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XJS3XM
九劫难
关注数: 143
粉丝数: 612
发帖数: 47,795
关注贴吧数: 25
【讲座·】图文版拱玉书:楔形文字的起源 讲座主题:楔形文字的起源 主讲人拱玉书:谢谢大家。我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拱玉书。我先说一下为什么这个题目由我来讲?好像不应该由我来讲,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楔形文字没有关系。实际上我认为有很大的关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是1999年,由四个外语系合并而成的,其中一个外语系叫东语系,合并之前,东语系叫东方学系,我们搞这个学科,亚述学或者古代东方学,放在东方学系里是非常名正言顺的。现在成立了外语学院之后,把我们系重新恢复到原来的名字,叫东语系,东方语言文化系,所以我们现在的专业是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放到了东方语言文化系里,而且是在整个外语学院的框架下,实际就是古代东方文明,这个题目应该由我们来讲,但是不一定能讲的好。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原始楔形文字的起源》。先看一下什么是原始楔形文字?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两个图片,左边的就是原始楔形泥板照片,右边是原始楔形文字的现代模本,但他们不是一个文献。现在在图片上看到的就是原始楔形文字的模版,用英语就是Copy。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3w.&urlrefer=31ff365d9ee58f0d06810850b5c4b0a8百度.com/link?url=dMVYXyJoirEIyDjOHwktkaVosUvfXq7zYZNs1WqaAzsLKh1_NPCrIsAMLUe1LvCI0GXbi5iXyZbE2MPvwgCQtq&wd=&eqid=fdbf802100029e4b000000065b5a6ec1
古代两河流域医疗巫术的文化考察
埃兰的Kirwashir神是怎么样的神? 网上冲浪时候看到的,Haft Tepe土丘(古代埃兰城市Kabnak)发掘到了由Kidinuid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Tepti-Ahar所建造的这位神的寺庙。在这为王的任期内,可能Kabnak代替了苏萨成为了行政首都。 顺便看到一个说法KUR.GAL could be read either as “Harbe”or “Enlil” (since Harbe is a Kassite god parallel to Babylonian Enlil)。 喀西特神Harbe被视为等同于恩里勒。
古代两河流域神庙名的文化考察_张文安
古巴比伦神话【火神Girra和“埃兰的女性”Elamatum】 The Myth of Girra and Elamatum by Christopher Walker 这个故事讲述了,火与光之神吉拉(Girra)在击败Elamatum之后,大神恩里勒安排了火神Girra的命运,并给予他在他兄弟之上的崇高地位。古巴比伦火神Girra,阿卡德语名,在苏美尔语中为火神吉比勒(Gibil)。 Elamatum可能是造成饥荒和畜牧繁育失败的原因。就如其他对抗敌人的神话一般(例如马尔杜克对抗提亚马特、宁乌尔塔对抗安祖),在战胜了敌人之后,吉拉获得了他荣耀。死亡的Elamatum显然是由恩里勒的命令成为天空中可见的宇宙特征,似乎还要举行一个节日纪念她的失败。同样的想法发生在Agushaya赞美诗的结尾,Ea每年都会举办一个舞蹈节,以纪念Saltu的诞生和伊斯塔尔成功驯服自己的野性。 谁是Elamatum?泥板的残缺让学者们知晓的只有她的名字和吉拉杀了她。如果这个神话反映了历史事件,那么她可能是埃兰(两河流域政权的东部传统敌人)的化身。但是她是否只是被简单地认定为埃兰的伊斯塔尔是值得怀疑的。更有可能在与埃兰相关联时,她代表了其他影响,例如作为饥荒,瘟疫,疾病等等的化身。后来的咒语Maqlu系列将埃兰的女性与Gutium,Sutium,Lullubum和Hanigalbat的女性一起列为女巫们,她们的魔法将被火驱逐(Girra)。 Elamatum的天文学身份仍然不确定,不过Elamatum作为一个古老的巴比伦星辰或星座名称已经为人所知。对“夜之神(gods of the night)”的古老巴比伦祈祷诗包含以下星星列表: qastum elamatum zappum sitaddarum mushussum eriqqum enzum kusarikkum——“弓(= 大犬星座的一部分),Elamatum(=?),鬃毛(= 昴星团),被武器袭击的人(=猎户座), 龙(=?),马车(= 大熊星座),她-山羊(=天琴座),野牛(=?)“。 Lichacev汇编中的重复文本具有以下变体列表:12 qastum nirum(yoke = Arcturus)sitaddarum mushussum eriqqum enzum kusarikkum basmum('horned snake'=?)。因此,重复文本中省略了elamatum和zappum,而添加了nirum和basmum。直到现在,qastum elamatum被作为一个单独的表达:“埃兰的弓(Elamite bow)”。这种解释似乎得到了以下事实的支持:在后来的占星术文本中,弓(MUL.BAN = qastum)与Anu的女儿“埃兰的伊斯塔尔”一起被认同。 然而神话文本显示,elamatum将被视为单独星组的名称,没有证据表明Elamatum在这个神话中挥舞着弓,36-38行的自然解释是Elamatum自己变成了一个新的星座。 Elamatum的身份尚未被天文学鉴定的事实并不重要,因为同样的,mushuSsum,kusarikkum,balmum,mushuum和basmum like elamatum都尚未在后来的天文学中得到证实。例如“Elam的星星(MUL.ELAM.MA ld”等同于后来的占星术文本中的Salbatanu(火星)行星,代表安祖(Anzu)和尼纳祖(Ninazu),但这尚未在天文学上被证实,大约是无关紧要的。
一份来自乌拉尔图的Argiätihenele出土的埃兰语吉尔伽 考古学家在阿拉塞斯(Araxes)以北的一个大型的乌拉尔图(Urartian)城市中发现了一个出土埃兰语楔形文字泥板的地点。然后,有两个残片是独特的,因为他们在埃兰语文献中提出了一个已知吉尔伽美什为中心的传说圈,在已知的苏美尔语,阿卡德语,赫梯语和乌加里特语版本中加入了埃兰语版本。 这份文献的年代大约为公元前8世纪,可能是以对话的文学形式呈现的,学者认为这个片段或许是由三个人来演唱,并在舞台上进行表演。 音译和翻译如下:
安纳托利亚传统中的阿卡德国王:萨尔贡和纳姆拉辛 从十八世纪到十三世纪的历史中,安纳托利亚中部的赫梯人保留了许多对于阿卡德的著名国王的记忆。它们出现的背景各不相同,从历史文本到仪式都有。他们的名字出现在用赫梯语,阿卡德语和胡里特语编写的各种文本中,有的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本的副本或翻译,以及有一些似乎是当地的作品。 萨尔贡: ①萨尔贡的名字出现在古赫梯的历史中,被称作 哈图西里一世编年史(Annals of Hattusili I)的一份文献说记载。这份文献描述了早期赫梯的扩展历史,在其中,哈图西里一世自称在自己之前,只有萨尔贡能够带领军队穿越过幼发拉底河。值得注意的是,从现实地理上来说,这比较不合逻辑,因为萨尔贡必须从东到西越过边界,而哈图西里只能从西到东这样做。 ②第二个例子是一个被称作《战斗之王(The King of Battle, 楔形文字发音为 šar tamḫāri,)》的文本。这个文本在埃及的阿马纳、赫梯的首都哈图沙、巴比伦、阿淑尔和尼尼微均有发现副本。主要描述了在安纳托利亚中部的商人受到了当地的一晚名叫“努尔达格尔(Nur-daggal)”的统治者的压迫,于是萨尔贡出兵攻打,并且在当地的城市里居住了三年。 有学者认为,这个故事对赫梯人的吸引力只有在他们认为自己是萨尔贡的继承人而不是努尔达格尔时才能被理解。所以,如①所提及的,他们是否认为萨尔贡在穿越幼发拉底河时的方向是和自己相同的? 赫梯语版本的拉丁化和英译如下
[王异闻带]环海星胎摇篮· 遥想空溟的女帝
[生存异闻带] 环海星胎摇篮·ペルシャ湾 库莉(Kuri) [异闻深度]E+++ [异闻地域]环波斯湾诸地 [剪定缘由]发展速度过慢,可能性数值低下 [异闻带王]遥想空溟的女帝——库莉(Kuri)
赞美诗Agushaya Hymn 又名 EA, SALTU AND ISHTAR 这是一个阿卡德语文本的故事,主要介绍了关于Agushaya这个节日的来历的故事。 根据wiki的说法,这个故事可能和伊斯塔尔的另一名字,蛇神Irnina有关。 具体内容是伊斯塔尔的好战和争斗的行为让诸神感到担心,然后请求EA帮忙让伊斯塔尔认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然后EA用自己的指甲垢创造了一个伊斯塔尔的分身SALTU(象征了她的好战的一面)。之后伊斯塔尔通过与她的交手,明白了问题所在,请求EA去除她。 故事的结尾,EA提出每年举办一次Agushaya 节日,以纪念伊斯塔尔。
【水·武内力荐】gal新作——DeepOne 翻阅最近宣布公开详细企划的gal作品,没想到看到了这作的官网宣传上居然是社长的推荐语啊。 顺便声优阵容其实挺豪华的,男主cv是古兰(x) 现在公开的cg也画的挺不错。单就人设来说,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大和抚子矮子剑士(x)
占卜者对夜神的祷告 殿堂静悄悄, 城市进入梦想,奈尔伽尓叫喊, 请求审议者,进入梦想; 义着的保护者,进入梦乡,无家可归者之父, 沙玛什进入其卧室 四大夜神, 炽热的吉比尓, 强有力的埃拉, 弓和枷锁, 十字架,龙, 车,山羊, 白羊座与蛇,—— 现今升起。 凭借既定的占卜, 凭借献祭的羊羔 向我宣誓真情! 之前吧内提及过有【四大夜神】之存在,如今看来,或许是因为当初泥板残缺,翻译失误之源故。 Diviner's Prayer to the Gods of the Night, read by Michael Streck 17-20行包含星座的巴比伦名 原始文本 1 pullulū rubû 2 wašrū sikkūrū šīrētum šaknā 3 habrātum nišū šaqummā 4 petûtum uddulū bābū 5 ilī mātim ištarāt mātim 6 šamaš sîn adad u ištar 7 īterbū ana utul šamê 8 ul idinnū dīnam ul iparrasū awâtim 9 pussumat mušītim 10 ekallum šaḫurša kummu adrū 11 ālik urhim ilam išassi u ša dīnim ušteberre šittam 12 dayyān kīnātim abi ekiātim 13 šamaš īterub ana kummišu 4 rabûtum ilī mušītim 15 (line not read: nawrum girra) 16 qurādum erra 17 qaštum nīrum 18 šitaddarum mušḫuššum 19 eriqqum enzum 20 kusarikkum bašmum 21 lizzi<z>ūma 22 ina têrti eppušu 23 ina puḫād akarrabu 24 kittam šuknān 英译文 1 The princes are closely guarded, 2 The bolts are lowered, rings set in place. 3 The noisy people are fallen silent, 4 Gates (once) opened are locked. 5 The gods of the land, goddesses of the land, 6 Šamaš, Sîn, Adad and Ištar 7 Have gone off into the "lap of heaven". 8 They will give no judgment, they will decide no cases. 9 Veiled is the night. 10 The palace, its chapel, (and) sanctuary are dark. 11 The wayfarer calls out to the god, the petitioner keeps on sleeping. 12 The judge of justice, father of the destitute, 13 Šamaš, has gone into his sanctuary. 14 (May) the great gods of the night, 15 brilliant Girra, 16 warrior Erra, 17 the "Bow", the "Yoke", 18 Orion, the "Dragon", 19 the "Wagon", the "She-Goat", 20 the "Bison", the "Horned Serpent", 21 stand by! 22 In the extispicy which I am performing, 23 In the lamb which I am offering, 24 place for me the truth!
