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体育批发城
雪后体育批发城
雪后体育批发城
关注数: 901
粉丝数: 1,064
发帖数: 10,996
关注贴吧数: 11
桑尼教练教你高远球发力的小技巧【桑尼教练】 如果你在高远球击球的发力以及动作不够标准的时候,击球的位置就相对来可能不够到位,那我现在就借这个机会来跟大家讲讲看,正手的发力高远球的发力要怎么去做一个发力练习吧 视频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g1OTE5NzcwOA%3D%3D.html&urlrefer=1e406b7697690a68342a7bdc9f5ae646 简易的发力过程,我给大家几个步骤,就是放松、发力、放松放松的过程就是我引拍架拍的这个情况,出现的时候我是放松的,然后当球来,我要进行挥拍的时候,我在抬手肘去做一个发力的动作放松、抓紧、放松,这样子你做一个发力,会比你整只手硬邦邦的在做一个拍打球的这种方式,会更加的轻松,动作也会更加的流畅,而且会省力希望这样的发力小技巧,可以带给你们一些帮助
天气那么好 适合去打球
[穿线技术] 决定球拍网压的七个因素 当我们谈论穿线磅数的时候,实际上谈的是线床硬度。线床又叫拍面,指的是拍框中所有球线形成的一个面。当我们击球时,拍面是唯一与球接触的地方,所有对击球的感觉,都是由拍面传导给我们的。单独讨论穿线磅数的意义不大,因为接触球的是线床而非单独的球线,讨论整个线床的感觉才有意义。其实磅数仅仅是影响选手对线床硬度感觉的一部分,我们所追求的是不同拍面带来的感觉,但是感觉往往是模糊和感性的,我们通常只是粗略的说“弹性好”、“有点硬”或者是“有点软”。有没有客观描述这种感觉的指标呢?有的,那就是“线床硬度”,又或者叫“网压”。有七个因素综合在一起决定了整个线床的硬度,并同样决定了球手得到的力量、手感和控制。 一、拍面大小(线的长度) 穿线师都会意识到拍面大小影响线床的硬度,然而球员却不一定知道。拍面越大同一个位置的横线和竖线所要求的长度就越长,大拍面球拍必须穿到更高的磅数才能达到与小拍面球拍一样的效果。 二、线床规格(线床密度) 线床规格又称线床密度,指的是拍面上横线与竖线的数量。总的来说,如果拍面大小一样,较疏松的线床比密度大的线床的硬度低。 三、线的类型 延伸性好的材质制作的球线,通常线床硬度要更低。 四、线的粗细 线的粗细对线床的影响比其它的更难理解。如果你对同一支球拍穿不同粗细的线(其他条件相同),击球时你会发现较细的线能产生更加清脆的响声。大多数人可能认为穿细线会更紧,其实两者的差别很小。在打球时,穿细线的线床硬度反而更低一些,这是源于细线有更好的弹性。 五、设定的磅数 设定穿线机的磅数会对线床的硬度产生最直接和最大的影响。设定的磅数越高,线床的硬度就越大。 六、穿线机的类型 一般穿线机的拉力种类分为:锁定式穿线机(主要采用弹簧系统,俗称手动穿线机)和恒拉式穿线机。恒拉式穿线机不管是落锤式还是电脑式穿线机,在拉线过程中,只要能够持续给予球线恒定的拉力,就叫恒拉式。通常恒拉式穿线机与锁定式穿线机相比,在相同的拉线磅数时拉出的球拍的线床硬度更大。在两种穿线机磅数都很准的前提下,恒拉式穿线机拉出的线床硬度会比锁定式穿线机拉出的高约10%. 七、穿线师的手法和技术 所有的穿线师都有不同的穿线技术。夹线距离、双线拉、单线拉、预拉等等,每一项都会对线床硬度产生影响。不同的拉线技术会产生细微的线床硬度偏差,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穿线师在同一个店里用同一个穿线机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拉线效果。
网前利器 | 杨晨大神教你网前技术收少打多 Hey~ 我是 你的教练 杨晨大神~ 最近有的网友问我什么叫收少打多 字面意思就是收少一点 打多一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一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IwNDE3MTIyNA%3D%3D.html%3Fspm%3Da2h3j.8428770.3416059.1&urlrefer=88cb3bb4c887960e3dad842c7efcdaf6 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IwNDE3MTIyNA%3D%3D.html%3Fspm%3Da2h3j.8428770.3416059.1&urlrefer=88cb3bb4c887960e3dad842c7efcdaf6 现在的挑球技术不会像原来那样用大臂去抡,因为我们现在硬件设施已经达到顶配,所以说现在的挑球动作都很小且隐蔽性强,像我们搓球、挑球、勾球都是拍子伸出去,尽量用最小的弧度做更多的变化。你在收少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搓、推、挑~就是收一点点,打的时候出手速度快一点,打出去的空间多一点,因此我们把它叫做收少打多,也有一种说法叫做弹后场。这种球和传统的球不一样,传统挑球是比较高弧度很慢的到达后场,对打过程中弹后场就是属于那种速度比较快的,因为它接触球的时间比较短,并且快速的弹到对方后场,不会给对方太多准备的时间,因此这也是现在常用的男子单打网前技术。不管是搓推勾扑,还是挑球、推球等,不会像原来那样用大臂去抡,然后动作还做的很大、很规整、很完整,那样的技术已经过时了现在的动作大部分都是动作很小,大家肯定都是拍子拿出来,尽量用最小的弧度做更多的变化,谢谢大家观看,希望本期教学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位专业教练亲述业余单打常胜“秘诀”,看完立马能用 单打是一个证明自我的项目,自由发挥,胜负全凭个人本事。但是自由绝不是没有章法,本事绝不仅是学了多少技术。今天,小虎君请来了三位长期培训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的专业教练,分享他们的心得。不仅贴合业余大众的实际,而且看完立马就能实践。首先给大家带来杜教练的干货分享。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根据对手的步法和手法缺点来制定战术。 一、根据对手步法上的缺点制定战术 A:起动、回动慢的对手 破:快速拉吊、突击进攻 B:起动、回动快的对手 破:重复拉吊 C:上网快、后退慢的对手 破:控网推后两边 D:侧身转体差的对手 破:对角球战术、劈杀吊对角 E:重心高的对手 破:时不时下压突击 二、根据对手手法上的弱点制定战术 A:对手手腕闪动慢、摆臂速率慢 破:“发球抢攻”打平快球 B:对手近身球差 破:致命一击时,攻其近身 C:对手网前不凶、不稳 破:勇于斗网前 D:对手后场不凶 破:采用平高球和高远球,控制后场 E:对手手法尖锐、威胁大、但不稳 破:首先付出很大的精力去防守对手的进攻球路,给他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让他要求越来越高,最后造成失误 F:对手手法不尖锐、但稳为先守后攻 破:先稳后狠、快中求稳,要有足够的体力和毅力,足够的耐心 单打对抗中,除了考虑自身的条件以外,还要关注对手,因人而异。苏教练给大家分享的就是根据不同对手的条件,找到制胜法。言简意赅,三句箴言浓缩了多年的经验,阅后立马对号入座实践。 打球一定要灵活变通,根据对手的条件出发去考虑调整打法,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不要勉强自己。 面对: 个高,不灵活者 以发网前球为主,积极主动进攻,杀吊结合,多重复勾球推球 个矮,不灵活者 以发高远球、平高球为主,多重复平高球、推球,压后场底线 个高力量大,能跑体力好 或 个矮灵活,能跑体力好 拼技术,看谁掌握得好;拼多拍,看谁稳定性强,主动失误少 最后,在业余爱好者中,有许多人双打有搭档带一带还能打出点样子,一到单打要靠自己就懵逼,只懂得有球就接,还有一些人打了很久单打,就是不见长进。有没有想过可能是你的劲儿用错了地方。不妨听一听要用干货知识带你飞的洪教练是怎么说的。 业余者打单打,如果还找不到方向的,不妨尝试从三个方面入手去强化自己,会有很大的助益: 一、打好后场的控制控制好高远球弧度和速度,是打好单打基础。 二、注意网前球的处理网前是限制和让对手被动的最直接的手段,通过网前控制,来压制对手的后场和前后调动。三、要有控制场上节奏的能力“以我为主,以攻为主”的打法特点须始终贯穿整场比赛。 (看来无论到什么段位,最简单的“高远球”永远最重要;网前球原来目的性是这么强的,以前都是接过去就算了;而且打球还不能被对手牵着鼻子走,想快想慢自己掌握。get√) 感谢三位教练带来的干货分享,从学技术到实战,中间需要跨越的就是“思想”。选择什么技术,怎么用,什么时候用,带着什么目的去用,是很深的学问。几位教练都点到了精髓,能领悟多少就看各位的吸收能力了。
教你如何跑正手吊斜线,头顶杀直线,上直线放网的三点步伐 今天我们学习正手吊斜线,头顶杀直线,上直线放网的三点步伐 视频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AwMTgxOTYyNA&urlrefer=89d74af5a2fa7da23787a9f695506974 就是把我们以前的吊球、正切、反切、劈吊、劈杀、杀球、重杀、突击的杀球这些技术,在结合脚下的一个步法跑出来。 以前我们教过后场两点移动步法和半场直线上网步法,所以我们现在就是把所有步法和手上的技术结合起来。 整个一个动作先是正手吊斜线,先是右脚向后拉一步,在是左脚垫一步,还是我们以前突击的步法,吊完球之后,回一步,然后是头顶球,直接转身侧步,拉一步杀球(杀直线),杀完球之后上去网前放网,完了之后退斜线,退一步、垫一步、拉一步起跳挥拍 注意: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的正手吊完了之后,回中之后我们这个侧身(侧步)这个时候左脚是在前面的,右脚是在后面的,直接我的右脚蹬转,然后往后重跳(挥拍) 提醒各位网友在放完网前之后回去的时候先退一步在转身这个是两个动作,这个动作是错误的正确的是同时转身,就是在你右腿发力往后蹬的同时,身体跟着转,有些人说我为什么做不到位,其实就是差这小半步,很多人放了网之后都是原地转,没有一个拉转的过程下面我讲一个核心点 就是我们放完网往回退的时候,这样一个拉转和我们正手吊斜线完了之后的一个转身,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点,就是我们称之为马来步。 这个步法都是有一个重心的转移,你们看我从后场转的时候(正手吊斜线完了的时候)我的身体先是面向前面的,当我转完之后,我的身体是面向后面的同样的在往回退的时候(放完网前球的时候),本来我的重心是往左边的,当我转身完之后,我的重心就是往右边的,往往很多人觉得处理被动球就是差这半步,因为很多人都是很硬转的,没有弹跳性我还要讲一下在被动打头顶球情况下,当你们要回动打头顶球的时候一定要有重心 ,重心要往后顶。 很多人回动之后打头顶球起跳挥拍都是原地挥,没有一个重心向后的一个起跳动作,而我的是在拉一步之后转身,然后往后起跳挥拍,要想办法把中心往后移
永恒之痕---发力原理是基础,击球动作是组合 发力原理是 010101010101010101001. 击球动作是 2*8=16 只有懂了原理,才能跳出羽毛球各种“舞蹈”。 身体是 机器语言。 大脑是 编译语言。 大脑想的东西,要身体做出来,是需要一个编译器。 没有这个编译器,再强的机器,再强的大脑,也是废的。 就一个扭臀动作算,我的大脑是: 我要扭臀。 我的身体也会扭臀。。 问题是 没了中间这个编译器。 就无法做到扭臀。。 但是身体比CPU聪明。有自主学习能力,到了一定程度,就有了自我意识,可以不再过分依赖编译器。 这个编译器怎么转换,其实是有公式的。 普通人只管用,不用管这些公式。 用得最好的自然就高手了。 例如LOL一样。想出游戏的,不会是玩得最好的一样。
肘对发力的影响 上肢完整的鞭打发力,是大臂、小臂、腕、手指的逐级发力过程。大臂发力是否到位,关键看肘。肘的轨迹正确了,大臂的力量也就有效传递了。看图(红色箭头是大臂力的传递方向). 如果肘部不到位,大臂力量的方向不能有效朝向球的飞行方向,力量被分解,自然发力效果不好。肘部抬到位时(锁肘的位置),小臂大约和球成直线(被动时,通过弯腰,弓腰调整)。 所以,鞭打发力的第一步就是:抬肘,抬肘,抬肘。 高远反手.
