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时 新天时
那些爱耍心眼的人,麻烦离我远点,我们不是一路人。 ​​​​
关注数: 22 粉丝数: 1,165 发帖数: 4,108 关注贴吧数: 14
承诺的捐款没有兑现可不可以讨要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因没能履行1100万捐赠承诺,中国矿业大学校友吴幽被其母校的基金会告上法庭,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据3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 据报道,2019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公开宣布其2008级校友吴幽捐赠1100万元人民币,当时是学校收到的最大单笔捐赠。然而这笔捐赠并没有到位,吴幽反而惹来了母校的官司。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官网2019年发布的消息显示,吴幽是幽镜湖资本创始合伙人、管理46亿元基金。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7月,双方赠与合同纠纷在徐州首次开庭。2023年1月,吴幽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100万余元。2月21日,吴幽被纳入失信名单,收到限制消费令。 校友承诺的捐赠没到位,反被母校告上法庭,引来网络关注与议论。有网友说,一个吹牛不负责,另一个来讨要,都不讲体面。这就牵出一个话题,承诺的捐款没有兑现,可不可以讨要?相关报道截图(图源:信号财经)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答应赠送钱物,后来没有兑现,顶多是说话不算数,另一方是不宜去讨要这个捐赠的,因为人家并没有一定要赠送的义务。 人与人的交往是这个理,他人如果口惠而不至,只能是认了,不能去催人家赠送。但公益捐赠不同,法律对此是有规定的,公益捐款是一种不可撤销的赠与行为。 民法典规定了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这符合普通人之间的来往,就是答应赠送他人的,可以反悔不给。但民法典同时明确,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也就是说,公益捐赠如果承诺而不捐,是不行的。这是为了防止捐赠人开“空头支票”。相关视频截图(图源:信号财经) 《合同法》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慈善法》也规定了慈善捐赠义务的强制履行及其例外情况。具体来说,强制履行交付捐赠财产义务的情形:一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方式公开承诺捐赠的;二是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特殊情形。包括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因此,如果校友公开承诺捐赠却不兑现,是可以强制履行交付的,母校据此告上法庭,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因为公开捐赠的承诺,已经造成了社会影响,给捐赠人带来了好名声与美誉度。如果诺而不捐,就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如果不用对后果负责,就会造成众多的“空头支票”,影响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如果捐赠人实在没钱,怎么办?对此,法律也有规定。诸如,公开承诺捐赠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公开承诺捐赠地或者书面捐赠协议签订地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这个规定合情合理,捐赠是建立在自愿与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如果没有捐赠的能力了,当然不能强人所难。