。他差遣他的独生子降世,是要救赎我们脱离罪的刑罚(约3:16)。我们不要做半生半熟的基督徒,一方面恳求神的赦免,一方面却又过着偏行己路的生活。我们要回报神的怜悯与恩典,唯有以谦卑和挚爱的心去事奉他。 想一想:我们得救是因为什么?(弗2:8-9)我们要如何回报神的恩典?(弗2:10)神如何管教他的儿女?(来12:5-11)神的恩典并不是让你任凭己意地生活。 罗马书(十四) 罗马书第一章所描述的情况十分严重,后来在政治和社会上,罗马确实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当时的罗马人个个想尽办法逃税,人头税根本收不到,其实人头税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当初如果不是要收人头税的话,耶稣就不会降生在伯利恒了,我们应该用基督徒的态度来看待纳税,而不是一心想要改变,因为突然要收人头税,救主才会降生在伯利恒,各位想想,所以纳税其实也有好处,但是人头税很难收,大家都在兼差,大家都在想办法逃税,可是罗马书第十三章吩咐基督徒一定要好好地纳税。 各位,读这卷书信可以看出,当时罗马的政治还有社会问题,所以保罗想办法,要在那样的环境下满足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看清环境,他去之前就先帮助他们,我想这是因为保罗他并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够到罗马去,他知道他会被逮捕、受审,圣灵早向他显明这些事了,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够亲自到罗马去讲道,所以就在去之前,先向他们传讲信息,保罗针对罗马这个城市所发生的罪恶的情况,还有不法的情况,告诉他们,他说福音才是解决之道,我不以福音为耻。(暂完)
每日灵粮 不只求结果 每日灵粮 不只求结果 “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上帝呼吁”。(诗84:2) 那是美国国家祈祷日的前夜,一位基督徒领袖在电视上接受访问。访问者引述日渐恶化的道德危机 ,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好象是一个预先设定的陷阱。他问:“这是不是意味着上帝没有听到 去年的祷告?”“不!”紧接着是睿智的回答,“上帝是至高无上和威严的,他有他作工的时间和方式 ,你必须接受这一点!”的确事实就是如此。 许多人认为祷告只是请求和接受,但事实上祷告不仅只求结果,祷告是一种关系。最重要的是藉着祷告维持与上帝间的牢固关系。 祷告是与我们所爱和愿意亲近的人对话,是与我们天上的父亲之间的沟通。请注意诗篇84篇的作者 是如何渴望亲近上帝的:“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上帝呼吁”(2节)。当我们祷告时,我们的生命变得丰盛,因为我们与上帝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祷告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那重要的事实,就是当上帝的子女藉着祷告来亲近他时,他就亲近我们(雅4:80)。这就是我们日复一日,不住祷告的动力。走在基督的路上,祷告带给我们平安和能力,祷告让我们与上帝紧密联系,因此我们需要祷告。祷告是我们和最要好的朋友说话,也是我们唯一可以信任,并把自己的心可以完全交托的朋友。 罗马书 (六) 各位一定要知道,基督徒务必要有目标,才会晓得目标是不是完成了,保罗他订了一个目标也已经完成,地中海东岸的福音工作已经打下根基,接着他要往西,他继续向前走,他在东岸的最后一项工作是为耶路撒冷的穷人收集一大笔奉献,当时耶路撒冷遭遇饥荒,很多人陷入困境,经济严重萧条,所以保罗的最后一项工作是教导他所建立的教会要懂得分享,并且为耶路撒冷的穷人收集奉献,就像今天有很多基督徒,为罗马尼亚的基督徒奉献一样,这是保罗的最后一项工作,他把钱带到耶路撒冷之前在希腊停留了三个月,恶劣的天气耽搁了他的行程,必须等候好转才能搭船离开。所以他在希腊待了三个月,就在这段期间保罗在希腊写下了这封长信。 有人说保罗他是把讲道写出来,因为不可能永远讲下去,当你进入全职事奉的时候,会领悟到你不可能做一辈子,必需要录成录影带,永远保存下去,但是保罗那个时代,他没有录影带,所以他只能写下来,因此有人说保罗是在为他的福音信息留下纪录,这样后人在传福音的时候,才有记录可以参考。(暂完)
灵命日粮 灵命日粮成就大事 2013年 03月 1日 - Dennis Fisher 读经: 希伯来书11章32-40节他们因着信⋯⋯软弱变为刚强。—希伯来书11章33-34节 全年读经: 民数记23-25章; 马可福音7章14-37节 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却拥有不平凡的信心。他出生在18世纪一个劳工家庭,后来成为一名鞋匠。克里在制鞋之余,也钻研神学和阅读探险杂志。上帝透过圣经和那些发现新族群的报导,激发他对全球宣教的负担。后来他去了印度,成为一名宣教士。但他在那里不仅仅是宣教,还以他所学习的当地方言翻译了圣经。克里说过:「要期待上帝成就大事,更要竭力为上帝做大事。」这表达了他对宣教的热忱。他也活出了这句至理名言,他的生命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投身宣教事工。 圣经告诉我们,许多人因着对上帝的信心,而做了许多奇妙的工作。希伯来书记载:「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希伯来书11章33-34节)。 信心的勇士随着时代而增多,我们也能成为其中一员。因着上帝的大能与信实,我们可以为上帝做大事,并期望上帝成就大事。HDF 如果上帝能高挂繁星, 能绘出空中漂浮云彩, 并能使太阳横越穹苍, 岂不能藉你彰显大能? Jones 与上帝并肩,能成就更大之事。
