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雲紫yukari
八雲紫yukari
关注数: 411
粉丝数: 1,176
发帖数: 29,082
关注贴吧数: 26
新帝國的目前感覺與想法 雖說本作似乎完全栽進昭和末期的狂想亂鬥風格 但還是很期待 「哥吉拉2024」的實際造型意外的可以接受 只是對於新的紅毛巨猿 我很懷疑牠是否真的能撐起這部片的大反派 我是覺得如果要讓祂能構成哥吉拉與金剛的威脅 最好的方式 就是讓牠能指揮一支由不同種泰坦巨獸組成的怪獸軍團 個人自己想到的怪獸軍團組成 可以有三種分別象徵地、水、飛的泰坦巨獸 陸:王道肉食恐龍型泰坦巨獸,單論正面戰力是三者最強 水:混合史前兩生類與古鱷特徵的原創怪獸 飛:飛行昆蟲型怪獸 然後紅毛巨猿自己還有另一頭東寶怪獸 作為自身的貼身護衛
對「怪獸宇宙版骷髏島/地心世界缺乏恐龍型怪獸」看法 骷髏島導演說該作的初期劇本是有恐龍 未採用之因 是為「避免跟侏羅紀系列競爭」與「避免重複老梗」 但老實說 我到現在仍不認同這樣的方向 我認為「非鳥恐龍」在怪獸宇宙兩大巨頭的歷史中 扮演著重要而經典的角色或影響 以哥吉拉系列而言 歷代哥吉拉雖非每代都是恐龍起源 但其造型仍大致維持「舊式直立恐龍復原」體態 有一些經典東寶怪獸的背景設定 也是設定成「非鳥恐龍」 或「與恐龍同時期的中生代爬行類」 更別提初代哥吉拉的造型設計 就參考暴龍、禽龍、劍龍 至於金剛那更不用說 初代骷髏島確實是座恐龍島 而「金剛大戰肉食恐龍」 也成了影響日後諸多怪獸電影的經典構圖 故我認為「恐龍」的概念 可說與金剛、哥吉拉的系列根源息息相關 或者可說「恐龍」影響了不少經典怪獸形象 因此我認為若怪獸宇宙要以哥吉拉跟金剛為核心 那就不應將恐龍視為「要迴避的陳舊老梗」 而應該將之視為「在遵循傳統下進行創新」 樓下繼續講
田中美海結婚了 我們的魔術女王有老公了~恭禧
關於伊陸葛的小知識 根據TV雜誌的專題報導 劇中的伊陸葛並非變化成「異色版給巴爾嘎」 而是變成「酷似給巴爾嘎的球體形態」 所以報導中 也把這個酷似給巴爾嘎的姿態 稱作「球體狀伊陸葛」 而非直接稱作給巴爾嘎 . 個人猜測這個「球體狀伊陸葛」 是介於伊陸葛跟給巴爾嘎之間的形態 簡言之類似蛹或繭?
飛龍怪獸的正式名稱揭曉 根據Newsweek釋出的報導 這頭龍的正式名稱是Ion Dragon 是當初襲擊了勞頓號的元兇 報導提及的其他要點: 1. 劇本本身也給了許多讓觀眾細細思考的點 如: 劇中角色是在勞頓號船體內遭遇Ion Dragon 這頭飛龍顯然沒有大到能把勞頓號拖到菲律賓 那麼這頭飛龍是否為未成年體? 牠是否碰到這艘船並將之視為巢穴? 牠是否掉進去過地心系統過? 然後牠也與周圍環境不搭 2. 製作陣希望第一集的登場怪獸 是能讓人覺得牠們屬於其棲息環境的一部分 至於Ion Dragon 製作組一開始就決定了「龍型怪獸」之方向 原本是想要參考各種菲律賓鳥類 但後來決定要讓其造型「看起來與棲息環境不合」 所以就參考了鮟鱇等深海生物 同時 他們也不希望這頭龍型怪獸的造型 又只用傳統的龍之形象 Ion Dragon的翅膀有稍微參考飛魚 3. Ion Dragon的出場橋段 有參考大白鯊式的「不要一開始就顯露全身」 而是先給予線索、然後出現其身體部位 最後再出現全身 4. 製作組也曾考慮過 是否要用東寶怪獸來作為勞頓號襲擊者的真身 也曾經審視過一些可能的選項 但後來他們決定 在這麼早的階段 還是應該採用更為原創的途徑
亞伯達龍與暴龍 開串的附圖 為Rudolf Hima依據「暴龍亞洲起源論」 畫的「亞伯達龍遇上來自亞洲的暴龍科恐龍」 . 喜愛這張圖的本人 後來在查資料的時候 發現亞伯達龍消失的年代 與暴龍出現的年代 都是在6千8百萬年前 那麼 亞伯達龍是否有可能在其物種的最後時光 曾跟暴龍短暫共存過 而暴龍倒底跟亞伯達龍的消失有關係? 還是單純的巧合?
關於戈爾貢 對於此怪物的神話記載 其最早的版本 到底是「天生就是長這樣的怪物」 還是「被神明詛咒而變貌的人類」? 然後fate編的 「戈爾貢三姊妹原本是土著神,後來才變貌成怪物」 我記得是改編自現實也曾經有的假說 那這個說法後來是不是被推翻了?
