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浯水 梦绕浯水
关注数: 155 粉丝数: 474 发帖数: 23,543 关注贴吧数: 24
逛逛天涯也不错 要说名气大的网络社区,天涯是当仁不让的,不过我去的很少,偶尔吧,而且全是过客,只浏览不发言。 今天因为大旗上一个帖子,说是《一个中国穷人讲述在美国的真实生活:看完很值得反思!》,作者说自己轻易地到美国,拿了绿卡,享受到美国那完美的社会保障,那个幸福啊~~~~啧啧。不过我倒有些疑惑了,都去美国不干活还享受着补贴,这钱哪来的?美国有病?好处有来源--天涯社区。又点了一下,原文出来了,没想到底下许多跟帖,一下子把文章剥的体无完肤----几年前的软文,估计是出国中介的广告,当然天涯能人多,指出许多明显编造的地方。看完这篇的主要跟贴,又转了一下杂谈,没想到又看到一篇很牛的技术贴,不得不再一次说:天涯牛人就是多啊! 这帖子叫《技术贴 深挖谣言源头!揭露海外人员RAN099的丑恶嘴脸。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tianya.cn%2Fpost-free-4058892-1.shtml&urlrefer=e8fcec1e15a435f331dfe59e138a695d》,是一位叫“蚯蚓大侠”的网友,层层扒皮,把RAN099身份暴露无疑,真心地佩服。这RAN099是个逢中必反的人物,号称在德国过着优裕的生活,没想到,这位蚯蚓大侠从她的帖子、微博账号入手,一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借用卫星地图,剥茧抽丝,最后锁定这位RAn的真实居住地西非的达喀尔,真是佩服!这样的人才,真该进入国家情报分析部门啊。
来自美国的两则“击毙”新闻,说明执法是需要强硬的 消息1:今天各大网站都有: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24日报道,一名美国男孩日前携带一支玩具枪,还拒绝警方要求不肯把枪放下,被警方开枪打死。  事件发生在美国加州。当地时间星期二(22日)下午3点左右,几名警察在街上巡逻,发现一名13岁男孩携带一把“步枪”。  警方多次要求男孩把枪放下,但遭到男童拒绝,警方于是开枪,男孩最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消息2: 这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家庭惨案,一名单身的华裔父亲独自抚养着女儿,从小将女儿拉扯大包括给女儿洗澡,在女儿长大到10岁时也依旧如此。 但是有一天在学校里,女儿无意被老师问道“在家中谁帮助你洗澡”时,这名小女孩回答是“爸爸”。于是学校就报了警,当地儿童福利局马上介入此事,最终法庭判决这名10岁的女孩不能和父亲一起生活,要将女孩带走送到寄养家庭里。 但是这名父亲坚决反对,誓死要将女儿留在身边,于是在警方和儿童局工作人员上门强行要将女儿带走时,这名华裔父亲从厨房抄起一把菜刀,挡在屋门前并挥舞着,出于对自身和女孩的安全考虑,前来的警员掏出枪将这名华裔父亲击毙了。 从这两则消息可以看出,在美国,执法机关是具有暴力手段的,不服从的将会受到严厉打击,甚至直接被击毙。我很赞同,对执法机关不服的,可以上诉打官司,但不能抗拒,更不能暴力抗法,否则是死路一条,这是法治社会的必须,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严肃性的必须。 反观咱们,好多年前就看到过,解救被拐卖妇女的警察,像小偷一样跑悄悄滴到被拐妇女住处,拉上被拐妇女就跑。家里人发现后,数十人棍棒刀枪去追赶,警察鸣枪、喊话都屁用不管……类似情况在中国是屡见不鲜,不要动不动和拆迁挂钩,以前这样暴力抗法的时候还没有拆迁。现在更好了,动不动就掀翻警车,然后就说是因为拆迁……中国警察可能黑,但我相信在执法中和中国警察这么窝囊的怕是不多……同样,可参考城管,我就不信美国没城管类似职能的机构,因为中国人没把自由女神像占起来拍照挣钱,也没发现白宫草坪上有中国烧烤摊子!
