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篇好文,分享下,只能复制了
锵锵三人行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woshifjx 楼主
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legacyintouch/d182.html
原文出处

学者批评清末改革“太积极”
杜亚泉认为:在清末新政改革这件事情上,不是当局做得不够,而是他们做的太多了。
杜亚泉批评清末新政:不是做的不够,而是做得太多了
清末最后十年,为应付内忧外患,曾启动立宪新政,但终究未能挽救清廷的覆灭。一般对清末改革的批评,多集中在当局者并无诚意等层面。但在亲历清末民初之大变局的学者杜亚泉看来,当局有无改革诚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改革方案本身,有没有可行性。
杜亚泉认为:在清末新政改革这件事情上,不是当局做得不够,而是他们“太积极”,做得太多了。其理由是:“一国政府之本分,在保全社会之安宁,维持社会之秩序,养其活力之泉源而勿涸竭之,顺其发展之进路而勿障碍之,即使社会可以自由发展其活力而已”,国家应该发展教育,但“不必自为教育家”;应该发展经济,但“不必自营农工商之业”。①
《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
在杜氏看来,“国运之进步”与“政府之强大”是两码事。若不理解此点,“贸贸焉扩张政权,增加政费,国民之受干涉也愈多,国民之增担负也愈速。干涉甚则碍社会之发展,担负重则竭社会之活力”②,社会没了活力,国运也就完了。综而言之,“若谓社会之进步,必仰政府之提携,不如反而言之,谓政府之进步,仰社会之提携,较为确当。”③
基于此种理念,杜氏在反省清末新政时,认为许多举措不合时宜。如邮传部、农工商部多属“虚设”;警察制度徒然“模拟他国”,耗费巨大,但不合国情,巡警遍布乡村,却“终日植立,无所事事”;办理新式学堂,则孜孜于制定“繁密条例”……这些具体意见是否合理,或可商榷,但杜氏认为改革伊始,应“立法于简,其后可繁”,确属真知灼见。可惜清末新政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启动之初,即“立法于繁”,终于搞到官吏无从措手,百姓难以存活之窘境。
批评清末地方自治:徒慕虚名,项目应有尽有,变成敛财盛宴
清末民初,“地方自治”乃是知识分子和朝野政客竞相鼓吹的流风,几乎到了无人不谈“自治”,无事不可“自治”的地步。但在杜亚泉看来,“自治”是好东西,但却坏在“徒慕自治之虚名,而不求实际上的利益”上面。本身中央也好,地方也罢,人才、经费均极有限,却“忽增此无数之自治机关,而欲其于学务商务农业工业与夫工程卫生,均各措置合宜”,根本就是“不可能之事”。④
杜氏回顾:晚清的自治章程,所列举的自治项目,可谓“应有尽有,应无尽无”,“举凡自治所可为之事,悉搜罗而并列之”⑤,既不区分缓急,也不安排先后。其结果就是:办哪一件事,不办哪一件事;哪一件事快办,哪一件事缓办,并不依据人才、经费、收益等客观条件,而全看对自治办理者个人是否有利可图。晚清自治运动,多演变成地方绅豪的敛财盛宴,个中原因,正在于此。
杜氏这种摒弃“改革真诚论”的批评思路,对今人多多少少仍应有其现实的借鉴价值。
1901年,清廷派醇亲王出使欧洲,仪仗队行进在上海南京路上
2014年06月25日 10点06分 1
level 11
所以总师的一句“摸着石头过河”就不知道比清廷和民国高明了多少倍啊!
2014年06月25日 11点06分 2
从现在来看,我很悲观的说,社会固化太严重,变革一次是伤经动骨,除非世界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没有外力挤压中国
2014年06月25日 14点06分
回复 huolieliao2000 : 我们现在就是在补这一课,于是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么一说。想架个桥过河,现时之下不是不可以,长远来看,这河的水性如何、桥又靠不靠得住都成了隐患。有朝一日,河水涨了、桥垮球了,全部落河,归零重来,仍是百姓苦!
2014年06月29日 11点06分
回复 huolieliao2000 :这就是个度怎么掌握的问题了,有的人认为架桥的时候到了,有的人认为还要再等等,谁说得清楚什么时候是正确的时间?反正我不知道,可能我是比较保守一点的人吧。
2014年07月01日 11点07分
回复 huolieliao2000 :话说这么难听这是你的不对了。我说邓公的“摸石头过河”比晚清高明,又没表示现在的搞法就完美无缺,邓公都死了十几年了,给他点个赞很过分吗?
2014年07月01日 14点07分
level 9
意思是说保持结构稳定是非常必要的?
2014年06月25日 16点06分 3
还有就是改革不要想着一步到位,都是循序渐进的,步子大了会扯到蛋,疼
2014年06月25日 16点06分
回复 微微之澜0 :看是什么既得利益者,如果是最顶上的,那么他是希望改的,不然摔死的就是他,而他下面的人很多都不会相信他的话,因为他们不容易摔死,于是嚷着喊他滚下去,让他上去看看
2014年06月26日 05点06分
回复 微微之澜0 :清末改了呀,没看到洋务运动带来的效果吗?慈禧他们只是不接受君主立宪制,放谁谁都不愿意的,从权力富翁变成权力乞丐,这要多宽大的胸襟。
2014年06月26日 06点06分
回复 微微之澜0 :被请去喝茶是一种荣耀,说明你摸到了g点
2014年06月26日 09点06分
level 6
官不与民争利,政府把控太多的国家资源和资本不利于公民社会的发展
2014年06月26日 13点06分 6
level 11
看他的评论主旨就是维持小政府,大社会。这点我赞同。
2014年06月29日 13点06分 7
level 3
说这么多都是扯淡,时邪,运邪。
2014年07月01日 15点07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