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地看蚂蚁 蹲地看蚂蚁
猫见猫爱,花见花开。
关注数: 141 粉丝数: 213 发帖数: 54,928 关注贴吧数: 30
《二刷桃花源记》 从狮子林出来后,我是又累又饿。 拖着走残的双腿,步履蹒跚的返回了旅馆,好在我租的旅馆离狮子林也就二百米左右。 进屋休息了一下,便开始计划晚餐。 看了半天大众点评,周边都是苏帮菜,太甜实在是受不了。 思来想去还是昨天那个桃花源记吧,起码还有点川菜的点缀。 进门之后,拍桌大喊:给洒家来一盘酱牛肉,一壶……蜂蜜柚子茶…… 酱牛肉名字叫三珍酱牛肉,为什么叫三珍,没搞懂,明明就是牛肉,没看见其它的。 不类北京酱牛肉,他们家酱牛肉有点平遥牛肉的感觉,不是酱黑色,而是红艳艳的样子。 酱牛肉不多,一小碟,姑苏什么东西都是那么精致,园林如此,菜量也是如此。风卷残云没几口就吃完了。 又点了葱油捞仔鸡,糖醋小排骨,当然了,还有我最爱的桃园香酱爆肉。 都有些甜,但是还能接受,就是菜量惨了点,点了四个菜,在北京顶天了算两个菜量,要是放在东北饭馆,四个菜还不如一个乱炖给的多。 最后提一句,桃花源记旁边有家西餐厅,名字叫——芬兰之家。 店主是一个胖胖的白胡子白头发外国大叔,猛一瞅和圣诞老人长得巨像,还面带微笑特别和蔼。 还养了一只胖胖的肥猫,在苏州的日子里没事就来这里逗猫。不过这家西餐厅一次没吃过,还是对这些洋鬼子的食物不感兴趣。
《苏州狮子林》 从唐寅祠走过弯弯曲曲的小巷,来到比较宽敞的大道,打车直奔苏州四大名园的狮子林。 狮子林久仰大名,据我所知,中国以狮子林命名的古典园林有三个,姑苏这个算是正版,乾隆爷下江南后在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都仿建了狮子林。 北京圆明园的不用说过了,去过好多次,只看见满地的乱石,杂乱无章的堆砌在狮子林景区,看不出来丝毫当年的样子。 避暑山庄从小到现在也去了两次,狮子林景区也看过,不过感觉没什么意思,就是一片假山,下面有几个山洞,丛丛钻了钻就直奔其它景区了。 这次姑苏狮子林我抱着很大希望而来,毕竟这个是正版,而且能让乾隆爷这么念念不忘的地方,肯定有过人之处。 由于我是下午去的狮子林,游客和旅游团很多了,看来如果下次再去姑苏,一定要订上午的门票一大早就直接过来。 狮子林的建筑物的辉煌和精巧比拙政园略逊一筹,水面面积也远远比不上拙政园。 但是它的假山群堪称一绝,难怪乾隆爷念念不忘,避暑山庄那个山寨版和正版一比简直逊爆了。 狮子林假山群布局精巧,山石错落有致,虽然里面的山洞四通八达,假山上的怪石光怪陆离,但是丝毫不见突兀,仿佛浑然天成一般,而且假山上的树木,藤萝更是增色不少。 我在假山群里来来回回上上下下游走拍照,幸亏头上带了个软顶渔夫帽,不然可要磕惨了。 除了假山群,狮子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乾隆爷御笔的“真趣”所在的阁亭。 那真是金碧辉煌到处盘龙,倒是符合爱新觉罗.人间富贵花.牛皮癣.弘历的审美情趣。 据典故说,弹幕鼻祖,点赞狂魔乾隆爷下江南来到狮子林,兴致勃勃的在假山群里游玩了起来,前后花了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才从繁复曲折的假山群里走出来。 一时间乾隆爷开心坏了,弹幕鼻祖的瘾又犯了,准备给狮子林发弹幕。想了半天,没词了。于是大白话写了“真有趣”三个字。 这时给乾隆当导游的状元黄喜在一旁见了觉得不免俗气,便说“万岁御笔千金,微臣一贫如洗,叩请皇上把中间的有字赏给奴才吧!” 乾隆立刻明白了他的用心,也觉得这样太俗,传出去有损名声,便顺水推舟的把有字赏给了黄喜,成了“真趣”二字。 仅仅一字之差,就使得这几个字的味道变了很多。由此可见,自诩文艺青年的乾隆爷其实丫的就是一个半文盲啊!也难怪他一生写的几万首诗词一首都没流传下来…… 而且那个假山群你至于转悠四个小时没走出来吗?看来爱新觉罗人间富贵花牛皮癣弘历不仅仅是个文盲,还是个路痴。也难怪大清从他这里由盛转衰,而且此公还敢自称十全老人,这得多不要脸啊!你爸,你爷爷都比你有资格称十全老人。 闲话不多说了,最后提示下,狮子林东边有个出口,出去就是苏州民俗博物馆。这里是狮子林当年的住宅区一部分,我逛狮子林是正门进,然后正门西侧的出口出,所以没走这个博物馆,直到最后离开苏州的当天一大早才从苏州民俗博物馆正门进去,单单看这个博物馆是不要钱的。 可以说如果时间充裕,可以从狮子林出来顺路看一看,毕竟这里也算狮子林一部分。