同时,承诺而不捐也不报告、不说明,别人还以为受赠人拿到了捐款,会造成不良影响,进行相应处理也就是必需的程序。 回到校友承诺捐赠1100万元却不兑现,被母校告上法庭这事,当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到底是有钱不捐,还是无钱可捐,要视情形而定。不管怎样,都表明一点,公益捐赠是项严肃的事情,公开承诺或签了合同的,是要兑现的,并非儿戏。如果承诺后有困难,也应当根据规定报告并说明情况,不能不了了之。 (来源:极目新闻)
不管穷和富,生病住院切记不要告诉别人,3个原因值得深思! 人,非神仙,无神通, 怎会没有情绪? 人,吃五谷,食杂粮, 怎会没有病痛? 人被情绪左右,会引发心病; 身体过度消耗,会影响健康; 人这一生, 其实最幸福就是, 安然无恙度过一生。 但如若真的生病, 不得不住院了, 最好不要谁都告知, 这3个原因,值得思量! 图片 01、众人探望,影响休息 甭管是什么原因, 生病住院了, 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 能够在住院的这段时间, 拥有充分的睡眠, 能够好好休息, 争取早日康复。 有时候, 生病的消息我们说出去, 告诉了一位亲友, 可能一传十,十传百, 很多的人都来探望。 这样的情况, 就避免不了我们打起精神, 和人说话; 也避免不了我们谈及病情, 内心沉重。 尤其是,我们不想寒暄的人, 来了又问这问那, 更是彼此都尴尬! 图片 02、病弱形象,难以消除 人生病住院, 自身不会多舒适, 情绪不会多良好, 这种情况, 如若把住院的事说出去, 在自己形象最萎靡的时候, 朋友和同事来探望, 就会让他人见到自己最脆弱的一面。 我们谁不想, 他人见到的,都是光鲜的自己? 病弱的形象让人看到, 自己心里觉得懊恼。 尤其是, 在职场中很要强的人, 一旦给上司留下, 病弱不堪的印象, 甚至影响自身的前途和发展。 图片 03、欠下人情,不好偿还 成年人的世界, 很多人的圈子都是共通的, 生病的消息告诉一个人, 圈子里的人多半都知晓。 圈子里有自己, 不想靠近的人,关系一般的人, 这种人平时交集不深, 更不想欠下人情。 如若关系一般的人来探望你, 不得不打起精神应付, 心里觉得欠他一次。 如若他下次有求于你, 倘若你不帮他, 有时候他就会拿这次探望说事, 倒打一耙的说你不近人情。 这种情况,有苦难言, 不如捂住生病的消息,谁都不告诉。 不给他人和自己, 添加不必要的麻烦。 图片 真正的感情, 不会因为多探望一次病,就加深; 不会因为生病不告诉他,就变浅。 有时候我们生病不说, 报喜不报忧,怕亲友担心; 小病和小痛,不想麻烦人。 生病住院不多言, 康复出院可同欢喜! 不欠人情不受累, 健康平安才最可贵!
江苏盐城戴女士,邀请你语音通话 春回大地,一切欣欣向荣,人间又温暖了起来。而对于互助和公社而言,温暖却从未间断。 比如,公众号文章后三四行文字的留言,和社友们愿意说出的互助真相;再比如,好几年前被互助的癌症社友,传来战胜病魔的好消息;还比如,一月两期的互助,你我不间断地帮助了一个又一个遭遇不幸的家庭...... 所有这一切,让人惊喜,也让人感动。 “我和老爸,都是受助人” 这个受助故事,发生在两年前。是关于女儿和自己的父亲。父亲胃癌刚出院一周,47岁的女儿确诊了乳腺癌..... 戴女士两次提交互助申请:第一次为父亲的胃癌,第二次为自己的乳腺癌。两种癌症,一前一后地发生在这对父女身上。 两场关于“癌”的大病,前后发生在亲人和自己身上,她一度难以接受。幸运的是,戴女士的乳腺癌发现得早,治疗及时,想必以后恢复起来相对也会顺利很多。父亲和女儿的互助公社,前后刚好相隔一个月的时间,父亲申请爸妈(老人)互助社,获得康爱金5万元。 而戴女士自己,同时申请了康爱大病互助社、抗癌互助社、中年大病互助社,在全体社友的支持下,获得康爱金17+万元。如今,两年过去了(点此可查看戴女士的故事),小康爱再次拨通了戴女士的电话,她已基本结束治疗,半年定期去复查一次,恢复得非常不错。 再次回忆起当时加入公社和患病申请的经历,和万千社友一样,源于一个同学朋友所发的“朋友圈”而结缘。 戴女士所说的,无非是一个助人自助的故事,经历简单,却也不简单啊! “让我永远只做一名贡献者” “我的亲人已经审(申)请两次互助了,心痛的(得)无法自拔...”