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Camphor电气
楼主
目前我国很多地级市的市辖区就是靠不断割母县乡镇设辖区,直至最后完全吞并母县,或者对母县的邻县进行撤县设区来提高市区人口、城镇化等,这样做存在着很多弊端,例如,如果母县人口足够多、经济足够强,那么一个母县就要分为四个以上的市辖区,变相无形中多了很多县级行政单位,即面临行政成本的提高;相反有的地级市母县太弱只能设1至2个市辖区,这个时候不得不对很远的飞地县下手改区,这么做名义上确实提高了城镇化率,但是距离太远不能一体化,当然部分人的收入会提高一些,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不过是由县名换为市名,并没有太多意义,主城区也不会辐射带动到;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州这个异于地级市的行政单位上场了,除少民自治州之外,我认为现在一些地级市很适合改为州,一些单区市或者主城区、中心城区与邻近的县级很远、不能一体化,且两者距离超过50公里特别是中间隔着山区的地级市可以改为州,以我们广西为例,例如来宾市常住人口200万,主城区兴宾区离来宾市大部分下辖县市距离都较远,目前还没有一体化,但如果为了面子工程,提高名义上所谓的城镇化率而强行撤县改区周边的县也没有任何意义,倒不如改地级来宾市为来宾州,原兴宾区改为来宾市,原地级来宾市下属其他县市不变,州府驻新设立的来宾市,这样一来来宾州辖:来宾市、武宣县、合山市、忻城县、象州县、金秀县。以后即使来宾市发展到无缝衔接周边县的地步,那么就名正言顺成为了来宾都市圈;参考日本一些小都市圈例如青森县的弘前都市圈,同理广西的河池市也非常适合改州,河池市改为河池州,宜州区改为宜州市、金城江区改为金城江市,原河池市下辖其他县不用变动!
如上所述,既然经济欠发达、城镇化率低的地级市改为州,那么相对应经济发达、城镇率高的地级市反而需要“丢掉”偏远县市,以广西柳州市为例,柳州市下辖五区五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柳州市将割除北部三县,同时把鹿寨县设区、柳东设区、柳城县城设区,因为鹿寨柳城两县离主城区很近,各区交接空白处只要发展开发到一定程度,即可大片街区工业区无缝衔接着,但是柳州北部一百多公里的三江县融水县在怎么都不可能无缝衔接,因为除了地理位置遥远以外还隔着很多山
简而言之就是平原地区的地级市与距离不超过三十公里的下县全部保留为市,且那些保留的县要全改为区,偏远的县(不论经济发达与否)要划出!这样调整的话一个市会全部由多个市辖区组成,总人口很容易达200万以上,这样的市刚好相当于外国的广域市!广域市只需要发展紧紧挨揍着自己的区(县),而不用把大量的招商、政策、经济、财政投入到遥远的、看不到回报的偏远县市,
然后其他因为种种原因主城区注定不能发展为大城市,或者承载不了大量人口的地级市,特别是受地形等硬因素影响的地级市,要全部改为州,主城区改为市,如果下属其他县经济人口发展快速的话也可以改为市,这个市不能辖区也不能辖县,一个州里的市就相当于狭义市! 州里的狭义市只需要大力发展直属自己的乡镇、农村,使自己下面的乡镇农村与市中心一体化即可,而不用把大量经济财政投入到对离自己很远的县进行撤县设区工作!
等于“州”由多个辖县+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狭义市组成;广域市等于由多个区组成
可能会有人说这么一改的话,和原本的地级市县级市不是没有太多的区别吗?可能无非就换了个称呼,我想说的是目前国内地级市确实相对于外国的广域市或者县郡,但国内县级市真不一定同等外国的狭义市,外国的狭义市是实打实单独的建成区算的,以我们广西的县级市桂平市来说,桂平市也确实是个正儿八经的县级市,还是户籍220万人口呢,可是桂平市市区西山镇才30来万40万左右的人口,这还是包括了西山镇下辖的多个行政村,这意味着除了市区外还有上百万乡镇人口,这其实也等于一个低配版的广域市,而且这个县级桂平市上面还有地级贵港市管辖,我相信类似于桂平市这样的县级市在国内不会在少数
2022年06月22日 18点06分
1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州这个异于地级市的行政单位上场了,除少民自治州之外,我认为现在一些地级市很适合改为州,一些单区市或者主城区、中心城区与邻近的县级很远、不能一体化,且两者距离超过50公里特别是中间隔着山区的地级市可以改为州,以我们广西为例,例如来宾市常住人口200万,主城区兴宾区离来宾市大部分下辖县市距离都较远,目前还没有一体化,但如果为了面子工程,提高名义上所谓的城镇化率而强行撤县改区周边的县也没有任何意义,倒不如改地级来宾市为来宾州,原兴宾区改为来宾市,原地级来宾市下属其他县市不变,州府驻新设立的来宾市,这样一来来宾州辖:来宾市、武宣县、合山市、忻城县、象州县、金秀县。以后即使来宾市发展到无缝衔接周边县的地步,那么就名正言顺成为了来宾都市圈;参考日本一些小都市圈例如青森县的弘前都市圈,同理广西的河池市也非常适合改州,河池市改为河池州,宜州区改为宜州市、金城江区改为金城江市,原河池市下辖其他县不用变动!
如上所述,既然经济欠发达、城镇化率低的地级市改为州,那么相对应经济发达、城镇率高的地级市反而需要“丢掉”偏远县市,以广西柳州市为例,柳州市下辖五区五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柳州市将割除北部三县,同时把鹿寨县设区、柳东设区、柳城县城设区,因为鹿寨柳城两县离主城区很近,各区交接空白处只要发展开发到一定程度,即可大片街区工业区无缝衔接着,但是柳州北部一百多公里的三江县融水县在怎么都不可能无缝衔接,因为除了地理位置遥远以外还隔着很多山
简而言之就是平原地区的地级市与距离不超过三十公里的下县全部保留为市,且那些保留的县要全改为区,偏远的县(不论经济发达与否)要划出!这样调整的话一个市会全部由多个市辖区组成,总人口很容易达200万以上,这样的市刚好相当于外国的广域市!广域市只需要发展紧紧挨揍着自己的区(县),而不用把大量的招商、政策、经济、财政投入到遥远的、看不到回报的偏远县市,
然后其他因为种种原因主城区注定不能发展为大城市,或者承载不了大量人口的地级市,特别是受地形等硬因素影响的地级市,要全部改为州,主城区改为市,如果下属其他县经济人口发展快速的话也可以改为市,这个市不能辖区也不能辖县,一个州里的市就相当于狭义市! 州里的狭义市只需要大力发展直属自己的乡镇、农村,使自己下面的乡镇农村与市中心一体化即可,而不用把大量经济财政投入到对离自己很远的县进行撤县设区工作!
等于“州”由多个辖县+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狭义市组成;广域市等于由多个区组成
可能会有人说这么一改的话,和原本的地级市县级市不是没有太多的区别吗?可能无非就换了个称呼,我想说的是目前国内地级市确实相对于外国的广域市或者县郡,但国内县级市真不一定同等外国的狭义市,外国的狭义市是实打实单独的建成区算的,以我们广西的县级市桂平市来说,桂平市也确实是个正儿八经的县级市,还是户籍220万人口呢,可是桂平市市区西山镇才30来万40万左右的人口,这还是包括了西山镇下辖的多个行政村,这意味着除了市区外还有上百万乡镇人口,这其实也等于一个低配版的广域市,而且这个县级桂平市上面还有地级贵港市管辖,我相信类似于桂平市这样的县级市在国内不会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