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小代RUBY
楼主
引用别人的一句话
“随身耳塞什么的发展到现在 讲究的都是个噱头 已经不是单纯好听就能拿来卖的年代了”
根据应该还算靠谱的消息,舒尔新旗舰(大概吧)的外观图和设计图都已经被公开。
根据爆炸图显示的内容,引用别人的观点,很有可能是采用驻极体单元,这是静电的一种,不需要静电耳机的极化电压,可以使用正常的3.5mm插头(符合舒尔发布的新前端上没有特殊接口的消息)
最近甚至有某厂商发布了平板单元与动圈单元混合的耳塞。
再联想到SE846的低音迷宫,IE800的陶瓷双腔体,再到已经被玩烂的、以K3003为首的圈铁混合结构和以JH24为首的超多动铁单元结构。
这些年所谓的黑科技耳塞,我基本都听的差不多了,就声音来说觉得好的不多,而最后留在身边的更是极少数,事实上手头上留下的、2013年以后才发布的耳机仅有两只,分别是1+2和NF3,其中也只有一只用了所谓的“黑科技”。
说了这么多废话,我也仅仅是想表达“黑科技的使用与声音好坏并没有本质的关系”,在黑科技并不能给声音带来多少优势的同时,又带来了很多传统结构没有的弊端,真正利用黑科技做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如果真的是驻极体单元的话,舒尔这次的新品应该是首次把这个技术放在随身耳塞上的厂商,对此我表示并不看好,估计搭配舒尔的西装前端售价上1w5不是梦,当然,声音是最主要的,这个也要等真正听到了才能作出评论。
对于被称为所谓“黑科技”的噱头,还是建议大家观望为好



2015年10月21日 00点10分
1
“随身耳塞什么的发展到现在 讲究的都是个噱头 已经不是单纯好听就能拿来卖的年代了”
根据应该还算靠谱的消息,舒尔新旗舰(大概吧)的外观图和设计图都已经被公开。
根据爆炸图显示的内容,引用别人的观点,很有可能是采用驻极体单元,这是静电的一种,不需要静电耳机的极化电压,可以使用正常的3.5mm插头(符合舒尔发布的新前端上没有特殊接口的消息)
最近甚至有某厂商发布了平板单元与动圈单元混合的耳塞。
再联想到SE846的低音迷宫,IE800的陶瓷双腔体,再到已经被玩烂的、以K3003为首的圈铁混合结构和以JH24为首的超多动铁单元结构。
这些年所谓的黑科技耳塞,我基本都听的差不多了,就声音来说觉得好的不多,而最后留在身边的更是极少数,事实上手头上留下的、2013年以后才发布的耳机仅有两只,分别是1+2和NF3,其中也只有一只用了所谓的“黑科技”。
说了这么多废话,我也仅仅是想表达“黑科技的使用与声音好坏并没有本质的关系”,在黑科技并不能给声音带来多少优势的同时,又带来了很多传统结构没有的弊端,真正利用黑科技做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如果真的是驻极体单元的话,舒尔这次的新品应该是首次把这个技术放在随身耳塞上的厂商,对此我表示并不看好,估计搭配舒尔的西装前端售价上1w5不是梦,当然,声音是最主要的,这个也要等真正听到了才能作出评论。
对于被称为所谓“黑科技”的噱头,还是建议大家观望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