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pppooook
签名
关注数: 290 粉丝数: 224 发帖数: 24,444 关注贴吧数: 63
白起对手质量 一、公孙喜 1.齐使章子,魏使公孙喜,韩使暴鸢共攻楚方城,取唐眛(合纵长是齐国,主将匡章,公孙喜只能是从攻) 2.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五城(败) 按《六国年表》记载垂沙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01年,伊阙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93年,有8年跨度,若说公孙喜没有成长的时间是不合理的。 公孙喜唯一的胜绩是垂沙之战作为副手。单独领军是胜绩0. 二、芒卯 1.昭王三十二年,穰侯为相国,将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围大梁(败) 2.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败) 芒卯先被魏冉击败,然后是在华阳被揍,他本人逃走了,胜绩0. 三、贾偃 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 贾偃下落不明,胜绩0. 四、赵括 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赵括临阵指挥稀烂,本人死了,胜绩0. 白起战果累计人头数是最大的,但对手水平质量却是一个极端的低谷。 六国里能够跟白起有一战交手之力的有匡章、魏无忌、李牧,其中魏无忌离的时间点最近,然后魏无忌击败了王龁、蒙敖震慑暴秦证明了自己。
章邯和项羽的斩获将领记录 章邯(前中期还是很厉害,斩获将領效率高) 1.秦令少府章邯免骊山徒,人奴产子,悉发以击楚军,大败之。周文走出关,止屯曹阳。二月余,章邯追败之,复走黾池。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追逃逼杀周文-张楚西路军主将】 2.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击杀田臧-张楚令尹、上将】 3.章邯进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死【击杀李归】4.章邯已破五逢,击陈,柱国房君死【击杀房君蔡赐-张楚上柱国】 5.章邯又进击陈西张贺军。胜出临战,军破,张贺死。【击杀张贺】 6.章邯至栗,梁使别将朱鸡石、馀樊君与战。馀樊君死。朱鸡石败,亡走胡陵。【击杀馀樊君】 7.秦将章邯围魏王咎于临济,急。魏王请救于齐,儋将兵救魏。章邯夜衔枚击,大破齐、楚军,杀儋于临济下【击杀齐王田儋、逼杀魏王魏咎】 8.章邯果败杀项梁,破楚兵-【击杀楚军统帅项梁】 项羽 1.籍遂拔剑击斩守【起义击杀郡守殷通】 2.沛公、羽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斩李由【合作击杀三川守李由】 3.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闲不降,自烧杀【合作杀苏角、虏王离,逼杀涉闲。】 4.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将秦军行前。【协议投降:章邯、董翳、司马欣】 5.塞王欣、翟王翳降楚,殷王卬死【降董翳、司马欣,击杀司马卬】(俘获刘季妻子、父亲) 6.羽亨周苛,并杀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干掉周苛、枞公、纪信,俘虏韩王信、孙赤】
刘邦主要战绩中对敌将的斩获记录 1.高祖乃书帛射城上,与沛父老曰:“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可立立之,以应诸侯,即室家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帅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高祖,欲以为沛令(策反内应击杀沛令) 2.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秦泗川守壮兵败于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马得杀之(追逃杀死泗川守) 3.沛公与项羽西略地至雍丘,与秦军战,大败之,斩三川守李由(合作击杀三川守李由) 4.七月,南阳守齮降,封为殷侯,封陈恢千户(围城迫降南阳守齮) 5.西击秦将杨熊军于曲遇,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虏秦司马及御史) 6.从还定三秦,下栋阳,虏塞王(虏塞王司马欣) 7.下河内,虏殷王卬,置河内郡(虏殷王司马卬) 8.大司马咎、长史欣皆自刭汜水上。汉王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逼杀曹咎、司马欣、董翳) 9.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虏燕王臧荼)   九月,虏荼 10. 从击韩王信于代,至马邑,别降楼烦以北六县,斩代左将,破胡骑将于武泉北。复从击信胡骑晋阳下,所将卒斩胡白题将一人。(击杀韩王信部将若干) 11.从击陈豨,别攻豨丞相侯敞军曲逆下,破之,卒斩敞及特将五人(击杀陈豨部下侯敞等) 12.十二年冬十月,上破布军于会缶。布走,令别将追之。汉别将击布军洮水南北,皆大破之,追斩布番阳。(追逃杀死英布)
