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别心够不够证初禅
佛门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wenqiixing 楼主
我看了不少佛经,心理学,道经,儒经,回过头来什么都没懂,就明白了个无差别心。
以这个心去实证,各位大菩萨告我,这辈子够不够证个初禅?
我这人很固执,自己不通的地方就是学不会记不住。
我看论语,就懂了以己度人,推己及人
学道德经懂了个勿起二元对立之心
学易(这个连懂都称不上)明白了不辨(不辨之辨)吉凶
看佛经物我两忘,然后物我两得
最后总结了个不起差别心
然后觉得学不进去了(看看可以,但不花数年时间时间内不把现在懂的变成习惯自然,学不进新的了)
要是能起大决心去修,取证,走到哪步回头合适?还是现在就赶紧忘掉,一步别走最好,免得入魔。
请教各位大菩萨了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1
level 13
我手何似佛手?我脚何似驴脚?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2
咳,我佛学的不好,专用词一个不会,也不会打禅机。 我是想说,只是无差别心而已,非是无差别识,这样也不对吗? 要是这样也不对,我就不修了,老老实实体悟人生,等觉得底蕴够了再回来学佛。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wenqiixing 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场,为伊有个差别在,有个分别执取在,所以不识啊…学得越多被缠缚的就越多,无法在生活中落实,所以无法继续,都是脱离了日常生活中的起心动念的观照,把学佛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了。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回复 临济小厮子 :没懂,我是想说不敢轻易对事物持好坏,善恶观,执一面忘一面。想到自己的时候多想想别人,想到别人的时候多想想自己。 非是消遣,确实人生体会加上一点拙见,想融进骨子里去。 小子笨拙,还请菩萨不涩赐道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wenqiixing 你接雨露用手心还是用手背??
2012年12月18日 10点12分
level 8
楼主还是别学了,老老实实做人吧。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3
level 8
wenqiixing 楼主
嗯,好,那我就不学了,好好做人好了。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4
level 14
初禅是禅么?我不懂。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5
或许我说错了,不记得了,我是想说首次明心见性的意思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回复@wenqiixing :那叫开悟吗?这个更不懂了,至今没有这样的体验。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回复 kingkongdd :就是别人说的,突然觉得遍体轻松,以后不容易起什么贪嗔痴了,大概觉得是这个样子。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回复@wenqiixing :听说的话还是不准确,去找个厉害和尚印证一下吧,否则多半是过路风景,离终点远着呢!我一般持咒和念经,所以觉得智力有所开发就是进步,但这样的体验一次都没有……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level 8
wenqiixing 楼主
诸位看见了,有心思的都点化下末学后进哈,是真的想修什么了,要是实在觉得末学后进没有佛缘的话,就骂我两句。
这样小子就不敢走向更重的执念,老老实实学点礼貌,学点诚信好了,不敢琢磨形而上的了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6
level 8
wenqiixing 楼主
我发现我的标题是大过,虽然不是那个意思,但大概还是起了妄心了,请教下,怎么改?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7
level 8
楼主 这么盲修瞎练也不是办法,早晚得崩溃,修道确实需要机缘的。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8
好吧,不练了,这贴当个讨论帖吧。我也知不可轻易修持,但还是总有我慢(没用错吧),唉,还是多听多看吧。
2012年12月18日 09点12分
level 8
wenqiixing 楼主
诸位菩萨仁慈,小子愚笨,再问个很不好的问题,学佛必须持咒吗?
仅仅持戒,从理上能不能走通?
2012年12月18日 10点12分 10
学佛圆满六度万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持咒,诵经都是精进的方法。方法很多,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如果只是持戒,也是很好,戒持好了,就是初果圣人。
2012年12月18日 11点12分
阿弥陀佛,念经持咒,是因为我们是凡夫,杂念太多,妄念太多,用一正念来制万念。当然经咒佛号等还有消业等作用,这里不说。一心持咒时,心在咒上,妄念慢慢会减少。比如,平时没事时,我如果心里想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好那,还是想,一会儿吃什么饭好那?不用说,自然是忆佛念佛好了。阿弥陀佛
2012年12月18日 11点12分
@智慧123 那一会吃什么饭啊?
2012年12月18日 11点12分
@智慧123 那你没事念完佛是不是该做饭了啊?那一会吃什么饭啊?
2012年12月18日 11点12分
level 14
请问看过《金刚经》和《维摩诘经》吗?
2012年12月18日 10点12分 11
就看过三遍金刚经
2012年12月18日 10点12分
回复@wenqiixing :觉得怎么样?
2012年12月18日 10点12分
感触最深的是开头一段,感觉很真,后面的对话是看注解的
2012年12月18日 10点12分
回复@wenqiixing :这样说吧,《金刚经》是释迦牟尼佛对出家的弟子说的如何修行的问题,《维摩诘经》是通过维摩诘居士和各大菩萨,弟子和释迦牟尼佛的互动,说在家人如何修行的问题,我建议你先把《金刚经》不看注解熟读几遍,然后看《维摩诘经》,试试能不能看进去。
2012年12月18日 10点12分
level 9
无分别心是第四禅的修炼课程!!!!过了第四禅才能完全进入禅定的世界!
