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QUb26N
属狗的猫1982
关注数: 50
粉丝数: 483
发帖数: 23,492
关注贴吧数: 52
隔壁针对江苏的手段 1.集火扬州,无论是谁,先喷扬州,因为扬州是江南绕不开的话题,而且不但是央妈认证,就连上海媒体也认证(民间不提) 2.以扬州话题延伸,你扬州文化历史都是不错的,不要抱江南,你搞江淮不行吗?你是江南,那盐城淮安徐州连云港也是江南了。搞得好像江北其他城市要依靠扬州一样,这招比较阴。 3.你们刚拨宁(苏北),传统就是江淮地区,不要甩锅淮河以北,浙江文盲不知道淮河以北一大半也是江淮。就连宿迁也不是纯中原。更不知道解放前苏北就取代江北,将江苏长江以北所有城市都纳入了苏北范畴,安徽因此得福,反而不再和江北挂钩,其实现实安徽皖江主流还是江淮,吴语区分得清吗? 这一招狭义化苏北,分化了江苏淮河以北,让他们怪罪江北淮河以南甩锅,把苏北帽子戴在他们头上,事实上叫他们苏北的还是浙江人。现实中一个徐州连云港宿迁人到苏南浙江,会有人觉得他们不是苏北吗?不是苏北他们是哪里?苏北北吗?又不是出省了。 同时又分化了安徽江淮和江苏江淮,安徽江淮在皖南就变成了“非江北”,在苏北就等同“江北”,于是民风彪悍,饮食重口,文化主流淮西的皖南地区反倒以江南自居甘为吴人马前卒攻击比自己更江南,吴淮文化,运河,长江,海洋文化兼具,文化积淀深厚,饮食精细的江苏淮语区。
无聊统计了一下扬通泰的综合实力 按扬通泰三市常驻人口1600多万计算,核心经济指标GDP25968亿,资金总量45000亿,院士129人,一般预算收入1467亿,人均可支配收入49741元 三甲医院14家(扬5,泰2,通7) 2022年港口吞吐量合计7.55亿吨,同年全球第一港口吞吐量12.5亿吨是宁波舟山港。 旅游总收入2109.8亿。 高校(不含独立学院)18所,本科院校4所,独立学院7家。在校大学生合计24.39万人。 基础教育南通不用说,泰州扬州高考也不差。 交通建设2家4E国际机场,扬泰国际机场,南通兴东国际机场,规划上海第三国际机场。 高铁连淮扬镇,宁启,北沿江,沿海高铁,待建盐宜,通苏嘉甬高铁。 地铁南通2条,扬州半条宁仪扬。 快速高架里程301公里(通162,扬87,泰52),扬通快速路都已成环,同时也是绕城高速成环。 三市百强县8家,仅扬州宝应县缺席,所辖县均在百强。 三市23年12月全国电影票房排名通38,扬48,泰62位,人均吊打一众千万人口大市和省会。 三市星巴克(通57家,扬40家,泰26家)合计123家,三市新晋网红咖啡M stand咖啡6家,Maner咖啡6家,peet's咖啡2家,sum14家,tims21家山姆会员店2家,宜家1家。 综合体懒得统计了,全国普通地级市综合体能比扬州多的都没几个。 历史底蕴就不多说了,没有高下,反正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座(含高邮,兴化两座县级市)。 矿产资源三市还有江苏油田。(大家可以补充其他) 三市粮食产量915万吨。对比下河南,该省22年粮食产量6789万吨。 苏北扬通泰粮食自给绰绰有余。饮食有著名的早茶文化,淮扬菜,有江鲜,有海鲜,江河湖海具全。唯一的短板大概就是这三市自然风景缺山,虽然西边有个铜山,东边有狼山,不过离黄山也不远,过了江,可以玩玩宁镇山景不累可玩性也尚可。海景就去隔壁省玩玩吧。
果然中官和胶辽被周边嫌弃不是没有道理
为何越人要极端排斥江北? 根本原因是江北淮人是唯一能抗衡他们的族群。
