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 关于副氢该如何处理,目前常用的方法汇总(加个精?)
戴森球计划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zhl4529 楼主
目前贴吧里有不少人都在问氢溢出,或者是氢不够的问题。而且大多数都是与副产品有关,在下不才,且将目前大致了解到的,以及自己琢磨过的方法,尽可能的罗列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副氢的矛盾点,主要是集中在石墨烯的相关产业中。由于石墨烯基本都是依靠裂解可燃冰获得,而可燃冰裂解过程当中必然会产生氢气(我称之为副氢,或者废氢)。而这种副产物如果处理不当,则有可能会影响到上下游。另外,由于石墨烯也并非只有白糖需要,小火箭也同样需要大量的石墨烯,因此这些副氢的数目也就不能确定下来,因此也就无法很好的纳入到产能体系循环当中去,或者说是无法很好的单独列入计算。
二、 方法讨论
副氢在处理手段上,无论是用什么方法处理,无非就是两个步骤:运输和处理。现在就先以运输我们分别讨论。
1. 运输系统
运输上,副氢目前我所知道的,大致有3种情况。1. 生产出来后,直接本地需求。 2. 本地生产出来后,由外面星球立塔收纳,也就是星际需求。 3. 副氢生产出来后,既有本地需求,又有星际需求。
1)本地需求
当场生产当场解决,直接与后续对接,可以一目了然。且由于在其他物流塔中可以直接设置成本地需求,因此,直接可以跟由气巨引氢的“星际需求”从系统上直接分割开来,此时该星球的耗氢系统里,不应该出现氢气的“本地供应”,也就不会出现争抢物流运输权的问题(从轨采上星际需求来的氢气不设置成本地供应)。但缺点也十分明显,那就是副氢的后续体系会变得很庞杂,不够集中。且无法量化明细。
2)星际运输(楼主推荐)
这个方法,就是无论你是哪里生产出来的副氢,他们都可以通过星际运输,而得到一个相对集中的去处。此时需要特别注意一点,集中安置点的星际塔固定的是不勾选“轨道采集器”,且除了副氢系统的供应塔是“星际供应”外,其余所有无论是供氢的,还是耗氢的,都不能设置成“星际供应”。这方法的优点相当明显,集中收集,集中处理。缺点也同样明显,由于我副氢可能存在于不同的星系,因此消耗翘曲器运氢几乎是必然的。同时,在这里还要注意星际塔的最高运力。(这个放后面理论计算再说)
3) 本地需求+星际运输
这方法其实就是前两种方法的结合,一方面,可以由本地先消耗掉一部分,然后剩下处理不完的,我再通过星际运输的方式送去集中安置点做处理。这方法一方面有星际运输处理作为兜底,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星际运输的成本。也可以算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是也与第一种方法一样,缺点依旧是无法量化后续的产能。且既要设计本地的处理系统,另一方面也还要设计外星的总处理系统,其实工作量是增加的。
在副氢的运输上,基本就是这3种模式,好,接下来说处理系统。
2. 处理系统
副氢的处理系统上,大体上就是2种思路,一个是利用卡晶生产线进行消耗,另一个就是利用火电进行垃圾焚烧。当然,在这两大块里,又有若干个小的分支,我们慢慢来看:
1)卡晶产线消耗
第一种,目前楼主见的比较多的,就是所谓的“双塔供氢”,这个方法的思路,就是一个塔收集当地/星系外的副氢,另一个塔则是从轨道采集器上大量采氢。然后,两个塔同时引出氢气,副氢塔走直线,轨采塔则拐弯接入。利用传送带“转弯让直行”的原理,接入卡晶生产线。这个做法最后达成的效果,就是利用卡晶大量消耗氢气的原理,只有当副氢全部消耗完毕之后,卡晶才会去消耗轨采塔里的氢气。这个方法其实思路是不错的,卡晶的耗氢量确实是足以消耗掉普通情况下的所有副氢。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卡晶的生产线就变成了双塔模式,且设计起来相对也比较复杂一些。毕竟一条卡晶产线基本是要6根蓝带打底的,换言之我一方面必须同时串6根蓝带接入系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思路),另一方面还必须想办法将其按一定的规则接入系统当中,这个设计起来确实是要费些周折。
