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很久没有做认真的探讨了,主要是想说也没有合适的对象
先验,要说这个词,主要得从哲学史开始,然后扩展到两个东西,一个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一个是东方哲学
从哲学史上来说,我说了很多次,一定要从他(某个哲学家)当时的时代基础来作理解式的阐述,这就例如贝克莱的感知,与现在通用的感知的概念是不同的,而基于当时的基督教与经院神学内的某些东西,感知指向上帝并没有什么可疑虑的,这放在现在,几乎就是无法想象的
那么先验这个词也是同理,我们要说这样一个词,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而从词典上或哲学家的解释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切实通用的含义
对于康德来说,先验的含义是作为先天判断的基础而存在的,在三大板块(先验经验超验)当中,它是一个“知识之所以可能成为知识”的根基
然而接下来,康德的先验范畴是非常大的,这里也就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5+7的问题,事实上对于一个智商不足50的人来说,永远也算不出来,也就是说,在这个人身上,这一块是先验的,但是先验本身的内容不足以支持他作出相应的判断
再有是物自体的问题,这个内容在康德这里是自洽的,因为“先验”的范畴太大,包括的东西也太多,因而人们依据一个如此之广泛的概念去得到物自体的概念,也就成为了可能。具体来说,这里是先验的两种主要形式,一是时间,二是空间,剩余的还有一些感性杂多的内容
而另一块,则是先验的生理指向,例如人脑的结构,以及人手有五根手指之类,因而我们算数,第一:必然是由抽象进行的,第二:十进制永远是最佳进制。这就是先验作为一个生理基础的内容
然而问题也就随之出现,先验作为一个范畴,并不是一个直接的指向,也就是说,它本身具有容纳概念的性质,而至于人要填充什么东西进去,这是个人的事情
于是新康德主义、叔本华,对于先验的内容都做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叔本华对于先验道德的诠释被他作为整个体系的基础来用;而新康德主义(例如朗格)对于先验则刨除了生理基础这一条,将它放到了生理结构的决定作用当中,使先验作为一个绝对形式留存了
而另一方面,胡塞尔将这个“先验”的内容扩展开来,作为认知本身的形式,并由现象学的手法,排除了物自体的概念,使认识真正成为可能,并能够完全的付诸实践当中。也就是说,他的先验的内容,不仅扩展了,而且更加详实了,成为了一个与康德的范畴完全不同的归类。作为一个认知的基础(基础形式),先验时空观只作为认知的前提而存在
于是到这里,先验本身的问题就成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如何能够拥有某种能力和知觉的?
然而由于我们生活在21世纪,于是只能将这个概念作为一个“预设”去理解了,也就是说,我们在理解它的时候,是由我们自己的意愿决定着其内涵的限度的(海德格尔的循环解释学)
于是这里要扩展开来,以便于能够理解它,并能够使用它
也就是说,我们在获得经验之前,究竟拥有了什么,使我们能够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去思维?
解构主义所说的,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事情:不要去试图从文本上规定它自身的含义,而要从自己的概念当中去扩展并使用它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法对任意一个始终变化的抽象下定义,例如我们无法定义爱、无法定义哲学、无法定义先验,每当我们想要以某个定义去把握它,它总是以另外的形式出现,对我们的定义做违背,并扩展它,使之成为一个新的东西
而我们能够穷尽这种机械的定义么?显然,只要人类还在活动,那么诸如爱,诸如“道”,诸如“哲学”,都是无法穷尽的
于是我们只能在变化当中、在它自身的不断逃逸的情况下,去理解一个文本,但不去生活这个文本,而是生活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说,面对一个文本,它的概念内容已经被狭隘了,于是我们理解起来是很容易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使用它,使之真正能够有效
这样,就要回归到东方哲学的内容上来
什么是真理(道)?
没错,它(道)只在人的活动当中有意义,然而离了人的活动,它仍然是它(这里有形而上学的意味,这点不用管,当成唯物主义好了)
也就是说,作为人,我们为何会有这些东西?例如认知、例如形式、例如时空、例如规律
那么这里是一个比较原始的逻辑判断:除非它来源于一个更大系统,也就是来源于自然本身
这个东西,就被称为先验(的)
那么于是,先验与真理,是否只作为其自身而存在(本体论)?是否只作为人的附属而存在(经验主义)?是否只作为某种介质存在于人与自然当中(逻辑实证主义)?