浮山六记这样吧 我和你聊江南话题呢,太累。因为我讲东你说西,而且你说的西又完全牛头不对马嘴。我觉得确实浪费时间,不如这样,请你不要在隔壁吧讨论扬州。也不要在本吧讨论扬州。但是谁要攻击扬州,别怪我不客气。 你作为一个有江北血统的上海本地人确实也没有什么立场站在江北说话。 另外对于狭义的吴越论调我一定会打压的。现实这也是不得人心的。
关于浮生六记的疑惑 扬州老宅镇楼
独属扬州的帝王探索之旅 正儿八经的大一统帝王埋骨地,扬州大概只有这么一位。
苏城沐雨我感觉确实在这里不太适合过多讨论北方文化 中官地区我们确实不太了解,河南,皖北,鲁南之间内部区别还是不少的,但是没法讨论。 根源还是中官的根据地是河南,虽然在苏皖都有分布,中官和淮语区之间交流并不多。 如果讨论过多,别人也不舒服,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判断,你的言论可能他们觉得不对。 就像某地对江淮地区的评价也是出于自己主观一样。事实上江淮内部差异也是不小的。
感觉很多人还是理不清隔壁的性质 竟然有人说吴淮无矛盾,客观事实就是吴淮矛盾。隔壁为何集火扬州?主要问题点是扬州在江南话题的影响太大,超过了地理范畴。为何隔壁没有一个扬州常驻代表却一直讨论不停? 本质就是扬州是江北淮东的历史首府,是一定不能沾半点江南因素的。扬州是江南,就会延伸到江北其他地区,事实上隔壁之前也是这么说的。 淮盐自然不参与,因为本来最早只是讨论江南文化。但是隔壁本质就是极端地域黑,刚拨来,刚拨去,江北其他淮地,甚至徐州也是避免不了的,尽管有个疑似徐州后代的衢州极端分子,隔壁吧黑徐州的图片也不是没有。
粉墙黛瓦和青砖黛瓦真是南北方建筑的代表吗? 从浙江宁波到杭州,青砖黛瓦的老宅并不在少数。甚至有些是主流。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粉墙黛瓦成了江南建筑的充要条件呢?有没有古建筑吧的朋友可以深入分析一下。
央媒宣传我扬“江南”文化 为避免争议,此江南为北方人眼里的“江南”
贝碧嘉来了,大家注意安全 看走向南通,启东,泰兴可能影响不小
从山东谈省份印象流的危害 其实准确说我对山东地方人文并不是很了解,也就路过看看窗外,经济数据和产业相对了解。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对非本省有点过于印象派。一说山东就是煎饼卷大葱,农村破败,乡土气息。实际上山东本质也是分齐鲁文化,山东也有洋气时尚的青烟威,也有中庸中正的济南淄博潍坊,还有近代的石油城市东营,鲁南东边海边小城日照也不错,临沂的小商品在北方也是很厉害的。济宁一度和徐州争锋,被人忽视的菏泽,枣庄最近几年发展迅速。 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印象流,用盲目用一个小区域去具象化和标准化一个省是不科学也是不合适的。
谈一下我的管理理念 因为大吧反应有人被封禁,我也就开贴解释一下。我对地域争斗是零容忍。 你宣传自己地区,文化,没有问题。但是你要捧一踩一,那就不客气了。 主动发帖引起地域纠纷的,没什么好说的,看情况删帖,封禁。 跟帖挑事的删帖,言论过分的封禁。 阴阳怪气的同上。 这个吧名称江南省,但是我觉得自古以来江南演变的参与者都没问题。也不反对其他地区友好交流。 最后补充下,之前言论比较极端我会重点关注,发现故意找事封禁10天起步。
从淮扬菜演变谈江南地区菜系 这里江南地区指本吧的认定范围。 首先要说一点淮扬菜本身也是历史演变的产物,并不是自古以来,这个名词只是2000年以后才逐步被官方宣传。
