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世家 苏宁世家
最大的梦想,办一所三语(彝语言-
关注数: 37 粉丝数: 81 发帖数: 4,855 关注贴吧数: 2
(彝族)负能量 (转)媒体称山西省委附近爆炸案一名嫌犯被捕 记者从山西省公安部门了解到,6日一早发生在太原迎泽大街山西省委附近的爆炸,目前已致1人死亡1人重伤7人轻伤。初步判断,爆炸系人为制造。   当日10时30分许,迎泽大街解除交通管制,恢复双向通行。目前公安部门正在全力侦破此案。   事发:数起小型爆炸物爆炸   11月6日7时40分左右,在太原迎泽大街山西省委附近,连续发生数起小型爆炸物爆炸。   据目击者刘国良、郑权介绍,6日早上开车走在迎泽桥上由西向东,听到一声巨响,大约20秒后在下桥处看到大量烟雾和火星爆出,再20秒后车开到省委门口等红绿灯时,再次看到一辆微型面包车爆炸,可见大量烟雾和汽车爆炸碎片。   据山西省委对面居民楼中的住户介绍,先后听到七声巨响,行人们纷纷跑开,现场已戒严;经过此处的车辆及行人均绕行滨河西路及桃南西一巷。记者获悉,有位私家车主在爆炸中当场死亡,另有位老太太,被爆炸物弹到头部受伤。   据称,爆炸现场附近共有9个炸弹,爆了8个,排除了1个。目前已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   讲述:距省委十米响了第二声   第一个爆炸地点在省委信访部门门口,据目击者称,炸弹爆炸持续时间将近一个小时。炸弹残留物为钢珠。   太原市市民韩先生介绍,早上7点左右自己在迎泽桥东公交车站等车,7点10分上车后车子刚启动就听见了爆炸声。   韩先生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大家都以为是别人的车胎爆炸了,就没当回事。车子继续向东走,离省委门口十米左右的时候,响了第二声,才发现了爆炸,当时爆炸声音特别大,随后一股尘土飘起来,司机见状,立即停下车,迅速打电话向公交公司领导汇报,但是乘客担心继续爆炸,催促司机继续向前行驶,到了新建路口的时候,又听到了一声爆炸,人们就在新建路口公交站全部下车了。”   有网友描述说,连续听到数声巨响,整个地面都在晃动,短时间内上百武警特警集结在此,迎泽大街新建路口到迎泽桥西,实施交通管制,东西双向不能通行。现场附近停靠的几辆车面目全非。   警方:初步判断爆炸系人为制造   爆炸发生后,记者第一时间电话采访了山西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和山西省公安厅110指挥中心。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爆炸发生在山西省委门口,爆炸物是埋在省委门口绿化带里面的,附近能看到钢钉、钢珠和塑胶皮等爆炸残留物。途经现场的车辆车窗被震碎,有的轮胎甚至被划烂。   爆炸发生后,公安部门组织了排爆小组,现场工作结束后,未发现其他爆炸物品。公安民警在现场发现钢珠、电路板等爆炸物,初步判断爆炸系人为制造。   (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北京晚报)
(尼措)我遇上了一个网名叫“诺苏”的彝族英雄人 昨夜无眠。我在我的彝族同胞兄弟姊妹们的空间里畅漾,他们的悲,他们的喜,他们的忧虑,他们的理想和愿望与我息息相通,他们的情绪感染着我,激励了我,鞭策着我。彝族干部左得不敢或不屑说彝话,干部二代骨髓都被汉化的畸形扭曲时代恐怕要过去了;杂居地区彝族以当彝人为耻不让子女学彝话的时代恐怕也会不复再来:因为我们有了这一代彝族青年,这一代彝族青年,已经学会站在世界的高度回望自已的民族,已经明白彝族文化不是历来被人指为落后,蛮荒鸟语那等不入流的文化!他们发现了彝族文化中优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文史遗迹…他们正在学习,正在探索,正在研究,正在以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对文化负责的态度,为复兴和发展民族文化奔走相邀,虽然他们的文笔还显稚嫩,他们的研究还不能掀起广泛应合,他们的推广也面临各方面的阻力。但是他们做了,义无反顾地做了。我为他们鼓而呼之!我在他们的QQ空间里,如鱼得水,如饮甘泉,学到了很多从来不知道的民族文化知识,时时心有灵动,处处矛塞顿开。今晨我无意间走进了一个网名叫“诺苏”的同胞的空间,顿感眼花缭乱,那么多关于彝族的文字,那么多关于彝族的问题,那么浓厚的对自已民族的挚爱之情,让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虽然这位弟兄的文字表述能力还不是很高,归纳研究程度也稍微粗线,概念文句准确性有待提高,但其思想其灵性和他对民族文化的钟爱跃然低上,力透兄背。他的空间和文字,完全可以当做普及民族文化的教科书来读。我在这里向所有同胞兄妹们隆重推荐诺苏先生的空间,建议大家都访问一下。
