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ycool
pandycool
关注数: 58
粉丝数: 111
发帖数: 2,417
关注贴吧数: 65
国产有没价格四五十,长一点又不太粗的雪茄推荐,比如长城经典2号 找来找去只有长城的经典2号口碑还不错,132秘制贵了点,大号铝管便宜点了还是加味的,大家有啥推荐
有谁喝过中茶的槟榔之韵00337的么 名字叫的这么霸气,怎么没见有人开汤测评过。写的是战略性分配,不知道又是哪个做的定制款
狂乱的酒泪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悲鸣88-92年的老款pruni 狂乱的酒泪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悲鸣 88-92年的老款prunier普尼尔葡萄之心干邑,上世纪手工吹制玻璃,拿破仑级别,酒香饱满浓郁张扬,口感层次丰富,如琼浆玉液一般,可惜不小心被我打碎了就剩这么一小杯,喝完就没了
来个老版马爹利未知年age unknow展示下,这个现在应该很少了
来支八十年代的老干邑欣赏下凱斯帝龍(Castillon)是非 来支八十年代的老干邑欣赏下 凱斯帝龍(Castillon)是非常古早的公司,很早就進行製造干邑白蘭地,公司也有自己的蒸餾器具和廠房,生產紀錄最早可追溯自十八世紀。只是當時凱斯帝龍只是上游製造商,製作好的干邑還得找零售商配銷,直至1814年,凱斯帝龍才正式整合上游下游組織,成立公司。1853年和Renault酒廠合作,以擴大規模;直到1965年與Renault和百事吉都加入了Pernod Ricard集團,所以Castillon、Renault、Bisquit都隸屬於Pernod Ricard集團。根據名酒年鑑記載,凱斯帝龍有其他酒廠所沒有的高貴香味,當然喝了才知道,其餘的不多說,開喝了!將酒倒入酒杯觀察並搖晃,酒色呈現磚紅色,酒色漂亮!杯中有淚腳,顯示陳年已久。 聞:陳酒特有的草藥氣味,伴有濃郁的熟果香味,有一些杏仁以及堅果、黑可可等氣味,整支酒的香氣非常濃郁且和諧。 品飲:酒質厚實,酒體穩定,可見桶陳時間很足;雖然非常甘醇,但帶有微辣,酒入口時,口腔充滿老干邑的香精華氣息,終感有薄荷和微微辣感,令人覺得喝到好酒的感覺是飄飄欲仙的狀態! 這款酒雖然衹是拿破崙級別,但因為舊標的拿破崙,每家廠商定的時間都是不同的,頸標是extra old,應該有20年以上酒齡,看酒色甚至可能接近30年,能喝到一瓶是不可多得的運氣。
来支不太常见的哈迪大香槟区一级园帆船系列市面上普通版本的帆船 来支不太常见的哈迪大香槟区一级园帆船系列 市面上普通版本的帆船比较常见,大香槟区一级园帆船,大半年只见到这一只。 隔壁的香槟区dupuy 杜比tres vieux相当于extra级也只能当陪衬
最近搞来个加藤丰久的酒壶,拿来当冷水壶还挺不错
搞来了几瓶少见的金叶,那时候还没有xo分级,一瓶还停留在拿破仑时代,一瓶后来同时印上了xo和napoleon分级
闲鱼上淘的一瓶八九十年代chabot extra雅文邑,酒塞浸烂了差点碎还好酒很坚挺,开瓶的时候很闭塞什么味道都闻不出,过了半小时之后香味才出来,两个小时之后发展成浓郁的干果铺味带一点坚果香。入口的时候口感非常清甜优雅,一点也不刺激,看来陈年的雅文邑还是非常优雅,而不是年轻时候那么浓烈。
最近的台湾志野烧也是有长足的进步啊。
第一次接触威士忌尝试了吧里推荐的克莱根摩12年之后发现还是挺喜欢威士忌口感的,没发现克莱根摩18年就买了推荐的性价比高的威雀18年,发现不是那么满意光看年份也不一定好就搜了whisky advocate的评分找了几个分数高的,compass box的香料树和橡木十字这两款香味丰富的调和威士忌,怕上岛不成功先来了个拉加维林的16年,这三个应该都是90分以上的了400以内价格,希望这波尝试成功,后面就是阿德贝哥的奥之岬,自己就是医生,总感觉消毒水和碘酒味的泥煤感会有加班的幻觉……
