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国产NGAD究竟是啥样,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包括方方面面,全部都猜难度太大,只猜其中一个就相对容易多了。我今天就试着展望其大致的飞行性能。
目前能看到的中美方案都是虚假方案或淘汰方案,不值一提,其唯一价值在于告诉咱们双方未来的型号不是那样的。在思考题目中的问题之前,咱们有必要排除这些干扰因素。
从需求来看,国产NGAD应该不是现有战斗机的单纯加强版,而是有质的提高,那么飞行性能也应如此,简单说就是要更快更远更高。
从技术来看,高超声速咱们已获突破,低速飞行技术则更是现成的,那么两者相加是比较可行的方案。
综上,需求与技术双重牵引的结果就是宽域飞行器,这就是我的结论。
其关键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组合动力、变体技术、热管理技术、先进耐用防烧蚀涂层等。
那个鸣镝号称七八个马赫,100%是画大饼,不用理睬,但是无侦8是现成的,所以具有重大参考价值。无侦8M4不在话下,而且在高速下有相当航程,如果放大,航程更增,这个速度的话高度30K起步吧?这个高度已经足够碾压现在的五代机了。我的看法,国产NGAD的速度和高度上限达到无侦8的水平就足够了。
至于低速性能,能跟现在的五代机持平就可以了。其实以前的可变后掠翼技术就有宽域飞行器的影子,那玩意不就是一定程度的高低速兼顾吗?高低速兼顾就是进项,但因为增加了一套旋转机翼的结构,导致重量增加,尤其是对于小飞机(战斗机都是小飞机)来说代价偏大,一入一出,搞不好还入不敷出。现在变体技术兴起,可以以较小代价实现飞机变形,获得气动红利,这样收支相抵甚至略有盈余成为可能。
综合来看,就是把现在的五代机和无侦8杂交,如此可尽量利用货架产品,降低技术难度和研发风险。
目前情况是变体技术虽然动静较小,但成熟度比较高,组合动力则相反,折腾得惊天动地成熟度反而令人
捏
把汗。
2023年01月22日 16点01分
1
level 7
我们下一代战斗机,轰炸机的杀手锏就是宽域飞行,降维打击,这技术NGAD和B21的PPT都不具备
2023年01月23日 01点01分
7
PPT都是烟幕弹
2023年01月23日 01点01分
level 8
有些性能是无法兼得的,就比如机动与隐身,高机动性就意味着要有足够且合适气动翼面,这样隐身会大打折扣。高隐身性就比如飞翼布局,都飞翼布局了机动性能强吗?如果近期公布的霉菌下一代战机演示图属实的话,明显霉菌要走高隐身路线
2023年01月23日 02点01分
8
高机动时就不追求隐身了。比如歼20,巡航时鸭翼不动的,有利于隐身,到了鸭翼大幅偏转,可能已经肉眼可见了。
2023年01月23日 04点01分
@我讨厌狮子 只要有明显突出机身“翼”的存在,都或多或少都会对隐身有影响,无论是鸭翼主翼边条翼还是尾翼,在高机动状态下这种影响只会更大,事实上只有翼身融合程度最高的飞翼布局才是最完美的隐身外形,但这也舍弃了机动性。
2023年01月23日 04点01分
@我讨厌狮子 我觉得现在的五代机已经是机动性与隐身性平衡的巅峰了,未来战机设计的重点只会向更隐身方向倾斜
2023年01月23日 04点01分
level 7
六代机标准:
1、高度隐身(对量子雷达除外)
2、高超音速飞行(极速5马赫以上,巡航3马赫左右)
3、轨控、姿控发动机直接力控制,弱化气动力控制,可垂直起降并具备一定时限内的大气层外飞行能力(全机身多方位分布式微型发动机,不是矢量控制)
4、全方位态势感知及量子雷达反隐身技术(以机身蒙皮为传感器实现360度精准探测,无需机头指向)
5、遥控站式定向能武器系统
6、有人/无人双模式,无人模式又分为地面远程控制模式(量子传输控制、无需卫星及中继设备)及人工智能自主控制模式。
2023年01月23日 03点01分
9
您这个要求可能高了点,适当舍弃一部分要求应该更具可行性。
2023年01月23日 04点01分
level 1
我觉得你们的性能标准太高了。六代机标准 多频段隐身能力 能够2马赫超音速巡航。超音速机动能力 高作战半径超过两千公里。高度智能化(能自主打击目标。)高度的网络集成化。(支持上百架大规模协同作战)
2023年01月23日 04点01分
10
军迷总是希望能再追求一下
2023年01月23日 13点01分
你说的这些东西歼20就能做到。
2023年01月26日 09点01分
我以前也像你这样想。但是现在我认为我们六代机5Ma极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其实,就你这个“2马赫超音速巡航”,已经是涡轮变循环发动机最优工作区间的极限了。2Ma~4.5Ma,是亚燃冲压最佳工作区间。维持2.0Ma巡航这个坎上,亚燃冲压比涡喷/涡轮变循环更加省油。你猜:涡轮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到哪了?