爬了一座山,好累 原本没准备上山,只是转转玩玩,顺着小路七转八弯,钻进了蟹钳状地形的里边,这儿三面半都是山,只有一个出口还折了90度,峡谷跟罗家官庄那边相似,但比罗家官庄山高谷深。在钳子的里边,曾经有一个二三十户的小村子,多年前被迁到了钳子外边。 迎面是高高的山峰耸立,那就是马耳山的几个巨大山峰,都绕着淡淡的轻雾,峡谷则继续深入。两侧是低一些的山脉绵延,看着一圈的高山陡坡,又忍不住就近爬了一个算是较小的山头。山好陡,坡度有三四十度,不过这比起两边的峭壁石崖,这算是比较好爬的了。 草好深,没膝的杂草全部覆盖,还有一些比人高的山草、荆子等等,基本是天然状态。 路好难,基本没人上去,荒草下都是碎石,踩在草上打滑,滑到N多次,幸亏手里都拽着草。 偶有山羊走过,没人放牧,这是沟底一个院子里的人放的,他在院子里,任羊群自己跑。 到山顶快1点了,山顶是林立的巨石,山脉东西绵延,山头之间多是很深的峡谷,从一座山头到另一座山头是很难的。 站在山头,看着西边那些山头,比这座高多了,也险多了。山的北边,基本是数十米高的悬崖峭壁,远处可以看出几十里地,村庄、田野历历在目。南侧也就是我来的方向,是三四十度左右的陡坡。 风很大,在石头上几乎站不牢;北风非常凛冽,吹得浑身透凉。对面山上的松涛发出阵阵的轰鸣,真如千军万马。 太累了,也没带水,口渴啊。下山走的快一些,按说比上山还危险,也滑到好几次,捡了一根树枝拄着,到了一条石壁前边,虽不太高,但也下不去,费了一些事,转了一会才转下去。到了山下,再远远看看走过的路,似乎没有那么崎岖。看来人生也是这样,碰到所谓了不得的大事,过去后回头看看,这算得了什么呢?
还真有舍孩子打狼的~ 旧事,发生在石壁口或者附近村子。西山过去多狼,我曾写过“狼的故事”,就说老家一带狼的传说,老一辈多见,80年代仍有碰到的。闲话少说,就说舍孩子打狼的事。 那村子有位壮年汉子,有些胆大粗野。村子经常受到狼群袭扰,他就想去打狼,但狼是狡猾动物,昼伏夜出,并不容易找到。经过仔细观察,他找到了狼经常走的路,于是就准备好火药、土枪,在一天黑天后,回家说带孩子出去一会,就把一个一两岁的孩子放到大筐篓里边,扛着枪,背着筐篓出了门。 来到狼经常经过的地方,就放下孩子,把筐篓扣过来护住孩子,在上边放了一块大石头压住,自己就找了一个下风头隐蔽起来。孩子看大人不在,天又黑,吓得大哭,这哭声不一会就引来了狼,好家伙,一下子来了三四只,围着筐篓转,不断用爪子撕挠筐篓,一时也没找到好办法。此时那汉子也紧张起来,发现有些不妥,狼围着筐篓转不敢开枪,怕伤了孩子,但万一把筐篓扳倒,孩子就完了,狼会含着孩子一溜远去。终于机会来了,有只狼离筐篓稍远,那汉子瞄准一枪将其打倒,其余的狼听见枪声看到火光,吓得一溜跑掉,那人看看狼被打死,就翻过筐篓,夹着孩子,吧狼用另一只胳膊夹着,筐篓也顾不上要了,一左一右夹着回了家。 回家后,他老子问去干什么了?那人简单一说,没等说完,气的他老子上来就连踹带骂……
“替姑” 替姑,替人当尼姑的简称。 明清时代吧。皇宫里面生了一位公主,高人掐算说“难以善终,需要出家”。但皇家的公主出家,去过尼姑日子,这岂不是笑话?于是,高人又指点说:“找同年同月同时辰出生的女子代替即可”。皇家于是安排地方官员查访与公主同时出生的女子,正好查到莒州北边界的北孙家庄,就是今天石埠子南边的孙家庄,被浯水从南、东两边围绕。女子于是被请进京城,进了皇家的寺庙挡了尼姑,当然家里也跟着沾了一些光,毕竟是皇家的干亲啊。 替姑的父母去世,皇帝一道旨意,要在墓四边画出360亩墓田。坟墓在冢头村南,360亩地足以把冢头村划进多半。这村一个当御史的,正好负责宣旨,他比较滑头,吧360亩折腾成了3亩6,救了半村的人。 民间的传说还复杂一些。