转:对男双和混双打法站位的一点点理解和体会,请大家指正 混双女站位打法:推挡放,蹲躲让,莫起高,网前抢。 男双打法与站位:防守平行,进攻前后。主动下压,专打弱手。发球守网,挑球退后。发球多变,注意节奏, 发挥已长,攻击敌短。
确认过眼神,你就是大师在找的《羽林秘籍心法》传人 在武学秘籍中,要想学到上乘武功,就必须要有心法支撑。掌握心法,从此招式如浮云。 而作为羽林人士,要想在羽林中出类拔萃,光有教科书般的标准动作是远远不够的,而要学会羽坛进步的“上乘口诀心法”。在武林,你打高手一掌,对方没事;高手打你一掌,或许你就经脉尽断,口吐鲜血了。 在羽林,你每次打高远球时,使出全身力气,球还是不到位;对方轻轻发力,就能很容易到后场。 为什么同样一掌,同样一个高远球被不同的人打出的效果不同呢? 这是因为武林高手掌握着所谓的“真气内力”,羽林高手掌握的击球发力的技巧,从这足以看出掌握心法口诀的重要性,要想在羽林游刃有余,掌握羽林秘籍心法及其重要,它是你与其他球友水平的分界岭。下面就分享羽林秘籍的上乘心法 步法上乘心法 看 手 动 腰 这个追求技术的年代里,动作一致性更强了,要想判断出对方的下一拍出球,就必须死盯对方最后的出手动作,根据对方的出手动作,准备提前移动自己的重心,以便于快速启动进行移动。 追 球 赶 步 除了预判准确提前到位的球,其他不能预判出来的球,都是跟着球的运动轨迹去追赶球,步法好,能提前到达;步法不好,就会被动击球。所以,步子一定要赶到在球下落之前到达,以便追求更好的击球点,形成主动态势。 小 腿 稍 撇 接地面球尤其是接杀球时,小腿和脚向外撇一点,目的是降低重心,稳定接球,方便更快俯身,而且外撇的脚有利于控制更大的防守范围,也便于下一拍的启动。 跳 杀 危 险 初学者不要觉得杀球帅,就先学杀球,一般杀球都是别人动作帅,自己杀出来的球根本没有威胁,跳杀难度大,失误多,耗体力,跳杀后的下一拍对手很难衔接上,很多高手都很少杀球,除非有能在一个杀球之后解决对手的机会,所以慎跳杀。 后 退 无 忧 俗话有上山容易,下山难的说法。羽毛球也是如此,上网步伐很容易,一旦后撤,就不知道该出哪条腿了,尤其是头顶的后撤步。所以能灵活掌握了全场的后撤步伐,那么就能在对角线的后撤当中游刃有余了,全场也没有了步伐的死角了。 手法上乘口诀 活 握 死 抠 这里说的是握拍,非击球状态下,球拍不能紧握,掌心要留出空间来,拍柄要能灵活转动以便应对不同的击球动作;击球状态下,手指抠紧球拍,尤其是食指和拇指,保证击球动作干脆、线路明确。长 挥 短 抖 击球时,尤其是长球和杀球时,肩膀和胳膊要完全放开,击球有力量保证并且大动作(大开大合)可以迷惑对方;在最后击球的瞬间,线路的变化以及落点控制全靠手腕的抖动。后场高远球,杀球,吊球,三种球的动作基本一致,击出的效果基本依靠最后手腕手指的变化。 高 压 低 抬 打后场球手腕要有前压的感觉,不然球速慢落点近容易受攻击;防守时手臂上抬要充分,速度要快,避免被动挨打。 远 打 近 搓 后场球要先跑到位,胳膊带动手腕,幅度大用力猛;前场球小球,小臂伸出稳固,手腕和手指转动,幅度小用力巧。对 拐 平 举 中前场放斜线短球,手腕要反拐上挑的动作;中前场平抽快球,球拍不放下,用小臂发力手腕紧绷。 以上展示了羽林秘籍的上乘心法 希望羽林人士细心揣摩 早日成为羽林大侠 驰骋球场
王睁茗羽毛球老师教你从里往外的搓球方法 大家好,我是王睁茗羽毛球老师,今天我教的大家从里向外的搓球方式。那接下来请大家认真观看视频学习手法。 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MzNTkyNjc4OA%3D%3D.html&urlrefer=386092c5f25f04bcdd29bffeb8c8f873首先我们是从反拍开始,反拍主要是拍面触球的问题,拍面即不能很平,同时也不能很斜,需要给球一个侧面的摩擦,这样才会使球处于一个旋转的方式过网下降,特别需要注意你的控制力度和一个旋转摩擦,这样才可以使球会有足够的旋转那接下来我们学习正拍的技术要领,正拍击球时手指手腕一定要放松,从里向外的斜前方向去搓,使拍子跟球产生一个摩擦,击球的时候注意不要改变你的握拍,握好球拍是成功的基础。这一期我教大家正拍和反拍的从里向外的搓球方式,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练习 谢谢大家~
王睁茗羽毛球老师:你的挥拍正确吗? 大家好,我是王睁茗羽毛球老师,上期我们学习了正确的握拍,那么今天我教大家一个高远球挥拍的动作,高远球挥拍也是高吊杀技术的基石。(好比我们修房子,地基稳固才可以建筑高楼大厦)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前面的握拍和本期教学。 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I3MzY0MTA2NA%3D%3D.html&urlrefer=694bec2167324f8ab842885db1a8231e挥拍分为四个步骤: 一、准备姿势(架拍):持拍手抬起与肩平行,另一只手也自然抬起保持平衡,重心置于两腿之间,丁字步站立。架拍时注意要放松; 二、转体倒拍:准备姿势做好之后,转体倒拍(此时将球拍置于肩膀后面);三、向上挥拍:利用转体的力量将球拍向上挥至最高点,此时注意握拍和拍面;四、跟随动作:挥完之后顺势放松,往左边挥下来。这样对你的肩关节是一个保护。 挥拍秘籍—扔球训练初学者连贯动作可能会有些难度,扔球训练会帮助你解决连贯和转腰的问题,切记是用转腰来带动手臂,把球从高点扔出去。体会一种力量从下到上的感觉。希望大家勤加练习,本期教学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支持。
转:我是王睁茗羽毛球老师,今天教大家握好羽毛球拍 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I1ODU4MzYxNg%3D%3D.html&urlrefer=6fcd4cabc9da2db0e89e7d49d26b494c 那么今天我们开始第一堂课程的教学,当我们从零开始学习羽毛球时,教练叫我们第一个动作肯定是握拍。因为握拍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导致后期水平的高度。那我今天就从最基础的握拍开始。握拍是一个非常基础特别重要的环节,首先在我们正手正确握拍时是持拍手的虎口对着拍的侧面,然后自然握住拍柄,但是注意食指要高于拇指,因为他需要你的食指去发力,这是正拍的一个握拍方式。反手握拍则是用大拇指顶住拍的另一侧,然后自然握住,注意拇指高于食指,反拍击球时需要大拇指去发力。这就是反手握拍,握拍虽然简单,同时也是最基础的东西,但是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今天我们的握拍教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支持。
转:单打场地太大,接球老是来不及,可能是你的站位有问题 大家好,我是羽凌!一个热爱单打的羽毛球业余球友!今天要跟大家侃侃的是,单打的站位站姿问题! 大家一开始打球的时候,教练往往都会强调,打完球要回位!回位!回位! 但是这个回位!究竟是回的哪里? 大家都清楚,羽毛球的飞行都是减速的,那么就是飞行距离越长,落地前的末速度越小,我们基于这个原理,探讨下面的问题! 1.人要跟球走,回高球后,不清楚对手下一拍的前提下,应该站中间偏往球的位置,让出一点与球飞行线路相反方向的位置出来,如下图图上回球位置在左,则让出一点右边的位置! 为什么?因为斜线球飞行距离长,时间长,这才是合理的站位! 2.放网前小球时,应该小退一步,而不是大幅度后退(这个楼主没找到相应的图,拿拿督的来顶一下)为什么呢?假设我们回的网前球是贴网而过,对手无非有这几种选择,勾,放,挑,推挑,因为勾,放飞行距离短,所以球给我们的时间短,站位偏前,是合理站位,而后场球,不论球速多快,终归有幅度,有给你追赶的时间! 3.为什么起高球时,重心应该低点并且往前! 这么说吧,重心低是为了接杀,重心前倾是为了接吊!那后场不要了吗?并不是,为什么我们在站姿上不防后场?还是那句话,后场球有幅度,有时间!我们从直腰变弯腰永远比弯腰变直腰来的省力,那就把费力的动作留给有时间完成的后场球吧! 4.往前跑永远比往后退快(这个应该不需要解释吧,自己实践一下就知道了),所以单打站位应偏后! 小结:羽毛球这项运动,时间跟空间都是相对的,你给予了对手多少时间,也给了自己多少时间!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吧
[高级进阶] 王睁茗羽毛球老师 | 教你反手推球 大家好,我是王睁茗羽毛球老师,今天我要教大家反手推球技术。这期视频我邀请了一位神秘嘉宾,相信大家也观看过他的精彩小视频,他就是网红小胖陈嘉鑫同学,待会我们会一起给大家做示范。 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M2MjU0NDQwOA%3D%3D&urlrefer=82073ea49becc85a23a4e7f0ecd4505b 反拍推要抢高点,抢到高点之后,手指手腕,击球瞬间速度要快,发力要准确,这样你的球才能给对方足够的威胁,如果推得好,它会变成直接得分的手段,反之会给自己造成麻烦,那下面我们就来演示一下反拍推球的技术动作。反拍推球主要是靠手指手腕发力的集中性。如果发力不集中球速就会比较慢而且没有突然性,给对方造成不了威胁,如果发力比较集中的话,球速会比较快,这样会给对方造成威胁,使对方被动。所以在推球时,抢到高点之后一定要注意手指手腕发力。那下面我请我的搭档小胖同学再给大家示范一下~ 错误示范正确示范 注意:拍子一定要抢高点,击球点不能放在下面,抢到高点以后推球才会给对方压力,最后击球的时候,你的大拇指跟你的手腕一定要顶出去,不要推到一半就停下来,要把动作做完整,这样可以使手腕起到保护作用,好的,那今天反手推球教学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支持。
关于击球点之一---击球点纵向容错距离(击球时机) 看过我回贴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总结的挥拍击球三要素:1线路,2节奏,3击球点。挥拍的线路是大家讨论最多的,也最显而易见。节奏要高一个层次,我前面已经发过一个关于正手挥拍节奏问题的贴子,基本上懂得放松对节奏控制已经入门了。关于击球点的理论应该是最复杂的也最不显而易见,最不容易理解,但实际上确是击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职业选手场下千万次的练习可以说就是为了找准击球点! 请注意:我所说的击球点指的是在击球时拍面方向上的位置即纵向击球点,击球点的不同对应的是击球发力时机的改变,不要与横向击球点混淆。 关于纵向击球点的理论我还在完善,今天这篇只根据个人实战经验总结一下各位技球手法对击球点容错性的要求,大侠如果能看懂并觉得数据有误试跟贴更正。 下面列表前面为击球手法,后面的距离指的是手指抓紧(或手腕一抖)时的纵向击球点容错距离 发后场高球-15cm 高远球-15cm 平高球-10cm 反手高远7-10cm 反手滑板2cm 重杀-5cm 轻杀-5-7cm 劈杀3-5cm 轻吊-5-7cm 劈吊3-5cm 点杀5cm 主动挑球-10cm 被动挑球-5-7cm 接杀挑后场-3-5cm 平抽直线10cm 平抽斜线7cm 接杀平抽斜线3-5cm 放网-5cm 放高网5-7cm 推球5cm 停顿后推球(假动作)-3cm 扑球抹球-2-3cm 勾对角2-3cm 搓球(手指捻动发力)1-1.5cm 搓球(手臂及手腕固定移动身体式)2cm 各种假动作发力-3cm以内 林式神龙摆尾3cm以内 以上数据仅为个人有限经验的总结,数据仅是基本要求,以最简单的高远球为例国手级别的发力至少可以控制至5cm以内,3-4球友10cm以内,入门小学生才是15cm。 实际经验告诉我们球场大叔可以用并不规范的动作打出突然性高,暴发力强,动作小,线路奇的球,实际上是大叔们掌握了更好的击球点发力技术。 最后,祝看贴回贴的球友们球技日益精进,击球点全部控制在3cm以内,打出轻巧,突然,暴发力强,落点精准的球!