华阳之战主将是谁? 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白起传》 三十三年,客卿胡阳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击芒卯华阳,破之,斩首十五万。-《秦本纪》 明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於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曰:“臣闻往来者言曰‘......”於是穰侯不行,引兵而归。-《穰侯列传》 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韩告急于秦,秦不救。韩相国谓陈筮曰:“事急,愿公虽病,为一宿之行。”陈筮见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来。”陈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夫冠盖相望,告敝邑甚急,公来言未急,何也?”陈筮曰:“彼韩急则将变而佗从;以未急,故复来耳。”穰侯曰:“公无见王,请今发兵救韩。”八日而至,败赵、魏于华阳之下-《韩世家》 白起击魏华阳军,芒卯走,得三晋将,斩首十五万。-《六国年表》 参与华阳之战秦将主要是白起、魏冉、胡阳。其中魏冉级别最高相国、穰侯,白起是国尉、武安君,胡阳客卿。 下决策发兵救韩的是魏冉,最后下决策引兵而归的也是魏冉。综上所述华阳之战主将应当是魏冉,他是起主导作用的。
秦末楚汉名将战绩合集 尽可能的不对大战役进行拆分 章邯 1.秦令少府章邯免骊山徒,人奴产子,悉发以击楚军,大败之。周文走出关,止屯曹阳。二月余,章邯追败之,复走黾池。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 2.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 3.章邯进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死 4.铚人五逢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五逢亦走陈。胜诛邓说。 5.章邯已破五逢,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击陈西张贺军。胜出临战,军破,张贺死。 6.章邯已破陈王,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使周市请救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约降定,咎自杀。 7.荣之走东阿,章邯追围之。项梁闻荣急,乃引兵击破章邯东阿下(败) 8.沛公、项羽追北,至城阳,攻屠其城。军濮阳东,复与章邯战,又破之。(败) 9.项梁再破秦军,有骄色。宋义谏,不听。秦益章邯兵。九月,章邯夜衔枚击项梁定陶,大破之,杀项梁。 10.章邯已破项梁,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王歇,大破之。/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 11.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破章邯军(败) 12.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羽,欲约。约未成,羽使蒲将军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败) 13..五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战好畤,又大败,走废丘(败) 14.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败) 总计14战8胜6败(大战役9场6胜3败)。主要代表战役:【1】戏下之战、【5】陈县之战、【6】临济之战 、【9】定陶之战
过早陨落的秦未大佬——项梁 先列下项梁战绩 1.【乃引兵击秦嘉。嘉军败走,追至胡陵。嘉还战一日,嘉死,军降。景驹走死梁地。梁已并秦嘉军,军胡陵,将引而西。】 2.【梁乃引兵入薛,诛朱鸡石】 3.【梁自号武信君,引兵攻亢父】? 4.【儋弟荣走保东阿,章邯追围之。梁引兵救东阿,大破秦军东阿】【沛公与项梁共救田荣,大破章邯东阿】 5.【梁起东阿,比至定陶,再破秦军】 6.【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夜衔枚击楚,大破之定陶,梁死。】(败) 项梁有一场大的胜仗:击败同为义军的秦嘉势力,吞并其军队。项梁救田荣在东阿击败章邯(刘邦参于此战应当属于从攻,项梁主将),不过因为骄傲了被得到援军的章邯反杀于定陶。军事能力还行。 项梁的政治能力不错,而且很有威望。他一手策划会稽起义【吴中贤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繇役及丧,梁常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 刘邦、项羽、英布、陈婴都是项梁小弟(包括韩信), 刘邦也听他的调遣打仗。项梁麾下人才济济,兵力也初具规模,俨然成了陈胜之后又一个反秦领袖,而且项梁是起义发起人在项氏一族里也是长辈。倘若项梁没突然战死,刘邦会不会反项梁自立? 【其众从之,乃以其兵属梁。梁渡淮,英布、蒲将军亦以其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下邳。】 项梁算是对刘邦有恩援助刘邦5000兵力及10个将领(此时刘邦兵力9000)夺回老家。 【二月,攻砀,三日拔之。收砀兵,得六千人,与故合九千人。三月,攻下邑,拔之。还击丰,不下。四月,项梁击杀景驹、秦嘉,止薛,沛公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沛公还,引兵攻丰,拔之。雍齿奔魏。】
