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要退役了,买了个波尔ALC做纪念,顺带写点林A的对比感受
乒乓球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记得我第一次关注乒乓球新闻,还是初中时06年的不莱梅团体赛,当年波尔是国乒第一大威胁,乒乓世界的分析是默认波尔拿两分的假设下,中国队怎么凑3分。
一眨眼18年过去了,波尔要退役了,爷的青春也结束了[泪][泪]
09年波尔系列球拍就发售了,因为颜值高,一直是我当年的情拍,可惜当年读大学没钱,一直用CL,工作后换到45,145,到现在以林A作为主拍。现在收入上来了,这几年也烧过各种各样的器材,热门的冷门的,纯木的内置的,却很巧没有烧过波尔ALC这么个经典的球拍。
这次波尔退役,也算是一个契机,圆满了自己当年大学期间小小的“愿望”吧。
然后发现贴吧里面很详细对比波A和林A的帖子好像不多,趁此自己顺带也写点和林A的对比体会,分享下这两个蝴蝶套娃拍给我的不同感受,今天还是第一次用,想到哪写到哪,不定期更新补充吧
2024年06月03日 16点06分 1
level 12
首先,对比的前提:我尽可能地做了控制变量。
我目前有两块林A,一块FL柄93g,但因为太重没有用作主拍;现在主要用的是ST柄,84g;
这次我买的波A,重量是85g的,胶皮和林A一样,都是正手09C+反手D80,这个配置也是我用在林A上很满意的配置。
虽然球拍的重量和配置未必是最完美,但是至少我尽可能控制了变量,我认为,这样的对比应该才是有参考价值的[阴险]
2024年06月03日 16点06分 2
level 12
cy
2024年06月03日 17点06分 3
level 12
其次,我的水平:是一个从小学开始启蒙,一直到高中都在学球的业余球员。
没有进过体校,只是小时候用周末的时间在球馆跟着教练学,到了大学和工作后,一直有保持打球,也参加过一些学校的、行业的业余比赛,但没有注册开球网,不知道自己什么分数水平。但应该能代表广大业余群众的打球手感[乖]
我的打法:反手强于正手,中近台防守反击和相持的打法,一般习惯劈长让对方上手后相持,或者自己正反手拉高吊后相持,从这个角度来讲,和波尔也有那么一点像[阴险]
2024年06月03日 17点06分 4
我去,跟你打法一毛一样,我也是林a
2024年06月05日 17点06分
沃野
2024年10月07日 12点10分
level 12
今晚打了两个小时,大致先谈谈今晚的感受。
最大的感受:【虽然是套娃产品,但是手感真不一样】,鉴于两个拍子配置一样,重量只差1g,由此我不太同意尹航说的:“蝴蝶的ALC产品之间差异还没有同一个型号品控差异大”的观点——除非蝴蝶的品控真的差异这么大[乖]
关于手感,几个想说的点:
——————————
先说拿到手上的感觉
【拍柄粗细略有不同】——波A握起来感觉拍柄更粗更厚,更加饱满,林A则感觉稍细一点点,主观感觉握持林A手上会有更多的空间,进行版型的微调空间更大
【重量感波A更重】——这是比较有趣的点,两个拍子只差了1g,我应该不至于手感精确到能体会1g的差别,有可能是拍柄的粗细略有不同,导致两个拍子的重心分布不一样,让波A显得更重——当然了85g的拍子,贴上胶皮后,无论如何,都是很轻的
2024年06月03日 17点06分 7
不会吧,林A更粗才对。[笑尿]
2024年06月04日 01点06分
@🌀暴力神果🌀 是嘛?我昨晚还想着去蝴蝶官网查查数据,结果林a已经没有展示了[乖]但我反复感受了一下,确实波a给我的感觉更粗
2024年06月04日 01点06分
@春哥传专用ID 波A应该是更圆
2024年06月04日 01点06分
@🌀暴力神果🌀 这个也有可能,我觉得手柄形状的差异,给人带来的主观感觉影响也会很大
2024年06月04日 02点06分
level 12
然后说说击球时的手感
————————————————
【击球时两者的震动反馈非常、非常不一样】——虽然不至于让我觉得像是两个不同的纤维 or 觉得很难适应,但我可以很负责地说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拍子,蝴蝶在套娃的基础上作出了风格完全不一样的alc![喷]
————————————————
中小力量下——林A击球时,手感反馈清脆,中小力量时就能很清楚地感觉到球撞在球拍哪个位置,是一种“球撞到了球拍某个点上”的感觉,球拍的震动反馈让我击球时心里非常有数;而波A则是一种闷闷的感觉,是一种“球撞到了球拍某一个区域”的感觉,球拍震动反馈没有那么集中——从手感反馈上,林A比波A更能让我对撞击更有底气
中高力量下——拉球时,林A比较容易透板,透板后底板吃球弹射出去的手感+声音反馈,让我感觉自己球很爆[乖],而且吃进底板后,由于底板的良好反馈,属于发力后依然有数——只要撞进底板;而波A,发力打透底板后,略有种底板中间空空的感觉,仿佛【它的能量输出已经到了极限,再发力也加不上质量了】的[错觉]。从这个角度来讲,球拍的反馈,不会让我在用波A时,有主动发力爆冲的冲动。
