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体育批发城 雪后体育批发城
雪后体育批发城
关注数: 901 粉丝数: 1,064 发帖数: 10,996 关注贴吧数: 11
杨晨大神讲的【收少打多】真的对吗? 首先申明立场,我很喜欢杨晨的视频!短而准,一针见血!看了很有收获。我的帖子只是在看完他的教学以后的个人感悟,算是非官方补充! 今天用半科学的方法解释一下,纯属个人理解,不喜勿喷,欢迎交流,强怼不回! 答案是,不全对! 但如果只讲挑球的话,基本是对的! 首先解释,为什么对! 你都已经挑球了,说明这个球基本被动(不能下压的大多数球),极度被动不在讨论范围(就是世界级贼贴网小数,这种情况,看发挥了)不然你会有其他办法,对吧,高级玩家假动作忽略,这部分人也不需要看我的帖子。 既然是被动,就说明就给你的时间不多了,这个时候需要效率,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多的有用功。那么,【收少】有三个好处: 1 不浪费时间,大幅度引拍就是浪费时间 2 正拍面,大幅度引拍不容易控制拍面,我是说业余玩家,你想想高远球拉不远是不是很大原因和拍面不正产生无用分力有关? 3 一致性好,挑,钩,搓,推,都好说 其次,【打多】有两个好处 1 延长发力时间,力×时间=冲量,这个值越大,在挑球这个模式下,球飞的约远。挑球就不要讲什么触球时间短了,又不是下压球 2 减少关节伤害,留给自己充分下一拍准备时间。尤其是反拍挑球,那些靠手腕爆发力挑球,动作不做完的朋友,你的腕关节大拇指侧还好吗? 现在,解释为什么基本对,而不是全部对 收少打多也是有前提的,就是相关肌肉力量要到位,正手挑球还好,手指手腕,肱二头肌,三角肌前束,这几块肌肉,一般人都够用! 【反手挑球,力量就成问题了!】 手指手腕,业余玩家能用到几成不好说 肱三头肌,三角肌后束,这两块肌肉是需要专门练的。一般女同志,这个力量很成问题。业余男同志,反手挑球经常不到位被人钉地板吧?是时候加强力量训练了!
教你以少打多的反手挑球,让对手望球兴叹! 大家好,我是你的教练杨晨大神。很多球友在后台反馈需要反拍教学,我这期就教大家反拍的挑球动作,也为以后教学反拍打高球和反拍杀球做铺垫。 在很多球友对抗中,我经常看到挑球不到位,导致被对方杀死或挑球出界的问题。根本原因不在力度掌控上,而是技术动作上有很大的误区。 今天我就帮大家解决反拍的技术性难题。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gzNzE0NjYwNA%3D%3D.html&urlrefer=79b7be0ba6cc9bd85a631a75b1f3ff90 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gzNzE0NjYwNA%3D%3D.html&urlrefer=79b7be0ba6cc9bd85a631a75b1f3ff90首先示范一下常见的错误动作,第一个动作甩的幅度太大,动作不隐蔽。甩大臂的挑球适用于对方放了极其贴网近网的球。 在正常对打的挑球当中,我经常会看到这种甩大臂的挑球,不易控制,容易出界。 这种动作拉扯大肌肉群,没过多依靠手指手腕小臂的控制,所以错误率和出界率都高。第二个错误动作就是挑球不打完整,这个球不易控制落点,很容易挑不到位,对手指手腕小臂会有损伤。因为在发力时,小臂强行卸力,对肌肉非常损耗。接下来就是正确动作的示范了,首先拍子先要拿出来,好处是无论搓球挑球勾球都可以任你选择。 挑球要遵循这个技术要领,就是收少打多,借助对方来球的球头力量送力。身体重心要跟着球走,去借力挑球,否则光靠小臂和手腕力量很难挑到位。只有收少打多才能进行比较快速易控制且动作一致的挑球,大家要多多练习,习惯这种感觉。一旦找到这种感觉,就会觉得打球更加轻松。 今天的技术教学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多多支持,谢谢。
熊式羽毛球技术:中场反手抽球 中场反手抽球 相对于正手抽球,反手抽球的隐蔽性和突然性更强。反手抽球完整动作过程一般包括:击球准备(含基础握拍与准备动作架构)、击球、制动、复位。右手反手握拍,大小臂间夹角约115度于身体左侧,手臂内旋,平拍面,掌心向下,身体稍左转,微屈膝,重心稍左倾。击球时下肢、腰腹、手臂、手指依次连贯不间断叠浪式旋转发力将球击出,随后大小臂带动手腕手指紧急制动,制动位置基本与球网垂直,最后收拍复位,调整重心,为下一次击球做准备。如图5-0(文中提及的技术动作均以右手持拍为例)图5-0 反手抽球准备—击球—制动—复位 1、中场反手抽球技术精要包括:1)掌心向下,大小臂间夹角约115度左右于身体左侧。如图5-1图5-1 2)握拍时,虎口空,掌心空,食指和中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之间有间隙,后两指紧扣握拍末端形成弹弓底座。如图5-2图5-2 3)两脚成跨步状态,微屈膝,身体重心稍左移应对来球。4)引拍至如图5-3所示位置。 图5-3 5)下肢、腰腹、手臂、手指依次连贯不间断叠浪式旋转发力将球击出。6)掌心由击球前的朝下转变为击球后的朝上。注:这里的掌心朝上主要为了针对初学者易掌握来讲的即一般状态。而如图5-4所示为击球后的最佳状态(针对有一定基础的球友来讲)。图5-4 击球后手指和掌心的最佳状态 7)击球后,拇指紧贴拍柄大宽面,食指的第一指关节和第二指关节紧贴拇指对面的大宽面位置,掌心虎口全力握紧。如图5-5图5-5 2、羽毛球运动技能的形成与练习从理论上讲,羽毛球运动技能的形成遵循一般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大致包括初步掌握动作阶段(规范、稳定动作架构),改进与提高阶段(优化动作架构与发力),动作技能自动化阶段(完善技术细节精益求精),是一个规范、科学、系统、长期的训练过程。对羽毛球初学爱好者来讲,规范技术动作首先要保证所掌握的技术动作是正确的,不规范的技术动作,是限制球友技术水平提高和造成身体伤病的主要原因。规范的动作架构是发力顺畅和击球稳定的基础要素。简而言之,只有击球动作稳定了,打出的球才会更稳定、准确,不管是慢还是快。如篮球原地或起跳投篮动作,出手前的动作都是高度稳定的。具有此共性的运动还有标枪、斯诺克等。如图5-6图5-6 在此,熊教练特别强调,对握拍的感觉和体会起初应和稳定架构一样,尽快形成规范合理的基础握拍手型,以便架构与发力相对稳定协调后,更好地体会手指的发力。“有时看上去一样的动作,打出的球却差别很大,其原因在于不会用手指去发力”。因此,熊教练认为技术的最高境界是学会灵活运用手指发力打球,而手指对握拍的感觉和体会则是永无止境的,感觉越丰富,技术就会越精准、细腻。
[新手入门] 打好羽毛球的20条经验 1、发小球后,注意跟进封网;偷发后场时,要后退防守; 2、发接发站位时,接发队员要整对着发球队员,以便距离最短,快速接球; 3、握拍:打网前时,要短握,打后场时,要长握; 4、网前队员要注意躲闪,尤其是在网前推扑你反应不过来时; 5、在网前时,要像影子一样随球在网前移动,以备随时网前出击; 6、在网前挑球后,挑球的人要直线后退进行防守; 7、在网前封网时,要举拍,举到与头齐高的位置,重心要低一些,这样便于清楚的看到来球; 8、在网前扑球时,没有绝对的把握,不要太狠,网前的主要的作用是制造机会; 9、前后站位时,过前场队员的球,前场队员就不要打了,也不要扭头看(很容易伤眼),更不要伸拍去够,够不到很容易晃到搭档的; 10、在后场进攻时,杀球为主,追身、中路结合处是主要的进攻落点; 11、在后场吊球时,一定要注意时机,当对手站位偏靠后时用最好,如果对手站位太靠前要注意吊球质量,如果太高很容易被对手扑杀; 12、后场轮转时,可以通过连续的下压跟进或者吊球后快速的跟进来完成轮转; 13、后场补位时,要根据前场队员的移动找到自己的位置; 14、防守时,主要采用反手的方式进行,这样增大防守面积,俗称“反手正打”; 15、防守时,落点腰腹以下时:①主动顶后场,②挡左右两个网前但要注意过网的高度;落点在胸部以上时,③平抽对角线; 16、防守时,谁放网,谁跟进网前准备封网; 17、接吊放网是一种很好的打防守反击的战术(放网时质量好、离对方前场队员远最好); 18、平抽挡时,要屈膝半蹲,脚掌撑地,举拍于胸前; 19、平抽挡时,上手球(胸部以上)用正手攻,反手区也用侧身打;下手球(胸部以下)用反手防; 20、补位原则:后一拍击球的要补前一拍击球的搭档的位,后场要补前场留出的空挡(后场能看到前场的移动)。
