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姑姑 米粉姑姑
关注数: 51 粉丝数: 221 发帖数: 5,086 关注贴吧数: 11
黄宗毅老师逝世。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黄宗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8月22日19点35分在合肥逝世,享年83岁。 黄宗毅同志生于1939年12月,安徽当涂人。1956年至1958年在安徽省艺术学校戏剧科学习。1958年9月至1959年5月在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实习,1959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工作,2000年3月退休。 黄宗毅同志一生为黄梅戏事业兢兢业业,苦心钻研,表演艺术精湛,扮演过生、旦、净、末、丑多种行当的数十个角色。他塑造的各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 1963年在电影《牛郎织女》中扮演牛郎,与著名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合作,牛郎的纯朴忠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1986年在改编的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中扮演护城官杜百瑞,受到戏剧大师曹禺和时任文化部部长王蒙、英若诚的高度赞赏,其中他主演的《夜巡》一折曾荣幸地被选中为英国女王演出;1991年在舞台剧《红楼梦》中扮演长史官,被观众称赞为“活公公”;1993年在小喜剧《游春》里反串彩旦王干妈,演出百余场,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1999年在《秋千架》中扮演皇帝,风趣幽默,掌声阵阵;曾随团到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演出,广受好评。他在传统名剧《女驸马》中扮演刘文举,《天仙配》中扮演土地神,陪伴并帮助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演员。 1987年黄宗毅同志被文化部授予“尖子演员”称号,获得省艺术节表演一等奖;1992年10月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得省小戏调演表演一等奖。退休后仍然继续奉献,获得了省委宣传部授予的“晚霞奖”。 黄宗毅同志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逝世是黄梅戏的一大损失。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回味1963年由严凤英和黄宗毅带来的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感受黄梅戏的魅力。
上海访谈 | 韩再芬:我骨子里还是最爱黄梅戏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剧协主席、安庆市文联主席、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同济大学及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梅戏)。两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戏剧奖”以及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等。同时,她凭借自身魅力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曾荣获首届华鼎奖“2007中国影视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第一名”,“2008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最佳戏剧女演员”称号,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网络评选”中,被评为戏剧类排行榜第一名。 韩再芬十六岁因担纲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而一举成名。先后主演了《女驸马》《徽州女人》《公司》《美人蕉》《徽州往事》等三十余部具有较大影响的舞台剧及《走向共和》《贞观长歌》《李清照》等二十余部优秀影视剧。既开拓了黄梅戏艺术的表演张力,也通过这批作品争取到了大量的黄梅戏年轻观众,将黄梅戏的艺术表现宽度与广度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如今一提起韩再芬,我们总会想起一些声音。像案头清供,干干净净的玻璃瓶,透明晶亮,装上净水,里面插一支桂花,似开未开,细碎如繁星一样的花蕾,香气淡淡氤氲收敛而放肆。现在还记得,多前年的春节,那天下着雪,我去姑妈家拜年,走在乡间的小道上,猛地从路边的老宅里传来一段黄梅调,一个轻妙的女声袅绕在风雪中,朗朗的,说不出的柔顺,像轻泉流过山石,如清风吹拂耳畔,洗刷得心神一清,我忍不住停下来竖起耳朵听了好久。后来我才知道,那是韩再芬的声音。 现在一提到安庆,甚至一提到安徽,人们就会想到黄梅戏,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韩再芬。在韩再芬的心里,黄梅戏就是生活,生活的全部都和黄梅戏有关,不仅为了培养人才,更为了向观众提供叫好叫座的作品。韩再芬表示,自己是一个崇尚自然的人,做事情一切由心,由感悟而生发,“演员应该站到一个很高的精神平台,你是在引领人们的思想的发展,所以你就要高于很多人,才能在精神层次上传达真善美”。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