負哥吉的特效 日前美國那邊釋出了哥吉拉追擊新生丸的片段 老實說 這個釋出片段 讓我想到三田誠對於本作的正面評價之一 (我知道Fate吧的吧友對他最近FGO某活動的劇情頗有微詞,但我只能說我極度不認同他們的觀點) 就是「有著不輸好萊塢電影等級的特攝場面」 而看著截圖中的這片段 我其實在懷疑 這倒底是全CG還是實體道具拍攝 如果是前者 那即便劇中「不是全部的哥吉拉橋段都有這種水準」 負哥吉在「日本原產哥吉拉電影的特效水準」上 也算是立了個里程碑了
吳爾羅2023 軟膠發售預定 預定於日本時間12月16日正式發售 當初一聽到劇透 就期待「吳爾羅」商品化 這下真的夢想實現了
《哥吉拉-1.0》美國首映會 根據報導 本作在美國那邊的首映評價似乎很不錯 然後KoTM的導演麥克道格提 以及擔任怪獸宇宙哥吉拉動作捕捉的演員 也有參加首映會
本週的潮流新聞摘要: 主要報導出現過迪瑪伽親子的鬼涌谷復興 以及山怪獸出現的鄉里 決定舉辦「土留牛祭」 看來山怪獸的日文漢字標記 確實是「土留『牛』」了
君主計畫影集:部份新怪獸名稱揭曉 1. 跟長腿母蛛對戰的甲殼怪獸 名稱為「Mantleclaw」 2. 那群昆蟲型怪獸 名稱為「Endoswarmer」 3. 據KDM在X(原名推特)上的說法 飛龍/蝙蝠怪獸 將於第二話初登場 但他沒說怪獸名稱
漫畫版布雷薩 第二話前篇 本集時間點 設在打倒虹蛇神之後 敵怪獸為新規怪獸「吸血海藻 賈蘭伽」 牠被認為是 因全球暖化造成的海溫上升 而從原本棲息的深海來到淺海地帶覓食 阿斯加隆與該怪獸 一路打到建設中的地下都市 結果發現 賈蘭伽具備「受到攻擊就會分離」的特性 也就是圖三的那三隻賈蘭伽 其實是同一頭怪獸
今年特攝紀念短片的劇情 1. 本短片的背景描述 是哥吉拉在打敗黑多拉與蓋剛後 地球一度取回和平 但失去對手的哥吉拉 再次於日本上陸進行破壞 2. 日本政府決定建造超人力霸王......不對 是噴射傑格來對付 這一幕頗有93片頭之感 3. 噴射傑格對戰哥吉拉的部分 真的很超人力霸王 4. 噴射傑格不敵哥吉拉 但在哥吉拉能打出致命一擊前 一記強力光線把哥吉拉打倒在地!? 5. 王者基多拉居然降臨了 戲服用的是最近才改修過的GMK版 原來這就是預告所說的超展開 6. 噴射傑格決定幫助哥吉拉 本次短片 就在兩大怪獸與基多拉的對峙中結束 7. 明年的特攝短片標題 確定為「怪獸大決戰」
關於明年的哥吉拉祭典/王者基多拉 1. 明年是2024年 既是王者基多拉的周年紀念 亦是西薩王、機械哥吉拉、太空哥吉拉的紀念年 那我現在在想 假設明年的哥吉拉祭典 依然是「一部CG短片配一部特攝短片」 那麼會是哪些怪獸能在這兩部特攝短片中出演? 2. 說到王者基多拉 不曉得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是「雖熱愛基多拉,但真的希望牠獲勝的作品並不多」 以我的情況 我雖喜愛王者基多拉 但由於牠在多數作品中 仍是以反派怪獸的形象出場 我真心希望「基多拉獲勝」的作品 只有GMK版 91的機械王者基多拉勉強能算一個 至於其他作品 比起真的希望牠贏 反而是希望牠能多多展現其強大與威脅性後 再敗給正方怪獸 如: 在怪獸總進擊中 我希望基多拉至少能打倒近一半的地球怪獸 如:巴朗、巴拉貢、曼達、庫蒙伽、哥洛龍 再被剩下的地球怪獸打倒 然後由於對戰基多拉造成的體力消耗 讓殘存的地球怪獸 在面對化裝成「火龍」的巨大基拉古圓盤 也陷入苦戰 或是在最終戰役中 凱撒基多拉面對強化復活的哥吉拉 能夠進行更勢均力敵的戰鬥 直到被哥吉拉抓到破綻才被哥吉拉逆轉敗北
Toho Kingdom的負一哥吉劇透: Toho Kingdom那邊也有自己的劇透文: 1. 終戰期登陸大戶島的哥吉拉 造型設計與預告中的略有差異 體型會比較小 同時身體也更加多鱗而沒有被燒傷的痕跡 2. 哥吉拉上陸前有不少深海魚屍體浮上 與大戶島的傳說切合 3. 主角對當時大戶島事故的愧疚 主要是出於他在哥吉拉現身時 未能出手幫助島上的人們 註: 劇透者說當時男主角是直接怕到凍在現場 4. 哥吉拉後來摧毀了數艘美軍艦船 而美軍給日本政府傳訊: 「因為與蘇聯的緊張關係,他們基本上無法出手」 5. 高雄艦是被哥吉拉用熱線炸掉的 6. 傳統軍武對哥吉拉無效 至少無法「從外部」給予哥吉拉傷害 7. 主角團曾用炸彈丟到哥吉拉口中 炸彈有炸掉哥吉拉的一部份臉部 但哥吉拉馬上展示超再生能力完全回復 8. 哥吉拉的熱線被說威力強大 9. 這位歐美劇透者指出 第三幕的退治作戰基本上完全由民間人(多為前日本海軍)構成 因為日本政府不願背負責任 他說「如果你對本作的立場感到疑惑,在作中的其中一段,科學家角色會直接陳列出各項日本政府不關心人民的狀況,乃至於強調『這個作戰不是戰到至死方休,而是為了未來世代的戰鬥』」 註: 當初二戰時期的帝國軍到後面 就是瘋狂洗腦人民要為國犧牲與戰到至死方休 10. 男主角找上大戶島存活的技師 並想要實行特攻的主要緣由有二 一來是因為男主角從先前經驗 發現「傳統軍武對哥吉拉無效。只能從內部攻擊(高雄艦彈藥無法給哥吉拉傷害,但丟到牠口中的炸彈則多少造成了傷害)」 二來則是出於對「當初未能出手救同伴導致整座大戶島只有他跟技師存活」的罪惡感與求死願望 歐美劇透者指出 這段可以看出主角的求死願望 跟科學家角色的作戰計劃與目標的衝突 11. 哥吉拉被口爆的流程 是在哥吉拉準備要發射一發「基本上可以消滅在場所有人的熱線」直前 男主角開震電飛到哥吉拉口中 這爆炸把哥吉拉的頭部上方整個炸掉 剩下的部份則被失控的熱線消滅。 12. 男主角存活的部份 是回憶中技師指出震電號有裝逃生裝置 技師接著便懇求他要活下去 13. 結尾是哥吉拉殘骸開始再生復活 14. 這位歐美劇透者對負哥吉的評價 反而是認為男主角的劇情線 是他在歷代哥吉拉電影中所見過的 「最完善的角色成長弧線」 因為他認為結局算是緊扣 與總結本作的「選擇活著並跨出戰爭陰影創傷」命題
炎龍怪獸法德蘭 目前對於這頭 號稱「布雷薩(布萊澤)最強夥伴」的怪獸 主要有這些好奇之處: 1. 到時正片會如何呈現這隻怪獸? 是「全CG製作」 還是「道具/操演模型」 抑或是「只有輝石跟幻影,不會實際出場與布雷薩共鬥」 . 2. 個人很好奇既然牠是布雷薩的夥伴 那牠在這三年間倒底都在做什麼 又是怎麼跟布雷薩會合的? . 3. 一般認為阿斯加隆對應獵犬 法德蘭對應獵鷹 那麼其他的M421星人 是否也可能有著自己的夥伴怪獸?
