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浯水
梦绕浯水
关注数: 155
粉丝数: 474
发帖数: 23,543
关注贴吧数: 24
继民师摸底之后,村干部摸底又开始了? 前些日子民师摸底,准备解决多年的老民师问题,包括曾经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刚刚听说,现在要开始了村干部摸底,说范围是干过书记村主任的,看来也许有什么政策了。 只是,善政一开,村的幼儿教师、小学教师有待遇了,村长书记有待遇了,那副书记副村长、民兵连长、村会计、副业队长、赤脚医生、木匠……然后,生产队长、会计保管、饲养员、技术队长、拖拉机手……怎么办? 不过,等他们都有了,那农村的各父老是不是顺理成章也有个待遇了?他们是村组织的干部,那普通社员都是村组织的队员或者职工,理应有相应待遇…… 这么说来,农村老人一月都可以发个二三百元了!
真落伍,竟然才知道楼主可以删跟帖,哈 回收站中有一个被删的跟帖,看了一下,原来是不小心跟了某网友的帖子,惭愧,因为刚刚批了人家,所以被删也在情理中。特地研究了一下,原来楼主可以删除自己的主贴(这个我知道),还可以删除别人的跟帖啊,哈哈,学了一招,以前以为是吧主独有的权利呢。 不过觉得百度还需要改进一下,在一定时间内例如24小时,可以修改编辑自己的帖子,现在一发上去就成了熟饭,搜狗的错别字都不好改。
说瞎话:比赛吃豆腐撑死人 很早以前,吃顿豆腐也是很难的,开包豆腐,香喷喷鲜铮铮,好吃啊。话说有几个闲年轻,在街上玩,一家买豆腐的出了锅,豆腐香味飘散在空气里,钻进鼻子,好诱人!这是其中一个说道:我能吃这一大方豆腐!其余几个人认为吃不了那么多,就打赌,那人吃了一方豆腐,就不用他付钱了;吃不上,自家拿钱。于是,就割出了一大方豆腐,好几斤吧,放在盘子上,让那人吃。 开始,那人卡唠唠的吃的很快,但吃了一半,就慢下来了,眼大肚子小,这是通病。那人见年底往下烟,为了这顿免费的大餐,不舍得放弃。天黑了,他爷去找他回家,听到人说这事,就去看,看到最多人围着他儿子吃豆腐,已经剩下不多了,但那是一点点往里挨。看到这情景,特也不舍得这顿豆腐,就悄悄回到家捏了一捏盐,又回去趁天黑人不注意,洒在剩下的豆腐上,有了盐味,他儿子终于把豆腐吃尽了,但撑得不敢低头,一低头就往外漾。他爷就扶着他慢慢回了家。 回家后坐也不能坐,只好一头躺倒…… 第二天一早,他爷看儿子怎么没动静,搬过来一看,早完了,原来是吃多了撑死了!
网频繁闪断,被棱镜门了? 不管是单位的还是家里的,这几天网络很不稳定,就是频繁的“闪断”,突然上不去,突然又好了,好好坏坏,挡挡嘎嘎,莫名其妙,最明显的就是飞信、QQ一类,一会亮了,一会灰了,难道被棱镜门了不成? 哪位高手参谋一下,什么原因?
是耶?非也?大家慢评:所谓“抗日老兵”“抗战名将”有多少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ifeng.com%2Fmil%2Fhistory%2Fdetail_2013_07%2F11%2F27392319_0.shtml&urlrefer=b25f764600bcf85338c92ce93ee6bea4
破手机待机时间突然缩短 去年的A789,正好一年,以前待机2-3天,还行。这几天突然变成了一天,也没运行什么程序,关机重启、清理内存都用了,也不管用,只好从网上定了两块电池,如果是手机问题就亏了。好处手机便宜,大不了一扔
好人再赔钱,又一个伟大的判决诞生 泥水工扔石头助交警抓冲卡者 致其伤残赔偿7万 2013年07月12日02:59 钱江晚报 我有话说(24682人参与) 老李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见义勇为”的举动,换来的却是7万元的赔偿单。 去年8月,老李看到交警在马路上追逐一名骑摩托车的男子,于是捡起一块石头扔了过去,正中摩托车大灯,摩托车驾驶员老王当即倒地,全身多处受伤,经鉴定为10级伤残。 不过,老王并不是逃犯。当天,他只是因为无证驾驶冲卡,才遭到交警追逐。 出院后,老王将扔石头的老李告上法庭。 “他被警察追,一看就是坏人” 老李捡起石头扔过去 根据老王、老李和警方的说法,事情的经过得到还原。 2012年8月的一天,晚上9点左右,交警正在余姚市区一个红绿灯口设卡检查。一辆无牌摩托车从远处驶来,交警示意司机停车,接受检查。 不料,摩托车摇摇晃晃一番之后,突然猛轰油门,冲卡狂飙而去。 交警立即驱车追赶,一直追到了一条小路上,摩托车迂回前进,交警无法超越,只能在后面紧紧跟随。 这一幕,恰好被在小路边做泥水工的老李看到了。 “他被警察追,一看就是坏人!”老李没有多想,顺手捡起路边的一块石头,朝摩托车砸过去。 这块石头砸中了摩托车大灯,摩托车一下子失去控制,驾驶员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上,晕了过去。 摩托车驾驶员10级伤残 起诉老李“瞎见义勇为” 驾驶摩托车的正是老王,今年40多岁,从四川老家到余姚之后,就在一家建筑工地上干活,平时上下班都骑着摩托车,但没有驾驶证,也没有给摩托车上牌。 他说,自己当天见交警设卡,慌了神,所以才会冲卡逃走。 被送到医院之后,经诊断,老王的头部、眼角均有撕裂伤,需要缝针;左侧锁骨、肩胛骨骨折,需要钢架固定。经鉴定,老王左肩上的损伤已构成10级伤残。 “我逃是我的事情,他帮着警察抓我,怎么就能把我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今年4月,在跟老李协商不成后,老王向余姚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老李赔偿他医疗费等,合计10多万元。 法院调解下老李认赔7万 警方另外补偿了他3万 “我不就是没证没牌么,至于把我伤成这个样子?”在庭审过程中,老王坚持认为是老李的凭空想象和鲁莽行动,导致了他的受伤。 老李也觉得自己很冤:“他没错干嘛逃?不被警察追着,我也不会这么做啊。帮警察抓坏人,不应该吗?” 