【讲座】诺亚之前的方舟 欧文·芬克尔(Irving Finkel),英国知名亚述学家、大英博物馆中东部研究馆员。1976 年,芬克尔获伯明翰大学亚述学博士学位,师从亚述学巨擘威尔弗雷德·兰伯特教授(Wilfred G. Lambert)。1976 年至 1979 年,任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研究助理。1979 年至今,任大英博物馆西亚古物部(现中东部)研究馆员,主管大英博物馆藏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泥版文献。芬克尔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文献、医学和巫术,代表作有《诺亚之前的方舟——解密大洪水》(The Ark Before Noah: Decoding the Story of the Flood)、《居鲁士圆柱铭文——波斯王的宣言》(The Cyrus Cylinder: The King of Persia's Proclamation from Ancient Babylon)等。另外,芬克尔还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和童书作家。
拱玉书:楔文文学传递的信息——以《恩美卡与阿拉塔王》为例
苏美尔上古英雄谭 心血来潮,想说下地球的古代两河传说中的那个时间段里,英雄和魔怪们的战绩分布。谨记,原典和月球无关,请勿设定入脑。(恩美卡和卢伽尔班达因为故事没什么战斗交集,就不提了)。 吉尔伽美什:乌鲁克第五代王,是大家都认识的角色,不再赘述。 恩奇都:同不赘述。 恩美巴格拉西:先代基什之王,阿伽的父亲。巧合的是,苏美尔语诗歌《吉尔伽美什与胡瓦瓦A》中所记载的吉尔伽美什的姐姐,名字也叫做恩美巴格拉西。 苏美尔王表记载其为第一位征服了埃兰(伊朗地区最古老的文明)的两河王,并夺取了埃兰人的武器;在吐马尔铭文中更是记载了他是第一个修建了尼普尔的恩里勒神庙之人。后来其子阿伽以及乌鲁克王吉尔伽美什都曾经为这座神庙进行过复建和修缮。 杜姆兹:乌鲁克第四代王,渔夫,出身于海边城市库尔拉。名字和作为牧神的杜姆兹同名,型月这边则简单粗暴的将他和牧神杜姆兹直接等同于一人。 阿伽:基什第一王朝的末代君主,恩美巴格拉西之子,和吉尔伽美什之间的恩怨亦不赘述。 吉乌苏德拉:又名乌特纳比斯丁和阿特拉哈西斯,两河流域大洪水故事的主角。在神恩基的指引下建造了方舟,带着一些动物们在大洪水中幸存了下来,最终被神王恩里勒赋予了永恒的生命。他在身为恩基的祭司的同时,在部分王表中也被认为是大洪水前的王权城市舒鲁帕克的最后一位王。有一篇苏美尔语文献《舒鲁帕克的教谕》被认为是他的父亲,舒鲁帕克的先代王乌巴拉图图写给予吉乌苏德拉其的教诲。 乌尔沙纳比:死亡之水上的摆渡人,有着石头人作为自己的手下。吉尔伽美什去寻求不死药时曾与他发生过冲突。 魔怪: 胡瓦瓦:又名芬巴巴,雪松山的守护者。 天之公牛:安努的公牛,在苏美尔语诗歌《伊南娜下冥界》中被被认为是冥界女王埃雷什基伽勒的丈夫。 安祖鸟:在伊南娜种植的神树“halub ”树枝上筑巢的大鸟,实力其实应该是这回提及的全部角色里最强的。曾经偷取过天命泥板,和战神尼努尔塔大战了三次,在阿特拉哈西斯中则负责和几位战神一道划开天界的堤坝让大洪水降世,在卢伽尔班达的故事中还被卢伽尔班达认作自己的干爹。在fgo里C闪的羁绊礼装中也提到过它。 幻影少女(ki-sikil-lil-la-ke):伊南娜种植的神树“halub ”的树干中部筑巢的魔怪。 树根蛇:伊南娜种植的神树“halub ”的树根下筑巢的蛇,具有免疫咒语(即魔免)的特性。 战绩对比: 胡瓦瓦(芬巴巴)>吉尔伽美什+恩奇都 无论是在苏美尔语还是阿卡德语版本中,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都是在获得了太阳神的帮助下才战胜了他的。苏美尔版本中是太阳神乌图首先送给了吉尔伽美什7个魔物,但两人依旧连同手下一起先被胡瓦瓦秒了一次,之后用计谋和各种贡品骗取了胡瓦瓦的七道光环,最终才能击败胡瓦瓦。而阿卡德语版本则是两人被胡瓦瓦压制,“死亡之雨如雾气般降在他们身上”。之后太阳神沙马什亲自出手,用暴风雨攻击它,最终吉尔伽美什才能制服芬巴巴。 吉尔伽美什+恩奇都>天之公牛 无论苏美尔语版本还是阿卡德语版本,战斗过程都比较简略。首先是恩奇都控制住天之公牛,然后吉尔伽美什一刀刺死了牛。 吉乌苏德拉?吉尔伽美什 没有过战斗和交手。 安祖?吉尔伽美什 虽然在故事中安祖鸟带着雏鸟飞走了,不过二者并未说明有交手。鉴于卢伽尔班达认了安祖做干爹,没准儿是看在卢伽尔班达的面子上才走了。 吉尔伽美什≈恩奇都 不解释 吉尔伽美什>恩美巴格拉西 在后世乌尔第三王朝的君王舒尔吉所做的一首赞美诗(A praise poem of Šulgi (Šulgi O): c.2.4.2.15)内的53~60行中记载,吉尔伽美什曾经俘虏过恩美巴格拉西。 吉尔伽美什>乌尔沙纳比 在吉尔伽美什想要度过死亡之水时,曾经与乌尔沙纳比发生过冲突。在战斗中吉尔伽美什击打了乌尔沙纳比的头,抓住他的手制服了他,并打碎了他下属的石头人。 吉尔伽美什>阿伽 基什攻打乌鲁克,结果阿伽最终被吉尔伽美什击败和俘虏。 恩美巴格拉西>杜姆兹 在wiki、牛津大学的苏美尔文学库等主流站点上现今的苏美尔王表翻译中都会提及到,乌鲁克第四代王杜姆兹俘虏了恩美巴格拉西,而这部分是是Jacob Klein教授在1991年对BT14这块泥板的研究翻译成果。 在多年以后,Jacob Klein教授于他自己2008的论文中再次对BT14进行了探讨,认为自己当年错翻了。正确的翻译应是被动态,也就是说现在的翻译应该是“他(杜姆兹)被恩美巴格拉西俘虏了”。 吉尔伽美什>幻影少女 苏美尔诗歌原文记述,吉尔伽美什赶跑了后者。 吉尔伽美什>树根蛇 苏美尔诗歌原文记述,吉尔伽美什杀死了后者。
恩里勒的先祖系谱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美索不达米亚神灵的血源系谱是混乱的,并非所有的成员都出现在每个材料中,并且许多名字都不容易翻译,也没有具体讲述他们存在的故事,也没有发现他们的崇拜地,所以不可能从它们中构建任何坚定的系谱。 在某些来源中,许多为恩里勒的世代相传的众神名单在内容上通常是成对的,但有时是独立的。 它们赋予了两河流域重要神灵Enlil祖先的信息。 Enlil的祖先已经出现在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可理解文献 ——早王朝时代的泥板上,即公元前三千年代的神话和其他文献中(现在最早的可追溯到法拉ll期和阿布萨拉比赫文本)。名单始终始于Enki和Ninki(有时候是Nunki,Numunki)。有一些版本从古巴比伦时期开始再又加上了一对神:An-Urash。 【注意,这里的Enki和作为水神的enki(g)不能确定是同一角色,关于这点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其中一项证据表明enki和ninki生出了恩基【enki(g)】 Enlil的血统包括一系列对偶神,每个都是男性+女性,其名称以男性的前缀d en“divine lord”和女性的d nin“divine lady”来区分。一个典型例子是而关于最早的材料,则直接将enlil接在了下方一份在公元前3000纪末期的咒语片段也已经部分地填补了证据上的空白。从最早的早王朝时期开始,虽然各个时期各有不同,但是确实是有一定的证据表明在当时的“神学”上确实存在一个从原初的“enki”到神王“enlil”的血源系谱。 而以前曾经提及过的,古巴比伦时期的故事中开始出现的恩里勒的先祖Enmešarra,或许就是从这类“神学”中衍生出来的产物。
泥板BM 23631: Bread for Enlil, S【ex】 for Inanna ://盘.百度.com/s/ 1P_G1hMK1Ne5C_FNg2-xvSQ mima:6oj9
未经人事的伊南娜 泥板BM 23631: Bread for Enlil, S【ex】 for Inanna中的部分段落,属于苏美尔语文学作品。 这一段描绘了伊南娜自述自己还不知性滋味的时候,。以及在这篇中,她称呼女神宁松为自己的婆婆(丈夫的母亲)
【咨询】深化古代两河流域史诗研究
北高加索冥王Ishtar-Deela Deeli-Malkhi, the Subterranean Kingdom to which souls transmigrated upon death, was ruled by Ishtar-Deela. It was larger than the abode of humans, requiring seven years to build. When the sun set in the west, its light and warmth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underworld, so the worldly day corresponded to subterranean night, and vice versa. Death was only an intervital stage, life in the netherworld being conceived of as an extension of earthly existence, with similar social structures. This meant that there was no concept of judgement in life after life, heaven and hell being later (Christian) introductions. As Muslim influence became more pronounced, the netherworld was forsaken for a heavenly (or hellish) abode. 在北高加索地域(如Chechens车臣人 和 Ingush印古什人)曾经被崇拜的冥界主宰。当然,和伊斯塔尔本人自然被学者们认为存在流传关系。
近东最早的土地占有系统:古代库杜如(界石) 学者们经历40余年的研究,所达成的关于两河领域界石(kudurrus)的学术成果,算是现今最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界石的著作了。
古代亚述人的信封是什么样的 大英博物馆楔形文字专家Mathilde Touillon-Ricci向我们介绍数千年前古代亚述人的信封是什么样的