三秦真得是传檄而定的吗? 【今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这段话出自韩信之口。 【五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战好畤,又大败,走废丘。】 章邯在陈仓、好畤连败,退守废丘。 【从还定三秦,攻下辨、故道、雍、斄。击章平军于好畤南,破之,围好畸,取壤乡。击三秦军壤东及高栎,破之。复围章平,平出好畤走。因击赵贲、内史保军,破之。东取咸阳,更名曰新城。参将兵守景陵二十三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之。赐食邑于宁秦。——《曹参传》】 三秦军在壤东及高栎被曹参击破(这说明塞、翟二王派了部队支援雍国)。 章平在好畤南败,退往好畤,然后突围而出。三秦军以章平为代表反扑被曹参击败。 【别西击章平军于陇西,破之,定陇西六县,所将卒斩车司马、候各四人,骑长十二人】【春正月,羽击田荣城阳,荣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齐皆降楚,楚焚其城郭,齐人复畔之。诸将拔北地,虏雍王弟章平。赦罪人。】【别定北地郡,破章邯别将于乌氏、栒邑、泥阳,赐食邑武城六千户】 章平先后逃往陇西、北地郡,最后在北地郡被俘,从开战一直坚持了8个月吧。 【从还定三秦,下栎阳,降塞王。】【秋八月,臧荼杀韩广,并其地。塞王欣、翟王翳皆降汉】塞王、翟王投降了,坚持了3个月(其中塞王国都是被汉军攻下来的) 【六月,汉王还栎阳。壬午,立太子,赦罪人。令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雍地定,八十余县,置河上、渭南、中地、陇西、上郡。】章邯在废丘坚持了一年,抵抗最持久。 总结:三秦抵抗顽强,完全不是所谓的【传檄而定】。章邯困守废丘那么久,也没出现叛徒开城门这种情况。章平辗转多地仍能组织抵抗直到被俘。
楚汉彭城之战畅想 结合史料,加入一些个人推测 【羽闻之,令其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从鲁出胡陵】现在普遍推测这精兵都是骑兵。 三万骑兵可能的来源有: 1.楚地本土骑兵 2.俘虏的王离边军战马,这个应该是主要来源【羽大破秦军巨鹿下,虏王离,走章邯。】 3.项羽在跟章邯对峙在赵地停留长达半年,在这个时期可以招募北方游牧楼烦骑兵为雇佣兵(这也可以解释了处于南方与北方游牧不接壤的楚国为何有楼烦将了),钱应该是赵国出的【东从韩信攻龙且、留公于假密,卒斩龙且,生得右司马、连尹各一人,楼烦将十人,身生得亚将周兰】 【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也,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千里,吾不忍杀,以赐公。】乌骓马应当也是这个时期获得的。 【(三月)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哀临三日。发使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兵皆缟素。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四月)汉王遂入彭城,收羽美人货赂,置酒高会】 刘邦在洛阳誓师伐楚到攻入彭城只经历了一个月,部队需要休整了,刘邦本人也开酒会了。从刘邦攻入彭城到项羽打回来都是在同一个月,节奏非常快(或许刘邦进入彭城才几天项羽就打回来了)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穀、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卻,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项羽的活动路径从城阳出发放弃近的回师路线而是绕远路,活动路径鲁——胡陵——萧——彭城——穀、泗水——睢水,多个地点的连续运动和战斗。 项羽带精兵突破鲁县(鲁县在彭城北面属于樊哙防区,或许 是战斗突破,也可能是从间隙穿插过去了)出胡陵,抵达萧县于清晨发起攻击(萧县在彭城西面也就是联军的后方,这属于曹参防区,从曹参传来看发现了楚军主动攻击但被击败了),向东到达彭城激战至中午大破汉军,追杀汉军至穀、泗水,然后追杀至睢水。
亚帝纪:海达斯佩河战役(备用贴) 战役背景:波鲁斯的印度军队在海达斯佩河对岸已经做好了拦截马其顿军队的准备。亚历收到了克什米尔王的军队将和波鲁斯三天后汇合的消息,他必须尽快的渡河。亚历命令克拉特鲁斯带一部分军队留在河旁边的营地佯装成准备渡河,其佯动行为有:准备好船只,命一支小部队来回活动造成军队庞大的假象,晚上点好火把刻意暴露已方位置,发出巨大躁音吸引敌方注意,亚历还命手下穿上与自己类似的铠甲。 亚历带一支部队隐藏在河岸傍边的一片密林里,当天下起了大暴雨,亚历决定乘船渡河(其中骑兵凭借浮囊渡河),结果意外登上了河中央的小岛上而不是河对岸。印度哨兵发现这一情况并报告波鲁斯。亚历来不及调集船只,为了不错过时机带着士兵在齐胸深的水中渡河并成功到达对岸。波鲁斯收到消息后认为渡河的马其顿军只是小部队,只派了儿子带小部队阻击,结果被亚历渡河的军队击杀。随后波鲁斯带大部队去迎战亚历。 双方布署: 波鲁斯军有4000骑兵、300辆战车、200头战象、30000步兵。战象以每100英尺(约30米)间隔放在第一线,印度步兵以150人的连队部署在第二线,每个连支援一头战象。印度骑兵分布在左右两翼各2000骑,战车分布在左右两翼各150辆在骑兵前方。 马其顿军14000人 右翼是亚历山大指挥,中间是方阵,左翼是寇纳斯指挥。(两翼以骑兵为主) 战役过程:亚历带领右翼率先前进,中间的方阵其后前进呈现疏开队形,从而形成斜行序列,左翼的寇纳斯则带队在崎岖山岭下绕道前行。亚历猛攻波鲁斯军左翼(先由达安马弓手骑射放出箭雨),促使波鲁斯调派右翼骑兵支援左翼,迂回绕后的寇纳斯猛烈打击骑兵缺席的波鲁斯军右翼使其混乱并失去作用,随后寇纳斯带队从敌方后方绕过支援带领右翼的亚历。