这不足百字的言语里,诉说的是自己和家人刚刚经历过的阴霾,痛彻心扉。 经了解得知,留言的社友,分别于2020年和2022年,两次作为互助申请的提交人,为所代管的两名亲人提交互助申请。而这两次申请,一次所申请的是疾病身故互助社(康爱金10万元),另一次是爸妈(老人)互助社(审核中)。 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次,小康爱并未联系上留言社友本人。这两起互助申请的本身,以及他们背后那个刚刚经历过重创的家庭,真的让人心痛。图源网络 都说这世间,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而生与死之间,是我们作为平凡人日复一日为了生活的努力,还有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如这位社友,经历过这种“害怕到窒息”,所以才有希望自己和家人“永远只做一名贡献者”的简单心愿。 是啊,健康就好!当我们经历了人生太多的不得已,愿望似乎也渐渐变得简单,希望亲人和自己健康,无病无痛,永不分离。 “期间多次受到公社资助” 同样,这也是公众号文章后留言: “2016年在战友推荐下加入公社的,期间多次受到公社资助!”这条留言,让小康爱不仅有些好奇,多次受助,究竟是多少次?了解下来,留言社员谢先生,分别于2019年、2021年、2022年三次申请互助,申请的是康爱大病互助社(因急性心梗)和爸妈骨折互助社(因意外骨折,被互助2次),通过申请康爱金都已打到谢先生本人账户。所以,才有了谢先生留言里所说的多次受助。 其实我们都知道,康爱公社有三十几个不同的互助社,社员可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健康状况进行选择。 未来,若不幸发生所加入的互助社互助范围内的情形,一般都是可以叠加申请的。而且,很多互助社都有二次或多次申请机会的,社员可以多次获得帮助,并不奇怪。 “老公走了,我也病了” 在公社,每天都会收到来自社员的申请。一起起报案,看似简单,而背后关联的,却是一个又一个不易的家庭。 我们和患病社员的心情一样,希望每一个案子都顺利通过申请,希望以众人抱团之力,帮助我们正遭遇不幸的社友,早日渡过难关。 这是又一个社友的经历。妻子和丈夫,都是三十多岁,同一年里,丈夫因脑血管疾病(于康爱大病互助社受助),由于发病非常急,前后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便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图源网络 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已经彻底倒下了,我们真的难以想象,留在这个世间的妻子,要怎么走出这场伤痛。也许是因为悲伤与操劳过度,丈夫离开一个多月后,妻子也生了一场大病,她的互助报案目前正在审核中)。 希望,全体社友汇集的善意,能帮她一起走过人生的这道坎。 这些一人多次申请互助、一个家庭多位成员申请互助的社员,他们所经历的困难,也许更大、更难。 愿他们,早日走出困境! 在公社平台,每一起互助申请,背后关乎的是一整个家庭,和每个家庭成员正艰难向上的人生。路,也许暂时有些坎坷,不过我们相信,在万千社友合力的帮助下,最终结果,会是向好的。 康爱公社2011年5月上线至今,即将走过十二年。十二年的专注于坚持,召唤出的是一颗颗“善”的种子,发芽、生长,正帮助着一个个遭遇困难的家庭渡过难关。 感谢所有社友
不显老的10个习惯,长期坚持 1、多走路。 坚持保持一定的步行量,每天五六千步,步行时抬头挺胸,少玩手机,和家人朋友一起也可以。收紧小腹,有意地调整呼吸,走三步吸气一次,再走三步呼气一次。 当然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 2、少熬夜。 最近和朋友聊天,发现有几个朋友的作息习惯很规律。有一位朋友晚上十点左右休息,六点左右起来,有一位朋友晚上十一点左右休息,七点左右起来。小张的作息折中一点,十点半休息,总之保证自己在晚上十一点之前休息。 3、重视早餐。 每天的早餐吃好吃早,早餐食材尽量丰富一些,主食,蔬菜,鸡蛋,牛奶,豆制品,等等,选择1-3样。 九点之前吃早餐,再晚一点九点半,不能太晚了,就成了早午餐了。 4、多用脑,多学习。 