[高级进阶] 乱谈羽毛球技术中的分解和统合 不得不说,羽毛球技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充斥了大量的细节,技术版块中的精华帖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个技术细节拆开来展开讨论,把分解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所针对的问题也是非常具体琐碎,在这些细节上纠缠多了,很容易让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法在一个统合的层面上将各种技术细节联系起来,完成在球场上的一次次的具体的跑位和回球。我只就统合这个层面上谈一下个人的一点体会。 所有的羽毛球技术,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跑位、回球。 跑位的原则:快速启动,小步结合到位后的大步,击球后根据出球落点、质量回中,全程注意速度和稳定性的统一。 回球的原则:(前场)保证身体的中立位,躯干基本不动以前臂、手腕、手指的轻微移动实现平抽挡和网前的推扑放。(后场)以腿部发力驱动身体扭转,带动肩膀、大臂、小臂、手腕、手指实现协调发力,保证动作一致性的前提下通过击球刹那手指手腕的握紧、旋转、捻动实现重击、滑板、切击等不同技术意图。 虽然存在有所谓的标准技术动作,但每个人在具体的某个阶段,由于自身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等现实的限制,都不可能达到教科书的标准,一定要在以上的原则指引下,以达到良好回球为目的,将各项小技术串联起来,不要过于纠缠于具体的某些技术细节。 细节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但在每个实际回球中又要实现当下最优。针对技术细节进行分解的多球训练,在实战中统合起来实现战术目标,是我们每一个业余爱好者应该具备的战略头脑。 (好吧,这些文字比较虚,大家权且一观。)
[高级进阶] 乱谈羽毛球技术中的分解和统合 不得不说,羽毛球技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充斥了大量的细节,技术版块中的精华帖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个技术细节拆开来展开讨论,把分解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所针对的问题也是非常具体琐碎,在这些细节上纠缠多了,很容易让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法在一个统合的层面上将各种技术细节联系起来,完成在球场上的一次次的具体的跑位和回球。我只就统合这个层面上谈一下个人的一点体会。 所有的羽毛球技术,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跑位、回球。 跑位的原则:快速启动,小步结合到位后的大步,击球后根据出球落点、质量回中,全程注意速度和稳定性的统一。 回球的原则:(前场)保证身体的中立位,躯干基本不动以前臂、手腕、手指的轻微移动实现平抽挡和网前的推扑放。(后场)以腿部发力驱动身体扭转,带动肩膀、大臂、小臂、手腕、手指实现协调发力,保证动作一致性的前提下通过击球刹那手指手腕的握紧、旋转、捻动实现重击、滑板、切击等不同技术意图。 虽然存在有所谓的标准技术动作,但每个人在具体的某个阶段,由于自身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等现实的限制,都不可能达到教科书的标准,一定要在以上的原则指引下,以达到良好回球为目的,将各项小技术串联起来,不要过于纠缠于具体的某些技术细节。 细节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但在每个实际回球中又要实现当下最优。针对技术细节进行分解的多球训练,在实战中统合起来实现战术目标,是我们每一个业余爱好者应该具备的战略头脑。 (好吧,这些文字比较虚,大家权且一观。)
冰王说球--手腕发力究竟是什么? 有不少网友咨询,看到很多教学视频在说手腕发力,到底是如何发力,确实大多羽毛球教学视频都会提到“手腕发力”这个词,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注:文中提及的人体肌肉解剖学专业知识由网友 上岛钓鱼 友情赞助) 首先复习一下理论知识手腕:人体连接手掌和前手臂的部位发力:来源于肌肉,肌肉的工作原理是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其作用犹如杠杆装置,有3种基本形式。 1)平衡杠杆运动,支点在受力点和发力点之间,如屈腕。 2)省力杠杆运动,受力点位于支点和发力点之间,如启动小跳。 3)速度杠杆运动,发力点位于受力点和支点之间,如杀球。基于以上理论,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发力源于肌肉的收缩;手腕是人体的一个关节, 本身不具备肌肉力量;手腕的动作要通过小臂的肌肉群来完成。 误区一:手腕发力不等于屈腕理论依据:手腕能实现以下二个动作 动作一:屈腕,通常在打球时表现为压腕和展腕(平衡杠杆运动)动作二:旋腕,通常在打球时表现为内旋和外旋(速度杠杆运动)下图可以看到击球时的杠杆作用由于手腕本身不具备肌肉力量,而屈腕动作是以手腕为支点的杠杆运动,旋腕的动作又是以肘部为支点,因此很多人会误以为手腕动作就是屈腕,而把旋腕动作归类到小臂的动作,从而忽略的它的存在。 另外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屈腕的幅度要小于旋腕,当你使用爆发力击球的时候,没有更多的缓冲空间,更容易拉伤手腕韧带。 误区二 :手腕发力不等于动动手腕手腕发力是指小臂肌肉群快速收缩带动手腕动作的过程,甚至还会有部分大臂肌肉参与这个过程,所以不能简单的把手腕发力理解成动动手腕。 屈腕:屈腕肌群为主的做功带动手腕,做功距离短(打球时表现为压腕和展腕) 旋腕:小臂肌群协同参与的做功带动手腕,做功距离长(打球时表现为内旋和外旋)做功距离越长、参与的肌群越多力量就越大,所以压腕的力量要远远小于内旋和外旋的力量。误区三:手腕发力不等于小臂发力 人体肌肉都是协同工作的,而运动是要动用更多的肌群参与进来,因此手腕发力不仅限于小臂肌群,很多时候还会用到大臂和胸肩部的肌肉,甚至腰腹力量,这样才会让你的发力更快捷更有力。综上所述业余爱好者使用手腕发力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点:手腕发力是身体肌肉(以小臂位主)发力的一个表现形式,简单的字面理解会在大脑建立一个手腕动作的错误信息,导致打球时忽略了力量的根本,同时也容易错误的去追求手腕的局部力量,而忽略的身体的协调性,这些错误的理解会给手腕带来较大的压力,随着压力的累积最终可能会引发伤痛,甚至病变。 第二点:打羽毛球要学会锁腕(减少屈腕),合理使用手腕的内旋和外旋,充分运用身体的力量,才会让你的技术更上一层楼。
[新手入门] 打好羽毛球的20条经验 1、发小球后,注意跟进封网;偷发后场时,要后退防守; 2、发接发站位时,接发队员要整对着发球队员,以便距离最短,快速接球; 3、握拍:打网前时,要短握,打后场时,要长握; 4、网前队员要注意躲闪,尤其是在网前推扑你反应不过来时; 5、在网前时,要像影子一样随球在网前移动,以备随时网前出击; 6、在网前挑球后,挑球的人要直线后退进行防守; 7、在网前封网时,要举拍,举到与头齐高的位置,重心要低一些,这样便于清楚的看到来球; 8、在网前扑球时,没有绝对的把握,不要太狠,网前的主要的作用是制造机会; 9、前后站位时,过前场队员的球,前场队员就不要打了,也不要扭头看(很容易伤眼),更不要伸拍去够,够不到很容易晃到搭档的; 10、在后场进攻时,杀球为主,追身、中路结合处是主要的进攻落点; 11、在后场吊球时,一定要注意时机,当对手站位偏靠后时用最好,如果对手站位太靠前要注意吊球质量,如果太高很容易被对手扑杀; 12、后场轮转时,可以通过连续的下压跟进或者吊球后快速的跟进来完成轮转; 13、后场补位时,要根据前场队员的移动找到自己的位置; 14、防守时,主要采用反手的方式进行,这样增大防守面积,俗称“反手正打”; 15、防守时,落点腰腹以下时:①主动顶后场,②挡左右两个网前但要注意过网的高度;落点在胸部以上时,③平抽对角线; 16、防守时,谁放网,谁跟进网前准备封网; 17、接吊放网是一种很好的打防守反击的战术(放网时质量好、离对方前场队员远最好); 18、平抽挡时,要屈膝半蹲,脚掌撑地,举拍于胸前; 19、平抽挡时,上手球(胸部以上)用正手攻,反手区也用侧身打;下手球(胸部以下)用反手防; 20、补位原则:后一拍击球的要补前一拍击球的搭档的位,后场要补前场留出的空挡(后场能看到前场的移动)。
[高级进阶] 我看“摸摸他”,桃田贤斗的两大特点 这次亚锦赛,刚复出的桃田连胜周天成,石宇奇,李宗伟,谌龙......一众顶尖高手,让人有点意外。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以业余的眼光看,我觉得桃田胜在两大特点上: 一是杀球落点刁钻,要么边线附近,要么是对手比较难受的线路上,而且速度较快,突然,成功率高。很少重杀,减少体力消耗,同时也可准备好应对下一拍。 二是防守接杀质量高,失误较少,对手杀球后下一拍非常被动,甚至直接丢分。 高手之间技术水平相差不多,关键是技战术怎么运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羽毛球运动,不论什么时候突击进攻都是得分的主要手段。高手的进攻要有效,成功率高,避免一味进攻,胡乱进攻,浪费体力,消磨自信。 进攻应该是在对方出现破绽时。 如何让对手出现破绽?如何在电光石火间抓住对方的破绽?我认为只有加强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一,固定球路的设计,类似围棋中的定式。结合人体运动科学,人们在特定位置接某一个球的时候,他的重心,脚步在哪里?下一拍他会做怎样的准备?每一步会出现哪些反应?哪些不适?训练有素的高手会最大限度的克服这些不适,但不会完全克服,比如在疲劳时就会出现破绽。 二,针对固定球路的训练。这样你就可以预估对手可能出现破绽的时机,预先做好准备,一旦破绽出现就可以快速出击。这种训练后的临场反应要远远快过那种临时发挥的反应,同样,进攻的质量也不可同日而语。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高水平的运动员一定要掌握几种适合自己的球路,在赛场上临机运用,反复运用。