转:【杜杜教练】教你如何才能打出具有进攻性的平高球 今天我教大家如何打平高球。 我们平时打的高远球是属于防守性,一般用在被动的时候打一拍又高又远的高远球,可以让自己有时间调整。而平高球是我们在比赛中经常使用的进攻性技术,通常在主动的情况下使用。比如一般我们在单打接发球第一拍的时候去打平高球,这时候打过去正好对方的头顶区,属于进攻性的球,过去的球速是比较快比较平的,这时候打对方的头顶区,对方会很难受,只能被动处理。如何才能打好具有进攻性的平高球呢,请看视频 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jk4NjkyNDM3Mg%3D%3D.html&urlrefer=2618ee0d6803cbda50b4043d9305c453 高远球和平高球的区别,高远球是接触球的那一瞬间球就出去了,击球的时候你是随着它的惯性,手臂和你的拍子自然而然挥出来了,接触球也就那么零点几秒。 而平高球和杀球感觉一样,他也有包裹球的感觉,只不过没杀球包住的时间那么多,杀球击球点比平高球击球点在往下一点,高远球是要用大臂跟着送出去,而平高球完全是靠小臂去鞭打。 平高球我还是强调手上发力的感觉,跟我们小臂的鞭打动作是非常有关系的,还记得我们高远球是接触球的那一瞬间球就出去了,而我们的平高球就跟杀球的感觉是一样的,它也是把球包住,但是没有杀球包住时间那么多。 重点: 1,一个是小臂的加速度,小臂的加速度是最重要的 2,挥拍的时候手臂要伸直 平高球是往前推送的,在加上你的整个引拍,挥拍这样的一个动作,稍微把球压平一点,手臂要伸直,挥完拍之后停拍的位置在胸口位置差不多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是,我要和大家说打平高球挥拍发力要快,要短促,因为当对方回的球很平,很快。这时候你们在引拍的时候一定要加速,挥拍发完力马上要架拍架好,对方回给你球速很快,你会给他的球速也越快,速度会越来越快,你们的发力会越来越短促,平高球是靠前端末肢小臂和手腕这样去发力
谈谈“苍蝇拍”式握拍的用法 (转) 苍蝇拍式的握拍,就是虎口对着拍柄宽面的握拍方式,为初学者所喜爱使用,一般教练一开始会要求改掉这种握拍。然而对于变换握拍相当快速的高手来说,它也有其特殊用处。在赵剑华和肖杰的“专家把脉”中,赵剑华在三个地方使用了苍蝇拍。 1、滑板吊球。拍面已经比正常的握拍更向外,可以使击球动作更小,出球更具隐蔽性。 2、反手接杀勾对角。接很靠反手边线的杀球,不容易勾出对角球路,用苍蝇拍握法,可以勾的幅度更大。 3、反手过渡对角网前。在极为被动的情况下,人追不到球,只能伸手去够,这时可能只有苍蝇拍还能打出对角线路吧。
启动观 我的管窥之见! 蔡赟:打羽毛球时启动小跳多余正确姿势看我示范 先看这个,不知大家怎么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ifeng.com%2Fvideo_13079390.shtml&urlrefer=63696108de9cd0a1a63897791aad8670 我的管窥之见:所谓的启动,虚步就可以。 怎么启动?不要忽略你的脑和眼。 脑子要有强迫意识,所以意识是最重要的。 也就是眼一看到对方击球对方出球后0.5-1秒,要能判读出该球回到我方球场的哪6个点(通常步伐和这6个点有关)中的1个,这时候要强迫自己右手(开始山字形架拍)、右肩、重心、右脚这四大要素立刻朝球会落到我方该点方向移动,越快越好。 只就是启动。 这1秒的时间无比宝贵。 个人愚见。 也许不对。 敬请指正!!!!
手指发力教学:捻动发力(如搓球吊球)屈捻发力如后场高球反手球 本视频是前段时间网上无意找到的,感觉非常有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羽毛球细化到手指的教学,看了这个视频后,感觉如搓球、吊球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可能很多球友都看过了,但是还是给大家分享一下!是菜鸟高手提高细化技术之必备良品 捻动发力: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U1NTE4MzI0.html+&urlrefer=31e4f579278e141b1975b00c20c528a7手指发力教学之网前球(如搓球、吊球等) 屈捻发力: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U1NTE3NDQw.html+&urlrefer=465db1327617519b7f2dcc40e30cf2e6手指发力教学之网前球(如推球等) 屈捻发力: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U1NTE3MzAw.html+&urlrefer=774c1f0e8896332cf6db9e60557bb5c5手指发力教学之后场球(如高球、反手球)
转:雷羽学堂 小雷语录 思维方式不要进入一个死胡同,当你的出球质量不好时,不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力量不够,影响你的或许是步伐,或许是击球点等,如果想到力量不够,你会无意中加大你的引拍,加大引拍后你的击球点,你的整体动作等就会受干扰或者变形,从而再影响你的出球质量,因此形成思维方式上的恶性循环。
小球运动的技巧性往往让球友忽略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最近听有朋友说抢网慢,连贯性不好,做出来动作不好看。 发现其实是身体素质跟不上,核心力量不够,下盘不稳,上一个动作做完之后有心连贯,可惜重心调整不过来,腿到不了手就到不了。 羽毛球、乒乓球这些小球运动技巧性很强,大家都在强调发力技巧、网前技巧,步伐技巧。但是私以为业余选手最大的瓶颈还是体能和力量。身边打这两种球的球友很少有像踢足球,打篮球的哥们那样沉迷锻炼的,我想可能是小球运动身体对抗是无形的,技巧性让大家忽视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转:[高级进阶] ---无制动无鞭打--- 阅读下文前,请先测试一下,您对鞭打了解多少? 关于鞭打发力,您了解多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badmintoncn.com%2F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876032&urlrefer=3b795dc75b95e6bcadcd0b109031f1da 很多球友认为:鞭打发力时,胳膊的挥速越快越好。这个认识是错误的,是导致鞭打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伤病的主要原因。 抽鞭子时,首先是让较粗的鞭根产生加速运动,然后再给予突然的制动,鞭子从鞭根往鞭梢方向逐级制动。鞭根的动量向鞭梢传递,由于鞭梢的质量比鞭根小得多,鞭梢便以比鞭根大得多的速度运动。由此 可以见到,制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往人们注重发力而忽视制动。 有人说,"肢体的鞭打主要运用制动原理来完成的。"是有道理的,可以说无制动无鞭打。人体的鞭打和鞭子类似,先从下肢、躯干开始发力让身体产生初速度,然后从腿开始各环节依次逐级制动,人体的动量往拍子传递,最后产生鞭打。 人体各环节是个逐级发力再逐级制动的过程,而不是一直加速的过程。而拍头的速度却一直在增加。从附图第一个人的曲线可以看出,在击球瞬间,拍头速度到了最大,但人体各环节的速度却同时到了挥拍阶段的最小值。 附图是运用运动三维捕捉系统分析的网球鞭打过程中各环节的运动速度变化过程(羽毛球可以类比一下)。可以看出下肢的制动其实从挥拍前就开始了 一直到击球时结束。三分手法,七分步法,并不仅仅是争取击球点的问题,步法的节奏(快和慢即加速和制动)控制的好坏,关系人体鞭打的发力。所以,有些高手甚至说,其实是用腿在打球。 需要重点提醒的,千万不要不断加速挥拍而在击球点突然的强行仅靠小臂或手腕制动,危害很大。正确的制动是一个过程,人体各环节都参与了制动,在整个挥拍阶段,都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时间内在参与制动(注意观察附图中第一个人的各环节速度的制动的先后和持续时间)。在击球点时,人体各环节速度其实已经降的很低了。切记如果不会制动,不要强行制动,不要仅靠小臂、手腕突然制动,而是各个环节的逐级制动。 一个完整的鞭打发力是人体各环节逐级发力加速和逐级制动的过程。不会加速仅靠制动和只会加速不会制动都不可能产生好的鞭打效果。初学者还是得先学会加速。其实,不仅仅是鞭打需要制动,走路、跑步等只要人体动起来,加速和制动都在其中发挥着作用。人体关节在伸直、弯曲、旋转时都是先加速后制动的过程,所以这个制动是自然产生的,是人体结构决定的。有些球友仅仅注意加速而忽视了制动,导致制动的节奏和力度不好,击球瞬间不能同时到达最低速度。把握加速和制动的节奏是关键,这个节奏很难讲清楚,只有多练去体会。所以,看视频,请教练只是让动作标准,动作标准是把握节奏的前提,但动作标准了 不见得节奏就把握好了,必须通过反复练去感受节奏,没有捷径。只要你有制动的意识,如果动作标准,很快就会把握加速和制动的节奏,突破瓶颈。 切记,不要强行制动!不要强行制动!不要强行制动!任何强行制动都不会产生好的鞭打效果,反而会伤害身体。切记,切记!!!看附图,击完球后,随着拍速的下降,人体还有个速度上升的过程,这个随拍的过程,通过主动送重心等各部位,缩小和拍头的速度差,减少拉伤。强行制动,会让拍子和人体的速度差突然变大,拉伤肌肉。 大家千万不要误解啊。看到制动就误解是不让发力。发力加速是鞭打的前提,人体各环节理论上加速的越快越好,但是加速后要有足够的制动去匹配。往往有些朋友的问题不是不会发力和加速慢,而是加了速后,没有足够的制动去匹配,导致效率太低。如果你天生神力,不用制动也能把拍速挥到60米/秒,那另当别论。制动用的好,是四两博千斤,不费力就轻松鞭打。以上内容,不一定完全正确,个人根据情况辩证看待,产生任何后果,本人概不负责。
