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讨厌狮子
我讨厌狮子
关注数: 153
粉丝数: 482
发帖数: 19,519
关注贴吧数: 17
轨道垂发系统祝军迷中秋快乐 一楼喂狗
不好,涡扇十五可能低速推力受限 盛传扇子10C打鸡血了,如果是真的,那么其低速推力应该很大,一是涵道比较大,二是暴力增推,这与航展表现相符。扇子十五虽然领先太行一代,但这两个特点都不具备,扇子十五肯定是小涵道比,想来低速推力增加有限,增加得多的是高速推力,当然高速推力对歼20更重要,尤其是高速时的军用推力。现阶段还没上矢量,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上,这样一来下次航展表演时就没以前预想的好看了。
肥水回收工程之歼10与F16的机动升阻比 度÷惯于抽风作死,新吧大佬不堪受辱,多雄文它投,好比肥水外流,滋润外田,殊为可惜呀。要我说,肥水外流、便宜外人也就算了,但总归得部分回流,供咱们自己享用吧?故今试转某乎上翎羽先生一文,以飨吧友。 鉴于近期本人图文贴多难幸免,我等当设法与度÷周旋,请吧友先灌几楼的水,瞒过度÷,然后我再发文,或许能成功。实在不行,则推荐吧友到某乎去看原文,但咱们仍可再次讨论。
倾情展望 咱们玩航母是小步快跑战略,估计每个型号造两艘,稳步探索,可预见的目标舰是木亥电弹,达到目标而且成熟了再铺开摊子大干一场。 隐身舰载机应该还不急。水师最忌有舰无机,那就丢大发了,目标舰出来之前航母上有个东西能飞就行了,战斗力差点无所谓,反正是中间过渡型号,歼15T不就能飞吗?先用着。
无人僚机应该是什么布局 飞翼隐身好,航程够,但机动性拉胯,问题是要不要机动性?我看第一次搞要求表太高了,能够组网就行了。无人僚机前面探路,发现目标就A射B导,万一进入目视距离,则利用组网优势以多取胜,总有一架僚机可以发射导弹。
处理通告 近日新吧群魔乱舞,把版面搞得一团糟,影响恶劣,为严肃吧纪,为吧友创造友好环境,特作如下处理: 1、老贼影射新吧为饭圈,涉嫌寻衅滋事、恶意攻击;其数帖并发,极度宣泄毫无节制,言语粗鄙、情节严重、气焰嚣张,特予连封三天之处罚,以观后效。 2、周海媚、翻斗车等推波助澜、火上浇油,亦指斥新吧为某坑、饭圈,难辞从犯之咎,特予封禁一天之处罚。 3、安之举报海龙爆粗口,本无不妥,但其身不正,双标严重,亦涉嫌乘乱打劫。鉴于其举报有一定合理性,且在新吧言论基本上得了台面,故从轻发落,只予以警告。对海龙亦提出批评,删除其不当言语。 4、近期挂人贴均与删除。
歼20飞行性能优势探讨 歼20在航展中展示了优异的亚声速性能和大攻击性能,通过落地珠海,也展示了优异的起降性能,至于最牛的超声速性能则太过先进无法展示,但肯定是更为惊世骇俗的。有鉴于此,现在应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了,F22早已过时了,我是只顾新人笑,哪管旧人哭,准退休人士就该急流勇退,一边凉快嘛。 相对短板 一般认为亚声速定常盘旋性能是歼20的相对短板,因展弦比小,诱阻大,但有些同志不同意,认为歼20有多涡系设计,升力很大,那究竟是什么情况? 复习论文 我的理解,这个要看论文,宋老论文其实说清楚了。论文提到了改善亚声速性能的措施,就是进一步放宽静稳定度,如此可获得可观的机动升阻比收益,在谈亚声速时可没提多涡系耦合哈,说明鸭翼和边条的增升效果于定常盘旋时作用不大,那个只对大攻角有利。王海峰的论文也表明,边条翼鸭在攻角小于20度时增升效果还很不明显。而众所周知,稳盘时攻角通常都不会太大,否则阻力暴增,发动机应付不了。一句话,论文是不支持这些同志的观点的。 积极解毒 鉴于歼20的出色表现,即良好的定常盘旋性能,在下也积极思考,希望给出合理解释。我首先想到的是试飞员雷强的话,即歼10的鸭翼能吹掉机身附面层,减小诱导阻力,可惜没有材料能证明歼20同样能如此。我请教过专业人士,他说理论上鸭翼是能减小诱阻的(其实将气流卷成脱体涡避免气流朝翼尖流动就已经减小诱阻了),但鸭翼的作用主要还是增升,减小诱阻不是设计重点。鉴于缺乏证据,我这个想法也是不成功的。
中国阿联酋猎鹰盾牌联训 根据中国国防部7月31日消息,中阿“猎鹰盾牌-2023”空军联合训练将于8月在中国新疆举行。此系中阿首次举行空军联训,旨在深化两军务实交流与合作,增进双方了解与互信。当地时间9日,阿联酋国防部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发布相关消息,表示此次联训旨在提高两个友好国家军队作战效率。
空军“无人争锋”挑战赛
