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务
level 12
good☜♤
楼主
先用白话文阐述,有需要的话再慢慢贴史料补充。本人不想引用任何名人评价,而是从实际表现着手。
一、两人军事生涯的起步。
李唐起兵之初自带根据地太原,兵力三万,且关陇贵族、皇亲国戚、地方大员三重威望buff,势力膨胀得很迅速。在军事生涯早期,李世民就可以和李建成并肩指挥十万人伺机夺取洛阳。刘邦早期实力很弱,所以从项梁处借兵五千才夺回被雍齿占的丰邑。
刘邦的起步相对李世民还是很难的。
二、政权对抗强度。
李世民打的王郑政权极其不得人心,史书中有多达二十多条郑国将领、城池不战而降的记录。可以做个比较刘邦西进入关中途中在多地遇到顽强抵抗(在开封、洛阳等大城市受阻不得不绕路)。
薛仁果的薛秦政权人心离散,未正式交锋前就有人投降,两军阵前有人倒戈,守城情况下有人倒戈(城只守半天就投了)。相比较而言刘邦对抗的三秦政权可以算抵抗顽强的。
三、作战模式比较
李世民打薛仁果、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刘黑闼都采取了防守反击、相持消耗(中间采取截粮道的方式)。论起国力碾压李世民也爱用。
刘邦西进入秦,对抗司马卬、三秦势力、英布、韩王信、藏荼、陈曦都是野战主动进攻(模式比防守反击更难),而且从不采取相持消耗的战法也赢了(对国力的依赖更小)。消灭司马卬势力用时一个月,英布、藏荼从反叛被打垮只经历了三个月(行军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在里面)。刘邦比李世民更喜欢速战速决。
四、作战次数和胜率。
作战次数是刘邦更多的,再结合胜率,大致持平。
五、对手质量。
打赢的对手里面,李世民对手质量普遍好些。
六、败仗。
刘邦有白登之围,李世民也被刘黑闼围困过。
刘邦早期有两次不利,李世民救援罗士信也失利。
刘邦跟项羽交手数次比较惨(彭城、荥阳、成皋、固陵),疑似陈下胜利。李世民一浅大败。
综合:一、二、三刘邦占优,四算持平,五李世民占优,主要是六败仗刘邦更多更惨,而且李世民有驻跸明确的战役级的以少胜多。综合而言,还是李世民更强些,但差距远没传闻中的那么大(强半档吧)
2023年11月16日 14点11分
1
一、两人军事生涯的起步。
李唐起兵之初自带根据地太原,兵力三万,且关陇贵族、皇亲国戚、地方大员三重威望buff,势力膨胀得很迅速。在军事生涯早期,李世民就可以和李建成并肩指挥十万人伺机夺取洛阳。刘邦早期实力很弱,所以从项梁处借兵五千才夺回被雍齿占的丰邑。
刘邦的起步相对李世民还是很难的。
二、政权对抗强度。
李世民打的王郑政权极其不得人心,史书中有多达二十多条郑国将领、城池不战而降的记录。可以做个比较刘邦西进入关中途中在多地遇到顽强抵抗(在开封、洛阳等大城市受阻不得不绕路)。
薛仁果的薛秦政权人心离散,未正式交锋前就有人投降,两军阵前有人倒戈,守城情况下有人倒戈(城只守半天就投了)。相比较而言刘邦对抗的三秦政权可以算抵抗顽强的。
三、作战模式比较
李世民打薛仁果、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刘黑闼都采取了防守反击、相持消耗(中间采取截粮道的方式)。论起国力碾压李世民也爱用。
刘邦西进入秦,对抗司马卬、三秦势力、英布、韩王信、藏荼、陈曦都是野战主动进攻(模式比防守反击更难),而且从不采取相持消耗的战法也赢了(对国力的依赖更小)。消灭司马卬势力用时一个月,英布、藏荼从反叛被打垮只经历了三个月(行军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在里面)。刘邦比李世民更喜欢速战速决。
四、作战次数和胜率。
作战次数是刘邦更多的,再结合胜率,大致持平。
五、对手质量。
打赢的对手里面,李世民对手质量普遍好些。
六、败仗。
刘邦有白登之围,李世民也被刘黑闼围困过。
刘邦早期有两次不利,李世民救援罗士信也失利。
刘邦跟项羽交手数次比较惨(彭城、荥阳、成皋、固陵),疑似陈下胜利。李世民一浅大败。
综合:一、二、三刘邦占优,四算持平,五李世民占优,主要是六败仗刘邦更多更惨,而且李世民有驻跸明确的战役级的以少胜多。综合而言,还是李世民更强些,但差距远没传闻中的那么大(强半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