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雲紫yukari
八雲紫yukari
关注数: 411
粉丝数: 1,176
发帖数: 29,082
关注贴吧数: 26
《摩斯拉:怪獸女王》第二期劇情大綱 主角兩人組穿越到恐龍時代後 被相當於安基拉斯前身的恐龍襲擊 但接著 相當於哥羅龍前身的肉食恐龍跑出來與前者交戰 兩人組接著又驚訝地看到 存在於現代的怪獸「美加努隆」竟也存在於此時空 但原始摩斯拉幼蟲跑出來擊退了美加努隆 這個時代的小美人們 帶姐妹二人組前往有著摩斯拉之卵的神殿 並告知這個時代有「龍之女王·美加基拉斯」的存在 同時姐妹兩人也被恐龍時代版小美人 指出兩人仍有許多不和 當二人組唱歌將摩斯拉之卵傳送回現代時 其中一方發現歌曲似乎跟小美人版「不大一樣」 而剛吸乾了哥羅龍(的前身)的美加基拉斯 在察覺到摩斯拉卵的能量後 帶著眷族衝入神殿闖入傳送門中 兩人組發現自己跑到大災難發生的當日 而且可能間接導致現代摩斯拉的殞落: 現代摩斯拉在與美加基拉斯的戰鬥中受創 並在弱體化的情況下對戰安特拉而敗北 不過這時摩斯拉卵也孵化出幼蟲 兩人將幼蟲帶離現場 本期結尾 是兩人組看到美加基拉斯 吸收了美加努拉們奉上的現代摩斯拉能量 並表示他們要更加緊訓練新孵化的摩斯拉幼蟲
個人妄想的「以伊絲塔為迦勒底側主戰力」的活動特異點 伊絲塔其實算是個人的本命推 不過我覺得很可惜的 是目前遊戲主線兼活動劇情 似乎常常把祂的塑造 定調為「冒失又常闖禍的沒用女神」 我其實很希望 伊絲塔能在某個活動中 獲得某種角色成長曲線 然後又因個人深受「真女神轉生系列」之影響 我所妄想的 「以伊絲塔為迦勒底側主要支援戰力」的活動特異點 大概會是個「歪神特異點」 這是因為個人私以為 水怪活動的黑幕「歪神大袞」的設定 或許是相對更接近真女神轉生系列中 「被一神教勢力矮化或妖魔化的古代神」 這個「歪神特異點」中 由七柱被黑幕喚來的神靈從者支配與競合 祂們分屬常規七職 並都有「被一神教等後世信仰歪曲形象」之性質 黑幕則是屬於番外職階的「巴力·哈達德」 而弓伊絲塔 則是因為該特異點會限制或排斥 那些「不具備『歪神』性質或『成為歪神的可能性』」的從者 所以能在特異點正常發揮實力的迦勒底支援從者 就僅有弓伊絲塔了 在個人妄想中 活動主線的最大高潮 就是伊絲塔獲得了某種角色成長 並變身成神代回歸模式 協助御主打敗巴力·哈達德 而在該活動 伊絲塔會正式實裝神代回歸靈衣 以及開放幾個技能強化關卡
個人妄想:歪神特異點 由於最近巡靈祝祭活動 剛好有開徵姐妹池 就想到當初該活動的「歪神大袞」 然後個人其實有這樣的活動特異點構想: 此活動特異點的時間線 大概是介於第七異聞到奏章序章之間 而部份劇情跟水怪活動出場的大袞有關 然後是所謂的「歪神特異點」 這個特異點 由被黑幕喚來的七柱神靈從者支配 而這些神靈從者在性質上都屬於「歪神」 或是「有成為歪神的潛力或性質」 也就是說 祂們有著「被一神教等後世信仰歪曲、矮化的神祇」共同點 這七柱神靈從者(歪神)各自隸屬於常規七職之一 然後創造了特異點的黑幕 實際上也是「歪神」 其名為「巴力·哈達德」 所屬職位為番外職階 (我認為裁職或仇職都適合該特異點的祂) 御主主要是帶弓伊絲塔到該特異點 這是因為能帶到該特異點的從者 範圍限定為「有『被一神教矮化之經驗』的神靈從者」 然後弓伊絲塔在該活動特異點劇情 終於展現出祂更正面或帥氣的描寫 同時也會在該特異點 正式實裝神代回歸靈衣 此外也會開各種有強化到點上的技能或寶具強化關
重生版恐龍與史前生物的體型數據圖 如果圖一的體型數據圖可信 那麼...... 1. 可能還有其他的突變恐龍 2. 重生版暴龍比重生版棘龍還大
漫畫《摩斯拉:怪獸之后》的史前場景 此漫畫是由麥特·法蘭克負責作畫 然後雖然漫畫標題有「怪獸之后」 但此漫畫並非怪獸宇宙世界觀 而是基於日版本家跟摩斯拉三部作的獨立世界 劇情大綱: 自從摩斯拉敗給安特拉(本漫畫原創的昆蟲型怪獸) 這十五年間 世界淪為怪獸們闊步的星球 人類只能在怪獸足下苟延殘喘 主角「蜜拉」本以為自己家人 早在那場決定世界命運的大戰中亡失 但有一天 其雙胞胎姊妹「艾美」帶著小美人出現在其藏身處 原來蜜拉可能握有改變世界命運的關鍵 ......但首先 他們必須要前往史前時代並尋得摩斯拉之卵 開串附圖 是有網友貼在推特上的史前場景圖 裡面相關彩蛋: 1. 真的變成蜥腳類恐龍的泰坦巨水龍 2. 類似平成拉頓的翼龍 3. 類似初代拉頓原案造型的半鳥古生物 4. 類似巴朗的史前蜥蜴 5. 哥吉拉龍 6. 疑似為安基拉斯前身的恐龍 . 說真的 我認為這樣的架空恐龍怪獸 正是怪獸宇宙所欠缺的 真的很厭惡傳奇的「禁用恐龍」規則 私認為要是改成「限用架空恐龍」 可能都還能接受一些 此外 有不少同好發現這「蜥腳類型泰坦巨水龍」 跟《侏羅紀世界:重生》版「泰坦巨龍」的相似處 不過對於這點 麥特繪製此漫畫的時點 遠早於《侏羅紀世界:重生》的第一波預告 故雙方相似處純屬巧合
