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局太段DF8B 太局太段DF8B
关注数: 317 粉丝数: 431 发帖数: 5,633 关注贴吧数: 21
【140718】【新闻】公交维护保养 扬子江汽车客服人员在发动机舱检修 如何判断发动机是水里有油,还是油 里有水,或是两者都有故障?因发动机的 结构不同,思路就会不一样。扬子江汽车 根据多年维护保养经验总结,导致发动机 水里有机油和油里进水的有以下7个部 位,供广大的公交车驾驶员学习参考。 一、发动机气缸床 发动机气缸床是故障频发的部件,看 其有没有向水箱喷水或向外喷水,有没 有“嘁嘁嘁”的漏气声。有些气缸轻微的冲 床,可以用手捏水管,看橡胶水管压力高 低来判断有没有冲床等,并不是每次冲床 都会出现水里有油,油里进水,要看其冲 床的具体部位是否和水套贯通和严重的程 度。 二、机油散热器 该部件有问题,那基本上是水里会有 油。怀疑内装式机油散热器漏水只能以更 换部件来检测。外装式的可以把机油散热 器的进水管和回水管拆下短接上,再启动 发动机试车,看其水管处有没有机油漏 出。 三、湿式的气缸套 湿式气缸套下面的密封圈,如果出了 问题一般情况是油里有水,水里不可能会 出现油。缸套中间的水套直接相连的部 位,由于长时间的和水接触氧化和分解, 缸套上的砂眼被水腐蚀后很可能使缸套里 外相通,水流到气缸里面,气冲进水道 里。由于被烂通的部位有高低,所以故障 各有不同,缸套烂通一般情况下都是油里 进水。 四、水道闷盖 一般情况水道闷盖烂通的话,是油里 进水,因为发动机在发动时,水道里有一 定的压力,机油这边基本没有压力。 五、柴油发动机喷油嘴带隔水套 一般从喷油嘴漏到活塞顶,再从活塞 环漏到油壳底。 六、变速箱 变速箱配液力缓速器的,要检查缓速 器的散热器是否渗漏。如散热器损坏则一 般都是水里进油,因为工作时油压高于水 压。 七、缸体、缸盖 缸体、缸盖中油道和水道的裂痕,或 是有少许进水进油的检查就比较难了。要 拆下油底壳,给水箱加压,往水箱里加热 水效果更好,等待一段时间,看哪个部位 会滴下水来,可以更加有效准确地找到漏 水部位。
【140220】【新闻】道路建设助推公交畅行缓解交通拥堵 核心提示 道路建设工程最直接的目标是改善道路状况,缓解交通拥堵。而公共交通是城市通行能力的重要体现。我市去年大规模修路后,公共交通有了较明显的改善,我市“公交都市”建设得到了推进。今年,我市又一批道路建设工程即将启动,公交将迎来新的发展。那么,修路为公交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变化?我市公交又将得到怎样的提升?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公交车速快了 2月17日上午,我们在漪汾街和平北路口登上了一辆602路公交车,前往火车站。10时15分,公交车出发。在漪汾街上,由于车流量较大,公交车停停走走。过了漪汾桥后,公交车驶入了府西街的公交专用道,车辆前方的视野顿时很宽阔。公交车除了停靠站和遇到红灯外,一路没有阻碍,平均进站间隔时间不到2分钟。11时04分,公交车途经漪汾街、府西街、府东街、建设路到达了火车站,车辆全程用时近50分钟。在府西街、府东街上仅用时约30分钟,而以往这段路程需要四五十分钟。 在并州路、坞城路,记者又体验了一次870路公交车。从五一广场到山西大学,过去四五十分钟的路程,仅用了30多分钟就到了。公交车速度提升,常坐公交的乘客们感觉更明显。每天乘坐870路公交车上下班的张先生说,修路后,公交车在专用道内行驶的速度明显比以往快,特别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由于车辆很少遇堵,车距也保持较好,很少遇到好几辆车因滞留而出现扎堆的现象。据介绍,上述道路修建后,沿线运营的公交车速度不同程度有提高,每趟车的运营时间要比过去少一二十分钟,晚点率明显降低。 去年年底,四条中环路建成通车。通车当天,为方便沿线居民出行,公交部门开通了三条新线路。起初,这三条线路上的乘客主要是体验快速路的。经过近两个月的运行,这三条线路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已突破1万人次,增幅还很明显。“很多市民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一位820路公交车的司机说,以往,城北地区的市民如果去东部的服装城,主要是乘坐820路、820路(支),这两条线路特别拥挤,又要途经解放路、建设路等市区最拥堵的路段,时常晚点。如今,城北的居民要去服装城,更愿意乘坐新开通的71路。