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西游记是名著,它之所以是名著,当然有很多的原因。比如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深刻的内涵、成功的人物塑造等等。这里,楼主和大家聊一聊西游记的另一个出类拔萃之处——点睛妙笔!
一篇文章如果有一处点睛的妙笔,那立马就会上一个档次。而西游记中,这样的妙笔比比皆是。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颇具争议的“贞观十三年”。之所以说 “颇具争议” ,是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它是败笔,但在楼主眼里,它却是妙笔。 而且我相信看完本贴,很多人也都会认为它是“妙笔”。
2013年05月07日 09点05分
1
level 12
原著中,唐僧开始取经的时间是“贞观十三年,岁在己巳。”
这个时间有两个问题。
第一,历史上的玄奘是在贞观元年离开大唐开始取经之旅的,而西游记却改成了贞观十三年,作者的用意何在?
第二,根据史料,贞观十三年并不是己巳年,而是己亥年。
这两个问题被很多人用来抨击西游记,“看了西游记,说话象放屁”,到处都是胡说八道。的确,如果说附录是后人的伪作,那么作为正文,作者犯这样的“错误”实在是不应该。如果说为了故事情节作的改动,似乎又没这个必要。那么这个错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不妨来想象一下,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当他写到唐僧出发的年代,并同时想用天干地支纪年的时候,作为一个严禁的人,他必定会去查一下唐史,这对于熟读史书的古代知识分子来说,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毕竟《大唐西域记》不是禁书,《唐史》也是常用史书,那么他为什么会查错呢?还是故意写错呢?我认为对于这种不应该错而偏偏错了的地方,十有八九是作者有意为之。好了,一通废话之后进入正题!
2013年05月07日 09点05分
2
啥唐史啊,新唐书还是旧唐书?
2013年05月08日 08点05分
回复 aragorn3333 : 不知道,这个年代网上有人考证过,可以百度一下。
2013年05月08日 09点05分
己巳年指的是大业五年 杨广第二次开科取士 陈光蕊中举 金蝉子投胎 都是在这一年 根据是孤布金寺老唐自己说的年龄 影射的则是大隋和大唐都在执政第十三年名存实亡
2015年05月21日 10点05分
sht 大业十三年 李渊起兵造反
2015年05月21日 10点05分
level 12
我们先说贞观十三年的“十三”。要了解十三的意义,我们先应该了解西游记中十二的意义。在此,我引用书中的两段话来说明。
第一,西游记第一回,作者用宇宙的形成作为开篇:“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在西游记的宇宙观中,宇宙的状态是阴阳不断轮回的,每次轮回叫做一元,它被分成十二会,这十二会是宇宙由混沌发展到分明,生万物,然后再逐渐回归混沌的过程。
除了宏观的十二会,微观的十二时辰也是如此,书中也用“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戌黄昏而人定亥。”
进行了说明。所以,作者一开始就用“十二”这个数字代表了轮回,代表了时空的一次生灭,阴阳的一次转换。
第二,还是在第一回中,菩提祖师门下的辈分也用了“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个字,十二的字用完再从头开始,如此不断循环。可见,这里的“十二”也是代表了轮回。
例子不用多举,从以上两个例子应该可以看出,“十二”就是古人用来表达事物一次轮回的数字,至少西游记作者是这么认为的。
而西游记的开篇诗里告诉我们:“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所谓西游释厄,也就是西游取经克服魔难。取经的故事是为了揭开“造化会元功”的奥秘,而造化会元是不断轮回、循环往复的。另外,唐僧是金蝉子转世,唐玄奘是金蝉子在世间的一次轮回。为了表达这么多轮回,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数字——
“十三”!
既然十二是一个轮回,那么十三不就是下一次轮回的开始吗?所以,“贞观十三年”
这个时间巧妙的暗含了循环轮回的造化之功、唐僧的轮回转世和取经之始这三层意义。这比起史实“贞观元年”来,显然更胜一筹。
2013年05月07日 09点05分
3
level 12
说完了贞观十三年,再来说说“岁在己巳”。
己巳,是古人的天干地支纪年法。这里作者为什么不采用史实“己亥”,而要将其改成“己巳”呢?原因就是,作者要取“己巳”作为地支以外的意义!
巳,本义是在胎包中成长的小儿,是生命的开始,当然也就是轮回的开始。己是自己、自身、本身,从西游记的角度引申一下,那就是造化的本源、或者唐僧的本来面目“金蝉子”。如果说“巳”表达了轮回,那么“己”则表达了跳出轮回的“本来面目”。
所以“岁在己巳”不仅暗合了“贞观十三年”所要表达的“轮回之始”的意思,而且更进一步,包含了跳出轮回的“本源”意义了。
说完这些,我不得不感慨一下西游作者文思的精妙。他仅仅改动了两个时间,短短两三个字就让取经开始的时间契合了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的深意。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而这只不过是西游记的妙笔所生众多奇花中的一朵,以后有时间慢慢和大家聊。
2013年05月07日 09点05分
4
level 12
因为看到吧里帖子的水平实在是有低龄化的趋向,像雷吧之类的大神们又好像都在闭关修炼,所以最近楼主发的帖子有点多,各位别见笑。
2013年05月07日 09点05分
6
想楼主这样有理有据分析的太少了,现在都是一群浮躁的人讨论什么谁武力厉害谁法力强的谁老大谁老二的垃圾贴
2013年05月07日 09点05分
雷吧现在是要面对头疼的事了,他要学开车,还要准备娶老婆,被现实正在摧残,没指望了雷吧,西吧的一个璀璨之星正在摇摇坠落啊
2013年05月07日 11点05分
何止低龄化,简直就是幼龄化……
2013年05月08日 01点05分
回复 一头雾水leny :是啊,铺天盖地的武力贴,真是晃瞎我也~
2013年05月08日 01点05分
level 11
@雷震与天,说实话,你搞的懂不?楼主是我们吧的才子啊,哎,你,不行:)哈
2013年05月07日 11点05分
10
我写的很晦涩吗?是你没好好看吧!