戰爭女神與戰士女王 最近有查閱關於帕米拉古國的資料 發現該國神系中的女神阿拉特 似乎曾先後 與雅典娜、米涅瓦、阿斯塔蒂、伊絲塔等女神同一視 照這樣來看 伊絲塔跟潔諾比婭也不算完全無關? . 另外 個人也查到 帕米拉古國曾信仰貝爾神或巴力夏曼 說真的 我覺得近東、兩河、地中海沿岸一帶的神系中 具有巴力或貝爾頭銜 抑或是與前述諸巴力/眾貝爾同一視的眾神 大概多到可以自己打一場聖杯戰爭了吧 是說真女神轉生系列的部份衍生作 好像還真的曾以「巴力/貝爾內戰」為背景的樣子
再談「怪獸宇宙內禁止出恐龍」 這次怪獸宇宙版骷髏島生物圖鑑 未實際出版便先鬧出各種爭議 其中部分同好與主創者們的討論 算是直接證實 在怪獸宇宙版的生物設計上 確實存在「禁用恐龍」的規矩 明確而言 是: 1.可以設計具有恐龍元素的生物,但不能直接用恐龍 2.傳奇「禁用恐龍」方針的原因之一,是希望讓自己能跟其他有使用恐龍的金剛作品和侏儸紀系列作區隔 . 個人感想: 作為恐龍&恐龍型怪獸迷 是非常不喜歡「禁用恐龍」這個規矩的 我認為恐龍已算是兩大明星怪獸系列中 相當重要的一部份 你不能僅僅因為「要跟其他系列區隔」 就禁用這類元素 更何況 這些泰坦巨獸設定上是十分古老的物種 那麼還有什麼比「使用恐龍等史前生物為設計元素」 更能體現這些偉大巨獸的古老程度? 說真的 如果我成為了怪獸宇宙的整體統籌者 第一個就是把這規矩廢除 不然就是修改成「禁用實在恐龍物種」 (1
個人心目中的黑魔導強化 自己算黑魔導玩家 個人心目中的強化點 大概是: 1.增加更多動點: 簡單來講 就是出能更快速展開與做場的卡 能一卡展開或一卡動最好 . 2.更多可以配合本家的初代怪獸重製: 這邊講的初代怪獸 包含: A.闇遊戲在原作漫畫或動畫DM用過的怪獸 B.高橋和希曾參與設計的怪獸 個人是希望A部份 能出一些 「效果本身就是配合黑魔導牌組」的衍生或重製怪 至於B部份 我是希望往 「效果偏汎用向,但跟黑魔導牌組有一定契合度」的效果去設計 . 3.更多強化到點上的魔陷: 黑魔導牌組本身很依賴魔陷 但不少本家魔陷效果卻跟不上時代 我希望能出更多依據當今環境打造的新魔陷 如: 大幅減少卡手率 盡可能更快速地召出究極龍魔導師等終端大怪 乃至於跟部份混沌儀式怪獸有更高契合度...... . 4.本家手坑: 簡單來講 我是覺得如果有更多本家向的手坑 應該會更好 畢竟目前很多汎用手坑 在我眼中都有種「為了增加競技強度而犧牲魂度或卡組純度」之感 那麼如果出個「本家版灰流麗、增殖G」呢? . 5.更多的混沌儀式怪獸: 個人覺得 當初周年紀念動畫中 初代四大經典怪 僅黑魔導與青眼白龍 有混沌儀式怪獸的衍生卡 但我會覺得 黑魔導女孩跟真紅眼黑龍 也值得出混沌儀式怪獸版 另外 如果說要給四大天王以外的初代怪 出混沌儀式怪獸體系的衍生卡 我自己是想推: 「惡魔召喚」、「暗黑騎士蓋亞」跟「龍之詛咒」 其中蓋亞的新混沌儀式怪獸 主要是設定為 「介於蓋亞與混沌士兵之間的過渡階段」 . 6.更多強力終端: 其實說到更多的額外牌組怪 個人除了推「能一卡展開的L1外」 在終端方面 反而希望能以融合怪獸為主 個人覺得 黑魔導、黑魔導女孩 還有更多可以當成融合怪獸靈感的組合 然後也希望黑魔導女孩有更多強力融合終端 這邊個人的要求有三: A.原始攻擊力數值超過三千 B.有威風抗性 C.有著強力但又不會強到「剛實裝沒多久就變禁卡」的效果 . 7.其他: 個人也希望部份舊的非額外牌組衍生怪 能夠出更強大的重製 如光之金字塔時的黑之魔法神官與魔導女武神 個人是希望可以出更強大的重製 黑衣大賢者的話 則是希望其重製版 具備「與高昂代價相應的強大效果與抗性」 另外 有鑑於「幻想魔族」是出自原作漫畫之種族 同時其多數有「荷魯斯之眼」這古埃及符號 因此也希望 黑魔導牌組有能跟幻想魔族相關的新卡
如果伊絲塔與艾蕾的宿主...... 如果伊絲塔或艾蕾的宿主 不是「五戰時期的遠坂凜」 而是「元素轉換禮裝的完成期遠坂凜」 那麼除了歐派會有明顯增長外 在實力、個性方面會有所改變嗎? . 另外 曾看過有人表示 他覺得完全期凜的歐派大小 已經可以五戰時期的櫻 各位怎麼看? 我知道按照繪師小山的說法 完成期凜的歐派確實有增長 但有到「跟五戰櫻差不多」的地步嗎?