法院对此案进行了调解。昨天,老王和老李达成了调解协议: 老李赔偿老王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7万元,分两期支付。 另外,公安机关也认为,老李是因为协助办案导致自身利益受损,出于这一点考虑,公安机关根据相关规定,补偿了老李3万元。 律师说法 老李动机是好的 做法值得商榷 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张锦伟律师认为,在本案中,老李帮助警察执法的主观动机值得肯定,但做法有待商榷。 张律师说,老李在不知道警方为何追逐摩托车的情况下,凭自己的想象,做出了扔石头的举动,属于行为失当。 他告诉记者,如果警方追捕的是个杀人嫌犯,老李在协助警方的过程中把嫌犯弄伤了,一般来说,不会去追究老李的责任,但在本案中,老王无牌无证驾驶摩托车属于轻微违法行为,老李伤人的事实,大于协助警方的积极意义。 但老李的主观动机仍值得肯定,张律师认为,正是基于此,法院在调解过程中,没有完全支持老王10万多元的赔偿诉求,适当减轻了老李的赔偿额度。
诸城,一位救人英雄走了…… 昨天下午,城南三里庄水库西副坝下,几个年轻女子在玩,一个滑进了水库。这时一位路过的40岁左右男子跳下去救人,把这女子托出来之后,自己一下子又滑进了水库,再也没有上来,虽然他水性据说不错……水库护坡都长满青苔,很滑。 这救人英雄叫毛玉洋,很疑似是一位以前同事的兄弟,名字只差最后一个字……、 大坝有护墙,不准洗衣、洗澡、钓鱼……
果子·果子麻山 老家一带一直是种花生的,但我们都俗称“果子”。不过,那时候种一点花生,多数都交公粮了,能分到户的很少一点。这一点点,大多留着冬天炒了赶集去卖,好换回一点过年的东西。炒熟的花生比现在烤炉考烤的要香,因为温度高。那是的熟花生价格其实很高,约0.8元左右一斤,等于一斤猪肉的钱。 过年的时候,如果比较宽松,也会炒上几斤“果子”,预备正月待客,我的活就是到大河边,挖上一瓢干干净净的粗砂,这样炒果子会比较均匀,不容易糊,然后就是眼巴巴地等着炒熟,好饱餐一顿。有一次吃完之后,有装了两口袋,结果睡觉的时候都撒到炕上,把爷爷硌起来,向我火了一顿,呵呵,小啊。 在年前的集上,往往有卖果子麻山的,一个小袋子,里边盛着几斤砸成小块状的果子麻山,两三毛钱一斤,我们一般5分钱买一块,慢慢地啃。那时候的果子麻山好硬、好香,一小块吃大半天,吃过后余香满口。 现在花生早不稀罕了,果子麻山也少见,偶尔买点绝对不是以前的样子----没有以前的硬,没有以前的香,这是真的,不是感觉错误。那天他们给了一些果子麻山,还多少有些以前的样子,但压得不够结实,发黑,油没挤干。
天热,似乎也没小时候热了 是认识的误差还是现实?反正老觉得现在冬天没小时候冷,夏天没小时候热,冬天可以说穿的太好,感觉不到冷,但夏天,似乎没那么热。 记得70年代,晚上热的睡不着觉,村子许多人都在中间空地上凉快,一到晚上都扯着“篙简”到外边,大人摇着蒲扇闲扯,小孩子或者一起游戏,或者听大人说话,仰在“高简”上看星星,那时候的夜空是那样的深蓝深蓝,那时候的星星是那样的晶亮晶亮,那时候的星星是那样的密集。 中午饭后,多到浯水中洗澡。那时的大河除了发水的时候,其余时间都是碧水清清,白沙漫漫,杨柳依依,水深的地方不过大腿,大多地方都是到膝盖。一到水里,往往都烫的一蹦一跳的,水晒得好热,有年把鱼都烫死了或者烫晕了,勤快的捡了一些浮梢,我只捡了一个小鲫鱼--那时候河中小鲫鱼很稀罕。因为水热,我们就到沙洲上挖开一个坑,里边的神水清凉清凉,躺在里边戏水,好不自在!后来河中的水很少烫人了。 现在夏天都没地方洗澡了,当然也更不知道浯河水温了。
雨水真及时 刚种上玉米,一场中雨来临,玉米估计没问题了。今年雨水挺多的,别涝了就好,麦子产量受影响,光照不足,低温,千粒重下降,不如去年,但也是丰收年。
特种养殖,致富之路 我们老家一带中大棚的不少,养猪的也不少,但特种养殖不多。前天到一个村子,那村一半多搞特种养殖,主要就是水貂,其次是貉(他们称耗子),偶有几只狐狸。据他们说,中等规模一年净挣100万很正常。一户有3000多只水貂,近千只貉,只是夫妻两人。 当然这东西需要一些技术,主要是喂食、配种等,其中貉最容易管理,吃食也很粗,水貂糟蹋的它都吃,现在一对好像近1000元(没听清)。干这活主要是场地,有个几亩的院落最关键,其次就是脏一些,气味难闻,但收入客观,行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杀死冰起来,不影响皮毛质量。
今年麦子怎样? 今年麦子按说应该不错,从种上开始雨水比较调和,但后期低温,日照偏少,麦子千粒重偏低,不知道打下来情况怎样?这几天阴天,晒麦子不利,有些地方还没割完。 去年麦子“神收”,一千二三百斤的都很平常。
从1947年条子看简化字 这是一个争论很久的话题,一方是以学者、文艺者为代表的繁体美观派,一方是以平民大众为代表的简化字好写易记实用派,前者有较大话语权,后者人数占了绝对优势。我属于后者,而且从历史看,民间一直在简化汉字,只是为了实用。 先看看图。 第一幅,前些日子成为右右们攻击的借口,原因是某集团失信,呵呵,咱不管这些,我关注的是1947年的条子,里边众多的简化字----如果条子不是假的,那绝对说明,简化字其实早就存在,这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人民群众是推动者,建国后简化汉字不过是水到渠成,是规范了一下而已。
隔行如隔山,确实! 老家多年种姜,但没具体参与过,只是帮着出过几次。看到长得郁郁葱葱的大姜行行队队,也找过一些照片,但没趴下看过。 前些日子,筐子里面的 大姜干瘪,有些长出芽子,看看即将坏掉,就把它们埋到下面的绿地中--其实都是些荒地,草长得旺盛,看不到什么花。 于是就挖了个一米长的小沟,培了垄,把姜埋在里边,等候收获。过了将近一月,没有动静,挖开看看姜微微有些生长,就没管了。前几天回老家,一下子看到了姜沟,差点郁闷死--------原来姜是种到沟里面,长大了再把陇上的土培在姜沟上…… 一点小事,验证了俗话中的真理 :眼经不如手经,手经不如长拨弄!
