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qiixing wenqiixing
关注数: 6 粉丝数: 28 发帖数: 2,498 关注贴吧数: 12
一般人所说的开悟是真的明白道是退不是进了。 不论是自己开悟,还是佛家,道家开悟都是真的存在的,而且不是什么稀奇事情,因为我们本就处于开悟的状态而不自知而已。 一般人的开悟说到底只是一小悟,悟入无为或者实相了,明白一切经典究竟是在说什么个东西了,并且真的一般很难很难再有贪嗔痴了,因为开悟的人当下已经满足。要做的无非是不断在本来生活中随业修行,所谓的修行也没个修行可言,就是不断使自己安心,一点点破去自己过去无数世积累的执着。 如果在这个时候升起执着,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应该怎么怎么样了,而不是明白每个人都是最完美的,每个生活都是最完美的,就会堕落,并且很难再回过头来。 所以说,所谓的开悟就是知道回头了,并且不断地在各种事情上回头,心中得定,得大安稳,由这个安心或者说无为,入定,可以禅坐,可以不禅坐,慢慢身体随着变化,心量越来越大,自己的概念越来越淡。 开悟的人别求供养,这个业力真不是你那一点小悟可以承受的,即使已经悟入一定神通了,也是如此。应该随处安心,并主动帮助其他人悟入,以这个功德脱离法执。 最后说一句,开悟什么都不是,而且只是这一生的,下辈子照样被迷,如果不知保任,说到底是个理解经典的凡人而已。开悟人应该以开悟的经验不断跳离所有的成见和执着,一切生死带不走的,都别握在手里,之后三天一悟,两天一悟,破去层层执着,最后神通具足,身心了然清净,观法界如自身,观轮回如自身,这时就是站在了生死门前,是凡是圣这个时候才能见分晓。
另一个令人解脱的瞎编故事 话说,一个幻术师向一个大师询问人生的真谛,大师告知苦集灭道,幻术师笑笑,指指门口的破吉普,大师说,人身就像这破吉普,坐上去难免痛苦,还容易坠入山崖,早出来的好。幻术师摇摇头,让大师坐上去。大师坐上去后,幻术师突然关上车门,车自己开动,大师大惊失色,却控制不住,直到坠入山崖,一个念佛的念头还没转,就晕了过去。 醒来以后,在一个茅屋里,身体伤已好,主人是这个山谷里的猎户,民国逃至这里,便不曾出去,生活随不富足却犹如桃花源,人人质朴。大师慢慢融入进这里的生活,只觉得每日都身轻心轻,幸福满足, 慢慢忘记经书,只记得念佛,慢慢佛号也想不起来了。 大师在这里娶了个曾经照顾她的姑娘,虽不美丽,但贤惠少言,总对着大师微笑。儿女双全,最喜欢听山外的故事。临死前大师看着一双儿女皆家庭幸福,微笑着执着妻子得手。 临死时想到,自己这一生无憾了。却突然想起师傅的教诲,隐约记得应该念句什么,却怎么也记不起来。 景色旋转,变黑。忽然一亮,看见了幻术师的脸,幻术师端着一杯茶,说如何? 这两个字像雷声滚滚而过,大师愣了一会儿,长叹一口气。从此闭关去了。 有道是,困苦易度,幸福难出。最难舍的不是贫穷与苦难,而是我们从小最向往的生活。
末学对于戒体的感悟 末学尚未正式皈依和受戒,关于戒律的书也没正式读过,但结合自己对佛法的认识,对戒体这俩字的感悟,不正确的地方望师兄们指正。 戒体,就是以戒为体,以戒为体才能得清净心,才能得正等正觉。 这个身子不是我们的身体,只是寄宿的客栈。说以自性为体太难感知,那以什么为体?就以戒律为体。 逼我犯戒,就是断我手足,现在这个身体的手足断了,戒的手足不能断。 逼我破戒,就是害我性命,这个身体死了,戒体也不能破。 为什么? 人身易得,地狱里待几个劫就有了,戒体难得。 有人说破戒了,我再去找师傅忏悔,再要一个就行了。 那是赶上这个时候了,早些年,你破戒这个戒体就不给你了。 再晚些年,万一去世,再等修成人身,闻法,得戒体,得多长时间?至少大半个大劫,等到弥勒成佛,你再去讨这个戒体,不仅需要大机缘,也不容易讨得。(那真是乞讨得的) 而且人身最多保护你几十年,最多让你少受苦。(有过出神经历的人就知道,没有身体保护,我们很脆弱的)。 但戒体只要不破,能跟着你轮回的,这个说法有根据的,而且能帮你成就正等正觉。 所以两个身体一比较,肉身可以直接布施掉了。 有人说我要这个戒体做什么,自己守戒就是。说这话的肯定不是正式皈依,诚心向佛的。 我们自己守戒守的再好得不到这个戒体,为什么,心戒守不得,总有犯戒的念头,即使你说你没有,那也是你察觉不到。佛和弥勒对话,说一弹指有多少多少兆念头,这个是念头,你那个叫妄想。没有犯戒的妄想就是大善之人,何况没有犯戒的念头。有了这个念头,你自己凑的戒体就是千疮百孔,活不下去的。受戒得的戒体是谁的?是佛给的,是几千年来,多少僧人维护的,这个是真的清净戒体,即使给你受戒的师傅,自己都不能完全不犯戒,这个戒体也是清净的,是诸佛护持的。 所以说这个戒体是种子,是成佛的种子,慢慢随你的功德积累,生根发芽,将来成就三藐三菩陀,就是结果了。 所以受戒的,不懂佛法也是真学佛,不守的,佛法圆通也是搞学问的。 以上,望真学佛者指正,都是自己的想法,没抄任何一句。