2013年05月07日 11点05分
![[啊!]](/static/emoticons/u554auff01.png)
还有,你胆敢小看雷吧,不知天高地厚阿!
2013年05月07日 11点05分
因为我之前也想到这个问题,今年正是2013,所以和楼主想到一块了。
2013年05月07日 12点05分
level 14
看了你的解释。。说话也像放屁。。。。。。。。。。。。。哈哈。娱乐一下楼主别当真。
2013年05月07日 11点05分
11
level 13
关于《西游记》中“贞观13年”之谜:
唐僧生命中的重要数字“13”,他取经的一切原由经过都离不开“贞观13年”。
我们来数一下到底有多少个“贞观13年”:
原文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有人一人姓陈名萼,表字光蕊……唐王御笔亲赐状元。”
这里是第一个贞观13年,同时要注意一下唐僧老爸的名字,陈萼字光蕊,陈为旧,萼为基础,蕊是下一代,而且蕊成萼枯!
综合起来说就是唐僧旧有根基(也就是本身有夙缘啦,想不成仙都不行),必定在他这代能够很强大,他老爸是没啥希望的!
“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这里注意一下,在这一回他为父报仇之前就已经十八岁了!
然后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唐太宗地府还魂时,“阎王惊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
这是第二个贞观13年。
然后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像化金蝉》,“贞观十三年……陈玄奘大阐法师……”
这是第三个贞观13年。
为什么有这么多“13”?是作者喜欢这个数吗?肯定不是!
一共三个13,但事实上有意义的只有两个,因为唐王对阎王说话那年和建水陆大会陈玄奘讲法那年是同一年,差不了几天!所以这三个贞观13年里最重要的是唐僧他老爹死那年和唐僧上水陆大会讲法那年!
为什么会引起我们注意呢?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了,唐僧他老爸中状元结婚又被打死是贞观13年,唐僧十八岁报仇之后上水陆大会讲法却还是贞观13年?
因为这里作者要通过这个贞观“十三年”这个时间告诉我们两个重要信息:
信息一:道教有三一信仰,是万物生成的基本模式!
《道德经》里说“道的演化法则是先形成一种混沌状态(就是前边说过的一穷二白的状态啦),然后产生阴阳二气,二气交合生成三才,至此万物出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而1、3正是这一过程的开端和结束!所以要修道就要从3(精气神、铅汞刀圭)返1(金丹)!
信息二:我们要看到,道由一而分化为三时产生人!所以13代表着唐僧在取经之前是个凡人(是包含元神的,前边我讲过了,人人天生都有元神)这一身份!
所以自从他生出来,只要还没正式修道(当个在庙里不劳而获的和尚不算正式修道),长到十八岁还是八十岁都不重要,统统用13代表!
而修道的过程就是把1而3反回去变成3而1的过程。
所以综上所述,13其实是一而化三!
另外我们要注意到这里章回题目中叫唐僧做“江流僧”,“江流”是什么意思?
随波逐流吗!
人在红尘中,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身心性命全不由自主,故为“江流”。
但是他又是“僧”,有一点灵光含元神,所以还可以修道,改变这一不和谐的现象!
当然,元神人人都有,就好像口袋里的两块钱,而有些人决定用这两块钱去买张彩票——这买彩票的过程就是修道,在无穷无尽的买了彩票的那些人中有某些命特好,悍然中了500万,从此可以不工作,一天到晚没事还可以去大城市旅旅游,这就叫成仙!
接下来,唐僧终于踏上了他的西行求法之路(开始买彩票了),从这一刻起,他就不再是个尘世的凡人了!终于真正的“出家(也就是离家出走了)”,从此他抛弃了那个只能随波逐流(江流)的身份,只作为一点元神出现!时间终于开始前进,也不再永远是“13”了。
2013年05月07日 11点05分
12
这个解释以前也有人发过,问题在于古人没有阿拉伯数字,恐怕不会把 十三 看作 一三 。
2013年05月09日 01点05分
江流僧白活了十八年,是三藏出身回增补者套用袁守诚回开头时不察所致。
2013年05月10日 09点05分
level 4
楼主 既然如此 我也请教一个问题
1 陈光蕊是贞观十三年中的状元,后面才有的唐僧
2 唐太宗还阳是贞观十三年
3 水陆法会是贞观十三年
问题来了,唐僧怎么就能做水陆法会的大禅师? 难道他穿越了?
2013年05月09日 01点05分
18
比较主流的说法是 附录是后人加进去的。
2013年05月09日 04点05分
我比较认同你的说法,比如很多人看鲁迅的文章总要挖就鲁迅的深意,说不定当时就那么想的,没有其他意思。不过有没有可能是吴承恩笔误
2013年05月09日 04点05分
古人成书,读者并不是很多。从唐王那几章可以看出吴承恩对唐王的偏爱,加20年阳寿不算还要太平歌舞。我猜想这贞观二字深入作者内心,作者落了窠臼,下意识的没发现书中这个误笔,才有此错误
2013年05月09日 04点05分
回复 godalone : 不挖怎么有乐趣呢!
2013年05月09日 08点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