《西堤春晓》 众所周知,北京颐和园的西堤是乾隆爷仿照杭州西湖苏堤所建。 苏堤有六桥,西堤也有六桥。所不同的是,苏堤六桥就是普普通通石板桥,而西堤的六桥各不相同。 从离北如意门最近的界湖桥开始,依次是豳风桥、玉带桥、镜桥、柳桥和练桥。 除了玉带桥是汉白玉石拱桥外,其它均为亭桥,可惜的是界湖桥的桥亭被八国联军烧毁,至今没有恢复,不过其它几座桥亭可谓各不相同,富丽堂皇。 虽然西堤宽度不足苏堤一半,但是由于桥亭的存在,西堤的观赏程度远远高于苏堤。 在柳桥和练桥之间,还有三组阁楼,取名景明楼,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 景明楼当年也被八国联军烧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方才复建,站在景明楼上,是观赏昆明湖,十七孔桥,佛香阁的最佳之地。 颐和园西堤虽然游览不下百次,但是每次去都有不同感受,一年四季景不同,一天四时色各异。 如果你能常在北京,而且有闲暇,不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天四时早中晚夜都来颐和园西堤逛逛,就是风雪雨雾也不要裹足不前。 那么你会惊喜的发现颐和园西堤的美——春花,夏荷,秋柳,冬枝,朝霞,午雪,夕阳,月夜,风桥,雨湖,雪亭,雾船,湖光,山色,塔影,桥韵。 然后你就会彻彻底底迷恋上颐和园,成为西堤**粉。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前一段大好春光时候没敢到处跑,今天看天气晴好,不忍再负春光,于是戴着防毒面具来西堤一游。实话实说,有点憋得慌,所以匆匆忙忙走完西堤就返程了。 拍摄了几张照片,与大家共赏。
《报恩寺与张士诚碑》 从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出来,一直往西走,就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宝塔。 这次南行过足了登塔的瘾。北京虽然也有很多宝塔,但是它们都***实心的啊!根本上不去人,这可能和北京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不容许城里有过高可以登人的建筑物,不然你从上面看见皇帝抠脚,皇后洗澡成何体统? 所以在北京几乎没有可以攀登的宝塔,远远观察过,貌似玉泉山上的玉泉塔是空心可以攀登的,但是那是大内所在啊,根本不可能靠近。 报恩寺塔在苏州据说俗称北寺塔,现在这里是不要票的真正那种佛门圣地,衣冠不整,穿着暴露的都是不可以进去的。 现在报恩寺塔是不许攀登的,早前估计可以上去。没办法,顺时针转塔一圈,虽然不是信徒,但是入庙随俗,全当锻炼身体了,反正没什么坏处不是。 除了宝塔还有一处景点引起我浓厚兴趣,这里居然有一块张士诚纪功碑。 张士诚何许人也?熟读元史或者明史的都知道,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元末的三大反抗军首领。 张士诚曾经和朱元璋争夺天下自立为王,后来张士诚败于朱元璋,随后则投降元朝继续和朱元璋生磕,最后被朱元璋俘获,自缢而亡。 可以说张士诚是朱元璋死对头,这块碑能从元末挺过明朝没被砸了真是奇迹。 不过看了一些介绍,我想这可能就是民心所向的造成的结果。 元末群雄争霸,都打着救黎民于水火的名头,其实本质就是争夺天下而已。