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现代中国史学在一般状态下接受宋代积贫积弱的形象,尤其指责它在军事上的无能,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意识下的产物。
2009年04月17日 13点04分
1
level 9
之所以如此,恐怕与现代宋史研究自其开创以来即为受民族主义情绪影响强烈的领域有关。正如亡明遗老王夫之对宋代贫弱的批评中蕴含着异代同悲的炽热情感,现代宋史研究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立以来,也一直与当时中国的危困时局紧密纠结,尤其是对外战争史的研究。南宋高举功利主义旗帜的浙东学派、高调提倡北伐的陈亮等人物在那个时代曾得到充分研究便是一个明证。这一思维一则渗透到宋史研究的各个角落,二则持续影响至今。二十世纪下半叶宋代军事史研究的很多议题,仍能清晰地显露出背后民族主义立场的投影,“先南后北”问题的喋喋不休便是一例。
2009年04月17日 14点04分
4
level 9
关于因民族主义情绪而扭曲宋代军事史,曾瑞龙博士在《经略幽燕》的学术史回顾部分已有论及。本文前述三个议题,不仅“先南后北”问题的讨论,其背后有民族主义立场的预设,即如对“强干弱枝”与“重文轻武”的讨论,也是以民族国家的大关怀为其前提的。曾氏已经发现,在宋代的内部并找不出太明显的因重文而轻武的例证,“重文轻武”的帽子是清人扣给宋人,并被近人接受的(第一章,页9-10)。综合这些认知,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现代中国史学在一般状态下接受宋代积贫积弱的形象,尤其指责它在军事上的无能,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意识下的产物。历史认知无法根本摆脱认识者当时的语境,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笔者并无意指责晚近以来史家的这一偏向。但为澄清历史而纠正以往研究中的意识形态偏颇,也是史学研究的题中之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为廓清宋代历史的原本面貌作努力。相关的研究如张希清等编著《澶渊之盟新论》,以澶渊之盟为核心展开宋辽关系的讨论,以及大陆有关出版社引进不少港台或域外研究成果,如陶晋生《宋辽关系史》,都给大陆学界调整思路,重新审视宋代提供了帮助。
2009年04月17日 14点04分
5
level 9
若能耐心读完《经略幽燕》与《拓边西北》这两本书,必能使我们在重新认识宋代问题上有所收获。可惜的是,其作者曾瑞龙博士在2003年因疾病早逝于英年之际,这两部必将对未来宋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著作竟都成了遗著。曾先生早年师从著名宋辽关系史专家陶晋生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席,尽心宋代军事史、对外关系史研究二十余年。2003年初,曾先生将亲自编辑好的《经略幽燕》付梓,当时谁也想不到,等数月后书稿正式面市时,先生已作古人。《拓边西北》则为先生遗孀与二三同门师兄弟汇集其遗稿而成。笔者的专业领域是学术思想史,对军事史本是外行,与先生更是素昧平生。直到去年初春有幸参加了中山大学历史系主办的“宋史研究新视野”学术研讨会,从参与《拓边西北》编辑的何冠环教授处得知了一些相关情况。回沪后披读两书,深为其中新颖的论调吸引,才对曾瑞龙博士其人其学有了更多了解。读竟掩卷,怀着对人事与为学的双重感慨,写下了这篇短文,算是一些读后感吧。
2009年04月17日 14点04分
6
level 6
宋受蔑视的传统起源很迟吗?明朝前期似乎就有不少人列后三统时只列汉唐明。
2009年04月17日 14点04分
7
level 12
契丹 金国难道真的不能战胜吗? 为什么以契丹败亡之余 中国还是大败而归?
2009年04月18日 03点04分
10
level 0
打得过别人,那才叫强。打不过证明弱。汉唐曾经打趴蛮族,证明曾经比被打趴蛮族强。宋朝老是被蛮族欺负,这不是宋朝弱还是什么,如果宋朝比蛮族强大,你看蛮族还敢不敢欺负宋朝。
2009年04月18日 04点04分
11
level 0
美国因为比其它国家强大,所以美国能欺负其它的国家,其它的国家军队没能力去欺负美国。宋朝没周边蛮族强大,被欺负是必然的。
2009年04月18日 04点04分
12
level 1
楼上对。简单的强弱论真令人笑掉大牙。
日耳曼灭罗马,说明罗马弱;
雅利安灭印度,说明印度弱;
奥斯曼灭拜占庭,说明拜占庭弱;
既如此抗美援朝说明中国强了;
埃塞俄比亚也比意大利强是吧,
不说了,这种没脑子的话不驳也罢
2009年04月19日 06点04分
15
level 9
回复:被民族主义情绪扭曲的宋代军事史研究
顶老黄雄文。。拓边西北数典上有么 。。
作者:羡了鸳鸯又羡仙 2009-4-18 10:54 回复此发言 删除
有的,我已近下了,乃好好找找。
2009年04月20日 00点04分
16
level 9
回复:被民族主义情绪扭曲的宋代军事史研究
宋受蔑视的传统起源很迟吗?明朝前期似乎就有不少人列后三统时只列汉唐明。
作者:雾山剑 2009-4-17 22:09 回复此发言 删除
明代人对宋“弱”的原因并不归结于现代人罗列的这些。
2009年04月20日 01点04分
17
level 9
回复:被民族主义情绪扭曲的宋代军事史研究
契丹 金国难道真的不能战胜吗? 为什么以契丹败亡之余 中国还是大败而归?
作者:北狩海东青 2009-4-18 11:50 回复此发言 删除
问题在于这个“败亡之余”的契丹统帅正是日后的西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
2009年04月20日 01点04分
18
level 1
hehehe,我何时宣扬zhong guo以前有多强了????
怎么说话没头没脑的
2009年04月20日 09点04分
21
level 1
那依你之见 根本没有所谓的强弱了 我上面的意思是如果按照这个延伸 那么讲任何一个国家强弱都没意义了!所以日军侵占大片土地 也不算强 美军打败日本 也不算强!
2009年04月20日 09点04分
22
level 1
呵呵呵,你这话似乎不应该对我说吧
"简单的强弱论真令人笑掉大牙"这才是我的观点。另外国家的强弱并不一定在战场上体现出来,正如抗美援朝,美强中弱,但战争的结局不是。我举得几个例子不就是想说明这个嘛。
2009年04月20日 09点04分
23
level 1
你的意思无非就是说 战争胜负不能说明这个国家是强还是弱!
那你说 什么才能说明国家是强还是弱?!
2009年04月20日 10点04分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