“车上人不多,路又好走,还能看看新修好的中环路,自然受欢迎。” 公交车好等了 府东街府西街、并州路坞城路改造后,路面宽度增加了,通过微循环还取消了路口的左转向,实现了平面立交。其中,府东街、府西街由原来的双向4车道拓宽为8车道,通行能力提高一倍多。并州路、坞城路由原来的双向6车道拓宽为10车道,通行能力也提高了三分之一以上。“以前因通行能力差,路口总会出现车辆滞留现象。现在好了,一个信号灯,路口的车辆基本能全部走完。公交车有专用道,走得更快。”府西街新建路口的一位交警介绍说。 “市民爱坐什么样的公交车?”“不堵的!不挤的!准点的!”市公交公司运调处处长刘辉进一步介绍说,除了路面拓宽、增设公交专用道外,上述道路的路口还取消了左转灯,路口等待的时间就缩短了,综合下来,沿线公交车的通行速度都有不同程度提升。这样,车辆不会因拥堵滞留在路口,就不会出现要么等很久没有公交车,要么一次来好几辆的情况了。 这种情况在并州路、坞城路更为明显。并州路和坞城路在南内环街口、长风街口修建了高架桥,南北方向的车辆都由高架桥直接通过。虽然公交车走下面的辅道,但因桥下的车辆大幅减少,公交车可以畅快地通过原先最堵的两个路口。据统计,我市主次干道原有公交专用车道84公里长,去年道路建设工程中,在满足双向六车道的道路中,全部划设了公交专用车道。如今,公交专用道的总长度已接近120公里。刘辉说:“公交车不必和私家车抢道了,速度自然快了,准点率也就提高了,由此满载率就会降低。道路建设确实让公交更畅通,很多乘客也向我们这样反映。” 坐公交的多了 “有的车挤得要命,有的车乘客却很少;有时一等半小时,有时一来好几辆……”在太原乘坐公交车,等车难、挤车难等现状,一直广为市民诟病。对此,市公交部门的负责人分析说,市民等车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路上拥堵,公交车运力不足;一是车辆出场站后,调度站无法及时了解车辆的运行情况及路况。刘辉说:“城市道路建设的加快,提升了城市的道路等级,优化了城市路网结构,道路容量和交通承载力的提高,也为公交车辆的畅快通行创造了条件。” 去年一系列道路工程竣工通车,沿线的公交线路相继恢复后,公交的客流量也在逐步恢复。刘辉说:“如今,全市公交车每天的客流量已达到了150万人次至160万人次,并且逐渐递增。可见,公交车好等了,对市民的吸引力自然越来越大。” 由于道路建设工程的实施,所以去年增添公交车的进程放缓了。截至目前,随着新建、改造的中环快速路、府东街府西街等城市主干道的陆续通车,新增600辆公交车的计划正在执行中。目前,太原市有公交线路150多条。新车回来后,将先用于补充市区内客流量较大的线路,替换下来的车辆和部分新车将用于覆盖城区空白区域。“近几年,太原市加大了道路改造力度,城区面积扩大不少,以前设置的公交线路已不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比如长风街东延路段、迎泽西大街西延路段等,很多都是公交线路尚未覆盖的盲区。”市公交部门的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制定相应的线路开通及线路优化方案。新车投用后,市民乘车舒适度会明显提升,在严冬或是酷暑里,还可享受到更多空调公交车的舒适。 公交迈向智能 2012年底,我市成功获批为国家首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之后,我市大力实施公交提速、智能交通、低碳交通等“九大工程”。今年我市仍将借力道路工程,快速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完善以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为导向的路网工程,提升路网交通承载力。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很期待着“公交都市”的建设目标早日实现,今后公交出行更快捷、更舒适,自己会将公交作为自己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 建设“公交都市” ,其中一个核心指标 是出行分担率。目前,我市公交分担率在30%左右,正在向40%努力。这距离国家的“大城市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公交出行比例达60%左右”等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此,刘辉认为,提高公交分担率,首先公共交通自身体系要做好,“公交优先必须公交优秀”。