有档次先生谈舰载机最佳方案 个人甚至认为,在下一代舰载机中采用鸭翼+矢量控制配合,前鸭翼抬+后矢量下偏抬实现双抬增升,从而在满足航母起降的同时实现较强的超巡/超音速性能——是最佳方案(转有档次先生文章) 有档次先生近日在某乎发表雄文,只因度娘作S,有档次先生已无信心在此发帖,在下节选其重要观点,转发于此。 老有人喜欢拿虫子说事,迷信它那个襟翼增升,却不知其中代价。襟翼要想获得足够升力,必导致尺寸宽大,机构复杂,这在机动时就是死重;尺寸宽大还导致机翼展长超标,增大超声速零升阻力;襟翼增升产生的低头力矩也需要平尾负升力配平,尽管常规布局襟翼力臂较小。所以不要动不动说放下襟翼六七十度,增升百分之六七十那叫客机,舰载机的设计点就是襟翼放下30度左右。虫子的超声速性能行吗?不行吧? 有档次先生的方案就没有这些代价,有的只是升力收益。
水师涅槃重生? 最近,水师岸基航空兵资产悉数被空军接收,引发热议。请问这是什么情况? 当年的陆军老大哥早已不被空海军放在眼里了吧?空海军都以一等人自居吧?但水师航空兵历来处于鄙视链低端,空军有了歼20,优越感更增,水师本就一百个不爽,现在地盘又被占,空军多半还会表示你那些破烂我还不想要哩,水师那还不气得要死呀? 如果能让歼20上舰,或者让南所来搞舰载机,海军或可挽回颓势,但看目前形势,比较困难呀。水师一定感叹都是人民子弟兵,上头何故厚此薄彼吧? 那么,水师往何处去?
诺格退出六代机招标 飞行国际7月27日报道,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表示,退出美国空军六代机NGAD项目竞标。诺格一位高管向媒体透露,“已通知美国空军,不打算以主承包商身份响应 NGAD(征求建议书)...
航展歼20飞行表演观感 上网看了几天长春航展,总体印象是没啥新动作哈。要说新,也只是数量多了几架,两个黄鹂鸣翠柳变成了四个黄鹂鸣翠柳。我的话,多是装备视角,注重装备性能和单机机动表演,很少人员视角,对于飞飞技战术水平和编队飞行不大感冒,人民空军的技战术水平是不用怀疑的嘛,所以略感失望。虽然航展还没有完,但基调已经出来了,不用指望了,一切都说明太行版歼20的飞行表演已接近尾声,机动性能已经见底,当然已经很不错了,接下来得等WS15出场了。
航展开新闻发布会了 大伙们都知道新闻发布会该怎么开吧?这个分三步,1事先准备好发言稿2召集记者让其提问(为的是让记者有点参与感)3无视记者提问,背诵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 有记者问这次有没有新装备,结果发言稿里没这方面的内容,估计是没有新装备。
鸭式布局俯仰配平及操纵的科学性 有两位大佬往事重提,让我想起了黑子们的可笑,也引出了如题所示的话题,遂开一小帖,主要目的是复习经典论文。 这事的起因是宋老论文中的一张图:黑子们据此认为在中小迎角下鸭翼配平能力差,低头能力弱云云。 这图其实很简单,就是鸭翼(负偏90度)和平尾(正偏20度)相较于不偏转时的低头力矩增量随迎角的变化曲线,宋老借此说明鸭翼在大攻击下有很好的低头控制能力。 至于这俩曲线为什么长这样,则需要稍微解释下。先看平尾曲线,在小迎角下,平尾不偏转时本身升力很小,故当其正偏20度时升力大增,所以能产生较大的低头力矩,而当迎角很大时,平尾即便不偏转升力也很大了,再正偏20度升力也增加有限(都快失速了),所以低头能力变弱,用宋老的话说,平尾效率趋近饱和。鸭翼则反之,小迎角时鸭翼升力小,即便偏转90度(升力接近0)升力也减少有限,故低头能力不强,但在大攻击时鸭翼不偏转升力很大,此时将鸭翼打横则升力锐减,故能产生强大低头力矩,从而解决大攻角低头困难的传统难题。 但是,黑子们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专盯着鸭翼小迎角低头能力弱这点不放,还说什么起飞时不能放襟翼。我的天啦,放襟翼本就产生低头力矩,还需要再低头吗?此时鸭翼当然应该正偏提供抬头力矩,而此时如前所述之理,鸭翼在小迎角时有强大的抬头控制能力! 那么鸭式布局在小迎角时如何实现低头控制,这个前面已经说到了,答曰靠襟翼。 至此我们已可小结不同操纵面在不同迎角下的俯仰控制效率及歼20配平操纵策略的结构性优势。 重心前的俯仰操纵面,小迎角时本身升力小,这时增加升力容易,减小升力困难,故适合用于实现抬头;大攻角时本身升力大,甚至接近失速,这时增加升力困难,但减小升力容易,故适合用于实现低头。重心后面的俯仰操纵面,则相反。 歼20俯仰控制的合理性在于其同时具有重心前和重心后的俯仰操纵面,所以不论抬头控制还是低头控制,都能选择效率高的操纵面来实现。此外,歼20鸭翼硕大且力臂长,同时主翼位置靠后,导致襟翼力臂也长,操纵及配平效率更高。
长春航展彩排了 先进战机有个四机对冲,这难免令人吐槽,因为四个黄鹂鸣翠柳,两行白鹭上青天并不比杜甫诗强哈。其余估计还是老样子,建议有限关注,最好别去。视频看了几遍,等到想转发之时,已经不翼而飞了,还是等正式开展再看吧。