美索不达米亚神Kakka 以下内容均来自《THE MESOPOTAMIAN GOD KAKKA》这篇文章 Kakka,一般被认为是使者之神,是一位普通小神。 例如在Enama elis' (iii 2-3)中担任了 Angar的使者;在 "Nergal and Eregkigal" (The Sultantepe Tablets 1)中成为了Anum的使者,据说 借由An = Anum I 32和Ea IV 28 的神表片段可以得知他被等同于Ningubur 和 Papsukal,进一步表明他是一位使者之神。 这位神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就被提及过,例如一份阿马尔辛时期的收据泥板中的第八行记载10 udu nin-dingir dga-ga mag-gin-gar-ru-umki,“10只羊(由Kakka的nin-dingir女祭司交付)”,从中可得知Magkan-garrum是这个神的崇拜地,根据一份古代地理文件,可知这个城镇是属于亚述的。学者们认为这个城镇位于亚述地区最南端,在巴比伦尼亚和亚述的边界处附近。 这位神灵在亚述、马瑞和Terqa比较受到崇拜。而或许Kakka在Terqa特别受崇敬,例如有一个Hanean国王的父亲有一个叫Kakka的名字的事实表明了这一点。 有关kakka的记载在后来还两份古巴比伦神表中出现了,并且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在阿淑尔被崇拜:kakka居住在sa~ jiru建筑中,位于阿淑尔神的右边 (d ga-ga ina sa-hu-ri ina E SU.MIN ina ZAG d as-sur). 在巴比伦尼亚完全没有提到对kakka的崇拜,这在相当程度上肯定他不是苏美尔神,也不是阿卡德神。另一方面, 根据使用Kakka 这个词的时间和名称上的地理分布,强烈地表明了他可能是来自西塞姆语(最可能是亚摩利人)的起源。这个使用kakka这个词的名字中的大多数是阿摩利人,这一事实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可能性。
尼普尔的女王赞美诗 W.G.兰伯特 译,具体内容全文可参见Zikir Šumim此书173~218页,全文太长就不放上来了。可以利用谷歌图书查看。
或许能变成个奇妙的cp的记载——大帝X山佐鲁德 伊本·柰迪姆(Ibn an - Nadim ,A.D. 890~989)的著作《索引(al-Fihrist)》中记载:“事实是——如蒙天佑——最早在夜晚进行夜谈的是亚历山大。他有一伙人逗他笑,向他讲故事。他这样做倒不是为了取乐,而是为了记下,作为殷鉴。此后,国王也都因此而利用了《希扎尔·艾夫萨乃(Hizar afsanah)》一书。全书有一千夜,却不到二百个故事。因为一个故事要也许要讲几夜。” PS:还参见早期阿拉伯学者马苏第的《黄金草原》(这玩意有汉译)一书记载,希扎尔·艾夫萨乃就是早期的一千零一夜。 其实这段话是早期阿拉伯人对于的一千零一夜起源的猜想,不足为据。不过这么一来其实可以扯个那个一千零一夜故事里的国王=亚历山大,然后最终导出个伊斯坎达尔X山佐鲁德的奇妙CP来。
【埃安那吞】《秃鹫碑铭文》译注
信使: 阿 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的跨文化传播者
其实又有了一个东方龙(蛟)是神灵的例子 东出的fa特典小说,狮子劫篇里出现了,已经石乐志的,土地神的极东蛟的分灵。 这个蛟龙确实是神,土地神。 虽然这个神的分灵,贼菜,不如幻兽,只是个蛐蛐魔兽的大水蛇。
【假面舞会】第九棒 真名解放·超越と限界を体現する男·亚历山大 前言:考虑到原楼层开的太多,对于阅读实在不友好。故再此另开一贴好了。 与画像、雕像中完全不同的形象。解开了粗劣的伪装,身披紫袍,头顶双角,手持锋刃的巨汉伫立于眼前。他仅仅站在那就散发着不容忽视的王者之风,其宽大的身躯彰显了他与之相称的豪迈之情,壮硕的肌肉更是告诉了人们这个躯体中蕴含着让大海都能一脚踏开的魄力。 (请忽略描述与卡面的不和……,毕竟真的找不到能搭配的图啊。)Class:Lancer 真名:亚历山大 阵营:「地」 喜好:欲望 厌恶:束缚 特长:战争 武装:战车、枪、剑 天敌:母亲 武装:征服之矛、双骨龙车 Status- 筋力:B 耐久:A 敏捷:D 魔力:C 幸运:A+ 宝具:A++ 【武装剑】 ♦剑(Cypriot·Spatha) 破却天命 若要向着远方而奔驰,那就不该被任何人束缚。 Lancer所持有的装备,具有黑色剑柄和宽阔的银色剑身的单手剑凯尔特长剑(Spatha)。虽然其外形在常人手中略显宽大,其对于lancer而言其轻便与外观相反,可以随心所欲的操纵。由于是是塞浦路斯族国王的进贡品,故也被称为“塞浦路特(Cypriot)之剑”,虽然不是“宝具”但却十分坚韧牢固。 若亚历山大被以saber职介召唤出来时,此剑将化为他的主武装,并能够借由此发动宝具“破却天命(Cypriot·Spatha)”,将那曾经显示于世的霸道之兆,引导下一个世界的路标之相,那成就了莫大伟业,把“戈尔迪乌姆之结(Gordian knot)”粉碎的剑芒一闪再次斩出,将一切束缚和枷锁全数毁灭。那是连神的意志也能扭转的,将时代向前推进的破却之力。就连那巴比伦通天塔——“天与地之基础(É.TEMEN.AN.KI)”最后所遗留的部分都无法在这威势面前存留。 ♦战车 魔天车轮 Lancer所持有的代步工具,波斯王室风格的华美战车。战车由巨大的锁链缠绕连接着拉车的两头尸龙,骨架上连接有残破的肌肉与腐朽的表皮。虽说已经死去,但仍然保持活力的恶龙依旧散发着恐怖而令人畏惧的气息。 被lancer以宙斯的神威说驾驭的战车上下均不断散发着雷光。而牵引其的双龙乃是其母所赠送之物,渊于酒神信仰和魔女传承的恶龙,而作为战车的部分乃是由波斯国王的御座改造而来的。在后世的“亚历山大升天主题”的故事传承记载中多数认为把王者带上天际的乃是有翼之兽(Griffin),但也留存有着双龙的图像。或许正是这个战车所遗留在后人幻想中的一鳞半爪吧。 【职介技能】 对魔力:C 原本亚历山大的“对魔力”较为薄弱,仅为D级,只相当于避魔力的护身符那种程度的对魔力。由于受到了lancer阶级的恩惠,对魔力略微上升了。 △ 在其生前,他的身边有着作为“亚历山大”说最信任的两位亲信,也可称呼为王的“双角”——赫菲斯提安和他的妹妹。年幼的双生子,为了王而制造出来的【最合适】的将军与魔术师。将军负责承受王所受到的物理上的伤害,而魔术师则承担了转移魔术诅咒的职责。故亚历山大生前并不需要太过在乎被魔术所伤害的情况。 【固有技能】 重摆保存:A 在战争中即使受到了致命伤,也能够幸运的留存下来的能力。即使处于再怎么混乱的战场上,他的性命都不可能被夺取。 △ 在历经十年的旷古烁今的东方大远征中,在踏遍天下奇景的探险生涯中,他既获得了无数的胜利,也遭受过不可计数的创伤,在其中不乏致命的危机。然而宛如被上天眷顾一般,他都有惊无险的跨域了挑战。 战争,无法让这个男人止步。————虽然,他最终被病魔带离了人间。 胜利之火·焚世暗焱(Φωτιά):A+ 热情所幻化的火焰,即带来了荣耀,也呼唤着毁灭。 △ 这是毁灭之火。 其表征状态与“魔力放出·炎”相似,也具有高热和强大的物理破坏力。但其真正的强悍在于具有与“对不可言喻的感情或本人也没发现的感情都能作为语句记录。与正确记述一切事情的书籍——“经典(Avesta)”相反的,烧却一切“记载”的侵蚀之毒。当被这个火焰所焚烧时,毒将渗入腐蚀,把对象的“记载”完全的消去,不仅作为载体的物质·肉身将会被灼烧,感情、记忆乃至于灵魂都将会被逐渐的,燃烧殆尽。由于这个火焰造成的伤害,其本质为确实的将存在删除,可视为永恒性的削减HP上限,故无法以再生之类的手段进行回复。在同某些类型的不死身存在进行战斗时会产生极有力的效果。 原本这个火焰是可以通过魔力来抑制的,也可以通过相反属性的魔术之类的手段将其熄灭。但如果面对的是波斯系的存在时,就会附带“不灭”的特性,Atar的真意本就是作为「不熄之火」而被崇拜的。除非直接切除燃烧着的部位,否则没有任何可以阻挡它侵蚀的办法——————就连诸神也不例外。 △ 这是荣耀之火。 其表征状态与“魔力放出”相似,本质是能够将物质活性化的力量。它能够激活生命本身就拥有的“生存意志”,被触碰的人就好像是被烈焰感染了一般,不仅仅是肉体在追求着强大,就连灵魂都能被lancer那强大的意志所感染,奋起前进。随着生命本身的觉醒,绝大部分的诅咒和恶念都能被驱逐出去。 这个火焰是那么的热血,那么的闪耀,就连太阳的热量也仿佛是不值一提。每一个细胞都为此沸腾了,每一分意志都为此呐喊着。把自己的将生命之火燃烧到极致,就算早已明晰会在燃烧殆尽后倒下了,也依旧毫不动摇地前进。 △ 被赋予了二面形象的征服王。既被认为是以大火烧毁了“经典(Avesta)”的魔王,但也被视为将圣火的荣光传播到世界的贤王。不过,对于lancer本身而言,这火仅是武器罢了。所谓的善恶在他的梦面前,并不是需要重视的事情。 神性:C 神灵适性的有无,C级的神性并不高。 △ 他被视为宙斯·阿蒙的神子,也认为是邪神阿里曼的代言人,本人也存在着作为神之子的认知。不过,到底是不是呢?谁也不知晓真相如何。但是,亚历山大本人能够使驭神明的权威,却是不可辨驳的事实。 使魔·蛇:B 作为操控蛇的魔女,酒神信徒的奥林匹亚斯(Olympias))之子所继承的力量,能够随意的使唤作为野兽的各种蛇类。即使是幻想种的龙蛇之种,也能够进行沟通。 △ 传闻亚历山大的母亲曾经与蛇交合,每当祭祀之时她都会被天启所凭依,操纵数条大蛇钻入人群;在亚历山大诞生之时,腓力二世也看到了“蛇卵”中诞生出了一条异蛇,在出来环绕一圈后,又神奇的回归了蛋中,这被神官们解释为未来王子将会统治整个世界;当他前往西瓦绿洲,祈愿神谕时,也有着两条蛇为他引路。无论如何,他确实蛇类们关系密切,并被奉为它们的主人。
酒馆女老板西杜丽的二三事 西杜丽(d Si-du-ri),在苏美尔语文本中并没有出现,而是在后来的阿卡德语等版本的吉尔伽美什史诗的中出现的角色。其名字的拼写前存在字符d,即是dingir,象征了神的限定符,也就是说,这位角色正是一名女神,她在赫梯文本中的名字拼写为(f zi-du-ri)。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文件中,她也被证明是人名的组成部分之一。例如阿卡德语名 Si-duri,意思是“她是我的墙(即保护者)”。 根据其他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女神的负责的领域是智慧,同时也可能和啤酒女神有关,所以在史诗中她的身份正是酒馆的女老板。她在史诗中担任了指导吉尔伽美什认清人世美好,规劝他不要追求虚无缥缈的永生的任务。这对于一个智慧之神来说是一份相称的工作,而这一部分内容同时也体现了两河文学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虚空主题”。 而关于这个“虚空主题”,我们可以在根据出土自西帕尔的一块古巴比伦时期的泥版中看到,当吉尔伽美什在田野中游荡、寻求永生的时候,沙马什对他说:“吉尔伽美什啊,你在哪里游荡?你要寻找的生命是永远找不到的。”而在标准版中,西杜丽也对他说了类似的话:“吉尔伽美什啊,你在哪里游荡?你要寻找的生命是永远找不到。……你啊,吉尔伽美什,还是 填饱肚子,享受时光!从早到晚,纵情玩乐!衣着光鲜,净面沐浴!看着握着你的手的孩子,让你的妻子快乐地偎依在你的怀抱![人]的命运就是这样……”亚述学家兰伯特注意到《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这一智慧主题,并称之为及时行乐(Carpe diem)哲学。 