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雲紫yukari 八雲紫yukari
关注数: 411 粉丝数: 1,176 发帖数: 29,082 关注贴吧数: 26
古埃及傳說跟白堊紀大滅絕的神秘共通點 附圖的原作者:@HodariNundu 此圖為原繪師對古埃及傳說「失事水手的故事」 進行的二創改編 在此則中王國時期的故事中 一位奉法老之命進行探索的人失敗而返 並憂心法老聽聞其失敗後的反應 其隨從為讓其安心 講述自己過去當水手時的奇遇: 他有次在海上落難並流落到一座無人荒島 他在荒島上 遇上一條自稱「彭特之王」的巨龍/巨蛇 這條巨龍/巨蛇長達三十腕尺(約十三公尺出頭) 留有超過兩腕尺的長鬍(約相當於一公尺) 有青金色眉毛 身上鑲嵌著黃金 當祂移動時 會撼動大地、樹木崩裂 . 對話中 這條巨龍/巨蛇表示許久以前 祂曾有74頭同族 但有一天 「一顆從天上墜落的星星 奪走了含祂女兒在內的所有同族......」 這位古生物繪師 基於「荒島上的爬蟲型/龍型巨大生物」 「龍型巨大生物的同族亡於一顆墮落天體」等要素 把水手遇到的巨蛇/巨龍 改編詮釋為大型肉食恐龍 繪師在原推文表示 雖說該故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白堊紀大滅絕 但他並不認為 古埃及人真的是基於該事件編出這故事 他傾向推測故事的「巨大龍蛇」 源於北非的始新世古鯨化石 「墮落天體」則源自「卡米爾隕石坑」 雖說原作者不認為這則故事真的是基於白堊紀大滅絕 但從該則故事 得知古埃及人具備「太古爬蟲型巨獸因墮落天體而失去同族」之概念 仍是個非常驚人的巧合 . 繪師對於該恐龍的設計 本想畫得更像鯊齒龍類 後因「鯊齒龍類可能未活到白堊紀大滅絕時期」 而改成以阿貝利龍類為原型
個人想像的2.7「恐龍人文明」 把妄想放在本貼以資記念: 1. 異聞分歧點:6600萬年前 2. 分歧背景: 作為中南美神系前身的存在 選擇守護恐龍與其他史前爬行物種 3. 與正式官方版不同 個人幻想的「恐龍人」 是「從單一物種演化而成」 祖先是「與細爪龍、梳齒龍近緣的傷齒龍科恐龍」 4. 恐龍人的造型 是混合戴爾·羅素的空想 以及現代學術見解 恐龍人是高大的類人生物(平均身高2.1~2.5公尺) 身上部份部位有少量羽毛 雄性的羽色會比雌性更鮮豔 體格也更健壯 平常用類似鳥鳴的形式溝通 但是「邁雅」讓人類與恐龍人能語言互通 恐龍人的素體實力跟數值 能匹敵一流~頂級從者 5. 其他的恐龍與史前爬行類 則因異聞版中南美神系的恩澤 而巨大化、神獸化 哺乳類反而依然是弱勢 6. 故事會變成三部構成 第一部是立香與眾人失散後 在密林與水兵、大總統探索的故事 主要威脅是神獸化恐龍跟恐龍人 以及不時冒出的美洲豹人戰士 瑪修有獨立劇情支線 會在探索途中遇上特佩烏 然後失散的主角會與一頭暴龍建立某種同盟關係 劇中會安排這頭暴龍 打敗一頭棘龍 但而後卻被恐龍人勢力捕獲 第二部的主要威脅 是恐龍人、異聞瑪雅眾神、美洲豹人勢力 第一部的暴龍被恐龍人神官訓練為鬥士 但之後認出了主角們 然後協助主角們 擊敗了神官放出的南方巨獸龍 7. 恐龍人的文明水準 與原始瑪雅社會差不多 然後相較於官方本篇 是更為冷酷的種族 足球賽的優勝者 必須要與恐龍對戰獲勝 才能被恐龍王謁見 8. 本章登場史前物種 與白堊紀末期的北美洲、南美洲物種為原生種 其他像棘龍、南方巨獸龍 則是秘匿者勢力帶進來 並用異聞帶土地之力進化加強的產物
對於恐龍人食性疑點的詳細說明 本異聞帶的恐龍人 基本上是全員素食 若有陽光與水 甚至連進食都沒必要 少數會出於「喜歡」而去吃的食物是玉米 肉類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毒 如果吃太多會因無法化解肉內含有的毒素 而失去理性,最終逝去 . 為什麼我覺得這個特性是一個劇情疑點 理由如下: 本章目前登場的恐龍人 包含引路人特佩烏在內 都是以獸腳類恐龍為原型 而且還不是以鐮刀龍、偷蛋龍 這類真正真銘的素食、雜食獸足類恐龍為原型 而是用馳龍、暴龍等大眾熟悉的肉食恐龍 雖說也有以翼龍為原型的恐龍人 但作為該角色原型的無齒翼龍也是「魚食性」 . 如果說他們前身是肉食恐龍/魚食翼龍 為何他們「演化」成恐龍人後 卻反而無法消化肉類 乃至於變成一種毒物? 而我認為有不少人對這設定搞錯重點 重點不是「恐龍人吃肉會失去理性進而過世」 而是「不少恐龍人本應是以肉類為必需品的肉食恐龍,為何演化後,肉類反而變成毒物了?」 . 雖然型月系作者的考證水準常常一言難盡 但我實在不認為他們的水準 有爛到「連馳龍、暴龍是肉食恐龍都不知」的程度 倒不如說 許多大眾娛樂作品最擅長的 不就是「把肉食恐龍刻劃為怪獸而非肉食動物」? 為何蘑菇卻反其道而行 讓一群一臉就是肉食動物的生命體 變成「素食主義/肉類有毒」?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