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云霄 秋日云霄
关注数: 102 粉丝数: 149 发帖数: 9,618 关注贴吧数: 11
冀如锡--襄阳梦柝记 清初,永年县冀尹固村出了个工部尚书。此人姓冀,名如锡,字公冶。因其对易学颇有研究,当地人称其冀老仙,直到今天,提起冀老仙来是妇孺皆知,冀如锡这个名字反而鲜为人知了。 顺治十年,清室定鼎中原不久。草莽、流寇在全国各地还普遍存在,尤其湖北襄阳一带,流寇盗贼非常猖獗。这些流寇盗贼多都盘踞深山,时不时下山抢掠附近村庄和城池。一时襄阳境内,烽火相望,人心惶惶。不得已,民众只好自发组织起来,日夜巡逻守护,不得安枕。这年,汉军镶白旗巡抚朱国柱驻守襄阳,掌管营兵数万,但这些官兵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乘戒丵严之际,劫财杀人,于是,百姓惧怕官兵胜于盗贼,更是终日惶恐不安。 襄阳城内有一人,姓宣,名王治。家道颇丰,宣王治虽说家中殷实,但属于丐籍,(丐籍就是不属士、农、工、商的“贱民”,世代相传,不得改变。他们不能读书科举,也不能做官。贱民是等级社会中社会地位世代低于普通人的特殊的社会阶层,一般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清雍正初年废除)。有一天,宣王治家中被洗劫一空,并被杀后投尸井中。巡抚朱国柱闻听大怒,急忙召来襄阳知府。知府便是冀如锡,冀如锡来到巡抚衙门,寒暄后,朱国柱要冀如锡查办宣王治被杀一事。冀如锡说,这种案件应由县令来处理,这是县令的职责。朱国柱说,县令怎么能查明这样的案子呢?素知太守明察秋毫,你就不要推辞了,不过,你得尽快把案情查个水落石出。不然我拿你试问。冀如锡无奈,只好应允。 冀如锡接管此案后,先把宣王治无辜的左邻右舍释放回家。然后带人来至发现宣王治尸体的那个井旁,大声呼喊死者的名字,要宣王治的阴魂跟随自己走,呼喊完毕,如锡及随从一行朝着城隍庙走去。进入城隍庙后,如锡拜了三拜说,城隍老兄,我们都是襄阳的地方官,何不帮我查出真凶,为民伸冤呢!言毕,仰望祠堂的匾额,自言自语说:“威灵”,哈哈哈!如锡无知,不知有何“威灵”?好好好!一言为定,我愿十日为期限。冀知府的言行,令随从人员都象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随后的几天,冀如锡派出捕快四处调查,希望获得点线索。可几天过后,一点蛛丝马迹也未找到。因此,冀如锡坐立不安,闷闷不乐起来。 一日已就寝,梦中忽然听到急促的梆子声,伴随着梆子声还有人的喊叫声,“小北门有水啦”,这里说的水其实是火,就是说小北门着火了。这是因为当地忌讳言火,才用可以救火的水来代言。自从明末兵燹之后,只要有失火的地方,包括民房,所有官吏都得前往救火。就算是巡抚也不例外。冀如锡惊起,忙问左右,左右却面面相觑,都说没有听到任何动静,如锡稍加思索后,哈哈大笑说道:这是我呓语!是我呓语!随后再睡,刚刚迷胡着,听见梆子声更加紧促,还是有人喊着“水,水”。如锡猛的坐起,怒问左右,左右还是告知,并未听到梆子声。如锡说,那就不睡了,坐等天亮吧。天亮后出门逢人便问,深夜时可否听见报警的梆子声?所有的人都是同样的回答:没有。 一会,一差人自小北门来说,夜间小北门真的有失火之事。但幸未酿成大火,只燎了几个椽头,因发现及时,随即扑灭。但敲梆子报警的事儿确实没有,如锡愕然,良久,才要去看案卷,这时,见捕快押来一人跪于阶下,讯问得知,此人因乘失火偷盗衣服才被抓来的。如锡心里一动,联想到夜间梦中诡异的梆子声。而此人恰巧在这个时候被抓来,如果没有杀人命案,神明何以如此提示我?我姑且试试他再说。于是当庭鞫审,开始的时候此人力辩,如锡愤怒的把惊堂木一拍说:“盗窃衣物罪小,先说说你是怎么杀死宣王治吧?”,此人闻听,脸色大变,良久方说:“囚犯不认得宣王治”。如锡随即让手下拿出各种刑具来吓唬他说:“尔等之事我已俱悉,按法理应杀人者偿命,但自首者可以宽恕,尔如吐出实情,尚可活命,否则,立毙之!此人大骇,表示愿意坦白一切,如锡大喜,随即酌以酒赏于该囚犯,告诉他,你先喝着,一会等到了公堂,再把真相如实相告。随即令郡丞把所有的城门关闭,以防不测。又令司理官严监此犯,不得与外人见面、说话。并急忙告之巡抚朱国柱:杀人者已抓获•••••朱巡抚听完道:说说,下面该怎么办?如锡回答:如今城内城外到处都是草寇、盗贼,危机四伏,正当这人心惶惶之际。如果抓捕太急,恐生他变,况且此众盗贼不是衙役就是营兵,若单让我这个知府来审判,恐有庇护其党之嫌,以后难以说清。不如来个文武同堂共审比较合理,中丞以为如何?朱国柱点头,依之言。
永年历史名医——胡鲤 明末,永年张固村出了个神医,姓胡名鲤,工部尚书胡瓒重元孙(五世孙)。自幼聪敏过人,悟性极高,喜好医术。阅览了不少医书,每次读完后,总是付之一炬,从不保存,再问时,皆能倒背如流。 有次在路上遇到一个叫弓尚贤的农人,观其色相,吃惊不小,随即叫住这位农人,说:看你脸色不好,是不是那里不舒服,我是医生,我先给你号号脉,农人从之。通过胡鲤的诊断,知道此人已病入膏肓,回天无力。就劝农人说,回家好好休息,吃点好的,别出门走动了。农人走后,跟同行的人说,此人明日中午当死,果然,这位不幸的农人在第二天的中午撒手西天。 胡鲤有一族侄媳妇,因难产突然停止了呼吸,无奈之下,请胡鲤前来医治。胡鲤诊断后说,这是难产出现的暂时昏厥,还没有死,生下来一定是个男婴。随即叫人撬开其口,把配好的药汤灌了下去,稍停,孕妇总算缓过气来,产后,果然是一男婴。 一次,村里一孕妇同样难产,昏死过去,家人急忙请来胡鲤,胡鲤诊断后,要来缝衣服用的针扎了几下穴位,孕妇遂顺产一子,母子平安,邻里感激不尽。 胡鲤有一表亲姓李,有次,李老爷子病危,服了胡鲤两剂药后,转危为安。此时李家有叫芝田的人陪胡鲤说话,此人谈笑风生。但胡鲤却笑不出来,说,你安排后事吧,七日后当死。这是你的病决定的,谁也救不了你!。逾七日,芝田果死。 还有一次,李养冲次子李芳蕰将要前往京兆赶考,偶然遇见胡鲤,胡鲤说,看起来你现在没啥病,可病在形成,按时间和路程计算,应该在你走到赵州时,病当发作。这次的会试真是不巧,试期过后方能病愈。芳蕰心想,都说你胡鲤是神医,也不至于神到如此地步吧!总不能听你的话,放弃会试吧!芳蕰未信,如期前往京师。果然,走到赵州时,病情发作,无奈回转永年治病,却也会试过后,芳蕰得以痊愈。 饶阳有一高官姓路名区,病痢二年,名医一茬一茬地换,就是治不好这位高官的病,所有的名医都诊断是痢疾,也换了不少药,改了不少方,病仍没有好转。偶然听到胡鲤的名气,不远千里请胡鲤前往。胡鲤的诊断却是肠痈,也就是现在说的阑尾炎,胡鲤确诊后,但不明说,以保全那些“名医”的脸面。而暗地里投用治疗肠痈的药剂,不多日,高官乃愈。诸“名医”感恩戴德,佩服之至。 曾有名叫张琦的军官,妻子病重,请来胡鲤,胡鲤诊断后说:在夫人怀孕期间,曾用过药,造成胎死腹中,是一男婴,左背已烂。投药后,果然产一男胎,而左背腐烂,妇人无恙。 多年来,得以胡鲤所治者,皆应手而愈,极少数无可救药者,胡鲤终不投药。因胡鲤医术高超,跟随其学医者达百人之多。晚年,其子胡福宏高中进士,出任诸城知县、兵部主事、监军佥事、怀来兵备副使等职,胡鲤因子贵,封兵部主事。次子烈宏,贡生,三子禧宏,顺治甲午举人。其孙芝发,顺治丙戌进士,任户部主事。
