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点半 贰点半
谣言终结者
关注数: 683 粉丝数: 1,205 发帖数: 52,130 关注贴吧数: 1,347
【搞笑】全民学医→吃狗屎增加GDP 吃狗屎增加GDP . 两个经济学博士(师兄弟关系)在校园散步,说着走着……突然发现路上有一坨狗屎。 . 师兄对师弟逗趣地说:“你把狗屎吃了我就给你5000万。” . 师弟感到太刺激了,5000万那可是师兄所有的积蓄啊!吃一坨屎就能获得他的所有积蓄,太合算了啊!于是成交,毅然吃下了那坨狗屎。 . 师兄没想到师弟还真吃,心中异常后悔,但君子无戏言只好悻悻地给师弟一张5000万的支票。 . 吃了狗屎后,师弟胃中甚是不适,阵阵做呕,有眩晕之感,心中琢磨要是再看到狗屎宁愿不要这5000万也要让师兄尝尝这吃狗屎的滋味,否则岂不被那斯耻笑一辈子啊。 . 接着走,正好又发现一坨狗屎,立即对师兄说:“你要是吃了,我就把你给我的5000万还给你。” . 那师兄正心疼着那5000万呢,肠子都悔青了,后悔跟师弟开这个玩笑。突然听见师弟如此说,立即趴地下,毫不犹豫一口就吃下了那坨狗屎。于是那5000万又失而复得。 . 没一会儿,师兄也如师弟,胃中翻腾,阵阵做呕。师弟见状条件反射,胃中翻江倒海,立即大吐,师兄亦然。吐后二人相拥而泣:一分钱没挣到,俩人却都吃了一坨那令人作呕的玩儿意。 . 回到导师面前,老教授见两人眼红脸黄,甚是诧异,一问方知原委,激动地拥抱弟子:一个亿呀,一个亿呀!你俩贡献太大了,你们给国家增加了一个亿的GDP啊! . 哦,原来吃狗屎也能增加GDP啊!
【思考】关于养生,浓缩的智慧 以下故事,古今中外有若干个版本,大致相同: . 【浓缩的智慧】 . 明朝中期,洛阳附近住着一个富翁。富翁已经六十多岁了,精神依然矍铄。他有千亩良田,成群的牛马,从西域买来的绸缎足以堆满一个房间。富翁的宅院,犹如红楼梦中大观园鼎盛的景象。后院的花园,奇花异草四季流香。但是,富翁有块心病,一直堵在心里。 他有心遍访贤人,但毕竟年迈多病,不宜远行。他打发管家去咸阳、去西安寻找高人,但来了许多人,最终都没能解除他心中的病根。岁月一天一天的流逝,富翁一天一天地增添着白发。终于有一天,富翁做了最后的决定。管家安排了十几个精干的仆人,带着银两盘缠,带上写好的告示,迅速奔往全国的各州大县。很快,全国务大城镇都贴上了富翁的告示。富翁热情地邀请天下最富有智慧的人,来他的庄园做客。 皇宫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大臣们不知道这位富翁要搞什么名堂。太平盛世,难道还有人敢明目张胆地聚贤纳士,莫非有反抗朝廷的野心。朝廷的密探开始一拨接一拨地来到富翁庄园的附近。告示贴出去半个月后,陆陆续续来了许多的奇人异士、知名学者。富翁的庄园真的成了群星汇萃、贵客盈门了。到年底的时候,富翁看来的差不多了,就从客人中筛选了16个顶尖的智者,留在庄上。其他的客人,富翁却大排酒宴,给了许多的银两送走了。 剩下的16名智者,有的是一代文豪,有的是博古通今的名流,有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士,还有一个是已经隐居多年的奇人异士。这些人都是富翁用各种各样的办法,用尽了平生的智慧挽留下来的。富翁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充满热情地说:“我恳请您们给我一年的时间,帮我编一本人类的智慧录,留给我的后世子孙。”那时候,信息交流还不发达。这些智者能聚在一起,彼此切磋交流,机会也是很难得的。所以,这些智者就答应了富翁的请求。 16个智者在富翁的庄子上住了下来,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一年之期到了,他们完成了洋洋洒洒八大卷的智慧录。富翁看了后,表示非常地感谢他们。但是富翁说:“我相信这些都是智慧的精华,但它太多了,我担心我的子孙没有阅读的耐心,还是烦劳你们浓缩一下为好。”既然答应了人家的要求,好事就得做到底。这些智者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通过精炼、删减,最后,将八大卷文字浓缩成一卷。富翁看了后,又真诚地表示非常的感谢,但是他认为文字还是太多了,又恳请他们再浓缩一下。这16位智者又在富翁的庄院住了下来。他们每天聚在一起,讨论该删除哪些字句,有时候竞争论的面红耳赤。就这样,慢慢地,一卷文字浓缩成了一章,接着又浓缩成一节,之后又浓缩成一段,最后,只剩下了一句话。 富翁看了这句话,顿时惊喜地站了起来。他安排管家预备了一场最最丰盛的晚宴,并亲自给各位智者斟酒。这场酒他们喝的很痛快,在宴会即将散场的时候,富翁很满意的说:“您们提炼的这句话,真是古今所有智慧的结晶啊!” 皇宫的两个密探听说有了结果,连夜潜进富翁的房间。借着微弱的月光,看见床头上放着一个宝匣,心想这一定就是这些人的研究成果了。密探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了哪个宝匣,连夜快马加鞭地送进皇宫。第二天,皇帝打开宝匣一看,微微地笑了。