对于江淮,我的看法 有些人不知道是忽悠瘸了,还是怎么着了,别人拿这个词去套你,你就要钻。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在别人之下。然后又把自己割裂出去。 我的个人观点,不喜可喷。 江淮,江南文化都是人为划定的。这两个从来就不是泾渭分明,他们内部从来也不是铁板一块。 吴淮都是古楚文化的分支。只是战国之后因长江,淮河,山水,加上不同历史时期外来文化冲击差异拉大了。 比如都是江南,江西,湖南更像,民风和吴淮完全不同。江南内部吴越算相似,瓯越呢?饮食,民风差异也很大。但是为何攻击江北江淮?无非是因为历史北方打过来的心理阴影,就像欧洲一团乱还是恐惧东方的黄祸,俄罗斯人都被叫成鞑靼人。他们真的分不清俄罗斯是白人吗? 所以最终结论就是江淮,江南都是拼凑的伪概念,都是华东地区共存有相似点有差异的文化杂糅。吴强势无非是因为长三角的核心是太湖流域的北吴。淮西狐假虎威好歹有个南京,淮东弱势是因为扬州相对衰落。某些边角料,历史上的无名之辈要靠上吴的大腿,就自然会干出两件事,鼓吹“南方”的属性,以长江排除“北”,以同为江南地理属性,强行绑定“吴”。明明一口淮腔偏偏发明创造出“江南官话”可笑至极。
关于江南话题表达我的观点 第一不要随便代表扬州人的想法。如果你非要提请证明下身份。 第二对于江南,我从来的态度都是,扬州是历史江南文化的缔造者之一,既相融点又有自己的特色。而缔造者,从来都是在不同时期不断变化的。 两湖,淮南(淮河以南),两浙,两江,皖江,徽州都是缔造者。对于江南文化概念我是包容的。 第三江南和江淮被人为对立,推手就是妄想独霸江南的极端分子,搞到最后变成地理江南对地理江北,再把两地脸谱化,把扬州作为焦点隔空攻击。这两个吧除了我有一个扬州人吗?多说点不会超过3个。很奇怪一帮非扬州人围绕扬州吵架,在我看来是很脑残的行为。攻击方一开始就输了。 第四我认为江南文化的核心是城市文化不是山村文化,那些地方既诞生不了菜系,也诞生不了戏曲,更不会有园林,市肆,灯红酒绿。 最后作为扬州人,我真不在意江南江北,但是总有不懂事的非说扬州江南文化,很无奈啊。至于某些人,不管你是江南江北北方,对我们来说只有一个词形容,侉子。
关于洪武驱散的一些资料 扬子晚报,苏州人的描述,算半官方了。
开启一个新话题,就江苏而言吴淮之间各方面差异有多大 范围江苏淮河以南到太湖流域 文化层面 风俗层面 历史底蕴 经济层面 人文成就 当然也可以拓展其他方面
清明时节热点城市 换个角度看全国人民心中的“春不晚,真江南”
刚看到有人私下问为什么被封禁 从年末到现在我删了不少帖子,也封过了个别人。 随便讲下我的标准。 主动过来挑事的,挑拨地域矛盾,人身攻击,不管你是走阴阳路线还是走直白路线。我看到基本会处理。 把江南话题引导到两省pk的,我也会封。 有在其他吧,疯狂输出地域极端言论的老牌黑子,在我这上过黑名单的我看到也会处理。 主动攻击某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我会视情况处置。 九步被封,就是主动攻击常州。没有任何解释,就是封。你老老实实吹你芜湖,别贬低其他城市就行。你要是不提城市就没法发芜湖的宣传贴,那你就别来。
九步之内,封禁3天 理由,发贴有意针对常州。违反吧规。
扬州盐阜西路的雪景 不表达任何观点,纯欣赏,转载
南北的分界为何是秦岭淮河等温线看气象图 网上经常有人带节奏说,为何河南纬度和江苏差不多,甚至安徽有些地方纬度比江苏还低,怎么河南就是北方,江苏就是南方。这次大雪就明显看出差异了。对于苏北大多数淮东地区无非是感受下雨夹雪,连绵冬雨。有些同纬度的就是大雪,暴雪。