(nicuo)无题 我虽然读过几年汉书 但是很少读到过真正公正和平等的彝族历史(蛮夷戎狄 .....)所以我抱怨 我虽然进过大学堂 可是没有感觉到教授在认真教学生 我的知识我的历史观 都是从图书馆自己慢慢看书 得来的 所以我很抱怨 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分裂国家 为什么不能分裂国家 既然两个民族不平等(自治地区的书记 ....总统....延续的是蒙满时的治理权术......) 语言不一样 宗教信仰不一样 走不到一堆 好聚好散 就像我和我前任分手一样 其实我不愿意看见鲜血 生命只有一次 可通向自由的路好难哦 只能选择死亡吗 所以我抱怨 世界上的政权更换很难以和平的方式去实现 便有了枪声 那为什么把所有热爱自由 崇尚灵魂的民族都打上恐怖主义的烙铁(美国就是这样的....)呢 仅仅是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吗 我更希望外蒙古不独立 如果如我的意愿 我更希望全世界的民族都说彝族人的语言 穿彝族人的服饰 看彝族电影 听彝族人的广播 赏彝族人的卫星电视台 过彝族人的火把节 信仰彝族人的毕摩教 相信灵魂不死 书写具有万年历史的彝族文字 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彝族十月太阳历 但我不能这样 我的彝族崇尚自由的火焰 别的民族也有自己的自由神 一滴露珠的色彩并不比一片海洋逊色 ......我的强大也不会伤害地球上的一切生灵 ......只是因为......如今我常常思念 我的母亲 ....我的阿莫....还有不断离我远去的彝语.....所以我抱怨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的哀愁 我的忧伤....那是因为我还有爱 ....那是因为 ...一个即将失去家园的彝族人的 心理的阵痛 那是因为你不会听到底层的声音 因为你不曾目睹施舍者的眼睛是多么无耻多么傲慢.....
(尼措)火把节是全世界的彝族支系的节日 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流传在云南富宁县、广西那坡县和越南与中国交界罗罗(又作倮倮)支系彝族的居住区,历史悠久,影响极深,流传甚广。史诗系当地彝族原生宗教祭司“腊摩” 在“荞年节”(火把节)、“跳宫节”等祭祀性节日中的有关仪式上演唱的世传歌词,又叫《铜鼓歌》 。在罗罗彝族支系中,祭祀礼仪与相关的仪式活动中,祭祀铜鼓或以铜鼓为祭器是一种重要的支系文化表征,腊摩作为祭司在诸多的节日仪式活动——跳宫(即跳铜鼓舞)中演唱的世传祭词《铜鼓歌》,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口承语言民俗事象。以举族祭祀战争中救护先祖的金竹为主要活动的跳宫节,又有“大跳”和“小跳”之分。“大跳”一般为九年或二十七年举行一次,要跳九天九夜,除在跳宫坪上进行祭祀和欢跳以外,还要到某个特定的山头及全寨各家各户去跳。“小跳”即一年一度所举行的跳宫节活动,前后举行四天,每天的活动分别为祭山、祭乐神、祭锦神(锦绣前程之神)和驱邪鬼。 同样是跳宫节,各个寨子的仪式程序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活动都是以腊摩的祭祀为中心,是以诵唱《铜鼓歌》、欢跳铜鼓舞为主要祭祀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歌舞娱神祭神的传统盛会。“荞年节”即火把节,广西彝区已不盛行此节,在云南境内富宁一带的罗罗支系中称彝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为“荞年节”。这与农历六月彝家主要农作物荞麦大体丰收有关。史诗〈换鼓〉一章追溯了“荞年节”的产生和由来:迁徙到滇桂边界的四支彝人在瘟疫中绝处逢生后,又遇大旱带来的灾荒,那时的彝家的腊摩波仙出一良策,要彝家耕种耐旱的荞子。他自己徒步来到交趾(今缅甸)借荞种,可贪婪凶狠的交趾人非铜鼓不换,无奈之余,被缚的波仙只好屈从,以十面铜鼓换回十石荞种,使彝家转危为安,为了纪念荞和鼓的恩德,彝家在每年的旧历六月击鼓过荞年(火把节)。富宁一带的彝族人认为,“荞年节”(火把节)跳铜鼓舞,就是为了使天神快乐,铜鼓舞可以娱神慰神,并使天神赐给人们以丰年,护佑寨子里的人平安无疾,少死多生。此外,在广西境内的彝区,《铜鼓歌》吟唱得最多、最完整的场合是在每年节日期间“卜铜鼓”、“祭铜鼓”、“开铜鼓”和“封铜鼓”的具体仪式上及其相关的节庆活动中。由此可见,史诗的形成与罗罗彝族在特定的仪式性节日期间传演《铜鼓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可以说,以上节日大多由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史诗《铜鼓王》也同样是由祭司腊摩祭祀铜鼓的祭词发展而来的,祭祀仪式及其由此发展而来的节日活动场合是史诗形成并代代传演的民俗文化场,祭司腊摩是史诗的诵唱者、编撰者、整理者和传播者,其诗与史角色和谐地统一在祭祀仪式中。正如《伊利亚特》、《罗摩衍那》的产生离不开行荷马、蚁蛭式的人物一样,彝族英雄史诗的产生和形成也离不开祭司兼歌师的腊摩。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