先进战机的升力特性 1楼惯例,不说主题,扯些闲谈,专供审核之用。 涡扇15成了,这不是歌名胜利了吗?真是人间曾经伏虎,雄关回望如铁,别的都不重要呀。推力的话说什么的都有,你喜欢哪个就相信哪个好了。
目标动力对歼20部分飞行性能的提升估算 一楼审核提示:本帖属于科学原理性探讨,取材于公开材料,不含MG信息,请光速放行。
战争还是游戏?黑蜀黍操纵翼龙2
关于三車廿的思考 审核提示:网友论道,不牵扯重要信息,请放行。借网友CG镇楼
空军某二大队或时代楷模称号 审核提示:本帖取材于官方权威发布,请光速放行,利国利民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获「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奋飞新时代的空中铁拳」,他们值得学习的点在哪?
中航参加巴黎航展
先进战机的截击性能 一楼基操,审核提示。本帖纯系军迷论道,取材于烂大街之公开信息,请光速放行,利人利己。
最近的较大新闻不是太行燃气轮机吗? 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航发)6月4日发布消息说,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代号AGT-110)当天在深圳通过产品验证鉴定,标志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通过整机验证,填补了中国该功率等级产品空白。 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功率110兆瓦,具有启动迅速、综合热效率高、维护简便等优点,可使用燃油、天然气及中低热值气等多种燃料发电,可应用热电联产、天然气调峰电站、联合循环发电等多个领域,还可配合风电、光伏、水电等多种能源耦合供电。与同功率火力发电机组相比,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一年可减少碳排放超过100万吨,联合循环一小时发电量超过15万千瓦时,可以满足1.5万个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工作原理相同,核心部件相似,制造过程相近。2016年中国航发成立后,打造了以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为主体的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平台,运用先进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改进改型,如期实现技术升级、质量提升、周期缩短等既定目标。2019年“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被列为国家能源局首批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2020年改进型重型燃气轮机总装下线,2022年在中海油深圳电厂启动示范运行。目前,“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已累计运行突破1.4万当量小时,其中单台运行时数超过7000当量小时。 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改进改型研制中,集合国内航空、机械、石油、电力等多行业力量,已取得102项专利,突破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先进材料制备、整机制造、试验及调试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燃气轮机设计、研制、试验、调试等一批先进研究平台,培养了一支高度专业化的重型燃气轮机设计研发和制造生产人才队伍。 据了解,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高效转换、洁净利用、多领域应用的核心装备,重型燃气轮机应用前景广阔,随着中国燃气发电装机容量迅猛发展,自主研制重型燃气轮机,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完)
网传法老有望购买棍C 在小8开张之后,棍C大卖天下已成必然,但不幸在哭泣口玉卡顿,军迷信心受挫。 好在东方不亮西方亮,老美媒体战术报告称法老正与我洽谈购买棍C事宜,感觉有戏。 南所奉行实力圈粉,未设置舆情办,咱们目前只有相信军迷之友的消息了吧?