江南吧越来越成为地域黑集中营了 这个是浙江老地域黑了。前两天刚想切割淮海和江淮,没成想自己老乡完全不给面子,直接就黑徐州邳州了。不知道徐二心理怎么想,当然大概率他就是个浙江马甲。如果他真是移民,应该清楚在江浙沪的真相。他就是再抱浙江人大腿,现实中人家也不会看得上他。
大家围观一下江南吧的素质。 某些自称文明的浙江人说本吧如何的看看。本吧有这种辱骂贴吗?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本质都是一样的。
听听宁波话,对比苏州,启东,上海人觉得难听懂吗 【【方言】宁波话听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The Sound Of The Ningbo Diale ct-哔哩哔哩】 https://b23.tv/1m3qP8p
无聊发了玩玩,日本人眼中的扬州菜
谈谈明代后期倭寇的构成 非常巧合的是这几个地方恰好是宗族文化盛行的
听上海60后闲话“老克勒” 真正江南文化一定兼容并蓄。上海一定和所谓某些地区“宗族”文化是对立的。因为上海本质是西化,城市化的社会。只是吴语人口为底,分别接纳了淮语,粤语,山东,中官,东北融合的结果。 事实上当一个地区真正具备西化的市民意识,一定不会刻意强调江南文化。反而江南文化都要往上靠。江南文化在城市只是作为文化现象去研讨。而不是作为地域工具去搞对立
江苏卫视的“江南文脉” 涉及园林,诗词。大家可以去看看。b站有视频。
给吧主和小吧们的建议贴 大家还是看看吧规,隔壁江南吧可以不要面皮。我们这边也没必要用对应的方式回击。 欢迎友好,客观的江浙沪皖包括江西,湖南网友友好交流。宣传自己的文化,不去对别人的文化随便下结论。 甚至北方,华南的朋友也可以参与。 不地域攻击,不人身攻击是底线。望小吧也要及时清除一些这类帖子,黑子该拉黑,拉黑,该举报举报。 纯粹的互相攻击反而落了别人圈套。他们本来就是为了攻击而存在的。我们不是。只要他们没有着力点,只能在自己吧自嗨。这样一个吧会有人捧吗?现在的年轻人也是看不惯他们的作为的。
其实客观的阐述江南文化都是没有问题的 我相信大多数人也不愿意整天和一群地域疯子别苗头。纯粹属于零负游戏。 我建议以后大家各自讨论自己心中的江南,其他地区文化也没问题。 闹事,吵架的,统统删除。江南文化本质就是不断融合,不断演化的。
大家觉得善的无寄是哪里人? 提醒一下,有时候浙江人未必是“浙江人”,“浙江人”可能是浙江人。感觉江南吧除了江的南比较明显自称“萧山”,某些活跃分子几乎从来不提自己真实籍贯。
解析隔壁江的南的城市文化 主要这位拉黑我了,我其实没拉黑他,用越人的话,就是他破防了
江北真的是一马平川吗? 浙江人说江北无山。那江北是不是真的那么平? 首先江苏最高峰就在连云港云台山玉女峰。 徐州也有不少山。 苏中第一峰在扬州叫铜山,同时扬州还有捺山地质公园,苏中第二高,即便看起来平坦的扬州,西北也是丘陵地带,蜀岗西峰。 泰州有孤山,南通有狼山。 淮安盱眙有无名山231米。 除了盐城是真没山。
对比一下江浙沪院士分布
江苏卫视播放江南园林系列 园林本质是江南文化和城市结合的体现。主要表达的还是园林主人的心境。
我个人对于江苏地区的文化划分 徐州宿迁部分的徐州淮海文化 连云港包括沭阳大部分的海泗文化 赣榆区的胶辽文化 淮安的漕运文化 盐城的河(运河)东文化 扬州的盐运文化,维扬文化(江南亚文化) 泰州的盐运文化,维扬文化亚区(江南亚文化) 南通的江海文化(江南亚文化) 南京的金陵文化(非常精确,其实就是江南京文化) 镇江、张家港、江阴、太仓的江南沿江文化 苏锡常环太湖区域江南文化