永年县岳庄的来历 岳庄,相传原村名叫李庄。在大宋年间一个冬天,有位衣衫褴褛的民妇,领着两个儿子,一个十四、五岁,一个十七、八岁,沿着河南到河北的御道一路乞讨来到了李庄,又冷有饿,便住在了村头的土地庙里。第二天上午,员外李三俊去庙里降香,发现了母子三人,便问他们是哪里人,因何落魄到此?那位母亲回答说,妇姓丘,是河南清丰人,因遭洪水,庄田俱毁,无奈背井离乡,流落至此。李三俊一向善良为人,便将他们领到家中,待其吃饱后,又提出让他们留下来,两个儿子可帮人下地干活,母亲可在家帮人洗涮。母子三人商量后,同意留下来。可是没过多久,一天,李三俊从外急急忙忙回家中,说:“刚才有几个官兵在村头饮马,问他们有何公干?”他们说“在寻找朝廷钦犯”民妇话未听完,便非常慌张,忽然跪在李三俊面前,细说了他们母子三人的真实身份。她就是抗金英雄岳飞的妻子李氏,两个儿子是岳霆和岳震。原来,秦桧将岳飞陷害致死后,还要将岳家人斩尽杀绝,以绝后患。李氏不得不带着两个儿子,隐姓埋名,逃亡他乡。李三俊明白真相后,觉得岳飞家眷后人在这里也不太安全,便给了他们三匹好马和盘缠,让他们远走高飞。后来岳飞的冤案得以平反,曾有岳家后人来村答谢,李三俊才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讲给了众乡亲,乡亲们对民族英雄岳飞都很崇敬,听说后都感到十分自豪。为了纪念岳飞,经村民协商同意,报地方官员批准后,将李庄改成了岳儿庄,后又演变成了岳庄。
人生至境是不争 恬静出尘心自宁 (转) 生活中最纷扰的一个字:争。这个世界的吵闹,喧嚣,摩擦,嫌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争的结果。明里争,暗地争,大利益争,小便宜争,昨天争,今天争,你也争,我也争,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能容得下一颗自私的心了。 生活中,可以有无数个不争的理由。心胸开阔一些,争不起来;得失看轻一些,争不起来;目标降低一些,争不起来;功利心稍淡一些,争不起来;为别人考虑略多一些,争不起来……,但欲望,让每一个人像伏在草丛深处的狮子,按捺不住。 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非分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也就是说,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甚至你死我活争到手的,不是快乐,不是幸福,不是心安,只是烦恼,痛苦,仇怨,以及疲倦至极的身心。 不争不好吗?哪怕是少争一点,把看似要紧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你会发现,人心就会一下子变宽,世界就会一下子变大。也因了这少争,笑脸多了,握手多了,礼让多了,真诚多了,热情多了,友谊多了,朋友多了。一句话,情浓了,意厚了,爱多了。喧嚣的人世,刹那间,万噪俱寂,恬静出尘。 常记得,乡下三四月间,一院子春花烂漫,桃李吐芳,鲜花傲放,姹紫嫣红,竞相争奇斗艳。然而,荒凉的一角里,总有一针或几针芥草窝在石板下,独自努力地绿着,尽管它仅有一点鹅黄,显得孤单,弱小,了无生气,但它依然是春天的一部分——渺小而又顶天立地的一部分。 是的,这个世界不会厚此薄彼。你没必要去争什么,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不争,是人生至境。英国诗人兰德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祷聪明山记 —— 卢顼 聪明山之神,盖ㄈ落上古,不知其始兴也。若曰福善祸淫之谓聪,降祥毓物之谓明,美称备焉,取名斯在。观夫群山逶迤自西北,而兹镇秀拔,屹临东夏。揖岱宗於远邑,延旭日於高标。豁开广平,千里如砥。灵源森麓,回合窈冥。禳祈必徵,如睹。祀典曰:「山川邱陵,能出云为风雨,有功及物曰神,诸侯在其地则祭。」元和丙戌岁,右仆射范阳王总戎之三年,诏自上党抚巡东封。登车誓师,《页》若画一,万旅齐列,千轮比冲。振荡林峦,翩翻旆旌,雷动云驰,不闻人声。公清明在躬,文武是宪,翼圣济俗,宣威靖难。申伯旋谢,太公祖齐,华夏具瞻,今古荣观。冬仲月生魄,至於兹山,斋庄庙庭,躬执祀事。於是大备空曷,毕陈牺牲,神之格斯,歆我明德。君子曰:「』惟精诚通乎神,惟聪明应乎人,天地交泰而观人用,神人和叶而茂勋立。」公之举也,神之助也。不然,何年祀未几,而变化神速臻於是耶?故《诗》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又曰:「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其在於公乎。」顼谬职分符,今逾一纪,获奉威命,旧邦惟新,黎庶其苏,邦家之庆,祝公寿考,永固河山。夫「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乃刻石以纪,传於后人。自公及监军使幕客郡守列将等,咸载名氏云。元和四年七月九日记。 卢顼,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生卒年不详,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己巳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六人。同榜有杨巨源、斐度等。考官:礼部侍郎刘太真。 卢顼取状元后入仕。唐德宗时曾为昭义留后,不久被王虔休召为掌书记,后授洺州别驾。官至泽州刺史而终。 卢顼喜作文,《全唐文》存其《祷聪明山记》一篇。 在朱山上,距“群臣上酬”石刻东10多米处,有唐代贞元石刻,石刻的内容就是卢顼与几位官僚同登朱山的记载。今春曾登朱山专看了这一石刻。因石刻较高,看清内容也不易,再就是石刻的石质远不如“群臣上酬”石刻,几处风化的看不清字迹。