據說是新骷髏島主題角色扮演遊戲的生物圖鑑 根據相關討論: 1. 該桌遊的製作公司 堅稱他們沒有使用AI製圖 也提到該公司有反AI政策 但整個美術依然AI感濃厚 2. 部份參與劇本與圖鑑製作的人員 表示他們被禁止設計恐龍 因為怕跟「別的電影」撞梗 圖三的生物 看來就是在因應這方針下 而設計出來用以吃書三角龍頭骨的傢伙 . 個人感想: 對於當初骷髏島導演的: 「他之所以捨棄有恐龍的初期案,是因為怕跟侏羅紀系列或其他金剛電影撞梗」 我一直很不同意該方針 理由如下: A.金剛與哥吉拉系列都與恐龍息息相關,而以該兩大明星怪獸為核心的共同宇宙卻刻意迴避恐龍要素實在詭異 B.我認為恐龍要素是個應當致敬而非迴避之要素 C.刻意迴避恐龍,卻又設計不少明顯致敬恐龍的生物,會讓我覺得「那你為什麼不直接用原創恐龍就好」 D.我真心覺得,觀眾不會介意看到「侏羅紀系列以外的大眾文化恐龍詮釋」 . 再來講到C部份 我認為就算要用原創生物吃書三角龍頭骨 也有更好的方向 如: 設計出具有角龍特徵的大型植食爬蟲或鱷魚 大概都比這個長得像松果+恐龍+蠕蟲的玩意好
雅克完結跟整體系列感想 1. 其實我覺得基爾巴格跟蘇伊德星人態的造型設計 我還不討厭 尤其是蘇伊德星人態 我會覺得臉部那個鏤空設計很帶感 2. 以一個「想像力」為主題的作品 結局意外的不是走大團圓向 只是我很好奇 最後的那通電話 究竟是不是優馬打來的? 3. 整體而言 我給雅克的評價 若滿分為五分 我會打在3~4之間吧 主要的扣分點 在於部份單元回太「反其道而行」 然後同時我也會覺得 雅克不符期待≠特利卡/德卡就好了 在我眼中 這兩部依然是令和時期墊底
菲莉雅的聲優? 個人是有點驚訝 人造人菲莉雅(SF版伊絲塔的宿主) 在本話就已有台詞 但遺憾的是 本話片尾的配音員列表 未列出菲莉雅的配音員 不曉得吧友覺得她的聲優是誰? 我自己聽起來有點像植田佳奈 但又不敢確定 因為不少人都常預設: 「SF伊絲塔因為宿主不是凜所以會換聲優」
哥吉拉1998新週邊 這次的「開始了哥吉拉活」直播的新週邊介紹中 有著艾默哥吉之稱的「哥吉拉1998」 確定要出軟膠 並出在「電影怪獸系列」 然後雖然這位推友沒截圖到 但直播中 有拿出更早之前商品化的GFW吉拉 並比較兩者間造型的相異之處
西谷史(女神轉生作者)心目中的「魔界」 作為真女神轉生前身的「女神轉生」小說作者西谷史 最近會在推特上 解說他當時在小說中提過的概念 其中一篇貼文 說道他在女神轉生中設定的魔界 是「以具有力量的惡魔們為核心成立的無數小宇宙之溶膠狀集合體」 而在小說中 北歐神洛基消滅後 使得與日本或東京鄰接的小宇宙消失 卻讓賽特神的小宇宙得以進入 所謂的惡魔召喚 就是打開與這些「小宇宙」的連結點 . 西谷提到 當時沒多少人理解他想表達的東西 但過了37年 在這個流行多元宇宙的世道 總算出現了一些理解者 底下也有日本推友嘗試作出自己的理解: 有多少強力惡魔就有多少宇宙 祂們各自都是適用於神話傳說的世界 並成為了「以各種不同創世神話為背景的惡魔們能並列存在的理由」 西谷史肯定該推友的見解 並指出這些惡魔雖然各自代表一個小宇宙/世界 但彼此之間也不是完全隔離 而有一些連接點 若非如此 「女神伊奘冉尊跟其轉生體的弓子存在於同一次元」 就會有其危險的面向 . 說真的 別講什麼「一體惡魔代表有一個小宇宙」 我覺得光是「將電腦程式與召喚魔法儀式結合成惡魔召喚程式」 就已經夠前衛了......
