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解析小说的叙述模式无论是武侠、历史还是现实主义都离不开三个方面:结构、语言、再加一个文化内涵。古往今来那些写小说的,只要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登峰造极,就可以在扬名立万。以前我在客栈看到过一个叫筋斗云的老网友97年写的从中国传统文化分析金庸作品的文章,从儒道佛这三个不同的精神文化解构射雕、笑傲、和天龙这三部,分析入理,有根有据,让我很是佩服,现在到客栈博物馆里面还可以找到,这里就不多说了。语言和文化底蕴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扎实的文字功力和描写需要有一个系统化的长期培养而成的文化底蕴,古龙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写小说,那时候的作品(应该说是文字)和他四十多岁写出来的明显的不同。他在这方面比金庸比其他人走的得更远一些,在<天涯明月刀里>可以明显得看出他试图用散文诗的体裁来写小说,大段大段的类似平面化的诗歌式的语言不是一个“炼”字就可以概括那时候的辛苦的,很可惜这种实验化的自我革新没有被读者所接受,天涯之后他还是走回了老路子,那时候我看大地飞鹰的后记里他讲到天涯是他写的最痛苦的一篇小说,很是佩服他这种力求自我突破的勇气。金庸开始写书剑的时候已经接近四十岁(大概如此),大气已成,文字功力是不用过多叙述的,以前倪匡曾经把萧峰带燕云十八骑上少林寺的三百多字的一段详加注解,后来大唐出来之后,也有人把古龙、黄易、温瑞安和金庸的小说各自抽出一段来进行比较,最后金庸在意境上还是占了上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到黄金书屋的大唐口水录里面翻一翻。里外还有一个思想上表达内涵的东西,这一点也是前几天我和几个网友楚天、草尖露在客栈里争论过的。余杰那一篇论古龙的就写得很好,观点不再重复。如有必要,将另有文章提起。这里只说一个结构方面的叙述模式。长久以来,比较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的最终不同还是体现在一个审美观点的差异上,东方传统的审美观讲究含蓄内敛,收发自如,意境上给予解读者一个想象之美的空白,这空白指示着一种状态,它充满张力,可以不断的被诠释不断的被深入。所谓的“道,法自然”指向的是一个空灵周转,不断自我调和的循环。老庄,禅宗都提倡这种审美观。而奠基于古希腊和罗马的西方艺术,大多数是从一个体系架构来追求审美之道,无论是创作还是解读,双方都从一个整体的、确切的结构来把握。宏大的整体,分布精密的内部结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古希腊那近乎完美的人体雕塑布局可以看到,西方艺术始终在追求一个条理分明,结构清晰的整体审美观。林语堂曾经举过一个很精僻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应该是林语堂吧):大意是说,西方画重比例划分和实物轮廓,东方画讲究形于意外,多变形而不求工。比较西方画家和东方画家,东方画家能诗能文者多,西方画家工于建筑设计的多。这实证体现在其他方面,例如音乐,交响乐分工明确,段落清楚,司者各其职,什么时候演奏第几个小节,整个过程如同一架庞大的机器一样,出不来半点偏差,而中国很难找到象这样的例子,我曾经找过战国编钟的资料和唐玄宗编舞的文字记载,都没有关于乐章时间长度和乐器演奏分工的具体设置,希望有对音乐懂行的朋友们可以了解一下。仔细想一想,令弧冲和任盈盈不可能每次合奏的过程是一模一样的吧,大巧不工嘛。回到小说描写,从这两种不同原则出发的审美观点是要影响到文学的,简单的解说就是西方文学重结构和设置,东方文学重空灵飘逸。而这是一个层面。如果要放开来讲,这篇文字是不够用的。要顺便提到的是,形式和主义之争并不只单纯存在于东西方的文化冲突,传统的中国文化内部也有文学形式与文学思想表达方式的争斗。象韩愈搞得那套新古文运动,具体也是针对魏晋南北朝那沿悉下来的追求形式华丽而不重思想内涵的风气。扯远了。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从结构上都是十分注重编排和情节设置的,拜伦和歌德在谈到自己的十四行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必须严格按照十四行的结构和要求来写,这一点隔壁三江提到的油约有类似之处。情节上注重巡回式的结构,重点在那里,什么时候该说什么都有规定,小说受的限制要小一点,但是成功的现代西方小说家没有一个不是结构大师的,举个例子,战争与和平,
巴黎
圣母院,克里斯多夫这每一部小说都有一个复式的双重线条在里面平行前进。再通俗一点的,几都山伯嚼或者简爱。整个小说犹如一部机器,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一个人,在什么时候该作什么编排,都是很机械化的(这里的机械化不是贬意)。这种传统在今天一直在沿悉,看过约翰格里森姆那些法律小说的人都找到他是个最畅销的通俗小说家,但是从其构筑小说的情节技巧上看,比他的前辈象西德尼谢尔顿时要明显高出很多的,可能和他本人是律师经常干那格式化的文本有关系。
2005年08月25日 11点08分
1
巴黎
圣母院,克里斯多夫这每一部小说都有一个复式的双重线条在里面平行前进。再通俗一点的,几都山伯嚼或者简爱。整个小说犹如一部机器,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一个人,在什么时候该作什么编排,都是很机械化的(这里的机械化不是贬意)。这种传统在今天一直在沿悉,看过约翰格里森姆那些法律小说的人都找到他是个最畅销的通俗小说家,但是从其构筑小说的情节技巧上看,比他的前辈象西德尼谢尔顿时要明显高出很多的,可能和他本人是律师经常干那格式化的文本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