新入个绿松的三通和小坠子请教搭配什么材料做手串啊 那个桶珠估计肯定搭不了就不管了,请教那个三通和两个小坠子怎么搭啊
林正太郎最上作逸品志野德利
有人识得这鲛肌茶碗么 纹理细腻油润光亮
过年了买了两个饭碗添点喜气
年前终于买到了个满意的志野小杯子
这次的降坡泥石瓢看来我又是第一个到手的 向砂宝询价后第一个下单X开头那个就是本人了,到手感言,出水顺壶型好(略有修改)砂纸感强,上包浆快颜色变化也快,泡了一次颜色立马就深了,手感丰满滑润,目测这又是一款经典壶,印着汤其平这三个字砂宝怎么也得认真点吧没买的赶紧哦
砂宝哥的民国段来啦,要买的赶紧抢 宝哥说420吧友价,限购一个要买趁早啊
。哦。 。哦。
加强版冰岛到了怎么没人开汤 买了一提,先开了茶样16g取了10g浓一点,茶的干香不错,有股淡淡甜蜜水果香,当然青味是不可避免的,烫壶开汤,第一泡润润茶养养壶,第二泡开始五秒出汤,汤色浅黄明亮,有兰花香哦,生津快舌底有回甘,微苦涩,青味倒是不重,茶汤还是有点厚度,氨基酸含量看来不错,跟老款的秋茶相比,就是苦涩感轻,较为清甜,但是回甘和生津力度略差,甜度不错,茶汤比较润,总结是一款不错的中档略高口粮茶
今天试了款10年的500g砖吉祥藏茶发表下感言 跟茯茶一样都是发酵茶,但是没有金花自然没有菌花香,也没有那种菌花发酵后的枣香,但是发酵过茶汤厚度的增加却是明显的,茶叶本身的味道随着发酵慢慢淡化,转变为更深红的汤色和茶汤的厚度,内含物质慢慢酵解,分解成易溶于水的水溶物来提高茶汤的整体口感,但是整体变化没有茯茶来的那么给人惊喜,感觉随着时间变化,藏茶就像一个脚踏实地的上班族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你总能知道他能带给你的年收益,茯茶却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总能给你不可预测的惊喜
大家都来猜一猜 是海源号的哪款茶
收茶还图各种高大上茶叶 还差几个新款意醉酽和歪还有另外个,看看后天到的茶样会不会有
zenfone2最大的感受……电老虎啊! 如题耗电死快!回血超慢,颜值造型还不错,多线程完全不卡,你说你又不是2k屏,还是低功耗cpu,屏幕亮度开最低,你这半天一充的电都哪里去了
2块正源58到手 开汤太复杂手机拍不好就不献丑了……下图是第五泡, 总结下首先是茶叶干香明显,云台大叶茶系特点较为明显,选料尚可,前三泡汤水略混,色泽偏暗,青味明显,苦涩化开较慢,好在甜味尚可,第五泡开始茶汤转清,涩味略减,青味去半,茶香显现,叶底略有枣香味,茶汤清甜稍显,后几泡清甜味渐强,青味渐弱,香气渐增后又转弱,茶汤清亮度一直保持浅色较亮,茶汤色泽不深 十余泡味渐浅辄止 总体来说此款茶用料尚佳,工艺浅中度发酵,茶汤清甜味贯穿全程,是一款值得储藏等待性价比较高的茶款,预计三到五年后青味淡涩味减后会有不错的口感变化
最近收了个一斤四两接近矿化的崖柏菩萨云纹料 达摩开脸神态好,料皮深黑,树纹紧凑成块条状,屁股上接近矿化的树头说明年份悠久
【12-26】〖魅蓝note〗要mx4pro的速去国美,大量现货连32g都有,只 没想到国美上货这么全而且价格不贵,手机已在途中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入了个砂宝的特制朱泥华颖 双十一就发现了上新了这款,一见倾心,问砂宝哥他说此款不打折也不会打折,成本太高了打不了折,于是犹豫了一直到双十二,心里实在痒痒的受不了鸟,于是还是入了,虽然一再吩咐客服挑个瑕疵少的出水顺的,不过最后到手发现水是顺了,但是壶外表面有道凹痕,不过除此之外实在找不出瑕疵了,本着物必有瑕的原则,这个在我接受范围内就不换了,下面上图
原来降坡泥也能有朱泥般的收缩皱纹 无朱不皱没想到降坡泥也在么有质感,不过另外还有个降坡泥的杯子也是砂宝的料那个没皱,难道是调砂了?