西杜丽和伊斯塔尔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巴比伦诗歌《尼普尔的女王伊斯塔尔的赞美诗(The hymn to Istar as the Queen of Nippur)》中的出现了一个称号 Ullâ Siduri(意思是“赞美女神西杜丽”),可见至少在此时,西杜丽正是伊斯塔尔的名字之一。事实上,关于西杜丽的智慧女神的身份也和伊斯塔尔有着深切的关联(参见Surpu II173: d si-du-ri lip-tur d istar ne-me-qi, the goddess of wisdom)。当然,“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西杜丽女神”生活在世界的边缘,显然不是伊斯塔尔。只能说,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出现的四位女性配角中,除了作为母亲的宁松以外,剩下的夏哈姆特和西杜丽均与伊斯塔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同时还存在一种更复杂的情况。即胡里特单词“siduri”的存在。这个词在Malku I的同义词表中被确定为是“年轻女性”的含义,是赫梯-胡里特体系中的年轻女神阿兰祖(Allanzu)特有的绰号。由于伊斯塔尔通常也是一位年轻女性,所以有一种立场是将巴比伦女神的名字和胡里特语词视为同一个词,而不是巧合。在这个分析中,胡里特语词在公元前三千纪中被使用阿卡德语的拼写者当作个人的名字而使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初期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部。
关于第七章提到的实际神话史诗中的“祭司长”——西杜丽的二三事 算是很久以前就有写的打算的玩意。虽然型月这边设定为了一位人类,不过我觉得好歹说说下这二者在史诗中的关系比较好,在那之中并不存在任何暧昧。西杜丽(d Si-du-ri),在苏美尔语文本中并没有出现,而是在后来的阿卡德语等版本的吉尔伽美什史诗的中出现的角色。其名字的拼写前存在字符d,即是dingir,象征了神的限定符,也就是说,这位角色正是一名女神,她在赫梯文本中的名字拼写为(f zi-du-ri)。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文件中,她也被证明是人名的组成部分之一。例如阿卡德语名 Si-duri,意思是“她是我的墙(即保护者)”。 根据其他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女神的负责的领域是智慧,同时也可能和啤酒女神有关,所以在史诗中她的身份正是酒馆的女老板。她在史诗中担任了指导吉尔伽美什认清人世美好,规劝他不要追求虚无缥缈的永生的任务。这对于一个智慧之神来说是一份相称的工作,而这一部分内容同时也体现了两河文学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虚空主题”。 而关于这个“虚空主题”,我们可以在根据出土自西帕尔的一块古巴比伦时期的泥版中看到,当吉尔伽美什在田野中游荡、寻求永生的时候,沙马什对他说:“吉尔伽美什啊,你在哪里游荡?你要寻找的生命是永远找不到的。”而在标准版中,西杜丽也对他说了类似的话:“吉尔伽美什啊,你在哪里游荡?你要寻找的生命是永远找不到。……你啊,吉尔伽美什,还是填饱肚子,享受时光!从早到晚,纵情玩乐!衣着光鲜,净面沐浴!看着握着你的手的孩子,让你的妻子快乐地偎依在你的怀抱![人]的命运就是这样……”亚述学家兰伯特注意到《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这一智慧主题,并称之为及时行乐(Carpe diem)哲学。 西杜丽和伊斯塔尔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巴比伦诗歌《尼普尔的女王伊斯塔尔的赞美诗(The hymn to Istar as the Queen of Nippur)》中的出现了一个称号 Ullâ Siduri(意思是“赞美女神西杜丽”),可见至少在此时,西杜丽正是伊斯塔尔的名字之一。事实上,关于西杜丽的智慧女神的身份也和伊斯塔尔有着深切的关联(参见Surpu II173: d si-du-ri lip-tur d istar ne-me-qi, the goddess of wisdom)。当然,“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西杜丽女神”生活在世界的边缘,显然不是伊斯塔尔。只能说,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出现的四位女性配角中,除了作为母亲的宁松以外,剩下的夏哈姆特和西杜丽均与伊斯塔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同时还存在一种更复杂的情况。即胡里特单词“siduri”的存在。这个词在Malku I的同义词表中被确定为是“年轻女性”的含义,是赫梯-胡里特体系中的年轻女神阿兰祖(Allanzu)特有的绰号。由于伊斯塔尔通常也是一位年轻女性,所以有一种立场是将巴比伦女神的名字和胡里特语词视为同一个词,而不是巧合。在这个分析中,胡里特语词在公元前三千纪中被使用阿卡德语的拼写者当作个人的名字而使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初期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部。
【假面舞会】第九棒 琐教之灾·波斯之敌 【A:被召唤出来的一位高大威猛的战士,上半身用布条胡乱的包裹了起来,仅仅露出了一对眼睛,明显是极其拙劣的伪装,从轮廓上可以隐约看出上半身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突起物。巨大的身躯和豪放站姿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极强。】 S:你就是我的master吗?我乃波斯之敌,你可以叫我“阿夫拉西亚伯”。你既然召唤出了我,所以是打算要征服这个世界吗? M:……】 Class:Archer 真名:阿夫拉西亚伯(Afrasiab) 阵营:「地」 喜好:欲望 厌恶:束缚 特长:战争 武装:战车、枪、剑 天敌:鲁斯塔姆、凯·霍鲁斯 Status 筋力:B 耐久:A 敏捷:D 魔力:C 幸运:A+ 宝具:A++ 【职介技能】 对魔力:C 只能无效化二节以下的咏唱所引起的魔术,在其以上的大魔术和仪礼咒法实在是无法防御。 【固有技能】 重摆保存:A 在战斗中保存性命的能力。即使受到围攻、身受重伤,也能够奇迹般的留下性命,成功脱离战斗。 在其生前与波斯最大英雄之一的鲁斯塔姆进行过多次的交锋。虽说次次败阵,却也全部成功逃生。在生前最后的一战中他败阵于自己的外孙,波斯王凯·霍鲁斯之手,但依旧无损自身的性命。 其自言,刀剑虽利,但不足取其命。 领导力:A 波斯的大敌,图兰的王者之证。 作为诸位图兰王中的最强者,率领大军征战沙场的风采依旧不减当年。 其自言,王中之王。 天恶(mairya):A 邪神阿里曼( Ahriman)的代言人的象征,恶人的证明。能够由体内散发出扭曲人心的狂气,使人精神深处的负面情涌动,溢出。被罪恶的虚像所支配。 在波斯传统中,阿夫拉西亚伯被视为与蛇王扎哈克相提并论的大敌,被赋予欺骗的魔术力量来破坏伊朗的文明。 其自言,现在“天恶”不存于此身中。 【宝具】 罪牢(Hanakana) 等级:A++ 种类:结界 最大捕捉:—— 距离:0 钢铁打造的巨大城塞,与大地(earth)融为一体。拥有连“降临者”都能阻隔在外的力量,是世界守护的具现化,是仅凭借单纯的硬度就可以阻挡任何攻击的宝具。就如同现代的核工程掩体一般,足以在世界末日中守护住内部一切。 不过在面对针对世界本身,且具有对城之上火力的宝具时,也只能完整的接下一击而已。在这之后的防御力,不值得期待。 阿西拉西亚伯的住所,真实的王庭。 其自言,此乃囚禁罪恶的牢笼。 【人物介绍】 身高.体重:212cm·130kg 出典:列王纪,阿维斯塔 地域:中东、西亚 属性:秩序.恶 性别:男 阿夫拉西亚伯。 图兰的国王和英雄,也是波斯的大敌。 他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所有图兰国王中最突出的。他是一个强大的战士和将军,并且是阿里曼( Ahriman)的使徒,同时也是法理顿之子图尔(Tūr)的后裔,具有高贵的血统。在战场上的他宛如一头巨鲸,可以吞噬掉在自己面前的一切。 然而在这个时代,波斯诞生了传说中最伟大的英雄之一“鲁斯塔姆”。在于鲁斯塔姆的多次交战中,阿夫拉西亚伯均耻辱的战败了。 【羁绊一】 凯·霍鲁斯 波斯之王,同样也是我的外孙。他是……呃等等,让我先回忆一下(他的母亲是谁来着?当时在波斯王宫里看书,这种细节没记住啊。) 【羁绊二】 ……(糟糕,想不出来怎么扯) 【M:喂喂喂!你别再扯淡了好吧!我好歹知道你根本不是Archer,而是lancer啊!而且你的自我描述格式居然如此混乱。还有你的射击宝具呢?怎么会是一个城塞类型的宝具啊? A:啊,这种小事不用在意。我只是开一个玩笑罢了。没想到我的master还很聪明嘛,哈哈哈哈哈哈。下面才是我的正经介绍啊。】
关于达干神和伊图尔美尔神 援引自陈艳丽的《古巴比伦时期旦胡腊采的“马瑞王后”身份论证》 ———————————— 旦胡腊采写给国王金瑞林书信基本上是两个主题:一是向国王报平安和向国王要求平安书信,二是祈求泰尔喀城(Terqaki)的达干神(d Dagan)和马瑞城的伊图尔美尔神(d Itūr-Mēr)保佑国王的战役胜利。 ———————————— 伊图尔美尔神是马瑞城的主神,也是马瑞王的个人保护神,所以伊图尔美尔被称为“马瑞之王”,但是伊图尔美尔在马瑞以外的地区则没有什么影响。在金瑞林的宫殿外已经挖掘出一个二级神庙,因为其奠基铭文称伊图尔美尔为“国土之王”和“马瑞之王”,所以这一神庙应是属于神伊图尔美尔的。 达干神则是中幼发拉底河地区最重要的神明,达干是天气之神和“牺牲之主”,他保护着从东南方进入叙利亚境内的道路,两河流域诸王都极为重视对达干神的祭祀活动,以祈求达干神保佑他们经由泰尔喀(Terqa)和图图勒(Tuttul)的沿幼发拉底河的行程。而达干神的两个最重要的神殿都位于马瑞王国境内,一个在泰尔喀城,另一个在巴里赫(Balih)河口的图图勒城。泰尔喀城除了作为达干神的一个重要祭祀地,它也是马瑞王室祭祀祖先尤其是逝去先王的祭祀中心。所以,马瑞国王尤其重视对达干神的祭祀。 ———————————— 旦胡腊采写给国王的信中反复提到祈求达干神(d Dagan)和伊图尔美尔神(d Itūr-Mēr)保佑国王的战役胜利之事:“另外一件事,愿‘牺牲之主(bēlpagrê)’达干神和‘马瑞之王’伊图尔美尔神将你的对抗者们和你的敌人们交到你的手上!”“另外一件事,愿‘泰尔喀城之主’达干神和‘马瑞之王’伊图尔美尔神分别站在你的左边和右边!愿他们将你的对抗者们和你的敌人们交到你的手上!”“另外一件事,愿‘泰尔喀的主人’达干神将你敌对者们交到你的手中!”