宝匣内没有别的,只有一张裱糊的非常精致的字画,上边写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本吧吧规,砖头版 本吧不限制主题内容,不限制适度灌水,不限制争论。 如果非说规矩,不多,只有: 1、禁止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百度贴吧总则的内容 2、禁止空喷  本吧只尊重主流科学,对于质疑主流科学却提不出任何有价值的证据的,请自重;  至于什么是主流科学,请自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基本素质,秀下限的请止步;  至于什么是有价值的证据,请按参照科学的标准,不要拿诸如“听说”、“某名人说”、“老祖宗说”、“几千年来如此”来搪塞。 3、禁止神棍逻辑  本吧并不反对任何非科学的逻辑存在,但只要与科学的逻辑产生冲突,那就只能抱歉了;  至于什么是科学的逻辑,请自行加强学习,本吧没有普及教育的义务;  本吧从不宣传科学万能,请不要拿批驳“科学万能”之类的题目在这里兴风作浪。 4、禁止人身攻击  凡事,就事论事,讨论得天昏地暗也没关系;  但任何形式的人身攻击,请避免。 5、禁发政治敏感信息  不必多说理由,你懂的 . 但凡出现因为上述原因被删、被封禁,本吧不会另外出具理由,如果对此不满请自去投诉。 谢谢支持! . 另外,请吧友及吧务了解以下信息: 1、我从来不做老好人  对于争吵、争议、掐架,我不会采取“各打五十大板”,也不会对任何表现上弱者实际上是流氓的人客气。  我是如此,也希望所有吧务如此,但凡有喜欢和稀泥的吧务,请自行请辞。 2、本吧只为尊重科学的吧友提供一个自由讨论,休闲谢逸的空间  所以本吧不会刻意作宣传推广,不会乞求任何人加入;  喜欢讨论科学的欢迎加入,喜欢围观、灌水的欢迎加入,喜欢秀自己IQ的欢迎加入;  不喜欢这种氛围的就不用来了。
【转帖】个案再神奇也是浮云 转自豆瓣,感谢@杯具和洗具2 . 假如有一天你收到一条短信,XX股票明天会升,你不以为然,结果第二天这支股票果然升了。同时你又收到了短信,XX股票明天会跌,你依然不以为然,结果第三天,股票真的跌了,与此同时第三条短信已经传过来了,XX股票明天继续下跌。你开始迷惑了,难道真的是内部消息?结果第四天,果然跌了!!事不过三,你已经开始有点困惑了,甚至有点动心了,你回了一条短信:明天股票行情如何?结果回复: 内部消息试用版已经结束,欲知详情,请转账付费。 聪明的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这是一个骗局。坑爹的公司实际上发了10000条短信,其中一半说XX股明天会升,一半说会跌,然后静候第二天的结果,升了,然后再从昨天收到“升”的5000人中分成两半,2500人发“升”,2500人发“跌”,然后静候第三天的到来……以此类推,尽管每天都有一半人会大骂一声“坑爹啊!!”然后另外一半人却开始慢慢相信,最后走上受骗的不归路。而你,很不幸就是这个倒霉孩子。 以10000人为开始数目,连续说对股票走势13次,最后剩下一个人,虽然前面9999个人都会骂坑爹,但对于最后的这个人来说,这简直是一项他妈的神迹!况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猜对五次以上都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猜对五次时是313人)。 现在你知道了其中的秘诀,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对于那些收到猜对短信的人来说,那就是一个“生动的”“真实的”“不可抹杀的”个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个案。 我记得我们那个小镇上曾经流行过私彩,猜12生肖。当时人们有一种“秘诀”,只要认真收看CCAV的《天线宝宝》,肯定能在里面搜寻到第二天开出生肖的蛛丝马迹。于是《天线宝宝》一开播,全镇万人空巷,买私彩的男女老少全部聚精会神地守在电视机旁,看着这档低龄婴幼儿节目,那该是一种多么有爱的场面啊!而在第二天,肯定有很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大一票人猜中了开出的生肖,至于理由,那当然就是五花八门的了。 很不幸,本人的父母曾经一度深信这种童话般的秘技,于是我进行了详尽的科普工作:生肖只有12种,全镇几万人,即使看同一档傻逼节目,同样会有N种解读,因为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利波特!所以到最后猜12种动物的都有,也就肯定会有人猜对,那些猜对的肯定恨不得开新闻发布会来公布自己的秘诀,而那些猜错的只会说是自己“感悟”错误,看别人怎么就“悟对了”了呢!甚至有些走狗屎运的能连续猜对几期,这些人就成为众人膜拜的大仙了。 个案最能迷惑人的地方在于,它们是如此的神奇而真切,而且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坑爹的事情同样发生在你我身边),我们经常能听到这个说朋友病了去跳大神好了,那个说姨妈走霉运去看风水好了,这个又说女朋友吃了XX胸部真的变大了,还有一个说一哥们曾经见证了一次神迹:有个公司居然能连续预测13次股票涨跌!