【11-19】〖MX4〗谁知道晚上五点的预约除了官网还有其他地方么 比如京东啊淘宝啊什么的
崖柏小件黑皮料,自赏勿询 把水泥皮开了发现句虽然是黑皮料狗屎了一回
上块形态比较特殊的陈化料 油性见最后一张,此物不卖勿询自己买来玩的
发现高桥克典还是李小龙的粉丝? 高桥克典早期作品特命系长只野仁中每场打斗都有模仿李小龙格斗的痕迹,后来干脆把双截棍拿出来使了……感觉他的身材也跟李小龙相似所以摆个样子也挺像的都是比较精瘦类型的,就是打起来差远了
刚看了高桥克典的匿名侦探发现真是有演技有魅力找全了三季共享下 侦探系列的给力啊,匿名侦探貌似晚上比较全就不发了 ,发个早期已经资源很稀缺很久才找到的《变身特派员》又叫《特命系长.只野仁》共四季,前三季比较难找,特意发下 第一季: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ed2000.com%2FShowFile.asp%3FFileID%3D89949&urlrefer=9a062012b2e75c1ad3195289de04a936 第二季: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ed2000.com%2FShowFile.asp%3FFileID%3D89624&urlrefer=75360cf0c19d3fe639956f28cc930892 第三季: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ed2000.com%2FShowFile.asp%3FFileID%3D176419&urlrefer=bcbbbcdfc912bf626942e3acb52a70f0
金花百两千两好还是普通百两千两好? 以前最早只有普通千两百两,后来偶然发现有自然环境发花的千两百两,到现在有出厂就制成金花千两百两的产品,但是金花百两千两就一定好么? 其实这也不一定,金花类的茯砖无可厚非是安化黑茶里的独特性代表,具有非常好的养生保健作用,但是这个金花不是安化黑茶一诞生就有,而是后来在黑茶运往边销的路上偶然产生的,因为他独特的保健效果被边疆人民推崇,而近几年来的黑茶热也是以金花茯茶的保健作用为卖点在推广黑茶。 但是并非所有安化黑茶都必须有金花才好,特别是百两千两,因为部分用料很好的有地域特色的百两千两本身就有着独特的香味和口感,更适合于做纯百量千两,黑砖之类的更纯粹的产品,原因很简单一旦黑茶发花,金花就会开始分解茶叶内营养物质,地域特色茶料的香味和口感都会有影响会减弱,最近试了很多天然发花的千两百两,也试过人工发花的千两百两,都是以菌花香和较为厚重汤水带清甜的口感。 但是问题也出在这里,不管你什么料,好料差料,在头十泡只喝得出茯茶的菌香和汤水厚度及清甜味,这是一种类似于模式化的茯茶口感,或许不同的茶菌香有差异,滑顺感有高低,甜度有区别,但是大同小异,而茶料本身的特点却被掩盖了,特别是香味淡化到很难辨认,其余特点也所剩无机,可能厚度和甜度有提高,但是已经很难喝出茶料本身特点。 所以个人觉得如果茶料是好茶料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最好还是做纯粹的产品,而非发花做金花类砖,或者金花百两千两,这样会掩盖茶料本身特点。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拍砖
吧里有没有永泰福的经销商啊~ 最近试了永泰福的茯茶感觉和湘益的有的一拼,08的茯砖茶有淡淡的参香味,有没有经销商啊出来赶紧升级给大家派茶搞团购啊~
发个CCTV-4走遍中国的安化黑茶特辑 今天刚刚看完,拍的不错很客观,几个大牌子的黑茶都入镜了哈哈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qq.com%2Fboke%2Fpage%2Fw%2F0%2F0%2Fw0124031yi0.html&urlrefer=5b8f24cf4fa8a0063eab904f40dda8af