创新杯飞设一等奖鲸鲨舰载机 一楼审核提示:本帖取材自公开比赛作品,无关军方型号,合乎各项规定,请光速放行,节约时间刷手机。
虫子怎么玩脱了 上周西班牙一架F18大黄蜂在大仰角爬升时摔了,飞飞弹射逃生,捡了条命。类似动作歼20玩得多了,左一次右一次,做个没完,却啥事儿没有,怎么到了虫子就不行了?有人说虫子飞飞的错误在于以为自己开的是歼20。
棍子们在马来西亚航展上的表演
石榴完胜20? 1楼审核提示:本帖取材于央视公开报道,请光速放行,省下时间刷手机。
不好,我空天动力尚处于预言阶段 1楼审核提示。 本帖取材于央视公开报道,完全合乎各项法规,请平台审核员光速放行。如此既可方便军迷讨论,维护平台声誉,审核员又可省出时间来打游戏。
张积慧逝世 将星陨落,举国同悲。4月26日,空军一级战斗英雄张积慧逝世,享年96岁。1952年,抗美援朝战场上,20多岁的张积慧在僚机的配合下一举击落2架美机,击毙美军“王牌飞行员”乔治•戴维斯。“空中拼刺刀”,他用一腔热血书写了不朽的空战传奇。英雄远航,精神永在!
中航庆生发邮票了 4月17据说是中航的生日,这次又发行了一批邮票,连同以前发行的已经不少了。现贴出来,建议收藏
长空之王4月28开始了,你会看吗 这是中航的片子,宣传片中一些中航和空军大佬都出来说话了,我的话还是支持拍这种片子,但对该怎么拍则有自己的不同意见,所以我不想看。我希望中航善用资金,用这个研制先进战机的精神来看待搞宣传。
美媒称土豪想买KJ200
7分3秒,与视线垂直,开始压坡度7分5秒 形成所需坡度7分21秒,再次与视线垂直。
关于最近的发动机新闻 1、首先是个好消息,涡扇15这几个字以前的人哪里敢说?一个个噤若寒蝉,唯恐祸从口出,视频中的专家们却一口一个涡扇15,这充分说明型号大有进展,已经可以松口了。 2、但是视频中无表示涡扇15量产的明确信息,这与刘院士明确宣布收费有本质区别,媒体尸米性不改、添油加醋、胡乱解毒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这个需要咱们冷静甄别。一般认为视频表明涡扇15尚停留在手工作坊式制造阶段,生产线还没整利索。 3、新吧素有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之优良传统,吧友不因喜而信,不因恶而疑,拒绝人为制造大新闻,拒绝哗众取宠,保持人间清醒,不随风起舞,这个值得发扬。上次好事者P了伟哥对下一代的观点,被吧友转来,这是非常不好的,只不过多数吧友神目如电、一眼丁假,所以我们根据尽量不删的原则未予处理。总之是希望吧友们发扬优良传统,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帖子质量。
稳盘保守估计24度 吞图严重,就不贴图了,可以找B站的“沙丘里的回声”观看视频。 最近点时间是20.3S左右,最远点在27.7S左右,这两个时间点飞机纵轴与视线垂直,等于7.4S转过180度,算得稳盘约24度。在视频24秒处飞机涡流强劲,说明尚处于大攻角盘旋状态,但到了25秒处涡流明显减弱,坡度也变小了,说明25秒以后减小了盘旋角速度,之所以这么干估计是接下来要做左盘旋改右盘旋的机动,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减弱盘旋增大速度。换句话说,本来可以转得更快,24度稳盘属于保守估计。 当然,加力有没有开到最大也不知道,而且还不是目标发动机,所以换发后的最大稳盘应该非常可观。
20对鸭式布局的开拓 20代表鸭式布局的最高工程应用成果吧?如果比较气动布局的教材,则20出现之后鸭式布局部分增加了好多,所以20不仅是神兵利器,大国重器,也对气动布局尤其是鸭式布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帖主要小结一下这个贡献。
我的帖子近期全部被删,疑为有管理人员故意为之,要求严查严惩 我这个账号贡献良多,近期却一个帖子也发不出,令人忍无可忍。曾有不良吧友扬言要串通贴吧管理人员封杀于我,联系此不公待遇,感觉官方应该严肃对待此事。 我体察上面对贴吧管理之严,接受贴吧适当抽风,但凡是皆有度,不能太过,现在贴吧有双重人工制木丈,审核机器人是人工制木丈,审核员也是人工制木丈,这太过分了。
21年旧文节选 原载军工文化
21年文节选 公开文章,符合规定
