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极力量 强极力量
关注数: 48 粉丝数: 101 发帖数: 2,951 关注贴吧数: 2
"怀念顶果钦哲仁波切"纪念文--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不论我多努力想简述顶果钦哲仁波切的生平,不论我多保守来呈现他广大浩瀚的精神遗产,我已经知道,当前这个世代的学生们将非常难以相信,仅凭一己之力怎能在一生之内成就如是多的事业。然而,神妙的传奇故事乃佛教传统的固有部份,大乘经典和续部经文也充满令人惊奇的故事,描述过去伟大的菩萨为了领受教法与修行所克服的种种艰困,以及伟大上师们在其时代所从事的广大事业。 对今日许多人来说,这类故事看来充其量只是令人半信半疑。然而,对像我这样的人来说,有机会遇见像顶果钦哲仁波切这样伟大的人物,其所从事的事业既多样又广大,非常可能会让我们相信,如此成就丰硕、无私无我的人物确有可能存在於这个世界。当然,我们常常读到伟大上师的卓越功德;许多书籍描述高度了证上师的功德,并且详细列出他们如何生活、如何行止的「正确」方式。但是对我而言,如果我没有遇见顶果钦哲仁波切,我就不可能相信有任何人能真正体现如此众多的善妙功德,且为他人付出如此之多。顶果钦哲仁波切是活生生的明证。若无他的典范,过去伟大上师的生平事迹就会显得不那麼可信,而会比较像是希腊神话中大力士海格力斯完成十二项伟大任务般的古代传奇。 我必须忏悔,当顶果钦哲仁波切在世的时候,我并未了解他有多麼了不起,一直到当我和仁波切的其他弟子试图仿效他的事业时,我们才开始了解仁波切是多麼勤奋、不倦、果决,总是想办法利益他人,几乎从未为自己做任何事情。我知道这似乎不大可能,但坦白说,我不记得仁波切曾休过任何一天假。当然,是有些比较安静、比较不忙碌的日子,但他不会利用这个时间补充睡眠或观看电影,相反的,他会把年纪较长的一些弟子或其上师的弟子聚集到身边,一起谈论他们的上师,回想他们重要的生平事迹,分享个人对上师们的记忆。这是仁波切所认为的「乐趣」,对那些具有足够福气和智慧而能参与的人而言,即使仁波切这种娱乐活动都能带来极大的利益。 於此末法时期,当怀疑主义受到重视的程度远超过清净觉知,许多阅读这篇纪念文的人可能会想像,因为我是仁波切的弟子之一而想推崇他,於是我夸大他非凡的功德和成就。我所忧惧的,其实正好相反。我担心我并未充分陈述他的功德和成就,因为既无足够的文字,亦无足够的时间,得以完整而适切地描述他的成就。我希望有朝一日,这位伟大人物某些比较可见的成就会变得更广为人知,如此世人将有机会更全然地感念仁波切——或许如同世人在达文西过世数百年之后重新发现他一般。 顶果钦哲仁波切对藏传佛教所有传承的兴趣与关注,几乎可以说是到了狂热的程度。我们极少见他把时间徒然浪费在无用的闲谈之上。在大多数的日子,仁波切从清晨开始一直到午夜过后,都在传授、编辑或厘清教法,以及委托专人制作法本、绘画和塑像。他是这麼一位具有成就的大师,几乎没有必要领受教法,但是每当他遇见濒临丧失传承的持有者——这常常发生,因为仁波切刻意去寻找这些传承持有者——他就会立即安排,从这些传承持有者那里领受口传和教法,即使该位僧人或瑜珈士并非什麼重要人物。"
针对国内学生关于出家问题的回复 【问题1】:现在大家都叫我好好学习,但我想如果有一个出家的机会,是不是选择出家更合适呢?或许做好充足的准备去找您,或去印度,这样会不会更好呢?学习佛法会比世间法更重要吧?请您给予开示,谢谢您!愿您常驻人间,弘扬佛法! 【仁波切】: 即使只出家一天,成为尼众或僧众,都会得到许多的加持,所以我怎么能不建议你这么做呢!但虽然是这么说,尼众或僧众的生活很辛苦。因此我会建议你先试着出家一或两周,或一两个月,然后再延长。见我并不重要。 【问题2】:弟子从小受母亲影响,对佛法产生十分强烈的兴趣。随着自己一天天长大,接触到外面的社会以后,发现这个世界的人们人心险恶,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了太多的恶事,伤害别人,伤害生灵,破坏环境,渐渐感觉到佛法的真实不虚,小时对佛法的兴趣现已变成真诚的信仰。厌世心理越来越强烈,再加上这次日本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震和海啸,数万人一瞬间就死去了。