河朔诗派领袖申涵光 申涵光(1619~16┐┐)直隶永年县(今河北省永年县申庄)人,字孚孟,一字和孟,号凫盟。明末清初文学家,河朔诗派领圞袖人物。明太仆寺丞申佳胤长子。在其父申佳胤宦中州铨部时,涵光随父任上,后因公事,其父需往来两京间,居无定所,申涵光回到老家永年支撑门户。 申涵光之生平 申涵光十三岁曾从父宦游,在其父申佳胤出任南京国子监博士时, 把涵光的诗作拿于江南名士罗文止、章大力看,两公看后皆击节叹赏,赞不绝口,时年涵光22岁。其父佳胤恐其因作诗误了科举,严厉制止其再攻诗作。那时涵光常与好友游览名胜,饮酒作诗,所作之诗已有唐圞人风范。虽有新作不再示人,因此,父亲的制止并未影响涵光的诗作日益圞精进。 其三弟申涵昐曾在《忠裕堂集》中写到:先伯氏,讳涵光。生而天姿颖异,神采内敛,寡言笑,不喜声色。于经、书、子、史无不涉猎。能文章,下笔泊泊数千言立就。年十五,补邑庠生。为举子业。不拘行墨,精神奥博,顿挫浏漓,出入左国史汉之间。以是文名日噪。郡中诸先达,争为延誉。 崇祯十七年(16圞44年)甲申之变,二月,申涵光奉老母避乱西山,于广羊山(今沙河广阳山)顶筑茅屋安身。与同来避乱之巨鹿杨思圣,鸡泽殷岳、殷渊兄弟定为患难之交。期间,涵光收到父亲佳胤寄来的家书,书曰:“有行己曰义,顺数曰命,义不可背,命不可违,受国重恩,誓以死报”之语,申涵光捧书泣曰:吾大人志决矣!奈何!吞声饮血,不敢有伤老母心。 三月,京师破,申佳胤终以身殉国。涵光闻听噩耗,昏死于地,良久方苏。五月,二弟涵煜侍王氏母冒万死逃离京圞城,狼狈归来,兄弟抱头痛哭,恍如梦里。见父亲尸骨未运回,涵光奋不顾身,遂冲锋蹈刃,北上迎柩,至栾城,阻月余不得进。此时,有一义佣押运佳胤灵柩南来,此佣名徐起凤,金陵(今南京)人,被雇于申家。申佳胤殉国后,童仆尽散,唯徐起凤守护着佳胤灵柩,等待时机好运回永年故里。谁知,京圞城尚未安定,李自成却败于清兵,眼看京圞城难保,李自成下令焚烧起宫殿及附近的民居来。有寇来烧佳胤的宅寓,起凤叩头相求曰:我主忠臣,柩在内,望放过此宅!中有一人用刀背拍打起凤,起凤依然不肯离去,众寇感其义,离去。随后,起凤找来三十余金陵同乡,移佳胤灵柩于天宁寺,才得以保全。后申家感其恩,变卖田地、住宅为起凤娶妻成家。从此徐起凤也定居永年。 七月,北方的大局已定,但南明势力还在,申涵光为父亲以身殉国大节不被埋没,以看
永年古诗欣赏 (吧刊预选) 永年古诗欣赏 1、赠临洺县令浩弟    李白 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钓水路非远,连鳌意何深。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 2、除夜宿洺州       白居易 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 3、保庆寺          司空曙 黄叶前朝寺   无僧寒殿开     池晴秋出曝   松瞑鹤飞回 古砌碑横草   阴廊画杂苔     禅宫亦消歇   尘世转堪哀       4、聪山              张凤翔 水荡孤城澹夕曛    聪山翠绿望中分 双峰遥控飞狐岭    叠嶂轻浮涿鹿云 翠滴芙蓉青飘渺    霜凋橡栗叶纷纭 莫言二酉钟灵地    幽丽应藏石壁文   5、   谒冉子祠      李养冲 何年贤哲过洺州,城有祠堂野有丘。 荒草连阡迷岁月,明禋展敬报春秋。 德星自是常临赵,礼教于今尚秉周。 凭吊欲寻迁牖处,东西瞻眺几夷犹。 6、家园            申佳胤 吟魂日逐滏河滨    击钵呼瓢待主人 白社生涯悬十亩    清鞋消息属三春 藤萝启事江湖邈    风月怜才雨雪新 矫首午桥烟树外    醉醒双眼卧苔茵                          7、娄山怀古   白南金 千载屯兵事已非    言寻故垒尚依稀   寒烟不锁青山色    每至登临翠满衣                             8、荷花馆次赵二瞻令君韵   胡凤阁 暂逐仙槎入水云    尊开凉阁占幽芬 烟凝曲槛风香合    月下孤城夜色分 为爱波清催洗盏    还怜调合许论文 芳洲是处堪移席    灯火防惊鸥鹭群                          9、临洺怀古       马任远 洺水淞洄晚不波    荒堤丛柳望临河 平沙游鸟飞栖少    古道行人向背多 戌垒寒烟余牧径    信宫废址有樵歌 风前凭吊空悲切    瞬息兴亡可奈何 10、望娄山         申涵光 草径倾危百丈悬    山头楼阁销春烟 醉中曾倚楼前树    当日登临是少年 11、登饮城南水亭       申涵煜 春暖初登阁    凭高就远风    正怜幽兴寂    深喜一樽同 柳过城头绿    花从雨后红    晚来归意懒    潦倒月明中 12、紫山书院观莲骤雨      申涵昐 香风抱郭对芙蕖    水阁凉吹亭午余