關於某骷髏怪獸...... 1.如果再加一隻「彗星怪獸 多拉可」就可以湊成完整的《怪彗星追風》的登場怪獸陣容了 2.不曉得紅王跟基伽斯是有專屬單元回,還是某種「地球怪獸軍團」一員 3.不知阿斯加隆能否打倒基伽斯 4.在一堆新怪獸、冷門經典怪獸中蹦出一隻紅王,反而覺得有些新鮮了
本週的潮流新聞: 本週新聞: 防衛軍在莫古瓊出現的巨坑深處 發現了大量屬於怪獸的巨大骨骸 這些骨骸經鑑定後 發現與瑪古拉等地底怪獸極為類似 熟悉怪獸研究的鹿島田 主張莫古瓊平常的主食是其他地底怪獸 幻視能力可能也是用來捕食地底怪獸 這能力可能是為了在地底的生態競爭中獲勝 而演化出來的 . 底下關於地底怪獸的專欄 也提到學者們推測 地底怪獸們在地底深處有成立自己的生態系
布雷薩新怪獸情報 萬代玩具官網公布的布雷薩怪獸情報 1斬基爾: 身高54公尺 體重54000噸 為劍之達人 負有斬下「彷徨的怪獸之魂」以令其成佛的使命 . 2.強殖給巴爾嘎: 身高150公尺 體重5萬5千噸 有著繁殖給巴爾嘎幼體「伊魯戈」的職責 能放出電磁脈衝引起網路障害 使都市機能麻痺 並無力化防衛軍的攻擊 . 3.茲古剛: 一邊發著不可思議的蟲聲而現身 是會襲擊人類的昆蟲型生物 也能用此蟲聲來發起警報跟呼喚同伴
以北歐龍蛇為名的新滄龍 「Jormungandr walhallaensis」 為出土於美國北達柯塔的沃爾哈拉市的新種滄龍 不過雖說本種以北歐神話的約爾孟甘德為名 目前我看的一些估算 似乎將此種滄龍的體長 推估為7~8m長
關於無常果傳承 其實昨日劇情對於這位「龍女」 倒底是不是真的從無常果實神格化這點 仍然留下了一些疑念: 托勒密看到龍女把自己「獻給」提豐後 說道這跟他在書籍看到的一樣 是龍之神話的一種類型 達文西說 正如同八岐大蛇在醉酒之際被打倒 金羊毛之龍被伊阿宋用美迪亞之藥弄睡著一樣 「強大的龍與怪物,遭藥物或貢品的詭計打倒」 然後這個「藥物/貢品」會依不同場合 而與「作為活祭品的公主」同一視 會不會這位龍女 實際上也是「跟無常果同一視的公主活祭品」?
古埃及信仰的外來神 有鑑於托勒密提到 他後來在埃及 構築了以征服王為中心的全新埃及神話 乃至於興建新神殿、創造新神格 招募能鞏固新信仰正當性的學者與神官 . 這讓我想到 古埃及信仰的外來神 是不是主要來源就是古希臘跟古閃族(希克索人)?
托勒密的多重人格 托勒密生前就有分割思考能力 而且體內還宿有基於自己父母跟親友的五個人格 而在加入征服王的旅途後 他體內的人格也逐漸增加 有: 軍勢中被歌頌為最強的猛將 文武雙全的筆頭秘書官 跟托勒密同為七人側近官之一、且被視為另一位征服王的王之友 該人的無名之妹 獨眼將領 屠獅勇者 銀盾霸者 有無盡智慧的婆羅門與他的從者 作為王之異母姐妹的女將軍...... . 有誰知道分別是指誰嗎?
Vividen對Cope體型的新估算 Vividen在他最近的影片中 重新提起暴龍E.D.Cope的體型 這次他參考了彼得·拉森、史考特·赫特曼等人的觀點 重新估算Cope的大小 這次他估出來的Cope體型 為「體長約12.8公尺,重約11.5公噸」 各位對於這新估算怎麼看呢?
