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翔 风中的翔
关注数: 90 粉丝数: 3,324 发帖数: 77,063 关注贴吧数: 58
【感想】所谓成功的秘诀 所谓的成功,在一般的概念上来说,就是要做出别人没有做到的成就。如果是别人早就完成过千遍万遍的事情,很少有人会把这种事情当做自己成功的证明。 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成功便某种意义上等价于与众不同了。 别人没做到,你做到了,那你就成功了。这种对成功最为简洁的定义。 那么到底要做到什么东西,才能算别人做不到的呢?换句话说,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世人都知道应该去做,却极少有人做到的事情呢? 是“始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终日坚持迈向自己目标的动力,年年三百六十五天,月月三十一日,如果每天都能朝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那进步的效率必然神速。然而,每个人都想这么做,却极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摸鱼与退坑随处可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斗志更是每个人都有体验过。这世上充满了放弃的人,极少有坚持的人。 所以我们才会赞扬那些能够做到“始终”的人,因为他们做到了我们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应该要去做,却没多少人做到的事情,做到了——与众不同的事情。“始终”,这怕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了,但这也证明了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因为最为困难,所以最与众不同,所以最——接近成功。
【记录】杞人忧天这个故事的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气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一般的引用到这就结束了,但是,原文在后面还有一段】   长庐子闻而笑曰:“虹蜺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杞人忧天的故事,本质上是在表达【万物虚无,人类无法掌控这个世界的一切,不如随心所欲,别担心太多的事情】这个理念。
【感想】用爱发电,但到底什么是“爱”呢?   用爱发电,最初起源于ww的一些奇葩为了反对核电,打出的标语:“我们可以用爱发电,不要核电”。被我们用来嘲讽ww傻事的一个梗。   但慢慢地,这个词逐渐被认真对待,演变成了“纯粹为了兴趣去进行一些不管商业效益的工作”的代名词。我个人不太喜欢这样的词语演变,不过,机缘巧合嘛,也没办法。   那么,为什么有人能够为爱发电呢?   这个词的当今意义,如果严格来说,应该是“一个人抱有着对某个事物坚定的爱,而持之以恒地去爱它,哪怕牺牲自己的物质条件也要去为它工作”。   这种行为,并不局限于那些经济不行的人群中,哪怕是有着稳定工作的人群,也不少这些人。这些人“为兴趣而工作”,甚至能够同时在满足兴趣时满足自己的经济条件,也算是完美了。   比如东方圈的羽羽斩大佬,十年如一日地去画东方,自己衣食饱足也仍不放弃,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让人望而生畏。这样的大佬,足可称之为用爱发电的典范。   为什么他能做到这样呢?   首先,到底什么是“爱”呢?自愿为对方奉献的一种心情吗?——这还是一种比较浅显的说法,说到底,为什么人会自愿地去为一件事奉献呢?   因为人们“相信”,人们相信如果为这一件事去全心地奉献,自己一定会得到回报——这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回报,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精神上的回报为多,因为物质上的回报是不可靠的,而自己的精神则是不会欺骗自己的,可以完全地去信任。   我不敢妄言自己全盘掌握了羽羽斩大佬的心理,但既然我们都一样地爱着东方,那我可以相信——在羽羽斩大佬画的时候,他是全身心地相信,自己会通过画东方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因此在还没完笔之前就跃跃欲试,实在忍不住要画完——这不是一种欺骗自己的心情,欺骗是持续不了十年的,而是他真的相信这一点,并且的确得到了这一回报。无论画的过程多么艰苦,多么头疼,只要相信着一定会有回报,那就能够坚持下去。如果相信不了了,那自然就难以坚持了,就容易让爱消退了。   “努力修炼的人,永远比不过享受修炼的人”。享受修炼的人乐于修炼,而努力修炼的人只是在鞭策自己去做不快乐的事情,两者的效果自然是天差地别。   但羽羽斩大佬十年里一直都是如此地“虔诚”吗?一次都没有怀疑过?每次画完都一定是愉悦大于痛苦?那恐怕不一定。他总会有画完一张图被苦恼拖倒的经历,他总有画完一张图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无人认同的经历。   我们每个东方众一开始都抱有着同样的相信,相信自己的创作一定会有回报,但是每次得到的外界反馈结果都是不同的,有的时候是无人问津,有的时候甚至因为触了雷点被恶语相加。我们所相信的那些回报,一般不外乎“同为东方众的赞扬”、“其他大佬的认同”等等东西,而这些东西,我刚刚也说了,是很不可靠的,每个东方众都有自己独特的爱点和雷点,想要每次都让看到你作品的大家满足,那种计算量早就超过我们一个人的上限了。因此,我会说,只有自己的精神才是可以完全相信的。   但是,我也知道相信自己的精神,并不如相信外界的反馈要容易得多。自己的精神虽然可以依靠,却难以捉摸,听到外人的一句赞同所带来的快乐,比让自己的精神奖励一次自己要简单直接得多了。毕竟自己的精神就像一个大小姐,你越要它认同自己,它越觉得这件事越假,反而越不认同自己。但这也是因为,这是一种需要掌握的能力啊。   别人认同我来让我开心,本质上是把“发掘快乐”的事情让别人帮我做了,我只是得到了对方的一个“礼物”,并不是我自己把快乐的感觉创造出来的,这并不需要我有什么能力。而反过来,我让自己的精神去创作快乐,则是完全需要我自己去做的一件事,是一种需要掌握的能力。   当我掌握了这份能力时,我自然就能有选择地让一件事去带给自己快乐,当我完全相信了自己做一件事会得到快乐时,那还会担心自己会无法继续做一件事吗?还会觉得自己的爱不够吗?   快乐的心情带来快乐的思考,快乐的思考带来快乐的预期,人们总是会在快乐的心情下觉得一切都会变好。   但人们总是难以复刻快乐的感觉,需要快乐时又想不起快乐的感觉。那是因为,人们在快乐时都忘了去“记住这份感觉”啊。(与之相反,人们在痛苦时会不断地去鞭策自己去记住这份感觉,这是人类的生理本能,为了防止错误的再犯),如果我们能在偶尔快乐的时候去有意识地“记住这份感觉”,慢慢地让这份感觉熟悉起来。当我们能够随时“回忆起快乐的感觉”时,快乐这个脱缰的野马,也会慢慢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了。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