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道德,希望能引起争论,争鸣.
文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1.道德的定义.
要谈道德,得首先弄清楚道德究竟是什么东西,必须给道德个定义.给道德作清晰的定义是不可能的,只能给个模糊的定义.一个对道德较适当的定义是,一种基于大多数人共识的行为规则.这个对道德的定义应该是比较适当的,儒家思想甚至中国历来的统治者看中道德也正是因为她是建立在大多数人共识的基础上的,因而在推行过程中能最大程度得到人们的支持并受到最小的阻力.这可以看到,道德这个工具的确是非强大的统治工具,但同时也应该预感到,她也可能导致盲目的愚昧.
2.多数人的共识并非就是文明的,而且很多时候都是愚昧的.
关于这点,例子多不胜数,我不想扯太远太多,只拿教育做例子.不可否认,尊师重教,到现在为止都是多数人而且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大多数人对教育的发展都持认可甚至赞扬的态度.现在的主流观点来看,谁要不尊重教师,谁就是不道德,谁反对质疑教育,谁就是支持文盲化,就是不道德的.但文明层次较高的少数精英能看到教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真实面目,只有去质疑教育,质疑老师,才能改变教育走向负面的方向.这样来看,少数文明层次较高的精英就触犯了基于多数人共识的道德.如果社会用道德来做最强力统治工具,少数文明层次较高的精英就会成为道德的炮灰,多数愚昧的人民就能在道德的支撑下继续愚昧下去,教育现状无法改变.
3.在历史上,道德的推行导致的结果往往只是巩固统治地位的稳定,巩固社会秩序稳定,而并非让社会和人民走向文明.
封建礼教是道德统治的表现形式,实事求是的说,在古代,道德的推行是完全借助于封建礼教来实施的.凡是违反封建礼教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不可否认,中国文化能千年绵延直今,基于多数人共识的道德统治功不可没,这也足以说明道德的确是非常好的统治工具.但同时,中国社会几千年都是一个弱肉强食,黑暗不堪的社会也是现实.
4.现在即使可以无视文明而只追求统治地位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道德统治也难以像封建时代那样深入人民的推行.
首先,当道德的现实实施工具封建礼教被废除后,你借助什么推行道德?仅借助意识形态来推行?不可能.中国的马列主义推行了很久,从小孩开始熏陶,结果还是左耳进右耳出,成了空头口号.为什么马列主义思想不能像儒家的道德思想那样渗透进人们现实的生活之中呢?最大的原因是它没有实施这种思想的现实工具,它没有像实施道德统治工具那样的封建礼教,一种完全脱离人们生活的意识形态当然不可能像道德那样能借助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用到的封建礼教而完全渗透到整个社会中去.
封建礼教废除后,要推行道德统治,就只能借助于意识形态喊口号,号召人们学雷锋,但问题在于像学雷锋这样的事只是极少数好人才会去做的,也就是说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不相干.也就是不是们们主流生活之内的事.这样,道德就不可能借助于现实的有效工具来实施.
现代人基本上都受到了较高的教育,而且又是熏陶在对封建礼教抨击的文化之中.所以道德难以复兴封建礼教来推行.某校长不是推行过孝文化么,结果不得而知了.
5.现在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也难以让道德有施展的空间.
工业化城市社会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非常快,并把人的行为套牢在资本主义生产线之上,人们很难有时间去做一些发扬道德的非功利的事,很多时候反而要越过道德来谋取生存.人们生活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已,在谋取生存和尊守道德之间作选择时基本都会选择前者.
6.在现代社会,多数人的共识也很常和多数人的现实行为相矛盾,这导致只能推行伪道德.
这个问题,现代男女关系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当然,多数人的共识当然是纯洁的男女关系,出轨,婚外情,婚外性行为当然被认为不合共识非道德的.但现实如何?是混乱不堪吧.这就是说,要推行男女关系的道德,也只能推行伪道德,只是信仰上的.
7.道德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若是古代,遵守道德要守孝三年,女方出轨要被浸猪笼.现在来看,这些道德文明吗?这几十年间中国社会变化很大,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但多数人的知识和意识形态却还停留在农业时代,这样由落后的知识和意识形态凝聚的共识而形态的道德观很多是愚昧的.