不过张士诚这个人盐贩子出身,算是略有家产,而且算是文化人,与那位放牛要饭出身,大字不识的朱元璋不是一路人。朱元璋仇富仇官,恨有钱人,上台后杀贪官,杀富商,抑制商业发展,压低商人地位。当然了,按照现在理论朱元璋革命比较彻底。 而张士诚本身就是一个商人,所以张士诚统治苏州时候重视发展当地经济,当地老百姓小日子过得蛮不错,所以苏州老百姓当时都是拥护张士诚的。 其实老百姓思想就是这么朴实无华,谁能给老百姓好日子,老百姓就拥护谁,不管你朱元璋是不是真龙天子,天命所归。 所以说当年朱元璋进攻张士诚时候老百姓是拼命反抗,可惜张士诚还是败了。 朱元璋记恨苏州百姓的反抗,所以朱元璋下令重课苏州赋税,并强迫苏城百姓迁徙边地,造成明初苏州一时民生凋谢,人口剧减。苏州百姓则因此而更念张士诚的好处,民间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卅日烧“九四香”,纪念张士诚。 正如同那句: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所以我感觉正是因为有群众基础,这块碑才能一直保存到现在。
《去年春分西门折柳》 今年春天情况特殊,有负大好春光。 翻手机把去年春分的照片翻腾了出来,整理好给大家欣赏一下,也算稍微弥补下遗憾吧。 燕京八景很多人都是张口就来,什么卢沟晓月,琼岛春荫的。 但是燕京小八景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为什么燕京分大小八景呢?其实很简单,因为燕京八景里的景点很多都在皇家园林里面,比如琼岛春荫,太液秋波,玉泉垂虹等等。普通老百姓欣赏不到,所以有了平民版的八景,也就是俗称的燕京小八景。 今天我拍摄的就是燕京小八景里的西门折柳。 此景点位于西直门外高粱桥附近,高粱桥下面有一条河道,现在称作长河,在辽代被称为"高粱河",金代称"皂河",元代称"金水河",明代称"玉河",清代称"长河"。这条河道当年还被称为御河。之所以称为御河,是因为当年清代皇帝去颐和园就是从西直门外高粱桥乘船,一直到颐和园。 当年这条河道景色优美,岸边景点众多, 最关键是岸边垂柳茵茵。 古代人们送别亲朋好友出远门都会在分别地点折下一只柳枝送给对方,柳通留,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这种颇有古风的分别方式在文人墨客之间特别流行。 而西直门外长河两岸正好多柳树,而且一般人也大多在送出城门外就分别,一来二去,西直门外折柳送别成为北京一大盛景,于是就有了西门折柳这个景点。 不过到了现在,私自折柳属于破坏绿化植被,是不提倡甚至于要罚款的。虽然没有了折柳之景,但是西直门外长河的美景却留了下来。 往年每到春分前后,我都会来这里游览一番美景。 顺着高粱桥先往西北沿着河道走,到头后走过一座窄桥,顺着对岸再一直走过高粱桥往西走,这里有一座刚刚回复一两年的建筑物——倚虹堂。 倚虹堂始建于乾隆十六年,是乾隆爷为其母庆祝六十大寿所建,也是西直门外乘船至颐和园的始发点。 不过此建筑物毁于战乱,不过前两年修复长河两岸景观时候复建起来,现在成了一处景点。 前些年北京开辟的旅游线路长河游就是走的这条河道,不过始发点不在高粱桥倚虹堂了,而是改在再往西一点的北京展览馆后湖。去年好像北京展览馆后湖整修,始发点又改在了紫竹园西门外靠近万寿寺了。 来京的朋友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试试看这条河道游,从西直门外登船缓缓开到颐和园南如意门外,虽然现在河道比古代底了,两边看不见太多景色,但是还是有点意思的。 如果你脚力够足,可以从高粱桥出发,顺着河道一直走到颐和园,沿途可以欣赏游览北京展览馆后湖,北京动物园,紫竹园,万寿寺,麦钟桥,中国国家图书馆等等景点,最后一直走到颐和园。尤其是春天走这条路线,颇为惬意。 闲话不多说了,上照片,这里的照片基本都是高粱桥西北一段河道的照片。