亚帝纪:海达斯佩河战役 战役背景:波鲁斯的印度军队在海达斯佩河对岸已经做好了拦截马其顿军队的准备。亚历收到了克什米尔王的军队将和波鲁斯三天后汇合的消息,他必须尽快的渡河。亚历命令克拉特鲁斯带一部分军队留在河旁边的营地佯装成准备渡河,其佯动行为有:准备好船只,命一支小部队来回活动造成军队庞大的假象,晚上点好火把刻意暴露已方位置,发出巨大躁音吸引敌方注意,亚历还命手下穿上与自己类似的铠甲。 亚历带一支部队隐藏在河岸傍边的一片密林里,当天下起了大暴雨,亚历决定乘船渡河(其中骑兵凭借浮囊渡河),结果意外登上了河中央的小岛上而不是河对岸。印度哨兵发现这一情况并报告波鲁斯。亚历来不及调集船只,为了不错过时机带着士兵在齐胸深的水中渡河并成功到达对岸。波鲁斯收到消息后认为渡河的马其顿军只是小部队,只派了儿子带小部队阻击,结果被亚历渡河的军队击杀。随后波鲁斯带大部队去迎战亚历。 双方布署: 波鲁斯军有4000骑兵、300辆战车、200头战象、30000步兵。战象以每100英尺(约30米)间隔放在第一线,印度步兵以150人的连队部署在第二线,每个连支援一头战象。印度骑兵分布在左右两翼各2000骑,战车分布在左右两翼各150辆在骑兵前方。 马其顿军14000人 右翼是亚历山大指挥,中间是方阵,左翼是寇纳斯指挥。(两翼以骑兵为主) 战役过程:亚历带领右翼率先前进,中间的方阵其后前进呈现疏开队形,从而形成斜行序列,左翼的寇纳斯则带队在崎岖山岭下绕道前行。亚历猛攻波鲁斯军左翼(先由达安马弓手骑射放出箭雨),促使波鲁斯调派右翼骑兵支援左翼,迂回绕后的寇纳斯猛烈打击骑兵缺席的波鲁斯军右翼使其混乱并失去作用,随后寇纳斯带队从敌方后方绕过支援带领右翼的亚历。
亚帝纪:高加米拉战役 战役背景:伊苏斯战役后,亚历继续东进。大流士以割让一半领土、许配女儿、给予黄金求和,被亚历拒绝。亚历东进越过的众多山口和河流没有遇到阻拦,大流士一心征召大批军队与亚历对刚。大流士在阿贝拉建立补给站、行宫和金库,然后前往西面的高加米拉。大流士下令铲平高加米拉一带平原上的障碍物,以方便战车和骑兵活动。 决战前夕:亚历先下令军队休息四天,在决战前一天清晨亚历在一处高地上观察了波斯大军,然后召开会议发表演讲:为亚洲霸权而战,为生死存亡而战。亚历禁止士兵高唱战歌,严令保持绝对安静和秩序。军官们要求立刻进攻,亚历说改日再站。帕曼纽建议发起夜袭,被亚历拒绝。决战当天亚历被帕曼纽叫醒,精心打扮后检阅军队开赴战场。 大流士担心敌军夜袭,命令大军整夜保持戒备状态,引起了军队不满。大流士在当夜骑马巡视战线,并发表演讲:不要因以前的失利而气馁,为了生存以及妻儿而战。 双方布署: 1.波斯军:(20万步兵、4.5万骑兵)(100万步兵、10万骑兵)取第一种说法(含美索不达米亚人、米底人、帕提亚人、印度人等等) 波斯军最前端部署了200辆镰刀战车和15头战象。 大流士统领中军,贝苏斯指挥左翼、马扎亚斯指挥右翼。波斯军后端还有第二线的预备队。(两翼均有大量骑兵) 2.马其顿军:(4万步兵、7千骑兵以及少量亚洲士兵,接近5万人) 帕曼纽指挥左翼,亚历山大指挥右翼,中军为马其顿方阵。(两翼以骑兵为主力) 在两翼分别编组一个可左右旋转的纵队作为二线预备队来应对来自侧后方的攻击。最后端则是安置行李、俘虏(含大流士家属)、随营人员的营地,由步兵看守。
亚帝纪:高加米拉战役(备用贴) 战役背景:伊苏斯战役后,亚历继续东进。大流士以割让一半领土、许配女儿、给予黄金求和,被亚历拒绝。亚历东进越过的众多山口和河流没有遇到阻拦,大流士一心征召大批军队与亚历对刚。大流士在阿贝拉建立补给站、行宫和金库,然后前往西面的高加米拉。大流士下令铲平高加米拉一带平原上的障碍物,以方便战车和骑兵活动。 决战前夕:亚历先下令军队休息四天,在决战前一天清晨亚历在一处高地上观察了波斯大军,然后召开会议发表演讲:为亚洲霸权而战,为生死存亡而战。亚历禁止士兵高唱战歌,严令保持绝对安静和秩序。军官们要求立刻进攻,亚历说改日再站。帕曼纽建议发起夜袭,被亚历拒绝。决战当天亚历被帕曼纽叫醒,精心打扮后检阅军队开赴战场。 大流士担心敌军夜袭,命令大军整夜保持戒备状态,引起了军队不满。大流士在当夜骑马巡视战线,并发表演讲:不要因以前的失利而气馁,为了生存以及妻儿而战。 双方布署: 1.波斯军:(20万步兵、4.5万骑兵)(100万步兵、10万骑兵)取第一种说法(含美索不达米亚人、米底人、帕提亚人、印度人等等) 波斯军最前端部署了200辆镰刀战车和15头战象。 大流士统领中军,贝苏斯指挥左翼、马扎亚斯指挥右翼。波斯军后端还有第二线的预备队。(两翼均有大量骑兵) 2.马其顿军:(4万步兵、7千骑兵以及少量亚洲士兵,接近5万人) 帕曼纽指挥左翼,亚历山大指挥右翼,中军为马其顿方阵。(两翼以骑兵为主力) 在两翼分别编组一个可左右旋转的纵队作为二线预备队来应对来自侧后方的攻击。最后端则是安置行李、俘虏(含大流士家属)、随营人员的营地,由步兵看守。