第二种,也是有人提出的另一种方案,且这个方法仅只能用于运输方式1和3,就是卡晶的生产塔同时设置成本地需求,星际需求。然后副氢产线的小飞机会相对星际运氢的大飞机有一定的优先级。这样可以通过大飞机和小飞机之间的优先级,从而达到优先使用副氢的目的。这个方法设计从原理上来讲没什么毛病,但是必须要注意一点,那就是本地的耗氢量必然要远大于本地的供应(没仔细测过,但感觉起码2倍以上,虽然说这个很容易达到,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面则未必)。另外,不管怎么说,小飞机和大飞机在运输上毕竟存在竞争关系,并且小飞机在需要较大运力的前提下,与星际船相比,依旧是处于劣势。也就是说我原本50艘小飞机可以满足的运力供应,可能会被星际船给截胡成20小飞机,2艘大飞船运力分配。
2)火电焚烧
火电的第一种,就是通过本地电网直接焚烧,也就是在运输方式1的情况下面,直接当地焚烧。这种方法优点很明显,不多说了。而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焚烧效率直接与当地电网负载挂钩。当本地电网电力充沛(甚至是被枢纽全部占满)的时候,本地的火电会完全烧不动。从而会导致副氢的溢出。由此,也就引出了第二种方法,就是由本地自选一地,另外搭建一个焚氢区,这个焚氢区,焚烧出来的电力则通过枢纽电池进行充电,以保证其焚烧效率。而烧出来的满电池,则利用放电效率是最高优先级的原理,直接可以放电放掉。如此循环下,可以处理掉多余的副氢。这个方法可以保证焚氢的效率,但是由于需要另设焚氢区,且电网系统都必须处于隔离状态。因此会相对比较占地方。会压缩工业星的土地使用率。因此,也就诞生了第三种方法,那就是外星焚烧法,同样是通过枢纽电池来焚烧,但是地点则集中在一颗无用的星球上。也就是适用于运输模式2,以便于集中处理。烧出来的满电池,则可以直接送往其他星球进行放电。优点很明显,又能集中,又能量化,且不占用工业星地皮,心情好的话,还能挖个矿什么的。至于缺点,可能就是需要去外星架设系统,可能工作量上也会比较多?这是楼主目前在用的方法,总体来说,效果感觉还是不错的。
大致先发这么多吧,至于理论计算部分,到时候在回帖区里再谈吧。
2021年07月01日 09点07分 1
level 4
楼主nb,这么精华的帖子没人看嘛
2022年02月08日 15点02分 2
level 8
萌新学到了[真棒]转弯让直行这主意妙啊
2022年02月15日 12点02分 3
level 7
后期氢根本不够用,我插了快200个管子,才堪堪够用,氢多了就扩大生产线,或者直接拿来合成重氢
前期可以做重氢储存起来,到了大量需要重氢的时候,可以顶一会
2022年02月15日 18点02分 5
副氢产能跟气态星的氢产能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副氢的这点产能放哪里都只是够塞牙缝。副氢问题的提出,不是因为氢气不够用,而是因为副氢很膈应,容易卡其他产线,这才是副氢的主要问题。
2022年02月18日 08点02分
所以,大多数人处理副氢的主要思路,都是在于如何集中安置,以及及时处理。
2022年02月18日 08点02分
level 9
副产氢直接在本地星系烧掉,产生的电力用枢纽给电池充电,外星系的部分供电使用枢纽。枢纽由于有最优先放电的特性,所以可先把副产氢生产的电力优先消耗掉。
2022年02月17日 05点02分 6
对,其实就是这个思路演变而来的。只不过我这就是找一颗荒芜星球,集中烧电罢了。产出的电池可以供给其他外星系使用。就是这个思路。
2022年02月18日 08点02分
level 8
规划好布局,副氢直接进卡晶不进塔
2022年02月18日 08点02分 7
我许久不玩了,不过我记得卡晶是白糖和火箭都需要的材料。所以规划产能的时候,如果没规划好,后续产能如果堵塞的话,卡晶再一停,氢就马上溢出了。最后只要一会会就会把整个产业打乱,如果又是用的小太阳,有可能还会引起电力大崩溃。这都是之前碰到过的问题。当然,现在怎么处理的就不清楚了。
2022年02月18日 08点02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