《去年今日看宝塔》 今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家都不敢轻易出门,尤其是去人多的地方,真是有负春光啊。 翻手机相册发现去年今日的一些照片。 去年今日是个好天气,正好去玲珑公园一游。 玲珑公园因为玲珑塔得名。 玲珑塔原名永安万寿塔,因为原属慈寿寺内建筑,又称“慈寿寺塔”,位于北京昆玉河畔西八里庄,已经有400多年历史。 玲珑塔何人所建?乃是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所建。 万历母亲虽然贵为太后,但是出身卑贱,本为通州一百姓家闺女,因为进宫当宫女,后得当时太子宠幸才有了万历皇帝。 母凭子贵,虽然最后当上了太后,但是由于出身的卑贱甚至于不能和万历皇帝和皇后平起平坐,吃饭的时候要在一边站着。可见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的厉害。 不过李太后不是一般女子,在步步惊心的宫斗里能从一个卑贱的宫女成为太后,不光光有付好皮囊就行,心机,手腕一个都不能少。 于是李太后就决定用虚无缥缈的转世学说来抬高自己的身份。 她一方面疯狂的在北京修建寺庙,不计成本。仅仅现在北京还留存的寺庙就有仁寿寺,长椿寺,慈恩寺,隆长寺,承恩寺,圆通寺等等。 现在这些寺庙或者保存基本完好,或者如同这里一样只剩一座宝塔。 其次,在疯狂修建寺庙的同时,李太后大肆宣传自己是九莲菩萨转世,虽然没几个人知道这个九莲菩萨是干什么的,但是李太后的B格一下子就提高了。 随着自己自抬身份,李太后还和大太监冯保,首辅张居正形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盟,把小皇帝万历彻底架空。 李太后动辄让万历下跪认错,而张居正更是随意呵斥万历。这能忍吗?当然必须忍了。 在内外庭勾结一起的情况下,万历被怼的如同三孙子一样。 别说皇帝,就是普通人家熊孩纸遇见这种情况肯定是心里怨恨的很,李太后毕竟是亲妈,没办法。但是你个冯保和张居正算什么东西?况且李太后和张居正还关系暧昧,在民间传出很多绯闻。 当然了,这都是野史胡说八道,估计是张居正政敌泼脏水,但是当儿子的听到这些传闻能不恨吗? 所以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立马出手,先是罢免了张居正生前一切爵位,然后开棺鞭尸,最后把张居正一家子圈起来不给吃喝,最后饿死了十几口子,张居正大儿子也上吊自杀,这才罢手。 可见历史上但凡和皇帝老妈不清不楚的基本都没有好下场。 前有吕不韦,中有张居正,后有多尔衮。 扯远了,最后说说这个玲珑公园吧。如果没有这座玲珑塔,基本就是一个街头公园,现在是免费的,但是据说八十年代是收费的。现在还有一火车头在里面,蒸汽机的,看着很漂亮,如果谢耳朵看见估计会很喜欢。
《极地边城》 这次发点压箱底照片吧。 这是一八年劳动节在鼓楼外的云南菜饭馆极地边城的照片。 北京云南菜饭馆不少,云南菜在北京算是新兴起的菜系,饭馆对比其它菜系还是比较少。 相比起那几家连锁的云南菜饭馆,有时候这种小饭馆有时候更有惊喜的存在。 一八年极地边城在北京鼓楼这边有家店面,一九年再路过想去品尝的时候这边拆迁了。 现在只有月坛那边还有一家。 一八年劳动节那天从后海游玩回家,中午吃饭的时候刚刚路过这里,于是就好奇的进去看了看。 饭馆不是很大,装修不是金碧辉煌,但是有些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看服务员口音和样貌也似乎是云南人。虽然云南口音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 进去看了看菜谱,有些在其它云南菜饭馆见过,有些则莫名其妙没见过。 顿时,犯了选择性难题。 忽然发现店里挂了块牌子,有午饭工作套餐,一荤一素送米饭和汤,三十八块钱,正适合一个人食用,于是就点了牛扒乎套餐。 牛扒乎是什么东东,我是搞不清楚,只不过感觉有牛肉不会太难吃。 不一会端了上来,一个是牛扒乎,满满的一小锅牛肉块浸在有些发红的汤汁里,上面撒上满满的薄荷叶。还有一个是彝族酱烩茄子,一看油汪汪的就知道是下饭神菜。 还送了一碗清澄澈的鸡汤,上面撒了一点点青葱,看着很有食欲。 马上开吃,牛扒乎好像和其它云南菜饭馆的大酥牛肉很像,比较辣,再就着冰凉爽口的薄荷叶,吃着过瘾。 那个茄子超级好吃啊!有些北京酱烧茄子的味道,超级下饭。 另外说一句,他们家服务员虽然普通话有些难懂,但是服务态度真不错,而且你一进店坐下,先给你上一小碟瓜子和一壶茶,让你慢慢的磕着瓜子喝着茶点菜等菜。真不错。 可惜啊,这边拆迁,店面没了,月坛那家没去过,有机会也去吃吃看。