山水白烟映摘月 回一趟老家,到河边转了转,远远望见山水大烟筒冒着白烟, 在晴朗的天空下是那样的耀眼“壮观”……
“发明”了一个公式----轻松一下 早上醒了懒得起来,看了一会手机网络,自然多是典型的官民冲突,忽发奇想:官是什么?民是什么?官都是坏的,民都是好的?其实官本来也是民啊。然后就有了这个公式 官=民+权 根据等式两边同乘仍然相等的公理,两边同乘以“贪”,则得: 贪X官=贪X(民+权),简化,得: 贪官=贪(民+权) 右边展开,则得: 贪官=贪民+贪权 由此可以看出,构成一个贪官的条件,是贪民+贪权,贪民,就是尚未当官但老项碗外找饭吃的百姓,平日可能就是占点小便宜、乱搭乱建、不交物业费、闯个红灯什么的。贪权,就是让人可以轻易腐败的权力,也就是说不透明、没关进笼子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权力。 也由此看出,要让公式左边的贪官减少,就要减少右边的贪民和贪权。 所以,治理腐败是综合工程,不是紧紧抓几个贪官那么简单有效,而是调整下放权力、公开审批过程,对小错不断的贪民加强惩处,这样釜底抽薪,让官无处可贪,自然腐败可除。但这些,容易做到吗?指责很容易,自己能做到吗?只有我们一个个自己做到了不贪不占,才可以去理直气壮地指责别人,而不是演变成一场看似反贪实则“羡贪”的闹剧。 一笑
神10女宇航员好美啊 呵呵,哈哈,看着好顺眼。上次那个刘洋也是,虽然说不上很漂亮,但面善,甜美,美的有内涵。
雨没下多少,天像立了秋 阴的很好,但只哩哩啦啦下了小雨,天道凉爽,甚至有些冷,就和立了秋一样,这麦子怎么熟呀。昨天下午骑车子,风嗖嗖的,竟然冻得肚子疼,衬衣不管用啊。今天窝在家里不想出门了,这端午过的。
自己想了一个好笑的公式 早上醒了懒得起来,看了一会手机网络,自然多是典型的官民冲突,忽发奇想:官是什么?民是什么?官都是坏的,民都是好的?然后就有了这个公式 官=民+权 根据等式两边同乘仍然相等的公理,两边同乘以“贪”,则得: 贪X官=贪X(民+权),简化,得: 贪官=贪(民+权) 右边展开,则得: 贪官=贪民+贪权 由此可以看出,构成一个贪官的条件,是贪民+贪权,贪民,就是尚未当官但老项碗外找饭吃的百姓,平日可能就是占点小便宜、乱搭乱建、不交物业费、闯个红灯什么的。贪权,就是让人可以轻易腐败的权力,也就是说不透明、没关进笼子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权力。 也由此看出,要让公式左边的贪官减少,就要减少右边的贪民和贪权。 所以,治理腐败是综合工程,不是紧紧抓几个贪官那么简单有效,而是调整下放权力、公开审批过程,对小错不断的贪民加强惩处,这样釜底抽薪,让官无处可贪,自然腐败可除。但这些,容易做到吗?指责很容易,自己能做到吗?只有我们一个个自己做到了不贪不占,才可以去理直气壮地指责别人,而不是演变成一场看似反贪实则“羡贪”的闹剧。 一笑
峡山水库 峡山水库是山东第一大水库,约120平方公里的水面,跟一个中等乡镇面积相仿;南北最长处约15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0公里,站在大坝望去,烟波一片,颇为壮观。水库的上头,分别有潍河、渠河、浯河(洪沟河)汇入水库。水库以前位于安丘、诸城、高密、昌邑之间,现在周边已经被划归坊子区,成立了一个峡山生态发展区。
城管,是否可以把球踢给大众? 很同情城管,出力不讨好;很理解城管,小贩是那样的桀骜不驯。城管只是让城市秩序一些,让大多数市民享受到安静、卫生、舒适的环境,但好笑的是大众不买账,一边倒支持小贩。 我想城管是否可以这样做:宣布放弃对几条街的管理,让他们乱下去,等个三两年,等那边的大众强烈要求取缔那些乱搭乱建、乱拉乱尿的时候,城管在报纸上或者网络上来个民意调查,看看支持取缔乱占乱圈高音喇叭之类的有多少人支持(这样也不科学,因为外地人不了解),或者干脆来个社区民意调查,看看社区居民态度,如果居民多数支持,那就吧调查结果向社会大张旗鼓的公布--某某社区居民强烈要求城管整治…… 好,那就把法律条例往大街一贴,限期整改,过期强拆,欢迎广大居民参与支持城管工作。不是这个社区的人少管闲事,别割他人肉往自己脸上贴金。碰上硬主,该抓的抓该关的关,因为背后有民众支持。
关于77年吃饱饭问题 顺便回复仗剑老师: 您在“明智的刘源……”帖子中的观点很矛盾的,我有些搞不懂。您似乎十分反对前30年,但您又似乎非常反对后30年产生的各类腐败、各类污染、各类毒食品、各类不平等,不知是全面否定这60年还是各取所需--“两坦”?要知道后30年的各种乱想多是违背了前30年道路的结果。 现在继续说吃饭问题。不知你们年龄多大,但我觉得在这吧内我们几个60年代的(参看聚会60年代照片)对那个时代还是有些发言权的,毕竟我们经历了那个时代十几年,不是从网上看到的极右帖子。 关于吃饭,75年以前确实有些“累吧”,主要是瓜干,然后高粱玉米,小麦我记得我村(条件好点)一直是人均一百几十斤,口粮全年400斤左右,吃不好是真的,但能吃饱也是真的。74年大洪水,74-75年老少爷们狂搞农田水利,就是修高标准大寨田,把那些三角葫芦型的土地全部规划成方,之间挖了台子沟,方便机耕、浇水、排涝,这才是后来高产稳产的关键之举。在此之前,土地几乎没有方方正正的,路也是斜的取两点最近距离,倒是弯弯曲曲的挺有诗意。 77年初“华”提出结束文革,要“大干快上”,发展经济,进口了数套大化肥设备,粮食产量继续增加。到了79年我上学“转粮”,按生产队分的数550斤,其中一半是麦子。这丰产的原因,一是有了旱涝保收的地,二是有了化肥,三是品种,此时与分田到户还没有什么关系。后来分田到户,在管理上确实好了许多,让粮食更加丰产。 