深感人生无常的道理,弟子真的不想再把这难得与短暂的人生浪费掉了。弟子通过网络看了您很多佛法的开示,心中无不为您的智慧感到折服与欢喜。末学相信您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根本上师,末学真心希望接下来的余生能够在您身边剃度出家,永远跟随您学习佛法,学习解脱证悟之道。弟子无奈自己福报太浅,没有生在印度,没有缘份亲见您并皈依您,只好利用网络给自己建立这个佛缘,希望仁波切能够给我作您弟子的机会,弟子会以日后的精进的修行来报答您! 请求皈依于您。今日弟子在查阅北印宗萨佛学院网站时,了解到佛学院的一些概况制度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些情况和感言。感觉到宗萨佛学院真的是一所很了不起的佛学院,并看到在宗萨佛学院也有很多外国人在学院学习,弟子十分羡慕!弟子也希望能够去佛学院学习。不知去佛学院学习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我是否有资格去?弟子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在国内拿到大学英语四级),关于学校的制度和校规,弟子有决心绝对不犯!弟子真心想学习佛法,因为弟子深深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再比佛法更高的科学了,学习佛法才是这一生最重要的事,并且是不能迟疑的事。弟子很悲伤没有生在藏地或是印度最接近佛法的地方,看到那些6,7岁就被送到寺院的小喇嘛们,很感叹他们的福报,可是自己却已经在这浮华的尘世游荡了20多年。人生能有几个20年?弟子对世间的一切不想再执着,因为那样毫无意义,都是不实的,唯一真实的只有自己的内心。可是弟子业力太深,还没有能力发觉这份内心的真实,不能证悟佛性。唯有学习佛法才能够清净身心,发觉被污浊掩盖的那份真实.希望尊敬的仁波切能够给予弟子指引,弟子会追随您指引的方向,精进的修行。以此报答! 【仁波切】: 我的回答与上个问题的回答类似。 一个修行人的生活是很辛苦的,你必须牺牲很多,例如享受啊!有多余的钱让你花用等等。你能这样发心是非常令人敬佩的。如果你已经准备好做这么多的牺牲,我随喜你,但是我说的这些你应该记在心里。 【问题3】:我是一个作家兼电视导演,想要出家,但又不知自己是否应该出家。 【仁波切】:当然,我认为出家是件大好的事。佛陀曾经说过,当你成为出家人,就成为了释迦之子、释迦之后代,也就是说你成为了佛陀家族中的一员。但是,如果让我说,我会建议你考虑到缅甸、斯里兰卡或者中国云南省的某些寺院里去出家,那些地方还保留着如声闻乘的一些传统,比丘的传统。我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声闻乘里有短期出家的传统,你可以选择一年期、两个月期,甚至说不定还有一周的短期出家传统。如此之后,如果你真的认为你能这么作,你才认真选择包括西藏的传统去出家。不过,我偏好的是诸如缅甸、斯里兰卡、泰国等地方的声闻乘传统,因为现在西藏的出家戒律基本上都快烟消云散了。
针对国内学生关于上师问题的回复 【问题1】:如果我的生活很难接触到优秀的上师,我仍能通过自我的修行证悟吗? 【仁波切】:嗯,(透过自我的修行)又有何妨呢?不过如果你持续不断地修行,你会遇到你的上师。 【问题2】:平时很难亲近上师,如何观察、了解和思维上师的功德? 【仁波切】:要去观察一位上师是很困难的,因为经典里对学生和上师的特质有那么多种描述。我正在整理这些教法,准备出版一本这方面的书。不过,针对你的问题,我会说一位上师是否在乎你的证悟,这一点相当重要。如果他关心的是你的证悟,而不是你的外表、财富、效率或是你的服务奉献,那他可能做出任何可以让你证悟的事。他可以骂你、打你,因为通常我们不会对别人这样做,因为你可能会因此而失去这个人。但是如果这个上师对世俗的回报一点都不感兴趣,就像马尔巴那样,那么他基本上就不会试著去讨好你的自我。但这样说还是很笼统,对于上师的言行还是可以有很多种解读。因此,向诸佛菩萨祈请,祈请你能找到一位真正的上师,而且你会知道如何去珍惜感恩这位上师。祈请你会不仅听到他的教法,还会知道要如何把他的教法听进去。