《苏州——桃花源记平江路店》 十月二十从杭州乘火车来到了苏州,下车后打车来到了位于狮子林旁边不远处的旅馆内。 苏州给我的感觉和杭州迥然不同。 如果说杭州给我的是现代化大都市的感觉,那么苏州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座精美的江南历史名城。 旷阔的护城河,威严耸立的城门楼子,城里纵横交错的小巷,带有典型江南风格的老房子,这才是我想象中的江南。 但是苏州也由此不如杭州方便,很多巷子对车辆有种种限制,有的是单行线,有的有时间限制,有的干脆不许车辆进入。 由于时间限制,出租车进不去,没办法,背着大包一步步向旅馆走去。 由于苏州城里不许高层建筑物存在,旅馆也就三层,没电梯,只好背着大包爬楼,开门进去后把我累屁了。洗了个澡,休息了一会后天色暗淡下来。 打开手机翻找周边合适的饭馆。 由于是旅游城市的旅游景点,周边饭馆超多,不过基本清一色苏州本帮菜。这点不像北京,饭馆是天南海北八大菜系都有。 挑了半天,确定一家离我几分钟步程的苏州本帮菜饭馆。 穿过巷子,沿着一条小河走了没几步就来到了这里。 桃花源记,多么优美而令人遐想无限的名字。饭馆不大,看得出来是由一套民居改建而成,进入其中能看见很多江南水乡建筑物特有的装潢。不是旅游旺季人不是很多,由于空位很多,找了个靠犄角的四人桌子坐下。 看了半天菜谱,结合大众点评的食客推荐和吃后感点了几个他们家招牌,我又能接受的菜品。 八仙鸡汤馄饨,他们家头号推荐菜。虽然我不喜欢这种连汤带水的食品,但是难得来一次,尝尝看。 馄饨薄皮大仙儿,汤头够鲜美,还不错。比北京那个坑人的馄饨候强多了。 点了桃园川香酱爆肉,在江南菜品都比较寡淡,看见这道菜估计够咸,于是就点了。 端上来确实符合北方人口味,酱香扑鼻,超级下饭,满意,很满意,美中不足就是南方的菜品似乎都太精致了,一盘菜没多少啊,基本相当于北京菜品都一半量,要是和东北菜馆比也就三分之一量。 桃园松鼠小桂鱼。 松鼠桂鱼都吃过,这个小桂鱼有什么奥妙?端上来才知道,其实就是个头小,其它味道什么的都一样。 这个很别具匠心,既让人少的食客能品尝美味,又不至于浪费,价格肯定也比松鼠桂鱼便宜很多。 美滋滋美滋滋,点碗米饭,就着鱼肉美美哒。 吃完饭溜达溜达周边街巷,与光污染严重的北京夜间不同,苏州的夜晚除了一些饭馆商店比较亮丽外,小巷街道除了三三两两街灯外都黑咕隆咚的,幸好带着手电开着导航,不然还真不容易找到回去的路。 在苏州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解锁技能——肉夹馍》 这一段时间看见网上流行自制陕西酿皮,看了看做法,不感兴趣,没肉啊它。 说起陕西,我就联想到它另一种美食——肉夹馍。 肉夹馍什么时候传入北京大街小巷?说不准,不过我吃这个小吃还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 那时候住在现在的长椿街附近,长椿街十字路口西南有个羊城酒楼,现在好像改成李先生牛肉面了。 那时候羊城酒楼北边的街道是长西自由市场,挨着羊城酒楼开了一家小吃店,专门卖这玩意,我一吃之下就上了瘾,有时候甚至于中午饭就是肉夹馍打发。 现在肉夹馍更是北京一种很普遍的陕西小吃了,专门卖这玩意的饭馆摊儿很多,时不时路过这种小饭馆我都会进去买一两个解馋。 现在非常时期啊,一时半会不可能跑去吃肉夹馍了,估计想吃也没地方买去,没开门都。 