"压腕"二字真正的含义!你能懂我说的吗? 打野球2年3个月了!"压腕"这个词,曾经让我伤了1个月! 最明显的误导就是为了杀球杀得深,不再平,就把腕向下压! 望文生义的现实悲剧在我自己身上发生了! 无它!因为中文太深奥了! 就2个字----压腕!却死死的概况了这一瞬间的全部动作的所有涵义! ----------------------------------- 就是"压腕"!悲剧-----注定了就从这2个字开始!!!! ------------------------------------ 请打球的你,现在伸出你的持拍手, 再仔细看看这伴随了您一路成长到现在的手!! 再花几分钟时间,仔细观察1下它!感受1下它。 看看什么是你的腕!!! 它只是---连接----(手掌和小臂)的1个关节 试问,它不是肌肉,它怎么能够发力?它凭什么发力? ------------------------------------------- 悲哀的是,能打不能说的,能说不能详解的,能详解的说不出道理. 以讹传讹的....都统一口吻,说"压腕"!2字就让就完事了!!让你一生迷惑。 -------------------------------------------- 如同现在你出了问题,然后去找"正苦"。 很多公务员都非常热情的和你说"你找有关部门"吧! 拿么,什么是有关部门呢? 就是有关部门啊! 这P话,说了和没说有啥区别。你懂的...... ---------------------------------------------- 让无数业余人望文生义的"压腕"----->就是(招财猫式击球) 而真正压腕的含义是----------------》手逆时针击球
冰王说球-挥拍秘籍之核心力量 很多初学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打球的力量都不如一个小孩,杀球为什么没力等等,想要改善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身体的动力源和力量的有效传递,所以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身体力量最重要的部分——核心力量。 核心力量:核心力量就是腰腹的作用力,是躯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的动力源,也是力量传递的关键,核心力量不光是击球发力的核心动力还是移动步伐的核心动力。掌握核心力量对于打好羽毛球甚至所有的运动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力从地起,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挥拍发力都是从单脚蹬地或者双脚起跳开始的 竖直方向:单脚蹬地的向上的力量作用于胯部,称之为顶胯,同时受到动量守恒的作用,肩部会向反方向屈伸,称之为弓背水平方向:单脚蹬地的向前的力量作用于胯部,称之为转胯,同时受到动量守恒的作用,肩部会向反方向转动,称之为展肩。如果是双脚起跳这些动作发生在起跳后的高点位置,而力量则都是由腿部发力分解成2个方向的作用力所带来的,此时你的双手都高举过头,双肘是打开的状态。 维持在这个动作的情况下,整个身体是被拧成了麻花,胸肌和腹肌被拉伸了,就好比橡皮筋被拉开了,称之为拉弓。 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放松身体(停止腰背肌肉的发力),由于拉弓的作用,身体会恢复原状(与之前的背弓和展肩做反向动作),我们将非持拍手收回靠近身体,由于角动量守恒的原理,这个反向动作会产生一个加速度(挥拍时的第一个加速),同时拍头受到惯性的作用会停留在原位,并不会马上跟随动作,并且在肘部的拖拽作用力下会向反方向移动(也是因为动量守恒),称之为顶肘,我们要做的就是放松对拍子的外力束缚,让拍子自由的完成倒拍动作,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职业选手在倒拍的时候会出现手指松开拍子的情况。 (注1:请不要误解松手指是为了放开拍子,更多的情况是表示身体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从而更好的接纳拉弓的作用力) (注2:请不要误解,再整个倒拍过程中,还是需要稍稍发力的,一方面是调控整个身体的平衡并控制拍子的稳定,另一方面再倒拍的最后阶段需要在相同方向上慢慢施加力量,以完成后面的发力动作)(注:以上图片出自影子名家圣手握拍一贴,挥拍前的放松也不仅仅是因为身体力量的放松,还取决于每个人对挥拍或者握拍的发力方式不同) 误区一:顶肘不是主动抬肘发力 肘部在这个过程中更像是弦上之箭,是被弹出去的,这个阶段肘部的动作只是靠近躯干以加速旋转,过分的强调顶肘或者亮肘,容易产生抬肘发力的错误理解。图中可以看到,倒拍完成的瞬间,拍杆开始变形,非持拍手动作扭曲,说明身体从刚才的放松状态开始释放爆发力(第二次加速),在击球的瞬间将释放身体最大的爆发力。 在这个过程中,肘部被收腹和转肩的力量送到合适的位置并完成锁肘,击球后,要有一个收肘的动作,一方面为了锁肘后的泄力,另一方面防止打到自己 现在回顾一下整个挥拍动作, 1)侧身驾拍 2)从腿部蹬地开始; 3)顶腰转胯 4)转肩抬肘倒拍 5)收腹大臂内旋,带动小臂,完成击球 6)收拍准备 传统的教学模式划分成1-234-5-6,很多业余爱好者通常在3-4的位置就开始发全力,导致倒拍不到位,更加影响了后面的发力,以至于杀球无力。 现在来说说我的方式: 第一步: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当你完成2的时候,锁住你的肘部,让你能体会转胯的动作3 第二步:完成转胯动作后,放松身体,小伙伴释放肘部,让你感受肘部被弹射的力量4 第三步:熟练收腹下压的动作(霸王杀)5 当你感觉每一步都做熟了,就可以完成几次连贯的挥拍动作了,按照这个过程反复的练习,相信无论高远还是杀球都会有质的飞跃 前面每个动作5-10次为宜,连续挥拍3-5次为宜,也可以用扔球来代替挥拍 综上所述: 1)杀球发力的原理是下肢和躯干的发力转化成弹性势能,传递给上肢,并通过躯干和上肢的发力加速拍头,最终通过拍头传递给球头,弹性势能的传递要通过放松身体来实现,核心力量很强大,不要忽视,应该去接纳并施放它的力量加以利用。 2)挥拍过程中不光要体会正确的发力,正确的放松也是至关重要的,用科学的方法体会每一个环节的发力和放松,祝各位爱好者早日成为球场高手。 3)在杀球过程中,放松和收腹同样重要,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本文只是希望提醒各位爱好者在发力之前需要适当的放松,这跟运动前的拉伸热身是一样的道理。
[新手入门] 新手意识:单打入门四大法则 纯娱乐文字,不喜勿喷!本人也是野路子里混过来的中羽四级,只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讲一点最基础的所谓“意识” 本文适用人群: ①中羽二级左右或略高,开始以得分为目的的单打球友 ②有看本菜鸡扯淡的恶趣味的你 好了言归正传,大家先看首诗… 初学羽球有感 高球不后低不前,中场遇杀无可怨 右毕左兴换两边,出球线路不辞变 远则放网保万全,近可平推压底线 务避反拍缘力绵,易之头顶莫嫌倦 没错这就是我要讲的四大法则…水平有限虽然按着七律格式但是找不到平声韵脚…将就着看吧 以下是正文 一.高球不后低不前,中场遇杀无可怨 新手基本不存在接杀,所以唯一的出路是不给对方杀的机会…好在对方也是新手,后场基本杀不了球,杀了也没啥威胁。所以,原则就是,高球一定要够高远,拉到后场,否则就选择放网,所谓高球则后,低球则前,否则挑到中场不高不低只有完蛋 二.右毕左兴换两边,出球线路不辞变 不要对手从哪儿打过来就往哪儿打回去!我知道重复落点有时能出奇迹,但那是建立在你有变线调动能力的基础上的。从现在做起,对手从他左手边回球你就往他右手边打!并且尝试着贴近边线和前后场四点,达到充分调动对手的目的,步法是羽毛球的灵魂嘛! 三.远则放网保万全,近可平推压底线 遇到对手吊球或放网时的处理,如果对手吊完球留在了后场,或者放了网急于后撤,那就一个潇洒的展搓…(或者随便碰一下球,随便啦)把球放回去。若果对手急于上网,或者放完网就傻站那儿了,那就挑后场…不,还有更狠的:平推直线。平推的精髓在出球的平与直,唯一目的是让球尽快越过对手直达底线。平推时,选择离你比较近的那条边线平行推出即可。当然若果对手就在你弹道上,就别推了,会被轻易抽回你自己后场 四.务避反拍缘力绵,易之头顶莫嫌倦 反手是横在我和中羽五级中间最顽固的障碍…新手的反拍更加无法满足单打的要求,所以反手后场尽量用头顶代替之。所谓头顶就是跑到球底下用正手在你的头顶位置击球(区别于正手位击球是在肩部上方),用正手的蛮力代替反手发力的欠缺。(我不是说反手就不用练了哈,可以在平常多拉球修炼反手,这里只是说当你以得分为目的单打时的策略) 再次重申,写着玩的哈,欢迎指正但也请宽容下本人有限的水平,希望能帮到萌新们!