【芬巴巴】暗示过于明显——关于恩奇都新幕间 这个幕间开头先是不知名的???的发言,看发言与芬巴巴已经八成吻合。加上后面的剧情描述,虽然没有给出明示,但是基本上是说的芬巴巴没跑了。 ps:那位神 ji也被提到了
【转】“苏美尔的莎士比亚”恩赫杜安娜:历史上第一位署名作家 刘昌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2018-03-15 10:01 来源:澎湃新闻 恩赫杜安娜生活在约公元前2300年两河流域北部的阿卡德地区(今伊拉克境内),是阿卡德帝国的建立者萨尔贡(Sargon,即《圣经》中的亚甲王撒珥根)与王后塔什卢尔图姆(Tashlultum)的女儿,即阿卡德公主。她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最早的神庙最高女祭司(entum),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署名作家,故被美国著名亚述学家威廉·哈罗(William W. Hallo)誉为“苏美尔的莎士比亚”。萨尔贡 大约公元前3200年,在两河流域南部(又称巴比伦尼亚)诞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苏美尔人发明的苏美尔语楔形文字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因为苏美尔人多用芦苇制成的笔在黏土泥板上压制的文字类似楔子,故名。它最初为图画或象形,后来逐渐发展为楔形。 苏美尔文明在经历了城邦争霸的早王朝时期之后,公元前2291年,北部的阿卡德城邦在首领萨尔贡的领导下,最终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阿卡德帝国,定官方语言为阿卡德语,它与现代阿拉伯语、希伯来语都属于闪含语系中的闪米特语族。如同日本人借用汉字创制日语假名一样,阿卡德人借用了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符号创制了阿卡德语楔形文字,而苏美尔语在阿卡德帝国时期也一直被使用。
(大约是推荐)较少见的国人收藏者 知乎上的收藏者,少见的对两河文物感兴趣且愿意分享知识的藏家,本身也很有学识。
居然还有这玩意——2019年电影:《吉尔伽美什叙事诗》 电影名也称为:吉尔伽美什的史诗:不朽的死亡;电影类型:动作,冒险,科幻。美帝出品,预计发布日期为2019年6月18日,预算估计为120,000,000美元,时长预计为120分钟。
国王和贤哲的乌鲁克名单(塞琉古时期) 定年为塞琉古时期的材料,描述了古代的国王和他们的贤者。值得一提的是,内中把吉尔伽美什与Sin-leqi-unnini直接联系了起来。根据更古老的材料,我们已经知道Sin-leqi-unnini是加喜特时期的书吏,一般把创造出阿卡德语整合版的《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成就归功于他。 这里直接把Sin-leqi-unnini认定是吉尔伽美什下属的贤者,可见由于年代久远,后世的书吏混淆了时代,错误的认为史诗是在吉尔伽美什生前就由其手下的贤者书写完成了。翻译如下
一份驱魔仪式的双语列表中的冥神 埃塔纳和吉尔伽美什都有同时出现的材料,感觉还是很少见到的。
【推荐】拱玉书·六书与十三书 在汉字和楔文的发展和使用过程中都产生了“说文解字”。汉字的“说文解字”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代表,楔文的“说文解字”则散见于不同时期的辞书文献中。不论是汉字说文,还是楔文说文,都是在文字经过长期发展之后文字的使用者对文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所做的诠释。本讲将对这两种古代说文中说解文字形体和结构的部分进行比较,并通过实例说明,说文解字是传承文字的有效手段。 ——————————此为拱玉书先生在2012.10.20时,在文津讲坛上做的演讲实录。
涅迦尔与独眼巨人 这是在距离巴格达东部迪亚拉河上的Khafajha(Khafajah),即古代城市Tutub的辛(Sîn)神庙出土的粘土匾上的画像,年代定位为公元前两千纪早期的拉尔萨时代。该牌匾现在位于芝加哥的东方学院博物馆(Opificius 1961 no.488,Delougaz and Holland 1990 pl.62a)。 画面内容为一个战士神正在用刀刺向一个独眼的人型生物,在这块泥板上杀死独眼人的神的身份一直不确定。过去有学者认为是“马杜克杀死提亚马特”,也有的观点是“尼努尔塔杀死阿萨库魔(Asakku)”,但这两种理论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随着亚述学的发展,在苏萨出土的公元前两千纪的占卜泥板上,René Labat确定了独眼畸胎(monoculus)的阿卡德(Akkadian)术语为igidal / ru(MDP 57 = Labat 1974:210)。这个词出现在出生占卜泥板上,写成i-gi-da-lu和i-gi-da-ru / lu!(MDP 57 nos. 9 obv. 12, 10 obv. 20)。这个词是一个注解,指出一个胎死腹中的胎儿(人类或猪)的额头上有一只眼睛:igidal / ru sumsu。René Labat看到,在这种情况下,奇怪的新术语igidal / ru是来自苏美尔igi.dili“一只眼睛”的借词。在这些泥板中,lu和ru的符号非常相似,并且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应该阅读i-gi-da-lu。 W. von Soden谨慎地认可了 Labat的的发现。尽管如此,Labat的推导仍然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苏美尔人的igi.dili“一只眼睛”在阿卡德语中应该转化为igidil'um>igidilû,而通常/Cû/拼写为Cu-ú。鉴于这种重构的形式,i-gi-da-lu拼写错误似乎是语源学的严重障碍。现在可以为这些图像和语言数据提供更多的证据。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它将澄清文字学和艺术,它们都提供了阿卡德语单词的正确形式,并确定了神话中的神。 第一次海国王朝时期(大约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巴比伦占卜者档案中的脏卜片,大部分是私人藏品,包括一份阿卡德语(Akkadian)的胆囊脏卜纲要。该文本包含了对于一个几乎完全被破坏的原型,以下的归结子句(apodosis): amut(sà.múd) d nè-eri 11 -gal sa i-gi-te-la i-ni-ru “liver-(omen) of the god Nergal, who slew i-gi-te-la”。sà.múd作为amutu“肝脏”的解读将在其他地方被证明是合理的,我们在这里感兴趣的是i-gi-te-la。 【一段讲述词语的重构和解读的,看的不太懂,略过】结论是这句话说的是涅迦尔杀死了一个独眼畸胎(monoculus)。 现在转向神话,海国时期的泥板显示,涅迦尔杀死了一个独眼畸胎(monoculus)。虽然我们不知道igitelû是指定一个独特的个体还是一个神秘的生物种类,但今后我(即原作者乔治)将涅伽尔的受害者称为独眼畸胎(monoculus),但它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作为暴力无情的战争之神和瘟疫之神,涅伽尔非常适合加入神圣的怪物杀手的行列。由于他是唯一已知杀死独眼畸胎的神,迄今为止在任何其他神的记载中都没有出现过独眼畸胎,所以目前的知识清楚地表明,来自Khafaje的泥板上的人物将被识别为涅迦尔和独眼畸胎。 涅伽尔在神话中杀死了独眼畸胎,解释了为什么在古巴比伦的出生的占卜中,他出现在附着在羔羊胎儿前的眼睛上,眼睛盯着前额; DIS iz-bu-um (…) i-in-su i-na pu-ti-su d nè-eri 11 -gal i-(ik)-ka-al “(如果)一个死胎胎儿的眼睛在它的前额上:涅伽尔(即瘟疫)将会吞噬”。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关联是明显的:一个具有独眼特征的胎儿被瘟疫杀死的警告,因为在神话中,独眼畸胎被瘟疫神涅迦尔杀死。 它们(a)报道了巴比伦神话中的一个新情节,其中涅伽尔杀死了igitelû,并且(b)注意到涅迦尔和独眼胎儿之间的密切联系;事实上(b)源于神话的知识(a)。这两个数据证实了Labat从igi.dili“一只眼睛”到苏萨的i-gi-da-lu的正确推导(c),并导致了坚定了结论(d)来自Khafaje的粘土版上的场景描绘了涅伽尔在执行杀死igitelû“单眼”的行为。
安祖神话的后续——尼努尔塔和乌龟的故事 尼努尔塔与乌龟(Ninurta and the turtle)是一个苏美尔语文本的故事,开局先是一段尼努尔塔和安祖的对话。讲述了在Anzu偷走了命运泥板后,Ninurta击败了这只鸟,并让他将命运泥板扔进了apsu。恩基很高兴并赞扬尼努而塔是安祖的伟大征服者,并称他的名字将永远荣幸。但Ninurta不满意这种祝福,所以开始密谋反对恩基。恩基马上猜到了尼努尔塔的心。作为警告,他激起了apsu的浪潮,并派他的下属Isimud去看Ninurta。尼努塔拒绝并向Isimud举手(根据语境应该是攻击的意思)。 恩基从apsu上模制出一些粘土,形成一只乌龟,给了它的生命。它的工作是在apsu的门口附近用它强壮的爪子挖出一个深坑。恩基逐渐退到陷阱旁。突然乌龟从身后走出来,抓住了尼努尔塔的肌腱,然后让他掉进坑里。(ps:我们知道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中,乌龟经常是恩基的象征物之一) Ninurta无法爬出坑。恩基站在坑边,低头看着尼乌尔塔,他仍然被乌龟咬住了脚。 “你打算杀了我,”恩基说道,“你逃跑的力量在哪里?你的英雄气概在哪里?你了毁灭高山,但是现在你甚至不能爬出来。” Ninmena(Ninhursag的别名)了解到这种情况。跑过来谴责恩基了一番(故事后面的部分残缺,结局不明。)