没办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在网上看了看关于制作肉夹馍的视频,集各家所长,自己在家炖肉烙饼开始了肉夹馍制作之旅。 虽然第一次做这玩意,但是一通百通,非常成功,没有翻车。 做好了一尝,就是外面陕西小吃店那种地道的肉夹馍味道,甚至于犹有过之。 而且我做这玩意不计成本,以我比较能吃的大老爷们中午饭量,吃了两个就感觉有点撑得慌。 我敢说,我做的肉夹馍如果卖的和外面小吃店差不多的价格,基本别家就得关门大吉了,我做的实在是太实惠了。 哈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马克西姆面包坊》 位于北京崇文门的马克西姆餐厅是北京第一家法式西餐厅。 成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当年的马克西姆可谓是高档,时尚,洋气的代名词。当年赶时髦的红男绿女都以吃一顿马克西姆为荣。 据说一开始刚刚开张的时候还特意请过来一批法国洋妞当服务员,穿着时髦的洋妞给穿了几十年老三色,满大街制服装,中山装,军装的北京老百姓惊艳不已,一度成了追求时髦的北京菇凉穿着打扮的模仿对象。 今天介绍的就是当年位于马克西姆一层的马克西姆面包坊,现在改名北京1983面包坊,1983年就是成立的日期,一眨眼三十七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而不变的只有这依旧美味的美食。 面包坊不是很大,有三两张桌子可供顾客当场品尝糕点,面包蛋糕种类真不少,价格也比一般地方略贵。但是他们家用的是动物黄油奶油和正宗巧克力,不是那种人工合成的黄油奶油,代脂可可可比,这些便宜的食材对人体不好,所以街头巷尾那种便宜的面包坊东西尽量少吃。 美食虽多,但是这玩意不能多吃,没办法,最后买了他们家的黑森林蛋糕,他们家黑森林在大众点评排行北京黑森林蛋糕第一名。 然后点了一杯咖啡,找了个空位坐下慢慢吃。 黑森林蛋糕味道不错,蛋糕松软,巧克力入口即化,弄弄的巧克力香气里掺杂着丝丝润滑的奶油在口腔中缠缠绵绵,蛋糕的软配合巧克力的脆相得益彰。 不一会,蛋糕吃完了,慢慢的品完最后一点咖啡,意犹未尽啊…… 崇文门这地界不得了,这边的马克西姆,对面的三宝乐,简直是烘焙控的天堂。
燕双鹰与寒羽良 宅在家里不敢出门,闲来无事重新看了一边燕双鹰之飞虎神鹰。 看完后不禁想起来我小时候看过的漫画书,那位像燕双鹰一样的男人,他一个人一把枪就是一支军队,他一个人能包围一群人,他一个人能歼灭一个团…… 他就是新宿的种马,城市猎人——寒羽良! 那时候还是上小学,在流行的漫画书里,城市猎人是有别于七龙珠,阿拉蕾,机器猫那种漫画风格人物,比较写实的人物画风漫画。 而且按照当年标准,里面很多画面属于少儿不宜的。 一开始是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每本比较薄,很多儿童不宜的画面全部删除了,所以看起来有些不连贯,这时候的主角翻译成寒羽良。 再后来出了一波香港版的,补充了一部分画面,主角翻译成犽羽獠,最后出了一套质量最好的完整版,主角翻译成了孟波。 记得小时候最佩服的就是寒羽良,近战群挑一群人,远程自动锁头,穿墙,无敌等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侠肝义胆,铁血柔情简直就是燕双鹰翻版,不过寒羽良出现时间可在燕双鹰前面。 小时候天真无邪啊,记得有一次正在看漫画书,老妈突然问我长大后想做什么,结果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成为城市猎人,做北京种马! 结果可想而知啊!漫画书被全部没收,还挨了一顿无产阶级式的暴打。 宝宝心里苦,宝宝不哭(´;︵;`)