隔壁浙江人的表现 我印象我拉黑的不超过3个人,然后在隔壁吧发现只要是极端黑的帖子我回复后,基本显示被拉黑,而且我甚至都没见过发帖人。 然后一个小号冒出来,直接人种攻击。这就是浙江人的真实嘴脸。
这位浙江人自己对浙江文化定义还是准确的 江南文化本就是多样性的。你十万大山能自称江南,人家江北平原也行。
浙江人对于江南的渴求确实远胜江苏 隔壁江南吧其实可以改名江北吧,不出我所料,江南吧已经和当年地域黑的极品皖南吧,苏锡常吧一样,天天江北,刚拨,苏北。你们倒是讨论江南啊。 事实证明,越是缺就是叫的越凶。隔壁天天谈扬州,天天给网络增加扬州和江南的话题。从智商来说,这帮浙江人智商和数据吧的差了不是一点半点。江的南已经算比较高的。我要是浙江人就压根不提扬州,不是和江南无关吗?你提他作甚? 浙江人最不能接受的大概是,无论扬州怎么做,江南话题都绕不开,平台越高,浙江的上的了台面的就越少。 大家想想,江南吧喷了那么久,有谁对浙江哪一座江南城市印象深刻吗?反而对湖南,安徽的城市印象比较深刻。
分析一下别针对我衢州网友的心态 首先,这位把我拉黑了,隔空评论扬州人。印象我没有直接对话过这位。我就好奇了,江南吧不是我一个扬州人吗?他从哪里得出的结论?其次我是衢州人的心态也很搞笑,我突然发现他描述的自卑又自负完全符合他的心态,可能还要加一个神经质。我是衢州人在这个吧,一开始在各个帖子说,谁谁不要针对他衢州,我一度好奇,因为真的没有人发一个主贴谈衢州。他在左右互搏吗?第二个我是衢州人,曾经针对苏南发了一些想模仿奥地利画家曾经做过的事。基本判定为精神不正常。截图我这存着,起码这里面内容喝喝茶问题不大。第三个,扬州人确实自负,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这点大家都一样。毕竟扬州除了经济弱一点,其他方面一样也不差。自卑的人哪里都有,扬州肯定有,但是我是衢州人肯定也是自卑到极点的人。我甚至找不到作为一个衢州人骄傲的点在哪里?除了在地理的长江以南的山区。最后不好意思,没太关注衢州人,可能不小心把他网名写错了。
分析一下我是衢州人的心态 首先,这位把我拉黑了,隔空评论扬州人。印象我没有直接对话过这位。 我就好奇了,江南吧不是我一个扬州人吗?他从哪里得出的结论? 其次我是衢州人的心态也很搞笑,我突然发现他描述的自卑又自负完全符合他的心态,可能还要加一个神经质。 我是衢州人在这个吧,一开始在各个帖子说,谁谁不要针对他衢州,我一度好奇,因为真的没有人发一个主贴谈衢州。他在左右互搏吗? 第二个我是衢州人,曾经针对苏南发了一些想模仿奥地利画家曾经做过的事。基本判定为精神不正常。截图我这存着,起码这里面内容喝喝茶问题不大。 第三个,扬州人确实自负,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这点大家都一样。毕竟扬州除了经济弱一点,其他方面一样也不差。自卑的人哪里都有,扬州肯定有,但是我是衢州人肯定也是自卑到极点的人。我甚至找不到作为一个衢州人骄傲的点在哪里?除了在地理的长江以南的山区。 最后不好意思,没太关注衢州人,可能不小心把他网名写错了。
理性讨论江苏浙江流入流出人口情况 浙江流入江苏人口30.7万,江苏流入浙江人口47.8万。江苏多流入浙江18万人。 排除两省交界的自然人口流动,苏南浙北,人口婚嫁,工作流动频繁。江北流入浙江人口也就十几万。大头还是省内和上海之间的流动。 并未因为江北整体经济劣势呈现出大量涌入浙江的现象。近年流入浙江的,大多数也是码农居多,本身也是算高收入群体。浙江人接触到真正江北同龄人的概率远不如遇到安徽,贵州,河南人。