【读数笔记】吉尔伽美什与挖井 挖井 在雪松森林之旅的最后阶段,Gilgames与水井的联系和挖掘是最明显的,当他在每个露营的地方挖掘一口井时,正如文字所述,“面向太阳”。 耶鲁大学的古巴比伦泥板显示,在这样做的时候,吉尔伽美什正在执行乌鲁克长老的指示,而这口井的目的是提供水来灌满他的饮用水瓶,并向他的守护者——太阳神沙马什和神化的卢加尔班达倒酒。 另一个古老的巴比伦碑铭记载说,为了在旷野中游荡而生存,吉尔伽美什挖出了“以前从未存在过的井”。 在这些片段中,“井”的意思是只是通到地下水层的孔,而不是一个精细的结构。 英雄与井之间的联系在地理名录Hh XXII中发现了史诗外的表达,其中“吉尔伽美什之井”固定跟随“萨尔贡之井”。这个文本的Igfe版本之前有三个先例:在通往雪松林的路上挖的井不是这个“吉尔伽美什之井”的唯一候选。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这个入口指的是著名的,吉尔伽美什在回到乌鲁克的路上时丢失了返老还童的魔法药的传说中的池子。或者,吉尔伽美什之井可能指的是史诗传说之外的东西。 吉尔伽美什与井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在一个标准的巴比伦仪式中找到的,这个仪式包括了指令bûrti(pü)d bil4.ga.mes taqabbi(dugs-ga),意为“你说‘吉尔伽美什之井’”。这个祈祷是在实际开始挖掘,打出新井之前准备的最后一个项目,并且意味着挖掘者只是大声地说出这两个词,不太可能是背诵以这个短语开头的咒语。在这种情况下,Gilgames的祈祷表明英雄与井的联系是惯例的。作为所有成功的挖井者的榜样,提及他的名字将为挖井事业带来好运。 还有另外一个联系:在从新井涌出的第一口水喝完之前,其中有些水必须被拿来到倾倒给沙马什,阿努纳奇和亲友的鬼魂当做奠酒。井是与冥界的接触点,它们的权威和死者必须被安抚,免得他们对侵扰感到不满。井本身就归属于冥界统治者身份的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与挖井 这两天在看书,正好看到这段。如果有看过《吉尔伽美什与阿伽》那个故事的人,大概会想到既然你如此擅长挖井,也难怪阿伽想叫你们乌鲁克人去打井了。 ———————————— 在雪松林之旅的最后阶段,Gilgames与水井的联系和挖掘是最明显的,当他在每个露营的地方挖掘一口井时,正如文字所述,“面向太阳”。 耶鲁大学的古巴比伦泥板显示,在这样做的时候,吉尔伽美什正在执行乌鲁克长老的指示,而这口井的目的是提供水来灌满他的饮水瓶,并向他的守护者——太阳神沙马什和神化的卢加尔班达倒酒。 另一个古老的巴比伦碑铭记载说,为了在旷野中游荡生存,吉尔伽美什挖出了“以前从未存在过的井”。 在这些片段中,“井”的意思是只是通到地下水层的孔,而不是一个精细的结构。英雄与井之间的联系在地理名录Hh XXII中发现了史诗外的表达,其中“吉尔伽美什之井”固定跟随“萨尔贡之井”。这个文本的Igfe版本之前有三个例子。 在通往雪松林的路上挖的井不是这个“吉尔伽美什之井”的唯一候选。另外一个可能就是这个入口指的是著名的,吉尔伽美什在回到乌鲁克的路上时丢失了返老还童的魔法药的传说中的池子。或者,吉尔伽美什之井可能指的是史诗传说之外的东西。 吉尔伽美什与井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在一个标准的巴比伦仪式中找到的,这个仪式包括了指令bûrti(pü)d bil4.ga.mes taqabbi(dugs-ga),意为“你说‘吉尔伽美什之井’”。这个祈祷是在实际开始挖掘,打出新井之前准备的最后一个项目,在这种情况下,Gilgames的祈祷表明英雄与井的联系是惯例的。 还有另外一个联系:在从新井涌出的第一口水喝完之前,其中有些水必须被拿来到倾倒给沙马什,阿努纳奇和亲友的鬼魂当做奠酒。井是与冥界的接触点,它们的权威和死者必须被安抚,免得他们对侵扰感到不满。井本身就归属于冥界统治者身份的吉尔伽美什。 ——————————————————————————
国学大师饶宗颐去世,享年101岁 突闻此消息,感慨良多。南饶北季,虽然饶先生与季羡林二老均非专攻亚述学的学者,但他们均对我国亚述学的发展起过较大的影响,饶先生翻译的近东开辟史诗,季老主导的“东方文化集成”(恩美卡与阿拉塔王正是这个项目里的),都是天朝亚述学史上永不磨灭的印记。
吉尔伽美什的名字及其历史 正好谈到吉尔伽美什名字的意思,就搬来分享下。来自A.R.乔治的书《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 1》中的71-90页。 实话实说,对我而言过于专业,根本看不懂。这里面总计罗列了三十种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写法,有的基础拼法下还有变形。
拱玉书“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流传和演变”演讲实录 ps:因为是演讲实录的,所以可能存在口误,或者是听的人听错的部分(例如大不列颠听成了大连。。。) 当然,因为是大众向的演讲,所以也没有深入讲解。
日本人建立的苏美尔语在线词典 地址是htq.minpaku.ac.jp/databases/sumer/
冥界船夫——吉尔伽美什 很久以前这吧里也有人提过吉尔伽美什在担任冥界船夫的事情。正好最近也找到了那份玩意的出处,我就翻一下搬来这。 下文均来自A.R.乔治教授的《巴比伦尼亚的吉尔伽美什史诗:介绍,标准评述版和楔形文本》 ———————————————————————————————————— 死者的渡口,Gilgames在冥界执行的另一项任务。 在两千纪(即公元前2000~前1000)的中期的这个咒语列出了冥界的神灵和他们的担任的职责。当中吉尔伽美什是巴比伦人的亡灵摆渡者。 【向冥界的最高统治者涅迦尔(Nergal) 的生命祈求 向冥界最高的女主人艾蕾什基伽尔(Ereskigal)的生命祈求 向冥界的守门人比杜(Bidu)的生命祈求, 向冥界的船夫吉尔伽美什(Gilgames)的生命祈求】 基于这一传统的另一个咒语被保存在乌鲁克和在现代巴格达发掘的巴比伦晚期的片段中,说明了吉尔伽美什如何控制胡布尔(Hubur,两河神话中的冥河)的黑暗渡口,也许像卡戎(Charon,希腊神话冥河摆渡人)一样从他们那里得到了船费: 咒语 【住在冥界的吉尔伽美什,... 胡布尔(Hubur)的摆渡人,旅行... 冥界之旅... 进入冥界的他是在你的控制之下 你在渡口收到... 你在渡口...】 在讨论第一个这样的段落时,兰伯特指出,在HhV的宗教船舶名单中,有两艘吉尔伽美什的船只处于那些神灵之中。然而,正如他所观察到的,我们不能确定他们中的任何一艘是神话中的亡灵渡船。在这里,船的船夫不是吉尔伽美什,而是Hamar-tabal,Ur-sanabi也有这个功能。但不太确定的是,更古老的苏美尔语宗教歌曲暗示的就正是死者的渡船,也许仅仅是描述了Gilgames在水上行驶。 鉴于Gilgames在冥界中的多种功能,尤其是他将死者安全地送交保管的责任,发现他代表了葬礼仪式并不奇怪。他存在于在萨尔贡时期的拉伽什城邦的丧葬祭礼上。大概,他在乌尔城邦也已经很出名了。亚述人的丧葬仪式在1500多年后依旧保持了传统。 “吉尔伽美什之门”在两千年前的药方中即作为一种魔法成分(即老油)的来源(的提取道具)。也许是漏斗的委婉说法或者或者一种用来定期给祖先献祭贡品的开口。 在这样的饮食中倒入的通常液体是冷水,但也可以提供其他液体中的油。(把冷水的奠酒和油倒进去作为献祭,然后从里面取出被认为是魔法因素的老油)
【娱乐】闪恩战天牛或芬巴巴等的古代雕刻图像 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大战天牛(古巴比伦),抓尾巴那个是恩奇都,抓角拿武器的那个是吉尔伽美什。吉尔伽美什恩奇都与天牛(新亚述风),不得不说新亚述时代还真喜欢有翼人脸生物和肌肉男,甚至连天牛都画成这样了。。
巴比伦尼亚驱逐野外害虫害兽 首先来看个源于wiki词条的介绍: Zu-buru-dabbeda,写作zú-buru5-dib-bé-da,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个类似主题文本的最完整的范例。以阿卡德语书写,这是一个对抗蝗虫,蚱蜢,昆虫幼虫,象鼻虫等害虫的咒语汇编。这些生物被称为“宁基林的伟大的狗(“great dogs of Ninkilim”)。作者身份被认为是一个巴比伦和博尔西帕(Borsippa)的学者兼教士Papsukkal-ša-iqbû-ul-inni。 在“驱魔师手册”中,列出了从尼尼微,阿淑尔,巴比伦,西帕尔和乌鲁克恢复过来的,在尼尼微被称为“Namburbi”的避邪和预防性仪式的目录, 它被铭刻在大概四个片段上。这是从阿淑尔巴尼拔图书馆收集的许多文本之一。该文本提供了一系列的给各种各样神的祈祷,恳求他们偏移Ninkilim神的各种对象。 Accept, O East Wind that averts [storm-damage!] 接受,噢 东风避免了【风暴灾害!】 Eat the tasty food, drink [the sweet liquid!] 吃美味的食物,喝【甘甜的液体!】 Get rid of the great dogs of [Ninkilim,] 摆脱【宁基林】的伟大的狗, locusts whose mouths are a Deluge,[a tempest,] 蝗虫的嘴巴是一个洪水,一个【暴风雨,】 mice whose mouths are a Deluge, [a tempest!] 老鼠的嘴巴是一个洪水,一个【暴风雨,】 Come [around] to this plot of farmland and lead them [away . . . !] 造访这片农田,并带领他们离开。 。 。 !] Seize them by the hand, 抓住它们的手, [take them away! Take them off ] to the latch of the heavens! Roast them,[ . . . them!] [把他们带走!把它们带离】到天上的门闩!烘烤它们,【……它们】 By command of Marduk, [lord of exorcism,] by command of Adad, [king of plenty,] by command of Ninurta, foremost one of E-kur! 这是驱魔之主马杜克的命令,这是丰饶之主阿达德的命令,这是埃库尔(E-kur)神庙最重要的宁乌尔塔的命令! ———在一个公式化的结构中,有各种各样的神和四风的一连串祈祷和咒语(“ka.inim.ma”)。该系列的后半部分介绍仪式,其中之一涉及用桧木香炉熏蒸受侵染的田地。在一份亚述行省长致萨尔贡二世的信中。Ṭab-ṣilli-Ešarra他引述国王的指示进行这样的一个仪式熏蒸。最后的仪式包括一个七天的停顿,一只用以牺牲的白色羔羊,一个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贡品的篝火,并仔细处理了烧焦的残骸。这个泥板上写着一个祈愿;“一个愚昧的,不懂得智慧艺术,没有娴熟学问的学者,一定不要看!”之后结束部分列出了执行仪式所需的道具清单。 ————————————————————————————— 以下正式开场。
在早期苏美尔文学中的吉尔伽美什GILGAMES IN OLD SUMERIAN 引用来源自当代可谓是对吉尔伽美什研究最深的A.R.George教授的书——其著作George Babylonian Gilgamesh 1中的4~6页。没有能力翻译,就只说点我认为的重点吧。。。 The earliest recognizable body of literature recovered from ancient Mesopotamia is the Old Sumerian corpus of narrative compositions from the Early Dynastic IIIa period,roughly the mid-third millennium BC in the conventional chronology.Texts of this archaic corpus can be properly understood only when later versions are extant.Thus manuscripts of the Instructions of Suruppak from Abu Salabikh and Adab and three copies of the Kes Temple Hymn from Abu Salabikh are largely comprehensible.Texts known only from archaic versions,such as the collection of"za.me-hymns',still present formidable problems of interpretation.This remains true when copies survive from different towns,as with the mythological texts from Abu Salabikh,Mari and Ebla--for example,the Sumerian composition in praise of Amausumgal and an archaic Old Akkadian