本話怪獸跟惠美隊員的想法 1.莫古瓊: 根據本週的怪獸介紹 其實莫古瓊一般情況下的主食 是其他的地底怪獸 食物不足時才跑到地面獵食牲畜跟人類 當然有人馬上就想到雙尾獸 不過呢 我認為以莫古瓊本集展現出的實力跟知能 我認為牠能獵食的地底怪獸種類 恐怕不只雙尾獸 而這設定也帶來一個問題: 既然本集莫古瓊跑到地上了 代表其棲息環境的食料不夠了 即「作為主食的地底怪獸不足以填飽牠的胃口」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食料不足」? 究竟是莫古瓊自己過度捕獵 導致獵物不足 還是有其他原因? . 2.惠美隊員: 個人是希望這段不是單純致敬初代 而是另有隱情 我認為這種「最害怕、厭惡的東西是自己」 是很偏向主角格的演出形式 飾演惠美的搗宮姬奈 其實有針對這點做出自己的妄想考察: 搗宮猜想 惠美隊員真正害怕的 是自己在更年輕時 曾經歷的「名為孤獨的感情(狀態)」: 在得知父親下落不明後 每天都持續著 在寬闊的家中以體操座的姿勢等待父親歸來 而搗宮在想像到「惠美在看到大人總是對父親的事情曖昧其詞後,開始覺得『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的部分後 就嚎啕大哭了
托勒密提了一下埃及與希臘 托勒密在其中一段對話 提到了伊底帕斯傳說的人面獅身獸 立香的回答中 有一個選項為:「明明是人面獅身獸卻是希臘?」 托勒密則解釋 說古埃及與古希臘在歷史與文化上的相近之處 並提到「希臘眾神曾一度逃到埃及」的傳承 若我沒記錯 這神話應該是其中一個版本的提豐神話 該版本說奧林帕斯眾神因不敵提豐 故化為飛禽走獸逃到埃及 有人說這版本的神話 是古希臘人對「為何古埃及眾神多為獸頭人身」之解釋 . 另外 古埃及自己也曾吸收過部份外來神 如近東的阿娜特、阿斯塔蒂、利悉 記得埃及甚至有一柱名為「葵忒什」的女神 祂雖是埃及本地的天空女神 但其形象跟名稱卻含有不少近東神話要素 導致不少早期學者 曾經誤以為葵忒什並非埃及土產女神 而是直接自迦南等近東文化圈傳入
太公望提及了龍吉公主 各位希望祂可以怎麼實裝?
搗宮姬奈的感想 因為想起了銀河S的「眼Q之淚」 想要重溫劇情 所以現在就去圓谷幻想(圓谷的影像分享平台) . 個人覺得 本集作為致敬回其實非常地優秀 在復刻初代版的童趣浪漫風格的同時 又講出新的故事跟新的詮釋 重點是 即使是這樣的致敬單元回 也仍然緊扣著「相互交流」的主題 此外 今日釋出的新的田口訪談 也有提到: 「如何讓明星怪獸的客串更有『嘉賓感』」
伊斯塔的設定文 提到祂其實也能使用矛槍 那個人在想 槍職靈基的FGO版伊斯塔 會是什麼樣子? 體現的是什麼側面? 用的寶具是什麼?
布雷薩相關討論:如果是宇宙怪獸...... 其實德瑪伽回有讓我想到一件事: 如果今天該回出場的怪獸 並非地球土生土長的德瑪伽 而是來自宇宙的戈布種 如: 戈布來到地球進行繁殖 然後孵出來的幼獸群已經開始對人類造成危害 . 在這個情況下 布雷薩是會「阻止外來種破壞本地生態」而選擇殲滅 還是「獵人不殺幼獸」而選擇守護?
關於布雷薩自身的設定 田口清隆在另一篇訪談 指出他對布雷薩之設定: 1. 作為硬科幻路線的一環 田口覺得 若超人力霸王/奧特曼是一種宇宙人 那他們就得持有「異於地球的文化跟語言」 而既然都弄成跟以往前輩不同的宇宙 那就做成完全不同的東西 雖然不代表布雷薩沒有自己的語言 但布雷薩不理解地球人類的語言 他們可能有著某種文化 當然也具備知能 他們或許持有與地球生命體完全不同的文化 2. 對於「M421人有著與光之國不同的文化」之構思 田口最先想到的構想是「獵人」 是在巨大怪獸理所當然地存在的星球上 進行狩獵的戰士 紅藍紋路有如部落紋樣 臉上的青色結晶體則有如激戰後留下的傷痕 不過田口也說上述並非官方設定 而是他自己的見解 他覺得「既然地球人不了解布雷薩的母星,那麼不做詳細設定也可以。過去時常做的詳細設定,這回則是刻意不詳細設定」
奇爾索輝石劍的誕生祕話 依照今日釋出的田口訪談 其實「奇爾索輝石劍」 算是當初「代替形態轉換之提案」的殘留 當時最早提出的構想 是讓布雷薩使用各種 由被打倒的怪獸製成的武器跟防具 如:「附有哥摩拉頭角的矛槍」 雖然提案本身未受採用 但當時越知靖導演正在拍嘎拉蒙回 而說到嘎拉蒙就想到奇爾索礦石 田口心想 如果聽到「由嘎拉蒙製成的刀劍」 怪獸迷應該會很想拿一把
布雷薩新展開? 今年11月舉辦的圓谷祭典2023 將會公布「布雷薩」的新展開 . 這新展開是什麼? 是劇場版嗎?
史前星球2的初期構想 在今年八月的時候 史前星球系列的總科學顧問達倫·奈許 曾經在對其他古生物迷的推文回覆中 提及在初期製作中 他曾構想過一段劇情 大意是: 「愛德蒙托龍掙脫或擊退兩隻缺乏經驗的青少年暴龍」 不過後來這構想並未實現 . 其實對於這部分 就我所知 歐美古生物圈中 有一定比例者 在「紀錄片應當撥亂反正的大眾偏見」的觀點上 認為紀錄片應當扭轉大眾媒體總是將鴨嘴龍類 塑造成「任由大型肉食恐龍宰割的弱者」 他們會希望紀錄片能夠拍出「植食恐龍成功逃離或擊退大型肉食恐龍」的橋段來扭轉「植食恐龍皆弱者」之偏見 同時另一方面 他們也常覺得 現今大眾媒體時常過度地吹捧暴龍等肉食恐龍 常將牠們塑造成所向無敵的戰鬥、獵食機器 而不是「把牠們塑造成普通動物」 而史前星球的一些「以弱勝強」的橋段 我認為也是受這兩種思維影響下的產物 . 個人想問: 吧友們對這類「意圖扭轉大眾偏見」的嘗試 究竟有何看法? 是覺得他們矯枉過正、不該這麼做 還是覺得這種做法有它的道理?