说是为了访查这位同时辰的女子,那位高人就掐算了一下,知道这位女子在莒州东北边缘,就带着一个卖耍的班子走街串巷,但一直没找到,找了好几年。知道有一天耍耍的时候,墙头上露出一个女子的脸,那高人一眼就认出,这就是他要找的人,于是让地方官把那女子送进京城,当了替身。原来这女子长到十几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非常守妇道,这耍耍的从不上街看。那天她嫂子说:你不出去看,我背你凳子你趴在墙头看看!谁知就这样一露头被发现了。 这位御史姓刘,当地口语中称为“刘御士”,口碑有些负面,说是为人刁钻,欺凌乡亲。传说他家里起了一座楼,让他母亲上去,说“娘你看到哪里,哪里就是咱家的”,他娘是个大好人,看了看就说“我就看到楼下”,把刘御史气了一个倒仰。还传说,他与安丘名人马三蝎子、邱耀林是三位挚友,马和邱都成了仙,他由于心术不好,没有成仙。
想起了去柿子园收兔子…… 那年十七八岁吧,稚气未脱。老家那边很次毛,竟然有兔子任务,一口人一年3只或者几只兔子,必须到收购站交,然后要兔子票算是否任务完成,少一张兔子票要罚款数元,那年代的事情就是那样,不多说了。 许多户完不成任务,买兔子票又太贵,记得一张兔子票3、4块吧,所以都到都到临界的沂水、安丘去收兔子,卖了顶任务,虽然一斤有三两毛钱的亏损,但比起罚款还是轻很多。我家里没完成任务,因为行动晚,紧邻村子的都收没了,只好去远一点地方。正好,柿子园有亲戚--是母亲的舅舅家,虽然平日走动很少,但外甥女去姥娘家,也是很实落的。我用大金鹿带着母亲,颠簸了20多里路--需要转夏庄大桥,到了柿子园,看到那些山石、石头院墙、石头房子很是惊奇,记得街西侧拐弯处有一眼井,就从那边往了北,胡同越来越窄,七转八弯的到了我舅姥爷家。 舅姥爷和舅姥娘都大年纪了,两个非常慈善的老人,见到我母亲非常高兴,嘘寒问暖的,拉着我从头看到脚,从脚看到头,眼都眯眯着……院子四周是低低的石头墙,低低的屋子在当时看来并不显窄小,由于年岁很久远,细节都模糊了,只记得院子有棵树,我们就在树下吃的饭,舅姥娘烙的油饼,炒的鸡蛋,还煮了两个,一个劲地让我吃,把煮熟的扒了皮往我嘴里送,当小娃娃一般,当时那是半大小伙子了,虽然长得不算大。其实我听母亲说,老人生活不富裕,特地给他们带了点鸡蛋,所以我都不好意思吃。 中午的时间,舅姥娘到邻居家查伙兔子,只要3斤来沉够磅的就行,再大的就折本。她老人家是小脚,一家挨户的去问,不一会就来了一些邻居,有年纪大的就和我母亲啦家常,打听一些人的情况。这些邻居听说是亲戚,需要完任务,所以都很热心。我们选了十几只兔子,借了铁笼子,我先用自行车送回家,再回去接母亲。谁知道,安丘那边发现诸城人去收兔子,竟然在路上设卡堵截、没收----现在想来好荒唐啊。我还不知道,过了韩寺庄快到石埠子的时候,碰到一个40左右的男子和一个20几岁的青年,夹着皮包,把我拦下,说“不准收兔子了,要没收”,我急了,大约也是可怜兮兮的样子,那人说:你哪庄的?我如实说了,他就说:真不容易。你别往前走了,前边好几拨查的,查住就没收了。你快回去转小路吧!我很感动,真是好人啊!祝愿他健康长寿! 于是回转小路,走冢头向南,但过河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因为河水较大,所以我们才转的大路,现在我自己推着笨重的大金鹿车子,后边十几只兔子也四五十斤,水漫到大腿,沙子陷进脚踝,我极力地控制车子别让水冲到。到了南岸,情况更糟。南岸是一个约1米高的台子,平日除了偶尔有步行的外没车辆通行,所以基本没路,很陡峭,车子前轻后重,一推前轮就翘起来要反倒的样子,试了几次都上不去,浑身都是大汗,半天也没走路的帮一下,急的要崩溃,怕时间长了热死兔子就亏大了。站在水里扶着车子休息了好一会,用尽全力连推带扛终于上了台子,一路骑车回家。现在想来,还是年轻好,虽然力气不全,但恢复快,也不觉多累,家去放下兔子又转身去接母亲回家。刚才在百度地图测了一下,这条路单程13.5公里,一个来回27公里,半下午跑了40公里。 30多年过去了,舅姥爷、舅姥娘早已仙去,但老人那份淳朴的爱怜之心,让我难以忘却,当然,难以忘却的还有那位查兔子的大叔,还有过河时的艰辛,还有山村那童话般的建筑。