8.关于道德的问题,要谈用一本书也谈不完,所以谈到现在只想做个总结,我从来不反对道德,并且生活中很少有不道德的行为,而且也不看好不道德的人.这就像我尊重知识却会质疑教育,质疑教师一样.
最具智慧的道德是文明,当然文明也只能用道家思想的"道可道,非恒道"来定义.我希望能用文明来构造现代社会秩序,来构造社会等级.
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知识立足于现实的博弈所形成的文化,就能蕴育出文明.
2012年11月29日 14点11分 1
level 13
你写的太多,我看的眼睛疼,而且我喜欢比较简洁点的。在说,又不是写论文,群众怎能看的懂?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2
但道德比教育还深入人心,三言两语去质疑她会被意识形态的口水淹死.只能略通透一下,形成点辩论的基础.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很闲的女生 根本就不必辩论的麻,总结,小道德利己利民,大道德虚不复实,不就是这个?@疯乞丐帮 不也只是力求小道为基吗?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回复 寻道梦理 :但即使小道德也得以文明为基础,应该从较高较综合较和现实社会结合的角度来看.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很闲的女生 理智看待麻,他把你的“现实社会…”看成“自身金钱利益”了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level 10
我要表白一下,我质疑道德并非是我要反对道德,就像我质疑教育并非是我支持文盲社会一样.我只是希望能深入到其本质之中,用较文明的视角来看待她.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4
我觉得你写的很好,最起码有自己的思想,尽管可能有不足的地方,但总比没思想的好。。
2012年11月30日 01点11分
level 10
且不说武侠中道德模范,向应天,江别鹤,就历史上那个道德帝刘备,就文明么.刘备这个人,你说他伪道德,也不太像,他的确以道德来巩固他的江山,但他也的确处处在维护道德.他的人生甚至统治手段也很少有伪道德的行为,但却能在道德之下,寄人家地盘却占人家地盘,爱民如子却又逃离时让人民死于战火之中.这只能说不是他的伪道德问题,而是道德本身的问题,不文明的道德很多时候本身就是最不道德的.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5
level 9
我赞同楼主,无论什么东西被滥用都不好,对应道德这个词,比如道德绑架。要想让人真的信服只有改变对它的认识,我也举个容易理解一点的例子,比如牺牲这个词,牺牲本身是一件值得赞扬和歌颂的行为名词,但你不能建立一个让所有人都牺牲的世界观念,这样只会让牺牲失去它原本的价值,道德也一样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6
不错,很多时候一些意识形态上的东西只能用道家思想,道可道,非恒道,是又不是,不是又是.这不是虚伪,而是一种立足于现实的智慧.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教育问题也是一样,你又不能建立一种让大家不读书做文盲的世界观,也不能完全抛弃知识制造的社会等级,但又不能让多数人捆绑在教育业上,也不能让教育业制造的社会等级撑坏社会秩序.这也只能在道家思想的范畴里才能解决.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level 10

疯乞丐帮呢,跟我争论教育,他还算有点文明的认识观.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7
你不@ 我我知道你在哪啊
2012年11月30日 02点11分
level 13
今天的论证(辩)大会已经结束,结论与昨天一样,谢谢您的光临,我们明天在见,白白!鼓掌!!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9
level 12
道德虽然是社会成员的公认也述说着每个人的意志,道德是社会的产物必要扼杀个人绝对的自由。但道德只是人们自发的价值形态,不应该存在绑架,例如,人家不让座就扁人家是不可取的。道德就像一个大队伍,你来就是哥们,你走也并不一定是敌人。道德的队伍中在完美的情况下不需要榜样,应为当每个人都成了榜样,榜样也不存在了。然而现在的社会,,,,,一口老气叹了。。。。以庸俗浅薄为时尚、以娱乐精神为目的、以经济消费为准则的社会,道德沦丧,人性泯灭,人们为何不坚守自己的善良?
https://tieba.baidu.com/p/2013222975
2012年11月29日 23点11分 10
level 12
年轻人,太年轻。
2012年11月30日 01点11分 11
就是因为年轻,才需要去改变些什么,去创造点新东西.若是儒家的保守思想统治世界至今,就不会这几百年科技的迅速发展.儒家思想要想绵延下去,必须向都会文明的方向改变.