抽墙练习的一些体会 1.跟球的关系不大。把场上打废(**还过得去,不是残疾)的球都收集起来都用了下,球头的硬度对球速确实有影响,但对练习基本没影响,原因如下文。 2.除了实力绝对压制,时常我们要有能力去变速或者说控制节奏,改变回球的快慢,(这时和球头硬度关系不大),考验对手反应是否能跟上速度。对手跟不上自然赢球,反之,自己速度如何。所以当我们变速控制节奏时,一定要考虑自己是否能跟上,做到后续连贯。 3.动作幅度。首先,正如李在福所说,一定要身体前方击球。击球点靠后,动作幅度大而憋屈走样,发力空间小,回球种类少球速慢。其次,一定要拍子击球幅度小,这样发力更短促集中,球速更快,而且隐蔽性强,种类和球速选择多。最后,正反拍交替,反手天生有优势,但一定要件顺畅正反拍交替转换,训练好正手击球,因为正手胸腹(及右侧)区域反手很难打。 4.线路控制。要练好正反手交替,前一拍就应该有意识的去做球,选择线路和球的反弹方向,方便下一拍回球。熟练时可以贴张九宫格,有意识的练习回球的线路和各角度的迎球。 5.速度,速度,还是速度。速度S0下习惯了反应、迎球、挥拍幅度、发力、回球和线路后,加快、加大发力提速到S1,继续练,不断地提速。循环往复,练成身体的本能反应。慢的球大家都能打,就看快球差异了。练到这种程度,软球头的早被打坏了,换个硬的吧。 6.器材选择。与其讨论球头硬度,不如试试器材。说白了就是中杆硬度和平衡点。抽墙练习里,因为是抽球,软中杆的发力延迟还是挺明显的,换成硬中杆速度快了很多,拍头重的球拍挑战也更高。手里有N72 DZS ZF2,练习下来还是ZF2最酸爽(期待天斧99能成ZF3)。当然线的弹性、握拍的前后也有影响。
[高级进阶] 羽毛球技术中的“腰腹力量”,一直被误导的一个概念 只要对羽毛球稍微有点追求的球友,都会在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进行一些身体素质的训练。其中的腰腹力量必然也是训练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仰卧起坐、卷腹、各种腹肌撕裂者动作。但是,很可能你一直进行的是个“假”训练,也就是说,这种锻炼方式并不能真正满足羽毛球技术对腰腹的要求。 在展开相关讨论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腰腹部肌肉在运动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出乎大家的意料,并不是如一般想当然的理念,比如扭转身体、提供爆发力等等。这些主动的发力行为,并不是腰腹部肌肉的主要功能,尤其是在运动项目中。 从人体功能学的角度,由于只具备腰椎作为支撑,腰部在运动中只能负责提供身体稳定的功能,胸部的话由于有胸椎和肋骨的共同支撑,可以为各个方向上的运动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它才主要负责有关身体灵活性的功能。这个理念,是现在所谓核心稳定性理论中比较权威和公认的共识。 那么,从这个前提出发,腰腹部肌肉,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等等,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等长收缩,保证腰腹部实现稳定。也就是说,腰腹部肌肉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抗扭转的被动对抗性的发力,而不是一般人通常认为是主动收缩发力来完成技术动作的。 羽毛球技术动作中有非常多的扭转,尤其是在重杀中,分析一下其中的力量传导就可以知道:腿部蹬地将力量向上传递,腰腹部虽然有一定的扭转,但主要是等长收缩形成类似刚体来更好的传递下半身的力量,然后胸部主动扭转发力,叠加到下肢力量上,再向肩膀、大臂、小臂、手腕、手指一路传递和叠加。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知道,要提高羽毛球技术中的腰腹力量,其实是提高其抗扭转的能力,要进行的专项训练就不是以前的仰卧起坐等主动发力动作,而是在身体侧边提供拉力或者推力,对抗这些力量保持身体的稳定。比如侧边弹力带深蹲、分腿蹲等等,相关技术动作有许多网上资源(不过个人认为还是单边负重农夫行走、负重深蹲及硬拉可以满足业余球友的要求)。 另外,在羽毛球技术中要注意避免腰腹部的主动发力,以免造成腰肌劳损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等运动损伤。再次重复,腰腹部要提供的是稳定! 希望这些内容对球友们有所帮助。 (以上观点主要来自麦克鲍伊的《体育运动中的功能性训练》)
[新手入门] 羽毛球拍常识8:如何选择羽毛球拍拉线的磅数 一般好的羽毛球拍都是拍框和羽毛球拍线分开来卖的,可见羽毛球拍线的重要性。文章写到现在,在不详细介绍一下羽毛球拍线是不行了。我们玩羽毛球拍的时候,常常听到别人问你的羽毛球拍线是多少磅的,那么是什么羽毛球拍线的磅数呢?不同的拍线磅数对我们打球者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篇文章重点讲一讲。 羽毛球拍拉线的磅数是指羽线的张力,磅数与张力成正比,张力越大磅数就越高。下面分别从五个级别来分析羽毛球拍拉线的磅数: 1、低磅即磅数在20以下 优点:无论上什么线弹性都很好;缺点:拍线很松,球的方向控制不好。只要不是打在羽毛球拍甜区,球的飞行方法都会与挥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精角控制球的落点,那怕是用同样的力度打同样的球,球的落点都不会相同。 2、低中磅即磅数在20-23 优点:挥拍时会感觉弹性很好,控球也可以;缺点:会有种滞留感。适合于业余爱好者,因为有滞留感不适合于进攻性球员。 3、中磅即磅数在23-25 优点:在这种磅数下拍线和拍子本身,都能发挥其特有的性能,大多数业余爱好者都在使用这种磅数,这种磅数在挥球的时候开始感觉到有弹性的出现。 4、中高磅即磅数在25-27 缺点:在这种磅数下可以感觉到拍面的硬,拍线的弹性减弱,挥球没有力。优点:球在拍面的滞留感明显减少,控球性好,击球精准。使用这种磅数不说是高手,但也离高手不远了。 5、高磅即磅数在28以上 优点:控球性超好,击球非常精准,就好像球按照心理所想的轨迹运行,这是打羽毛球的最高境界。这需要有力量(爆发力和手腕力)、腰力、身体的协调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上高磅,只要能上高磅至少说明他会打球,而且高手占多数。 总之,如果是新手,在选择羽毛球拍磅数时,可以慢慢从低磅然后到中磅,再到高磅一步步的来,不要一来就上高磅,新手在使用高磅时,手腕很容易受损伤。
羽毛球后场总是回不到位?以下3招轻松挽救你 高远球压后场是业余球友屡试不爽的一种战术,但对于不太会发力的人来说,打后场很容易打不到位,这样就容易被人截杀。 对于打后场而言,会发力的人当然能够轻松打到后场;对于不会发力的人而言,即使牟足了劲也难以到位。发力的过程是一个顺着身体的动作把体内力流畅的打出来的过程,但这种过程,很难短时间体会到。 难道掌握不了发力,就打不好后场球了?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方法总比问题多,主观上改善艰难,可以从客观上去迅速提升。 客观迅速提升三种方法:蹬地击球、增加球杆弹性、降低球线磅数。 一、蹬地击球一般分两种:双脚起跳蹬地和单脚蹬地 ①双脚蹬地,一般用在主动情况下,即能够提前到达后场有时间做好击球准备动作。此时通过起跳蹬地发力,不用跳太高,脚离开地面就可以,这样击球时就可以把蹬地的力量传递给上身。注意这个蹬的起跳动作(起跳高度很小) 很多业余球友通常误认为只有起跳杀球才使用起跳动作,其实不是的,起跳不仅是为了增高击球点,更可以发出身体的力量,还可以配合假动作的使用(让人误以为是杀球,其实可以变成吊球或平高球快速压后场) ②单脚蹬地,一般用在被动情况下,即来不及到位,球在身体的后方。此时杀球是不可能了,只能蹬地抽后场,这种抽球的方式,可以采用持拍手侧脚蹬地击球(随着持拍手侧脚的落地,同时上肢击球)。注意右脚这一下蹬的动作 业余球友被压到正手区被动球时,往往仅仅靠力量有限的奋力一击,打对手后场很难到位,如果再把这个蹬地加上,会有意想不到的大力出奇迹。 二、增加球杆弹性 对于不太会发力的球友来说,使用中杆偏硬的球拍往往是打球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硬邦邦”的中杆借不到一点力,这种中杆只有发力好的人才能驾驭得了,所以大家不要盲目入手市面上偏硬的球拍。 对于不会发力的人来说,可以选一款中杆偏软的球拍,这样在挥拍击球,可以利用中杆的形变及惯性发力,而且这种球拍打后场很轻松,球友们打不到后场时,可以换一款偏软的拍子。 三、降低球线磅数 球线磅数的高低也是影响击球的重要因素。高磅数,弹性差;低磅数,弹性好。高磅数,击球时,球线的形变小,反弹力小;低磅数,击球时,球线的形变大,反弹力度大,这样可以给球的初速度打,便于打到后场。 不是拉高磅就是代表你是高手了,想要成为高手,就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磅数,这样才能发挥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威力,所以当你老是打球不到位时,试着降低一下磅数。当然磅数也不是越低越好,保持在24磅左右即可。当老是发不好力,打不好后场时,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去改善,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后退步法:再说交叉步和并步 后退步法里最主要的两类就是交叉步和并步。传统说法说交叉步是被动步法,并步是主动步法;李矛说交叉步是主动步法,并步是被动步法;现在的顶尖男单比赛中,主动被动交叉步都见得多,但并步也不是没有。这里就来说一说自己的认识。 