羽毛讲堂--羽毛球技巧:「追身球」该怎么打? 一什么是追身球?很多时候你打出去的追身球可能是无意识的,正好对方也没有反应过来,球就迎面而来了。其实,真正的追身球应该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向对方身上打,让对方在接球的时候侧身后仰、动作和发力都无法得到展现,造成失误。当然,我们这里说追身球,并不是说故意伤害对方身体,而是一种策略和方法,请不要误解。 二怎么打追身球 1.什么时候打? 网前扑球的时候,往往速度快,球路短,给对方的反应时间短,适合打追身球,容易得分,或者是中场比较好位置的杀球,也可以打追身球。↑↑这是一个失败的追身球,遇到了超级丹↑↑ 2.追“身”哪个部位? 既然是追身,到底哪些部位容易接,哪些部位是死角呢? 1、正手大臂到肩膀以右手持拍为例,右手肩膀就是半个死角,正面的话,基本上是没办法接的,除非是侧身。但是侧身的时候,无法发力,所以即便是能够回球,质量也不高,容易失误。 2、正手小臂及手腕这一段部位是纯死角,基本上是接不到的。反应快的话,也是侧身来接,但是侧身后身体与球的距离太近,很容易失误。不过,这一段地方,一般也追不上。因为,运动员最灵活的地方就是这里,永远在不停的摆动,所以,要看运气。 3、胸前我们一般在准备接球的时候,球拍虽然在胸前,但是和胸还是有半米左右的距离。如果打到胸前,对于回球来说也很难,即便是侧身,时间也来不及。加上心理因素(害怕打到自己),在胸前的球是得分成功率最高的。4、两边肋骨 正手的肋骨也是半死角,我们很难将拍面横在正手的肋骨前,更别说在这里发力回球了,所以,这里也是追身球的一个很好的位置。反手的肋骨容易被反手横档回去,不过要看情况,如果球速够快,球路短,对方回防的时间根本不够,也可以打追身球,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球友会身后击球了。看了这些击球的部位,你就知道,追身其实追的是死角和难发力的部位,否则追身就没有意义了。 Tips:你可以自己拿出拍子感受一下,你一步迈出的距离+手臂长度+拍长,这个差不多是你的防守圈子,也是你的最快防守距离,而你自己本身却有很多防守的真空带,原因很简单,球拍的长度限制了靠近正手位置附近的击球能力,所以追身球大多会向着这一部分盲点进攻! 三:如何处理追身球首先,追身球一般发生在对方扑球和杀球的时候,所以,网前尽量控制自己的回球,不要给对方扑球的机会,起高球的时候尽量不要到对方最适合杀球的位置(中场正手)。其次,一定要侧身,后退、然后重心放低,将自己上半身的位置尽最大的空出来,用来发力。 四:最后,反应速度和球感
[新手入门] 羽毛球网前步伐“三步上篮” 大家好我是好脾气的王晓理,今天的内容主要是教大家正手接吊步伐,我现在就做慢动作给大家示范,通常来讲正手上网步伐以三步为准。如果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面对击球点离自身比较近时,不需要移动三步,而蹬跨一步不够时,就可以利用小垫步进行调整。 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YwMjk4MTA1Mg%3D%3D&urlrefer=4069e58d2ac2fbbb6f5a40c32cc21f35练习时要注意的事项是,最后一步跨出去的时候,持拍手要尽可能的伸出去,动作不能太大,左手要伸展开,这样可以起到稳定身体重心的效果;手肘不能太向,拍头可以稍微向下点,因为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在被动球的处理中,如果接不到球时,小腿和手要自然的向下去够,这样才能更好的接触球去处理。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告诉大家,当接完球回动时,要把拍子拿起来形成准备状态,希望大家要养成这个习惯;在跑步伐的过程中,最后一步跨出去后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因为这样不方便回动,而且会损伤膝盖。在跑步伐时要降低身体重心,这样能让自身肌肉时刻保持启动的状态。最后一个细节是跨出去后左脚要有类似刹车的动作,这样做可以让你不失去重心,更快速的回动。今天的教学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支持。
爱打羽毛球的你,知道什么叫步法吗? 什么是步法?羽毛球的步法环节包括:1.站位:当球在对方场地,对手击球之前,自己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和适当的姿态等待对方的来球。站位包括位置和姿态两个方面,分别称“位置”和“站姿”。 2.跑位:指自己在击球前移动身位、调节体态的跑动。要求是:尽量及时地达到使自己处在最佳的击球位置和最好的击球姿态。 3.回动:指己方击球后再次进入站位的跑动。 4.其他:除以上三个主要步法环节外,另外还有击球时的步法(如:起跳击球、落地步法等)、和调整步法(当重心失稳时用以平衡身体的步法等)。 常规站位:常规站位指当对手回球可以有(如:拉、吊、杀等)多种选择时,自己应选择兼顾性最好的站位。如果你片面选择了应付某一种来球的站位,那么当对手打出了你意料之外的球,你将会狼狈不堪。怎样的站位具有最好的兼顾性呢?如果你练过“米字步法”,就很清楚了,米字的交汇点就是你所应当选择的位置;(本文均以右手持拍为例)两脚左右分开,比肩略宽些。右脚比左脚稍前一点,这就是你应当选择的站姿。如果你打的后场球不很到位,对方杀、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你的两脚可分得比前述再开一点,随时准备横向跨出,但意识上也应兼顾上网和后退。另外,不要以为选择好位置和站姿,便可以迅速地完成跑位了。 还有几个细节问题也是必须要处理好的: ①切不可“站死位”,应该使双膝适当弯曲,踝关节稍出力,使脚跟不是实踩在地上,而是微抬离地面或虚踩在地面上,小腿肌肉处于具有良好弹性的状态(但也不要使肌肉过于紧张)。 ②两脚可采用(类似拳击运动员那样的)小幅跳动,一来可以根据预判而微调自己的位置和站姿,二来可提高启动跑位的敏感性。 ③既然这种站位是兼顾各个方位的,因此,意识上的兼顾一定要到位,否则,将会使自己出现“死区”。另外,接发球时的站位也应该算是一种常规站位,不过与前述的站位不一样,因为不需要考虑横向跑动,故采用左脚前、右脚后的站姿。
[高级进阶] 被忽略的肩部发力 今天有一个新的发现,在被动后场球想要回对方后场的时候,如果能把肩胛骨附近的肌肉往后挤压,击球发力的时候这一带也主动发力效果会好很多。 以前对拉高远可能太过放松,转腰顶肘转小臂闪腕击球,然后就轻松到对方后场了,在主动击球的时候还是没有大问题,但是如果对方的击球质量更高,或者自己体力有所下降的时候就容易出问题,总觉得球打不出去。又或者是对方用高质量把球打到你的正手后场的时候,也是比较难处理的。 在转腰和顶肘之间加入一个【收肩】(当然,有收就要有放),真的效果会好很多,另外,杀球的时候也会重一些! 再有,主动肩部发力,能够使挥拍过程更稳定,手臂的不必要摆动更少,也能够起到保护肩部的作用。我自己试了试,如果不注意肩部的发力,那挥拍过程中手臂容易摆动,最终的振动,反作用力都要由肩部来承受。所以,打个比方,如果把肩部以外的大臂到球拍比作鞭子,挥拍比作摔鞭,那么有主动肩部发力就好像鞭子有握把,能更好地握持,利于使上劲儿,也能保护手掌不被磨破。 ————以上说的是肩部主动发力 ————下面说的是发力顺序【腿,髋(有很多人说腰,但我觉得过分注重腰而忽略髋容易劳损/受伤),躯干,肩,肘,臂,指】 也有人说的留住肩,我觉得也有道理,是一个意思。如图所示,还是以甩鞭子比喻挥拍,正常的发力是叠浪式的,上一部到位了,下一步才开始,所以鞭子在正常情况下会像上方所画的那样。 如果没有留住肩,或者说肩部发力先于了转体的完成,就是像下方画的那样,发力会不够饱满。 上下的区别就是圈出的地方,也就是肩部发力是先于了转体还是晚于转体。箭头是甩鞭的方向
[高级进阶] 双打讲配合讲补位,讲帮助同伴,更应该讲有限的帮助 李在福视频讲了后场帮助前场,前场帮助后场,可是实际上是要么待着不动,要么就失去自己位置。 有限的帮助是合理办法。 比如当后场队员被拉开两个大角后前场队员应该怎办,如果撤退一条线路虽然可以接住球可是还是被动,虽然帮助搭档最终摆脱被动局面没有达到。我的思路是这样的,对方打直线攻击搭档后场时候,自己马上后撤一步同时举拍子,等到对方再攻击搭档后场斜线时候要他必须过顶。为什么是封住斜线呢第一是为了给搭档调整时间斜线本来球速慢,现在又要求过顶,搭档有时间回位。举拍封网同时守住网前不失去位置。为什么不退斜线直接击球呢那是因为后仰击球未必有高质量,。如果这时候搭档再调整不过来就太差了。 有限帮助就像是借给朋友钱,可以帮助他但是要讲究分寸
害怕含胸驼背?世界冠军王晓理教你解决妙招 hey~大家好,我是好脾气的王晓理,前面教了大家很多技术教学,但是打完球的后续拉伸是很重要的。很多球友打球之后不注意拉伸放松导致肌肉过于紧张,甚至造成驼背现象。那么今天我教大家一个肩膀和背部肌肉的拉伸方法。帮大家改正这些问题。这个动作简称W。V、W。I。 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IyMTc2Mjg2NA%3D%3D.html&urlrefer=d6d99423a85ac55f852bc0301cad6594 动作要领:躺倒地上,膝盖微微上屈,与肩同宽,开始牵拉自己胸前的这两块肌肉,然后在牵拉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提升一些后背的肌肉,所以要求从腰、背、头这三点都要靠近地面。两手形成W形状,这个时候要求肩肘到手腕手背都要靠近地面。这个是提高后背力量,治疗驼背现象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动作,比较适合运动之前使用,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坚持。 刚开始可能会有些酸痛,希望大家能够坚持去做这个动作。所有动作在做的过程中,如果有些过于疼痛的话就要及时停止,然后调整观察是不是因为不规范的动作导致疼痛。如果后背力量比较差的朋友,肘关节可以微微向上抬一点,但是你的后背必须要贴紧到地面,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加强和牵拉到胸前肌和后背的力量。温馨提示:在进行牵拉时候,要和肩膀是平行的,不要过底,也不要过高。这个牵拉前胸和增强后背力量的动作,每组6-8次,10组就达到预想的目的了。
论羽毛球中的“超越器械”(疯狂苍蝇) 刚才看到一个朋友在说正反拍抽球的领悟,于是想到了以下内容跟大家分享。 看完这个标题,也许大多数球友会以为这是一个技术与器材之间关系的讨论,其实不然。 “超越器械”并不指技术要超过器械,而是投掷类运动的专业名词。具体的意义是(感谢百度):在投掷运动中,器械未出手时,身体赶超于器械之前,称“超越器械”。动作一般在助跑中加速的情况下完成。投掷项目助跑的最后阶段,躯干和下肢采取更快的速度前进,超前于器械,成下肢在前上体在后的倾斜姿势,而器械则落在身体后方,使器械所处位置到投掷出手之间,有较长的工作距离,为最后用力并提高成绩创造有利条件。 在羽毛球中,很多人把击球动作比喻成甩鞭子,甩毛巾,掷沙包等等,这也说明了羽毛球和投掷类项目其实是有很大关联的。第一次听到教练提到这个名词是在学习正手底线低手抽球的时候,他要求我们在击球的时候,加入“超越器械”的动作,也就是在击球之前,身体先动,腰部率先发力,然后带动手臂手腕,等发力都集中到一起了,最后球拍才开始加速(当然不是那么绝对,只是让大家体会一下这个发力流程)。果不其然,加上这个动作之后,伴随着一声爆炸声,球直接沿着直线从正手底线飞到了对手反手底线。这个动作和掷铁饼动作非常类似。通过那次练习,其实我也想到了,其实在羽毛球里面,大力击球,无非都是“超越器械”型的击球,包括我在很多个回帖中反复强调的送肩,其实也是“超越”器械的一部分。高远球,抽球和杀球等需要发力的技术中(尤其是杀球和底线附近的抽球),在不同的帖子中都在强调几个概念——“鞭打”“逐级发力”“波浪式力量传递”等等,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鞭打”“逐级发力”“波浪式力量传递”的关键就在”超越“上。“超越器械”中的“超越”是超越的什么?超越的是“器械”(废话),“器械”在羽毛球里指的当然就是球拍,我们要超越球拍。那球拍之前力量集中哪里呢?是手腕,那我们就要超越手腕。依此类推,我们就能找到“波浪式力量传递”的诀窍,那就是“超越”。所以,肩膀是先于手肘手腕运动了,所以为了不让发力链条断裂,就有了“送肩”一说。 即便于杀球,抽球等动作几乎是没有向前助跑这个动作的,但是整个发力的流程也应当向投掷类项目借鉴——1.使器械之滞后于身体2.先增加身体扭力,之后再带动器械运行(经过刚才分析,其实本身也是一种“超越”,超越的是下一个发力部位)。 其实仔细想想,“超越器械”和“逐级发力”是差不多的意思,不过对于业余的球友来说,可能时间和空间上的“超越”更容易运用到实践上吧。 看了一部分球友的回帖,我还是要说一点,原本的“超越器械”只是强调器械落后于身体,使发力过程达到最大,我这里所说的“超越器械”应该是通过我的一翻思考和推理,结合羽毛球项目特点的一个新的概念,也是方便大家理解和学习,并不是我要故意偷换概念。 苍蝇我看到论坛里球友发的帖子,一点随想随感,随便说说,大家也别太较真,轻拍~呵呵! 虽然我发的帖子不多,但是每一篇都是我自己学球中的一点点感悟,坚持原创和精品是我的发帖原则,也希望每一篇都能给大家带来或多或少的帮助。