因此,配合今年的道路建设工程,我市仍将大力增设公交专用道,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再经过几年的建设,全市公交专用道的总长度将达到200公里,并形成封闭的环网,为下一步快速公交线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我市去年对30个主要道路交叉口实施了改造。今年,我市还将对40多个路口的信号灯实施改造。刘辉说:“改造后,公交车即将达到路口时,信号灯会优先考虑,让公交车尽快通过路口,减少路口滞留的时间,最大限度实现公交信号优先。” 此外,我市当时在府东街府西街、并州路坞城路等主要街道公交站点已安装了公众出行导乘系统。今年,我市仍将配合道路建设工程,在公交站点安装公众出行导乘系统。此项工程完工后,市民在公交候车亭显示屏上,就能查询到某路公交车距离该站还有多远、大约有多少时间进站等信息。而且,我市还将在手机上开发相关软件。“下一趟公交还有几站到站,只要点手机的触摸屏就可查询,看看手机算好时间再下楼也来得及。”刘辉为我们讲解了智能交通的便捷之处。 畅行公交都市 说起“公交”二字,大部分人都会首先联想到公交车。其实,“公交”真正包含的是整个公共交通这个大范畴。据介绍,今后几年我市不仅要做好公交提速、低碳交通、运能提升、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工作,还要着力构建多元的交通网络工程,打造2个综合客运枢纽、3个公交枢纽等枢纽支撑工程。同时,要整合城市公交小巴公司,并在实现20公里范围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快构建太原都市圈的公交网络。 市交通局的负责人还向我们介绍了未来太原“绿色、便捷、安全、高效”的出行模式:出门500米有公交,5分钟内可换乘,每逢主干道和重要十字路口还能优先通行,随时掌握到站的时间,全程监控;公交分担率达到60%以上,万人拥有公交车达到15标台以上,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以上,准点率达到85%以上,早晚高峰时段平均拥挤度在90%以下等等。 一幅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随着我市创建全国首批“公交都市”步伐的不断加快,不久的将来,畅通出行不再是省城居民的梦想。 转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ynews.com.cn%2Fty%2Fc%2F2014-02%2F20%2Fcontent_77438.htm&urlrefer=09b0655fd176a3f60f2db0de9c37852a
太原最潮公交司机中英双语报站 本报讯 (见习记者 马云梅)“前方到站五一商厦,下车的乘客请慢走。”10月21日,两名外国人在619路站牌处等车,公交司机高忠亮果断拿起话筒,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报站,一口流利的英文令在坐的乘客佩服不已,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最潮公交司机”。 10月21日12时许,高忠亮驾驶619路公交车行驶至五一商厦站点,看到站牌处站着两名外国友人正在等车。“我看到他们边看站牌,边看自己手中的地图,好像是第一次来太原的样子。”高忠亮说,于是,他赶紧用英文和他俩打了个招呼,外国人闻声后,立即有了回应,跑到车子前门处,拿出手中的地图,询问起来。通过简单的交谈,高忠亮知道他们要去的目的地是建南汽车站,于是赶紧让他们上了车,并把他们带到了座位上。随后,高忠亮便开始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开始报站,他标准的普通话和一口流利的英文让在坐的乘客佩服不已。20分钟后,建南汽车站到了。两名外国人下了车,并连声道谢。“还是第一次见公交司机用英文报站,而且讲得这么好。”车上的乘客纷纷表示,很佩服这名公交司机。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最潮公交司机”。“我已经44岁了,以前根本不懂英语,小时候也没有学过。”高忠亮告诉记者,他之前好多次遇到外国人问路,由于语言不通,都没能帮到他们,感觉很不好意思。后来他便开始下决心学英语。“我把我这条线上可能用到的英语词汇及句子都背了下来,没想到今天派上了用场,自己心里感到很高兴。”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