myth involving Samas and other deities. (最早可辨认的文献是IIIa时期的叙事文集,不过很多文本在依靠后期版本才能够被正确理解,而例如只存在早期版本的za.me-hymns就存在很可怕的解释问题) Three Sumerian texts from this archaic corpus have been claimed,at one time or another,as compositions involving Gilgames.First,a mythological text from Abu Salabikhthat describes the lovemaking of King Lugalbanda of Uruk and the goddess Ninsun hasbeen supposed to relate the birth of Gilgames.Lugalbanda and Ninsun are well known inlater Sumerian literary tradition as the parents of Gilgames but the hero's name does notoccur in the fragment.In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y part of the text as referring to a birth involves a high degree of imagination and should be repudiated as unproven.The succession of legendary kings of Uruk-Enmerkar,Lugalbanda,Gilgames--occupied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later corpus of poetic narrative in Sumerian,and the importance of this text for Gilgames studies is that it proves this dynasty was already a source of literary inspiration in the mid-third millennium. (有三个古老的苏美尔语文本曾经被认为是与吉尔伽美什有关的文献。其中一份是来自阿布·萨拉比赫的卢伽尔班达和女神宁松所做的关于吉尔伽美什诞生的故事。然而事实上吉尔伽美什的名字在这个片段没有出现。在目前的知识状态下,对文本的任何部分的解释都涉及到高度的想象力,所以应该被否定,是未经证实的。)
纳拉姆辛铭文二则 Inscription of Naram-Sin (Old Babylonian copyfrom Nippur)来自古巴比伦时期的尼普尔出土抄本 'From of old,from the creation of men,no one among the kings had destroyed Armanum and Ebla.Nergal opened the way for Naram-Sin,the mighty one: he gave him Armanum and Ebla.He also gave him the Amanus,the Cedar Mountain,and the Upper Sea.(以前吧里发过的涅迦尔给予纳拉姆辛,阿玛努斯和雪松山的那段的出处就是这个) With the weapon of Dagan,the exalter of his royalty,Naram-Sin,the mighty one,defeated Armanum and Ebla,from the bank of the Euphrates to the Ullisum,the men that Dagan gave him from his hand,he smote them: they carried the basket of Abi,his god; Amanus,the Cedar Mountain,he conquered. When Dagan judged the judgement of Naram-Sin,the mighty one,he delivered Rish-Adad,king ofArmanum,into his hand and he bound him to his gate: (then) he made a statue ofdiorite,and dedicated it to Enlil,(saying) thus;"Naram-Sin,the mighty one,king of the four quarters of the world,Dagan gave him Armanum and Ebla,and he captured Rish-Adad with his hand.So I dedicated a stone image to sin.” —————————————————————————————————— Inscription of Naram-Sin (original,from Basekti) 来自于Basekti出土文本 'Naram-Sin,the mighty one,king of Akkad: when the four quarters of 'the world rebelled together against him,thanks to the love with which Ishtar loved him,he was victorious in nine battles in a single year, and captured the kings that had risen against him. Since he had strengthened the roots of his city in this difficult (situation),(the inhabitants of) his city,together w rith Ishtar in the Eanna (Uruk),Enlil in Nippur, Dagan in Tuttul,Ninhursag in Kish,Enki in Eridu,Sin in Ur,Shamash in Sippar, Nergal in Kuta,wished him to become god of Akkad,their city,and in the middle of Akkad they built him a temple. Whoever will damage this inscription: may Shamash,Ishtar,Nergal overseer of the king,and the totality of those gods tear out his roots,and destroy his seed."
居鲁士圆柱铭文翻译 算是挺出名的文本了。 居鲁士在巴比伦作的阿卡德语文献,说实在的,主题和目的和过去的两河统治者其实没啥不同,和所谓的“人权宣言”也无什么关系,大抵全是政治产物。
【量化历史研究】寻找失落之城──贸易引力模型的力量 当地发掘出的泥版 “你的孩子已经陷入饥饿,我为他们担忧……那些神对你的告诫,尤其是关于家庭的告诫,是你绝不该忘记的!”——公元前1880年,古卡内什(Kanesh)城,Assur-idi写给在外经商、长久未归的儿子Assur-nada的家书。译文摘自Hansen所著Ancient Kanesh。 土耳其境内的开塞利省腹地附近,一块开阔的荒地,上面覆盖着无边的黄沙。你我很难想象,4000年前,在这黄沙底下曾经有个繁荣的商业城镇,叫卡内什。借助该地及附近出土的数万份文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个领域的学者,得以一窥四千年前的日常生活。比如,开头提到的这个争吵不休的家庭:儿子在一个远方的城市经商,丢下几个子女不管。爷爷只能写信,痛斥这个冷心肠的家伙,让他快快履行自己做父亲的义务。 通过识读这批文书,学者们已经辨认出了当时许多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些已发掘出来,还有一些仍深埋地底。这些城市究竟在哪里?亚述学家(Assyriologist)Barjamovic与三位经济学家合作,利用贸易理论中的引力模型,尝试确定这些“失落的城市”的位置。令人惊喜的是:他们推算出的结果,与已有历史学家的假说颇多重合,与今天当地的城市分布也颇为相近。这是经济学理论与历史学、考古学的一次美妙结合。 怎么实现这一点?卡内什的商业文书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运了什么货物、运费多少、货物从哪里到哪里,等等。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作者阅读了12000余份文书,寻找以下内容:文书里面,是不是提到货物从一个地方运到了另一个地方?如果有,就记这两个城市之间进行了一次贸易。经统计,文书中总共有26座城市,城市之间平均有3.26次贸易。不过,650个可能贸易的城市对中,只有120对实际发生了贸易。 在已经确认的26座城市中,有15座的地点已经确认,还有11座的地点有待进一步探索(见图1)。怎么确定这些城市的地点呢?贸易理论告诉我们:两座城市之间距离越近,彼此发生贸易的概率越大。利用经典的Eaton-Kortum模型,结合前面辛苦收集的贸易数据,作者推断了以下三组信息:一是所有“失落的城市”的具体位置;二是贸易量关于距离的弹性。这个弹性反映了古代贸易有多受制于自然条件;三是每个城市的规模。
【迦南神话】虚镜的复仇者——巫女普格哈特 真名:普格哈特(Pughat) 职介:Avenger 筋力:C+ 耐久:B 敏捷:C+ 魔力:A+ 幸运:C 宝具:B 【职介技能】 复仇者:A+ 以复仇为骨的存在。在复仇完成前,任何场合被召唤而来其职介都会径直转变为复仇者。 忘却补正:C(+) 由父亲篆刻下的不可忘却的复仇,即使肢体受损,身体残缺也不会影响战斗力。 在明晰本心后,效果将会上升,附加无视“视觉干涉”的能力。 自我回复:A 直到复仇完成为止不断以魔力源供养自身维持存世。 能够通过吸收人心,获得魔力的她,有着强大的回复力。 【固有技能】 骑乘:C 原本作为Saber职介召唤而来所保留的能力,其等级有所下降。 曾经乘坐作为幻想种的金银毛驴游历大地七年的她,有着一定的骑乘技巧。 对魔力:E 原本作为Saber职介召唤而来所保留的能力,其等级完全劣化到几乎没有。 祈祷之巫:A 自古以来,从神明那被托付土地,为了守护人类生活的祈祷师所具备的力量。能够收集人类的愿望,上达天听,以引发各种神迹。 ——不过,在神早已远去的当下,所蓄积的思念也只能囤积在体内罢了。满溢,无法消解。 报复的誓约(Revenge of the state):A+ 你的复仇,是正义的——由神来认可,由神来裁定,由神来审判。 被诸天神明认可的同态复仇。仅有在执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行动时才能获得的加护,赋予自身无视防御、闪避、招架等效果,对敌方确实的造成伤害的能力。 ——父亲啊,这就是你(我)的复仇。 伪装:B+ 完美映射出他人心中的形象,伪装成另一存在的能力。并非是精神干涉,而是将另一存在覆盖于己身之上。无论是人类、妖精、龙、恶魔还是神明,甚至是无机物。它们的气质,触感等都能完全的虚构。当然,这实质最终也只是一层虚伪的“皮”。 ——心如明镜魂如水,其展现的终究只是水月镜花。 【宝具】 久远无念的裁决(Pughat) 等级:A 类型:对人(自身)宝具 最大捕捉:1 距 离:0 变身类宝具 被认为是由残留在其体内的,其父丹尼尔对女神阿娜特的怨恨,融和其自身“水镜巫女”的性质所引发的现象。