布雷薩的「宇宙怪獸」 以一個怪獸迷而言 其實我真的很喜愛 本作把「原創的宇宙怪獸們」 塑造成在劇情上有別於地球產怪獸的存在 或者該說 有些作品的宇宙怪獸 會讓你覺得牠們只是出身地跟地球怪獸不同 但本作倒是有嘗試在原創宇宙怪獸上 讓牠們有更大的劇情重要性或象徵性 巴贊嘎是檯面上人類面對的第一頭宇宙怪獸 在這場攻勢中 布雷薩在弦人體內雌伏三年後 進行了第一次變身 SKaRD隊也在這場戰鬥後建立 接著是給巴爾嘎 定位是劇情上的中間魔王 同時其登場回中 也解釋與收回的部份疑念 然後再鋪下新的伏筆: 為何參謀長要把這次給巴爾嘎的降臨 稱為「第二波攻勢(Second Wave)」? 總之我越來越好奇 總集篇預定要談的「宇宙怪獸間的共同點」 是要從什麼點切入了 . 註: 虹蛇神算是「有劇情重要性的地球產怪獸」 但個人覺得虹蛇神代表的意義 跟上述的原創宇宙怪獸不同
關於伊南娜/伊斯塔系譜的問題 1. 現實世界的神話學考證 真有「埃列什吉伽勒與伊南娜原為同一神格」一說嗎? 2. 我曾在歐美相關論壇 看到有人談論遊戲中的女神姐妹形象 與現實形象的露出度差異 這邊讓我想到一個問題: 「現實的伊南娜&埃列什吉伽勒,是否常常出現一絲不掛的形象(如:神像、畫像等藝術表現)?」 3. 那些被認為有受伊南娜/伊斯塔系譜影響的女神 如亞絲塔蒂、阿芙羅黛蒂 其塑像跟藝術表現 是否也常有「未著寸縷」的情形?
對於真女神轉生4的某段支線劇情之小吐嘈 1. 如圖所示 這位女蓋亞信徒 為了拖住主角 而召喚出「巴比倫尼亞的眾神」 之後也說: 「雖失去了力量,但巴比倫尼亞的眾神是為魔之起源」 我是很高興兩河神系被吹到這個位置 可是若我沒記錯 妳叫出的兩河系惡魔 如安祖鳥、怒蛇、金古...... 幾乎沒有一個是真正意義的「兩河神衹」啊 至少我印象中她召喚的兩河系惡魔 2. 這位女蓋亞信徒 在後面的另一個支線也有出場 她的計劃是想要藉由收集與伊斯塔相關之神魔之力 再吞下紅玉以再召喚伊斯塔 而主人公討伐的神魔 其中一柱是亞舍拉 這邊的吐嘈 主要是在於:「其實根據近年的考證,亞舍拉跟伊南娜/伊斯塔、阿斯塔蒂、阿娜特的關係並不如過去想像的緊密,至少亞舍拉可能不是發源自伊南娜/伊斯塔」 3. 另外說到阿斯塔蒂 真系列是不是很少出阿斯塔蒂女神? 很多時候都覺得 官方將伊斯塔跟阿斯塔蒂直接同一視 就算是「偽典·女神轉生」 祂的造型也是偏向「亞斯她錄的娘化版」 而非「還原迦南神話形象」 甚至設定上也說這個阿斯塔蒂 是從伊斯塔分離出來的......
對於這一段 其實劇中並沒有明說 「想消滅怪獸」跟「想保護怪獸」的 分別是哪一方的意志 實際上這點在日本推特那邊 也正成為同好間熱烈討論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 是本期講談社的專題文章中 是說: 「變身成布雷薩的弦人,用彩虹光輪的超低溫冷氣封住了迪瑪伽行動,而當祂拿出螺旋光矛準備給予致命一擊的時候......」 . 我個人的見解 可是傾向阻止隊長的是布雷薩 隊長一直以來的刻劃 其實都是偏向「即使有難處,但為了民眾安全與任務,還是會去實行怪獸退治」 而當布雷薩的意識浮現時 基本上都是隊長的左眼變成青色 而本集的戰鬥中 也是「左手」去拉住「右手」......
新種日本恐龍 名為「福井似暴龍」 為一種生存於早白堊紀的似鳥龍類恐龍 屬名由來是其化石殘骸 曾一度被視為暴龍超科的 . 話說目前有正式命名描述的日本恐龍 好像有很高比例是福井縣出土的呢
1. 本人認為算是一大佳回 2. 我認為本集隊長與副隊長的文戲其實都很不錯 也很值得一再琢磨 隊長在知道首謀者是教授後 其覺悟可以說是作為一位沙場老兵的典範: 「雖然很痛苦但該下手的時候還是得下手」 至於是教授著作仰慕者的副隊長 則是「在理解教授思想的背後做出自己的反論」 如果隊長是「知曉教授想法改變後而向教授決裂」 那副隊長則是「熟讀教授著作後做出自己的感想」 然後值得一提的 是本來隊長是自己想找教授 由副隊長開阿斯加隆 但副隊長自告奮勇要找教授 我個人在想 如果當初真是隊長找教授 那教授的結局會是......? 2. 我認為副隊長的切入點很巧妙 尤其是當他以「教授執行重置計畫會捲入其他生靈」切入 他把「其他的怪獸」 也納入「會被教授計畫捲入的生靈」範疇之中 然後「想活下去是生物共通之願望」 其實一直讓我想到某遊戲的「人類惡」 3. 其實當副隊長在講話時 從教授的眼神閃爍 到最後的回應 也知道教授心中也覺得副隊長有道理 然而「一個世界無法容許兩個正解」 若雙方的道理無法有交集 那麼最終還是回歸最簡單有效的「實力對決」 但副隊長並未選擇奪取教授性命 而僅僅是破壞手環 這段也讓我在想 如果與教授碰面的是弦人隊長 那他做出的選擇會跟輝明副隊長相同嗎? 4. 我認為這次阿斯加隆與布雷薩 算打出了一場漂亮的協同作戰 然後布雷薩獲取虹蛇神輝石的形式 或許也呼應田口在先行訪談 構思的「布雷薩一族會使用怪獸素材」 雖說本集的形式比較接近「把外洩能量固型化」 5. 