看了N多教学视频,还是陶菲克的反手最好使!附上反手慢动作视频 打球那么久,反手高远一直不行,先是学李在福,李在福的动作很简练,发力很短促,但是模仿他打不到后场,后来果断放弃,因为我们的小臂没他粗,后来学李玲蔚,李玲蔚的反手引拍距离长,运用了腰腹的力量,能打远,但是在激烈实战中常常错过击球点,似乎也不适合,又看了李士伟教练的视频,什么大拇指一顶,小拇指一抓,运用杠杆原理什么的,问题是视频中他自己有没有到后场我们无法知晓,手指再怎么屈指发力,也不会质的变化,我试了试依然到不了后场,后来又看了拉斯姆森、刘瑞豪的反手视频,他们与传统的方式不同,他们是先外旋后内旋,肖杰、熊国宝是先内旋后外旋,方向相反,反正2者都打不到后场,又看了什么惠程俊的反手,先往地下插一刀,然后抬起来打,很怪异,每次插完刀常常错过了击球点,后来基本上就放弃,觉得今生已经无法突破反手。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陶菲克的视频,终于解决了反手问题,陶菲克的反手与任何教学视频都不一样, 首先第一:无阻力闪腕,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调整握拍,陶菲克在反手发球、网前扑球时大拇指顶在宽面,反手平抽一般在斜棱,反手高远球的时候喜欢把大拇指移到了拍柄的正侧棱(或斜棱)位置,反手杀球也一样,这样一来,闪腕更顺畅了,因为大拇指移到了旁边不会产生阻力。 第二:引拍的初始位置不同, 陶菲克将球拍引在左肩位置,几乎是斜靠在左肩肩膀上,此时右手掌心冲着心脏的位置,手背对着正前方,相对于正手握拍是一种外旋,此时大臂与小臂成为一个最小的锐角,为以后的展臂发力提供能量积蓄,然后在抬肘的一瞬间发力,依然是鞭击的感觉,前臂急速内旋,闪腕,将球击出,击球的最后一瞬间抓紧球拍,大拇指的2个关节要紧紧贴在侧棱上,贴得越紧,力量越大。第三,运用展腰和转肩的力量,一般的教学视频都不提这个,陶肥能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弓着背去抢高点,先屈腰收腹,成弓虾状,就像一个被压缩的弹簧,积蓄能量,在击球过程中突然将脊椎伸直,腰腹的动作与正手杀球刚好相反,反手是先收腹后仰腹,正手杀球是先仰腹再收腹。这为反手击球增加一个加速度,最后运用转肩的力量,引拍时双肩向左旋转60度——90度,在挥臂的一瞬间将双肩回弹到与髋平行的自然状态。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附上陶菲克反手超慢动作视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v%2FTgJdCkfqJ7k%2F%26resourceId%3D0_04_05_99%2Fv.swf&urlrefer=596ff9763d7574c4da29d9bb00c89de7
细思恐极,广大业余成人羽毛球爱好者学球顺序反科学 在网上搜索“业余爱好者学羽毛球,一般先学什么技术?” 2条典型回答如下: 回答1:一般来说,基本技术开始学习的顺序是发球、高远球、扣杀、网前放网和挑球。 回答2:初学者学打羽毛球应先学握拍、引拍姿势、击球;然后进行高远球练习。 可是,业余成人羽毛球初学者先学高远球,再学网前放网等其他手法,这科学吗? 学习一门技术,普遍的做法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上小学再上中学。 可平心而论,拉高球已经属于羽毛球技术中比较难的技术了。 不信?那咱们比较一下正手拉高球和反手放网前小球。 正手拉高球:击球前,通常需要身体向后移动一段距离,后退步法难度大反手放小球:击球前,通常需要身体向前移动一段距离,上网步法难度小 正手拉高球:击球瞬间,球通常在快速移动反手放小球:击球瞬间,球通常移动相对略慢 正手拉高球:需要的力量大反手放小球:需要的力量很小 正手拉高球:需要全身各部位协调发力反手放小球:基本只需要手腕、手指协调发力 其他方面不用比啦,显然正手拉高球比反手放小球难得多。 羽毛球手法中还有一些比正手拉高球明显容易的技术,如平抽快打。 业余成人羽毛球初学者打球目的主要是放松身心、锻炼身体,所以打球时快乐是第一位的,胜负在其次,学球过程中希望尽量不那么痛苦。而先学正手拉高球,再学网前球和其他手法,就好比6岁小孩先上中学3年,再上小学,开始很痛苦是一定的。 此外,羽毛球高手都知道,身体各部位放松是打好羽毛球的诀窍之一。业余爱好者先学正手拉高球,由于技术动作还不很正确或不很熟练,为了将球打到位容易发蛮力,相应容易造成身体紧张,时间一长养成习惯,想放松都非常困难,对后面的学习和提高形成制约,同时发蛮力容易造成网球肘、手腕伤等问题。而先学网前球,由于不用发大力,容易在身体放松的条件下完成技术动作,也就容易养成身体放松的习惯,为后面的学习和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我认为,对业余成人羽毛球初学者,教羽毛球手法先教正手拉高球,再教网前球和其他手法,是反科学的,没有考虑业余初学者的心理感受和学球目的,同时也不利于养成身体放松的习惯。 以上是个人观点,提供大家探讨,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
驰骋羽场三省悟身四平八稳------(影子出品)
转:雷羽学堂 小雷语录 比赛/训练中要懂得:1.阅读对手(找弱点);2.阅读搭档(了解搭档);3.阅读自己(了解自己);4.你要干什么(出球目的);5.对手要干什么(对手战术)6.我要让对手干什么(如何限制);7.我要和搭档干什么(搭档间战术与配合)。
双打三字经!还有补充的吗? 双打三字经 发完球,要举拍 放完网,原地封 上手球,正手拍 下手球,反手接 遇直线,挑斜线 遇斜线,挑直线 多杀球,少挑球 多平抽,少慢吊 同伴放,速后撤 同伴封,连续杀 杀中吊,吊中杀 杀直线,慎杀斜 接杀球,守半场 轮转跑,多补位 多变线,冷静打 多变速,少失误 对手间,多尊重 同伴间,少埋怨
[高级进阶] 要速度也要精准度 怎样提高球速还不出界 在羽毛球运动中,没有人不想拥有高超的技术,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的。掌握羽毛球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么如何增快羽毛球的飞速而不出界?羽毛球训练中怎么锻炼我们的身体?喜欢羽毛球运动的朋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如何防止羽球出界 羽毛球比赛中不管如何取巧,速度和力量还是决定胜败的关键。于是增快羽毛球的飞速而不出界便是今天我们讲解的技术话题。击球的力量不仅和运动员本身的力量有关,其还和球员挥拍的速度有关,而且击球的高度和对方击球的速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击球的力量。 下面我们来分析挥拍速度以及运动员自身力量的情况来给大家介绍加快羽毛球飞行的速度的方法和技巧,希望羽毛球爱好者能从中找到专属自己的详细介绍。 步骤和方法 增强击球速度击球力量的大小直接反映在球体运行速度的快慢上。速度力量较强者,持拍手挥拍作用于球体上的力量大,在弧度一定的情况下,被击出的球向前飞行的速度也就比较快;速度力量较弱者,挥拍作用于球体上的力量较小,球体向前飞行的速度也比较慢。 加强挥拍速度 挥拍速度的快慢是击球力量的基础,直接影响到球体所能获得的初速度。因此在动作方法合理的情形下,加强挥拍速度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击球的速度。 击球点高的好处击球点越高,击球时间相对提前,则球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越短。相同距离、相同击球飞行弧线情况下,羽毛球运行的速度就相对越快。通俗地说,就是羽毛球被击打前所用的时间越短,挥拍速度越快,对方准备的时间也越短。 拍面触球角度 拍面触球的角度直接影响着击球的力量。根据镜面反射原理,球拍触球的角度越小则损失的力量越小,即当正拍面触球时,从理论上讲,获得的击球力量最大,因此能获得最大的初速度。 合理击球羽毛球运动中的击球技术是在躯干及四肢共同配合作用下,最后靠手腕手指运用“杠杆”原理发力(屈指发力)击球的过程。如果击球技术运用的不科学、不合理,会使自身的力量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于球体上,导致击球力量“内耗”增多,相对降低了击球力量,影响了球体的飞行速度。只有击球技术合理、科学、“经济”,才能最大限度地加快球体的飞行速度。 松-紧-松 将羽毛球运动的击球过程以击球瞬间为界点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松——紧——松。也就是说,在引拍到击球前,身体要适度放松,为获得最大的击球力量做好充分准备;击球瞬间要由放松到收紧肌肉发力,从而爆发出最大的力量;击球后,身体即要转入再次放松,身体越放松,则击球后身体及羽毛球拍的速度V0越小,自身内耗的力量越小,相对来说,给予球的力量也就越大。 不可抗力因素 羽毛球速度快,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羽毛球被击打前自身的速度越大,则本方击球后羽毛球获得的速度也越大;空气湿度、压力及当时风力方向等等因素也对羽毛球的飞行速度产生影响。 注意事项 实战中,选手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击球的力量及线路。在打羽毛球的过程中,并不是力量和速度便能完全决定羽毛球的飞行速度,有时候很小的力量只需要巧妙的技巧便能比强制大力出击的成效更明显,于是亲爱的羽毛球球员们,请加紧训练吧。