全国博物馆网站大全 安徽 安徽省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ahm.cn%2F&urlrefer=eb4e39c8b5abc430a4e109ad250b836c 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268号 安徽 九华山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jhsbwg.com%2F&urlrefer=7bd26c4755d141b9b31fa157db17fe5b 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 安徽 潜口民宅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qkmz.com%2F&urlrefer=5977d9642fe9d2cf641c8fe45bec6dee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    安徽 安庆市博物馆 http//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aqbwg.cn%2F&urlrefer=332253cd1ede50df85e2bbc599540132 安庆市沿江东路150号 澳门 澳门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macaumuseum.gov.mo%2Fmainchi.htm&urlrefer=d8918730b3f158508d7c7427132ff9ed 澳门博物馆前地112号 澳门 澳门艺术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artmuseum.gov.mo%2Fmain.asp%3Flanguage%3D1&urlrefer=6d19967e155fac17ab0a2f6ce1de74fa 澳门新口岸冼星海大马路澳门文化中心 北京 北京大观园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jdgy.com%2F&urlrefer=628ae297ce87959f718b30e9fea407a1 北京市宣武区南菜园街12号 北京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eijingmuseum.gov.cn%2Fbjgjg%2Findex.htm&urlrefer=73e12d413fc77bf71a179795e8808730 北京宣武区东经路21号先农坛内 北京 北京皇城艺术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uangcheng.org%2F&urlrefer=355069962eb91a5d781d3aa92d587515 北京市东城区菖蒲河沿9号 北京 北京鲁迅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luxunmuseum.com.cn%2F&urlrefer=5db0b935e8683c5e5dc62cfcd740c002 西城区阜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 北京 北京民俗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dym.com.cn%2F&urlrefer=43679a9c6b5bc2a680a7794c12518154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北京 北京天文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jp.org.cn%2Fmisc%2Findex.htm&urlrefer=27cabcc01f5887df9f0e4df847490cc1 北京西直门外大街138号 北京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emuseum.org.cn%2F&urlrefer=8b9dcc26b0506ec81c4a0d723bfbfd9a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一号 北京 北京自然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nhm.cn%2F&urlrefer=551858c152ed3600be21a7e4a6996891 北京市天桥南大街126号 北京 古陶文明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tbwg.com%2Fmain.asp&urlrefer=5d47e392ac56c298ad72c691391cb0a0 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内西街12号(大观园北门) 北京 故宫博物院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dpm.org.cn%2F&urlrefer=7f7bb663b0b32add1227485eeed3882d 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北京 国际友谊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friendshipmuseum.com%2F&urlrefer=f67b3df63e3e82221d1e8dc19e37d629 北京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北京 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ladaily.com.cn%2Fitem2%2Fjb%2F&urlrefer=95d750f5b4bffa4a3264be2bff247f2e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北京 老舍纪念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jlsjng.com%2F&urlrefer=604b78abb0abd94cb9a59a0cf509a25c 北京市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 北京 