2024年06月03日 18点06分 8
波A闷和木,我是打vis两面狂,试打的波A两面涩套,非常木和不清晰
2024年06月05日 02点06分
level 16
波a弧圈和快攻都可以但都不出彩,尤其反手比不了林a
弧圈肯定林a好打,脆中有喷弹感觉
2024年06月03日 22点06分 10
但我觉得波尔有他的特色,旋转上有他的独特之处
2024年06月04日 01点06分
@春哥传专用ID 林a旋转好些,反手比较转
2024年06月04日 03点06分
level 11
搞不懂林a为什么不换个皮上市,这么好的板子
2024年06月03日 22点06分 11
有没有可能这个换皮拍叫樊振东alc[阴险]
2024年06月04日 01点06分
@春哥传专用ID 大不一样
2024年06月04日 02点06分
@微子冲 是嘛?我还没打过樊a,看来都是各有特点
2024年06月04日 03点06分
@春哥传专用ID 樊a根本不一样,闷而且重心靠拍头,用不来
2024年06月05日 09点06分
level 12
谈一下【吃球和弹性】这个话题
————————————————
昨天感受了一下中小力量下两个拍的差别,相对而言,林a在小力量下吃球时间比较短,而波a吃球时间稍微长一点,造成的差别就是搓球和摆短时,总感觉波a有数一点————当然实战的接发水平不会脱胎换骨,只是波a在让我搓摆的时候更有信心,有些球不容易摆,但觉得自己能控住。
而代价则是,劈长时,总感觉波a不容易劈出去,同样的方法劈出去,对方总能上手
————————————————
这里就引出来【弹性】的主题,在小力量下,波a的球速会稍慢一些,出球的弧线长度也稍短,这自然让自己对于球的控制更有数,但在速度方面对对手的威胁就少了。
在借力防守时,同样也是信心满满,但速度上给对方的威胁就不大,这很容易就让人想到波尔的打法特点
————————————————
想当年从有机时代到无机时代,波a是许多运动员提高球速的选择,也是各大评论中《波尔通过纤维拍弥补自身力量不足的缺点》的经典案例,只不过时过境迁,现在的波a竟然是《好控制》的感觉,只能说这10几年,乒乓球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波a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了
2024年06月04日 04点06分 13
level 11
新板子新胶皮,尤其新的d09c和d80这样高硬度的,打半个月或者撕下来灌个油说不定又是一种感觉了
2024年06月05日 00点06分 14
确实,蝴蝶胶皮越打越软,不过刚贴上是真的好打
2024年06月08日 03点06分
level 11
楼主辛苦啦,没用过林A只试打过一次同事的,他正手蓝省反手是德套,我的感觉是林A更适合弧圈,波A曾经是我的主拍(现在主打VIS更全面),波A更适合中近台的快弧打法,速度明显比林A快,旋转不如林A。
2024年06月05日 00点06分 15
@弧圈鹦鹉 问题是谁拿波a打反手啊
2024年11月08日 12点11分
波a反手弧圈比林a差的太多了,波a反手设计的都不太适合弧圈
2024年06月06日 01点06分
@弧圈鹦鹉 本来就是偏科生正强反弱,适合正手快攻打法的人,波a反手自动挡非常好
2024年11月08日 12点11分
level 9
Cl打了多久?
2024年06月05日 00点06分 16
大概五六年吧
2024年06月05日 02点06分
level 11
其实更多时候不同胶皮带来的手感在同一个板子上也有不同的体验,我感觉任何板子总有一块最适合它的一套配置!而且挑选配置也要根据自己的打法特点来选,不能盲目跟风,很多业余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汗]
2024年06月05日 00点06分 17
这个我很同意,其实林a的09c+d80就是做我目前最理想的配置,波a也配这个主要是出于控制变量对比两个球拍的想法[乖]
2024年06月05日 02点06分
level 9
楼主能做到控制变量已经比大多数测评强了,很多人拿不同重量,不同配胶搁那测评底板。个人感觉胶皮对性能影响大于底板(同结构来说)
2024年06月05日 02点06分 18
胶皮对性能影响多大我不敢说,但不同地板用不同胶皮,就扯不清这个性能的差别是来自于底板还是胶皮了,这样我觉得评测就成了玄学
2024年06月05日 02点06分
@春哥传专用ID 我用alc配不同胶皮手感完全不一样
2024年06月05日 03点06分
林A的话93克其实实际手感并不会很重
2024年06月05日 09点06分
@CC嘻嘻嘻 这个就是个人感受了,我个人觉得90+的重量已经影响我转换了,而且手指手腕容易僵,86左右的最适合我
2024年06月05日 09点06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