中国22座文化自信样本城市名单 (含15座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市:北京 上海市:上海 陕西省:西安 辽宁省:沈阳 重庆市:重庆 浙江省:杭州 江苏省:南京、扬州 湖北省:武汉 福建省:福州 湖南省:长沙 广东省:广州 河南省:洛阳 云南省:昆明 四川省:成都 山西省:大同 西藏区:拉萨 江西省:景德镇 山东省:曲阜 贵州省:遵义 新疆区:喀什 甘肃省:敦煌
我们看看某吧主是怎么管理的。 四川阆中人在上海。难怪需要狂舔浙江人,获得认可。又要做**还要立牌坊。
谈谈我对江南的看法 第一作为扬州本地人,我对江南的认知,城市层面大于区域。 扬州可以被叫江南,叫江北也无所谓。我个人觉得文化层面绕不开扬州。至于某些人的看法,毫无意义。最近央视纪录片又在放扬州了。我的态度是扬州文化影响成就了江南。所以我们看江南是俯视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对浙江人的攻击其实感触不大,看到就回一下。毕竟有些人的成分一开始就看穿了,地域论坛玩了快20年了。没有任何必要争论,反正互相不认同。
徐二竟然质疑别人 第一你徐二就是徐州人。不是浙江人 第二你张口闭口刚拨本来自己也是刚拨 第三我告诉你为什么认定你是徐州人,这是法律规定。你这辈子籍贯也只能填徐州。除非你穿越把自己父母换成浙江人。 感觉你连自称人的资格都没有。九步之内吹嘘的好歹还是自己家乡。你这种,就是历史上的二鬼子。关键你这种二鬼子还比较奇特。历史上朝鲜做棒子是因为他也不是中国人。你这种就是纯的想象自己是日本种的华裔汉奸。 你说徐二你有什么好叫嚣?你越叫越证明你内心的脆弱和自卑。你身边没人看的起你这个亲戚
精神浙江人徐二 徐二一直以为他是在和我们讨论江北,江淮,甚至扬州的属性。但是事实是这样。 扬州人在看一个可笑的北方人新移民在讨论江南文化。江北其他人都没把他当浙江人,浙江人也没把他当浙江人。 他就是这么一个里外不是人的状态。 只是他觉得自己是,互联网嘴再老,户口本掏出来一看。侉子。
谈谈地区属性的认同 第一是城市认同。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区域中心。省是省会或者计划单列。但这些城市的文化并一定代表全省。 地级市是中心城区,近郊 县是县城和近郊乡镇 以上基本属于城市认同范畴。考虑到长三角,这个吧大多数都是这一区域,我放宽到了县城。一般地区县我是不列入城市的。 第二是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这个很复杂。因为每个地区文化都是有着许差异的。但总得来说,地级市城区是绝对的认同基础。比如扬州大市总体认同的扬州文化一定是城区为中心发散。南京六合一般不会自称南京人。(在本市内部)。各市城区的本地市民是不可能自认其他市的新X民。即使移民也是如此。 县城通常有自己的独立性,农村更谈不上了。 县城往往是90年代末农村新移民的首选地,因为相对容易生存,房租也便宜。苏南浙北的方言岛就源于此。通常来说地级市移民不会向下选择。很简单你不可能习惯下一级的行政单位的生活。
请问这算不算贼喊捉贼 新移民确实有种迫切获得认可的冲动
第一次发主贴 看到各位吵的热火朝天。我非常好奇,你们是怎么做到一个扬州人都不在场去争论扬州是不是江南话题的。
扬州早茶文化的延伸,咖啡文化 扬州作为一座普通地级市,咖啡市场现在在同级别,同规模城市中已经在前列。根本还是因为扬州经济2000年后逐步恢复的结果。 我们中学生时代吃下午茶,喝咖啡,90年代同时期号称也有“早茶”(早点)文化的地方学生在干什么呢?