要我说的话,都不是,它既是它本身,又在人与任意存在者当中构成分形结构,还在人与任意存在者自身当中发挥作用——它只是一个抽象,抽象的对象是经验内的一切
所以,这样这个问题就说完了,另外这里如果还有哪里想不通,就是一个问题:如果有外星人(本宇宙内),那么他们的先验形式与我们是否一样?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很简单了,也能很好的说明先验和真理的存在范围
2012年11月07日 06点11分
3
level 11
唔,这里我发现有一个误区,先验的不等于“不言自明的”
而至于先验的东西是否真实存在,以及它本身是否是一个不准确甚至是不必要的词汇,从这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是:X商
这就例如智力商数、政治(人际与沟通)商数、情感商数、哲学商数、或者是逻辑商数、几何商数等等
在一个特定年龄当中,人具有怎样的某种天赋,是这一系列商数主要考察的内容
那么把它推广,如果并不考察某些天才,而是反过来考察所有人的整体能力商数,这时候,先验的概念就出现了
所以,看到康德说“5+7=12”的问题,要知道,他已经忘了自己幼年是如何学会加法的了,并且已经把它当做了一个“先天观念能力”来使用了
于是,在一个标准化模型的“人”的某个特定年龄当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不言自明的,这就例如几何公理、物理公理、道德观念、艺术与审美,等等等等,都作为一个人的“先验”而存在着
问题也就很明显了,这些东西并不是词的本义上这样的解释,它已经被验证了无数次了,无论是逻辑上还是事实上,都不是“先验的”
然而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词出现呢?还是要回到哲学家的年代去看——当康德提出这个词汇(
transzendental)的时候,它本来是没有一个固定语义的,即使经院哲学使用了一段时间也没有语义的出现,也就是说,未曾(真正的)定义过
那么这个词被使用的时候,什么X商之类的东西都要过起码200年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对于认识论这一块,康德提出的这个定义,本身就是一个时代性的定义——换句话说,它不可能有十足的准确性,也不可能有十足的科学基础或逻辑基础支撑
而再反过来说,康德的先验或是胡塞尔的先验,都仅仅是对于经验与知识的获取的反思,而至于他们要如何去使用这个反思的结果的语言,并不是我们要着重在意的
说得再通俗一点,“不言自明”是不存在的,先验只是一个范畴,范畴内的东西仍然要“言”,否则康德也就不必要去说它了,对吧
另一个是:人类的遗传与社会进步
也就是我们的DNA,以及社会意识的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意识形态,等等,无论怎么称呼它)
这个问题是:人和现知的最聪明的物种之间,究竟高明在哪了?
对于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来说,这个问题很简单的就被归结到了遗传基因上,然而至今也没说明白人类和小白鼠差的那1%究竟是什么
那么对于哲学家来说,人类的遗传实际上就是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它成为“人类整体”的经验,并传承下来,作为“人类整体”的“先验”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这个那个之后,我们得到了某种便利,于是就“先验地”继承了它,并且使之固化,成为一种“不言自明”的东西来使用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当我们说话的时候,就非常非常麻烦了,比如点个火你要重新想一遍怎么弄这个火,然后心理还得害怕一下,跟人说话的时候还得摸摸小心肝,后怕后怕之类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不言自明”的东西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也就越来越便利、和进步更快
而从社会本身的角度来说,例如在家里要如何与父母说话、与人交往的时候如何才能得体之类的东西,作为一个人来说,实际上只要能够诚实对待自己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它也是“先验”的,然而这并不代表着它就没什么可说的,事实上关于道德哲学,人类不是已经说了这么大一堆了么
因而,回到康德的先验道德观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它(先验)仅仅表明一个可能性,即,人人都可以达到的可能性,而不作为一个“不言自明”的实践理性方式而存在
那么这样两个方面说完,基本上先验与现实的联系也就说完了
结论是:它并不是作为一个假设性的东西而存在,而是确有其事,但也并非“不言自明”的,而是作为第一批探索人类认知的那群人的一个观念集和而存在
这个观念的集和,照现在的观点和研究内容来看,实际上是错漏百出的,其中包含的东西太多,以至于一些明显的经验和明显的能力水平都被划归到其中去了
于是问题并不出在哲学家或是谁的身上,而是要如何去理解这样一个过时的概念。也就是前面所说,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时期和人类发展水平去看待它
这里提一句,先验作为一个非语言性的概念,从古代(苏格拉底或老子)到1900年左右,都是作为“一个哲学家所有天赋的表达”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当时的哲学家们,所需要做的一切事情,几乎就是“把自己的哲学天赋说出来”而已
而到了20世纪之后,由于人类整体能力的不断突破,哲学、哲学家已经不能再仅仅由天赋而得到声望了,更多的,需要的是综合能力的不断探寻,以及跨学科的研究
唔,最后要说的是,你的这个怀疑,几乎可以打破一切范畴论,嗯,很好
2012年11月08日 11点11分
17
康德的先验是从反思中来 也就是他事先假定了认识的可能 然后回答认识何以可能 如果这样还原他的先验问题的话 他的先验范畴只能在认识论中有效 智商等问题 就涉及生理学或者什么的 就根本不是康德先验问题的事了 至于年龄的认识问题这很容易说 他们的感性经验匮乏
2012年11月08日 16点11分
陷入了语言的沼泽,会很麻烦的
2012年11月09日 04点11分
回复 前后看 :简单的说,我并没有“只”说康德的东西,而是说“先验”这个东西本身,以及其中包含有的先天的成分以及生理的成分
2012年11月09日 11点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