来说说安化本地几个较大的特色山头纯料特点 个人觉得产量又较大,又相对出名的山头,数来数去也就是云台山、芙蓉山、和高马了,几个山头的特点也是很明显,高马的大家都知道最有名最贵产量相对最少,特点就是樟香味和很强的甘甜口感,而芙蓉山的则是花果香浓郁,回甘也是非常的好,而云台山则是叶底的糯香味十分明显,甜度和回甘都很好,但是我个人觉得云台山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多变’,也许跟本身茶叶体质好有关还是云台山面积大还可以往下再细分地域特色,反正果香、枣蜜香、药香等等各种香味在云台片区产出的茶叶中我都试到过,就是高马的樟香没有,芙蓉山的那种澎湃香气没有,其他你能想的到香味都可以在云台山产区的黑茶中找到,应该来说云台山产区的除了特别明显的叶底糯香其他特点不是特别明显,也许这就是最高境界从无生有,七十二变,不过云台山的茶真的体质都挺好的,内含物质丰富,叶体饱满有韧性,条索油亮坚实,这也许就是物质基础吧。
关于黑茶发花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大家看着很简单,貌似就是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好了就能发花了,其实貌似是跟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我记得好像看到过一个报道说那个品牌普洱茶生产基地搬家之后就再也无法做出跟以前一样口感的熟茶了,后来又重新搬回去才做出来了口感接近的熟茶,目测可能是跟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菌落分布有关,金花可能就是存在于当地周围生态环境中的正常菌群,渥堆发酵过程中和其他菌落一样在黑茶中生张,但是由于金花菌在安化黑茶中生长的较好占据了菌落生长优势所以最后成为了发酵主要独占菌群,目前好像除了湘益别家也没有做金花库这个东西,都是自然发酵的,所以相对来看金花的产生发酵跟当地的自然环境比较相关,当然温湿度的控制是很重要的一环,要不当年也不会只有陕西才会做茯茶了
12天尖茯开汤纪念我的茶壶 今天很倒霉倒茶的时候不小心把茶壶盖给摔碎了,刚好在泡此款天尖茯,12的高家山尖茯,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一款茯茶,以下是第12泡……前面的因为盖子没碎就没拍 特点:1,干净非常干净,是我喝到现在最干净的一款茶,茶汤枣红透亮,很少有茶灰和悬浊物,我的茶漏洞偏大所以一般黑茶多少都有悬浊物,此款是基本没有杂质,图片可见下图。 2,茶汤菌香浓郁,此款茯茶的菌香是我比较喜欢的味道,每家的茯茶其实味道都不一样,发酵轻重时间茶叶质量环境状况都会影响茶叶发酵,所以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茯茶是需要多试的。 3,叶底香味持久回甘好,到十一二泡出叶底糯香和轻微枣蜜甜味,算是很持久的泡数了,我大壶出汤慢所以这个泡数算持久了,有些稍差的茯茶到出糯香味的泡数会伴有丝丝苦涩,大家可以细细体会,所以叶底香还伴有枣蜜甜算是不错的叶底味了 口感醇厚滑顺自是不必说,总的来说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天尖茯,没有传统白沙溪天尖茯那种浓重的烟火气,只有浓浓菌香和淡淡枣蜜香,发酵适中,你值得拥有
来展示一下新买的试茶样神器! 24格正反两面共48格,无纺布底,无色透明无味pvc外袋,方便观察茶样已经放标签,还可以提早拿出密封袋来透透气,一举两得看着舒心,天天试茶样还有好几大包没有试玩,加油啊