2012年11月30日 03点11分
level 8
怎么说呢,你解释了一下道德的含义及道德存在的价值,而并非是《道德经》,道德经是分上下两篇的,前三十七为道,之后篇章为德。
2012年11月30日 01点11分 12
我好像错了,楼主是对的。我把你的谈谈道德,看成谈谈道德经了。抱歉。。。。
2012年11月30日 03点11分
level 4
写的不错,
2012年11月30日 02点11分 13
level 9
楼主 先说说你对道德这个词的解释 先不要联系其他 单方面的解释
2012年11月30日 02点11分 14
看完一楼后我觉得我们说的道德不是一回事 郁闷啊 争了半天让你费口舌了 怪我开始没说清楚 你先谈谈你对道德这个词的解释 然后跟你说我的
2012年11月30日 03点11分
道德的解释我开始第一点就说明白了,这个对道德的理解比词典的解释更准确,词典的理解好像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人们共同的生活准则.
2012年11月30日 03点11分
回复@很闲的女生 :法律呢[滑稽]
2012年11月30日 07点11分
回复 很闲的女生 :我去。。。。。。。 无语 我们说的道德果然不是一回事
2012年11月30日 10点11分
level 8
浅说一下我对道德的看法,其实儒家的思想被用于阶级统治,这是其思想一部分对于秩序的认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现代社会的自由化思想看这些会觉得有些迂腐,但存在就是合理的,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在一定时期观念是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可以说是具备良性和理性价值的。至于道德,从根本上说这种价值是利于人类生存的,追求和谐,避免杀戮,也是为根本上压抑人的阴暗面,所以说道德本身就是一个良性词汇。(你的思想我看略有些激进,好像多指儒家思想的刻板和阴暗面)。康德认为,善,就是理性。我认为这种解释很准确。再说儒家思想现在被全球所学习,有些学者认为它是人类生存所要走的道路,就是因为他的道德的追求,因为人类最终可能会走向自我的毁灭,比如一战和二战。
2012年11月30日 03点11分 15
无论儒家思想是否会绵延到未来,都要看清楚她的本质,优缺点.我们不可能仅仅为了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绵延而牺牲对文明的追求.
2012年11月30日 04点11分
回复 很闲的女生 :你对文明的理解可能有点宽泛,文明可能不简单的可以用善恶可以区分的。而我觉得,我好像区分了他的两面性,但显然是利大于弊的。
2012年11月30日 05点11分
@北城a 我是道家…
2012年11月30日 06点11分
level 8
加一句,以后叫你才女了。。。。
2012年11月30日 03点11分 16
level 10
拿法律跟道德来对比,法律的律条基本上都非常的清晰明确,很少有歧义模糊的地方,但法律在现实生活在实施起来时,往往很多时候都成了弱肉强食的工具.因为无论多清晰明确的律条,它要借助现实的环境来实施,这涉及到证据等现实的东西.而道德仅是一种模糊的意识形态,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实施当然也会导致向负面方向发展.
2012年11月30日 04点11分 17
法律也需要道德的驾驭
2012年11月30日 04点11分
回复 虽千万人往 :问题在于,像法律那么明晰的东西在现实中实施时都会偏离正义的方向,而道德作为一种模糊的意识形态,又如何能准确驾驭较精确的法律.