warning:身体素质要能跟得上,特别是核心力量够强稳得住重心,膝盖脚踝处肌肉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不然还是一堆并步跑,免得伤了划不来。 并步的最大劣势,费体力。单个并步ok,连续并步其实就是多次启动,速度是快,重心起伏太大,而且基本就是跳啊跳。而如果是那种贴地的并步,移动距离又短了,长距离移动可能要多个并步,不够快。而并步的优势就在于:在身体已经侧向移动方向时,移动速度很快。 交叉步的类型其实很丰富。 其一是传统的完全侧过身再侧身交叉步后退,除非是向正手区后退,不然速度多慢谁用谁知道,移动距离也坑爹; 其二是后退时先左脚向后一垫,然后半侧着身小碎步退,移动距离可以达到发球线到底线,速度不快; 其三是大跨步的往后跑,每一步都向前蹬起,使身体向后加速同时两脚可以离地,一步退出一步半的距离,而身体姿态基本就是持拍侧肩向后拉开而已,没有先完全侧身,后退距离长速度快,陶林李搓完后退杀球常见这一步伐。 下面就分情况说: 1.接发球后退 接发球已经是侧身状态,一般而言交叉步挺画蛇添足,浪费了侧身的条件。一般是并步后退。如果对面发的是平高球或平快球,有机会一个并步就拦下来。 建议:并步 2.守网后退 搓了一个近网球,一般站位会靠前。准备姿势一般是持拍侧脚在前,两脚连线指向球的位置,准备扑网。这时候后退,个子高的用第二种也行,个子矮的可能就退不够。第三种方法,就是大踏步往后跑(右手持拍:右左右三步就能到位),一般能到位。到位早了可以来个双脚跳杀,晚了一点或者不着急的话拉个平高也能调动对手。注意注意,不要侧好身再跑,关注点在把每一步都蹬起来。 建议:交叉步大步跑 示范:找些陶菲、林丹、李宗伟的重杀集锦,多的是 3.回击平高球,准备姿势持拍侧脚稍前的正手区后退 准备姿势是常规的。这时候侧身同时持拍侧脚后拉,然后非持拍侧后交叉一步,然后可以击球了,击球时或击球后持拍侧脚再落地,不转身击球。要保证力量,注意把肩拉开。这种交叉步后退方法是顶尖单打最常用的,注意的是不要退完了再打,这样击球点可能就靠后了,除非你是退够了要跳起来突击。当然,高个子可以第一步就撤非持拍侧脚,然后击球,持拍侧脚落地,一共两步(代表:林丹。李宗伟就很少这么干) 此外,持拍侧脚一撤,然后直接起跳突击,在你可以拦截球的时候是个很好的选择。 而对应的,并步并没有速度优势,反而浪费体力,不建议。 建议:侧身交叉步后退同时击球,or侧身交叉步后退再起跳击球,or一步起跳突击 示范:随便一场比赛,大部分正手击球 4.准备姿势持拍侧脚靠后的正手区后退 这种准备姿势是一种抓球的姿势,用于抓正手区的推球或平高球,也可以在正手区不转身击球后回中时保持来注意重复落点,要求就是最好这种情况下你也要有覆盖全场的能力。 由于已经侧身向着后退方向,并步是个更好的选择。一个或两个并步再突击。交叉步很不方便。弧线平的话直接跳起来打也行。 建议:并步,or一步突击 示范:这个真不好找,李宗伟正手区突击用的多一点 5.回击平高球,头顶区后退 是来球弧度一步突击或马来步,最佳的选择。别的步法要么啰嗦费体力,要么不够快。注意马来步最后一步不一定非要跳起来。 建议:马来步,or一步起跳突击 示范:顶尖男单的比赛,头顶都这么退 6.回击高远球 随便你,反正球慢 建议:爱咋跑咋跑,跑不到说这个贴你可以不看了,练基础吧 示范:专业比赛是难找了,不过这个真的随意 7.反手上手球后退 除了并一步再转身击球,还有别的选择吗? 建议:并步 示范:当然看反手好又用得多的陶菲、谌龙咯 8.正反手被动下手球后退 距离一般,和上手球一样退法。距离太长真很被动了,转身,跑过去吧 建议:同上手,or转身跑 示范:正手看林丹,反手看陶菲 总结: 这个帖子,除了比较并步和交叉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想告诉一些球友,现在最先进的交叉步是怎样的,很多球友说后退时不要侧身的问题也正是在此。交叉步早已不是传统教程里的面貌了,不是很多人印象里速度慢的被动步法。 补充: 交叉步相比并步,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步数少,节奏稳定。而先进的交叉步后退步法不仅仅是脚的问题,还包括身体重心的控制(略向移动方向倒)、架拍引拍挥拍与步伐协调同步进行(不是架好拍再退,而是边拉拍边退,退到就打,或退到刚好架好拍可以跳杀),这些要点与交叉步良好的节奏是相关的。 由于交叉步可攻可守可相持,节奏感就尤为重要。相持阶段,步法和来球要同步,别费老大劲跑到了还等半天;进攻或反击时,可以跑快点再跳起来突击,当然和相持阶段一样跑再不起跳下压也行,威胁小点也省些劲
给羽球初学者:谈击球后回中心的意识和方法 打羽毛球击球后,为了下一拍的主动,要有正确的随前动作和及时的跑位,即要有迅速“回中心”的意识。回中心并不是严格回到场地的中心,而是下一拍最合理的击球点,可能在场上任何位置。当然,单打多数情况下回中心接近场地的中心位置。 跑百米启动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要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因为便于启动。不少初学者打羽毛球击球后不注意这点,击球后两脚左右平行站位,启动慢造成回中心慢,还没有回到中心对方球已经打过来了,陷入被动。 例如,如果是右手持拍,在后场击高远球后,原地击球后右脚要顺势向前一步落在左脚前面;起跳击球时,击球的同时要在空中完成两腿的交叉,落地时右脚在前,重心在前,便于迅速启动。 另外,一些初学者击球后不立即回中心,有在原地观望等待的毛病。例如,在中后场扣杀后,指望一拍扣死对方,等在原地观望,结果对方接杀轻挡网前,自己再跑向网前接球已经来不及了。又如,自己在后场主动拉球、造成对方在后场被动击球时,如果放松警惕,在后场原地等待,如果对方在被动情况下吊网前,球落在本方前场,自己就会因准备不足陷入被动。 打羽毛球每一拍击球后都要积极回中心,不能偷懒。例如,甲方采用攻乙方反手后场、在乙方回中心不到位时偷袭乙方正手网前的战术。如果乙方在反手后场回了几拍后思想松懈,原地等待,甲方偷袭乙方网前尤其正手网前很容易得手。 回中心要迅速。初学者和高手过招时,往往感到对方常击球至自己刚刚跑开的位置,感到很别扭。这和双方击球后的随前动作和跑位水平相差较大有一定关系。如果回中心不迅速,对方击球瞬间自己还在移动,一旦对方击球至自己移动的反向,即使球离得不远,也往往因失去重心而回天无力。所以,被动时如果回不到中心,在对方击球瞬间停止跑动并稳住重心,是明智的选择。此时,要重点准备对方打自己的空当位置。
[新手入门] 杨晨大神羽毛球装X指南第六期:论基本功的重要性-基 论基本功的重要性: 最好的球员分为两种,一种是高级水平运动员;拿男单来说,约根森 安塞龙 石宇奇 斯里砍斯 等等 这些运动员 他们是夺冠第二T队 ,这些队员拥有非常鲜明的技术特点。他们可以打出非常漂亮的比赛,但是也经常会输给一些水平很一般的运动员。 还有一种是顶级的球员暂时有:林丹 谌龙 李宗伟 他们是夺冠的第一T队,他们并没有明显的漏洞,每一项技术拿出来都不错。想战胜他们会相对来说会很困难,那这些第二T队 想上升到第一T队 除了 心态 战术 能力外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基本功。 一些老球友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你们一旦遇到瓶颈之后,就很难提高。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你们的基本功不过关,每次打球,一上场就开始打比赛。不会有战术训练,技术训练,更别谈一些场外的身体训练,以及练后的拉伸放松。再加上又没有好的教练对你们进行指导,所以你们提高会非常困难。就好像建房子,建的快没有用,地基才是决定高度的关键! 本来以为这个挥拍教学没有什么悬念,但是这个非常重要,慎重起见,我咨询了很多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以及他们的启蒙教练,还别说,真的还是会有一些细小的差别,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我还是教大家一个大多数人学习的一个挥拍教学!第一步 侧身对球 拍面向前 脚是丁字步 左手尽量打开不要握拳 重心在两腿之间第二步 转身 靠腰的力量来带动你的脚跟手肘 手肘向前 手心朝后 大臂尽量靠近耳朵第三步 顺势打起来 手臂一定要正直 靠近耳朵 拍面一定要平整向前第四 步打完球之后 顺势放松 往左边挥下来 千万不要刻意卸下力量 这样会对你的肘关节 和肩膀不好一切就像跳舞一样 发力点一定是要带动身体 和手臂 没有击球之前 都是很放松的 快打到球的那一瞬间 抓紧 用力 千万不要持续发力 是一个爆发性的发力 从脚到腰到手臂是连接的发力 缺一不可!一开始 初学者可能 每一步都做得不错 但是连贯起来 会差一些 那这个扔球练习会帮助到你 记住一点 把动作做好 用腰来带动你的手臂 把球扔出去 球的弧度一定要高于球网 多试试 感受一种律动的力量。 这个动作看上去简单,一共只有四步而已,但是还是很多球友,和一些野*教练都做的不对。我问了一下,这些不对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点,就是在网上看高手的打球视频,去模仿来着。我惊呆了。那些球星的动作,是你们模仿的来的?这些人 打了N年的球,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加上无数的大赛经验,他们所有的动作都是根据自己的打法特点加以简化的。李宗伟接发球 就站再第一条线一步的地方。因为它腿有力阿 具有一步起跳的能力。印尼男双 亨得拉 网前封网 他都不举拍,因为他太熟练了阿。只要保持精神集中就基本可以陶菲克还外脚背杀上网,你们要是学,跟腱迟早会断。 这些过过眼瘾还行,要是练习基本功。我们还是要讲究正确的方法 这个希望这个没事就可以在家练练。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帮助!