對貓女從者的想法 最大的擔憂 大概就是「不是芭絲特,而是混合從者」吧 其他的想法: 1. 不曉得是純NPC還是有希望實裝? 我希望有更埃及風的服裝 2. 有人提到了克蘇魯創作的芭絲特 實際上相較於洛氏的禮讚 布洛克則將芭絲特跟阿努比斯、索貝克 同設定為「在暗黑法老奈夫倫卡暴政時期,曾與暗黑神奈亞拉托提普同受祭祀與接受活祭品」 布洛克版設定 跟目前克蘇魯創作常用的「相對友善的舊神」 算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不曉得FGO打算用哪邊的梗?
歐布獸王回感想 1. 整集看完後 其實可以理解本集客串角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 我覺得是某種「相對剝奪感」吧 也許她本身的生活並不算太差 但在願望遲遲無法達成 再加上她私心可能把自己好友當成某種比較對象 然後那個好像能讓她實現願望改善生活的事物 要被他人奪走時 內心的黑暗自然就佔上風了 而且我記得原版 某方面具有「支配人類的負面感情」的功能 不曉得雅克版是不是也有類似能力 2. 至於為什麼來的不是蓋亞或布雷薩 我覺得劇情上給的理由 大概是「劇中人物不可能認識這兩位」 3. 然後又卡到雅克的整體評價 我仍然認為本作目前為止 還是有比特利卡跟德卡好一些 然後內田導演或許是個潛力股
初次發文:黑魔導牌組的強化方向 個人之前因為各種原因 而重回收藏遊戲王卡的行列 同時也玩了大師決鬥 主要玩的是黑魔導與黃金櫃 因為個人算初代世代的人 也對那些 以初代經典卡為題材的懷舊牌組特別有感情 不過說到黑魔導牌組 個人覺得跟最近成功進餅圖的青眼牌組相比 還是差了一截: 1.整個系統還是有跟不上時代的感覺 2.雖然紅爹解禁了,但畢竟只是將早年禁卡解禁,而非真正意義的出新規卡牌與配卡 . 我是在想 黑魔導牌組應該要往哪些方向強化 才可能跟宿敵的青眼牌組一樣能進個餅圖?
為何來的是基瓦斯 如果按照電視君的解說文 看來是主要是因為呼應了本集女角的願望? 解說文是表示 她的呼喊超越地球來到月面 然後基瓦斯便來到地球助拳 如此的話是多少可以解釋 為什麼不是拉布雷薩或蓋亞了 因為這個世界的人不可能認識彼等
最近的思考:一個多神體系仍然優勢的平行世界 最近抽到了伊絲塔後 突然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某些架空歷史的創作 會以「一神教勢力未崛起」為主要分歧 個人基於這樣的創作 而有了以下問題: 1. 如果存在著一個「一神教勢力從未成為主流宗教,各國依舊保留多神信仰體系」的平行宇宙 這個平行世界的文明發展 會跟我們的世界有哪些不同? 2. 如果真的要創造一個多神體系依舊稱霸的世界 那麼在歷史發展上 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才可能促成這個世界線的誕生? 我自己只想到兩個: A.古希伯來人的四文字神信仰從未變成一神教 B.古羅馬帝國決定繼續維持多神體系
個人對特利卡、德卡、雅克的比較 特利卡: 其實很多人對雅克布雷薩篇的心情 就有如自己對特利卡TV的感覺 或者說: 「想像一個整部TV都是雅克布雷薩篇水準的劇」 這就是自己對特利卡的總體評價 在個人眼中 整個特利卡是「對迪卡TV這一代經典的拙劣二創作」 能看或私下喜愛的單元劇屈指可數 至少我覺得整部特利卡能看的 只有一小時的惡魔、傑特客串回、迪卡客串回的「從基里埃爾人變身成炎魔戰士開始的橋段」 . 德卡: 一開始的集數其實還不錯 但是從阿加慕斯展現真身後就一路爛 然後雖然個人私下很愛拉貢回 以及帝納客串回中「帝納出場後的橋段」 但是最終還是無力回天 因此它還是「(除了少數幾集外)對帝納的劣質二創」 . 雅克: 我覺得它某方面有點步上德卡後塵的感覺 「初期集數其實大多還不錯,但中期集數就開始爛」 不過布雷薩篇章 可以說是歷代前輩客串回中 水準最差的吧 一樣是想體現: 「兩位英雄在不同平行世界都同樣地在守護地球」 當初布雷薩的舞台劇就把這個題材演繹得很好 武居與根元卻連抄作業都抄不好 然後該篇章的問題 以見面會的情況來看 恐怕也不只是「與期望落差太大」的問題
