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水清兮 冰水清兮
关注数: 6 粉丝数: 43 发帖数: 1,524 关注贴吧数: 7
【心理咨询】【三级】065~067家庭作业都有什么等 065家庭作业都有什么? 066RET自助表的内容 067RET和RSA的区别 认知性的家庭作业也是合理情绪疗法常用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在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的一次咨询性辩论结束后的延伸,即让求助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RET自助表(RET Self-Help Form)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ational Self-Analysis,简称RSA)。 RET自助表是先让求助者写出事件A和结果C;然后从表中已列出的十几种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或写出表中未列出的其他不合理信念;要求求助者对B逐一进行分析,并找出可以替代那些B的合理信念,填在相应的栏目中;最后一项,求助者要填写出他获得的新的情绪和行为。完成RET自助表实际上就是一个求助者自己进行ABCDE工作的过程。 合理自我分析(RSA)和RET自助表基本类似,也是要求求助者以报告的形式写出ABCDE各项,只不过它不像RET自助表那样有严格规范的步骤,但报告的重点要以D即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为主。下面举一个RSA的例子(见图)。 除认知性的家庭作业外,合理情绪疗法还包括许多其他形式的家庭作业,如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家庭作业形式,要求求助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自己进行练习,并对自己每天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加以记录。对那些积极的、适应的情绪和行为,求助者要及时予以自我奖励。
【心理咨询】【三级】061如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062黄金规则 061如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062黄金规则和反黄金规则是什么 061如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求助者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和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以改变他们的这些信念。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咨询师积极主动的提问来进行的,咨询师的提问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和质疑性的特点,其内容紧紧围绕着求助者信念中非理性的成分。 在上述辩论中,当涉及求助者对周围的人或环境方面的那些不合理信念时,咨询师可运用“黄金规则”来反驳求助者对别人或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 一般来讲,求助者并不会简单地放弃自己的信念,他们会寻找各种理由为它们辩解。这就需要咨询师时刻保持清醒、客观、理智的头脑,根据求助者的回答一环扣一环,紧紧抓住求助者回答中的非理性内容,通过不断重复的辩论,使其感到为自己信念的辩护变得理屈词穷。通过辩论,不仅要使求助者认识到他所持有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也要使他分清什么是合理信念,什么是不合理信念,并帮助他学会以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 应当注意的是,各种阻抗也会在辩论中产生,使辩论显得难以取得进展或没有效果。 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是一种主动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认知改变技术,它不仅要求咨询师对求助者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主动发问和质疑,也要求咨询师指导和引导求助者对这些不合理信念进行主动发问和质疑,也要求咨询师指导或引导求助者对这些不合理信念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促使他们对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深有感触,这样辩论的结果会使得比求助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咨询师的说教更有成效。 062黄金规则和反黄金规则是什么 所谓“黄金规则”,是指“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这是一种理性观念,可以理解为:你希望别人对你好,你就对别人好;你希望你有困难时别人帮助你,在别人有困难时你去帮助别人。 某些求助者常常错误地运用这一定律,他们的观念是一些不合理的、绝对化的要求,如“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或“别人必须喜欢我、接受我”等,而他们自己却做不到“必须喜欢别人”。因此,当这类绝对化的要求难以实现时,他常常会对别人产生愤怒和敌意情绪——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黄金规则,构成了“反黄金规则”。 因此,一旦求助者接受了黄金规则,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对别人或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是不合理的。
