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时 新天时
那些爱耍心眼的人,麻烦离我远点,我们不是一路人。 ​​​​
关注数: 22 粉丝数: 1,165 发帖数: 4,110 关注贴吧数: 14
这一次,两个男人竟然干了一件同样的事! 每一届互助节,我们都呼吁“要爱要爱!”而每一位受助社员的暖心故事,就是互帮互助力量的真实见证! 这一次,两封来信,是关于两个男人。 ※ 邹*勇 山东烟台 67岁 2022年6月爸妈骨折互助社受助 我叫邹*勇,今年虚岁67岁,住山东省烟台**市**街道办事处**村。 2022年5月1日(劳动节)早上去自己家葡萄地剪葡萄,在地里脚踩登高凳剪大棚架上葡萄过程中,脚底有泥湿滑,导致从凳子上跌落,胸部撞到凳子。 当时疼痛不已,随即联系儿子及时送到人民医院,先做了常规的拍片检查,后来又做了核磁共振,确诊胸部第三肋骨骨折,然后让回家修养慢慢愈合,30天后再复查。 当时花销比较多,因为没有住院农村社保也不报销,也挺上火的,儿子想起康爱公社内给交的爸妈骨折互助社,就联系了相关人员。(我当时还说人家不能赔付,儿子说看看,你也别上火。)先我先联系社里提供相应证明,最后审核通过给按骨折情况互助1200元。 感谢康爱公社,让我这次受伤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得以获得帮助,减轻了当时的生活压力。 我现在也让儿子在亲戚朋友中互相宣传,打算让更多人了解康爱公社。 人生简简单单就好,生命健健康康就好,生活快快乐乐就好,祝福公社在以后的日子。 ※ 潘*信 山东聊城 70岁 2022年7月 爸妈骨折互助社受助 2016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自己接触到了“抗癌公社”,为张马丁先生“谨以‘互助公社’献给天堂的母亲”的励志故事而感动,也为他视“抗癌公社是运营一辈子的事业”的执着担当而信服,毫不犹豫的加入,并且把父母、妻子和儿子也代管加入。 至今6年多来,自己一直关注“康爱公社”的发展成长,为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发展壮大高兴,也为其公开透明、严谨细致的运营环节折服,也为自己通过不影响生活的微薄贡献帮助了他人而无比欣慰。 始于情怀、利于民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康爱公社的互助理念已深深扎根于众多公社社员的思想深处。 几年来,自己积极向周边亲友宣传,有20多人受邀加入公社,普遍反映“康爱公社有真事,值得信赖和托付”;自己坚持做公益已经近15年,也深受康爱公社和张马丁先生的激励,更加执着于社会公益,努力弘扬社会正能量,期间在康爱公社代管了60多名贫困学生学近三年,直至他们陆续完成学业、成人独立。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今年5月18日,我父亲突遭车祸,脚部严重骨折,以及肋骨、腰椎骨不同程度骨折。入院治疗期间,联系公社客服,客服态度礼貌、解答细致。出院后及时按要求提供了所需证明材料,申请爸妈骨折互助社,公社通过第三方进行了严谨调查,通过后经过公示,被互助超过23000元。 我家人对公社的顾虑彻底打消了,一致为康爱公社点赞!感谢康爱公社对社员的尽职负责,坚信康爱公社一定会有更好、更远大的发展! 为互助在中国的发展,康爱公社和张马丁先生先行了一大步,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现在,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更有越来越多康爱人的加入和付出,坚信康爱公社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为康爱公社点赞,为康爱公社喝彩! 两位受助社员,分别67、70岁了,他们同样都是被孩子代管加入,而今年,都在爸妈骨折互助社受助。 当前段时间,公社征集“真实受助故事”活动发出后,他们都在第一时间报名,并比较快地发来了自己的稿件。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然而真实与对其他社友的感激之情,一目了然。 爸妈骨折互助社,是专门为老人意外情形而设立的,互助老人因意外导致的骨折、脱臼,60-90周岁,无严重残疾无肢体运动功能或躯体感觉障碍、无器官移植手术,无精神病(含重度抑郁)、无焦虑症(详情可参照该社互助公约名词解释,点此直达) 老人可加入。 老人易摔跤,摔跤易骨折!如果说仅仅骨折本身,也许并不致命,然而老人骨折最可怕的是各种并发症。再一个,老人骨折之后,一定时间卧床休养,后续的康复、支持上,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是一笔相当不小的开销。 爸妈骨折互助社的设立初衷,就是这样,以众人抱团的形式,或多或少的给这个老人和他们的家庭,助力他们渡过暂时的难关。 感谢受助社员来稿 要爱要爱!让互助帮助更多人