從特利卡迄今的前輩客串回感想 注意:此文基本上是使用台版譯名 特利卡7~8話: 第七話覺得可圈可點 但第八話的部份 我會覺得後半段傑特&特利卡頻繁變身 是打亂了原本對戰跟敘事的節奏 . 特利卡19話: 後半段我覺得很棒 但最大的缺點 我認為就跟特利卡不少集數一樣: 「可以當單元劇的硬要置入主線要素」 我認為該集其實完全可以像當初迪卡49話一樣 就是專心在賣前輩與經典怪獸的情懷 不用塞一堆有的沒的主線要素 . 德卡19話: 我認為就跟特利卡19話一樣 有「要素過多而變得微妙」的問題 然後關於前輩客串回能不能塞主線要素的部份 我會希望「就算要置入也不要喧賓奪主」 而特利卡、德卡的問題 則是還多一個「主線本就寫得不怎麼樣還硬塞」 . 布雷薩: 沒有真正意義的前輩客串 但有經典怪獸復出 而我認為那些舊怪獸回的劇本 除了卡南星人外 都寫得很優秀或至少夠精彩有話題性 . 雅克布雷薩篇: 很雷聲大雨點小 而且如果只是單純看劇情本身 就只是單純覺得「雷聲大雨點小/跟期望的落差很大」 但如果加上戲外的種種事情 就讓人覺得問題不僅僅是「雷聲大雨點小」
關於這次兩棲類對伊絲塔這角色的運用 要說的話 整體而言算是滿意吧 我曾看過一些兩河神話宅(包含中文、日文與英文)的文 他們都有指出: 「不要單從吉爾伽美什史詩的劇情,就去把伊南娜/伊絲塔定性為『惡女』,因為祂在實際神話跟信仰上的形象遠不只於此」 基於這點 再加上FGO版伊絲塔是凜系 我會希望FGO伊絲塔能有更豐富的塑造 而不只是都用同一個「惹事生非的笨蛋女神」框架 這次寫手的做法對我而言應該算是有達標吧 因為我其實也不想要把伊絲塔 塑造成什麼完美無缺的存在 更希望是「同時存在優點跟缺點的神祇」 不是一神教式的「非極善就等於極惡」 也不是現代娛樂常見的「角色標籤化」 . 然後個人對伊絲塔塑造的願景 也可以擴大到所有「前一神教時代的眾神」 相較之下個人對一神教勢力的觀點 可能就會因為受真女神轉生系列影響 而更會去強調「逆我者亡、極端的二元對立」 以及「超然到讓人覺得無情甚至殘忍」吧
對於部份上古神話的問題 1. 目前有說法與相關梗圖 主張三皇五帝等上古聖王 和服侍三皇五帝的賢相良臣們 其實一開始多是眾神與傳說生物 但被後人歷史化降格 這樣的說法目前有多少可信度? 2. 接著是一些認為「三皇五帝可能是被後人神格化的部落或部族首領」的說法 時常被一些吧友恥笑 為何這樣的說法會被笑? 3. 倘若第一點為真 史記所記載的五帝:黃帝、顓頊、嚳、堯、舜 祂們作為「被後人歷史化之前的古代眾神」 主要可能有哪些職能跟司掌範圍?
如何評價宙斯? 曾與其他人討論過「該如何去評論宙斯」個人認為 我們不能單純只用現代簡化或標籤化的眼光 去看待宙斯、伊絲塔等前一神教時代的眾神但對方認為像MCU的《雷神索爾:愛與雷霆》那樣 將宙斯塑造為「好色而治世無能的老白男」 是毫無問題的 那我就想問: 古希臘眾神之王宙斯真的像我們現代人所認為 是「無能」或「無正面特質」的神祇嗎?
關於宙斯的定位 簡言之 之前曾與人討論過宙斯 個人認為我們不能單純只用現代簡化或標籤化的眼光 去看待宙斯、伊絲塔等前一神教時代的眾神 但對方認為 像MCU那樣將宙斯概括為「好色而治世無能的老白男」 是毫無問題的塑造 那我就想問了 古希臘時期的眾神之王宙斯 真的像我們現代人認為的那樣 「除欺壓凡人與到處留種外毫無正面特質或職能」?
對於目前伊絲塔在活動劇情的吐嘈 作為伊絲塔愛好者 其實對於本次活動 某種層面上 依舊重複著「愛惹事生非的駄女神」的老調重彈 其實是有些失望的 . 我個人對「娛樂媒體對多神教諸神的塑造」 其實最希望能達成的 是一種「多元性/複雜性」 也就是說: 祂們並非單面向的「道德完美無缺」 祂們是有著負面特質 但同時也仍有不少正面特質 而正因為其正面特質 使這些神在一神教崛起前廣受信仰 那我會希望 FGO版伊絲塔在活動劇情 能多少做些類似艾蕾那樣 雖然會不小心闖禍 但終究是站在主角方 不過目前的塑造方式 只會讓個人想吐嘈: 所以祂當初是為什麼能廣受古代人信仰的?
