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庙人
黄庙人
史学
关注数: 443
粉丝数: 522
发帖数: 59,536
关注贴吧数: 13
继往开来: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唯物史观转向 来源:《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3期;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任虎。
从沙畹《史记》译本看其对早期中国史书编写的批判 来源:《国际汉学》2019年第4期 作者: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卢梦雅、济南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杨文文。
青海南疆间的古代间道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作者:北京大学地理系 徐兆奎。
2019年明史研究述评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2020年第3期;作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李小林。
形而下之器:古代中国疆域史研究的方法与取径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0年第1期 作者: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学系教授 高福顺、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博士研究生 吴翔宇。
评述、反思与整合:西方学界当代“民族史学”观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海涛。
中国史学上的五次反思 来源:《史学史研究》2015年1期;作者:北师大历史学院教授 瞿林东。
多民族“中国”的构建:司马迁《史记》的“中国”观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作者: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赵永春、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刘月。
进化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撰述的诞生 来源:《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3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谢辉元。
试论春秋笔法及其历史书写中的客观性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作者: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师 骆扬。
两宋史家的修史观及其时代特征 来源:《史学史研究》2019年第4期 作者: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田志光、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柚程。
从雪域高原到热带雨林 ——藏羌彝文化旅游带建设的思考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武汉)2019年第1期 作者:华中师大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范建华、黄小刚。
西方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2019年第3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海涛。
译名求真:林耀华先生的“民族”辨析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作者:纳日碧力戈。
也談唐代宗廟祭祀中的“始祖”問題 本文作者爲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特聘教授 吴麗娱 【內容提要】本文討論唐代前期始祖問題的産生和始祖廟的建立,以及唐後期始祖廟在禘祫祭祀中發揮的功能和意義,認爲經學中的太祖和始祖有著不同的代表性,唐代始祖爭議是隨著鄭玄郊天理論的被批判和感生帝祭祀的取消而産生。天寶中玄宗通过老子和道教的祭祀,以及儒道兩重始祖廟——德明興聖廟和先天太皇廟的興建,取代了感帝之祀,彌補了儒家郊天祭祖在代表皇帝家族意義上的闕失。唐後期儒學回歸,宗廟中太祖“東向”地位的確立引起禘祫祭祀中祖宗排位之爭,最終新《春秋》學派的始祖廟理論被朝廷接受,而以獻、懿二帝祔入德明興聖廟爲告終,太廟和始祖廟各自發揮了尊尊、親親的公、私兩重涵義,證明了唐代在郊廟實踐和儒學理論上的變革與完善,以及皇權在國家祭祀中的凸顯。 【關鍵字】始祖 始祖廟 老子 德明興聖 禘祫
安提丰《四联辞》与古希腊的法庭辩论术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 胡传胜。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析论 来源:《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3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徐义华。
刘家和先生治史的理论追求 来源:《古代文明》2020年第1期;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蒋重跃。
美国政治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来源:《历史研究》2020年第2期;作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李剑鸣。
中华民族壮阔历史道路所凝成的杰出思想 来源:《史学月刊》2020年第7期;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 陈其泰。
明治天皇权力的虚像与实像 ——近代日本立宪君主制的形成对明治天皇权力双重影像的影响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作者: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高兰。
杨生茂先生与世界历史教学 来源:《历史教学》2016年第16期;作者: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杨令侠。
史学学人日记对近代史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作者: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舒习龙。
北宋废止皇帝“田猎”之礼考述 原文刊于:《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1期;作者:首都师大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孙方圆。
史家三巨擘 同门而异彩——傅斯年、范文澜、金毓黻的交往 来源:《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2期 作者:北师大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 周文玖。
从秦汉北边水草生态看民族文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王子今。
试论修昔底德的求真思想 来源:《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2期;作者:北师大图书馆党委副书记 李永明。
唐代两蕃称谓体现民族认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毕德广。
中国边疆学构筑命题的提出与突破——访马大正先生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2020年第1期 ;作者: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篡修与研究中心 刘姗姗参访整理。
关于召开第 23 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的通告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3期
文化史研究的三种取向 来源:《史学月刊》2020年第8期;作者:北师大历史学院教授 张昭军。
通史·通识·整体性:当下史学需要通识性眼光 来源:《史学月刊》2020年第7期;作者: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李振宏。
记忆、历史与社会整合 ——记忆史视野下的法国移民史研究 来源:《光明日报》2020年08月10日 14版;作者: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乐启良。
历史知识的科学属性 ——分析的历史哲学的言说 来源:《北方论丛》2019年第6期;作者:东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王邵励。
罗马不列颠时期“撒克逊海岸”刍议 来源:《史学集刊》2020年第4期;作者: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赵阳。
基督教神权政治文化对盎格鲁—撒克逊王权的影响 ——以国王圣化礼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12期 作者: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顾銮斋、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唐秋香。
1940年前后顾颉刚古史观念转变问题考析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2019年第4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李政君。
盛唐長安肅明觀考論 原文刊于:《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2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64-178頁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雷聞
《史记》与纪传体体例的史学意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4月12日04 版;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安子毓。
试论宋夏战争中的水面交通 原文刊于:《隋唐宋辽金元史论丛》第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作者:孙方圆。
论袁黄的劝善思想 原文刊于:《道德与文明》2016年04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时龙。
孟德斯鸠论礼与“东方专制主义” 原文刊于:《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作者:北京大学副教授、伦理学教研室主任 李猛。
万历封贡之败与君臣关系的恶化 ——以吕坤(1536-1618)万历二十五年被迫致仕为线索 原文刊于:《中国史研究》2009年02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解扬。
辽朝汉人宰辅梁颖与权臣耶律乙辛之斗争辨析 原文刊于:《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4期;作者:关树东。
唐代法律用語中的“款”和“辯” ——以《天聖令》與吐魯番出土文書為中心 原载《文史》2013年第1辑;作者:黃正建。
白居易诗文流传辽朝考 ——兼辨耶律倍仿白氏字号说 原文刊于:《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4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康鹏。
唐末五代的河东盐池与政权移替 原文刊于:《春史卞麟锡停年纪念论丛》,2000年;作者:吴丽娱。
关于“中国古文书学”的若干思考 原文刊于:《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年第2期第46~50页;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黄正建。
视域之融合:陈寅恪唐史研究特点与贡献的再考察 原文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 4 期 作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陆 扬
东丹国废罢时间新探 原文刊于:《北方文物》2010年第2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康鹏。
夏后氏同姓国族考论 原文刊于:《殷都学刊》2008年第4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博士 郜丽梅 。
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刘家和、刘林海。
穿越时空的夏商之旅——读《夏商社会生活史》增订版 原文刊于:《博览群书》 2006年06期;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刘义峰。
考古学的中国力度:张忠培先生的社会发展论 来源:《东南文化》2020年第3期;作者: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 段天璟。
传统学术中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 ——李心传史学研究的新视角 来源:《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2期;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施建雄、高慧媛。
“眼光向下”看敦煌民众情感世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2020.07.13 作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 冯培红。
社稷祭祀及其礼义研究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年2期; 作者: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生 褚叶儿。
清华简第九册《成人》篇为《尚书》类文献说 来源:《史学史研究》2020年第2期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 李锐。
文学与史乘 ——由《儒林外史》论清代奏销制度的实施与弊端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6日 14版;作者: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洪均。
海外中国史研究值得警惕的六大问题 来源:“北外国际汉学”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0.07.06 作者:汪荣祖 。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