亚帝纪:格拉尼卡斯河会战 战役背景:亚历试图渡过格拉尼卡斯河攻击对岸的波斯军,这是入侵波斯的第一场大战役。在战役开打前希腊人门侬建议波斯将领不要与亚历交战而是坚壁清野断其补给,并由他本人带领一支部队前往马其顿(偷家?),不过被拒绝了。波斯将领决定与亚历刚正面。帕尔梅尼奥建议亚历先宿营过夜,亚历却决定立刻发动进攻。 战役过程: 1.双方部署:亚历远征 m前检阅部队时为34500人(步兵30000人,骑兵4500人)左翼由帕尔梅尼奥指挥,亚历亲自指挥右翼(前锋费罗塔斯,其后托勒密,再后则是亚历山大),两翼都是骑兵在前步兵在后的配置。 波斯军由皮瑞达提斯及阿西提斯共同指挥波斯骑兵2万人沿河岸部署为第一线,2万希腊佣兵(以步兵为主)放在骑兵后面。 亚历先骑马沿战线巡视,鼓舞士气。随后马其顿两翼开始展开渡河进攻,马其顿右翼首先遭到标枪和矢石攻击前锋被击退,亚历山大亲自带近卫骑兵支援。亚历山大长矛折断后,从队友那拿了一支新矛,杀死了大流士女婿及一位波斯王子。波斯军企图斩首亚历,亚历在激烈战斗中躯干受伤两处头部被击中两次。马其顿右翼成功渡河并突破波斯阵线,波斯骑兵崩溃(约1000骑兵阵亡),马其顿左翼也成功渡河。波斯军的2万希腊佣兵没有及时支援波斯骑兵,随后被亚历领军全歼。(大部被屠杀) 据记载马其顿军此役阵亡115人!!!数百人负伤。 亚历的几个亮点: 1.客场作战(强行渡河) 2.以少胜多 3.战果上歼灭21000人左右,杀死波斯大量王公贵族(大流士儿子、女婿、妹夫等) 4.影响力:远征波斯首战告捷。 亚历的优势就是拥有素质优良的马其顿军。来源于《亚历山大战史》翻译后的资料
霸王纪:固陵战役(重置版) 战役背景:【项羽自知少助食尽,韩信又进兵击楚,羽患之。汉遣陆贾说羽,请太公,羽弗听。汉复使侯公说羽,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归太公、吕后,军皆称万岁。乃封侯公为平国君。羽解而东归。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谏曰:“今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罢食尽,此天亡之时,不因其几而遂取之,此养虎自遗患也。”汉王从之。】【项羽使项声、薛公、郯公复定淮北,婴度淮击破顶声、郯公下邳,斩薛公,下下邳、寿春。击破楚骑平阳,遂降彭城。虏柱国项佗,降留、薛、沛、酂、萧、相。攻苦、谯,复得亚将】曹咎、龙且两个兵团被消灭,齐地被汉军控制西楚侧翼暴露在危险之下,楚军粮食也匮乏,灌婴又夺取彭城。为形势所迫,项羽与刘邦签了鸿沟协定,张良、陈平劝刘邦乘势攻楚,这在战略上是没问题的。类似的招张良教刘邦早用过了,击败了峣关的秦军。 【沛公欲以二万人击秦峣关下军,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士卒恐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战役过程: 1.【项羽引东,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汉军突袭击败楚军后军,夺取阳夏。 2.【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良对曰:“楚兵且破,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于是汉王发使使韩信、彭越。至,皆引兵来】 韩信、彭越放了鸽子,在固陵楚军反击大破汉军,汉军入壁垒坚守。刘邦听张良的建议以封地利诱韩信、彭越过来合围楚军 3.【围项籍于陈大破之】【以荆令尹汉王五年初从,击钟离眛及陈公利几,破之】楚军殿后一军钟离昧及陈公利几被击破。 固陵系列战役由阳夏、固陵、陈下三阶段构成,总体来说是平手。虽然此战综合起来算平手,但项羽在后勤困难且被偷袭的情况下在固陵成功反击一波,使得刘邦在固陵歼灭楚军的目标落空,不得不以封地利诱韩信、彭越前来。而且项羽成功带着十万人撤退(暂时性保存大部队),走了很远一段路两个后才在垓下被围。
武安纪:长平之战 战役背景:【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於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秦攻韩,冯亭献上亭于赵。赵接受上党百姓于长平,王龁领兵攻长平。 战役过程: 第一阶段:【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王龁对阵廉颇,廉颇失利退却坚守不出。 第二阶段:【 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秦用反间计,赵启用赵括,秦启用白起并做了保密工作。 第三阶段:【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赵括领军攻击秦军,白起佯败引诱赵括进入山地口袋,分了25000人及5000骑兵断绝赵军后路及粮道。赵括下令原地坚守等待救援。秦王动员河内支援前线秦军。 尾声:【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赵军不得食46天,人相食,开始突围。赵括被杀,赵军40万人投降,白起下令坑杀,放240人回去。