最近试了N多的茶样来谈下黑茶中最常见的几种香味 最近这几个月不断的试茶样,少说了也试了60种以上的茶样了,试过品牌茶也试过私人茶,品评的标准其实很简单无非是:香味,口感醇厚度,口味,回甘度和耐泡度。 首当其中的也是最直接的就是香味,有果香味,梅子香和枣蜜香以及参香在黑茶中都可以见到,安化本地大叶种的黑茶十几泡余后还有股特有的粽叶般的糯香可以作为安化本地茶的鉴定标准,泡数越久出糯香味证明茶叶质量更好,例如8泡就出叶底糯香说明此茶树龄尚浅,若是15泡才出叶底糯香味说明树龄较长,当然冲泡技术和产品工艺都会有影响。 下面说下几种香味的特点,首先是果香味,其实果香味已经包含了很多内容,各种水果般的香味都可以称之为果香味,特点就是如水果般清爽迷人、甜而不腻、沁人心脾。最常见果香味盛产于芙蓉山头类产品,天尖,百两千两此味最明显,芙蓉山的果香味很有特色,清闻一股淡淡的幽香,一旦入口它那种果香气会弥漫进你的整个鼻腔,如澎湃的潮水一般汹涌而来,若是你拿到的芙蓉山产品没有果香味,那就说明你的茶并非芙蓉山头的亦或是拼料甚至是鱼目混珠的都可能。 第二种容易有果香味的是安化本地料的天尖类产品,并非指定要某个山头,这种果香味产出的途径更可能是由于火焙工艺和茶叶本身起的化学反应,而非单单是茶叶本身,所以出此果香是先决条件就是是否上七星灶火焙,而并不是每种天尖上灶火焙都能出果香,所以这得看厂家的茶料和工艺的配合,此种果香味的特点是果香味悠长持久、聚而不散、绕梁三日而不绝,并非果香味有多多大的冲击力,而在于果香味的持续性,从头到尾能持续8泡以上,工艺和茶叶质量稍差的可能只有前几泡有,茶叶工艺俱佳的能持续10泡以上。 接着就是枣蜜香和梅子香,此种香味多见于黑砖类产品,天尖类和茯茶类也有,特点就是香味浓郁,茶汤色多红亮,枣蜜香的属于甜香,梅子香的属于酸香,两者其实都是甜为底蕴,但是枣蜜香偏枣甜味,梅子香有股酸酸甜甜的酸香,各有特色。 最后就是比较少见的参香味,此类香味目前我只在陈年10年以上的茯茶中喝到过一次,记忆深刻,香味清冽醒神,犹如人参般的提神效果,真可谓的闻一闻神清气爽喝一口精神抖擞啊!貌似重发酵的不太会有此类香味,轻发酵的茯茶更有可能产生此类气味。 鉴于资历尚浅,其实还有很多香味无法言语形容,特别是茯茶发酵的那股菌香味,款款不同无法具体形容,以上看法纯属个人意见,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大家来说说传统火焙工艺对茶叶口感的影响 以前老茶特别是天尖都是通过传统火焙工艺烘干的,现在新茶为了降低传统火焙的松烟味大都采用了烘干机,对于新茶来说可能烟味小了更多人容易接受了,而且可能后期转化空间更大,而实际是不是这样的呢? 这段时间也试了不下十几款条件各种品牌各种年份,一些全国销售的天尖茶大部分都采用了轻火焙甚至全机器烘干,烟味很小喝起来很干净,我一开始也挺喜欢这种新型工艺,对刚刚接触黑茶的朋友方便上口。而本地的一些茶厂大部分还是遵循传统火焙工艺,只是在烘干木材上做了些创新,有的不是用松木,有的火焙的比较轻,而新茶上口确实前6泡甚至8泡都是烟味,后面茶味淡了才出甘甜和叶底香,整个过程比较煎熬,前几泡的重烟味感觉浪费了好多水……后来有个商家很实在寄来了13年的传统火焙天尖和10年的天尖,两者前后一对比发现确实3年的时间烟味淡了很多很多只剩下可能30%左右,而口感的层次却丰富了很多,特别是果香味十分浓郁而且甘甜醇厚,前3泡有较明显的松烟味,第4泡开始就没什么烟味了,后面十几泡就喝的很爽。 前段时间也看过吧里的科研帖,看到火焙工艺其实不仅仅是烘干作用,而更多的是木材中的挥发性物质随着火焙的高温烟气和茶叶产生了反应,从而产生了新的香氛物质,这也许是传统火焙茶后期丰富口感的物质基础,待时间流转烟味褪去,留下的就是丰富多变的香甜口感。 所以个人觉得大家如果是买口粮茶可能买新工艺的天尖茶,若是想要存个几年再喝,不妨买些传统火焙工艺的天尖,待年份到了,它的口感一定会给你一份不小的惊喜
大家来说说喝黑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我第一个感受是真费氺,一桶19升的农夫山泉平时家里可以喝一个半星期,我每天喝4天必然喝完……一是洗茶费氺而是黑茶太耐泡,到后来喝不完都给紫砂壶上包浆了……
谁有标准的高马二溪牌黄袋纯料茶底标照片啊?淘宝上什么样的都有
大家看看这个是老班章的散茶么?