梅兰芳纪念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meilanfang.com.cn%2F&urlrefer=210e681b909ac7174b7bcb3e1b05ee86 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 北京 明十三陵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mingtombs.com%2Findex.asp&urlrefer=1745abe0f2a1631b8c560bc10b11d5be 北京市昌平区长陵镇十三陵特区 北京 平北**战争纪念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ingbei.com.cn%2F&urlrefer=98e855c5dbf9b25b8edf83e36d4d19f6 北京市延庆县龙庆峡 北京 首都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eijingmuseum.org.cn%2F&urlrefer=3968207db3ef39842b03e7266ff38254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
韩学者称韩国人祖先发明汉字 表示中国学界承认 韩学者称韩国人祖先发明汉字 表示中国学界承认 据4月2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韩国语言学泰斗、仁济大学硕座教授陈泰夏近日在韩国丵保守媒体上发表文章,称“汉字并非中国文字,而是我们祖先东夷族创造的、我们的文字。中国学界也承认这个历史事实,只有韩国不知道。”这番话引起热烈争议。      韩国网络媒体newdaily17日发表长篇报道,援引陈泰夏的话称,“汉字”这个说法并非因为是中国汉族创造的文字,汉族没有创造汉字,汉朝时也没有“汉字”这个名称。汉字是韩国人的祖先东夷族在甲骨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他还称,中国文史学家林语堂、王玉哲等都研究考证了汉字的渊源,认为它是东夷族的文化遗产,中国的文字都是东夷人创造的,孔子也是东夷族殷国的后裔。      陈泰夏还说,曾任韩国首任文教部长官的安浩相曾向林语堂抱怨中国汉字给韩国带来不少问题,但林语堂告诉安浩相说:“这是什么话?汉字是你们东夷族创造的文字,难道你们还不知道吗?”陈泰夏称,韩国人“将汉字当成外国语的做法实在是无知的自暴行为”,“汉字与最科学的韩文是一心同体,是韩国语的两个翅膀,拥有如此理想的语言结构的国家只有韩国一个”。      据悉,73岁的陈泰夏在1998年成立“全国汉字教育促进总联合会”,之后每年都在媒体上刊登广告,推广韩国汉字教育。2006年,韩国《中丵央日报》报道了陈泰夏“围棋发源于韩国”的论调。2009年,韩国20位前总理在陈泰夏拟定的倡议书上签名,督促政府加强汉字教育。      陈泰夏“韩国创造汉字”的主张在韩国网上引起一阵兴奋,但韩国各大主流媒体均对此保持沉默。近几年,中韩民间就文化遗产等问题发生过不少争执,两国官方则对此类问题保持低调。(本报特约记者 辛司可)
历史上真正最长寿的人是谁?(转) 人们普遍认为彭祖是历史上最长寿的人,《国语》和《史记》上都有记载传说他活了八百年。      彭祖是上古五帝中颛顼的玄孙。他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到殷商末纣王时,已七百六十七岁,相传他活了八百多岁,是世上最懂养生之道、活得最长的人。他的养生之道被后人整理成为一部《彭祖经》传世。      其实这是个认识误区,历史上真正最长寿的人并非彭祖。之所以产生这个认识误区,皆因我国远古时对年的计算没有统一的标准。彭祖生于四川彭山,长于彭山,晚年终老于彭山。在彭山一带的乡间至今流行一种“小甲子”计年方式,即六十天为一年。刘继兴考证,从孔子墓出土竹简上记录发现,古代纪年确有以60年为1岁的说法。按此换算为现今的计年标准,彭祖只活了一百三十多岁。史学家还认为,所谓彭祖年长八百,实际上是大彭国存在的年限。      历史上留有文字记述的年寿最高者,当数清代的李庆远,活了257岁。      李庆远是位传奇人物,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卒于民国24年(1935年),终年257岁。因为他对中医中药、尤其对养生术的研究和实践,都有不凡的造诣和成就,在200多岁的高龄时,其言行举止仍如同壮年,所以被人们誉为“神仙”。      李庆远原籍云南省,又名李青云,90多岁到四川开县定居,一生娶过24任妻子,膝下子孙满堂。      民国十六年(1927),李青云应四川军阀杨森的邀请去万县传授养身之道。杨森对李敬若上宾,为李特制全身新衣,请照相馆照相放大陈列在橱窗里,标明“开县二百五十岁老人李青云肖相,民国十六年春三月摄于万州”。一时之间省内各报竞相作为奇闻报道,轰动全川。因李讲不出养身奥秘,不久即送返开县。民国二十年(1931)《万州日报》九月十五日又载:“开县二百七十三岁老人李青云,已于前晚由陈家场 到万,住李家花园。老人系应王师长之邀到万的……”      在李庆远250岁那年,他的同乡、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先生专程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李庆远兴致勃勃,引经据内典,对养生术作了长篇宏论,既谈个人的养生实践,又论古今养生有道与无道的经验与教训,被刘成勋先生详细记录下来,整理成为《自述》一文,留存后世,至今仍为养生名著。      刘成勋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但当时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怀疑和否认,后来经多方考证,才得到证实。      在《自述》一文中,李庆远认为:人的寿命有长有短,这是由元气所主宰的。元气,又称原气,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滋生。