霸王纪:殷墟战役(重置版) 战役背景:【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巨鹿战后,项羽成为诸侯上将军,统领合纵军。 【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馀人,来,皆壁馀旁,未敢击秦】合纵军由楚、赵、齐、燕构成,兵力推算至少在10万以上(巨鹿战前楚军是5万,赵陈余数万人张敖万余人)。相关史料写魏豹救赵且从项羽入关,究竟是什么时候加入联军就不知道了故不计入。章邯所部在20万以上。 战役过程:【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卻,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於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於死。原将军孰计之。”陈馀亦遗章邯书曰】 【根据秦楚之际月表整理: 207年 二月:(楚)攻破章邯军,章邯军却 四月:楚急攻章邯,章邯恐 六月:章邯与楚约降,未定。项羽许而击之(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羽,欲约。约未成,羽使蒲将军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邯使使见羽,欲约。) 七月:章邯与楚期殷墟,章邯等已降】 项羽统领联军与章邯对峙半年,期间项羽时不时的就打一仗挫败秦军,还在谈判期间发动突袭以战促和,最终迫使章邯20余万人投降。 此战对于项羽的亮点 1.以战迫降名将章邯 2.战果:杀伤秦军,迫降20余万秦军 3.起义军再挫官军 4.影响力:消灭秦军主力的收尾之战 但有几点要说的是:此战政治成分大,秦朝廷对章邯猜忌不已。项羽因缺粮进行妥协了允许了章邯的有条件投降(封三秦将为王),对峙期间与秦军的几次交锋杀伤有限。
李二纪:洺水之战 战役背景:【秦王世民军至获嘉,刘黑闼弃相州,退保洺州。丙申,世民复取相州,进军肥乡,列营洺水之上以逼之。 幽州总管李艺将所部兵数万会秦王世民讨刘黑闼,黑闼闻之,留兵万人,使范愿守洺州,自将兵拒艺。夜,宿沙河,程名振载鼓六十具,于城西二里堤上急击之,城中地皆震动。范愿惊惧,驰告黑闼;黑闼遽还,遣其弟十善与行台张君立将兵一万击艺于鼓城。壬子,战于徐河,十善、君立大败,所失亡八千人。】 李二军过来了,刘黑闼弃相州退保洺州。北面李艺,西面的李二,形成两面夹攻之势,范愿被鼓声所惊吓,刘黑闼不得不回洺州,结果刘十善和张君立被罗艺暴打了。 战役过程: 第一阶段【洺水人李去惑据城来降,秦王世民遣彭公王君廓将千五百骑赴之,入城共守。二月,刘黑闼引兵还攻洺水,癸亥,行至列人,秦王世民使秦叔宝邀击破之丙子,李艺取刘黑闼定、栾、廉、赵四州,获黑闼尚书刘希道,引兵与秦王世民会洺州。   刘黑闼攻洺水甚急。城四旁皆有水,广五十馀步,黑闼于城东北筑二甬道以攻之;世民三引兵救之,黑闼拒之,不得进。世民恐王君廓不能守,召诸将谋之,李世勣曰:“若甬道达城下,城必不守。”行军总管郯勇公罗士信请代君廓守之。世民乃登城西南高冢,以旗招君廓,君廓帅其徒力战,溃围而出。士信帅左右二百人乘之入城,代君廓固守。黑闼昼夜急攻,会大雪,救兵不得往,凡八日,丁丑,城陷。黑闼素闻其勇,欲生之,士信词色不屈,乃杀之,时年二十。】 洛水城李去惑献城降唐,王君廓带1500骑进城共守。李艺趁机夺取汉东国北方地区并过来与李二汇合,刘黑闼猛攻洺水城(在带兵回来途中被秦叔宝击破),筑甬道推进攻城,李二多次带兵救被刘黑闼所阻拦。罗士信替换了王君廓,结果真得替死了。 第二阶段:【辛巳,秦王世民拔洺水。三月,世民与李艺营于洺水之南,分兵屯水北。黑闼数挑战,世民坚壁不应,别遣奇兵绝其粮道。壬辰,黑闼以高雅贤为左仆射,军中高会。李世勣引兵逼其营,雅贤乘醉,单骑逐之,世勣部将潘毛刺之坠马;左右继至,扶归,未至营而卒。甲午,诸将复往逼其营,潘毛为王小胡所擒。黑闼运粮于冀、贝、沧、瀛诸州,水陆俱进,程名振以千馀人邀之,沉其舟,焚其车】李二在洺水南北分别驻军,坚壁不战,另外派人断黑闼粮道。高雅贤醉酒浪死了,汉东军擒拿王小胡。程名振大肆破坏汉东军的粮道。
苏烈纪:曳咥河之战 战役背景:【明年,擢定方为行军大总管,又征贺鲁,以任雅相、回纥婆润为副。自金山之北,指处木昆部落,大破之。其俟斤懒独禄以众万余帐来降,定方抚之,发其千骑进至突骑施部。贺鲁率胡禄屋阙啜、慑舍提暾啜、鼠尼施处半啜、处木昆屈律啜、五努失毕兵马,众且十万,来拒官军,定方率回纥及汉兵万余人击之】 苏烈击破处木昆部落,并招抚了一些部落。贺鲁引兵来拒。 【帝遣还, 咥运即劝贺鲁引而西,取咄陆可汗故地,建牙于千泉,自号沙钵罗可汗,遂统咄陆、 弩失毕十姓】 阿史那贺鲁是室点密可汗的五世孙,成为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战役过程:【定方以精骑 至曳咥河西,击处木昆,破之。贺鲁举十姓兵十万骑来拒,定方以万人当之,虏见 兵少,以骑绕唐军。定方令步卒据原,欑槊外注,自以骑阵于北。贺鲁先击原上军, 三犯,军不动。定方纵骑乘之,虏大溃,追奔数十里,俘斩三万人,杀其大酋都搭 达干等二百人。明日蹑北,五弩失毕皆降。五咄陆闻贺鲁败,趋南道降步真。定方 命嗣业、婆闰趋邪罗斯川追虏,任雅相提降兵踵后。】 【明日,振兵复进,五弩失毕举众降,贺鲁独与处木昆 屈律啜数百骑西走。定方令副将萧嗣业、回纥婆润率杂虏兵趋邪罗斯川追北,定方 与雅相领新附兵绝其后】苏烈令步兵在平原列槊成阵,骑兵放置于北面。贺鲁令骑兵绕到唐军侧翼,先下令攻击平原上的唐军步兵,三次冲击都没冲破唐军步兵军阵。苏烈领骑兵攻击,突厥军大溃,唐军展开追杀,贺鲁带数百骑逃跑. 军队构成:唐军由回纥、汉军构成,步骑混合。突厥军由多部落构成,其中骑兵2万【定方行至曳咥河西,贺鲁率胡禄居阙啜等二万余骑列阵 而待】 苏烈的几个亮点: 1.客场作战+长途远征【曳咥河是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上游】 2.以少胜多:1万破10万。 3.兵种劣势:突厥2万余骑,超过了唐军总数。 4.战果:俘斩三万人,斩杀大酋都搭达干。贺鲁率数百骑逃亡。 5.影响力:后续有部落向唐军投降。灭亡西突厥关键一战,击垮其主力。【各有所 部,胜兵数十万,并羁属贺鲁。西域诸国,亦多附隶焉。】按史料记载西突厥理论上最多能集兵数十万,可见西突厥国力还是不错的。