羽毛球初学者,这三样技术必须好好学习 羽毛球初学者,基本三样技术是必须好好学习的:第一个就是高远球,第二是挑球,第三是发球。这三个已经把你能打球的三样基础完全学会了,当然要结合相应的步法 接着就是网前扑网练习,这个练习可以让你学会瞬间发力的原则,能增加自己打球的击球点和协调性。大部分业余对于这一块练习都是非常忽略的,动不动就告诉别人自己不会封网。我认为你不会封网其实也表示你不会杀球,这两者基本属于很绝对的事情。 先把高远球学好,自然会杀球。会杀球的人不需要纠结杀球,不会杀的纠结杀球动作根本没用,在还没找到感觉之前,基本都不会杀球。 先把高远球学好,自然会杀球。杀球、吊球、高远球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区别只是你想怎么做,技术动作没啥区别。主要是拍面的变化和握拍的变化。 这些细微的动作都是为了最后击打服务,而不是为了架拍而架拍,就算你架拍再好,你击打有问题,那么还是白瞎,所以只能先从怎么不发力把球打得又脆又远开始练习。 先学会如何发力击打球,再学如何发力往下走。如果发力有问题,那么往下走必然有问题。 高远球是一切上手球的基础,学习鞭打感最简单的方式,因为你打高远并没有任何特别要求,高远就是既高又远,对于业余来说,这是最简单而且最有希望做好的。 其实反手球也很容易的,但是你首先要具备下手反手挑球可以完全靠手腕和手指的瞬间发力轻松弹两底线高球的能力。如果任何挑球动作你都不能省去手臂摆幅,那么说明你的反手和接杀基本没办法弹出去,你这个基本功越扎实,你的反手能力越强,基本被动反手球哪怕连点都没有,你都能凭借手腕手指弹到底线,因为你首先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那么自然可以轻松使用。 你们去看看业余反手比较强的,都是下手顶球比较脆的,接杀顶两底线一般比较强。同理,接杀比较弱,反手必然也相对比较弱,仅此而已。 业余喜欢正手抽对方,其实属于害自己的打法,想真正学习羽毛球技术,必须学会反手处理对方杀球,这个能力其实也属于练习了反手的爆发力练习。 练习反手顶球很容易引起网球肘,因为你的肌肉力量决定了你的挥拍速度,如果强制发力很容易引起摆幅过大,所以我个人认为上肢力量比较强的人可以多练习,而骨架大肌肉不算强的就需要先加强肌肉力量再练习。骨关节比较突出的的人是最容易引起网球肘和高尔夫肘,和动作的关系是其次,主要是因为强制发力,而身体肌肉达不到那个条件,就变成动作过大但是无法卸力,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况,久而久之就会引起网球肘。
后退步法:再说交叉步和并步 后退步法里最主要的两类就是交叉步和并步。传统说法说交叉步是被动步法,并步是主动步法;李矛说交叉步是主动步法,并步是被动步法;现在的顶尖男单比赛中,主动被动交叉步都见得多,但并步也不是没有。这里就来说一说自己的认识。 warning:身体素质要能跟得上,特别是核心力量够强稳得住重心,膝盖脚踝处肌肉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不然还是一堆并步跑,免得伤了划不来。 并步的最大劣势,费体力。单个并步ok,连续并步其实就是多次启动,速度是快,重心起伏太大,而且基本就是跳啊跳。而如果是那种贴地的并步,移动距离又短了,长距离移动可能要多个并步,不够快。而并步的优势就在于:在身体已经侧向移动方向时,移动速度很快。 交叉步的类型其实很丰富。 其一是传统的完全侧过身再侧身交叉步后退,除非是向正手区后退,不然速度多慢谁用谁知道,移动距离也坑爹; 其二是后退时先左脚向后一垫,然后半侧着身小碎步退,移动距离可以达到发球线到底线,速度不快; 其三是大跨步的往后跑,每一步都向前蹬起,使身体向后加速同时两脚可以离地,一步退出一步半的距离,而身体姿态基本就是持拍侧肩向后拉开而已,没有先完全侧身,后退距离长速度快,陶林李搓完后退杀球常见这一步伐。 下面就分情况说: 1.接发球后退 接发球已经是侧身状态,一般而言交叉步挺画蛇添足,浪费了侧身的条件。一般是并步后退。如果对面发的是平高球或平快球,有机会一个并步就拦下来。 建议:并步 2.守网后退 搓了一个近网球,一般站位会靠前。准备姿势一般是持拍侧脚在前,两脚连线指向球的位置,准备扑网。这时候后退,个子高的用第二种也行,个子矮的可能就退不够。第三种方法,就是大踏步往后跑(右手持拍:右左右三步就能到位),一般能到位。到位早了可以来个双脚跳杀,晚了一点或者不着急的话拉个平高也能调动对手。注意注意,不要侧好身再跑,关注点在把每一步都蹬起来。 建议:交叉步大步跑 示范:找些陶菲、林丹、李宗伟的重杀集锦,多的是 3.回击平高球,准备姿势持拍侧脚稍前的正手区后退 准备姿势是常规的。这时候侧身同时持拍侧脚后拉,然后非持拍侧后交叉一步,然后可以击球了,击球时或击球后持拍侧脚再落地,不转身击球。要保证力量,注意把肩拉开。这种交叉步后退方法是顶尖单打最常用的,注意的是不要退完了再打,这样击球点可能就靠后了,除非你是退够了要跳起来突击。当然,高个子可以第一步就撤非持拍侧脚,然后击球,持拍侧脚落地,一共两步(代表:林丹。李宗伟就很少这么干) 此外,持拍侧脚一撤,然后直接起跳突击,在你可以拦截球的时候是个很好的选择。 而对应的,并步并没有速度优势,反而浪费体力,不建议。 建议:侧身交叉步后退同时击球,or侧身交叉步后退再起跳击球,or一步起跳突击 示范:随便一场比赛,大部分正手击球 4.准备姿势持拍侧脚靠后的正手区后退 这种准备姿势是一种抓球的姿势,用于抓正手区的推球或平高球,也可以在正手区不转身击球后回中时保持来注意重复落点,要求就是最好这种情况下你也要有覆盖全场的能力。 由于已经侧身向着后退方向,并步是个更好的选择。一个或两个并步再突击。交叉步很不方便。弧线平的话直接跳起来打也行。 建议:并步,or一步突击 示范:这个真不好找,李宗伟正手区突击用的多一点 5.回击平高球,头顶区后退 是来球弧度一步突击或马来步,最佳的选择。别的步法要么啰嗦费体力,要么不够快。注意马来步最后一步不一定非要跳起来。 建议:马来步,or一步起跳突击 示范:顶尖男单的比赛,头顶都这么退 6.回击高远球 随便你,反正球慢 建议:爱咋跑咋跑,跑不到说这个贴你可以不看了,练基础吧 示范:专业比赛是难找了,不过这个真的随意 7.反手上手球后退 除了并一步再转身击球,还有别的选择吗? 建议:并步 示范:当然看反手好又用得多的陶菲、谌龙咯 8.正反手被动下手球后退 距离一般,和上手球一样退法。距离太长真很被动了,转身,跑过去吧 建议:同上手,or转身跑 示范:正手看林丹,反手看陶菲 总结: 这个帖子,除了比较并步和交叉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想告诉一些球友,现在最先进的交叉步是怎样的,很多球友说后退时不要侧身的问题也正是在此。交叉步早已不是传统教程里的面貌了,不是很多人印象里速度慢的被动步法。 补充: 交叉步相比并步,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步数少,节奏稳定。而先进的交叉步后退步法不仅仅是脚的问题,还包括身体重心的控制(略向移动方向倒)、架拍引拍挥拍与步伐协调同步进行(不是架好拍再退,而是边拉拍边退,退到就打,或退到刚好架好拍可以跳杀),这些要点与交叉步良好的节奏是相关的。 由于交叉步可攻可守可相持,节奏感就尤为重要。相持阶段,步法和来球要同步,别费老大劲跑到了还等半天;进攻或反击时,可以跑快点再跳起来突击,当然和相持阶段一样跑再不起跳下压也行,威胁小点也省些劲
给羽球初学者:谈击球后回中心的意识和方法 打羽毛球击球后,为了下一拍的主动,要有正确的随前动作和及时的跑位,即要有迅速“回中心”的意识。回中心并不是严格回到场地的中心,而是下一拍最合理的击球点,可能在场上任何位置。当然,单打多数情况下回中心接近场地的中心位置。 跑百米启动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要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因为便于启动。不少初学者打羽毛球击球后不注意这点,击球后两脚左右平行站位,启动慢造成回中心慢,还没有回到中心对方球已经打过来了,陷入被动。 例如,如果是右手持拍,在后场击高远球后,原地击球后右脚要顺势向前一步落在左脚前面;起跳击球时,击球的同时要在空中完成两腿的交叉,落地时右脚在前,重心在前,便于迅速启动。 另外,一些初学者击球后不立即回中心,有在原地观望等待的毛病。例如,在中后场扣杀后,指望一拍扣死对方,等在原地观望,结果对方接杀轻挡网前,自己再跑向网前接球已经来不及了。又如,自己在后场主动拉球、造成对方在后场被动击球时,如果放松警惕,在后场原地等待,如果对方在被动情况下吊网前,球落在本方前场,自己就会因准备不足陷入被动。 打羽毛球每一拍击球后都要积极回中心,不能偷懒。例如,甲方采用攻乙方反手后场、在乙方回中心不到位时偷袭乙方正手网前的战术。如果乙方在反手后场回了几拍后思想松懈,原地等待,甲方偷袭乙方网前尤其正手网前很容易得手。 回中心要迅速。初学者和高手过招时,往往感到对方常击球至自己刚刚跑开的位置,感到很别扭。这和双方击球后的随前动作和跑位水平相差较大有一定关系。如果回中心不迅速,对方击球瞬间自己还在移动,一旦对方击球至自己移动的反向,即使球离得不远,也往往因失去重心而回天无力。所以,被动时如果回不到中心,在对方击球瞬间停止跑动并稳住重心,是明智的选择。此时,要重点准备对方打自己的空当位置。
有时间打羽毛球 是挺幸福的一件事! 羽毛球是深受人们喜爱、极富乐趣的一项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消遣,一种增进健康的方式,也是一种艺术追求和享受,当然它还是一种扣人心弦的竞赛项目。其实,青春易老,羽毛球不老,一起把这篇献给 所有爱羽毛球的我们。 有时间打羽毛球 是挺幸福的一件事 为什么呢? 至于这个问题倒是从来没想过 记得有一次,在体育馆里打羽毛球赛遇到一位参赛老大爷,他满头银发,跟我对打高远球全场奔跑,打出各种高难度弧线这场面真是震撼到我了打完一场球后,我跟他聊起天来,老大爷很健谈,对羽毛球的理解颇深听他谈球,双眼炯炯有神甚至还一边讲一边比划问他一些古怪的球路该如何处理他都会给你分析,乃至给出对策听着听着,忍不住敬佩起眼前的老人看得出他对羽毛球很是痴迷;我问老大爷,您打球累吗? 老大爷愣了下,看我一眼,说:“连续打的话身体当然累,换以前打一天也不累”“就现在,这馆里好多年轻人,也打不过我”我笑了笑,从他的话中,透露着不服老的精神 其实,我们并不是害怕变老 只是舍不得 那代表着年轻时打羽毛球的日子 会越来越少 羽毛球,不一定是大众情人,却是我们这些爱羽之人,无法摆脱的“小三”。 你手机里的羽毛球微信群,数不过来,你浏览的公众号资讯总停留在关于羽毛球的推送,你的球衣球鞋球拍还是随时在球包里,只要有人约球,便会毫不犹豫地赴约,仿佛一位时刻待命的勇士其实,我们都一样 深爱羽毛球, 却迫不得已在生活的里匍匐 羽毛球 才是我们的诗与远方年纪大了,却还要到羽毛球馆检验下自己老化的程度,哪怕在角落里看别人打球,也能回忆起自己巅峰状态时的羽毛球生涯 在与羽毛球有关的日子里 我们都是年轻的面孔,念念不忘的是羽毛球,快乐轻松的也是羽毛球 打一次羽毛球,大汗淋漓 打一场比赛,跌宕起伏 与羽毛球相关的,都是余欢的兴奋剂 当然,我们也有自私的时候,因为自己喜欢羽毛球,于是带着自己的孩子打羽毛球,甚至带着孩子的孩子打羽毛球,想着以后终有一天,孩子能陪自己打球,并且自己能自豪地跟老球友们介绍“那个羽毛球打得很好的孩子”“是我家的孩子”。 我们知道青春易老,但羽毛球却从未老去,哪怕我胖成一坨肉球,哪怕我只能练练基本功,我也要在球场上挥洒我的热情。 从少年到中年 从中年到老年 这一颗爱球的心却,始终没变啊!这群爱羽之人的生活里的色彩,都是羽毛球一拍一拍挥舞出的 选择羽毛球,我很自豪 不曾后悔, 我之所以快乐,是因为我坚持打羽毛球很久, 这种快乐源自内心,源自认真对待对手的每一拍! 一直坚持打羽毛球很多年才深有体会 打羽毛球让我学会了坚持 打羽毛球让我学会了自律 打羽毛球让我懂得了谦逊 打羽毛球让我永不言败 打羽毛球让我交友无数 打羽毛球让我…… 其实,打羽毛球的人,无论岁月如何在身上压出苍老的痕迹,也不要紧,因为打羽毛球的人,永远保持着一颗年轻的火热的、充满活力的心 我想:这大概是那位老大爷,为什么那么大岁数,还能跟我不停地挥拍对打,且能奔跑着回球的原因吧!