雅克第十話簡短感想 個人覺得 在輕鬆愉快的卡內貢單元後 第九跟第十集 都是「有著沉重哀傷的主題,但又有一定的正能量跟希望」的物語 至少我很喜歡目前的雅克
雅克九話的部份個人感想 1. 我認為本話標題有兩種涵義 一個是罪行暴露的山神 用「他早忘了當初與憧憬他的凜互動的時光」 作為與她道別的善意謊言 一個是凜與「曾經憧憬山神的自己」道別 . 2. 其實要說到個人對本話故事的「過去」、「現在」、「未來」的隱喻之看法 我覺得若山神認為人們「短視而沒遠見,只知退治怪獸卻沒想過利用怪獸之力跟生態造福文明」 但山神的想法 又何嘗不是「執著未來而無視現在的苦難」? 而本話的凜 最終則是「揮別過去(山神)而擁抱現在(優匹與其他SKIP成員)」
伊南娜活動的開頭劇情 在某個平行宇宙中 「伊南娜」以眾女神之母的姿態君臨世界 並由作為其子女的眾多女神來支配人類 本來這樣的體制讓該世界獲得數十年的和平 然而 有一柱女神盜走了伊南娜的「梅」(Me) 註: 在蘇美神話中 「梅」為眾神的律法 是讓人類文明得以成立的基礎而神聖的律令 這些律令包含了對信仰與社會文化 乃至於風俗與技術的規範 . 伊南娜宣布盜走其「梅」的女神 是「伊絲塔」 而伊絲塔亦從次元裂隙逃到其他平行世界 讓「梅」被作為自己女兒的伊絲塔盜走的伊南娜 認為自己可能也變得昏聵了 並說這可能代表祂應該從最高神之位退下了 伊南娜決定要挑選一柱能繼承其王位的女神: 能夠前往異世界並奪回所有的「梅」的女神 便能成為下一任最高神
最近的一點小雜談 1. 目前存石量已經破了1700大關 而且這還是在 「有把其中一些石頭拿去抽泳裝艾蕾」的情況下 存到的總量 但說真的 由於本命依然是原版伊絲塔與原版艾蕾 因此本無課玩家 也不敢花太多石頭在泳裝艾蕾池 事實上 我希望能在終章前抽到這兩柱女神 2. 雖然被打臉得很爽 但我還是對營運安排感到困惑 我會覺得艾蕾放泳裝池 希耶爾放周年角更適合 為什麼弄得好像顛倒過來一樣? 3. 目前其他玩家多半是在戰寶八的事 但有鑑於自己對五星限定角的心態 多是偏向「有抽到就很高興,故也不會強求寶五」 所以該爭議意外地與自己無緣 4. 我認為如果你是單從現實神話去切入 會發現FGO對兩河女神姐妹的很多塑造 是跟神話反著來 如: 伊南娜/伊絲塔具有愛神職能 但在遊戲中 艾蕾的ML傾向遠比伊絲塔明顯 倒也不能說伊絲塔完全沒有那個傾向 祂在絆五可是會說讓自己成為立香的勝利女神 機台版甚至把絆五對話後半段 改成「若把目光轉移到其他弓職從者就降下天罰」 但艾蕾真的顯著太多了 . 在現實神話中 杜牧茲/塔姆茲有著伊南娜/伊絲塔情人的身份 但在FGO 杜牧茲相較之下還比較常跟艾蕾有交集 . 可能是因為混到凜成分 即便兩者都對御主有一定好感度 但都是偏傲嬌系而不像摩根女王那樣直接 但現實神話的艾蕾 曾經誘惑過內爾伽勒 也就是說現實的艾蕾在某些版本的神話中 是可以跟祂妹妹一樣主動
關於本年度的英靈博裝 過去凜系從者 基本上是周年紀念禮裝的常客 但這次卻是「有阿爾托莉亞系」跟「櫻系」 唯獨凜系角色缺席的年度 難不成凜控今年獲得的福利 就只有一張正月禮裝 跟一個12歲兒化的太空伊絲塔? 可能有人會覺得說 祂們也卡了周年紀念禮裝位子不少年 但個人的角度 就是會有很強烈的違和感: 「三大女主角系衍生角獨缺一系」 「常客無預警缺席」
關於烏魯克女神姐妹 其實對於今年的周年紀念禮裝 以及艾蕾遲遲沒泳裝一事 有人的觀點 是認為艾蕾與伊絲塔早已算過氣女角 因此艾蕾沒泳裝 然後今年紀念禮裝沒凜系從者 但說真的 這兩位真的算過氣了嗎? 然後為何凜系從者好像也比櫻系或阿爾托莉亞系少?
田口的「能反覆運用的怪獸」說法之感想 我發現在原文中 有不少人質疑「這些宇宙怪獸怎麼可能是野生怪獸」 但我卻覺得 其實牠們是野生怪獸也不意外 二樓開始是個人觀點
關於「惡魔」的定義 這個系列的一大傳統 自然就是「把所有唯一神以外的超自然存在」 全都歸類為「惡魔」 然後再往下細分出各種不同的種族/子集合 不過這邊有個問題: 1. 如果說要選擇一個詞彙 來作為各地超自然存在的統稱 為什麼要用「惡魔」而非別的聽起來更中性的詞? 2. 有些作品的世界觀內設定 有嘗試解釋「為何唯一神以外的存在都是廣義惡魔」 是因「唯一神崛起後把其他體系妖魔化或矮化」 但天使作為忠於唯一神的超自然種族 為何祂們也會被歸為廣義惡魔? 而且如果要以被一神教打壓為基準 那神道、佛教、印度教等現存宗教的神魔 為何也被矮化為惡魔? 3. 目前真女神轉生系列 是否將伊斯蘭的阿拉真主 默認為「與YHVH可能是同一存在」?
劇透注意:對於「牛神大戰龍蛇神」在真Ⅴ之運用 一樣 二樓細說
劇透注意:真Ⅴ的「先代王者」們的設定整理 個人對真Ⅴ世界的設定 最喜歡的莫過於各個關於先代神王的設定 如果有我漏掉的部份請踴躍補上
劇透注意:對ⅤV設定的一些小吐嘈 一樓由金古鎮坐 樓下細講
劇透注意:ⅤV的神造魔人設定與伯特利眾神劇情 由創毘&蒼蠅王鎮樓 二樓細說
劇透注意:復仇線混沌側(Chaos)結局 伊絲塔鎮樓 二樓細說
劇透注意:復仇線L版結局 YT已有玩家通了復仇線L版結局 一樓由阿瑪比埃鎮樓 二樓細講流程
(劇透注意)關於復仇線的背景設定 一樓貼巴力 二樓細講
初次發文:關於八雷神...... 目前最符合個人喜好的八雷神 大概就是鳴姬了 我已經開始在等待 祂被拐進優希精神世界的時候了 不過對目前部份八雷神「活」在優希精神世界之現況 我也不免會懷疑 這部份會不會遭八雷神反過來利用 當成操控優希並瓦解魔防隊的手段?