2012年12月18日 10点12分 13
请教前三禅是哪些,或有什么经书
2012年12月18日 10点12分
level 1
这么跟你说吧。修在成佛,悟在明性。“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所以修者住念、住心、主因、住果,如是生灭、不得涅盘。修乃是强求,悟那是觉性(也就是有善根佛缘)但是缘这个东西,走到哪算哪,别强求。强求只会苦了贪心,灭了觉性,往地狱里又陷了一截。
2012年12月18日 11点12分 16
level 9
 三禅和二禅的差别是:有些人在三禅,你会觉得身体不存在了。但是,感觉头还在,觉得全身很快乐,却不知道身体在哪里。到了三禅呼吸很微弱,有的会觉得呼吸困难,主要是呼吸不正常及胸口有毛病而造成的障碍,一般是忧郁、易怒及紧张的烦恼造成气结檀中穴。有些人到了三禅心脏会跳快。为什么呢?因为,三禅的呼吸很微细。那些心没有力的人会觉得心脏负担不了,会跳得快一点。这样,他就应该在三禅多呆,慢慢地适应,最好是吃补心气的药。   上四禅,呼吸就要停止了。有些人会呼吸停止不了。他就只能留在四禅近行定,无法进四禅。你如果深入四禅,外面的声音是都听不到的,那是最好的四禅。如果一个人在四禅里面,听不到声音以后,这个人就可以进一步修第五个定。如果你只修到四禅近行定,还会听到声音,就没有能力进入第五个定。   禅定越高,定力越强,心念越细,呼吸越细,感受越快乐。但是,从三禅进入四禅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一旦你从三禅进入四禅,快乐就会立即消失,完全没有乐受——舍受。如果你们有经验过四禅,就会知道叫舍念,就是没有造作的平等心,四禅的心不造作,而且非常清净——念清净。
2012年12月18日 13点12分 17
level 9
初禅近行定是心念的集中力达到了初禅的水平,不等于你当时进入初禅,所以上到初禅近行定,不等于进入初禅安止定。当你进入初禅,会有进入的感觉,整个人沉入在里面。这时若要上下,就必须从初禅出来,你就会有从里面出来的感觉。就是说进去和出来犹如进出房间,上去和下来犹如上下楼梯,是不一样的。   禅定之间的觉受差别处   初禅与二禅最大的差别是:初禅的心态有觉有观,很容易被声音干扰。初禅的人听到声音,心就乱了,所以佛说声音是初禅的刺。二禅的心态无觉无观,声音的影响,你都如如不动。
2012年12月18日 13点12分 18
level 6
无道可证。
无果可得。
性本光明,擦亮它就好了。
你看过《心经》了没?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这个空是什么?是 观自在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的时候所处的境界。
这个境界是怎么进去的? 是放下一切杂念。你的心静下来。再静下来。再静下来。
这个境界我们初级的修行人不是很容易进去,但是心经已经解说了境界中的“观感”:
空中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意识界,无无明。
那正是我们本来的样子啊!
“我们”的本性,除去一切虚幻假象的那个最真实的本性,是连意识都没有的。
既然没有意识,你用逻辑思维去理解的东西,就只不过是一幅地图。或者连地图都不是。只是知道,那个方向,是确定
正确的
“道”之所在,如来之所在。因为老子这样说过,佛陀也这样说过。爱因斯坦说得不好,但也这样说过。
我目前个人这样理解: 所有眼见的,耳听的, 鼻闻的,身感知的,意识思考的,都是很局限的。它们是厚厚的障碍。 遮挡了我们本性的光明。
我们,就像被关在暖水瓶里的精灵,到处被镜子包住,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影子(唯心所现)。而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水瓶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要想透知真相,只有剥开厚厚的水银涂层,看到外面的光,我们才能知道宇宙的真相。
这就需要不被眼,耳,鼻,舌,身,意所欺。而实际上,它们没有欺骗我们。只是它们能力有限。穿越它们的唯一方法,是用“心”去代替它们。 “心”是无限的。
让心安静下来,再安静下来,再安静下来。直到没有一点杂念。强名之为“无心”
至于你说的,不起分别心,对待万物万事平等,是世间真正至上的高贵。真能做到了,没有是非对错的分别心,自然也不会起喜恶赞厌的意,那不也真正的做到无心了么?既然无心了,心的概念也自然没有了。
我建议你如果很乱了,先不用过多的去涉猎别的,读心经,背心经。背诵的时候,一遍又一遍,总是会得到新的智慧。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法门何止八万四千,条条大路通罗马哦。
2012年12月18日 13点12分 19
level 6
修就修,就别急就别想成果
2012年12月18日 14点12分 20
level 11
如果想证果 乃至成佛 都可以修占察轮 菩萨会告知你的
2014年05月27日 16点05分 22
level 11
贪多嚼不烂,学得多的后果就是一无所成
——来自 爱贴吧 Windows Phone 客户端
2014年05月27日 16点05分 23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