还记得那个你自己吗?原创 总是莫名烦躁,仿佛忘记了什么。 总是莫名恐惧,仿佛背叛了什么。 深夜里突然醒来,一个巨大的念头紧紧地攒着你的心脏,那里有着什么,那里有着什么,你能感到他紧贴着你的体温,你能感到他在你耳边的呼吸,你仿佛能听到他对你无声的耳语。 于是你大声喊叫,拼命拒绝,告诉自己他是不存在的,是假的,于是你慢慢平静下来仿佛大梦初醒。 庄周梦蝶,还是爹梦庄周,你怅然若失,于是开始寻找,寻找那心底里的温暖,那心头的光明。 你以为可以找到什么,可抓到手的都是现实的冰冷,你拼命工作,拼命生活,你手里握着整个世界,心却在角落里哭泣。 有同学问你,你觉得你是怎样的人?你笑笑说,你从不爱说话,总是喜欢微笑,从不被感情所影响。同学嗤笑,拉倒吧,你总是冷着脸,嘴巴不停,还一点就炸。 于是你愕然,但仔细回忆,同学说的一点不错,但心里有声音在喊,那不是你,但那不是你,那是谁,你是谁? 你觉得一个巨大的恐惧抓住了你,似乎所有的问题一起涌上心头,只觉得天旋地转,这个世界仿佛镜子似的被人一脚踹碎。 或者过了一个世纪,或者一眨眼都没过去,你醒了过来,你心里无限平静,却嚎啕大哭,你心中无限欣喜,却怅然若失。 于是你想起来了,曾经有一个你自己,暖暖的像太阳,从不生气,从不抱怨,从不开口说一句话,只是在你身边默默地陪着你。 当你玩的开心的时候,你只是微笑的看着。 当你生病痛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你只是平静的看着,偶尔微微抚慰着你自己。 当你正苦恼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在你耳边无声低语,一个答案突然跳上你的心头,你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你是那么的亲切,仿佛时刻守在你的身边。 你是那么的陌生,仿佛亘古以来你就已经失去。 你突然觉得自己的身体仿佛一具提线木偶,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的虚假。 同学轻拍你的肩膀,你怎么了? 你随口道,你早就已经死了。 什么,同学愕然。 你突然觉醒,晃晃脑袋,刚才想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但是想不起来了。 同学哈哈大笑,你是想到世界的真理就是西瓜是圆的。 于是这段故事就消失在记忆里,当你什么时候能够记起,就是寻道的开始。 当你陪着同学远去,在你的背影,你就站在这阳光里。 你问你是谁,你就是我啊~
无福所得,便是受苦;父母之爱,其重如山。记我的一生 和诸位菩萨说说我的一件真事: 我自认自幼聪慧,能举一反三,能吃苦执着,能不贪不嗔,一路平安。自初中起,从朋友处的了比较之心,询问父母家财问题,父母无心,告知一声勤俭,攒了一笔大财,并言一生无取,只需养老金,财尽归于我。 于是生傲慢之心,学日益退,行日益懒。每日恍恍惚惚如有所失,而不知所失。嗜睡如命,每日不知梦里梦醒,身躬背驼,走路如脚踩棉花,飘飘然而自得,自称大梦教主。自觉福大命大,此生定矣。 至大学以来,却每况愈下,逐渐记忆衰退,每日不起,混至毕业工作,隔日必请假,言不惜其财,日间精神萎靡,夜里噩梦不断,痛苦逼人错乱,几斤神经,无人敢近。 一日偶闻佛法,如溺者执于稻草,不分日夜,不分坐卧,如痴如狂,读佛而行近魔。每日暗室不出,不敢近人,白日不敢出。每读至佛之大慈悲便嚎啕大哭,虔诚祷告,期得救于菩萨佛祖。 有人言我,求人不如求己,吾不闻之,继续读佛。 有人言我,期此下去,一生尽毁,吾心念阿弥陀佛,敝之,余不念佛,才是一生尽毁。 友邻劝之不听,父母劝之成仇,进而一损再损,几近无法挽救,吾欣而笑之,吾几得道矣,然形销骨立,放浪形骸,依旧噩梦连连,疑信之不忠,应破去一切,方能得道成佛。 及一日,偶得一言,抑或终日念佛,渐开了心窍,思得一生,顿起座而大惊,吾在作甚,近十年具费,一生近毁于一旦,方知悬崖勒马,不敢再前。 细细思及,之所以堕落至斯,乃是执于有聪慧,有大财,有福分,而渐却了精进之心,却了入世之心。一切所因尽在误认父母之财为己财,父母之福为己福,父母之教为己慧。 所以有得,父母之爱,得之若福,得之若祸,存乎一心。哪一心?思恩之心,知止之心。 方知回向之心,却有其事,知之祸成福,不知福成祸。 不敢私藏心得,告知诸菩萨,望智有智得,仁有仁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