對於副隊長要簽名的部份 我認為這算是所謂的「一碼歸一碼」 輝明不認同橫峰教授的作為 但仍然對其才華有著敬意 而且要簽名歸要簽名 教授最後還是有被逮捕 6. 至於「因證據不足而無罪釋放」的部份 個人在本日稍早的貼文也提過個人看法了 這邊就稍微簡單重述一下感想: 「乍看很牽強但又意外的真實」 在唯一物證被毀的情況下 只靠隊長單方面的說詞與推測 也很難證明「教授直接控制虹蛇神」 而從作中台詞來看 上層部看來也不相信 「單一個人可以操縱如此強大之怪獸」之概念 7. 最後的鏡頭 我在想 這或許代表 虹蛇神真的是與神、自然同等的生命體 因此祂無法被真正毀滅 8. 最終 我認為教授的重置計畫也仍可能會流於一廂情願 假設過去真有一個人獸共存的黃金時代 那麼現實也早已證明 人類終會逐漸失去對自然、眾神(怪獸)之敬畏 即便再來一次文明重置 我認為也只是重複一次循環 除非教授直接讓人類停留在石器時代的文明水準
關於「證據不足」的部份 關於該片段 其實後面有說到為什麼覺得嫌疑不充分: 「他們說『一個人不可能操縱如此強大的怪獸』」 而既然說是因證據不足而被釋放 代表教授還是有先被逮捕後被釋放的 當然 有人可能覺得這很牽強 但這畢竟是因為 我們觀眾早已習慣: 「人類或外星人憑一人之力召喚與操控怪獸」 但是以布雷薩世界呢? 這或許並非該世界人們的「常識」 更重要的是那個手環: 一來「教授利用手環與怪獸溝通」 在前半部是隊長的推測 後半部被副隊長打壞後 又直接消失跑到虹蛇神體內 等於說唯一能作為明確證據的物證也沒了 那上層部最後因證據不足而只能釋放教授 似乎也不那麼意外 . 我晚點會另外開樓貼更詳細的感想文
個人希望在布雷薩出場的舊怪獸跟宇宙人 這一次是比過去更全面的整理文 而這篇妄想文有以下前提: 1.可想成是在某個平行宇宙的地球播出的布雷薩,在這個平行宇宙中,圓谷從特利卡開始,就開始把總話數擴大為52話且無總集篇 2.這個平行宇宙的布雷薩全52話依然會以新規怪獸為主,至於所謂的舊怪獸與明星怪獸,則是採取「大多數放在前傳小說、間章漫畫」或「不同版本的亞種」兩大方針 3.有舊怪獸登場的集數約16集 以下將分不同樓層介紹
布雷薩第七話一點小感想跟發現 1. 虹蛇神的設計者為武藤聖馬 附圖為武藤的賀圖 2. 虹蛇神的設定 讓我聯想到至少兩版的王者基多拉 作為日本古文獻有記載、沉睡於富士樹海的龍蛇神: GMK的「天之神 魏怒羅」 作為能操控氣象天后的龍蛇系怪獸: 怪獸宇宙的「怪獸零號 王者基多拉」 3. 其實本集開頭 如果有注意看「怪獸之目」 對作者「橫峰萬象教授」的介紹 有提到他在1986年 有寫了一篇論文 標題為: 「多多良島瑪古拉對策的反省與怪獸理解之必要性」 顯見這世界觀也存在多多良島與「地底怪獸 瑪古拉」 那麼紅王、皮古蒙、強德拉、斯芙蘭呢? 我認真覺得 作為拓展本作世界觀的一環 圓谷應該出一篇描述地球防衛軍設立前史的小說 以及防衛軍設立迄今為止的各種怪獸、外星人退治年表 4. 教授那個從山坡摔倒後掉到怪獸沉睡地 也讓我想到 GMK中的某個情節 5. 個人對於怪獸&人類之間的命題 會比較接近隊長的觀點 此外 若說個人在現實對於環保議題的看法轉變 正好與橫峰教授相反 若橫峰是「因對人類一錯再錯而從溫和轉趨激進」 那我是「學生時代會贊同某些『人類是地球病毒』的論述,但當真出社會工作了幾年後,想法反而變得更接近隊長的論述」 不過說歸說 我無法真正厭惡那些 「想要利用怪獸之力制裁人類的角色」 6. 本集教授的舉止 有被同好拿來與怪獸宇宙的出場角色比較 有些人認為本作教授的思想 其實比起艾瑪羅素 更接近亞倫喬納 7. 本集另一個特別之處 是對於「人獸共存」議題 在過去的作品 所謂人獸共存 常被設定為一種「希望在未來能實現的夢幻理想」 但是本集依照教授說法 更接近「怪獸宇宙」的背景設定: 「人獸共存,是個於古代實際存在過的境界」 簡言之 它比起某種遙不可及的未來理想 更接近不少實在神話傳說概念上的 「那個美好的古早夢幻境界/時光」 .
小說版軋美拉上篇的試讀劇透 目前還不知道下篇什麼時候發售 書中試讀部份 有開示軋美拉、加歐斯、加軋、吉吉拉的設定 以下是我注意到的一些要點: 1. 主角團有救了一隻長達四十公分的大型石龜 2. 在印尼與新幾內亞 都存在著名為「大空洞」的謎樣地下空間 雙方皆是位於地下兩千公尺處 然後裡面都埋有無數球體 但是進一步調查新幾內亞大空洞 才知道原來球體不是球體 然後那些球體皆已裂開 ......接著就是調查隊員被幼體加歐斯捕食 3. 電視新聞提到了「月面基地計畫遇上瓶頸」 然後主角團的一人 就想到超自然雜誌提到的各種陰謀論 4. 菲律賓的部份集落 遭到大群的不明飛行生物襲擊 而試讀部分的最後 是幼體加歐斯終於來到了日本新宿......
討論:全新凜系神靈從者 兩個問題: 1. 各位覺得「凜系從者數量少於阿爾托莉亞屬與櫻系」 究竟是好還是壞? 2. 又如果要出全新的凜系神靈從者 各位有哪些構想? 像個人的首選 就是先實裝曾在太空伊斯塔絆資料 提及的迦南女神亞絲塔蒂與阿娜特 (當然,實裝的是汎人類史版) 至於有人提到的CN神靈 我主要是想到九天玄女......