【心理咨询】【三级】054~060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过程等 054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过程 055合理情绪疗法的诊断阶段要做什么 056合理情绪疗法的领悟阶段要做什么 057如何检验求助者是否真正达到领悟? 058修通阶段的修通是什么? 059合理情绪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的不同 060修通阶段的常用方法 054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过程 1、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 2、领悟阶段 3、修通阶段 4、再教育阶段 055合理情绪疗法的诊断阶段要做什么 在这一阶段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通过与求助者交谈 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求助者问题ABC的过程。 056合理情绪疗法的领悟阶段要做什么 咨询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求助者真正理解并认识到:第一,引起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第二,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第三,求助者可能认为情绪困扰的原因与自己无关,咨询师应该帮助求助者理解领悟 ,引起情绪困扰的原因与求助者自己有关,因此他们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 057如何检验求助者是否真正达到领悟? 要检验求助者是否真正达到领悟,咨询师可以引导求助者分析他自己的问题,让他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问题的根源。 058修通阶段的修通是什么? 所谓修通,就是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059合理情绪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的不同 “修通”这一术语与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修通”名称相同却有不同含义。在合理情绪疗法中,“修通”不是通过精神分析治疗的常用技术,如情绪宣泄、对梦和躯体症状所做的工作等来实现咨询目标。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宣泄,认为这反而会强化求助者的问题,使其陷入自己的情绪困扰中而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并且合理情绪疗法也把与求助者过去经验的联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去追究这些经验对他目前的影响。 060修通阶段的常用方法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3、家庭作业 4、其他方法
【心理咨询】【三级】039放松训练的原理 放松训练是行为疗法中使用最广的技术之一,是在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咨询和治疗方法,行为治疗的最大的特点是将咨询的着眼点放在可观察的外在行为改变上。行为治疗不关心所谓“潜意识”或“内在精神的症结”,也不管行为发生的动态和因果关系,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当前可观察的非适应性行为上。行为疗法相信只要“行为”改变,所谓“态度”及“情感”也就会相应改变。行为疗法更关心设立特定的治疗目标。 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包含主观体验、生理反应,表情三部分。生理反应,除了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内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不宜随意操纵和控制外,受随意神经系统控制的“随意肌肉”反应,则可由人们的意念来操纵。让人们心情紧张时,不仅主观上“惊慌失措“,连身体各部分的肌肉也变得紧张僵硬;当紧张的情绪松弛后,僵硬肌肉还不能松弛下来,但可通过按摩、洗浴、睡眠等方式让其松弛。放松训练的基本假设是改变生理反应,主观体验也会随之改变。也就是说,经由人的意识可以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地使主观体验松弛下来,建立轻松的心情状态。因此,放松训练就是训练求助者,使其能随意地把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等。
【英语学习】英语中的不规则动词(二) M - make:made,made(制作) - mean:meant,meant(意思是) - meet:met,met(遇见) - mistake:mistook,mistaken(弄错) - misunderstand:misunderstood,misunderstood(误解) O - overcome:overcame,overcome(克服) - oversleep:overslept,overslept(睡过头) P - pay:paid,paid(支付) - put:put,put(放) R - read:read(发音不同),read(读) - ride:rode,ridden(骑) - ring:rang,rung(响) - rise:rose,risen(升起) - run:ran,run(跑) S - say:said,said(说) - see:saw,seen(看见) - seek:sought,sought(寻找) - sell:sold,sold(卖) - send:sent,sent(发送) - set:set,set(放置) - sew:sewed,sewn/sewed(缝) - shake:shook,shaken(摇晃) - shave:shaved,shaven/shaved(刮) - shed:shed,shed(流出) - shine:shone(发光)/shined(擦亮),shone/shined - shoot:shot,shot(射击) - show:showed,shown/showed(展示) - shrink:shrank/shrunk,shrunk/shrunken(收缩) - shut:shut,shut(关闭) - sing:sang,sung(唱) - sink:sank/sunk,sunk/sunken(下沉) - sit:sat,sat(坐) - sleep:slept,slept(睡) - slide:slid,slid(滑动) - smell:smelt/smelled,smelt/smelled(闻) - sow:sowed,sown/sowed(播种) - speak:spoke,spoken(说) - spend:spent,spent(花费) - spin:spun,spun(旋转) - spit:spat/spit,spat/spit(吐) - split:split,split(分裂) - spread:spread,spread(传播) - spring:sprang/sprung,sprung(弹起) - stand:stood,stood(站) - steal:stole,stolen(偷) - stick:stuck,stuck(粘住) - sting:stung,stung(刺痛) - strike:struck,struck/stricken(打击) - swear:swore,sworn(发誓) - sweep:swept,swept(扫) - swim:swam,swum(游泳) T - take:took,taken(拿) - teach:taught,taught(教) - tear:tore,torn(撕) - tell:told,told(告诉) - think:thought,thought(想) - throw:threw,thrown(扔) - thrust:thrust,thrust(插入) W - wake:woke/waked,woken/waked(叫醒) - wear:wore,worn(穿) - weave:wove,woven(编织) - weep:wept,wept(哭) - win:won,won(赢) - wind:wound(缠绕),wound - write:wrote,written(写) 以上涵盖了日常学习和使用中几乎所有高频不规则动词,其中部分动词有两种过去式/过去分词形式(如learn、dream),日常使用中均可接受,可优先记忆更常用的形式。记忆时建议结合例句,避免孤立背诵,重点掌握高频词(如be, do, go, take等)。
【英语学习】英语中的不规则动词(一) 英语中的不规则动词数量较多(约200个左右),且没有统一的变化规则,以下是相对完整的常用不规则动词列表,按字母顺序排列,包含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 A - awake:awoke/awaked,awoken/awaked(醒) - arise:arose,arisen(出现;升起) - be:was/were,been(是) - bear:bore,born/borne(承受;出生) - beat:beat,beaten(打;打败) - become:became,become(变成) - begin:began,begun(开始) - bend:bent,bent(弯曲) - bet:bet/betted,bet/betted(打赌) - bind:bound,bound(捆绑) - bite:bit,bitten(咬) - bleed:bled,bled(流血) - blow:blew,blown(吹) - break:broke,broken(打破) - breed:bred,bred(繁殖;培育) - bring:brought,brought(带来) - broadcast:broadcast/broadcasted,broadcast/broadcasted(广播) - build:built,built(建造) - burn:burnt/burned,burnt/burned(燃烧) - burst:burst,burst(爆发) - buy:bought,bought(买) C - catch:caught,caught(抓住) - choose:chose,chosen(选择) - cling:clung,clung(依附) - come:came,come(来) - cost:cost,cost(花费) - creep:crept,crept(爬行) - cut:cut,cut(切) D - deal:dealt,dealt(处理) - dig:dug,dug(挖) - do:did,done(做) - draw:drew,drawn(画;拉) - dream:dreamt/dreamed,dreamt/dreamed(做梦) - drink:drank,drunk(喝) - drive:drove,driven(驾驶) E - eat:ate,eaten(吃) - fall:fell,fallen(落下) - feed:fed,fed(喂养) - feel:felt,felt(感觉) - fight:fought,fought(打架) - find:found,found(找到) - flee:fled,fled(逃跑) - fly:flew,flown(飞) - forbid:forbade/forbad,forbidden(禁止) - forget:forgot,forgotten/forgot(忘记) - forgive:forgave,forgiven(原谅) - freeze:froze,frozen(结冰) G - get:got,got/gotten(得到) - give:gave,given(给) - go:went,gone(去) - grind:ground,ground(磨) - grow:grew,grown(生长) H - hang:hung(悬挂)/hanged(绞死),hung/hanged - have:had,had(有) - hear:heard,heard(听见) - hide:hid,hidden(隐藏) - hit:hit,hit(打) - hold:held,held(握住) - hurt:hurt,hurt(伤害) K - keep:kept,kept(保持) - kneel:knelt/kneeled,knelt/kneeled(跪) - know:knew,known(知道) L - lay:laid,laid(放置) - lead:led,led(带领) - lean:leant/leaned,leant/leaned(倾斜) - leap:leapt/leaped,leapt/leaped(跳跃) - learn:learnt/learned,learnt/learned(学习) - leave:left,left(离开) - lend:lent,lent(借出) - let:let,let(让) - lie:lay(躺),lain;lied(说谎),lied - light:lit/lighted,lit/lighted(点燃) - lose:lost,lost(丢失)
【心理咨询】【三级】033影响性技术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一、面质技术 面质技术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 二、解释技术 解释技术指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过程进行解释。 三、指导技术 指导技术指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 四、情感表达技术 情感表达技术就是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知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 五、内容表达技术 内容表达技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进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 六、自我开放技术 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自我开放技术与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十分相似,是二者的一种特殊组合。 