東寶的「哥吉拉憲章」 日前報導提到: 1.在守護哥吉拉品牌與擴大發展上 有兩個專門組織負責 一個是東寶設立的「哥吉拉戰略會議」 以及專責哥吉拉相關商業活動的「哥吉拉房間」 2. 「哥吉拉房間」係於2016年 以正宗哥吉拉大賣為契機設立的 主要職責之一為「確認是否有損害品牌」 並在研究歷代作品後制定「哥吉拉憲章」 3. 「哥吉拉憲章」的主要大方向為: 「不能讓哥吉拉完全死亡」 「不能讓哥吉拉捕食人類或其他東西」 報導並指出負哥吉與GXK都有在劇本階段進行確認 我認為這報導基本上證實個人猜測: 「GXK中哥吉拉吸收核能一幕,並沒有違反『哥吉拉不能捕食人類與其他事物』原則」 以此進一步反推 會明確觸犯到哥吉拉憲章的 大概是:「明確地拍出哥吉拉去捕食人類跟其他動植物、怪獸的鏡頭」 至於「吸收能源」 抑或「用非常曖昧或推測性之語氣去『猜測』哥吉拉可能吸收或吞噬了其他怪獸以進行自我強化/進化」 則不在此限 如: 小說《機械哥吉拉計劃》的巴特拉 GXK小說版的泰坦提亞瑪特 至於負哥吉的部份 仔細看的話會發現 「吳爾羅」沒有食人 而是把人類咬住後丟出去 或是用尾巴跟大腳殲滅人類
《與恐龍共舞》2025重製版情報 《與恐龍共舞》將於明年出重製版! 目前確認情報: 跟舊版一樣 採六集形式 每集都會以一種特定古生物為主角 目前確定出場物種: 棘龍 三角龍 暴龍 葡萄牙巨龍
土居政之對「國津神 木花朔耶」的設計訪談 設計上主要想表現出「高貴的人物」 然後又因神話上與瓊瓊杵尊的互動 而也想畫出一個「有著凜咧內心的女子」 設計上有櫻花花瓣的要素 但因為直接這樣畫作為惡魔有點太可愛 於是便有意在配色上加入更多黑色 以表現出眾神本質上的畏怖之處 然後也在臉上描繪出更多陰影 以表現出作為惡魔的可怕之處 也就是想表達那種「帶刺的玫瑰花」的魅力 然後土居也指出 木花朔耶跟其父大山津見 具有禍靈合體技能
求志怪故事標題 記得我高中時代 曾讀過一則志怪故事 我忘記了該故事的標題 但對於該故事內容 我記得的部份概要是這樣: 有個道士還法師被官府取締 過程中突然有一巨人/夜叉現身 道士號稱只要派自己兒子或妻子對付 即可討滅這巨人/夜叉 然而兒子跟妻子相繼在對戰中被吃掉 這位道士於是自己上陣 結果也被吃了 . 有誰知道這故事的標題為何?
《侏羅紀世界:混沌理論》簡短有雷感想 目前總體感想 是覺得「比白堊冒險營最後兩季好看」 其他細項: 然後本作劇情 才是我想在世界Ⅲ看到的東西: 1.專心描述「恐龍世界跑」背景下的人類文明 2.反派陰謀圍繞在恐龍黑市貿易而不是一群蝗蟲 3.暴龍的表現不會太差(自己重創了三隻野蠻盜龍+擊退一頭異特龍) 還有一些重要劇情雷 放二樓述說
正義聯盟連動漫畫的超巨大骷髏爬行怪 根據目前所知的情報 牠其實原本為《金剛:骷髏島》中 被金剛打倒的大型骷髏爬行怪 但漫畫中 其骸骨被DC宇宙的某反派組織尋獲 並將之投入拉撒路之池 池水之力不僅將骷髏爬行怪復活 還大幅加強其體型與實力 . 在完結篇的圖透中 牠有著與霜魔還碩大的體型 然後要勞駕哥吉拉+獲得綠燈戒之力的金剛+超人 才終於將其打倒
真ⅤV的新規仲魔 除了「尚比西蛇靈」外 黑皮膚新惡魔亦確定是「幻魔 阿南希」 然後阿瑪比埃旁邊的新惡魔 看上去是南美或非洲風惡魔 覺得真ⅤV好像多了不少非洲系神怪?