吐嘈一下真Ⅲ的部分敵役設定 1.魔神 巴力·化身: 千晶吸收牛頭天王的殘存之力後進一步魔化 但是隨後在產生自己的「理」後 不是變身成須佐之男而是變身成「巴力·化身」 這還不打緊 你以為千晶變成「巴力·化身」後 其操縱的手下會以多神信仰 尤其是近東神話出身的惡魔為主 結果魔丞千晶先是召喚三大天使 後面對上人修羅時 會召出獲得部分天使特徵的所羅門魔神 而除了上述的嘈點外 千晶的「理」是典型的「力量即為一切」 你以為持有這種「理」還變成巴力化身的千晶 應該會跟「天使」這種秩序側代表很不對盤 結果她叫出來的戰力 卻又有不少天使或所羅門魔神 . 2.無盡光 迦具土: 據說祂實際上是唯一神的分靈 或是某種類似唯一神、象徵創世之理的存在 ......所以為什麼這個疑似唯一神分靈的敵役 要拿日本神話的火神為名?
關於本集怪獸的漢字名 之前偷跑的商品說是「土留午」 結果按照講談社昨日發布的新聞稿 多爾戈的漢字名 是寫成「土留牛」 原來是「牛」而不是「午」喔......
布雷薩第五集感想 1. 個人很喜歡這集「平平穩穩講完一篇故事」的氛圍 其實個人對最近這個圈子的想法 就是「很多人雖然整天嫌過往新世代作品的敘事與故事編排方式,但其實這些人本身也早已習慣新世代模式,你真的要搞原點回歸他們還會覺得太平淡太無聊」 實際上我覺得 不需要集集都下猛藥才叫作「好」或「神」 實際上要說爆點、話題性 我覺得幾乎每集都有新怪獸 同時牠們本身也有一定程度的塑造 這本身就是一種話題性了 2. 本集某一個情節我覺得很新奇的 是惠美提供的資訊 與副隊長等人事後的分析 可說是: 「用科學角度給超自然或神秘現象,提供某種合理解釋」 而我認為這集看似平穩老套 其實多少有扣著「交流」而玩出新把戲 整集都沒有太堅持己見或想法僵硬而不變通者 可說刻劃出了「如果大家都能好好交流,很多問題或許不至於演變成無法挽回的境地」的理想形態 3. 其實我認為布雷薩這集沒殲滅怪獸 也算符合我對「光之野人/原始部族」的想像 因為在很多創作中 時常會將原始部族或原住民 刻劃為「比起現代文明更懂得尊重與敬畏自然」 4. 最後是附上佐野史郎 (日本演員,演過哥吉拉、喜愛克蘇魯神話,也有在超人力霸王系列出演過一兩次) 對於布雷薩第五話的感想附圖 他開頭講的正是我的感覺: 「覺得這個彷彿回歸原點的世界令他耳目一新」 順帶一提 佐野也看了1~4集 本話則是實時觀賞
這個妄想主要是衍生自布雷薩第四話之後 從該集數我們知道 這個世界觀的人類科技 是可以創造怪獸的 那結合過去部分同好 在討論的: 「某些讓人看到膩的人氣怪獸是否還能再整出新東西」 我第一時間就想到「古代怪獸 哥摩拉」 那個人很想看到的一個梗 其實是「讓馬克斯版哥摩拉復出」 馬克斯版哥摩拉的戲服 比起現行的哥摩拉戲服造型更加兇惡 而牠本身是被激進生態組織 拿珍獸「哥摩拉龍」改造巨大化的怪獸 這邊個人的想法如下: 馬克斯版哥摩拉回 將會跟初代哥摩拉一樣 分成前後兩篇 主要的劇情線 在於阻止於世界大城市現身的怪獸哥摩拉 以及防衛組織查出了怪獸哥摩拉 與「哥摩拉龍」和「激進生態組織」的神秘關連 然後惠美與追查父親下落的記者 一同潛入生態組織位於長野縣某村莊的秘密基地 揭開哥摩拉的驚人秘密 這頭馬克斯版哥摩拉的新增能力 除了會發射超振動波外 還能將超振動波的能量 凝聚在前肢、雙足、利牙或尾部 藉以強化物理攻擊的破壞力 牠在前篇的戰鬥中 將會接連打倒阿斯加隆與布雷薩 直到在後篇被找出弱點才弱體化 等身大的哥摩拉龍亦會出場 在個人設定中 牠們是生存於侏羅紀時期的雜食性恐龍 能夠從頭角放出振動波來鑽地 本來以為牠們多已滅絕 但部份大洋洲地區 偶會傳出目擊類似生物的報告 該激進生態組織在該地區 成功捕獲數體以活化石形式存活的哥摩拉龍 並秘密運到日本進行改造實驗 而這個劇情的兩大爆點 一個是「被擄走的博士其實本身是秘密組織的支持者,他假造自己被擄走一事以全新投入組織事業」 另一個則是「防衛軍有高層默許了哥摩拉龍的改造」
(重發)新的凜系從者亞種 有人提過 FGO的凜系從者亞種 遠少於阿爾托莉亞系跟櫻系 那麼如果要擴展凜系從者可以怎麼擴展呢? A.新神靈從者: 有鑑於目前的凜系從者是伊南娜/伊斯塔系統 我比較傾向出迦南神話的亞絲塔蒂或阿娜特 若兩者都要出 那麼我希望亞絲塔蒂的宿主是大成凜 阿娜特則是EXTRA凜的大成版 尤其是亞絲塔蒂 由於太空伊斯塔的關係 我非常好奇「汎人類史版的亞絲塔蒂凜」 可以如何塑造 至於天后亞舍拉 我目前不確定是要用成凜系 還是弄成獨立的神靈從者 . B.既存從者的亞種: 可以有穿魅魔或魔女妝的伊斯塔凜 又或者是萬眾期盼的泳裝艾蕾 . C.新靈衣: 為了對應黑艾蕾/寧基伽爾 我傾向給弓伊斯塔出名為「伊南娜」的靈衣 而立繪的話 就是將冥界聖誕活動時的「神代回歸伊斯塔」 進行沿用或部份細節改編