公开募捐和定向募捐有何区别?   答:《慈善法》第三章慈善募捐对开展“公开募捐”和“定向募捐”作了详细规定。   公开募捐是指慈善组织以慈善为目的、向社会公众募集款物的行为,募捐对象的不特定性和广泛性、募捐方式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是其重要特征。如慈善组织在公共场所设立募捐箱,面向社会公众的义演义拍等行为。   定向募捐则是向特定对象筹集款物的行为,募捐范围有限,募捐方式往往是半公开甚至不公开的。如慈善组织项当地知名企业家或在某单位内部进行募捐的行为。   公开募捐和定向募捐有以下区别:   (1)募集对象不同。公开募捐的募集对象是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的捐赠人;而定向募捐的募集对象则是少数的特定主体即发起人、理事会成员和会员等特定对象。   (2)募集方式不同。公开募捐是通过公开的活动,以公开的形式在公开的平台上进行的;而定向募捐则是通过非公开的方式在非公开的平台上进行的。   (3)募集要求不同。公开募捐有严格的资格限制和过程要求,并且对信息披露也有要求;而定向募捐在募捐资格、募捐过程上都比较灵活,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也比较低,具有较强的保密性。   (4)募集目的不同。公开募捐往往是慈善组织为了开展慈善活动而进行的;定向募捐则更多的是慈善组织在筹备设立时进行的原始资金积累,以及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的主要募捐渠道。   (5)适用主体不同。只有依法登记并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才能开展公开募捐;慈善组织自依法登记之日起即可以开展定向募捐。
法律提醒!这6样东西别乱借,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提醒: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有人向自己借东西。但是,无论你们之间关系再好,这6件东西都要慎借: 1 私家车借给他人: 四种情况车主需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下面四种情况,借车人(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也得承担法律责任: ,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身份证借用: 小动作,大风险 身份证是每一位公民身份的象征,借用身份证会有很多潜在的危险,如他人使用你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过户车辆、注册公司等,如果出现信用卡恶意透支、车辆出车祸陷入法律纠纷、公司欠债破产等情况,出借人也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或牵扯不必要的麻烦。 根据第十六条规定,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出借身份证属于违法行为,可能会为他人从事不当或违法行为提供条件,导致利害关系人权益受损,从而可能会导致本人承担赔偿责任,并会遭受治安处罚。无论是为了自己免受处罚,还是为了避免他人权益受损,都不要出借身份证。 3 手机: 庞大的隐私库,慎借! 现在的智能手机俨然是庞大的隐私库,里面有无数的聊天记录、照片视频等等,一不小心可能就会造成隐私泄漏。 此外,大多数人的手机软件常常捆绑银行卡、开通支付宝等跟钱有关的业务,如果他人借用手机,请一定要小心,谨防“丢钱”。另外,手机借给陌生人使用,也有可能被用来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提醒,即便是二手手机,也应该在完全处理好之后,再借出。 警方提醒,如今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电子钱包,切记保护好隐私,不要轻易借给他人使用。 4 医保卡外借: 属于违法行为,家人也不行 也许有些人不知道,医保卡借给别人使用,实际上相当于骗保。 《》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若个人以骗保为目的,将医保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或重复享受医保待遇等,将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至12个月,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因为医保统筹基金里的钱是广大参保人的钱,你把卡借给没有医保的人使用,说白了是在骗取医疗保障金。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负刑事责任。 我们知道,投保前需要健康告知,如果你的医保卡曾经借给他人使用,留下了医疗记录,保险公司会默认这是你的过往病史,可能出现避免理赔纠纷。 5 房产证: 最好不要外借 借不动产权证的情况有多种,可能是朋友想要拿去注册一个公司,或者是租户说借来申请住房补贴等。但以下风险请一定注意防范。 风险一:被借去抵押贷款 还是那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你的不动产权证被借去抵押贷款,而相关人员到期又没有还上贷款,那你就要负连带赔偿的责任。 风险二:不知情的状况下被调包 现在的造假技术很高,千万别高估自己的鉴别能力,况且大部分人对借出去再还回来的东西并不设防。借房产证,尤其是借原件,千万要注意。 6 银行卡外借: 或牵涉违法犯罪 提供自己的银行卡帮人转账 对方就会给你报酬 不需要花多少时间 轻轻松松就能赚上一笔? 你以为找到了 躺着赚钱的美差 其实你可能已经 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今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银行发布6个惩治洗钱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个案例就是公司员工将个人银行卡出借给公司及老板使用,最终被认定为洗钱罪判刑入狱。 来源: 三湘微普法 【来源:惠民县司法局】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