准备入手大家看看 克价格一张毛爷爷多一点,十几克ok不?
新收了两个老壶都一个泡黑茶一个泡乌龙嘿嘿 第一个小金蛋只有170cc拿来泡乌龙
大家看看这个壶的泥和刻工咋样,看着很大气上档次
入手了一块印度国营店的库存虫漏老山 149g,带虫眼附近蜜结香,味道十足,醇化足够,颜色近黑肉,高大上
求助这是海南黄花梨紫油梨么?还是其他什么 新手不敢买手串,买个原料自给做摆件,初学不懂大家帮看看
想收个小把件18.2g的凉山南红料来咨询下值得出手么? 如图18.2g的把件料,雕的还可以卖家要贰仟,值得下手么?第一次买南红特来吧里咨询下
突然发现是不是只有海南沉香才有黄油格啊? 印尼马来西亚那里全是黑的,初级结香也就是干巴巴的浅黄色,等到结香了基本就是黑的了,越南那块的倒是有黄色的油但是人家毛孔粗大,而且颜色黄偏红,国香主要的两种广东料也是色黑为主捎带点绿色,色黄的少见,只有海南料有纯黄的稍带褐色,有的直接金黄色,油量油亮的,其他的貌似没有了?
发现一批越南芽庄的人工结香新方法 前段时间美国去网购顺便带了批美国人卖的芽庄回来,说是越南收的野生货,看着还行就收了几十克价格倒不贵,回来仔细端详剖开一看发现是人工的,不过不是打药水也不是人工打洞什么的,看样子好像是人工菌株植入,结香味道还行就是干了点,给大家上图看看
发一个越南的人工药水沉给大家做下鉴别 就是打人工吊瓶的那种沉香,结香特点:中间夹杂的白木色浅或微发黄,油脂部分色泽黑但较干且无光泽,结香密集部分黑漆漆一片但是木质纤维特点明显,点燃味道木质焦味明显,沉香的甜凉味浅,杂味多。 原因很简单,吊瓶香结香速度快面积大油脂多,但是鉴于年份太短木质纤维转化不明显,虽然结油较多但是结油质量差木质纤维多,所以味道木质纤维焦味浓,沉香味淡且杂味多
来几块秒沉水的老东加库存老料偏黑肉级别 从国外搞来的2kg库存老东加,卖家说放了有30年左右了全部沉水,到货后发现实物比照片颜色还要给力黑里透红,果然是库存好料,立马丢水桶了试沉,果然秒沉,只有100g左右不沉,已挑出,含油高的料子过几天拿出来卖,有意向的朋友可以看看照片先,刚水里捞出来哈哈
上两块极品大器印度老山根料大家鉴赏
新到手的十几克海南老货 据说存了二三十年了……是早期收的,挺厚的
求鉴定这是树心油吧? 如图11.9克惠安老料,不沉水
今天刚到手的好东西贴一下哈哈 11。9克 老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