温故而知新-桑尼教练教你如何简单学会正手发小球【桑尼教练】 大家好,我是桑尼教练,今天最主要是讲解正手发小球的一个动作流程教学 视频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YwNDYwMDU3Mg%3D%3D.html&urlrefer=63673a81273f2d3c2f106b96b601e02c 正手发小球和之前的正手发高远球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有两个差别,第一个是击球的一个瞬间的收力的动作。第二个是击球点的位置不同。 我先来讲一下击球点的位置是差别在哪里 架拍姿势架好之后,正手发高远球是不是重心向前移到左脚 右脚踮起来,我的击球点现在在身体前面,大概在膝盖的位置。最后把它发到左边额头上,这是正手发高远球的点跟球拍位置发正手小球的时候,它的点会稍微地高一点。发球的时候 身体重心向前移,然后放球转身,转身的同时做一个挥拍的动作,我的这个击球点的位置,相对于我的正手发高远球 要再更高一点发高远球是直接往下方去做一个直带的动作小球是把你的手直接伸出来,放在身体前面,在侧面 直接把你的肩膀挺出来完了之后,像一个推送的这种感觉,把它推到身体的侧边就可以了。 注意看一下,来站好,身体重心向前移之后,放球转身,收拍 这就是我的正手发小球,谢谢大家
小桦教练教你如何将正手勾球勾的贴网又精密【桦说羽球】 大家好,我是小桦教练,今天我教大家如何将正手勾球勾贴网又精密 视频链接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YwNDYwMDY4MA%3D%3D.html&urlrefer=bdd9afac06732a6660a029e091c16c4c 很多球友有同样的问题,在网前你的勾球勾的太偏太远或是达不到你理想的角度,今天小桦教你如何把正手勾球勾的贴网又精密 首先,勾球的同时,你的手不要翻腕在引球的同时,手腕不要是翻倒的状态应该是要竖腕,腕部是竖起来的加上一点手指上的扭转,然后带一点拖拉,有没有像开车的时候雨刮器在前面左右的拖拉不要这样翻,这样翻你的正手勾球一点都不贴网今天小桦的正手勾球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你有所收获
转:害怕反手不会搓球吗?薛松教你搓球妙招 大家好,我是羽毛球初学者薛松,今天我来教大家一些反手的网前技术,还是先从网前搓球开始 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MzMTg2ODMzNg%3D%3D.html&urlrefer=45279e1433ceabd602c55a8f7b6fbf3c前面我说过握拍方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要偏离标准太多就可以。那反手的正反搓和正手正反搓是相反的,我的握拍一般会向右边转一点点,用大拇指是顶在拍子侧面的位置,但是你们要依据自己的握拍习惯,不要模仿我的握拍,然后当需要搓球时,伸拍拍头低于手腕,最多也是和手腕持平,反手反搓的力线是先向前、再向外;那反手的正搓是先向前、再向内的发力力线,希望大家清楚。本期教学就到这里,希望大家伙好好学习,谢谢大家支持。
热爱羽毛球的你手腕还好吗? 虽然羽毛球是一项锻炼到全身的运动,但在打羽毛球过程中,无论是击打、扣杀,还是吊、挑、推、扑、勾等击球技巧都对运动员的手腕动作有较高的要求。手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击球的水准上,更重要的是,若以不正确的发力方式运用手腕,容易造成手腕长久的积伤。手腕的受伤类型中,有一种叫做腱鞘炎的症状,那么腱鞘炎具体是怎样引发的呢?如果在你击球的瞬间有压手腕,也叫甩手腕,那就容易导致腱鞘炎。击球的时候手腕和小臂有夹角,但正常情况下手腕和小臂应该是在同一直线上。正确的手腕动作基本上是不动的锁住状态的,除非是比较特殊的击球方式。 大多数时候杀球高远不需要下压手腕,取而代之的正确的动作应该是内旋小臂。这个动作类似你扇蒲扇的感觉,球拍就是你蒲扇的柄。自己扇动感受一下试试,这个动作做到了,击球质量瞬间几倍增长,而且不会受伤还省力。 手受伤是由于拍头的惯性作用于手腕导致的,在没有纠正动作但是还想打球的情况下,建议换拍头较轻,平衡点靠后的轻量级的防守球拍。 手腕部腱鞘炎有什么表现?来自查一下吧 1、手腕用力或向小手指那边偏斜时出现疼痛,有时会很突然和剧烈。手腕大拇指根部会出现肿胀和发热,可摸到一个鼓包,压着会有疼痛。 2、有手腕腱鞘炎的人会感觉到弯曲手指不便,在早晨的时候会比较明显,但活动几下后会有好转。这是属于手腕腱鞘炎的表现之一。 3、临床检查:将大拇指握在手心中,向下(小指侧)偏手腕,会出现明显疼痛,则一般可诊断为腱鞘炎。得了手腕部腱鞘炎怎么办?充分休息最重要通过热敷,药水泡手,局部涂抹解热镇痛药膏等方法可缓解疼痛症状,减轻炎症,但最重要是手腕要得到充分休息。 佩戴一个腕部的护具是很有用的,有利于减少腕部的不良应力,有利于炎症消退。 如果一直还是不能让手和腕部得到休息,有的时候疼痛症状会持续很长时间,影响手用力和进行工作,严重的还需要手术进行治疗。 如何才能在不使手腕受伤的情况下提高手腕的爆发力?打羽球用腕应是“甩腕子” 而不是“掰腕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臂力(及身体其它部份的用力) 有效地传到拍上而不是抵消掉. 实现说谓的“鞭击”。“腕力强” 实际应说成“善用腕”。打球过程中,手腕的技战术最重要是记住用力“在巧而不在蛮”
转:[高级进阶] 史上最强抽球教学——世界冠军教你反手抽球 大家好,我是好脾气的王晓理,今天教大家反手抽球。 视频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M3MDI0ODA1Ng&urlrefer=30821c573730397bd544ecd7d70ddcbc反手抽球的步法要从中间开始启动,双腿不能站的太死,因为这样会影响启动速度,然后脚后跟稍微抬起来一点。步伐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习惯,对于我来讲,比较习惯整个重心向前倾一点,这样击球时更容易发力。大家可以看到抽球步伐并步比较多,它的好处是能让你在快速移动中调整你的步伐,让你回球时更舒服。接下来我结合脚下步伐,给大家做一个平抽示范,首先要稳定下身,可以借助腰腹发力,这样才能让球有飞行速度,还可以控制球的弧度,如果有些女孩子手上力量没那么强的话,就要借助身体的力量,这个时候就可以结合小步伐调整。然后反手平抽的时候,不要因为想把球打得很平而刻意的压拍面,击球点才是主要因素,一定要在最前面击打,这个动做还要强调一点是肘关节不能向上翘太多,如果翘的太多的话拍面就会向下,这样不太容易进行下压 ,所以要求肘关节沉在下面。打的时候不要让拍子过于的伸长,当你击完球之后要快速的把拍子带动回来这样你能够保证球的速度。反手抽对角和抽直线唯一不同的是身体的空间要让得更多一点,往往许多人在击球时头不一定能够看得到对面场地,所以要求身体要后撤的更多一点,让自己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挥拍。抽对角是可以把拍子拉的多一点,毕竟对角线路比较长,击球点跟直线一样,在最前面去打,抽完之后身体要快速移动形成面对球网,更方便进行下一拍的连贯。特别注意的是肘关节不要翘起来,要保持沉肘,这样球过网才会平。本期教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支持。
[新手入门] 打羽毛球最难的是什么 良好的意识。 意识不到,一些白搭。 意识到了,速度可能就到了。 ------------------------------------- 比如,要在身体前侧击球,击球前要停顿一下,当你有意识这样接球的时候,你慢慢发现,对方不知道你球往哪里打,对方速度变慢了。 比如,一些球路,你同伴后场杀球,你前场举拍,对方在起高球,你同伴在杀球。如果你不举拍,对方很可能挡网做小球,你同伴就很难受。 一些球路,其实培养的就是我们的意识,意识到了,你的球技增长的更快!要用意识去打球。 也有人说最难的是自己的情绪 大神们 你们怎么看呢
双打技术水平的体现 -- 小斜线 各位都有体会,一场激动人心的双打来自于两部分: 快速的网前平抽快挡,以及攻防转换的小斜线。 网前的平抽快挡所强调的是手指发力,这个在论坛中讨论的很多。但是第二点攻防转换的小斜线却鲜有提及。所以特开贴聊一下双打中的小斜线。希望能在腿部力量练习之后,引领新一波讨论。 1. 小斜线定义 小斜线 -- "纵向飞行距离不超过场地总长度一半的斜线球,统一称为小斜线" 它包括: a) 前场到前场(俗称钩对角) b) 前场到中场/后场(网前推,扑;以及挑) c) 中场到前场(包括中场高位的拨斜线;以及中场低位的接杀挡斜线) d) 中场到中场(中场高位平抽斜线;上升过程中的突击斜线) e) 后场到前场(劈吊和滑板) 2. 小斜线的用途 唯一的用途: 转守为攻。 难道还不够么? 3. 使用的时机 a) 前场到前场(俗称钩对角) <-- 不解释.太熟悉了 b) 前场到中场/后场(网前推,扑;以及挑) 推和扑最常见于对方劈吊被预判或者对方前场球不慎太高时,属于进攻性小斜线。由于有飞行角度,这个斜线球经常从对方前后两人中间刺过。或者从前场队员身前刺过。飞行时间短,非常突然。比扑直线成功率高,但是对手指发力有相当的要求。 挑后场则是偏防守一些,但是质量高的斜线挑后场仍然是转守围攻的铺垫。会造成对方后场队员横向移动距离增加,导致击球点较低最终达到反击目的。 c) 中场到前场(包括中场高位的拨斜线;以及中场低位的接杀挡斜线) 中场高位的拨斜线常见于己方队员判断准,在对方回球的上升途中即被拦截。通过手指手腕的小动作把球拨向对角。尤其是起跳反手拦截拨斜线,非常具有观赏性。这个动作一旦成功,对手下一拍只能被迫起高球,于是得到进攻机会。中场低位的接杀挡斜线,常见于己方防守,但是对方直线杀球不力。效果远远强于挡直线。甚至有直接得分的几率。接杀训练的时候,接球点向前顶会更容易使出这个斜线。一旦成功,注意己方挡斜线的队员迅速举拍向前,成为雁形阵。 d) 中场到中场(中场高位平抽斜线;上升过程中的突击斜线) 中场高位平抽斜线常用语对方杀球进攻下压不够,刚好可以快速反击。或者对方前场推斜线刚好推在自己手上。业余双打中,使用成功率极高。能在斜线平抽中僵持的双方,都已经是业余中的高手了。上升过程中的突击斜线,不解释。反手那边的也可以叫反手杀,观赏性实用性都是五星级。 e) 后场到前场(劈吊和滑板) <-- 不解释。 4. 杂谈 双打小斜线技术对于速度和控制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业余中的讨论比较少见,业余群里能看到的很少,甚至业余比赛中也不常见。 其实,靠直线战术就能一决高下的比赛有些索然无味。因为其中不会出现多拍。随着技术水平提高,小斜线球和多拍出现的越来越多,场面也开始精彩刺激。 所以,如果双打进入瓶颈,请记住这句话:今天,你小斜线了吗?