1999.8.12,那场大暴雨, 1998年,长江流域一场大洪水震惊了全国;而1999年8.12,一场历时罕见的大暴雨袭击诸城,知者了了,弹指间,14年过去了,这次大雨历历在目。 这场大雨比1974.8.13更甚,那次最大点雨量出现在石埠子水文站,为572毫米。不同的是,8.13那场大雨是接上了,前期雨水较大,沟渠、田野都基本饱和,再降大雨吃不消了。 1999.8.12大雨前期干旱,水库塘坝蓄水不多,所以才没发大水。 记得那夜下了一整夜的雨,雨叫一个大,一晚上都是哗哗的流水声。我在楼顶,老楼,刚修了不久的楼顶出现了多处渗水,我也没睡多少觉,不住的起来看,也看看外边,道路上白茫茫一片。天亮的时候,发现两个屋的墙都湿了好大一片,洁白的墙上渗出了黄迹,那是以前的烟筒位置,可以想象雨有多大。一楼那户烟筒出口淌了一地的水,说一晚上扫了多次也不行!此时雨仍在下,来了一阵大的,楼檐四周就像小瀑布、水帘子,下水孔根本不济事了。我们那地方地势较高,倒不担心排水问题。 原计划那天去潍坊,我早早起来,7点拿伞出门,楼东头的巷子是一道激流,水很清,沙土早冲没了。我在超过膝盖的水中走,甚是惬意。到了办公室--很近,一二百米,那里也是水的天下,膝盖深的清水急速地流向下水道,房子东头一个地方冲出了黑黑的一个大窟窿,雨水打着漩涡轰轰地流进去,吓得我忙隔远一点。 约莫8点多,雨小了,一阵一阵的,潍坊去不成了,据说密州路水深腰部以上,河里发了大水,有地方决口。人们都集中到大街上,从南边下来的水就在大街上流,大街成了河。公园的鱼都跑了出来,我就在大街上摸了三条,小时候摸鱼水平在我伙伴中是最差的,到了城里反成了厉害的。许多鱼塘的鱼都跑了,以至于人们在外边公路上、庄稼地里到处拿鱼,有的拿了一尼龙袋。 大街西边是老建筑,地势低洼,水淹到将近2楼,好几栋楼泡在里面。扶淇河浊浪滚滚,上边水库开始泄洪,河边的许多住户都淹了,水深2米左右。一座老桥在大水的冲击下出现损毁,被禁止通行,后来拆除。 潍河下边有个地方决了口子,淹了好几个村子,部队上去救援,好容易才堵住。 这次大雨确实很大,量雨器具据说最大500毫米,满了又倒的,最后公布的是619.7毫米,历史罕见。但由于这次降水范围很小,主要在诸城高密一线,其他地方也就是几十毫米,所以只是局部洪水。
斯诺登邮件服务商:宁可关闭也不与美政府合作 太牛了,太执着了,这才是道德水平,这才是公民素质! ================ 据美国科技博客Gizmodo报道,提供特别加密和私人邮件服务的Lavabit公司8月8日宣布关闭,并且留下了一份隐晦的声明作为解释。Lavabit是斯诺登常用的邮件服务商,所以这很重要。   在声明中,洛达尔·利维森很少谈及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突然关闭了网站,不过看起来他宁可关闭网站也不愿意配合政府调查斯诺登事件。以下是声明全文:   用户们:   我被迫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要么沆瀣一气地对抗美国人民,要么放弃用10年苦工才建立起来的Lavabit。