所以,吃饱饭的关键是在集体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然后是大化肥的建成,其次是品种、农药的广泛推广,这些保证了吃饱饭,后来加上分田到户的精细管理,让我们吃得更好。正是前30年的苦干,=把上千年来的破碎土地集中成片,修建了大量水库、渠道,在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年代能保证吃上饭。 前30年确实艰苦,但那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是勒紧腰带上工业、修铁路,不排除干了一些傻事,但前30年打下的基础才是后30年发展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前30年把人的道德、社会财富积累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好比修了一座大水库,具有强大的“势能”,所以一旦“开放”,势能爆发出来,才有后来的高速发展。但这口子开的太大,渠道没修好就掘了大坝,于是出现了今天的各种乱象。现在水库的水已经放干了,他们捞的盆满钵满,失去了势能,发展速度渐渐降低了。
百度说: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原名樗(chū),又名椿树和木砻树,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属于苦木科,是一种落叶树。它原产于中国东北部、中部和台湾。生长在气候温和的地带。 昨天在一村子见到一颗挺大的椿树,高出房屋好多,老远就看见,可惜在人家院子一边,过不去,远远低拍了一张树头,正开花,走进了应该有一股子特殊香味。现在椿树很少了,记得去年卧牛城老师传了好几张“卜卜翅”的图片。
昨天去常山(诸城城南的一座山),在一条山沟里面,有成片的枰柳林子,就是小时候说的燕子树,正好结了一串串的小燕子,小时候经常玩这东西,觉得很有意思,就摘了一串……
改题目 吸眼球 挑是非,门户网站百用不烦的伎俩 新浪一则《酒厂董事长被授予大校军衔 专家称并非破格提拔》吸引了不少人眼球,现在看新闻只看题目就牢骚的人比例特大,于是开骂。 看看内容,原来是预备役大校,就是民兵而已,不知道具体待遇,也不知道是否合法,但这个“预备役”是关键,新浪故意吧“预备役”三字删除,完全颠倒了事情的本质。 对预备役不甚了了,吧里面参过军的朋友甚多,这预备役大校老总担任有无不妥?
召忽的八哥只会学大车喇叭叫 刚看了召忽吧的一个帖子,差点喜煞。网友养了一只八哥,由于成天听召忽街上那些山水以及拉石子的大车喇叭,结果不会说话了,只会学大车喇叭的声音。 一则环境破坏引发的喜剧。
杜鹃声声入梦来 也许是喝了杯茶的缘故,朦朦胧胧地很晚才睡着。约莫下半夜吧,又懵懵懂懂地醒来,窗外传来一声声的“光棍好苦”的叫声,远远地、高高低,不紧不慢,穿透窗子,直入双耳。在这深夜听来,格外的嘹亮。叫声经久不息,真觉得平添几分凄凉,无怪乎过去的文人骚客都说“杜鹃啼血”,“不如归去”。 也很佩服这杜鹃,成天这样不紧不慢地飞着,一声声地叫着,不知疲倦,在这深夜,也是这样凄苦的叫,不知是叫它的另一半还是悲伤春的逝去?都说鸟儿晚上看不见东西(夜猫子除外),但这杜鹃却是晚上都在高高地飞。 现在“布谷--布谷”的大杜鹃很少听见了,这就是“保固鹰”“保固鸟”名字的来历,现在听到的多是这种“光棍好苦”的四声杜鹃。书院那边有个“保固山”,据说就是因为山上保固鸟特多而得名,现在改名叫“保国山”了,如果找到十几年前的老地图,还能发现“保固山”的标注。小的时候在浯水河套的大柳树上有个啄木鸟洞,经我们研究认为里边有小鸟或者鸟蛋,就上去摸,谁知那洞弯又深,胳膊不行,就用菜刀砍,折腾了一顿也没砍进去多少,没想到扑棱棱飞出一只大鸟从树林中快速穿过,发出“咕咕咕咕--哗哗哗哗”的一串叫声,看明白是一直杜鹃,也弄明白了密林中传出的“咕咕咕咕--哗哗哗哗”其实也是杜鹃发出的。 杜鹃仍是那样不知疲倦地在窗外叫,忽远忽近的,我则又迷迷糊糊地重新如梦。
老家的雨怎么样? 东边雨不算大,一天哩哩啦啦下了一天,风也刮了一阵子,不过也问题不大,麦子应该基本不受影响,不知老家那边怎样?卧牛城老师快发布消息~
现在的集散得好快 以前赶集,一般到下午三点左右,那些大摊子在收拾。可是昨天的召忽集,12点就基本收拾摊子了,除了卖衣服的一类摊子,卖菜的水果的基本都走光了,偌大召忽集竟然没有樱桃啊。原想走到这里顺手买两斤西山樱桃,没买到,也许是过时了?这边买的都是五连樱桃,口茬其实不错,想和西山的比一比,呵呵,未能如愿。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这江南4月天与我们五月天何其相似!只有到立夏以后,黄河中下游的山岭、原野才真正绿起来,随意望去都是绿意盎然。地膜覆盖的田野是白茫茫一片,据说从飞机上望去,山东东部就像一面面的大镜子,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宋代的诗人对今天的景物给了准确地描述。更凑巧的是,街兄预报的喜雨如期而至,今天上午: 风细细、雨沥沥, 窗外子规声声啼。 雾笼原野露沾树, 正是麦子灌浆时。
《老诸城吧》有一篇关于张步云的长贴不错,感兴趣的请入 http://tieba.baidu.com/p/2266693860 上边是连接