回一只刚波的问题。 你以文化中心城市为路径去思考,很多疑惑就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南京是以京文化为底色的江南文化中心因为历史原因受安徽淮西影响 苏州是以吴文化为底色的江南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地位曾被无锡短暂取代,98年新华日报江苏版还有以无锡作为苏南都市圈为中心的文章。园区起飞后,就不再有异议了。2000年初苏锡网友还在争论苏锡谁强,随着市区总量人均双超也没人提了 扬州分家前是江苏第三,吴语地区调侃苏北大本营,本质视角也是上海视角。因为沪不可能会去细分。 扬州是结合运河,长江,汇集长江南北沿江文化要素的南方文化中心,这个北往往是北方京文化影响,比如瘦西湖白塔,北方朝廷的需求,同时本土又有南秀的特质。比如精雕细琢的玉器,漆器,刺绣,剪纸等等。姑且称为维扬文化,江阳文化,扬州和吴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毕竟扬州城起源是吴王筑邗沟,建邗城。当然这个吴和现在的吴是两个概念。不过起源肯定都是春秋时期吴国。 淮安是运河,漕运,淮海相融的北方文化为主,淮河以北的淮阴,南方文化为辅的淮河文化带中心城市,事实上贴吧里说的绍兴有关系,镇江的老淮大多是指淮河以南的老淮安县,后来的楚州区,现在的淮安区。淮安人自称吴头楚尾,壮丽东南第一州。这里的吴楚也是春秋战国时的吴国势力和楚国势力。 盐通泰其实是受淮安府,扬州府,江南地区三重影响的区域次文化。也就是江北运河东文化,这三地很多区域是明清才成陆的。这就造成了一个差异,同时因为成陆晚,历史没有行政区域中心的地位,民间县,乡镇活力比运河西强,但中心城区规模起步晚,形成了矛盾。 连云港则和受淮安府,徐州府,胶辽地区,自身本土的海泗文化多重影响,历史上淮安,徐州都管辖过海州,徐州,连云港都有吃煎饼的地区,连云港更有说山东胶辽官话的赣榆区。 所以,淮东也是一个虚无概念,缺乏认同感。根本原因是广大的所谓“江淮地区”,没有一个绝对的,经济,文化,行政一体的顶级城市。 粤文化,广府一说,香港人也会说广州是省城。 吴文化(明清之后)有上海,苏杭,无锡。 “江淮文化”有谁?南京不会自认江淮文化中心城市,且主体就是江南。整个江北全是地级市,扬州是被拆了几回,地盘历史最小。
真正的江南文化区的民风是怎样的? 我觉得好勇斗狠肯定不是。报团钻营也不是。 既然江南文化层面讨论,那就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崇文重道,饮食讲究这几个条件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那个有钱人和小混混一样在街头和别人斗狠。因为没必要。
隔壁已经完成变成桌饺吧了 各种地域歧视贴,堂而皇之。浙江人无论装文雅还是口吐芬芳的,都纷纷点赞。
贡献下我家扬州老宅的图片 拍我家猫的一些图,因为隐私考虑挑了几张。主要看墙面,地砖,门板。房子是清代的。
1939年日寇视角下的扬州老照片 当时扬州已经遭受日寇几轮轰炸,死伤四百多人。从侵略者为了炫耀却留下了罪证。当然也可以管中窥豹看一下扬州上世纪初的风貌。当然这时候已经沦陷。
江北沿江地区“江淮”和江南沿江地区的“江南”的人文区别在哪里? 有人能具体说说吗?感觉有些人把吴淮差异搞得像中美差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