这两者是不同的。有的时候我们听到了,但不一定听进去了 【问题3】:现在汉化的佛教给我的感觉都是一直在修炼佛法的容器,而非佛法本身。很多优秀的上师也很少真正能与外界沟通,如何才能寻找到适合我的上师呢? 【仁波切】:发愿,向佛陀发愿,让你的上师能找到你。 【问题4】:仁波切说“读《金刚经》,让你的上师找到你,我现在每天一部《金刚经》,5个月了,请问我的上师怎么还没有来找我? 【仁波切】:要有耐心。 【问题5】:如何判断自己对上师的信心是清净的、而不是盲目的迷信? 【仁波切】:这要看你追随这位上师是抱着想要和他在一起,伴随他的渴望,还是出于想要成佛证悟的渴望。 【问题6】:怎样才能相应上师? 【仁波切】:要能把上师相应做到最好得修习大圆满或大手印的法门,因为只有透过它们,才能做得最彻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要能做到是很难的。所以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有一种方法是上师瑜伽法。这个法门让你观想你从上师那里得到灌顶,最后上师溶入你自己。上师的心与你的心,两者变得不可分离。 【问题7】: 是否我心里面把你作为上师,只要我对你充满信心和信任,即使我们没有遇见也没有任何仪式,你也就是我的上师了? 【仁波切】: 我猜是吧。有人提到一个人如何缺乏福报去遇到老师。我想告诉你,佛陀自己说过,依法不依人。因为根本上引导你至证悟的是佛法。尽管这么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当然需要老师,需要看着某些典范。我会建议你向释迦牟尼佛,我们的共同老师祈祷。并请求他特别为你示现为人,在适合于你的时间、地点、和情境中。在这里,也许并不相关,我还是要提醒你,你要寻求的是证悟。所以你需要一个对于你实现证悟,能够至少给予一些帮助的老师。现在有很多老师。不过,我认为你最好当心。因为很多这些老师,并不一定对你的证悟感兴趣。所以,不要太快的被某个人启发,我宁愿你被佛法启发。 【问题8】:心里老是对大德起邪见,每天都很惶恐地念金刚萨埵和莲师心咒去消罪业。求宗萨仁波切开示我该如何做,如何对治。 【仁波切】:这也就是为什么你要去检视你的老师,而且是在你请他做你的老师之前。这在金刚乘里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你不是在修金刚乘,而且可以的话,你应该向这位老师坦承,这样做一直都是很有用的。 【问题9】:作为弟子应该怎么对待上师的显现?怎么对待上师对我或者对别人“不符合我理解的慈悲”的显现?我为此困扰了好几年,因为某些因缘的错乱,导致我几年了还没有在修行上给自己一个对于上师给我的这种显现的正确理解,请上师仁波切开示。 【仁波切】:只要想这完全是我自己主观的想法,不论在我眼里这件事情看起来是对的或错的,都只是我主观的认知而已。
针对国内学生情感类问题的回复 【问题1】:我不知道如何用佛法的心态来处理自己的爱情。在我的感情经历中,我常常自觉伤心,并为不能遇到合适的人而感到难过。有时我希望看得的淡些,于是变得十分被动,一直等待下去,有时候我尝试努力沟通,却为对方的逃避而难过。我希望自己能和一个人相互关爱地在一起,可总是不可能。我们该如何用佛法的道理来面对现实中感情交往的种种情况? 【仁波切】: 你一定要体悟到,即使我们原本所预期的结果,只实现了百分之十,都值得我们庆祝一番。如果你能作到这一点,你不仅了解了佛法,也能拥有一段感情。 【问题2】:我遭到我最信任的男友、好朋友的多起欺骗,我该如何面对,我不能怨恨他们吗? 【仁波切】:怨恨他们对你并不会有很大的帮助。你应该要做的是好好享受你自己的生活。 【问题3】:最近我开始谈恋爱,但为我带来了烦恼,不再像单身时那样精进修行。是该放弃这段爱情还是应该继续维持下去?我对爱情的经营感到厌倦,渴望单身的状态。爱情和修行有矛盾吗? 【仁波切】:所有世俗的努力都与佛法背道而驰,不仅是爱情。我们在世间所作的每件事都如此,爱情、权力、名望,而我们对它们却如此执著。你没有理由要现在就结束你的感情,因为基本上世俗里的每件事都会带给你烦恼。如果你认为必须结束带给你烦恼的事情,那你干脆摆脱所有的俗事,而不仅是爱情。我的建议是顺势而为,没有必要做太极端的决定。