峰山李五门迁出记录(诸城吧看到的) 山东潍坊安丘峰山李氏五门迁出记录: 长支: 10世:乳名二般迁居高密。 11世:春芳迁居临朐迟家小庄。 13世:日新迁居北院庄。 14世:弁迁居蒲台。 14世:士奎迁居扬州大码头,生大崇、二崇。 14世:洝迁居昌乐李家坡。 15世:龙彦迁居关东。 15世:崇伦迁居赵家庄。 15世:景淇迁居诸城闘鸡台。 15世:学中迁居莱阳虎埠岭。 15世:成章析居峒峪。 15世:豫章析居峒峪。 16世:长林迁居关东,生,有、福。 16世:时僚迁居关东。 17世:徙常住南霖林庄。 17世:文袏出居吉林省东丰县沙河镇。 18世:风州出居山西省。 18世:汀州出居山西省。 19世:得荣出居黑龙江省。 19世:春荣出居辽宁省清源县。 20世:曰风出居辽宁省新宾县。 20世:云书出居辽宁省新宾县。 20世:云端出居辽宁省新宾县。 20世:云岩出居吉林省东丰县沙河镇盈合屯。 二支: 07世:继先、继周、继**迁居堑里。 14世:存珍出居乐安百户张村。 14世:公文迁居凌河,后又迁居北关。 三支: 05世:文灵迁居温泉 14世:龙洸析居石卉垚庄。 14世: 14世: 14世: 15世:龙池迁居雹泉。 四支: 08世:初泰迁居蕲家营。 10世:朝柱迁居河西。 10世:孟起迁居律家老庄。 10世:孟**迁居堑里。 11世:性直迁居堑里,葬白山头。 11世:良直迁居关王庙,顺治辛丑年间。 11世:司直居关王庙。 11世:士英迁居北院庄。 11世:良农居娄子埠。 11世:良玉居娄子埠。 12世:翚居王家营。 12世:照宣居关前埠。 12世:九明析居叶家官庄。 12世:维**迁居莒州城后。 12世:吉善迁居麻湾庄。 13世:春贵析居贾家官庄。 13世:茂柱迁居担山里。 13世:曰栋析居解户村。 13世:曰校析居石家庄。 13世:来章迁居诸城杨家宋戈庄。 13世:曰湘迁居川凌院。 13世:敬修出居扬州杨沟村。 13世:建修析居莒州城后。 13世:钦析全家迁居马时沟。 13世:恕析居李家埠。 13世:惠析居李家埠。 13世:信迁居台西官庄。 13世:以胜居河村。 14世:荣镐析居关前埠。 14世:荣洛析居关前埠。 14世:文友自河村迁居沂州后李家大坡。 14世:**刘出居椒子峪。 14世:景程出居诸城孙家楼子庄。 14世:怀礼出居临朐郭家亭。 14世:怀贞出居孟家庄。 14世:**裕出居莒州西古庙。 14世:怀方出居潍县石埠。 14世:新民出居雹泉。 14世:仲煦自娄子埠迁居吉埠子戈庄。 14世:景程出居诸城娄子。 14世:文友出居临朐大坡庄。 14世:文璨出居石埠子庄。 14世:怀本迁居蒲家埠。 14世:怀礼出居临朐郭家亭。 14世:怀书出居潍县东南乡于家石埠庄。 15世:寻原居潍县石家庄。 15世:殿安迁居石山庄。 15世:殿奎迁居石山庄。 15世:应钟迁居雅望庄。 15世:友杰析居雅望庄。 15世:湘迁居路戈庄。 15世:维藩出居徐家庄。 15世:佐霖迁居城东大成庄,嘉庆五年。 15世:思图寄居沂州城北刘家庄王氏。 15世:文图迁居百芬子东南马家老庄。 15世:念图寄居于家埠王姓。 16世:廷壁居娄子埠。 16世:渐达居坡庄。 16世:琳居石埠庄。 16世:守志析居六家污。 16世:复新出居李家老庄。 16世:华春出居口外。 16世:云殿居前马时沟。 16世:云零居前马时沟。 17世:锡杨出居诸城朝河庄,娶陈氏,生二月。 17世:百全全家析居奉天小东关。 17世:德元出居江南皂河。 1世:津居麻湾村。 17是:洪析居山西。 17世:鹤龄全家出居千金寨。 18世:佩象出居山西。 18世:桐阶从居关东。 18世:其黄出居关东。 18世:俊民营业山西。 18世:庶民析居山西韩城县。 18世:方舟析居奉天省垣。 18世:受田析居奉天柳河县八宝沟下。 18世:肇盈出居延安府宜川县南关。 18世:肇修出居延安府宜川县南关。 18:世:念伦迁居蒲家埠子。 18:世:笃伦迁居蒲家埠子。 18:世:秉伦迁居蒲家埠子。 18:世:光伦迁居蒲家埠子。 18:世:华伦迁居蒲家埠子。 19世:砚田出居千金寨。 19世:永宣出外南屯庄孙姓,恩养。 19世:宝经析居奉天外台沟。 19世:汉居诸城近戈庄。 19世:青海出居铁陵。 七支: 17世:景出居莒州寨裹河庄。 八支: 05世:文道迁居南吾。 08世:遇春迁居李家庄。 09世:敦厚迁居石山庄。 10世:朝柱迁居河村。 10世:其兰相传出居历城。 11世:公爵迁居**家庄。 11世:瑚迁居昌乐望鳯官庄。 12世:榛迁居温泉。 12世:济迁居黑峪子。 12世:汉迁居黑峪子。 13世:吉增迁居木梁台西官荘。 14世:行正迁居徐家庄。 14世:忠伦生腊月,同两弟一子上了关东。 15世:**迁居于家岭庄。 15世:芳迁居冷家山。 15世:芳迁居徐家庄。 15世:闻望迁居西石山庄。 15世:龙卿出居关东。 不一定全部正确,有相关信息请联系我QQ1761666501
香港人也热考公务员啊 南都讯 记者康殷 发自香港 在内地应考公务员历来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香港公务员竞争的激烈程度也相差无几。港府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在2012年度涉及的330次公务员招聘中,平均每个公务员职位空缺有52份合资格申请,港府认为公务员职位对求职者仍具吸引力。 编制精确到个位数 港府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显示,截至2012年3月31日,公务员编制及实际员额分别为165343个职位及159195人,自2007年3月底以来公务员编制及实际员额分别累计增加5942个职位(或3.7%)及5390人(或3.5%)。 香港公务员的吸引力如何?港府发现,在2012年度涉及的330次公务员招聘中,平均每个公务员职位空缺有52份合资格申请。而同年港府发出的11127份聘书,当中不接受聘任的有1718人,比率为15%。而拒绝受聘的原因,33%是受聘担任另一个公务员职位、27%为留任原职及8%受聘于私营机构。