苦修奇书却弯道翻车 ZT侯子健 侯子健被人踩得多,我以前什么也不懂,一个见他不爽也跟着踩几脚,不过现在看来人家是有水平的,今转他一文,以示我个人的反省。 该文谈到了苏流体院一本奇书对二霍伊的重大影响,总结了二霍伊的惨痛教训,指出开放自信对于航空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通告 近期多了些莫名其妙的帖子,事出反常,有必要声明几点。 1、新吧虽系军吧,但高度讲政治。广大吧友爱国拥军,崇敬英烈,对于重点型号既有自己的技术倾向,也体察上面的多方关切。吧友积极建言献策,构筑优质民意,弘扬正能量。 2、新吧高度重视吧友的情绪表达,也重视管理工作,对于违反上面规定和吧规的言论,新吧将严肃处理。 3、当今军坛生存环境较为残酷,奶大肥羊和208皆挂,重吧沦陷,鼎盛曾遭重创,唯新吧硕果仅存(亦险些不保),吧友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望吧友念新吧创业艰难、维持不易,高度警惕那些莫名其妙的帖子,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论,如需宣泄,也注意语言技巧,不要授人以柄。也希望吧友们相互监督,遇到不妥言论互相提醒或召唤吧务。
鸭式布局飞机直接升力控制研究(南所文) 歼20的大迎角爬升和小航线降落看得很爽吧?歼20机动之丝滑柔顺令人印象深刻吧?咱们有幸见识了歼20的精彩表现,自然会琢磨背后的原因,事实上这得益于歼20的直接力控制模块。所谓直接力控制,就是不改变飞机姿态来操控飞机,说人话就是飞机漂移大法,直接力控制可以实现对飞机的快速精准控制,获得空战优势并提高飞行安全性,直接力包括直接升力和直接侧力,鸭式布局有利于实现直接力控制。 为加强新吧技术建设,今转一南所古董级文,让我们一起光荣回顾南所的探索道路吧! 飞控的话,了解门槛甚高,因为有很多前置学科,但不要紧,记住开卷有益就行了。
国产NGAD飞行性能展望 国产NGAD究竟是啥样,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包括方方面面,全部都猜难度太大,只猜其中一个就相对容易多了。我今天就试着展望其大致的飞行性能。 目前能看到的中美方案都是虚假方案或淘汰方案,不值一提,其唯一价值在于告诉咱们双方未来的型号不是那样的。在思考题目中的问题之前,咱们有必要排除这些干扰因素。 从需求来看,国产NGAD应该不是现有战斗机的单纯加强版,而是有质的提高,那么飞行性能也应如此,简单说就是要更快更远更高。 从技术来看,高超声速咱们已获突破,低速飞行技术则更是现成的,那么两者相加是比较可行的方案。 综上,需求与技术双重牵引的结果就是宽域飞行器,这就是我的结论。 其关键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组合动力、变体技术、热管理技术、先进耐用防烧蚀涂层等。 那个鸣镝号称七八个马赫,100%是画大饼,不用理睬,但是无侦8是现成的,所以具有重大参考价值。无侦8M4不在话下,而且在高速下有相当航程,如果放大,航程更增,这个速度的话高度30K起步吧?这个高度已经足够碾压现在的五代机了。我的看法,国产NGAD的速度和高度上限达到无侦8的水平就足够了。 至于低速性能,能跟现在的五代机持平就可以了。其实以前的可变后掠翼技术就有宽域飞行器的影子,那玩意不就是一定程度的高低速兼顾吗?高低速兼顾就是进项,但因为增加了一套旋转机翼的结构,导致重量增加,尤其是对于小飞机(战斗机都是小飞机)来说代价偏大,一入一出,搞不好还入不敷出。现在变体技术兴起,可以以较小代价实现飞机变形,获得气动红利,这样收支相抵甚至略有盈余成为可能。 综合来看,就是把现在的五代机和无侦8杂交,如此可尽量利用货架产品,降低技术难度和研发风险。 目前情况是变体技术虽然动静较小,但成熟度比较高,组合动力则相反,折腾得惊天动地成熟度反而令人捏把汗。
你认为隐身舰载机什么时候服役 没错,说的就是坊间型号歼35,大伙们都来说说嘛。 我给出的时间是30年,当然只有水师有资格宣布,故以此为准,一如当年PLAAF官宣20入役。不过不能出一等,出一次一等则说明准备不足,服役时间需后延两年。 我的参考依据是美帝的35C,35C是10年收费,19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还出过事,我查不到服役时间,就拿IOC时间来算了,出事也不后延其服役时间了。这么算35C从收费到附议需9年时间,坊间型号歼35系21年末收费,9年后即30年服役。 有的同志老觉得我看不起北所,那么请问他们是不是太看不起洛马了?洛马才一鸡三吃,北所还要一鸡四吃呢。 大伙们都将答案附上,到时候看谁对。