它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上、中、下焦)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为生化动力的源泉。      他形象地把爱护与不爱护元气,比作蜡烛存放的位置。若是把点燃的蜡烛置于罩笼内,则燃烧的时间长;若置风雨中,则时间必短或即熄灭。养生之道,亦是如此。      李庆远非常欣赏老子之言:“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萦萦。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他说,此中妙旨,往往被不善养生之庸人所忽视。他还十分欣赏清代学者陆陇其的一段话:“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益寿延年。”李庆远称:“此真养生之妙诀,益寿之良箴也。得此可以长生,不必采灵药、炼金丹也”      他根据古人的养生理论,特别强调善养生者必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根本。      李庆远在讲到自己的养生经验时说:“食不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余生二百多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亦不作过久之酣眠。”“饥寒痛痒,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爱自全之道,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      他还讲到生活细节的注意事项。他提出,凡细小之事,人们往往容易急躁,如此必然伤身。他告诫人们: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身,损伤至极,即可亡身。所以,按着先人的养生术,行不疾行,目不久视,耳不极听,坐不至疲,卧不至吸;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此乃长寿之道也。
李连杰赴永年拜祭太极宗师:把太极拳推向世界 为了纪念杨氏太极宗师杨露禅,经功夫巨星李连杰提议,全球首个杨氏太极苑在该县广府古城兴建。      据永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平海介绍,该县将在广府古城城外东南5公里处修建杨式太极苑。太极苑占地50亩,建有杨露禅及其子孙的陵墓、太极拳习练广场、太极拳史展馆、太极拳理论碑柱等。建成后的太极苑兼具生态园林、休闲养生佳境,谈拳论剑平台等功能。      杨露禅曾孙杨振铎表示,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简单易学使得杨式太极拳风靡海外。目前,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数以亿计的杨氏太极爱好者。      河北永年是太极拳的中兴发祥之地。此间官方称,修建太极苑,将为全球杨氏太极研习者提供祭祖之处,研习太极之地。 “太极宗师杨露禅祭奠活动”在河北省永年县广府古城杨露禅墓地新址“杨氏太极苑”举行,功夫巨星李连杰与杨露禅先生的曾孙杨振铎夫妇依次向太极宗师杨露禅碑上香、敬献花篮、鞠躬行礼。      “杨露禅先生创立的杨氏太极拳,在今天仍有数以亿计的人在习练,作为一名武术弟子,我很早就想拜祭杨露禅先生。我们要不忘中华民族的美德,把太极拳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在当天的祭奠仪式上李连杰深有感触地说。      杨露禅是清代太极名师,河北省永年县广府人,曾三下陈家沟,深得陈式太极拳精髓,后经自己改良,几经修改定型,慢慢发展成如今的杨式太极拳。永年是太极拳的中兴发祥之地,诞生了杨露禅、武禹襄两大门派太极拳创始人,并衍生孙式、吴式太极拳派,成为闻名世界的太极胜地。 据新华社
喂养善良 清嘉庆年间,有一个叫周维城的人,因孝顺父母闻名遐迩。据说,一个老头看到周维城,没说几句话,就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当下,把女儿许配给他。         这个事有点夸张,但更特别的事还在后边。         一个曾跟他一起做过买卖的朋友,活得有点落魄,实在混不下去了,跑到他这里,希望能得到救济。周维城二话没说,拿出钱来资助他。         然而,朋友走的时候,有人从他的行囊里搜出了店里的东西,大家都很气愤,把这件事告诉了周维城。哪知,周维城赶紧让人把搜出来的东西放回到朋友的行囊里,而且,特别叮嘱大家不要说破这件事。后来,朋友再来,周维城待他还像原来一样。         店里的伙计觉得他太过善良了。他笑笑,说,有两个人的故事,我一直忘不了,也讲给你们听听。         一个人姓吴,徽州人,在富阳一带做买卖。每年的年末,到了晚上,夜深人静,他都要怀揣好多金子,奔走在里巷之中。只要碰到穷人家,他就会把金子放在这家人的院里,而且,做得悄无声息。也因此,好多穷人家的年,过得有滋有味,却没有一家知道,这钱是谁给他们的。         另一个人姓焦,江宁人。有一次,他带三百金来富阳做买卖,正赶上江水泛滥,好多人家都被水淹了。他急了,拿出三百金来,说,谁能拯救落入江水中的人,救起一个,我就给一金。此语一出,会水的人,纷纷下去救人。他没有食言,好多落难的人被挽回了生命。他出钱,为他们买吃的喝的,水患过去之后,还给他们盘缠,送他们上路。那一次富阳之行,他买卖没做成,却把三百金花得一干二净。         然而,自始至终,姓焦的商人没有说过一句可惜的话。         至于周维城讲完故事后,店里的伙计们怎么样了,我们无从得知。但周维城的故事让我联想起另一个人———陈光标。         有“中国首善”之称的企业家陈光标小时候家里特别穷,为了分担家里的贫苦,他挑着水到几里之外的集镇上去卖。他清楚地记得,尽管使出浑身力气吆喝,“卖水啦,卖水啦,1分钱随便喝”,可是没有人来买他的水。         就在这时候,一个让陈光标永生不忘的陌生人,走到了水桶前。他摸出2毛钱来,给了小光标,说,孩子,我买水。他只是象征性地喝了三两口,然后,留下一个微笑,走了。         当时的2毛钱,对小光标来说,不啻于一个天文数字。他紧紧地攥住了2毛钱,也为他的人生攥住了一颗善良的种子。而那个温暖的微笑,最终让这颗种子,长成了今天善行天下的参天大树。         把这两个人的故事写出来,我只是想说,在人性的美面前,有三种人:一种是麻木冷漠的人;一种是相形之下,意识到自身卑琐的人;而另一种人,却用温暖点燃了他人的温暖,用善良喂养了自我的善良。  
