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地看蚂蚁 蹲地看蚂蚁
猫见猫爱,花见花开。
关注数: 141 粉丝数: 213 发帖数: 54,928 关注贴吧数: 30
《从谐趣园到无锡寄畅园》 书接上回,话说从惠山寺出来后,一路且停且走,路过大大小小若干景点,终于来到了我期盼已久的寄畅园。 与苏州园林不同,我知道无锡寄畅园还得从一座皇家园林说起。 话说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东北角有个园中园,名曰“谐趣园”。 此园的来历还得从几百年前乾隆爷下江南说起…… 话说乾隆爷下江南每次路过无锡必去寄畅园,寄畅园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乾隆爷。 做为盖章狂魔和弹幕鼻祖的乾隆爷不仅在这里留下大量的御笔和鲜为人知的诗篇,还一言不合的决定在北京仿照寄畅园盖一座园林,我只能说有钱就是任性,简直是壕无人性。 这座仿造的园林就是谐趣园到前身——惠山园。 后来到了嘉庆皇帝继位,重新修整了惠山园,可能感觉这个名字不伦不类,毕竟北京没有惠山啊,取个惠山园文不对题,于是改名谐趣园沿用至今。 来寄畅园之前,心里认为既然谐趣园仿造寄畅园,那么肯定寄畅园结构布局和谐趣园肯定不说一模一样,肯定也差不多,结果是令人大吃一惊。 如同文体两开花的六老师所说:改变不是乱编,仿造不是照搬。 寄畅园比照谐趣园可谓大相径庭,大不一样。 不过仔细看来,谐趣园和寄畅园还是有一些异曲同工。比如说寄畅园引二泉之水的八音涧景点,在其中行走能听见流水潺潺,声音悦耳动听。 而谐趣园则有个引万寿山后湖之水的玉琴峡景观,坐在岸边的岩石上溪水淙淙,声音珠落玉盘。 寄畅园有一座石头磊砌的七星桥,横卧水面。 谐趣园则有一座知鱼桥,蜿蜒曲折。 总体来说,如果仅仅从园内建筑物的规模,档次和用料来说,谐趣园做为皇家园林,稳稳的压过寄畅园一头。 而如果从园内植被,意境和幽远来说,谐趣园委实比不了寄畅园。毕竟南方的气候加成使北方园林的植被繁茂和品种之多拍马也比不上。 如果你非要我说寄畅园和谐趣园到底哪个最好最适合游览,我只能说:若她涉世未深,就带她来谐趣园,让她看尽世间的繁华;若她心已沧桑,就带她去寄畅园静静地坐坐,享受这一丝的宁静。 正如莎翁所说:世上本无所谓好和坏,思想使然。
《姑苏相门》 从盘门出来后乘车一直往北,来到了相门站。 隔着宽阔的护城河便远远的看见了对岸的城门楼。 相门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名字,不由得联想到现在老气横秋,满腹才华的宰相,丞相。 如果姑苏,让我自然而然的和才子佳人联系到一起。 但是有谁知道相门本来叫匠门,它的名字来源于一对以铸剑名垂青史的夫妇——干将莫邪。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伍子胥在此筑城,后人在此城遗址上建立了一座城门,取名匠门。 春秋时期的苏州是吴国的都城,一个个历史英雄曾经在这里粉墨登场。 有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的国恨家仇卧薪尝胆,有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有运筹帷幄号称军神的孙武,也有铸就神兵利器的干将莫邪。 当年的苏州可谓是金戈铁马热血沸腾的尚武之地。 时间飞逝,各路英雄粉墨登场,逐鹿中原。 匠门也渐渐的荒废了,到了民国年间,城门被重新复建,但是名字已从匠门改成相门。 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爆发,小鬼子把这座城门又毁了,于是在又是很长时间,这里只余残垣断壁。 到了2012年,国家才重新修建了这里,现在这里除了一座城门楼子外,还修复了一段城墙。 不过现在的城墙不是实心的了,而是空心的,里面开了博物馆,商店等等。 可惜我来晚了五分钟,博物馆不让进了,只好顺着城墙走了走。还别说,顺着城墙修的绿化带公园还挺不错,能看见三三两两的本地人在这里休闲锻炼。 下次有机会再来姑苏一定来这里的博物馆进去一看究竟。
《安平巷鸡蛋灌饼》 鸡蛋灌饼这玩意曾经风靡一时,这个吃食肯定不是老北京小吃之一,具体 哪个地方的真不好说,不过据说是河南小吃,有没有河南朋友证实一下呢? 鸡蛋灌饼什么时候传入北京没有考证过,不过我印象里应该是零四零五年开始风靡一时,在这之前是云南土家掉渣饼流行一段时间。 那时候中国刚刚搞房地产,大量人口迅速涌入各大城市,北京当然首当其冲。 绝大多数来京外地人都搞餐饮业,那几年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多长。 很多各地方小吃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北京遍地开花,不过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少数几个风靡一时,但是没多久也都消声灭迹不知所踪。 其中鸡蛋灌饼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满大街的鸡蛋灌饼摊位如同寥若晨星,北京城里满打满算一手可数。 当年的鸡蛋灌饼一块钱一个,不过没有现在这样夹生菜,榨菜或者烤肠鸡排什么的。就是一个简简单单鸡蛋灌饼,抹点甜面酱之类的酱料,我还特别喜欢不抹酱料的。那种原汁原味只有面粉香气和鸡蛋醇香混杂在一起的味道令人着迷。 曾几何时,鸡蛋灌饼一店难觅了。 这家店是北京城里为数不多的老店,据说十几年了。进门看见上岁数一男一女在忙活,看样子应该是一家子。 当年有炭炉子烙饼,现在不许用煤炭了,都是液化气的,他们家还比较正宗,烙完后还放入饼铛下烘烤一下,然后我选择不要生菜和榨菜,夹了蔬菜后饼的酥脆感觉就没有了。 尝了尝,还是那个味儿,不过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似乎面粉香气和鸡蛋香气没有当年那么足了,而且少了炭火的味道。 吃完鸡蛋灌饼在周边胡同溜达溜达,这边老北京胡同还是有一些的,虽然没有南锣鼓巷看着整齐,但是这才是老北京原汁原味的胡同。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