经过严肃的思考,我决定停止提供服务。我希望我可以合法地告诉大家,什么事件导致我做出这一决定。但是我不能。我认为大家有理由知道现在正在发生的事—第一修正案应该保证我可以在这种情况下畅所欲言。但不幸的是,国会刚刚通过了法律禁止这样做。现在的情况是,我不能告诉大家过去6周发生的情况,即便我两次提出合理请求也不行。   那么现在要怎么办呢?我们已经准备好文件,要在第四巡回上诉法庭上为维护宪法而继续战斗。如果判决对我有利的话,Lavabit还可以作为一家美国公司重新运行。   这次经历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如果没有国会的行动或强大的司法程序,我强烈不建议任何人把自己的私人数据交给一个与美国有实质关系的公司。   你忠实的,   洛达尔·利维森   Lavabit LLC所有者和运营者   捍卫宪法的代价很昂贵!请向Lavabit法律辩护基金捐款。 (原标题:斯诺登的邮件服务商宁可关闭也不与美国政府合作 - 中文国际)
贴吧与茶馆 虽然一个是虚拟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但两种东西非常相似,有很大共性。 1、完全的自由与开放性:爱来就来爱走就走,全靠气氛来吸引,没任何强迫性。所以,不必去对一个茶馆或者贴吧大发牢骚,高兴就多来几次,话不投机就开路另择茶馆,何必找气生! 2、完全没有排他性。“临浯吧”只是网上建立比较早的一个“茶馆”而已,并没有排他性更没有唯一性,有兴趣的或者对这个吧看不惯的完全可以去另建茶馆,有了好茶好服务,完全可以吧这间茶馆甚至天下茶馆的的人吸引到那边。 3、店铺名字具有唯一性。第一间茶馆叫了“临浯”,那么以后的茶馆就不能用“临浯茶馆”了,但完全可以用“安丘临浯”“大临浯”“临浯街(哈)”等等的名字,贴吧同样如此。 4、都是闲聊场所,谁也没占有的权利--除了后台老板。算是公共场所,但不具有强制性,也没有某机关指定为“官方场所”,所以,没有作为一个地区窗口或者舆论阵地的必然义务,也没必要把自己作为“某某地方人民交流的平台”这样一个崇高宗旨,茶客也没必要去指责“这是临浯人民的茶馆、这是临浯人民交流的平台”,就是一间茶馆而已,还是人家老板的,没有哪个机构指定“临浯吧”“活临浯茶馆”是临浯人民的。 5、吧主就是茶馆的大伙计,不是老板,只是斟茶倒水维持秩序活跃气氛引导舆论而已,关不关封不封是老板说了算。所以,当伙计的还是小心谨慎为妙,劝阻一下茶客口无遮拦也是好心。 6、贴吧与茶馆一样,不是胡说八道场所,但可能是流言传播之地。人一上百形形色色,说什么的都有,真的假的,善的恶的,阳光的阴暗的……以前的茶馆据说有“莫谈国事”的告示,但贴吧和茶馆还有点区别:前者白屏黑字,后者过耳声音不好取证,所以贴吧发言还是负责一些好。 7、一个茶馆可能有相对固定的一伙子顾客,谈起来臭味相投(原意,非贬义),新来的可能会很快融入,也可能不适应,但可以自己找张桌子几个同志自己聊,没必要指责别人死气沉沉或者僵化顽固,人家就这么种风格,看不惯请到第二家茶馆或者干脆自己开一家茶馆。 8、不管到哪里,散布流言、制造谎言、挑逗攻击都是不受欢迎的,都是小众、小圈子,开茶馆的估计不欢迎这样的客人,玩意打上一架被调查几周耽误生意搭上麻烦。 来到临浯茶馆好多年了,甚至比许多临浯本地人都早得多,只是觉得这边茶有味道,许多“茶友”论道一番开心一刻,也没觉得临浯茶馆就是“临浯人民喝茶的地方”,我倒觉得世界人民都来喝茶不更好吗?等哪天喝闷茶没人说话了,俺就换个地方。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