好美的月牙泉,可惜无缘亲见 人家的图片,真好看。浩瀚的沙漠一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真令人向往。
好天,好蓝! 一场大雨过后,迎来一个艳阳天。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晴的让人心醉。小相机的色彩表现不足,聊胜于无。不过,感觉这天蓝中带灰,没有早先那种湛蓝,那种通透。
红红樱桃甜蜜蜜 呵呵,吃着嘴甜心里甜哦~~
临浯吧.梦园.5.18.我拍的几张照片 1、非常高兴中随拍几张 2、如有肖像权请通知吧主删除哈
【意见建议】05-18丨<请批准安丘召忽吧第三吧主> 安丘召忽吧http://tieba.baidu.com/f?kw=%B0%B2%C7%F0%D5%D9%BA%F6&fr=itb_favo&fp=favo# 现两位吧主很少参与管理,现在“卧牛城公民”申请第三吧主,以便于管理贴吧,百度为什么不批准?请去召忽吧看看!
都说说咱们附近村子的主要姓氏可以吗? 对村名熟悉,但对村子的主要姓氏不清楚,在不说人名前提下,说说咱们知道村子的主要姓氏好不好?
又一位神官横空出世 安徽望江,22岁团委副书记,毕业不足一年成为副科级干部 望江县委对常骏生予以停职调查作者:本网通讯员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3-5-15 安庆新闻网讯:鉴于有网民反映“安庆惊现22岁团县委副书记”,望江县委作出决定,予以常骏生停职,同时成立由县纪委牵头的调查组,对有关事项进行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白色无首巨蟒现河北云梦山,被雷劈死”,什么意思? 新闻: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ravel.sohu.com%2F20130509%2Fn375344555.shtml&urlrefer=7b0f57a826b6aece25dc5d27732f64132896 白色无首巨蟒现河北云梦山 疑遭雷击而亡 [保存到相册]2311 白色无首巨蟒现河北云梦山 疑遭雷击而亡 [保存到相册] 燕赵都市网邢台电(记者张会武通讯员张晓旭)“白娘子来了!”日前,河北省邢台县云梦山景区鬼谷子沟沟掌邢西公路旁一断崖边上,有一条无首通体白玉色蟒蛇安静地盘旋在地上,“已经七八天了,发现的时候就已死去。” 7日上午,邢台县云梦山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约一周之前,云梦山景区内,一位放羊大叔在鬼谷子沟沟掌邢西公路旁一断崖边上发现一条白蛇,当地百姓也赶来看热闹,众人惊叹之余,不禁想起了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以为白蛇只有在电视剧中才会出现,没想到在现实中也可以看到,“真是太罕见了”。 当地百姓刘海魁告诉记者,那位放羊的大叔发现蛇的时候,蛇已经死去,并且无头,只有后半部。蛇通体为白玉色,微微的泛着一点黄,他们还特意对白蛇进行了测量,“直径达14.5公分,后半身长度也达到3.5米,称得上是一条白蟒蛇了。” 刘海魁说,根据当时的天气还有现场留下的痕迹判断,白蛇可能是被雷电击中而亡,现场有一口深25公分、宽40公分的大坑,疑因雷电击中造成。至于蛇首的去向,他们根据现场遗留野猪脚印判断,蛇头或被野猪吞食。“我们估计这条蛇至少有4米长!” 记者了解到,所谓白蛇,多指身体发生白化现象的蛇类,一般分为无毒和有毒两种类型,其麟皮大多呈乳白色,无花纹。白蛇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蛇类,人们一般认为白蛇是一种具有灵性的动物,并称之为“灵蛇”,被认为是神明或活佛的转世,因此成为人们所崇拜及信仰的对象。 “我们打算把这条白蛇给掩埋。”刘先生说,这条蛇的出现令当地百姓纷纷前来围观。 “乡亲们都对这条蛇的出现啧啧称奇!”邢台县云梦山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是在放羊老人发现白蛇后三天见到蛇的,“蛇不知被什么动物啃得,伤口处的肉已经风干,得赶紧给埋了。”记者了解到,7日上午,当地百姓刘诗路在云梦山景区内山神庙后上方一道山梁处对白蛇进行了掩埋处理。河北云梦山景区 相传鬼谷子曾在此修道 邢台云梦山位于太行山中段、晋冀交界的邢台县冀家村乡石板房村,东距邢台市65公里,交通便利。 云梦山文化底蕴深厚,相传春秋战国时代纵横家鼻祖鬼谷子曾在这里修道,留存有讲经洞、洗剑池、孙膑峰、庞涓岭、毛遂洞等大量文化遗存。传统折子戏《鬼谷子下山》,鬼谷子与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众弟子的传奇故事至今流传在石板房村一带。 云梦山“山雄、水秀、谷幽、洞奇”,尤其是白龙溪,从山顶的水帘洞及东、西白龙泉喷涌而出,一路形成九瀑十八潭,若白龙飞腾,如银练飘舞,被誉为“北方的九寨沟”
关于羊肉掺假 电视、网上说狐狸肉冒充羊肉,这个正常,据说狐狸肉吃起来味道还行。但他们老说“老鼠肉”,这我就疑惑了,哪里那么多老鼠?没听说专门养老鼠的啊,去哪里弄这些老鼠?后来我想,我们养殖的无非是水貂、狐狸、乌苏里貉,偶有荷兰鼠,他们把貉叫“耗子”,这些记者是不是如此认为是老鼠?