苏烈纪:曳咥河之战 战役背景:【明年,擢定方为行军大总管,又征贺鲁,以任雅相、回纥婆润为副。自金山之北,指处木昆部落,大破之。其俟斤懒独禄以众万余帐来降,定方抚之,发其千骑进至突骑施部。贺鲁率胡禄屋阙啜、慑舍提暾啜、鼠尼施处半啜、处木昆屈律啜、五努失毕兵马,众且十万,来拒官军,定方率回纥及汉兵万余人击之】苏定方击破处木昆部落,并招抚了一些部落。贺鲁引兵来拒。 【帝遣还, 咥运即劝贺鲁引而西,取咄陆可汗故地,建牙于千泉,自号沙钵罗可汗,遂统咄陆、 弩失毕十姓】阿史那贺鲁是室点密可汗的五世孙,成为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战役过程:【定方以精骑 至曳咥河西,击处木昆,破之。贺鲁举十姓兵十万骑来拒,定方以万人当之,虏见 兵少,以骑绕唐军。定方令步卒据原,欑槊外注,自以骑阵于北。贺鲁先击原上军, 三犯,军不动。定方纵骑乘之,虏大溃,追奔数十里,俘斩三万人,杀其大酋都搭 达干等二百人。明日蹑北,五弩失毕皆降。五咄陆闻贺鲁败,趋南道降步真。定方 命嗣业、婆闰趋邪罗斯川追虏,任雅相提降兵踵后。】【明日,振兵复进,五弩失毕举众降,贺鲁独与处木昆 屈律啜数百骑西走。定方令副将萧嗣业、回纥婆润率杂虏兵趋邪罗斯川追北,定方 与雅相领新附兵绝其后】 苏烈令步兵在平原列槊成阵,骑兵放置于北面。贺鲁令骑兵绕到唐军侧翼,先下令攻击平原上的唐军步兵,三次冲击都没冲破唐军步兵军阵。苏定方领骑兵攻击,突厥军大溃,唐军展开追杀,贺鲁带数百骑逃跑. 军队构成:唐军由回纥、汉军构成,步骑混合。 突厥军由多部落构成,其中骑兵2万【定方行至曳咥河西,贺鲁率胡禄居阙啜等二万余骑列阵 而待】 苏烈的几个亮点: 1.客场作战+长途远征【曳咥河是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上游】 2.以少胜多:1万破10万。 3.兵种劣势:突厥2万余骑,超过了唐军总数。 3.战果:俘斩三万人,斩杀大酋都搭达干。贺鲁率数百骑逃亡。 4.影响力:后续有部落向唐军投降。灭亡西突厥关键一战,击垮其主力。 【各有所 部,胜兵数十万,并羁属贺鲁。西域诸国,亦多附隶焉。】按史料记载西突厥理论上最多能集兵数十万,可见西突厥国力还是不错的。
霸王纪:荥阳之战 战役背景:【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随何既说黥布,布起兵攻楚。楚使项声、龙且攻布,布战不胜。   十二月,布与随何间行归汉。汉王分之兵,与俱收兵至成皋。   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与郦食其谋桡楚权。】 南线龙且破英布收九江战事结束,项羽数侵汉甬道,拉开荥阳之战的序幕。 战役过程: 首先说一下荥阳的地理位置特性,荥阳以西是众多山地丘陵,以东是广阔的平原,对于东西对峙而言,西面的一方更占优势。荥阳以西有险要的成皋在往西是洛阳再往后有函谷关,以北更有广武山。荥阳城直接和间接甬控制了汝水、济水、鸿沟、泗水、淮河等众多水系的黄河河口,可以说荥阳是个水陆交通四通八达之所在。 荥阳东北面黄河边的敖山上有敖仓这个大粮仓,也可以说是漕运中心。 第一阶段:序幕 【与楚战荥阳南京、索间,破之。筑甬道属河,以取敖仓粟。】【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与郦食其谋桡楚权。】 刘邦很早就做好运粮准备了。项羽开始侵夺甬道,断汉军后勤。 第二阶段 【夏四月,项羽围汉荥阳,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陈平反间既行,羽果疑亚父。亚父大怒而去,发病死。   五月,将军纪信曰:“事急矣!臣请诳楚,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而周苛、枞公相谓曰:“反国之王,难与守城。”因杀魏豹。】 项羽正式开始围攻荥阳,刘邦求和未成,陈平离间逼走范增。刘邦玩"声东击西"出逃。 第三阶段 【六月,羽已破走彭越,闻汉复军成皋,乃引兵西拔荥阳城,生得周苛。羽谓苛:“为我将,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周苛骂曰:“若不趋降汉,今为虏矣!若非汉王敌也。”羽亨周苛,并杀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 项羽回军夺取荥阳城。 双方兵力记载不详,推测楚方围城攻坚应当有兵力优势,汉方则有地利优势。 此战项羽的几个亮点有: 1.攻坚破城,击败名将刘邦 2.战果:毙俘汉军多位将领高官【毙纪信、周苛、枞公,虏韩王信、孙赤】,刘邦带数十骑而跑。 3.客场作战。 4.战役影响力:夺取重镇荥阳。
霸王纪:荥阳之战 战役背景:【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随何既说黥布,布起兵攻楚。楚使项声、龙且攻布,布战不胜。   十二月,布与随何间行归汉。汉王分之兵,与俱收兵至成皋。   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与郦食其谋桡楚权。】 南线龙且破英布收九江战事结束,项羽数侵汉甬道,拉开荥阳之战的序幕。 战役过程: 首先说一下荥阳的地理位置特性,荥阳以西是众多山地丘陵,以东是广阔的平原,对于东西对峙而言,西面的一方更占优势。荥阳以西有险要的成皋在往西是洛阳再往后有函谷关,以北更有广武山。荥阳城直接和间接甬控制了汝水、济水、鸿沟、泗水、淮河等众多水系的黄河河口,可以说荥阳是个水陆交通四通八达之所在。 荥阳东北面黄河边的敖山上有敖仓这个大粮仓,也可以说是漕运中心。 第一阶段:序幕 【与楚战荥阳南京、索间,破之。筑甬道属河,以取敖仓粟。】【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与郦食其谋桡楚权。】 刘邦很早就做好运粮准备了。项羽开始侵夺甬道,断汉军后勤。 