个人信仰表达,应当顾及他人 个人信仰表达,应当顾及他人 祈祷: 主啊,倘若我的表现不能造就他人,什至令人跌倒,求你提醒我! 哥林多前书14:12-25 对比过先知讲道和方言后,保罗总结呼吁对方说:「当求多得造就教会的恩赐。」(12)基于这个原则,保罗再就如何具体实践提出建议。 1. 灵与悟性的对比(13-19):这里的「灵」主要指在圣灵感动下的忘我体验,而「悟性」则是个人思维里的认知体会。因为要造就他人的缘故,保罗认为不论祷告、歌唱或感谢,悟性的表达都比灵里的表达更适合群体聚会之用;因为灵里的表达并不能与人沟通,旁人既不明白,自然不能从中有所领受,也无法表示认同。因此,虽然保罗什具方言恩赐,也建议尽量避免在教会群体中使用方言;除非有人将方言的意思以悟性的方式翻译出来,否则千万方言也不会对教会信众有多大作用! 2. 信与不信的考虑(20-25):说到这里,保罗再次语重心长地劝勉所亲爱的「弟兄们」。他劝对方不要再像小孩子般无知,一窝蜂去追求那些对教会帮助不大的方言;而应像大人般成熟,能分辨优劣好坏。保罗在21节借用以赛亚书28:11-12,来表明犹如外邦语文的方言,并不能使神的选民得着提醒。因此,方言在信徒聚会中根本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仅在如五旬节圣灵降临等情境里稍能吸引未信者的注意。在基督徒的群体聚会里,先知讲道不单能造就教会,还可劝化新来的未信者,吸引他们归信基督,因此比造成混乱的方言更理想。不同宗派传统往往在信仰表达上存在差异。礼仪教会以庄严仪式、精炼祷文表达信仰,福音教会注重圣道的宣讲、领受和回应,灵恩教会主张投入敬拜、高举主名;他们各有特色、互有优劣。然而,在联合聚会中当如何取舍?笔者就曾不只一次见过,有联合活动的主办者过于偏侧一方,引起个别堂会不满,决定不再参与;又见过来自不同传统的基督徒尝试筹办联合活动,如在公司组织团契、在同行中举办布道聚会,结果因习惯、传统不同而闹翻。信仰表达,顾及他人相当重要!只顾本身需要和见解,不能互相迁就,往往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混乱与冲突,当小心避免!一年速读  民数记26-27章  马可福音8:22-38
每日天粮:三月一日 求神的义 每日天粮:三月一日 求神的义 “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太5:20) 神是公义的,他的国也是公义的,要想求神的国,必须求他的义(太6:33)。不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林前6:11)。将来的承受是根据现在的情况,所以现在就要饥渴慕义(太5:6)。我们所追求的义并不像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法利赛人外表看来也是很注重律法礼仪,遵守规条诫命的。然而主责备他们是假冒为善的人,只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污秽和不义。(太23:25-28) 主所要求的义是深入人里面的,不但“不可杀人”,乃是不要恨人(约壹3:15),不要动怒,骂人(太5:21、22);不但“不可奸淫”,乃是不可动淫念,有情欲(太5:27,28);不但要爱邻舍,更是要爱仇敌(太5:43,44)。这不是一般为人的道理,乃是作神的儿女之道,这是人平常所做不到的,所以要追求神的国和他的义。神的义,乃是神看为对的事,不但无亏于人,而是有益于人。 不努力追求是不行的(太11:12),想不遵行神的旨意,不回转变成小孩子就不能进入天国(太7:21又18:3)。不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只有行义的才是义人(约壹3:9),神重生我们,就是为叫我们能行义,得以进入神的国。(约3:3;约壹2:29)
每日天粮:二月十五日 万恶之根 每日天粮:二月十五日 万恶之根 “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3) 贪实在是万恶之根,世上各种罪恶,推其根源,可以说都是从贪来的,有人贪名、贪利、贪色、贪玩、贪吃、以及贪其他各种,就使人不顾道德、不讲信义、不知廉耻、不择手段,以求达到目的,因着贪就与人相争,发生嫉妒、仇恨、甚至偷盗、杀害、说谎、欺骗、损人利己,所以贪实在是万恶之根,特别是贪财,因为钱财能换取其他东西,所以贪财就将贪恋其他集中一起了。 有人贪财而一生作了钱财的奴隶,陷入迷惑,落在网罗,沉于败坏和灭亡之中,有人因为贪财,昼夜思想,患得患失,极力图谋,永不知足,所以没有丝毫平安喜乐,钱少不乐,钱多不安,心挂在钱上,心中就没有安宁。因此也必定离开真道,也不可能爱人,更不能事奉神(太6:24)。贪财使人变得极其卑鄙可耻;与真善美,完全隔绝,与魔鬼为伍了。 贪财的结果不但得不到快乐,并且增加愁苦,似乎是有损于人,有利于已,其实贪得的财物,却都如同一把一把的利刃,刺透自己的身心,钱财是虚浮不定的,它会长出翅膀,如鹰向天飞去(箴23:5;提前6:13)。有一天也要向贪财的人算账,贪不属自己的,要连本加利的偿还,还不清不能出监牢。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