提议增加卧牛城老师当大吧,同意的请举手? 大吧缺一位,卧牛城老师对召忽吧贡献有目更睹,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卧牛城老师目前住在老家附近,虽然不是召忽,但也离得不远,经常去召忽一带走亲访友观光考证,为我们提供了家乡的一手信息,这是我们其他人所难以达到的。 所以我这样提议一下,大家讨论。 希望我们小吧更好地发展壮大。
我们那里的大姜也不少啊 进来“潍坊毒姜”热炒,其实这事多年的事情,大家心照不宣。这次这张纸被捅破了,对大姜会有较大影响吧? 我们那带大姜也挺多,在路上就看到不少,我老家周边很多种这东西的,亲戚也有不少。站在召忽东北锅山上,可以看到南边、西南许多姜地。大姜带来一些收入,但这几年价格一般,病虫害也一如既往,估计这些呋喃丹一类也少不了。 其实,现在许多作物高产稳产,农药立下了大功。没有这些农药,产量会大减,农产品供应紧张,价格也会更高,粮食够不够吃都是问号。因此,开发低毒高效农药、新的种植模式是正确的。至于所谓的纯绿色,我觉得不现实,也许会有一些纯绿色食品,但不会是主流,纯绿色食品产量有现在的一半就烧高香了。
俺也拍了牡丹 一个牡丹园,看了一会子,拍了几十张。难以表达牡丹的美丽,所以色彩都溢出了。不愧是国色,雍容华贵啊。
永不亏本的骗术 这些骗术,也许不算骗,只是没找到可以表达出的词,就暂且算骗术吧。 神婆子有些传得神乎其神,去看疑难杂症的也络绎不绝,确实是致富的好途径。为什么永不亏本呢?咱算一个假想题。 假设这神婆子看了100个“病人”,每人收100元,包好,无效退款。不管这100人是什么病,除了癌症晚期、狂犬病发作这样的病,其他的疾病大多会自愈,假设自愈率70%(想想几千年来没药没医人口还大量增长,就知道病死的是少数了),那这神婆子已经稳赚70%即7000元了。病好了谁不说是神婆子功劳?这神婆子就声名远扬了。 剩下的30%,假设有20%回去一边相信神婆子的巫术,一边继续吃药,结果也好了,自然也会说神婆子功劳,这2000元又到手了。 还有10%,吃药没治好,神婆子也没治好,估计一半的人不去要求退款的,这神婆子又赚了5%就是500元。有5%的不舍弃,去要钱,这神婆子会说:1、心不诚,所以神术没发挥作用;2、她去问阎王了,就这么个命,救不回来。看看,这理由很好吧?估计顶多退回一半的钱,也就是250元。 统共算来,这神婆子挣了9750元啊。
下雨了~~~两天没来了 没想到半夜五更雷声隆隆。,下了一场小雨,可能不解决大问题,但总比没有好。几天没顾得上,来冒一下,看看各位忙啥?
一个面包添加了多少东西? 面包本来也吃的不多,所以也没很关注,觉得就是馒头加糖烤一下而已。今早上拿了一片,边吃边看说明,乖乖,里面的东西真多,敢情跟中药制剂一样,十几味材料煎成一幅药。些孙子大约太闲了,不知怎么发明的这些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什么作用?总感觉许多添加剂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更好笑的是,上边有维生素C,下边有抗坏血酸,一种东西还两个名字。
汉堡14年不变质,是因为防腐剂? 网上有这么个事,就不罗嗦了。同样类似的还有我们的月饼,一年不变质也很常见。往往,一有这样的消息,作为被添加剂吓怕的国人,不用调查不用试验,立马会说“防腐剂过量”,一个个都比专家还专家(虽然有些专家黑了肠子烂了肝),都成了科学大师。 当然,出现这种现象可以联系到防腐剂,但同样有更多的可能是与防腐剂无关,在做出判断之前起码应该有两个条件:1、排除干燥和食品自身防腐能力;2、能证明里面确实含有过量防腐剂。可悲的是往往没人做这些事。 其实,这些事情我们都碰到过。月饼放久了,只要空气流通,会干的像石头一样----现在我桌子一边还有好几个,早上高兴了我就敲下一块泡稀饭。这些食品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脂肪,天然防腐能力很强,如果再失去水分,一两年不坏在我看来在正常也不过,这汉堡其实也类似,面包三天不吃干的梆梆的,想坏也难。这倒不是替食品厂家辩解,是因为在没有排除最基本的、最大的不腐败因素情况下,就一口咬定是“防腐剂”功劳,这结论下得太片面太浮躁。 我又想起了去年的一则消息:某人用火点面条,面条燃烧,然后就上蹿下跳、微博短信了不得了:“面条里面添加了多少添加剂,竟然燃烧了,可怕……一时间沸沸扬扬。我看了哭笑不得,淀粉燃烧这是最简单的常识,这与添加剂没半毛关系,这位先生完全可以自家买上半斤麦子磨成面粉做成面条,一点添加剂没有,然后点火看看,不就一目了然?但是,他没有,他只会瞎约莫、胡猜想,像猫被踩了一脚。 这算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既然面包、月饼不坏存在多个因素,那就只能一个个排除,或者直接验证某个因素(例如化验添加剂),在没有排除其他因素也未进行验证情况下,直接下结论显然是太偏颇的。这样的事情国人做的太多太多了。