第二阶段 【夏四月,项羽围汉荥阳,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陈平反间既行,羽果疑亚父。亚父大怒而去,发病死。   五月,将军纪信曰:“事急矣!臣请诳楚,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而周苛、枞公相谓曰:“反国之王,难与守城。”因杀魏豹。】 项羽正式开始围攻荥阳,刘邦求和未成,陈平离间逼走范增。刘邦玩"声东击西"出逃。 第三阶段 【六月,羽已破走彭越,闻汉复军成皋,乃引兵西拔荥阳城,生得周苛。羽谓苛:“为我将,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周苛骂曰:“若不趋降汉,今为虏矣!若非汉王敌也。”羽亨周苛,并杀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 项羽回军夺取荥阳城。 双方兵力记载不详,推测楚方围城攻坚应当有兵力优势,汉方则有地利优势。 此战项羽的几个亮点有: 1.攻坚破城,击败名将刘邦 2.战果:毙俘汉军多位将领高官【毙纪信、周苛、枞公,虏韩王信、孙赤】,刘邦带数十骑而跑。 3.客场作战。 4.战役影响力:夺取重镇荥阳。
历下之战概述 战役背景:【信引兵东,未度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信欲止,蒯通说信令击齐。语在《通传》。信然其计,遂渡河,袭历下军,至临菑。】 韩信听蒯通计献祭了郦食其,袭齐军历下。 战役过程:【定齐三年,闻汉将韩信引兵且东击齐,齐使华毋伤、田解军历下以距汉。会汉使郦食其往说王广及相横,与连和。横然之,乃罢历下守备,纵酒,且遣使与汉平。韩信乃渡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因入临菑】郦食其与齐谈和,田横令历下齐军放松了守备。韩信发动突然袭击击破历下军,入临菑。 双方兵力是没有确切记载,只有郦食其的说辞中提到过【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军于历城,诸田宗强,负海岱,阻河济,南近楚,齐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 郦食其的话:历下齐军20万,汉军需要数十万军队攻齐。仅作为参考。 攻齐历下之战部队构成:1.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信为相国,发赵兵未发者击齐 2.乃引兵诣汉王在所。韩信已破赵,为相国,东击齐,参以左丞相属焉。攻破齐历下军,遂取临淄 3.还至敖仓,婴迁为御史大夫。   三年,以列侯食邑杜平乡。受诏将郎中骑兵东属相国韩信,击破齐军于历下 4.(陈武)击齐历下军田既 此战对于韩信的几大亮点 1.客场作战 2.战果上史料没有明确反映出来,【广东走高密,横走博,守相田光走城阳,将军田既军於胶东】齐军各部分散跑了。 战役影响力:破齐军历下。
影响楚汉战争走向的"英布叛楚" 【(夏四月)吕后兄周吕侯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   汉王西过梁地,至虞,谓谒者随何曰:“公能说九江王布使举兵畔楚,项王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随何往说布,果使畔楚。 五月,汉王屯荥阳,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韩信亦收兵与汉王会,兵复大振。与楚战荥阳南京、索间,破之。筑甬道属河,以取敖仓粟。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则绝河津,反为楚 六月,汉王还栎阳。壬午,立太子,赦罪人。令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雍地定,八十余县,置河上、渭南、中地、陇西、上郡。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祠之。兴关中卒乘边塞。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 【九月,信等虏豹,传诣荥阳 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随何既说黥布,布起兵攻楚。楚使项声、龙且攻布,布战不胜。   十二月,布与随何间行归汉。汉王分之兵,与俱收兵至成皋。   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与郦食其谋桡楚权 夏四月,项羽围汉荥阳,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 按史料所述汉二年四月爆发彭城之战,同月刘邦派随何策反英布。五月京索之战及魏豹反汉,六月刘邦水灌废丘,九月安邑之战,十月井陉之战,十一月英布被打垮,十二月英布归汉会见刘邦。同时项羽开始攻击甬道。汉三年四月项羽开始围荥阳。 假设汉二年四月策反英布失败,在五月刘邦将面对北面的魏豹、后方的章邯、以及东面统领大军的项羽(那就不是京索追兵那么简单了),北伐计划应该会取消,想腾出手对付章邯也难了。 【因起兵而攻楚。楚使项声、龙且攻淮南,项王留而攻下邑。数月,龙且攻淮南,破布军。布欲引兵走汉,恐项王击之,故间行与随何俱归汉】 汉二年四月英布起兵攻楚,到汉二年十一月英布被打垮,汉二年十二月英布归汉,同月项羽开始侵甬道。汉三年四月项羽开始围荥阳。英布拖了半年时间故楚军在正面长时间沒有啥军事行动。当然吕泽在下邑抵抗项羽也起到拖延作用。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