日本武尊與甲賀三郎 現在想一想 如果SR的劍兵與暗匿者 真的是日本武尊與甲賀三郎 那不就是靈的國防兵器的共演嗎? 話說真女神轉生Ⅳ的國防兵器中 有「英傑 日本武尊」與「龍神 甲賀三郎」 某些Fate的設定 還可以在更悠久的真女神轉生系列看到一點影子呢
八月的布雷薩怪獸週邊情報 1.多爾戈/土留午: 在山區沉睡的怪獸 能從鼻尖的角放出強力閃電 . 卡南星人: 有著類似黃金昆蟲臉部的宇宙人 持有能放出極光光線的光線槍 . 虹蛇神: 自古以來便受人們信仰的怪獸 有著劍狀尾部 當額頭的護甲全部張開 就會發射燃盡一切的虹光線
對本次泳裝活動的評論: 個人對這次泳裝活動先行情報的感想 其實算蠻複雜 過去歷年的泳裝活動 在從者的人選尚稱多元 通常也不會「都從某特定主線章節出泳裝角」 但這次泳裝活動說是再次以同人祭為主題 但單看目前已知陣容 說穿了很像是超大型2.6後日談+幕間 如果是要搞2.6後日談 為什麼要挑選「泳裝活動」 這種很難跟「嚴肅認真」聯想在一塊的? 不能另外再想一齣大型活動嗎? 這下搞得小黑跟鈴鹿像局外人似的 此外還有周年角 以個人角度來看 完全像是把阿瓦隆女士這種「半泳裝角」 直接塞來當周年角 我喜歡2.6 但今年周年角+泳裝活動情報 真的讓我感到五味雜陳 然後也讓人不禁猜想: 「難道明年泳裝活動是2.7超大型後日談+幕間」 阿如果不是呢? 接下來的活動生放送 我大概會看活動禮裝有哪些人穿泳裝 再決定要不要在這活動投入石頭 至於泳裝艾蕾 雖然仍保持一線「以泳裝配布角形式實裝」之希望 但就真的只是一線希望 畢竟依目前勢頭 配布角(如果有的話)更有可能是哈佩或是布莉托瑪 看到推特上 有些人都懷疑營運是不是在泳裝活動人選上 刻意冷落艾蕾了呢 這實在讓我想到當初村正:「明明是高人氣角色,卻一直拖到玩家期待度都降得差不多的時候才實裝」
對紀念短片的小吐嘈 1. 在短片中看到艾蕾修卡 即使現實中祂沒來我迦 但仍覺得被拯救了 2. 不過仔細想想 個人覺得本紀念短片 仍有插入部分「在FGO有代表性人氣的角色」 此紀念短片雖意指「過往英雄偉人跨越時空回應召喚」 但黑貞德與異聞版始皇帝 都算是迦勒底召喚式的特供版 再來是艾蕾修卡 如果真的要比較現實的知名度跟後世影響力 伊斯塔信仰明顯勝過艾蕾修卡信仰 至少已知有數柱女神可能派生自伊南娜/伊斯塔 然後其中一位被認為派生自祂的女神 跟巴力同為最常被一神教拿來批判的古神苦主 (這或可窺見亞絲塔蒂跟巴力在近東的影響力) 不過艾蕾修卡畢竟在FGO是高人氣角...... 3. 有些人會因艾蕾遲遲不出泳裝版 而主張艾蕾修卡相較於伊斯塔 是被冷落的角色 但另一方面 祂在第二部第七章有一定戲份 且在該章獲得新靈衣(異靈化) 然後在這紀念短片亦有出場 那艾蕾修卡真的是「相比妹妹更受冷落」嗎?
對於本次泳裝從者的吐嘈 1. 武內的衣品依舊不讓人失望 2. 老實說 看到術阿爾托莉亞還能比泳裝艾蕾早獲得泳裝 讓我對這個「泳裝艾蕾」直接絕望了 是說各位覺得 為何遲遲不實裝泳裝艾蕾? 現在的勢頭 可說是「泳裝摩根實裝的機率都比艾蕾高」呀......
天弓怪獸 虹蛇神 這頭新怪獸的名稱 目前多半翻成「天弓怪獸 彩虹加卡奇」 不過由於這個「加卡奇」在日文原文中 很是讓我感到耳熟 於是去查閱了一下這個字在日文中的涵義 這個字既是「掛金燈」這種植物的別稱 亦是「蛇」或「蛇神」的異稱 而我認為後者更接近這頭怪獸的性質 因此如果要完全照意譯來的話 或許是「彩虹蛇」或「虹蛇神」? 而現實生活中的彩虹蛇 是澳洲原住民神話的存在 然而這頭怪獸依名稱與別稱來看 都充滿了「亞洲氣息」: 天弓是彩虹的異稱 加卡奇是蛇的異稱 疑似具備天候操作能力 然後尾巴可以伸出劍狀結構 也讓人想到八岐大蛇的神話: 素盞嗚尊於其尾部挖出天叢雲劍 所以這頭怪獸 究竟是以東洋神話為主要捏他 還是澳洲神話呢?
布雷薩漫畫版 出現更清晰的封面圖了 真好奇這漫畫劇情要演什麼 是本篇劇情的漫畫化 抑或是補足本篇的幕間式劇情?
關於山崎哥吉與怪獸宇宙哥吉拉新影集 如果要說目前我對這兩部作品的看法有什麼共通點 大概就是「因為情報太少,不曉得有什麼期待點」 希望近日官方能釋出更多新情報 讓我們G迷知道有什麼要素是可以期待的
如果要在布雷薩出幾頭蓋亞怪獸...... 各位覺得 蓋亞的登場怪獸中 有哪些是可以符合布雷薩的作品氛圍的? 我個人是首推四大怪地底獸: 基爾、鍾涅爾、哥美諾斯、提古力斯 然後可能再出一到兩種新種怪地底獸 而提古力斯的部分 有鑑於其在蓋亞時的戲份時常下場淒慘 我希望若提古力斯在布雷薩復出時 能有個更平和的收場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