七、影响性概述 咨询师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为影响性概述,相当于内容较多的内容表达。 八、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言语表达是咨询双方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建立咨询关系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主要工具之一,因而言语行为在咨询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咨询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非言语行为,或伴随言语内容一起出现,对言语内容作补充、修正;或独立出现,代表独立的意义,在咨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理咨询】【三级】032参与性技术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一、倾听技术 倾听是在接纳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这是倾听的含义。 二、开放式提问技术与封闭性提问技术 开放式提问技术就是咨询师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也不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或一两句话来回答,从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信息。 封闭式提问技术是指咨询师提出的问题带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的回答不需要展开,从而使咨询师可以明确某些问题。 三、鼓励技术 鼓励技术,就是咨询师通过语言等对求助者进行鼓励,鼓励其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 四、重复技术 重复技术就是咨询师直接重复求助者刚刚所陈述的某句话,引起求助者对自己某句话的重视或注意,以明确要表达的内容。 五、内容反应技术 内容反应技术,也称“释义技术”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六、情感反应技术 情感反应技术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所陈述的有关情绪、情感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和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对求助者情绪、情感的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七、具体化技术 具体化技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 八、参与性概述 参与性概述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等综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求助者表达出来 相当于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的整合。 九、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并妥善运用,是一个优秀咨询师的基本功。非言语行为能提供许多言语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甚至是求助者想要回避、隐藏、作假的信息。借助求助者的非言语行为,咨询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求助者的心理活动,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对求助者的支持和理解。
【心理咨询】【三级】031求助者和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各自 求助者和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各自是什么 一、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责任: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权利: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义务: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二、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责任: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2、权利: 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3、义务: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日语学习】特殊五段动词(26个) 日语动词分为四类:サ变、カ变、一段、五段 五段动词:也称为“う”动词,也就是说五段动词的结尾一定都是“う”段假名结尾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会发现有一部分以“る”结尾的五段动词,“る”之前的假名也为“イ段”或“エ段”假名,便产生了如何判断一个以“る”结尾的动词,究竟是一段动词还是五段动词的疑问。这里,把这些所谓的“特殊五段动词”(大约有26个),按照假名顺序归纳如下: 1、嘲(あざけ)る——彼(かれ)は皆(みな)の前(まえ)で私(わたし)を嘲(あざけ)った。/他在众人面前讥讽我。 2、焦(あせ)る——若者(わかもの)はすぐ出発(しゅっぱつ)したくて焦(あせ)っているようだ。/年轻人似乎急着想马上出发。 3、要(い)る——その旅行(りょこう)にどれだけ金(かね)が要るのか。/这次旅行需要多少钱? 4、煎(い)る——コーヒーを煎(い)る时(とき)いい匂(にお)いがします。/烘培咖啡时散发出一股香气。 5、返(かえ)る——バスで忘(わす)れた伞(かさ)が返(かえ)ってきた。/落在公共汽车上的雨伞找回来了。 