王里中客们,够了! 最近老有人大谈不要互黑什么的,我本来视作个别吧友的善意呼吁,懒得管它,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帖子接连出现,貌似是个人都要“王里中客”一把,这还没完了,真是岂有此理! 为此,我正告某些吧友: 1、新吧是非常纯粹的军吧,请多讨论军事本身,这才是对新吧最好的支持。 2、我们也欢迎吧友提出建议,但请摆正姿态。新吧素有优良传统,这就是爱国主义和追求真理,吧友们关心国防胸怀天下,建言献策、畅谈装备,优则赞之、劣则踩之;他们颂扬并讴歌新时期装备建设的伟大成就、鞭笞并批判不良风气,他们的观点构筑了优质民意、彰显了我朝强大的国防软实力!绝大多数吧友不论水平高低,在大的是非面前都是心明眼亮的,所以在提建议时必须充分尊重吧友的基本智商和基本觉悟,切忌以独醒者自居,应多以请教的口吻和商量的口气发言,不建议以先生的口气来教训人。 3、对于国产装备只能表扬不能批评的做法是不对的!国足也是国产的,要不要批评?能不能批评?所以对错关键不在于表扬还是批评,而在于是否实事求是。拉踩次品并无不妥,以劣为优才是错误。禁止批评国产装备、不看具体情况,动不动以饭圈来指斥批评者的做法在本质上恰恰是饭圈行径! 4、基于新吧开放自信的原则,我们对相关话题暂不作硬性规定,吧友们还是可以谈,但我们要加强管理,该话题发帖者请参照上述三条发言。
我们可能都误解了英雄! 当初三哥家大胡子飞飞阿姆南丹在空战中被小巴所获,获释归国后这败军之将却受到英雄般的欢迎,还连升三级,成了少校。如此骚操作令人大惑不解吧? 最近印方解放了一些文件,这些文件道出了原委。当初空军命令飞飞驾驶米格迎战小巴的石榴和小龙,飞飞们纷纷表示R77对霹雳或120是送死,结果二三十人只有6人登机,其中一人还借故发动机故障拒绝起飞。只有连同大胡子在内的五名飞飞起飞接敌。由此可见,大胡子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配平升力漫谈 升力特性一直是飞机最主要的气动性能之一,通常情况升力总是越大越好,但飞机在空中还必须能保持俯仰平衡,升力的增大不能破坏这种平衡,所以升力的最大值又受到限制,保持俯仰平衡时的升力谓之配平升力。 设计师为提高配平升力可谓绞尽脑汁。图一 常规布局配平示意图 上图,常规布局平尾是负升力,如此方可保持平衡,导致配平升力小于机翼升力,令人非常不爽。
在下对粗脖颈的看法 1、老版本20毛发不怎么给力,“超声速巡航阻力成为非常临界的设计点”,据此可以认为其面积率修型甚为完美,细脖颈方是正解。 2、双座版20多了个人,座舱长度增大,还必须照顾后面飞飞的视野,座舱后部高度不能太低,自然导致脖颈加粗,修型不再绝对完美,可见为实现双座目标付出了阻力的代价。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修型已不绝对完美,但只要座舱及后面这一段截面积或马赫面积沿纵向变化平滑,则修型依然相对科学,阻力增加有限。 3、2051目测与双座版横截面分布近似,故超巡阻力也相当,都略大于老版本20,但可多装油或设备。太行或推力已足,何况15也快了,不在乎增加的这点阻力,多装油或设备方是要领。 图就免了,否则麻烦。 所有操作的理论基础都是面积率,这是较为原始的理论或基操,不宜过度解读。 更客观的解释可能有赖于进一步观察。
飞鲨怎么这么水?空翼的研究 表1 三种机型性能对比(歼-15性能为估计) 机型 F/A-18E block 2 苏-27SK 歼-15 (估计值) 基本空重 13868千克 16800千克 18600千克 附件(飞行员,炮弹,滑油,不可用油,干扰弹,挂架等) 415千克 640千克 640千克 使用空重 14283千克(双座F型为14520千克) 17440千克 19240千克 可供3.5分钟加力的燃油 2024千克 2440千克 2440千克 外挂武器 487千克(AIM-120*2, AIM-9*2) 770千克(R-27*2, R-73*2) 590千克(R-77*2, R-73*2) 空战总重 16794千克 20650千克 22270千克 高空最大马赫数(使用2中2近挂载) 1.6马赫 手册未标明带外挂速度,但估计不低于2马赫 同左 低空最小-最大平飞速度 143公里/时-1250公里/时 209公里/时-1400公里/时 217公里/时-1400公里/时 爬升率(3000米,0.9马赫) 198米/秒 220米/秒 204米/秒 低空持续盘旋角速度(已按照空战总重换算,使用标准过载上限,下同) 20.6度/秒 19.2度/秒 17.8度/秒 低空瞬时盘旋角速度 29度/秒 26.5度/秒 25.5度/秒 标准过载上限 7.6G 8G 8G 应急过载上限(跨音速以下) 10G(全重19100千克以下时) 9G(全重19000千克以下时) 9G(全重19000千克以下时) 可控攻角 >50度 24度 24度 *注:以下过失速机动的描述来自各机公开的学术文献和航展表演,在实际空战中的作用存疑(Pirouette机动除外) 眼镜蛇机动 无需断开攻角限制器,可在外挂6-8枚导弹时拉到80-90度攻角。