如果你的感情无法继续它自然就会结束,你不用费力去结束它。 【问题4】:有关感情是否结束问题,我与男友感觉无法交流,感觉他没有上进心,这样的关系才勉强维系了2年,但是跟他真的不开心,我通过“只管打坐”才继续维持,我不知道分开是不是我自私做法。恳请仁波切告知。 【仁波切】:这不是自私的,但一般来说,感情的事永远都不会如你所愿,一定记住这一点。 【问题5】:父母给我介绍女朋友,我很害怕因为结婚就会让我分心,没有时间修行,从而浪费了暇满人身,所以请教仁波切该怎么做? 【仁波切】:结婚并不一定会影响你的修行。你是否分心,完全要看你有多自律。如果你真的认为结婚会让你分心,而你不会因为拒绝婚姻而让你的父母太伤心,或许你可以告诉他们你不想结婚。 【问题6】:男友与我分手后,我很痛苦,在看过你的《正见》一书后皈依佛门。同时,我的前男友和他的新女友也皈依佛门,我们也皈依了同一个师傅,我们每周放生都能碰面,我现看到他们在一起很痛苦,我是否应该在一段时间里避免与他们见面,甚至可以为此牺牲一些放生的机会以及与上师见面的机会?我如何才能真正放下? 【仁波切】:也许就几个月时间。 【问题7】:人生是否可以有既不出嫁也不出家的中间形式?这种形式利于修行吗? 仁波切:有!单身。 【问题8】:这种形式利于修行吗? 【仁波切】:对有些人是。 【问题9】、如何去爱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如何放下内心的伤痛? 【仁波切】: 试著去想他们是因为自己的无知和种种的情绪才带给你伤害。 【问题10】:“我和我女朋友都是佛弟子,一起受过灌顶有密乘戒。所以女友也是我的金刚兄弟。她很好,很多方面都比我好,但有时可能我比她更能容忍一些,当我和她对某事的看法不一致时,她发表她的看法时的态度很强硬,让我感觉自己的我执受到了挑战,如果我语气强硬,可能会发生争吵。为了避免发生争吵,我们意见不一致时我常常选择沉默,或表示赞同她的看法,但可能有时我即便选择沉默,她又会因为我的沉默而不高兴。每当她说话挑战到我的我执,我不高兴时,我想把她看作上师的示现,把她当做老婆仁波切,这样如法吗? 感觉自己的智慧太有限了,不知道该怎么样能平衡好。因为如果我一味地妥协沉默,感觉我会失去自我和主见,而如果我不妥协沉默,我坚持自己的看法,怕会引起争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才好。 【仁波切】:我个人会宁可选择去体悟一点,无论做什么,永远都只是你自己所想所感知的而已。” 【问题11】:爱上了出家人怎么办?是我藏传佛教的上师。请仁波切告知怎样做可以走出情感漩涡。请仁波切帮助我。 【仁波切】: 你可以做几件事。你可以向你的上师表白。你也可以隐藏你的情感,等它自己慢慢淡化。你可以祈请度母帮助你。 【问题12】:作为一个单身的女子,弟子对于婚姻不再抱有任何的幻想,一切随缘而行。在这个过程中,弟子身为女性常常会被生理期的生理冲动而困扰。因年轻时有过自慰的行为,因此这个习惯即使在学佛后曾改掉,但是这两年又因克制不住生理冲动而复发。弟子很想了解: 1、这样暂时无法克服的生理冲动而导致的自慰行为是否真的与居士戒中的不邪淫戒相违背?(弟子这么问也许首先是希望能给自己找一个心理安慰?) 2、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伏每月都会出现的生理冲动呢? 【仁波切】:1、不(这不违背邪淫戒); 2、发愿众生都能得到大乐。 【问题13】:我和师父(他是居士)既是师徒又是情侣,处于情侣会我有自私的想法,也经常对师父有埋怨,我知道这样是破戒的。请您开示我该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呢? 【仁波切】:有这样的双重关系总是比较辛苦,但你也很幸运能有这样的感情。如同所有菩萨道的修行,你还是应该不断地保持净观。生起慈悲心,培养耐心和所有菩萨的特质,并且试着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你的老师,不要把你们的感情当作一般世俗的关系。这当然很难做到,但你还是可以试著学习让自己渐渐习惯这样的态度。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