2012年11月30日 04点11分
怎么说呢,法律趋于理想,而道德更为感性,理性的东西优势自不用说,缺点就是更为冷漠,而感性的东西更为人性化。。。很难抉择
2012年11月30日 05点11分
回复 很闲的女生 :再精确的法律体系都有漏洞,就算是绝对正义的法律在实行过程中也存在不合理,李庄案就是实例啊,我说驾驭也就是监督,法律和道德的有机结合才是社会公正的保证
2012年11月30日 05点11分
level 14
逐个字讲。道就是许多人走的路。德是德行、品德。
道德就是众人遵循的或者崇尚的共有品德。
这东西也未必就全是儒家的。外国人也有道德。而且大家能约定俗成的东西都不会差太远。比如尊老爱幼、扶助弱者、和平友爱、正当获利。。。。
这些东西不光对统治者,对处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是利他也是利己的。
文明或愚昧和道德关系不大。原始社会也有尊老爱幼,
儒家思想其实只是涉及了道德的一部分。君王推行儒家思想以期获得统治稳定,其手段是以儒家思想取道德而代之。把人们的道德理念限制在儒家思想的范围内。
2012年11月30日 04点11分 18
德行和品行往往也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且不说那些伪道德的人,就公认的有德行,品行的人来说,如季羡林等,当然不能说他伪道德.但问题在于,一个人的真正道德是必须放在整个社会中体现出来的,当教育,社会有问题时不见这些人有智慧的言论和行为,他们的德行就不能被人信服.
2012年11月30日 04点11分
回复 很闲的女生 :既然你说伪道德。那就不是道德。德行品行好不好,不就是说这人道德水准高不高么,一个意思换个法儿说罢了。
2012年11月30日 04点11分
回复 很闲的女生 :关于尊老爱幼,现在的社会,很难说老人是弱者,还是青壮年是弱者.必须肯定的是,现社会,绝大多数老人都不会受温饱威胁,但却有相同大部分的年青人时刻都在为三餐而奔波,常常遇到生存瓶颈 .对于扶助弱者,现在社会也很难说谁是弱者,我说相当大部分年青力壮的人是弱者,你肯定不信.
2012年11月30日 04点11分
回复 很闲的女生 :“当教育,社会有问题时不见这些人有智慧的言论和行为,他们的德行就不能被人信服.”智慧的言论和行为有很多方面。并不见得要体现在纠正世风上。我知道你想表达的意思了。就是说在此世风日下之时,那些公认有影响力和德行的人应该站出来正振臂高呼。。此谓之教化,我觉得太难
2012年11月30日 04点11分
level 14

封建礼教本不应该是道德的一部分。因为统治需要,才将其强加在“道德”范畴。
LZ你把道德 儒家 文明 愚昧 礼教 这些东西分分清楚。夹一块儿写就含混不清了。
如果道德对人有约束作用,那么其应该是一个约束的上限,而法律则是以下限约束人,
2012年11月30日 04点11分 19
封建礼教是道德统治在现实社会的表现形式,没有植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封建礼教,靠吹号号召人们学雷锋,靠一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是不可能真正实施的.
2012年11月30日 04点11分
回复 很闲的女生 :那你要知道所谓“道德统治”并不是靠道德在统治,这里的“道德”是个噱头。还有,号召学雷锋本身其实没啥不好的。 道德准绳在每个人心中,就现在而言,这个很难考外力和教化改变了。
2012年11月30日 04点11分
level 6
简明地说 个体与群体利益最大化实现的一种法则
2012年11月30日 06点11分 20
应该是群体利益最大化的
2012年11月30日 06点11分
两者结合的均衡值
2012年11月30日 07点11分
level 13
以儒家小教,匡我道学大教?
2012年11月30日 06点11分 21
level 7
道德的确是以知识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以思想为起源,以计谋为忌讳。接受知识就好像迎接新事物,有选择性的接受。知识有很多种,浅谈以身试法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有底线,心理有防线,法律有准则,而道德、心理、法律是合为一体的。道德影响心理,影响法律;法律保护道德,和道德相互促进发展,法律保护心理;心理修改道德,修改法律,从而达到道德、心理、法律融为一体。这就如同情景交融,任何一个文明限度都离不开这三样。文明取决于道德的程度和心理的健康程度还有法律的完整度。文明在社会中需要不断提升。任何一种文明的建立都与心理文明和思想文明程度有关。心理又名精神,思想就是精神活动之一。精神文明意义重大,思想文明建设做铺垫基石。道德的起始源于思想的文明发展力度。社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着不同的文明做形象代言。所以,每个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从行为举止体现的精神文明描绘而成的。知识的重要性和无知的危害性相互对立,又统一在社会中。无知就是对生命财产安全权利的亵渎。知识改变命运,命运因知识而精彩,因知识而获得重生!
2012年11月30日 07点11分 23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