车辆事故赔偿,竟有这样的250规定 车辆与行人发生事故,车辆无责,但行人受了重伤,住院化掉好多万。按照交法,无责车辆方赔偿10%,假设需要赔偿三万元,强险最多赔付医疗费1万元,还有2万多元个人垫付,所投保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理由:车辆无责,所以除交强险外赔偿不管! 事情到此肯定都郁闷,投了保仅仅因为无责,保险公司就拒绝赔偿,还不如担责呢~~~~所以许多人干脆主动要求担责,这样既避免了个人掏钱,又让受伤行人多得到赔偿,二者实现了双赢。 谁是输家?原来是聪明到骨头的保险公司啊。
映山红好漂亮,院子里面栽两棵多好 这映山红估计有个十几年几十年吧?放在路边招徕顾客,价格也不便宜--1600一盆。据说五莲山有卖的,300多一颗。
能否勾起你的回忆? 少年时代的两件宝--新华字典+汉代汉语小词典,记得经典的新华字典也是这么个深绿皮,价格好像是0.73元,小此间0.47元,价格好多年不变。那个“商务印书馆”一直让我弄便明白是个什么地方。那时买字典和词典都很难----没有货!我上5年级才有本新华字典,还是我姨从吉林买的。这本词典是亲戚用完的有到了我手里,我用完了我妹妹等又用了一些日子,后来又更好的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就没用了。
没想到竟然下了雪。早上想睡懒觉,听说“雪快化完了”,忙忙地起来,朝楼下一看,果然下了春雪,而且化得不多了。忙忙地起来,跑到楼下,拽住春雪的尾巴。 来张纪念的:2013.04.20
召忽吧,缺少住在召忽的人参与 如同角落的小草,虽默默无闻,但依然发出嫩绿,发出草香,过了一年又一年。什么时候召忽吧红火起来呢?只有召忽一带老乡参与的多起来,小草才成为草地。来这里的往往是想得到一些家乡的信息,但住在当地的人参与少,自然没有这方面信息,所以一直热不起来。 感谢卧牛城老师,不断为我们带来家乡的信息。如果想卧牛城老师这样的多几个,这小吧也许会小繁荣的。
渔船上搜出穿山甲,海里捞的? 非吕宾又抓了我们的渔民,说是越界捞鱼,要判刑。穿上搜出了许多条穿山甲…… 什么时候穿山甲到大海里生活了?这是捞鱼还是走私呢?
CCAV的节操 前几天玩电脑听电视,好像快7点,央视一个类似广告的东西叫什么她舞她人生,听着那沙哑的嗓子貌似某芝。俺本来对明星们不太感冒,除了让媒体铺天盖地的八卦给多少灌输了一点基本知识外,其他多不甚了了。但对某芝,俺倒是很“熟”----因为那个什么艳照门,开始一笑而过没当事,后来网上铺天盖地,就隐不住好奇去溜了一趟,我承认我不地道。看了之后对女一号那含棒之举印象特深,这不,央视一出来这人脸,我就联想到她含棒,这该死的联想特顽固,百挥不去。我就对CCAV的节操甚是看不起了。一家富得流油的垄断单位,黄金时间为了几块钱来捧这么个人,让俺一不小心看了怎么吃饭啊?据说某芝背后势力非常强大,难道用枪指着CCAV?恐怕不太可能。那只能说,只要有钱,让CCAV去含棒子也很容易做到,什么狗屁e节操!
从俺老辈子说农民对新事物认知的惰性 我们说中国农民,往往是勤劳朴实等等,这也是真的,绝大多数农民是当得起的。但勤劳朴实的另一方面,就是固守成见,习惯思维,对新事物认知和发展持抵制态度,对上边的号召持怀疑态度。 就说我家吧。五几年,还没有入社的时候,土地是各自为政。村里号召,到供销社去买化肥,当时听到名字都稀罕,村干部一家一户动员。我家也去买了,有半三升笎子,白白的一些晶体,就是现在早已淘汰的硫酸铵。我爷爷看到后说:“不就是些盐?还不中吃。什么化肥,几辈子没听说,就是捐俩钱是真事”。买来后扔在一边,有许多户干脆都倒了,都和我爷爷说的差不多----上边借此让捐几个钱! 到了夏天,天井有几棵葫芦,我父亲就说,把那化肥挖上点看看管用不。就挖了一勺瓢子埋在了旁边。过了些日子,那颗葫芦黑油油的疯长,比那几颗强了不是一点点。那时作物都严重缺乏肥料,突然见了化肥就可想而知了。我爷爷看了才心有不甘地说:“哎~,这化肥看起来还管点用来~~~~”。试想,连化肥推广都这么难,何况其他!
中山装 先是***上宋老,一身中山装,在西服海洋中虽然有些另类,但看着也挺顺眼的。昨天去了臧克家旧居,看到臧老照片也都多是中山装,直到最后。里面有一位老人看着60左右,一问说80多了,是臧老的弟弟,也是中山装。他说臧老反对家人穿西服,所以他们老弟兄们都穿中山装。 我也是觉得,中山装是不错的衣服,庄重场合可以穿,劳动场合也可以穿,天冷可以扣上扣子防寒,不像西装只能用于礼节性场合,敞个怀不挡风,忽扫忽扫没法干活。当然也见过穿西服赶地排车的,国人就是我学我用的典范。当然也有长短:肥头大耳大肚子人士穿中山服不太好办,穿西服挺着肚子就很轩昂。 现在老人的衣服不好买,西服吧忽扫忽扫不暖和,除了美观外缺少衣服的基本使用价值;中山服又少,貌似不跟潮流;卡克倒是多,但多是拉链,老人战战抖抖的拉上也困难。 真觉得当年中山服该与时俱进一下,看看老总穿着呢子军便服,多好看,这与中山服基本差不多。
来,大家来认认,看谁能翻译出来 毛爷爷写给诗刊的。看了半天认识的不足一半,如果不是人家有“翻译”出来的,还真弄不明白。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