转:[高级进阶] 让你迅速得分的宝典——迅雷不及掩耳的反手勾球 大家好,我是羽毛球初学者薛松,这次我来教大家反手勾球的技术要领。 视频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M3MDI4MzYyMA&urlrefer=103e8f3b7250f236cdd5a27a04195b20反手勾球更多的是靠大拇指发力,由于勾球发力动做很小,一般不要使用大拇指推送用力,勾球时,用大拇指从外侧把球勾进来。要注意的是手腕不能向上翻太多,如果这样去勾球会导致球不能过网,击球时不能用小臂发力,手腕保持放松,采用手指发力。大家勾球的时候,不要过分追球贴网,勾球的目的是让对手大范围移动,你只要想着把这个球打到对方网前的对角线就可以了,往往要求太高会导致不必要的失误,所以在很多羽毛球比赛中大家也会看到像高水平运动员,在一些机会球的处理时反而造成了自己的失误,我觉得这是得不偿失的,有时候并不一定技术越精细越好,练这些往网技术时,一定要清楚知道是去打线路,让这个球往哪个方向走就可以了,不要追求精细,因为这样会限制你的思想。本期教学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好好学习,感谢支持。
[高级进阶] 如何把滑拍吊球,吊的隐秘又高质量【桦说羽球】 大家好,,今天小桦来教大家如何把滑拍吊得隐秘又高质量 视频链接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UyNTI2NDYyMA%3D%3D.html&urlrefer=62e2f52e82f9eead50dd5027171a1734 首先你的架拍动作,一定要做到跟高远球一致,你不能提前把拍面外翻,让人家一眼看穿你是要做滑拍吊球再者是击球点的问题,吊球属于一个进攻型的球路,所以你的击球点一定要在你的身体前侧,就像你在高压杀球的时候,要在身体前侧击球第三点是击球时的拍面问题,你要滑拍吊球的时候是在最后一瞬间,才把拍面向外翻转,那这个翻转的动作,就像你手握马克杯,做一个倒水的这个动作切记最后一定要瞬间向外翻转收拍到你的左脚脚边,这个收拍的动作是为了让你的球更能在过网的时候做一个下坠的动作很多时候是因为你的球,球拍挥了一半造成你的球太短或者是下网时太快,一定要把这个最后收尾的动作做得完整,你的滑拍头顶吊球,才能做出最完美的弧线希望都可以帮助到大家的滑拍吊球突飞猛进
回球质量不高,被对手调动满场跑,只需一招就可解决 相信很多球友在打球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比自己更厉害的对手。有的球友能通过战术、打法的调整,最终能逆转比赛。但有些球友却做不到,遇到比自己厉害的对手,怎么打都会输!而且有这么一个现象,赢球的一方,往往打得更主动,更节省体能。而输球的一方,打的更辛苦,被对方调动得满场飞跑。 这就存在问题了,一定是你在某些方面不如对方导致的,是硬实力的不足才导致你无法赢得比赛。换就句说,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自己太弱。最典型的一点,就是回球质量不高!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这一点在打羽毛球时同样适用。想要提高实力,没有那么复杂,就一件事—— 多练习挥拍动作! 多练习挥拍动作! 多练习挥拍动作! 挥拍练习是一个帮你梳理动作,养成标准发力习惯的重要环节。比如内外旋,旋转发力等等,当你挥拍动作到位了,内外旋也就跟着到位了。1多练习挥拍动作的好处 ①经常练习挥拍,技术会在无形中增长; ②后场打不到位,经常练习挥拍,挥着挥着,自然就能打到位了; ③吊球、杀球能轻易被对手识破,经常练习挥拍,这样会把你的动作练的更逼真。 ④打球时,发力不到位,越发力,对身体损害越大。经常练习挥拍,越打越顺畅,打顺了,发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集中,回球质量自然高。 2练习挥拍动作的重要性 1、专业队球员,也要练习挥拍 练球不挥拍,等于一场空。专业球员从小时候开始,就已经挥拍上百万遍了。每次你做挥拍这个动作的时候,会越来越顺畅。到最后,无论什么姿势,多扭曲的动作,只要胳膊想做运作,都能挥拍自如。 2、规范打球动作,优化人拍结合规范的动作最符合人体力学原理。标准的动作更容易发力和控制,挥拍是把羽球运动的精髓融入在固定动作中,把动作的大框架固定好,再不断的挥拍、击球去精益求精其中的细节。 3、挥拍很枯燥,坚持很上瘾 平时练习挥拍,可以由少到多。刚开始练习,练个5组,每组挥8下就可以了。慢慢的增加挥拍量。平时在场下等待时,也可以来几组,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等你慢慢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挥拍是一件很上瘾的事哦! 3 如何练习挥拍动作挥拍的步骤:架拍→引拍→挥拍→收拍 1、去体会从脚掌到小腿、腰腹、肩肘、手腕、手指的整个发力过程 其中尤以手指和手腕发力为最关键,手指和手腕是控制发力的最终一步,对于控制、变向和发力隐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练习挥拍,有利于加强这些关键环节的绝对力量。 2、挥拍放松,击球爆发挥拍的时候要放松,击球的一瞬间绷紧,爆发力产生于松紧之间。 3、挥拍时手臂的内外旋是自然行为,但也要有意识的去训练 有许多球友都自以为高远及杀球一直算比较规范标准的,架拍引拍杀球收拍四个动作无一不有,有时一连杀上七八拍才死是常事,逐渐的网球肘有了,手腕也长期好不了。 如果你不去学习专业的羽毛球动作,那么你确实很难保证在自然状态下,你能把握好挥拍时的手臂内外旋。4、合理的收拍 收拍和挥拍同样重要,对于右手球员来说,就是在打高远球或者杀球时,最高点击球后手臂继续内旋,使手心朝右,而不是朝下。就是要有意识地在击球前后使小臂充分内旋,从而手心向右,再顺势往左下收拍。 各位可以试一下,当手心向下往左下挥时,和手心向右朝左下挥时有什么区别(试试慢速和高速)。因为一个手心方向的变化,收拍的效果完全不同,换言之,巨大的冲击力消失于无形。 用无球练习去固定动作,体会力量传递的形式;用有球练习,去修正在实践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探讨护腰的高远动作 一般的动作是蹬腿后转髋转腰,手臂鞭打。这里转腰晚于转髋,那么肩膀转正晚于髋部。转髋之后腰部肌肉拉紧蓄力,随之转腰(肩膀转正)发力。腰有伤的球员可以试着转髋的过程中稍稍收紧腰部,使得肩膀和髋部同步旋转,这样蹬腿的力量直接传递到肩膀,减少腰部肌肉蓄力、发力环节。高远不需要每个环节100%发力,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各部分发力的大小,球打得远不出界就行。 如有不对之处,请多多指教。
高远球抬肘的一个细节 抬肘 非常! 非常!非常!重要,抬肘的时机和位置不对非常影响法发力。 高远时,架拍后引拍的第一个动作是抬肘,而且是在身侧抬肘(近似和肩膀一条线的位置见图一,)这样胸部才能展开。抬得位置要高过肩近似和头一样高,同时手腕立腕,这样拍头才能倒向左肩。抬肘后开始转腰和转肩,肘尖由身侧朝向对着网的过程,是肩膀旋转带着肘运动的而不是胳膊主动发力带着肩膀转动的(见图二肩和肘的位置关系)
[新手入门] 高手进阶之路——羽毛球之判断(转) 二、判断来球路线及落点 落点是影响击球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比赛中,如果不能对来球的落点做到比较准确的判断,就不能移动到位,更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击球,从而就会严重影响击球的质量,给比赛胜利带来很大的障碍。 判断落点的方法如下:首先应判断来球的路线,然后再判断来球的落点。 (1)判断来球路线 路线是我们移动的主要依据。 根据来球的路线确定起动的方向。 判断路线的重要方法是看运动员的行动。 具体讲看如下几个方面: 1. 看运动员的站位 运动员的站位一般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站位的不同回球的路线也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如:有的运动员 喜欢打直线球,那么他的站位基本就决定了来球的路线,这一点要对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了解比较清楚时,才能判断准确。 2. 看运动员击球时拍面所朝的方向 拍面的方向基本上决定来球的路线,除劈吊、劈杀等个别技术外,多数技术拍面的方向和用力方向是一致的。 在击球挥拍过程中拍面方向可能会改变,但击球的一刹那拍面是不可能再改变的。 因此这击球的一刹那是我们判断是否准确的关键,必须全神贯注。 3. 看拍触球后球弹出的方向 这一点在羽毛球的判断中是非常重要的。 球一离拍立即就能判断出是斜线、直线,还是长球、短球。 因此我们的视觉一定要在球出拍的一刹那保持高度的灵敏性。 (2)判断来球落点 落点的路线有联系也有区别,因此在判断中既不能忽略路线,又必须重视落点。 判断落点主要看如下几方面: 1. 看对方击球时用力的大小 同是一个斜线球,用力大则会打到后场,用力小则能打到网前,因此这是我们判断落点的重要方面。 力量的大小与引拍、挥拍都有关,但最密切的是触球一刹那的用力情况。 有人前臂、手腕、手指的爆发力较好,虽然引拍动作不大,挥拍速度也不快,但触球一瞬间却能突然爆发用力,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运动员的具体特点来进行判断。 2. 根据运动员所采用的击球技术 吊球多数为网前球,杀球多数为中、后场球,高远球一般在端线附近。 对方应用技术在击球前也可能判断出来。 如后场平高球使对方急忙后退击球,在移动不到位的情况下,一般只能用高远球或吊球,很难杀球,因此你便可多注意判断对方的高远球及吊球。 另外可根据运动员的击球习惯,如压反手后场时,对方多喜欢吊斜线和杀直线,利用这些经验就能减少判断时的困难,增加判断的准确性。 3. 看球出拍时的角度 球出拍时的角度决定着球的路线和弧线,对落点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讲曲度大的球落点要短(在击球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曲度一般的球落点较长。 如果球出拍时约与地面成45°角左右,这个球飞行是最远的弧线曲度。 大于小于这个角度球飞行的距离都近些。 所以在比赛中看球一出拍时的情况,是我们判断的重要依据。 无论是判断落点,还是判断路线,都不能只凭一点便盲目做出结论,而要看多种现象,把经验和实际结合起来,主要是从实际出发,才能判断及时、准确。 4.接杀球时放网的远近要因人因时而异。 这是因为搓球和推球这两种技术的最佳击球点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离网近一点的好,后者是离网稍远一点的好。 如果是面对一个杀球后上网比较快,喜好搓球且质量好,对自己已构成威胁的球员, 如需要放网时,则不妨将球回击的离网稍远一些为好。 如果是对方善于运用推球,或者是杀球后上网速度较慢时,那放一个落点比较贴网的回球,则往往会起到转守为攻的效果。 5.都来谈谈业余选手最头痛的反手击高远球 对业余选手来说,最难掌握的恐怕就是反手击球,由于站位、发力等解决不好,业余选手打反手球时常常打不到位,陷于被动。下面先给大家介绍如何打好上手反手击高远球,这也是打球时最常遇到的情况。 首先是准备动作和引拍动作的要领,当对方击来反边球,需要采用反手回击高远球时,应迅速将身体转向左后方,右脚向左脚并一步,然后左脚向后迈一步,紧接着右脚向左前跨一大步即到位。此时,身体背对球网,身体重心在右脚上,步法移动到位时,球在身体的右肩上方。步法移动中,手法要马上由正手握拍转换成反手握拍法,上臂平举,曲肘使前臂平放于胸前,球拍放至左胸前,拍面朝上,完成引拍动作。 第二是挥拍击球动作要领,上臂迅速上摆,前臂快速向右斜上方摆动,手腕迅速回环伸展,拇指顶压拍柄,产生爆发力,以正拍面击球托后下部,身体重心从右脚转至左脚,并迅速转体回动。 第三是随前动作要领,击球后随身体重心的转移,身体转成正面对网回动,前臂内旋,使拍子回复至正常位置,恢复正手握拍法。 上手反手击高远球易犯的错误有:一,做准备及引拍动作时,步法移动不到位,击球点控制不好,握拍太紧,而且没能及时改变握拍法,引拍动作无法形成挥拍的最长距离,限制爆发力的发挥。二,在挥拍击球时,由于握拍太紧,以及引拍动作的错误,无法产生鞭打动作,击球时全身用力不协调,球在拍上的击球点太低,没能以反拍正拍面击球,而是带切拍击球。三,随前动作时,击球后转体回动太慢,造成回中心的速度太慢