空载数据不详。恢复平飞较快。 有外挂时禁止机动。空载时需断开攻角限制器,可拉倒110度攻角。不断开攻角限制器限制在24度攻角无法完成动作。恢复平飞需低头俯冲约15秒。 同左 落叶飘机动 可携带较多载荷(如2个480加仑副油箱,2枚AIM-120,2枚AIM-9对空导弹,2枚JSOW对地攻击弹药)完成。在携带3个480加仑副油箱,4枚MK83炸弹时达成120度/秒的指向率。 在空载或携带外挂时均禁止该动作。拥有推力矢量的改型如苏-35BM可达成约60度/秒的指向率。 同左 Pirouette机动 可带典型空战挂载,在宽广的速度范围内连续完成该机动,达成不低于瞬盘峰值的转弯角速度 无能力 同左
鸣镝-22飞行器 航展早过,但这玩意大伙们貌似没怎么讨论过,今补之。 鸣镝意为响箭,太祖词云: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说的是西风萧瑟,苍蝇蚊虫大限将至,这时我方顺应天意,射出一支响箭,开启趁热打铁、积极捕杀的号角。总之这个名字是可以的。 该型号研发单位系广东某企业,据说还有中科院加盟,对此褒贬不一。有说这是咱们军民融合的积极探索,也有说这是打着中科院的牌子在招摇过市,最后多半会不了了之。 展板数据甚为劲爆,四吨的货居然能飞M7,航程更是高达8000KM。如能实现,那么放大一点轨道轰炸不是梦哈,轰30为什么不照这个思路走? 水分子我看就算了,长考出臭棋,搞不好只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气动方面估计会非常保守,以前希望装个变形垂尾,以便凌空轰炸,但现在觉得可能想多了,能搞出来就不错了。
对B21现身的一些看法 咱们的装备硬实力赶超老美早已是进行时,但于软实力方面,比如宣传方面,咱们可就完全落于下风了。21的发布会真他女良的搞得沸沸扬扬、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煞有介事呀,这有个好处就是早在形成战斗力之前就以极小的代价拥有了不菲的形象资产,挽回二等人颓势、给盟友打气,维护美刀权益都不在话下。 咱们小白其实心态甚佳,也没几个把它放在眼里,总觉得是被水分子吊打的货,要说影响心情,无非就是水分子久不现身而牢骚满腹。 反倒是那些资深军迷大佬比较容易跪,他们信息了解得多,而这些信息当然都是美帝TREE的,树新蜂是美帝的拿手好戏嘛,等于他们无意中比小白接受了更多的美帝的吹嘘。
B21这次会不会跳票 老美吹嘘下月2号亮相,届时中美0比2。
航展明星装备评选 航展是做生意为主,并非装备成果汇报大会,只不过咱们也能跟着沾点光。真正的大家伙不会出现的。 大伙们认为明星装备有哪些? 我觉得打包合成旅是不错的,某20已经是佳人迟暮,劲爆度远不如初。
20姬的能量指向机动 话说航展机动飞行表演的欣赏门槛还真不低,若非资深军迷,基本只能看个热闹,但我相信广大军迷小白是希望能看出点门道的。我资历并不深,科普有困难,但不妨碍抛砖引玉。 我认为在了解基本航空常识的基础上,将20姬的表现与其它先进战机进行横向比较,观察其异同,并结合气动布局和空战理论进行思考,应该是个好方法。 不同先进战机的机动飞行表演有很多共性,比如总会展示盘旋(水平机动)、爬升(垂直机动)、加速(速度机动)、滚转和俯仰控制等基本性能,但动作编排又各有特色,能彰显个性。这个性尤其重要,因为这体现了设计倾向,这背后是研发团队对于格斗空战的理解。拿娘娘来说,娘娘喜欢硬拔冲天,这个突然转向是损失大量能量的,但娘娘还是乐此不疲,站在咱们的立场看,必须说这体现了娘娘“力大砖飞”的设计理念。娘娘还喜欢表演“坐着打”,这是在秀矢量发动机。又如35,35的暴力冲天就少多了吧?这说明其推比相对偏低,垂直机动并非所长。35号称坐着打天下第一,机头指向能力是不错的,尤其有个动作,就是快速飞行中突然掉头,我管他叫“甩尾漂移”,这个动作是考验机头指向能力的,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那么20姬呢?