《伺候小主儿》 没有猫奴这种群体,就没有猫主子。所以我在想,在要求猫主子产生之前,应该先有可以使猫主子生存的猫奴。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每个猫奴都应该力争成为这个沃土的一部分,用全部身心以伺主子,虽钱包日渐干瘪,但也以为快乐 。 ——鲁迅 去年夏天 一日,我读罢鲁迅先生的名言,我决定从自身做起,成为一枚合格的猫奴,于是又一次带上贡品来到正阳书局伺候二位小主儿。 一进门看见砖爷趴在草丛里又在睡觉,爱搭不理周边几个两脚兽的调戏。我不动声色走到近前,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鱼泥零食,砖爷仿佛感觉到了什么,蹭 一下起来了,蹲在那里萌萌的大眼睛盯着我手里的猫零食喵喵叫着,还时不时舔下舌头。 我在周边猫奴羡慕嫉妒的目光中,蹲下身子,伺候砖主子用膳。 不一会一袋鱼泥吃完了,砖爷打个饱嗝,用一种你很上道的眼神撇了我一眼后继续睡觉。***还是***,砖爷就是这么任性。 白福晋比砖爷活泼多了,看见我拿出好吃的喵喵叫着在我裤子边蹭来蹭去,搞得我一裤腿白毛。喂完了白福晋,丫头跑到一边卧着舔毛去了,白丫头就是爱舔毛爱干净。 伺候完小主儿我也该告退了,临别正阳书局不禁赋诗一首,诗曰: 猫,猫,猫, 粉爪躯下搁。 白猫似仙女, 狸花一身膘。 吟罢仰天大笑,夺门而去。
《辞旧迎新之际代表砖爷白福晋给大家拜年了》 明天就是2020年了。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把今年拍摄还没有发上来的砖爷白福晋两口子的照片都发上来,也算做个总结吧。 今年开始,砖爷白福晋迅速爆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夫妻猫,风头一时无两,甚至于隐隐盖过书局本身。 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老北京历史风俗的,但是又有谁能不喜欢这两只小可爱呢?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上到九十九的老人,下到刚会走的熊孩纸,看见这两只小精灵,都忍不住的拍照或者盘一下。 每次看见砖爷白福晋,都会忍不住想,所谓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如果我能听懂它们喵喵的叫声,它们又会在说些什么呢? 想到此神游天外,不由得脑补出若干场景…… 场景一:白福晋和铲屎官 白福晋:本宫第一次来到这个小院正是春日,满眼的翠绿恍惚了本宫的心,那院里的石榴花,看似美丽,但是果实却是酸涩,石榴籽更是苦的紧。倒不如你上次进贡本宫的猫罐头,那味道真真是极好的,听闻现在出了海陆大餐妙鲜包,如是下次给本宫带来,也不枉本宫对你的一片苦心。 铲屎官:奴才誓死伺候小主儿,绝无二心。 场景二:砖爷白福晋 白福晋:你这个负心汉,说好一起到白头,你缺偷偷焗了油…… 砖爷:冤枉啊,我 毛色是天生的啊……我太难了。 场景三:砖爷 砖爷:大家好,我是盘踞正阳书局时长四年半的网红猫砖爷,我喜欢吃,跳,SLEEP,白福晋。 猫你太美……猫你实在是太美… 场景四:砖爷白福晋 白福晋:街壁儿的小橘跟我说,你和她一起上房看雪看星星看月亮,还从妙鲜包谈到猫罐头。但是你从来没有和我一起上房看雪看星星看月亮,谈妙鲜包谈猫罐头。 砖爷:都是我的错我的错。 我不该和小橘一起上房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妙鲜包谈到鱼罐头。 我答应你,以后只和你一起上房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妙鲜包谈到鱼罐头……… 哈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有点恍惚了,不脑补了,最后住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大吉大利。最后也祝这两只小可爱新的一年一定要好好的啊。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