快递为什么还不来取货 快递为什么还不来取货
高远球教与学的误区 我们经常见到的关于高远球的练习要求都在强调怎么背拍、顶肘、胳膊靠近耳朵、怎么画个弧线等等,我觉着这是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是第一次接触高远球,了解这些是必要的,但是在练习的时候,不能太过于关注这些细节。 羽毛球击球讲究的是连贯,背拍顶肘这些都是中间过程,在打球的时候只要你的精力一去关注中间步骤,最后整个发力肯定不连贯不流畅。要想击球干脆利落,就要在练习的时候多把关注点放在击球上。 我的观点就是练习的时候关注两点就行了,第一准备姿势做好,这是起点。第二把精力放在击球点上,这是终点。至于如何挥拍从起点到终点,你只要放松地去抡拍子就可以了,只要找好起点和终点,只要抡拍子放松,其他中间过程的动作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在这里要强调一下放松,要放松地抡拍子,不能提前发力,提前发力就是早泄,击球的时候就蔫了,中间的动作也会因为力量早泄而变形。 在这里就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只关注这2点,只要准备动作做对,击球点合适,放松抡拍子抡出来的弧线就是最完美最流畅的。
一分手法 9分步伐 没步伐 打羽毛球就是扯淡 手法都好说 最难的就是步伐 身体素质 有没有有同感的
探讨护腰的高远动作 一般的动作是蹬腿后转髋转腰,手臂鞭打。这里转腰晚于转髋,那么肩膀转正晚于髋部。转髋之后腰部肌肉拉紧蓄力,随之转腰(肩膀转正)发力。腰有伤的球员可以试着转髋的过程中稍稍收紧腰部,使得肩膀和髋部同步旋转,这样蹬腿的力量直接传递到肩膀,减少腰部肌肉蓄力、发力环节。高远不需要每个环节100%发力,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各部分发力的大小,球打得远不出界就行。 如有不对之处,请多多指教。
[新手入门] 大家还在为双打发球烦恼吗?羽球小包几来教你如何发 大家好,我是羽毛球小包几,包宜鑫,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双打发球的知识。今天我就给大家示范两种不同站位的发球方式。 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U3OTI4MTk2NA%3D%3D&urlrefer=db9b248306a67f2d836ebb3722a1ac36 我觉得在发球的过程中,不一定要用丁字型的站法,还有很多人喜欢双脚并排站在网口发球,这样也是合理的。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站位进行发球。发球要用反手握拍,大拇指顶在宽面。拍子要握的靠前一点,便于手指手腕短促发力。身体重心要稍微高一些,站位要靠前,这样才可以进行连贯进行扑压进攻。发球时拍子不要拿的太低,我发球时拍子会拿的比较高。目前国际羽毛球比赛上的新规定是发球不能超过一米一五,但我觉得大家在平时娱乐的时候,没必要去在意这种规范性的要求。还是要看自己的个人观点,我认为发球主要看感觉,不需要刻意练到某个程度,只要动作规范,找到发球的感觉就可以,这是我自身的体会。接下来给大家讲解的是混双意识 发完球应该注意哪些要点,或者是发球后的一些心态变化。比如说我把球发到一号区域,发完球后马上要做的就是注意网口,要看紧网中间和网前的反手区域。如果对手没有把球回到这两点,其他的点就不用管,放心的交给自己的搭档去补位就行,主要目的就是负责看好网前的几个点,从而为搭档创造进攻机会。 不过我发现在打混双的过程中,很多女孩子是发完球站在原地不动的,我觉得这样会对下一拍的连贯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发完球后你要往前稍微压一小步,因为这样会让对手产生压迫感,对手就会更容易给你起球,这样就能给搭档创造进攻机会。
所谓羽毛球的发力实际就是这么回事 简单! 首先是球拍在手腕中 由手指做杠杆动作 正手是 大拇指做支点 食指压 后三指勾。 反手是食指做支点 大拇指压 后三指勾。所谓 掌心空 就是给手指发力留出足够的空间。 食指发力的力量还有不足 就加上小臂挥动的力量 再要加速 就是加上大臂挥动 蹬腿转腰发力的力量。
[高级进阶] 乱谈羽毛球技术中的分解和统合 不得不说,羽毛球技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充斥了大量的细节,技术版块中的精华帖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个技术细节拆开来展开讨论,把分解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所针对的问题也是非常具体琐碎,在这些细节上纠缠多了,很容易让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法在一个统合的层面上将各种技术细节联系起来,完成在球场上的一次次的具体的跑位和回球。我只就统合这个层面上谈一下个人的一点体会。 所有的羽毛球技术,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跑位、回球。 跑位的原则:快速启动,小步结合到位后的大步,击球后根据出球落点、质量回中,全程注意速度和稳定性的统一。 回球的原则:(前场)保证身体的中立位,躯干基本不动以前臂、手腕、手指的轻微移动实现平抽挡和网前的推扑放。(后场)以腿部发力驱动身体扭转,带动肩膀、大臂、小臂、手腕、手指实现协调发力,保证动作一致性的前提下通过击球刹那手指手腕的握紧、旋转、捻动实现重击、滑板、切击等不同技术意图。 虽然存在有所谓的标准技术动作,但每个人在具体的某个阶段,由于自身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等现实的限制,都不可能达到教科书的标准,一定要在以上的原则指引下,以达到良好回球为目的,将各项小技术串联起来,不要过于纠缠于具体的某些技术细节。 细节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但在每个实际回球中又要实现当下最优。针对技术细节进行分解的多球训练,在实战中统合起来实现战术目标,是我们每一个业余爱好者应该具备的战略头脑。 (好吧,这些文字比较虚,大家权且一观。)
打球有态度,人生有高度! 以前,我们一直说:打好羽毛球,技术很重要;今天,我们想说:打好羽毛球,态度其实更重要。 想打好羽毛球,就要...... 1.尊重专业,尊重规则。一旦走进球馆,就请尽量规范自己的动作,这是对球友的尊重;对抗或者比赛,也请尊重羽毛球规则,这是对羽毛球运动的尊重。不论打的好不好,尊重专业,尊重规则的球友肯定是受欢迎的!2.尊敬并重视球馆里的长者 他们年龄、体力、球技都没法跟年轻人比;但他们懂羽毛球,善于用头脑打球而不是蛮力。很值得我们学习,相信每个球馆里都有这种老英雄!3.尊重搭档 不管搭档是什么水平, 都能非常认真地完成, 这是非常令人钦佩的! 4.相信自己,敬重高手,不惧高手 球馆里只有比你强的对手,而没有神! 要相信自己:对手的强只是一时; 只要你用心了,努力了; 战胜他只是时间的问题!5.做一只上进的菜鸟 被翻白眼,是正常的; 千万不要因为被翻白眼伤了自己骄傲的脆弱的矫情的自尊心而不敢打球。 要知道,每个高手都有入门时的窘态; 你所经历的,他们都经历过,所以他们是高手了。 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些球友不会反手发球,感觉发不好会被笑话; 试想,如果你不去一次次的尝试失败,又怎么会有反手发球的自信。 6.不要做唐僧 要么为一个坏球惋惜, 要么埋怨搭档处理不得当, 总之可以一直听到他在场上嘟囔。 7.重视基本功修炼 基本功的修炼, 是区分高手和玩票的重要分水岭。 看似简单枯燥的步法,体能和手法训练; 是让你在球馆发光的最重要素质。 8.认真对待每一球 打球的时间本就不多; 请认真打好每一个球; 试试,这样会很投入,投入到忽略了对胜负的计较。 9.爱惜所有羽毛球 真正去热爱和尊敬这项运动吧! 哪怕是用过的球,也请收集在一起; 踩踏羽毛球只会被看作是低素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即使废球,不小心踩到了,也会心头一紧。10.记得带上球 每次都用别人的球,会不好意思的。 也别买质量太差的球,遭人嫌弃又费球。
是不是都不记得我了呢 如题 :是不是都不记得我了呢?
[高级进阶] 髋关节灵活性——被动救球的主要制约因素 好吧,今天就来讲一讲羽毛球被动相关的一点制约因素。 对一般人来说,被动救球时的基本身体状况是这样的,而不是这样的。我主要针对前者展开一点讨论,如果你的状态是后者,请出门直接进专业队,本人无话可说。 在这个身体状态下,接球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尽量靠近,接近与地面平行,从而在被动时脚步不到位的情况下尽可能拉长身体去“够”球,实现被动情况下挣扎着回球的意图。 执行上半身靠近腿部(下半身)功能的关节是——髋关节,即大腿股骨和骨盆的结合部位,而不是一般人口中所说的“弯腰”。确切的说法是“曲髋”,只有髋关节的活动,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上下半身的开合,就如同门轴的转动从而实现门的开关一样。如果髋关节的灵活性不够,那么你的上半身就很难完全的靠近腿部,这个现象一般称之为“弯不下腰”(不准确的俗语……),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提高的是髋的灵活性而不是腰。 怎样才能提升髋关节的灵活性呢?关节灵活性和其前后侧肌肉群的紧张程度直接相关,对髋关节,其前侧肌肉为股四头肌,后侧为腘绳肌和臀大肌,如果要实现髋关节的合拢(曲髋),就要求后侧肌肉松弛拉长。其实大多数球友都有体会,一般去了球场打球前热身都有个“弯腰”伸手去摸地的拉伸动作,这可以拉伸放松大腿后侧的肌肉,有助于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其实也可以在平时用泡沫轴滚压这些肌肉,也同样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另外,曲髋动作是大腿前侧股四头肌的收缩和后侧肌肉的放松伸长的综合结果,想要快速实现动作,股四头肌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多做做深蹲、静蹲也可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一点思考,希望对各位球友有点帮助。
[新手入门] 让对手捉摸不透的江湖秘诀!杨晨大神教你虚晃一招! 大家好,我是你的教练,杨晨大神。 今天教大家接发球技巧,它是个假动作,也是比较厉害的接发套路。在接发时靠身体去虚晃对手,然后做向横去搓的处理。 基于很多业余爱好者的球感跟水平,这个动作是最适合大家使用的,成功的几率比较高,也很容易掌握。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gyNzQ0MzAwNA%3D%3D.html&urlrefer=9379d7d6e4bb10f838aee270ec3ea607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gyNzQ0MzAwNA%3D%3D.html&urlrefer=9379d7d6e4bb10f838aee270ec3ea607 主要靠身体来变相去打另外一边,如果意图要打对方左边的球,身体就先往右边进行重心转移,让对手觉得你是要往靠重心的那边去打。 这时去进行与重心相反球路的击球,因为在大多数业余爱好者的心目中,通常都是重心往哪里,就会靠哪边去打。可以利用这个误区,通过身体的变相做反向的假动作,效果会非常好。但这种假动作不能不停的使用,不然会失去效果。 要通过几拍去做铺垫,可以先前三四拍,按照重心方向出球,第四球第五球的时候突然做假动作。先让对手熟悉重心球路的出球,再进行出球线路的改变,这样的假动作效果是最好的。 今天的教学我觉得相当实用,希望喜欢打双打的爱好者,可以好好使用。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