哪些成语难倒了九成中国人 【明日黄花】 指“过时之物”。或许有人觉得,“明日”哪里不过时?“昨日”才过时哩,便想当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黄花”——谁下的命令?凭啥愣改呀?        这个成语的出处,源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空穴来风】      原指有根有据的事儿,结果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真是“瞪眼说瞎话”。        这个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呢。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 【床笫之私】      床笫(zǐ),是个迷人双眼的“马甲”,很容易误作“床第”。虽然两者模样酷似,可惜,后者根本不是中国话——对不起,俺眼神儿不好。      床,好解释;笫(读作“子”),指“垫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铺。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但换上“床第”这套“马甲”,就什么“讲儿”也没有了。 【七月流火】      本指“天气转凉”;后人竟望文生义,愣说成“盛夏时节,天上下火”——为啥天太热?原来“太有柴”了。      语出《诗经 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 象称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见,“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豳风》里这两句话说:“天气越来越凉了,该做棉衣服了。” 【美轮美奂】 只形容建筑之美,如今,被滥用到所有事物上。尤其是电台、电视台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半吊子主持人,往往是张嘴就来,出口成错——错了也不改,脸皮就是厚。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 檀弓下》:晋文子赵武家里新落成一所房屋,晋国大夫张老去祝贺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轮,是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谷仓。这个成语指高大的意思,专门形容房建筑屋高大华丽。现在?连唱歌跳舞、喝酒吃饭都“美轮美奂”了,上哪儿说理去? 【振聋发聩】 本意是声音很大,令人警醒;竟被误作听力下降,像个呆头呆脑的聋子——把醉汉弄醒?把醒汉弄醉?甭管怎么说,先把意图闹清楚;否则,干完活儿,准挨大嘴巴。      这个成语的出处在清代大才子袁枚那里,他写过《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中有句话:“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聩,耳聋。“振聋发聩”,即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始作俑者】 原指做坏事,引领歪风邪气的“第一人”,现在,居然摇身一变,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起码也是开先河的任务——看来,“屎盆子”完全可以扣在正面角色脑袋上。尝尝鲜儿吧您呐。      出处在《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是理所当然的贬义词。
人生没有草稿 我们平时认为的许多草稿,其实就已经是人生的答卷——无法更改。      有一位学生学习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自己一直没有大的进步。      老师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      从此以后,这位学生就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果然,写字大有长进。问其原因,老师说,因为你用旧报纸写字的时候,总感觉是在打草稿,即使写得不好也无所谓,以后还有机会,所以就不能完全专心;而用最好的纸,你就会感觉机会的珍贵,有一种很正式的心态,从而也就比平常练习时更加专心致志,用心去写,所以字也就能够写好。      回首我们走过的人生路程,确实有草稿上练字的那种心态,以至于使许多愿望没能实现。其实就是因为曾经以为自己还是来日方长,所以才一次次失去难得的机遇,白白浪费了一张又一张的人生好纸。老是在以一种非介入的心态做事,只是把生活里的许多事情当成演习,而不是真刀真枪的实战,所以就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和专长,更没有全力以赴地去做事,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许多时候,我们老是在犯这样的错误:总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不珍惜生命;对人生就像写字一样,往往不注重字写得怎样,而只是看花费了多少纸。      