正确率100%,秒杀一切金融分析师!一个江湖大夫尽管治愈率只有10%,几十年以来同样能搜集几万个“成功案例”,家里锦旗飘飘。 单纯看个案之所以不能说明问题,就是因为你只看得到那些符合要求的正例,而造成这些正例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就拿医疗来说吧,那一个个鲜活的成功案例中有可能是自愈、安慰剂效应、症状缓解、误诊……等等,并非是医生医术高明。与这些“成功案例”相反的那些量更加庞大的反例总被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忽视了。或者是本人不声张,或者被各种理由弹回。例如“治病不治命”啦,“吃的药不好”啦,“没有积极配合治疗”啦,bla bla bla……这种种的理由让该医生立于不败之地。 个案永远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不是说个案完全没有价值,个案构成真相,但要知道真相却不能只看个案,而是要依靠准确的统计数字,把神奇的个案和不神奇的个案统统算进来,然后比较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你会发现世界也许变得更加简洁清澈了。
【科普】七大量纲之——米的定义 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起源于法国。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为了制造出表征米的量值的基准器,在法国天文学家捷梁布尔和密伸的领导下,于1792~1799年,对法国敦克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了测量。1799年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铂杆,以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为1米,并交法国档案局保管,所以也称为“档案米”。这就是最早的米定义。   由于档案米的变形情况严重,于是,1872年放弃了“档案米”的米定义,而以铂依合金(90%的铂和10%的铱)制造的米原器作为长度的单位。米原器是根据“档案米”的长度制造的,当时共制出了31只,截面近似呈X形,把档案米的长度以两条宽度为6~8微米的刻线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面)上。1889年在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上,把经国际计量局鉴定的第6号米原器(31只米原器中在0℃时最接近档案米的长度的一只)选作国际米原器,并作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长度基准器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的地下室中,其余的尺子作为副尺分发给与会各国。规定在周围空气温度为0℃时,米原器两端中间刻线之间的距离为1米。1927年第七届国际计量大会又对米定义作了严格的规定,除温度要求外,还提出了米原器须保存在1标准大气压下,并对其放置方法作出了具体规定。   但是使用米原器作为米的客观标准也存在很多缺点,如材料变形;测量精度不高(只能达0.1μm)。很难满足计量学和其他精密测量的需要。另外,万一米原器损坏,复制将无所依据,特别是复制品很难保证与原器完全一致,给各国使用带来了困难。因此,采用自然量值作为单位基准器的设想一直为人们所向往。20世纪50年代,随着同位素光谱光源的发展。发现了宽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谱线,加上干涉技术的成功,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不易毁坏的自然标准,即以光波波长作为长度单位的自然基准。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对米的定义作了如下更改:“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这一自然基准,性能稳定,没有变形问题,容易复现,而且具有很高的复现精度。我国于1963年也建立了氪-86同位素长度基准。米的定义更改后,国际米原器仍按原规定保存在国际计量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70年代以来,对时间和光速的测定,都达到了很高的精确度。因此,1983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又通过了米的新定义:“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这样,基于光谱线波长的米的定义就被新的米定义所替代了。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