侏羅紀相關的新情報 手遊JWA將實裝新式復原的棘龍 然後新動畫系列「混沌理論」 亦釋出了新海報與預告 預告中有似鱷龍、貝寇棘龍(頂棘龍) 與厚鼻角龍 似鱷龍看來是未沿用進化版造型 而採用新規設計 然後不知為何 頂棘龍是叫成貝寇棘龍 然後有歐美侏羅紀迷評論: 感覺無論是進化還是其他衍生作 似乎在近幾年 比較開始常出現「較貼近最新復原的設計」
《侏羅紀世界:混沌理論》新情報 官方海報與新官方預告釋出 從海報跟新預告看來 布魯克琳疑似遭到不測 然後剩下的五人 要靠她留下的線索來躲避與追緝反派 預告亦揭曉 似鱷龍、貝寇棘龍(頂棘龍)、厚鼻角龍的造型
很自然的加入怪異攻略的人妻 慶賀吧! 兩儀式與蒼崎青子的夢幻連動 怪異:「什麼?我的對手有兩儀式!?」
Dx2埃及豔后活動 目前劇情 就是「女神 埃及豔后」 擄走了去看埃及展覽的孫翔 然後主角眾去救人 但是過程中也出現一些謎題: 1.克麗奧佩脫拉意圖復活的「托勒密大人」是哪一個托勒密? 2.在進入類似埃及神殿的異界後,荷魯斯對於被控制的伊西絲被打敗後卻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這導致高殿栞開始懷疑「這個荷魯斯不是荷魯斯」......
真女ⅤV的新仲魔? 實體版特典是撲克牌 不過看了一下封面 大格達左邊的那個男性仲魔是誰? 是舊仲魔回歸 還是可能為新仲魔?
Vividen對某「新種南美肉食恐龍」之看法 簡言之 最近似乎有篇論文 描述一些百多年前發崛的南美恐龍化石 而論文作者在文中 提到了某種巨大肉食恐龍的化石碎片 Vividen暫且將該神秘物種 稱為「戈梅茲」 他對該消息的分析 個人簡略整理如下: 1.論文作者其實也不大確定,該殘片是屬於鯊齒龍科還大盜龍科,只是他暫且推論是鯊齒龍科 . 2.原材料是碎片材料,而從該碎片得出的體型估計通常是不可靠的,Vividrn更打趣地說,如果你從拿這些碎渣得出來的體型估計拿去鬥獸,你的靈魂將會「被所有為古生物學做出貢獻的人所吞噬」 . 3.如果以高棘龍為基準做估算,該神秘肉食恐龍的體重將達20.68公噸,但這已遠遠超出一般巨型肉食恐龍的體型限制 . 4.結論:現階段根本沒有確實證據顯示「戈梅茲」將取代暴龍成為最大獸足類恐龍
12項個人喜愛或印象深刻的「地球哥前傳小說設定」 一直到現在 我仍認為 個人在這企劃中 最愛的部分依然是那兩本大樹連司寫的前傳小說 以下嘗列舉出 個人印象特別深刻或喜愛的前傳小說設定與情節
七夕坂夢幻能 算秘封組的新故事 還是只是收錄音樂沒新故事?
討論:何謂「神話感」? 其實最近 我在思考 很多人講的「神話感」是怎麼回事 有些人會批評 GXK哥吉拉是獸設崩壞 因為祂似乎毫無來由就殲滅了緹亞瑪特 可是以我看來 「雖然總體上是維持平衡,但是會採取違反人類道德的手段」 「行動上仍有一定程度的私心」 這就是許多古代神話中 人類對眾神的描述 在許多古代多神體系中 這些神祇並非單方面的「超然、道德上完美無瑕」 而是具有複雜面向的存在 祂們或許守護當前世界秩序與人類 但是祂們也有自己的私心與任性 有降災的一面 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如:神道信仰認為神祇有荒魂與幸魂 然後若去檢視這些神話的情節 我不認為哥吉拉在本作的行為 真的有比那些神祇更過分更自私 而且我記得 其實在小說版 書中角色後來也用「無慈悲的神祇」 去形容哥吉拉 所以個人對溫導這段訪談 是沒有太大的感覺
JK的推特問答串 1.霜魔的設計理念是科莫多龍/北極熊+臉部有變色龍要素。JK說當初製作方給他的設計大方向就只有「冰系哥吉拉」,因此他必須要自己探索設計方向,然後他自評部份霜魔的早期設計太過於「龍形態」了 . 2.如果能為下部電影設計東寶怪獸,JK會想挑黑多拉。 . 3.製作方給JK的訊息,是這個進化哥吉為「變化中途」的形態。進化哥吉的主要靈感是千禧哥吉,背鰭造型則參考了奇異點的終極哥吉 . 4.JK認為進化哥吉是GXK限定形態,但任何事情都可能會有變化
對霜魔、哥吉拉、基多拉關係的看法 剛剛去看了一些歐美論壇 對於當初基多拉封印戰的討論 如果消息可靠 那麼至少在較早期的劇本階段 是將王者基多拉的降臨 稱為「第一次泰坦大戰」 哥吉拉在這場大戰中打敗了基多拉 然後基多拉再被霜魔冰凍封印 . 1. 若這些情報可靠 那我覺得這反而是進一步抬高基多拉的定位: 當初參戰的泰坦巨獸 除了哥吉拉 還有拉頓、摩斯拉、霜魔等強力地球怪獸 然後當時打倒基多拉的主力仍然是哥吉拉 霜魔則是把被打敗的基多拉封印 2. 一樣 若這些情報可靠 那這或許也釐清兩場泰坦大戰的時間順序: 首先是基多拉降臨引發第一次泰坦戰爭 這場大戰有複數泰坦巨獸參戰 最後由哥吉拉打敗了基多拉 敗北的基多拉則被霜魔封印 而之後刀疤王率巨猿軍團挑起第二次泰坦戰爭 牠們大戰哥吉拉與其他類哥吉拉巨獸 最後是哥吉拉險勝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