[新手入门] 新手意识:单打入门四大法则 纯娱乐文字,不喜勿喷!本人也是野路子里混过来的中羽四级,只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讲一点最基础的所谓“意识” 本文适用人群: ①中羽二级左右或略高,开始以得分为目的的单打球友 ②有看本菜鸡扯淡的恶趣味的你 好了言归正传,大家先看首诗… 初学羽球有感 高球不后低不前,中场遇杀无可怨 右毕左兴换两边,出球线路不辞变 远则放网保万全,近可平推压底线 务避反拍缘力绵,易之头顶莫嫌倦 没错这就是我要讲的四大法则…水平有限虽然按着七律格式但是找不到平声韵脚…将就着看吧 以下是正文 一.高球不后低不前,中场遇杀无可怨 新手基本不存在接杀,所以唯一的出路是不给对方杀的机会…好在对方也是新手,后场基本杀不了球,杀了也没啥威胁。所以,原则就是,高球一定要够高远,拉到后场,否则就选择放网,所谓高球则后,低球则前,否则挑到中场不高不低只有完蛋 二.右毕左兴换两边,出球线路不辞变 不要对手从哪儿打过来就往哪儿打回去!我知道重复落点有时能出奇迹,但那是建立在你有变线调动能力的基础上的。从现在做起,对手从他左手边回球你就往他右手边打!并且尝试着贴近边线和前后场四点,达到充分调动对手的目的,步法是羽毛球的灵魂嘛! 三.远则放网保万全,近可平推压底线 遇到对手吊球或放网时的处理,如果对手吊完球留在了后场,或者放了网急于后撤,那就一个潇洒的展搓…(或者随便碰一下球,随便啦)把球放回去。若果对手急于上网,或者放完网就傻站那儿了,那就挑后场…不,还有更狠的:平推直线。平推的精髓在出球的平与直,唯一目的是让球尽快越过对手直达底线。平推时,选择离你比较近的那条边线平行推出即可。当然若果对手就在你弹道上,就别推了,会被轻易抽回你自己后场 四.务避反拍缘力绵,易之头顶莫嫌倦 反手是横在我和中羽五级中间最顽固的障碍…新手的反拍更加无法满足单打的要求,所以反手后场尽量用头顶代替之。所谓头顶就是跑到球底下用正手在你的头顶位置击球(区别于正手位击球是在肩部上方),用正手的蛮力代替反手发力的欠缺。(我不是说反手就不用练了哈,可以在平常多拉球修炼反手,这里只是说当你以得分为目的单打时的策略) 再次重申,写着玩的哈,欢迎指正但也请宽容下本人有限的水平,希望能帮到萌新们!
打羽毛球的女生,运气都不会太差 运动对于女性有身体保健、养颜美容、体态塑身等等各种好处。所以有些人会去做韵律,想提升心肺功能的人会去踩单车,需要塑身可以做瑜珈,想甩掉恼人卡路里的时候,则可以游泳、跑步等等。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有一种运动,综合了各种体适能,涵盖了全方位的活动健身,能够一次达到上述诸多好处,就是打羽毛球!而且打羽毛球的女生,运气都不会太差哦! 刘晓庆 ▼都知道刘晓庆爱打羽毛球,她是中国明星羽毛球队里面无论是球技还是勤奋都堪比职业选手的人,坚持打羽毛球是刘晓庆保持年轻面容和健康身材的主要方式。 汤唯 ▼汤唯曾是羽毛球二级运动员,在英国时还当兼职陪练赚取学费,如今的汤唯不仅事业有成,和韩国导演金泰勇结婚一年多,近日更是宣布怀孕喜讯,女神也是人生圆满了。 欧阳夏丹 ▼ 欧阳夏丹也是忠实的羽毛球爱好者,而且球技相当了得,今年38岁的她事业可谓一帆风顺,欧阳夏丹对自己的评价是“特别幸运”。事实也的确如此,2003年8月,进入央视那年她才26岁。在经过了一轮接一轮的面试后,成为了当年的新栏目《第一时间》的当家小花旦。2011年8月8日,欧阳夏丹又幸运地加入《新闻联播》的主持人队伍,被认为是央视新闻“年轻化”的代表。那么女生打羽毛球能带来哪些好处呢? 1.健身打羽球时,全身的肌肉组织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绷紧及放松的互换。短短十分钟通常能已经汗流浃背了,健身效果显著。 2.塑身羽毛球运动员无论男女,身材都很匀称,尤其是女队员,四肢修长,亭亭玉立,这是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决定的打羽毛球锻炼的部位,其他运动不容易练到。 3.新陈代谢羽球运动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让身体自然排汗。借由大量排汗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让身体自然进行体内环保工程。同时,随着大量排汗,身体里的各种毒素也将代谢而出,让妳感觉到全身轻盈无负担。4.灵巧柔软比起空有蛮力,羽球运动更重视巧劲与灵活。女生在生理构造上比男生更轻盈、灵敏,在羽球这项强调速度特性的运动里,不但不会吃亏,更可能占到便宜。另一方面,羽球在挥拍击球时,常常需要运用到身体腰部等手部以外的力量,这种借力使力的发力方式,无疑需要细腻的平衡感、协调性及柔软度。 5.美容要想皮肤自然光滑有弹性,就得增加身体排毒代谢的能力。有些球友会说:羽球运动能进行最直接的美容保养。这是因为打羽球会导致大量又快速的排汗,让皮肤充分呼吸,自然洗涤毛细孔上的脏污与阻。全身气血运行活络,脸上的气色当然也会容光焕发。6.优雅羽球强调的是身体的协调性、延展性、步伐正确、动作精准。就算对手打了一个威力强大的杀球过来,只要脚步及动作正确,多数时候都能以柔克刚的轻巧回击。另一方面,因为羽球是隔着球网的室内运动,所以既不需要与对手有肢体上的对抗碰撞,也不会被太阳晒黑或受风沙拨乱了头发。让女性朋友能优雅又放心的运动。 7.社交无论是单打或双打,羽球都是个需要有伙伴一起从事的运动。同时,也因为这是一个需要预约场地的运动,所以会让我们更加有效的进行日常运动。无论是约三五好友每周一起打羽球健身,或是主动到各地区的羽球社团进行交流互动,都能让人身心获得舒展,释放平时的工作压力,甚至还能以球会友、健康社交呢。 妹纸们,要想有人爱,先要学会爱自己,现在就挑一支你喜欢的球拍,出发去球场当个健康又迷人的羽球甜心吧!