生命不应该打草稿,而现实的生活其实也不会给我们打草稿的机会,因为我们所认为的草稿,其实就已经是我们人生的答卷——无法更改,亦无法重绘,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次机会,认真对待每一天。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自己碌碌无为而羞愧……”      珍惜生命,摈弃苟且偷安,抓紧争分夺秒,待到硕果累累时,才会真正懂得生命的快乐。在人生的海洋中,我们都是赤裸裸的泅渡者。只有不断地修正航向,激励坚强的意志,才能抵达生命的彼岸。除此,我们别无选择。      季节可以重复,时间可以重复,金钱可以重复,惟有生命不可重复。生命之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永年洞头村的来历 转自《邯郸新闻网》 在永年县洺河南岸,有一个村庄名叫洞头。说起洞头村村名的由来,与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挥兵打仗中采取的高超战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传,窦建德定都洺州后,因施政有方,百姓拥戴,一时间,夏国境内“夜不闭户、商旅野宿”,城乡到处呈现出祥和安定的局面。随着夏国势力的不断扩大,远在长安刚刚建立政 权的唐王深感不安。为了铲除窦建德的势力,扩大和巩固唐朝的权力,唐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攻打窦建德,以期消灭夏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面对唐王朝的大举进攻,夏王窦建德急忙召集部下商议如何应对。      “严守洺州,城在人在!”有的将领慷慨陈词,誓与唐兵决战到底。      “敌强我弱,与其死打硬拼,不如暂时放弃洺州,迅速转移,保存实力,他日定有回转之机。”有的将领主张实行战略转移。      面对众将不同观点,窦建德离开帅位,在宫内踱来踱去,思忖良久,一个大胆的战略方案在心中油然而生。      他对众将说道:“敌我悬殊太大,死打硬拼,只能是鱼死网破;在敌人面前转移又暴露了我们的弱点。与其束手就擒,不如与敌智斗!”      “大王有何高见?”诸将急忙问道。      “以我之见,不如高筑城池,严密防守,再从城内挖取一条行兵地道通往城外,周而往返,以此迷惑敌人,汝看如何”      “大王高见!”诸将一听,顿时群情振奋,振臂高呼。      之后,洺州城内军民齐心协力,从城内向城外挖出了一条行兵地道,城外地道口直通洺河岸边离唐营很近的地方。为迷惑敌人,夏王还命兵丁把从地道内挖出的泥土筑成土堆,在城外依次排开,土堆周围用草席围上,上面插上旗帜,远远望去,犹如粮囤一般。后人称这些土堆为“虚粮冢”。      却说秦王李世民带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洺州地界,在娄山顶上安下营来,准备日后与窦建德开始交战。      窦建德闻听唐军来到,次日一早,便命令所有士兵扛起大刀和长枪,从洺州城里洞口下去,沿着地道,从洺河岸边洞口出来,然后排好队伍,唱起嘹亮的战歌,从地面绕着转回城区。这样轰轰烈烈地周而往返,场面蔚为壮观。      秦王李世民在娄山顶上远远望去,但见洺河岸边旌旗招展,喊声震天,高大的粮囤一个接着一个,成千上万人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犹如神兵天降。望着远方如林的队伍,李世民心中暗想:莫非窦建德真的有呼风唤雨的本事      这时,探马来报,说夏王兵足将广,粮草充足,功之十分不易。李世民闻报,不仅扼腕叹息:如此发不完之兵,吃不尽之粮,真乃望广府易,攻夏兵难也!      李世民原本想这次出兵会一举攻下广府,如今见此情景,不敢冒然进兵,只好撤兵,回去后再重新策划战斗方案。      后来,经过几翻斗智斗勇,窦建德最终还是被秦王所灭。      当一场战争的烟云散去,这里日渐恢复了平静。由于藏兵洞口濒临氵名河,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人们逐渐居此垦作,遂繁衍成村。因村落位于藏兵洞的西头,便以“洞儿头”命名村名,后简化为“洞头”。随着居民渐渐增多,洞头庄又一分为二,西边称“西洞头”,东边称“东洞头”,村名沿用至今。
邯郸各县名的的来历 武安市,其地多山,在邯郸西,战国时为赵邑,汉初置县。县址在固镇,隋时迁于今地。1998年撤县建市。历史上,苏秦、白起、李牧均见封于武安,名曰武安君。秦赵阏舆之战又有武安瓦振一说。可知武安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颇有声名。或云,其名有武可安邦之意。(磁山文化因此地磁山得名) 鸡泽县,在永年东北偏东,地处平原。洺河(沙河)、滏阳河过其境。因春秋之时其地人民多养鸡鸭,且当时为水洼之地,遂名鸡泽。先后属卫、晋、赵。毛遂及其后裔皆以此为封地。隋开皇六年置县。1958年并入曲周,1962年恢复县治。 邱县,地处曲周东北,因平丘山得名。黄河故道过其境,故禹治水导河曾至衡漳(今邱城东南)。汉宣帝地节三年置平恩侯国于邱城西,历更其名。元至元二十六年立丘县,清雍正三年为避孔丘之讳更名为邱县。 永年县,邯郸北鄙。西部为丘陵之地,东部则一马平川。古时名曲梁,属晋,后为赵地。隋仁寿元年改称永年。杨氏太极,武氏太极发扬之地是也。 曲周县,处肥乡东北。地势平坦,滏水过境。春秋时为曲梁地。汉高祖六年封郦商为曲周侯,曲周始现于书。盖因其为曲梁之边地也。 邯郸县,环抱邯郸市,西部有丘陵,东部平原地。滏水过境。县名得于汉高帝五年。 肥乡县,在邯郸东,皆平原之地。沙丘之变前期,肥义遭诛,惠文王嘉其功立肥邑为其封地。曹丕黄初二年改其名为肥乡县,后多遭撤并,于1962年重新恢复县治。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