6、帰(かえ)る——アメリカへ渡(わた)ったきり帰(かえ)って来(こ)なかった。/去了美国之后就没有再回来。 7、限(かぎ)る——入場者(にゅうじょうしゃ)は女性(じょせい)に限(かぎ)ります。/仅限女性观众入场。 8、切(き)る——包丁(ほうちょう)で指先(ゆびさき)を切った。/菜刀把手指划开了。 9、覆(くつがえ)る——道(みち)の曲(まが)り角(かど)でトラックが覆(くつがえ)った。/卡车在道路拐角翻车了。 10、蹴(け)る——この马(うま)は人(ひと)を蹴(け)る癖(くせ)がある。/这匹马有踢人的坏毛病。 11、遮(さえぎ)る——カーテンで光(ひかり)を遮(さえぎ)る。/用窗帘挡住光线。 12、茂(しげ)る——庭(にわ)の木(き)が青々とよく茂(しげ)っています。/院子里的树郁郁葱葱十分茂盛。 13、湿(しめ)る——夜(よる)の湿(しめ)った空気(くうき)は体(からだ)に毒(どく)だ。/夜晚的潮湿空气对身体有害。 14、知(し)る——彼(かれ)は自分(じぶん)の弱点(じゃくてん)を知(し)らない。/他不知道自己的弱点。 15、滑(すべ)る——手(て)が滑(すべ)って花瓶(かびん)を床(ゆか)に落(お)とした。/手一滑把花瓶摔在了地上。 16、散(ち)る——桜(さくら)の花(はな)が散(ち)ってしまった。/樱花已经谢了。 17、照(て)る——降(ふ)っても照(て)っても明日(あす)は出かける。/下雨还是晴天明天都要出门。 18、握(にぎ)る——何(なに)か私(わたし)たちの秘密(ひみつ)を握っているようだ。/他似乎掌握了我们的秘密。 19、練(ね)る——书いた文章(ぶんしょう)は何回(なんかい)も繰(く)り返(かえ)し練(ね)らなければならない。/写好文章必须 反复推敲多次。 20、罵(ののし)る——彼(かれ)は運転手(うんてんしゅ)をひどく罵(ののし)った。/他把驾驶员臭骂了一顿。 21、入(はい)る——6歳(さい)の時(とき)、学校(がっこう)に入(はい)った。/6岁时,进了学校。 22、走(はし)る——駅(えき)まで走(はし)って5分(ぷん)です。/跑去车站要5分钟。 23、減(へ)る——農業人口(のうぎょうじんこう)が目立(めだ)って減(へ)っている。/务农人口正急剧减少。 24、参(まい)る——はい、ただいま参(まい)ります。/知道了,马上就过去。 25、混(ま)じる——あの少女(しょうじょ)には日本人(にほんじん)とイタリア人の血(ち)が混(ま)じっている。/那个女孩是日本 与意大利人的混血儿。 26、漲(みなぎ)る——青年(せいねん)の心(こころ)には正義感(せいぎかん)が漲っていた。/青年心中充满了正义感。
【心理咨询】【三级】022共情的含义、意义、要点、表现等 022什么是共情,共情的含义、意义、要点以及缺乏共情的表现或后果 咨询师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理解及体验就是共情。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 *共情的具体含义: 一、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与思维。 二、咨询师借助知识和经验,把求助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理解求助者的心理和具体问题的实质。 三、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表达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所面临问题的理解,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 一、咨询师通过共情,能够设身处地地、准确理解求助者,把握求助者的内心世界。 二、咨询师通过共情,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被理解、被接纳的,从而促进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 三、咨询师的共情,鼓励并促进了求助者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促进了自我表达,促成了求助者深入、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也促进了咨询双方彼此的理解和更深入的交流。 四、咨询中某些求助者迫切需要理解、关怀,迫切需要情感倾诉,咨询师的共情可以直接起到明显的助人效果。 *共情的要点: 一、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 三、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 四、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五、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六、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七、表达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 八、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 *缺乏共情的表现或后果 一、求助者可能感到失望。 二、求助者可能觉得受到伤害。 三、影响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 四、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
【文苑】简爱经典句子 1、哪怕我无家可归无亲无故,一个给人力量的信念在我心头。天堂啊,永远是归宿和安息之所,上帝是可怜孤儿的朋友。 2、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 3、不过,要是你无法避免,那你的职责就是忍受。如果你命里注定要忍受,那么说自己不能忍受就是软弱,就是犯傻。 4、对我来说,生命似乎太短暂了,不应用来结仇和记恨。人生在世,谁都会有一身罪过,而且必定如此,但我相信 很快就会有这么一天,我们在摆脱腐坏躯体的同时,也会摆脱这些罪过。到那时,堕落与罪过将会随同累赘的肉体离开我们,只留下精神的火花——生命和思想的本源,它像当初离开上帝使万物具有生命时那么纯洁,它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也许又会被传递给比人类更高级的东西——也许会经过各个荣耀的阶段,从照亮人类的苍白灵魂,到照亮最高级的六翼天使。相反它绝不会允许从人类堕落到魔鬼,是吧?是的,我不相信会这样。 5、此外,有了这个信条,我能够清楚地分辨罪犯和他的罪孽,我可以真诚的饶恕前者,而对后者无比憎恶,有了这个信条,复仇永不会使我操心,坠落不会让我感到深恶痛绝,不公平不会把我完全压倒,我平静地生活,期待着末日。 6、人的天性就是这样不完美!即使是最明亮的行星也有这类黑斑,而斯卡查德小姐这样的眼睛只能看到细微的缺陷,却对星球的万丈光芒视而不见。 