打羽毛球经常出汗的人,原来最终会这样 夏天,我们都恨不得天天躲在“空调房”里享受夏日的凉快,但这导致了夏天本该是出汗的季节,你却出不了汗!甚至还有一些人,出门时涂上止汗露等产品,以防汗水把衣服弄湿。  其实这些做法完全违背人体的生理规律,花尽心思让自己不出汗是错误的。夏天出汗少,感冒、关节炎、失眠就会找上你,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是成倍涨……所以夏天多出汗才是最健康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出汗的10大惊人好处!01:排毒防癌出汗是最好的排毒防癌方法,主动出汗能加快人体的体液循环和代谢过程,将体内堆积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排出,还能保障鼻子、皮肤、肺脏、大肠这一系统畅通。 比如,羽毛球运动员得癌症的就很少,就是因为他们身体里的铅、汞、砷这些癌症的主要元凶通过出汗排了出来。 02:润肤护肤总不出汗的人,皮肤代谢缓慢,一些废弃物难以排出。 出汗可以清洁毛孔,达到美容护肤的功效。汗液能去除堵塞毛孔的毒素,消除皮肤上的粉刺和痘痘。夏天不如多运动运动,出一些汗,你立马回感觉皮肤变得紧实细腻,有光泽,痘痘也会减少了。 03:减肥防慢病当人体运动并达到一定强度时,脂肪便会燃烧转化成热量,通过汗液排出体外。另外,出汗还能消耗身体多余能量,有助于促进脂肪的分解,有一定的减肥作用。 夏天本身细胞就会比较活跃,此时加强运动,科学排汗,效果是平时的好几倍,更有利于减肥,改善身体状况,预防“三高”等慢性疾病。 04:提高免疫力夏天多出汗还有另一个惊人的好处,那就是提高身体免疫力。 很多人为了提高免疫力经常会吃一些保健品,一些保健品中所含成分不明,有些保健品含激素,反而抑制免疫系统。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科学的出汗。研究发现,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御病毒、细菌和真菌;出汗能有效地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抗菌抗病毒的能力。比如,每天打羽毛球30-45分钟,身体微微出汗,每周5天,长期坚持,免疫力就会增强。 05:促进消化不出汗、气血运行慢了会影响消化,导致人吃不香;神经活动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导致人晚上睡不香。很多人夏天没食欲,不消化与出汗少有关,这时促进消化最好的手段就是通过运动出汗。因为出汗时会加快整个身体的代谢,有助肠道蠕动,改善消化。特别是对于有便秘的人来说,通过运动出汗,对缓解便秘也有很大帮助。06:增强记忆力出汗也会让人体细胞处于旺盛的状态,保持精神集中,增强记忆力,让大脑更有活力。 另外也有研究证实,运动流汗对大脑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能让人的记忆力、专注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07:稳定血压高血压是一种由于血管内径变窄、变硬,单位血流量受到限制而出现的一种现象,运动出汗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同时,运动出汗加快了血液的循环,有助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调节。所以,预防高血压除了饮食控制,出汗就是最佳的疗养方式。 08:保护骨骼我们都知道很多人一上了年纪都容易得骨质疏松症,是因为体内钙质流失。那么怎样有效防止钙质的流失呢? 不少人以为出汗会导致体内钙质随汗液流失,对此,专家指出,只有水溶性的维生素才会随汗液流失,钙虽然溶于水,但溶解度很低,不太会随着汗液排出。相反,出汗有利于钙质的有效保留,防止体内的钙质随尿液排出,预防骨质疏松。 09:防止结石结石的形成主要是体内的磷酸镁等无机盐类在体内结晶沉积形成。而出汗能有效排出体内盐分并保留骨骼中的钙质。 这一生理过程能限制盐和钙在肾脏和尿液中堆积起来,而这正是结石的来源。并非巧合,出汗较多的人会喝更多的水,从而也防止了结石的形成。 10:预防感冒出汗实际上有助于抵抗结核病菌和其他危险的病原体。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御病毒、细菌和真菌;它能进入细菌的细胞膜,对其进行分解。 2013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成果表明:皮离蛋白能够非常有效地对抗结核病菌和其他细菌。这种天然物质比抗生素更为有效,皮离蛋白这种天然的抗生素在微酸性的汗液中能够自然地被激活。如何才能正确出汗人的出汗方式分为两种:主动出汗和被动出汗。 主动出汗:主动出汗主要依靠运动来实现,会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能量的消耗。比如,打羽毛球、跑步等。在运动过程中出的汗最可贵,因为此为深层出汗,因外界高温而造成的皮肤大量出汗(如蒸桑拿或夏天高温)为浅表出汗。 我们不要求大家一定运动到大汗淋漓,但能运动到微微出汗、微微喘气、尚能轻松交谈的程度,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很合适了。 有条件的人,不妨每周参加1-2次运动量较大的活动,比如羽毛球、足球等,让自己体验一下“大汗淋漓”的感觉,以强化皮肤的代谢功能。 此外,即便在炎热的夏天,也可以在早上10点前和下午5点后在户外活动一下,让身体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温度,微微出汗,对健康其实是有益的。需要注意的是,汗出多了伤津,所以,我们也不能一味要求自己多出汗。不论运动还是夏天在户外活动,都不要让自己过于疲乏无力,甚至影响食欲和睡眠。 大家既要学会合理出汗,也要学会合理补水。大量出汗后,一定要补水补盐,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都可以。 被动出汗:被动出汗是通过热环境,促进人体出汗,这种出汗的方式消耗量更小,适合身体不适宜运动的人。如,泡脚、汗蒸、桑拿等。5个窍门帮助出汗 1. 运动前喝热水、热粥运动前喝杯热水或热粥,让毛孔进入将开未开的状态,再锻炼一段时间,就能让毛孔全部打开。但运动后一定不要马上吹空调、风扇或洗凉水澡,要耐心等汗消退。 2. 巧用生姜促汗出生姜既暖脾胃,又走表开汗孔。经常在空调环境上班的人,可以坚持喝生姜水,比如茶叶加生姜片泡水、生姜红枣水等,促进排汗。 3. 静坐一小时每天定时关掉空调,静静地坐一个小时,培养身体主动出汗的能力。 4. 晒15分钟太阳夏日阳光是人体出汗最佳的动力,应每天上午9至10点或下午4至5点,晒15分钟左右的太阳。 5. 自我发热可以用热水袋、暖宝宝等贴在膝盖上,让人体传热,热深入到皮肤深处,或者用热水泡脚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除了患有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的人群外,大多数人都适合依据自己的身体条件主动出汗。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出汗,户外活动不要让自己过于疲乏劳累。出汗后切忌喝冰镇饮料,要适当补充常温下的白开水或淡盐水,少量多次摄入。 冬冷夏热是自然规律,养生最重要的就是顺应四时,但是现代人活得就像反季节蔬菜一样,冬暖夏凉。大家都知道这样的菜味不好,可见这样的“反季节”生活方式,无法塑造一个健康的身体。夏天出汗,是上天赋予我们天然的保健方式。所以,夏天就应该让自己大汗淋漓,身体才痛快!不要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医药费要花千千万。 涨知识啦!原来出汗有这么多好处,赶紧分享给家人朋友吧!
打羽毛球,战术为什么如此重要? 对打球只是为了出出汗,散散心,不喜欢拼输赢的球友来说,战术兴许不是太重要,只要对其有点最基本的了解就够用了。 但是要想打得好的话,甚至想达到专业水平, 那你就得学习些基本的羽毛球战术,并能应用在比赛中。羽毛球战术的目的是力争花最少的体力达到最好的效果。合理应用战术,你就可以用脑子战胜一些身体天赋上比你厉害的对手。 当然了,你自己要花费大量的脑细胞并要保持思路清晰,尤其是在比赛中。话说回来,只有你真正喜欢打球你才会费脑去思考。因此,你自己追求进步的心才是合理应用技战术并打败高水平对手的关键。 换句话说,你需要用你的激情去比赛!可以这么说,打球靠身体,赢球靠脑子。所以要在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时走进球场,时刻准备分析对手的弱点, 然后用合理的战术击败他。 单打首先要根据对手的速度选择合适的战术。如果对手移动慢,那就打得有侵略性一些,让他四个角跑, 不要把球回到他手边他不用动就能够着的地方。 如果对手步伐很好,就要改变战术了。除了让他跑起来之外,还要分析他的球路, 试着去预判他在特定球路下的回球路线,据此修正你的跑位。 有时,喂给他很擅长打的球反而会对你有利。因为,你会预判出他的回球线路而争取几毫秒的时间。这样就会给对手双重压力: 第一,他会因错过一个得分机会而产生挫败感; 第二,他通常用来得分杀手锏被你防住了,会让他对自己的技术产生怀疑。 类似地,如果面对一个跑不死的磨王级对手,那你就需要快准狠地解决掉他。相反,如果对方体力不好,你就必须故意拉长回合数拖垮他以增加他的失误。故意拉长比赛也是一种战术。
为什么说打羽毛球才是最值得你炫耀的事? ▶ 肯定,大多数人在苦苦苦追求存款后面多几个“0”,在乎自己开什么车,住什么房…… ▶ 终有一天,当你明白了,就会发现有多少钱,开什么车,住什么房,都不再是值得去炫耀的事情! ▶ 打羽毛球的人,最值得炫耀的,是充实健康的生活方式! 打羽毛球的人,不是闲人,都是很忙的人,他们是会安排时间的人,他们是懂的抓重点的人,他们是效率极高的人,他们是思维敏锐的人…这样的人,是会生活的人。 他们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就可以让自己更容易去尝试不一样的新事物。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和事业上的机会。当别人每天不知道干什么,或每天埋头干着什么的时候;他们不停的在各种乐趣、各种充实中愉快自信的生活着。当别人每天喊生活好无聊的时候,他们全然没有无聊的概念,要么工作、要么居家、要么打球…哪有时间无聊! ▶ 打羽毛球的人,最值得炫耀的,是乐观积极的心态! 打羽毛球,让你学会如何调节情绪,让你练就抵御坏情绪的强大能力。当别人一遇到不好的事就怨天怨地,乱发脾气的时候; 当别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否定纠结,方向不定的时候;你相信的是,只要方向对了,困难是正常的,方法总比困难多! ▶ 打羽毛球的人,最值得炫耀的,是挺拔的身姿!长期坚持的运动习惯,让你避免或者缓解了长期坐姿、低头等不良姿势对颈椎的影响。 当别人患有颈椎、腰椎病,甚至弯腰驼背的时候,你依旧昂首挺胸,身姿挺拔。放眼望去,哪位球友不是器宇轩昂! ▶ 打羽毛球的人,最值得炫耀的,是日渐有型的身体线条!羽毛球帮你赶跑肥肉,彻底摆脱“微动一下,肉抖三抖”的窘境。 当别人中年发福,为一身肥肉发愁的时候,你依旧是女人眼中的“帅大叔”。 ▶ 打羽毛球的人,最值得炫耀的,是明显的抗衰老能力! 还需要多说什么吗?不需要多说什么了! 如果,你只是顾着赚钱而不运动;未来会告诉你,一切都是白忙活。 好好打羽毛球吧! 这将是,此生最值得你炫耀的事!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