讲真20姬属于高速构型,加上目标动力没有到位,还受到“适度展示”的掣肘,其实是不那么适合航展表演的,但是不是因此就难有作为了呢? 答曰不是。 20姬的机头指向和姿态控制能力非常强,这无疑是设计重点,航展来来去去都在展示这个能力,这个不消多说,但同时20姬的能量特性也是不错的,尤其是水平机动能力(盘旋性能),据航空小筑先生分析是远超老美的石榴。盘旋性能怎么看?完整的360盘旋很难看到,所以主要看坡度,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盘旋性能越好,其力学原理新人们可自行研究。现在20姬也是动不动就大坡度盘旋了(虽然每次时间都不长),已经充分展示了这方面的实力!垂直机动和加速性的话20姬也过得去,但不如盘旋性能强悍。咱们动力稍差,又是适度展示,不似娘娘菊花常开不败,所以20姬在表演过程中稍显迟滞、笨重,看上去不如娘娘那么轻盈灵巧、动力澎湃。在目标动力到位之前,20姬的传统综合飞行性能是不大可能赶上甚至超过娘娘的,这点咱们必须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传统空战以能量机动理论为尊,讲究盘旋咬尾、保持能量,时至今日仍然有重大指导意义,但近来由于导弹性能的提升和头瞄的加持,已经无需从敌机尾后方向攻击了,从任何方向都可攻击,这叫全向攻击,所以现在“指向”的重要性已超“占位”。 了解这点则不难揣测20姬的设计倾向,即20姬在强调机头指向之余,兼顾能量机动性,在此基础上,20姬将“指向”和“能量”有机结合,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色。纵观20姬的表演,可说鲜明体现了所谓的“能量指向机动”!20姬的所有指向动作的能量损失都非常小,所有动作都丝滑流畅,目的只有一个,在快速指向的同时尽可能保持能量,20姬的这种操作只怕放眼天下都再无二例。 要做到这点殊非易事,这对飞行控制技术有很高要求。以前的飞机操控不易,简单的平飞加速就需要先加油门然后推杆以降低迎角减小升力从而保持平飞。现在的飞控进步巨大,只需加大油门即可实现平飞增速,系统会自动修改迎角以保持高度。拿航展的保持AOA绕速度矢量滚转来说,这个操纵难度就很大,带迎角滚转会让滚转变成侧滑,飞飞在压杆的同时必须及时精准修正航向,若无先进飞控加持,这是难以想象的。又如蹬壁机动,如果操作不够精准,动作不够丝滑,则很容易损失过多能量,成为靶机。35那种甩尾漂移秒变靶机的操作20姬是不干的。 小结一下。发动机咱们要经常吐槽一下,不吐槽不是真军迷,但也不能只顾吐槽而无视20姬的进步。回顾航展我是豪情满怀哈,20姬在目前的航发技术条件下有这个积极进取的姿态,它在合理安排性能权重之余,通过先进飞控实现了优异的操控性,将能量与指向丝滑结合,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色,现在的战斗机不就应该如此设计吗?
大鸭子航展机动新观察 大鸭子在航展表演已多,尤其这次都落地了,或许其切香肠式机动展示将近尾声,机动性特点已经基本显露,是时候作点小结了。 王总师说机动性跟三代机差不多,飞飞更是表示棍C机动性最好,这简直是想让黑子们过节呀(王总师说的可与国外最先进战斗机抗衡被彻底无视了),那么咱们应当如何看待权威人士的评价也就成了这个小结不能回避的问题。
神龙涡系初步解析 一、设计难点 难点1 中等偏大后掠角机翼起涡的问题。 神龙本质上是高速构型,它更突出超巡和超声速机动性,为此采用了小展弦比、中等偏大后掠角机翼,机翼前缘后掠角约48度,这属于临界角度——超过50度虽然更有利于超声速性能,但亚声速性能就变得非常难看了。因为后掠角不够大,这种机翼在大迎角时不易产生涡流。
转贴:现场画面!实拍歼20飞过中国航展上空 正在解锁"适度展示",动不动就大坡度盘旋. 现场画面!实拍歼20飞过中国航展上空 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bd.baidu.com%2Fnewspage%2Fdata%2Fvideolanding%3Fnid%3Dsv_16731049226490387206%26sourceFrom%3Dpc_feedlist&urlrefer=1cbf548a68204910697e7f43a559562f
漂亮17横空出世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