脑子越用越聪明,常做益智游戏,做一些挑战记忆力的活动,学习一门外语,学习新技能,猜字谜,下围棋,看书,学习,做题,提升自己的记忆力,时常处于思考的状态,让你的脑子高速运转。 5、远离抱怨的习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都习惯开始抱怨了。实际上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自己增加烦恼。 之前有一段时间小张也抱怨工作,慢慢的工作状态都不对劲了。心里想明白后,就会减少抱怨。 6、远离经常让你生气的人。 记得之前看过房琪说过一句话:我们终于一生,不是为了满足每一个人,而是要找到和你同频共振的那一小部分人。所以果断一点,远离她们。 7、定期保持一个运动习惯。 长期运动,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小张长期保持的运动习惯,跑步,打球,散步,贴墙站立,都是很简单的运动方式。 找到给自己带来快乐的运动方式,既能强身健体,也能放松心情。 8、定期保持一个解压习惯。 小张经常保持的就是:听歌唱歌,跑步爬山,以及下棋,下五子棋→_→。 生活中,工作中,到处都有压力,自己要经常保持解压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9、保持幽默。 做一个幽默的人,经常看看喜剧电影,动漫,没事常笑笑,这也是生活的一种放松方式。 生活有点苦,可以理解,但要自己给生活找点甜。 10、生活幸福。 生活过的幸福的人,不容易显老,幸福就在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需要自己去发现。 写在最后:其实可以多去观察身边人的情况,比同龄人年轻的朋友,都有以上的一些习惯,占到3-6个习惯就算可以了,全都保持下来就是非常自律了。
大年初六,到底意味着什么? 明天上班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 仿佛昨天还躺在沙发上看春晚 拿着手机疯狂抢红包 结果今天一看日历 啥?已经正月初六了? 春节假期就这么 一声不吭地、飞速地、无情地 离我们远去 明天,我们就要正式开始上班啦 今天 是假期的最后一天 在这样一个宝贵的日子里 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可别忘了做 那就是 “送穷”! 【为什么要送穷?】 相信大家都希望 自己的生活能够美满富足 所以,“送穷”是必不可少的 正月初六“送穷” 是我国古代民间 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意为送走旧日贫穷困苦 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相传 “穷鬼”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 他有个怪癖 就是喜欢穿破衣烂衫 即使将新衣服给他 他也非要扯破了 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肯穿 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 他死后便成了 人人都害怕的“穷鬼”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我国唐代民间便开始盛行送“穷鬼” 明清之后 有人将“穷鬼”尊称为“穷神” 但是不管他是鬼还是神 只要沾了穷这个字 不好意思 拜拜了您嘞 传说中 初六这一天 若是谁家比较脏 他就会进入此家 导致破财等现象 因此在很多地方 每年的正月初六人们都要“送穷” 即祭送穷鬼(穷神、穷子) 【怎么送穷?】 怎么送穷? 民间有个风俗 就是春节期间 不能倒垃圾 否则就会倒了“福气” 于是 到了初六这天 人们就会来个大扫除 将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 古时称为“挹肥” 还要“作糜、弃破衣、祀于巷” 就是把污秽杂物、破衣烂衫 打扫出门外火烧祭祀 前些日子里积攒的垃圾 都被当作“穷鬼”的象征 通通扔出门去 如此则一年与穷无干 富贵有余 所以 哎,快醒醒,别睡了 看看被你霍霍了一个假期的家 你是不是得赶紧从被子里爬起来 给家里来个大扫除了 “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旧时农民还于此日开始下田 准备春耕 人们期望通过辛勤的劳作 来送走“穷气”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没有春天的播种 哪来秋天的丰收? 