7、即使整个世界恨你,并且相信你很坏,只要你自己问心无愧,知道你是清白的,你就不会没有朋友。 8、一只至高无上的手创造了你的躯体,又往里面注入了生命,这只手除了造就了你脆弱的自身,或者同你一样脆弱的创造物之外,还给你提供了别的财富。 9、上帝只不过等待灵魂与肉体分离,以赐予我们充分酬报。当生命很快结束,死亡必定成为幸福与荣耀的入口时,我们为什么还要因为忧伤而沉沦呢? 10、所罗门说的好:“吃素菜 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11、枯黄的苗圃长出了一片新绿 一天比一天鲜嫩,使人仿佛觉得希望之神曾在夜间走过,每天清晨留下她越来越明亮的足迹。 12、没有什么可以感到悲伤的。总有一天我们大家都得死去。 13、“上帝在哪儿?上帝是什么?” “我的创造者,也是你的。他不会永远毁坏他所创造的东西。我毫无保留地依赖他的力量,完全信任他的仁慈,我数着钟点,直至那个重要时刻到来,那时我又被送还给他,他又再次显现在我面前。” 14、“我敢肯定有一个未来的国度。我相信上帝是慈悲的。我可以毫无忧虑地把我不朽的部分托付给他,上帝是我的父亲,上帝是我的朋友 我爱他,我相信他也爱我。” 15、我跪在床边开始祈祷,表示了理所应当的感恩,在站起来之前,并未忘记祈求在前路上赐予帮助与力量,使我配得上还没有付出努力就坦率地授予我的那份厚意。 16、这件事尽管微不足道,稍纵即逝,但毕竟是积极的,而我对被动的生活方式已感到厌倦。 17、当你受到诱惑要做错事的时候,你要视悔恨为畏途,悔恨是生活的毒药。 18、小姐,很多人都把一切托付给上帝,但要我说呀,上帝不会排斥采取措施,尽管他只常常祝福那些谨慎采取的措施。 19、我明白在端上来的幸福之杯中,只要发现一块耻辱的沉渣,一丝悔恨之情,青春就会很快逝去,花朵就会立刻凋零。 20、任何一位朋友,如值得我相守,我会全然不顾责难。 21、无生命的东西依旧,有生命的东西已面目全非。 22、令人高兴的是,时光消蚀了复仇的念头,驱散了泛起的愤怒与厌恶之情。 23、你为自己的同类所爱,并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为他们增添了快慰时,你的幸福是无与伦比的。 24、在那些日子里,我把上帝的造物当做了偶像,并因为它,而看不见上帝了。 25、我担心自己的希望过于光明而不可能实现,最近我享了那么多福,自己不免想到,我的运气已过了顶点,如今必然要走下坡路了。 26、过去是一页书,那么无比美妙——又是那么极度悲哀——读上一行就会打消我的勇气,摧毁我的精力,。而未来是一个可怕的空白,仿佛洪水退去后的世界。 27、我们知道上帝无处不在,但当他的劳作壮丽地展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最感觉到他的存在。在万里无云的夜空中,在他的宇宙无声地滚滚向前的地方,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的无边无涯,他的万能 他的无处不在。 28、一想起银河是什么,我便感到了上帝的巨大力量。我确信他有能力拯救他的创造物,更相信无论是地球,还是他所真爱的一个灵魂,都不会毁灭。 29、众所周知,偏见很难从没有用教育松过土施过肥的心田里根除。它像野草钻出石缝那样顽强地在那生长。 30、如果你是个基督徒,你就不该把贫困看作罪过。 31、越是贫瘠和没有开垦的土地,基督徒越是要承担去那儿开垦的使命——他的劳动所挣得报酬越少,他的荣誉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命运就是先驱者的命运,传播福音的第一批先驱者就是使徒们——他们的首领就是耶稣,他本人就是救世主。
【心理知识】搭便车效应 “搭便车效应”是指在集体行动中,个人不愿主动付出努力,而是依赖他人贡献,自己坐享其成的现象。具体来看: 核心含义 - 源于公共经济学和社会学,指群体中有人不承担成本却享受收益,如同“搭便车”无需付费。 - 本质是个人理性选择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个体为降低成本而“偷懒”,导致集体效率受损。 典型场景 - 团队合作:小组作业中有人少干活,却分享相同成果。 - 公共物品:路灯、公园等公共设施,有人不缴税却享受便利。 - 环境保护:个体不愿减排,但希望他人行动以改善空气质量。 产生原因 - 责任分散:群体越大,个人贡献的重要性被稀释,觉得“少我一个没关系”。 - 收益非排他性:公共物品一旦提供,无法阻止他人使用(如路灯照明)。 解决方式 - 明确责任:团队中分配具体任务,减少“浑水摸鱼”空间。 - 制度约束:通过奖惩机制(如罚款、奖励)激励个体参与。 - 道德引导:强化集体意识,让成员认同“共同利益”的重要性。 例子 - 班级打扫卫生时,部分同学故意拖延,等他人完成后一起署名。 - 小区垃圾分类中,有人不分类投放,依赖他人的分类成果维持环境整洁。 这种效应提醒我们:集体行动中需通过机制设计,平衡个体利益与集体目标,避免“搭便车”导致的低效哦~
【心理咨询】【三级】016正常与异常的区分三原则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我们称它为“统一性标准”。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自知力”作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标。其实,这一指标已经涵盖在以上标准之中。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一种求助者对自身状态的反应错误或统一性原则的丧失。 在精神科临床上,还把有无“现实检验能力”作为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指标,其实,这一点也包含在上述标准之中。因为若要以客观现实来检验自己的感知和观念,必须以认知与客观现实的一致性为前提。 二、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实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比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却表现得非常悲伤,或是对痛苦的事情,做出快乐的反应,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转为异常状态。我们把心理过程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作为区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人格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 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淡,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如此改变的原因时,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