2023年12月26日 10点12分
level 13
未来战斗机将具备宽频隐身、大航程、高机动等能力需求,提出超扁平无尾气动布局是新一代战斗机最可能采用的气动布局形式。为适应新一代战斗机的能力需求和气动布局形式,新一代翼型设计中有以下几点设计需求:
1) 进一步综合考虑气动隐身性能的需求;
2) 综合满足机翼机身高度融合的气动布局特点;
3) 考虑新型机翼控制舵面的设计需求;
4) 具备优良的动态特性;
5) 考虑变体技术的应用。
对于新一代战斗机的发展,亟需发展具有综合优良性能的新一代翼型。未来战斗机翼型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气动、隐身、控制、结构、智能材料和变体技术等多学科多目标的综合设计优化,保证战斗机具备更优越的作战性能指标和操纵性能,以应对新一代战斗机的发展需求。
专家说的
2023年01月23日 08点01分
12
这一看就是专家的口声,可行性很强。
2023年01月23日 13点01分
level 3
高速引起的气动加热怎么解决?到时候机身那么高的温度就像是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醒目
2023年01月23日 08点01分
13
接触之前就先把敌人吓个半死。
2023年01月23日 13点01分
level 1
1,更强的隐身能力,减少气动面,所以几乎所有六代机PPT都是无尾布局
2,使用变循环发动机,拥有更大的航程,不会使用组合动力,高超音速技术会用在亚轨道轰炸机上
3,更强的信息感知能力,使用共形阵等新技术
4,AI辅助决策,应该不会让AI自主决定攻击
5,与无人机协同作战,无人机应该具有隐身,多功能,相对较低成本的特点
6,可能使用定向能武器,但受制于能量密度,无法做到直接摧毁敌机,也有被特殊涂层反制,在格斗中致盲飞行员或烧毁导弹导引头是更可能的用处
7,可能使用射流矢量技术,配合矢量喷口缓和无尾布局机动性较差的劣势
2023年01月24日 04点01分
19
说得是不错,但流出的PPT上基本都有你说的这些了。,
2023年01月25日 13点01分
说得是不错,但流出的PPT上基本都有你说的这些了。,
2023年01月25日 13点01分
@我讨厌狮子 现阶段的人类科技也就能折腾出这么点东西了
2023年01月25日 15点01分
第六点有难度
2023年01月27日 15点01分
level 14
感谢各位的回复。众多吧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未来战机进行了积极的富有前瞻性和专业范的思考,并进行了讨论热烈,使得本帖既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思辨性,又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再现了贴吧当年的盛况,令我非常享受。
之所以抛转成功,一是平台脑抽症状有所缓解,二是吧友热情高涨,可见在贴吧每况愈下、大佬纷纷它投的当下,新吧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吧主指示坚持一下是对的。
当初85扩容,大佬们还是给了面子,只因平台问题,有些大佬淡出新吧,我已不敢挽留,但鉴于本帖的表现,我敢说新吧至少还值得观察。
2023年01月26日 16点01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