我们流下的每一滴汗水 都将灌溉出美好的生活 除此之外 许多商家会在初六这一天 挂红灯笼,舞狮,贴对联…… 正式开始新一年的营业 以期 “多赚银子多赚钱 金子银子赚一炕” 开市大吉了 生意也能红红火火一整年 在民间的风俗习惯中 “送穷”的方式有很多种 但其中寄托的美好愿望却都相同 都是想送走“穷鬼” 告别贫穷困苦 希望生活幸福美满 辞旧迎新 又是新的一年 与过去所有的烦恼、忧愁 和不顺心的遭遇说声再见 让不好的都随风而去 用一个崭新的面貌和积极的态度 开启新的生活! 看来 金窝银窝和狗窝 都不如我凌乱的办公桌 从明天起开始努力工作奋斗吧! 只是今晚 就让我睁着眼睛睡觉吧 免得这眼睛一闭一睁 今天就过去了
春节聚餐多 怎样吃更健康?专家建议 专家提示春节饮食要特别注意这几件事: 避免暴饮暴食。遵循“食不过饱”的原则,最好每餐七分饱。对肥胖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和儿童等尤应注意。 保持规律进餐。尽量维持和日常一样的进食节律和时间,不宜过于随性地进餐,尽量每日三餐或少量多餐的原则。 尽量做到少饮酒、不饮酒。尤其不能饮用高度烈性酒。如果饮酒,可以选用低度的果酒。应特别注意,孕产妇、儿童不能饮酒。老年人以及患有肥胖症,血糖、血脂、血压、血尿酸等控制不理想的慢性疾病患者,尽量不饮酒。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于康:春节期间食物尽量温和、清淡,别做太油腻,太辛辣刺激,或者太咸的食物。春节期间,有的人吃得盐过多或者辣椒过多,容易造成胃的不适,或者血糖、血脂、血压的波动,这个我觉得得不偿失。 专家:新冠感染康复后根据自身补充营养品 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之间,尤其是给长辈可能会送一些营养品。新冠感染康复后要不要吃一些营养品?听听专家怎么说。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于康:我想有几点大家要评价一下。第一个就评价一下您在“阳康”(新冠病毒感染康复)以后吃的食物,跟感染新冠病毒之前比有没有明显减少,或者说有没有恢复比较慢、比较困难的情况。如果已经恢复到以前正常的饮食了,通过合理饮食这些营养是完全够的。但如果在恢复的过渡期,还没有恢复到以前的饮食情况,那么可以选择一些营养补充剂,比如复合的微量营养素制剂,这里头有维生素、矿物质,比单一的补充效果要好得多。对于一些特殊的群体,或者特殊的疾病状态之下,应该到医院去咨询专科医生或者营养科的门诊,提供一个专业的解决方案。 (央视新闻客户端)
提醒!坐火车回家,这些东西不能带 兔年春节假期临近 各大铁路客站迎来客流高峰 坐火车回家的小伙伴请注意 出发前赶快筛查行李单 有些年货需要限量携带 有些物品过不了安检 快跟小编一起来看 ↓↓↓有人觉得带点鞭炮过年回家多热闹,这可绝对不可以!礼花弹、烟花、鞭炮、摔炮、拉炮、砸炮等各类烟花爆竹,不管多小、不论多少都禁止携带进站上车。洗面奶、洗发水、沐浴露、粉底液、隔离霜、口红、睫毛膏等日化用品可以携带。注意!防晒喷雾、香水等不能在装有烟感探头报警系统的狭小密闭空间大量使用,如洗手台、卫生间等。为了共同维护列车运行安全,建议您不要在车内使用。除了视力障碍旅客携带的导盲犬,任何活体动物,不论体型大小,都不能带进车厢。为了爱宠安全,更不能藏匿携带,部分符合要求的宠物可以办理托运手续。很多人出门时会携带酒精进行日常消毒。注意!这些物品过不了安检,酒精极易挥发,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禁止随身携带。公益性“慢火车” 可以允许旅客随身携带 少量家禽家畜和日用工具农具 铁路运输企业与旅客另有约定的 按照其约定 军人、武警、公安民警 民兵、射击运动员等人员 依法可以携带、托运枪支弹药 或者管制器具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来源|中国铁路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