是为她所记得的,生前最后的模样。 由复仇的执念、积蓄他人心念的特性、展现他人思想的性质和诸神的加护等素材所堆砌的“伪装”变体为“变化”。将自身的肉体转换为蕴含神气之物,相貌复制、体质复制、技巧复制、气质复制,将自身一时的变为自己复仇的对象——女神阿娜特(An-at)。全属性上升,获得多种拟似权能的技能。 不过,由于无法复制(copy)宝具的缘故,所使用的武器为原本的双剑。 【人物简介】 迦南神话中的配角,贤者丹尼尔( Daniel)之女,受宠爱的阿哈特(Aqhat)的姐姐。 心思空灵淡薄的她,穿着的依旧是生前去刺杀敌人的服装。手拿带鞘的双剑,身着皮革,富有男性气概的衣物,外面却披着轻飘飘的,给人以水和海的气息感觉的女性长袍,就是这么奇怪的打扮。——她想着:既然要战斗,就需要轻便合适的战斗服,既然是巫女,就要好好的穿着长袍。 与备受尊崇的,慈爱又严厉父亲不同;也与备受喜爱的,温柔又阳光的弟弟不同。普格哈特是虚幻般的巫女——心如水镜,面如寒霜,感情淡薄。 说到底,她所做的,只是把人民的祈愿传递给众神,将诸神的决定展现给民众。为了旱灾下的大地收集水以拯救万民,为了阿哈特之死而悲伤愤怒的父亲的心愿而执行复仇。行动之中,她只是提线木偶,并没有自己的意识。 【羁绊一】 身高/体重:4125px・52kg 出典:古代迦南神话 地域:迦南 属性:秩序・中庸 性別:女性 「驱动我的,只有人心。父亲的怨恨是我过去行动的燃料。而现在,我会回应你的期望。」 【羁绊二】 根据迦南神话记载。丹尼尔向上天祈愿求子,被大神(Ba‘al )祝福,生下了儿子阿哈特。 阿哈特性格正直、阳光,不惧诱惑。之后备受宠爱的他获得了锻造神(Kothar-Khasis)授予的神弓。 然而,任性的女神阿娜特(An-at)想要得到这把弓,向阿哈特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交换条件,然而阿哈特均没有同意。最终,恼羞成怒的女神派遣出了自己的手下,鹰之神使亚磐(Yatpan),让老鹰将阿哈特撕碎吞下,然后把弓折成八段。 之后,长达七年的干旱开始了。背负着丧子之痛的丹尼尔强忍悲伤,让普格哈特一同收集水源来挽救大地。在这之后——诸神赋予了她“复仇”的祝福,让她拥有了可以消灭杀死她弟弟的战士亚磐(Yatpan)的力量。 【羁绊三】 水镜 普格哈特本人的特殊性质,其大多数能力均基于此。这种性质让她能够无视任何的精神干涉。 她本身就是空虚的存在,纯粹,如水如镜,映射他人。仅存有淡薄的自我,仅随着他人而起舞。不过即使按照他人所想而行动,但并不代表她被控制了——只是有人需要她这么做罢了。 花月 并非是将人们的思念传递给上天,而是积聚起来,最终投射向四周,可以模拟出火焰、洪水,高温、大雾等,形成可以扭曲四周环境的一种特殊现象。 星壶 生前所拥有的水壶,内里有着为了浇灌天下,治愈大地而进行了7年收集的星之露水(思念)。这并非是用于战斗的事物,而是为了生命的祈祷。能够破除绝大多数的诅咒,且仅仅一滴,就能够让伤口痊愈,活肌生骨。 【羁绊四】 阿娜特(An-at)是迦南神话中最为轻慢任性的女神,其原型被认为是源于两河流域的伊斯塔尔女神。性格反复无常,想要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是造成阿哈特死亡的元凶。而亚磐(Yatpan)是阿娜特的手下,鹰之主。着超越着人类的力量,面对着持有神弓的阿哈特也轻易的三下击杀了他,让老鹰将其分食。 纵使得到了诸神们的复仇认可,获得了额外的力量,弥补了令人绝望的战力差,但这只能让她得到勉强与神之战士交手的力量罢了。普格哈特(Pughat )通过伪装成女神,获得了先手的优势,但最终的战斗依然胜败不明。 其实,女神的力量无边无际,她根本无可能对女神以刀想向。如果她胆敢这么做,诸神所给予的力量将会顿时被抵消,烟消云散。区区的她所能办到的,只能用亲自动手杀害阿哈特的亚磐(Yatpan)的鲜血来回复父亲丹尼尔的怨恨,告慰弟弟的在天之灵了。 ————同态复仇,说到底只有在等级相同的人之间才适用。 【羁绊五】 永续无忘的复仇(Pughat) 等级:A 类型:对人(自身)宝具 最大捕捉:1 距 离:0 变身类宝具 实际真名。这个宝具的本质,其实并非是她父亲丹尼尔的怨恨。而是——普格哈特(Pughat)自身的意志。说到底,普格哈特也是丹尼尔宠爱的女儿,断没有让她去送死的想法。 就如同泥板残缺了结局,普格哈特也遗忘了最后一战的过程,忘记了与亚磐的血战,忘却了自己在最后才发觉的,自己的本心:“为阿哈特复仇!” 那可爱的阿哈特啊,阳光,帅气,勇敢,勤劳,血缘的情谊映入她了心中。说到底正是因为这种性质,她才更容易明白他人对自己的爱。她就算是作为“人偶”,但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人偶。 Pughat wept in her heart, she sobbed in her inmost being 普格哈特的心在哭泣着。 父亲丹尼尔看透了女儿的想法,明晰了她自己都不知道的,心中深沉的怨念。看着日渐消瘦,被自身都不知来源于何处的想法鞭挞着,却无所适从,不知怎么解决的女儿。丹尼尔知道,只有她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他向诸神献上祭品,对上天祈求赋予她力量。 他说道:“离开我的家吧,哭泣的女人;从我的宫殿离开吧,哭泣的女人。去打击杀害哥哥的凶手,去消灭杀死我的家人凶手。” ——给予了“人偶”以目标,假装以自身的怨恨为她的动力。 ——事实上,最终驱动着她的,还是她自己。 【最终羁绊】 谢谢你,master。 你让我想起了所有,这一切都是我的本心,我的想法、我的执念——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确实是一直依靠着他人的愿望,他人的想法而行动的,这一切都是借来的。然而我相信,那并非虚假,那之中所蕴含的正是我自身的意志。无论是拯救枯朽大地的七年旅程,还是为亲而行的复仇之行,都是做为“普格哈特”的我所达成的自己的事迹。 父亲,谢谢你。还有真抱歉,为了我这个女儿操碎了心,把复仇的想法假装是自己提供的,让我不需要背负更多。 阿哈特,对不起。我明知道你绝对不会希望有人为了你而牺牲,然而我还是为了我自己,以为你报仇的名义去做了。 诸神们,谢谢你。明知晓与女神敌对的我所做的只是无谓的行动,却依旧回应了我的期望,借了我以力量指引我前进,排除女神的干涉,让我能够完成复仇。 Master,对不起。还有谢谢你,你让我不再是人偶,不再伪装自己,不再欺骗自己,不再压抑自己,让我成为我自己。还有,让我得到了亲情之外的另一种感情——爱。 来吧!纵使此身只是一时的虚幻之像——爱情的女神哦,罪恶而甜蜜的阿娜特啊,把你的力量给予我吧——宝具解放!这并非复仇,而是“亘古不灭的思念(Pughat)”!。 亘古不灭的思念(Pughat) 等级:A+ 类型:对人(自身)宝具 最大捕捉:1 距 离:0 ——再见了,我的爱。 普格哈特(Pughat)觉悟自身后,所获得的最终宝具,爱情的象征。 破除复仇者的职介,变为不受职介束缚的从者。把自身的力量燃尽,将心意上达天听,跨越时空的壁垒,爱情的力量共鸣了。并非是自身虚构,而是真真切切的将女神阿娜特的力量获得,暂时性的化身为拟似女神的能力。 全属性上升,获得多种降格权能。 被折断的神弓的八段残片将会跨越时空而来,悬浮空中,组合成原型。然后,普格哈特(Pughat)将把自己的心,完全转换为这最后一箭——贯穿天地的思念。 这一箭之后,神弓折断,而普格哈特(Pughat)自身也将会消失。说到底,作为从者的的她的基底本就是“复仇”堆积而成的。放弃了复仇,得到了敌人力量的她,终究不应该存在。 任性,反复无常的阿娜特啊,她也是爱情的化身。对于神弓的贪欲是真实的;对阿哈特的爱意是真实的;被拒绝后的愤怒是真实的;夺取人命的狠辣是真实的;对阿哈特死亡的后悔和哀悼是真实的。————这个宝具的出现,可能是女神的悔恨补偿吧。神啊,就是那么奇奇怪怪。 【羁绊礼装】 弟之葬祭 看着年迈的老父站在烈日之下, 以魔术将飞翔于天的鹰之魔兽一个个击落, 撬开它们的嘴巴,找寻亡者的尸骨, 一只,没有; 两只,不是; 三只,不存在; ………… 看着慈祥的老父,把鹰释放了,一股不知名的火焰在心中燃起。 无缘无故,不知所谓。 从未存在的感情,无所适从。 ………… 最后,在最后一只鹰的腹中,发现了已经被消化了的尸体。 仅剩的只有骨头与脂肪。 看着这, █████████████████████████████████████████████████████████████████████████████████████████████████████████████████████████████████████████████████████████████████████████████瞬间降临。
部分的——《安祖》译释 和涅迦尔等人的故事翻译一样,这个译文同样源于厦大的学术论文。——当然,依旧只有前几页的内容能够看到。 [中文题名]: 《安祖》译释 [英文题名]: The Epic of Anzû: Chinese Transl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研究方向]: 亚述学 [中文关键]: 尼努尔塔;安祖;古代两河流域 [英文关键]: Ninurta;Anzû;;Ancient Mesopotamia. [引文信息]: 章煜. 《安祖》译释[D]. 厦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2016. [中文摘要]: 《安祖》是古代两河流域广为流传的神话叙事诗之一,是阿卡德语文学发展高峰期的作品。该神话有两个版本,分别是古巴比伦语版和标准巴比伦语版,两个版本内容大致相同,讲述的是安祖盗走司命簿,尼努尔塔受命讨伐安祖,夺回司命簿大胜而归,维护天地间的秩序,建立不世伟业的故事。当代对《安祖》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方面:一是根据不断完善的泥版内容对《安祖》神话进行再整理和译介;二是对神话本体的研究,如语言学和版本学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很大拓展,让国内外读者对《安祖》有了进一步了解;但《安祖》尚无中文译本,对文本本身的剖析亦存在很大空间。本文第一部分以标准巴比伦语版《安祖》为底本,逐句由阿卡德语翻译成中文;第二部分是神话的内容理解,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解读《安祖》,将该神话置于整个苏美尔-阿卡德神话体系中,分析神话的叙事结构,讨论文本的语言、背景和主旨等。
部分的——《奈尔迦勒与埃莱什基迦勒》译释 厦门大学的学士论文,Nergal 和 Ereškigal故事,作者全文翻译了三个版本的文献,并对其进行了解析。 不过可惜的是,因为是内部学术论文,并未公开出版,也无流出,只能通过厦大的学术典藏库获取部分,也就是仅仅前17页的内容。 [中文题名]: 《奈尔迦勒与埃莱什基迦勒》译释 [英文题名]: Nergal and Ereškigal: Text,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研究方向]: 世界古代史 [中文关键]: 奈尔迦勒;埃莱什基迦勒;古代两河流域;古代神话 [英文关键]: Nergal;Ereš;kigal;ancient Mesopotamia;ancient myth [引文信息]: 韩亚琼. 《奈尔迦勒与埃莱什基迦勒》译释[D]. 厦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2013. [中文摘要]: 《奈尔迦勒与埃莱什基迦勒》是古代两河流域一篇神话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奈尔迦勒的无礼行为冒犯了冥府女王埃莱什基迦勒,因此去往冥府道歉,经过分离与相聚,最终与女王结为夫妻,共同执掌冥府的王权。这篇故事的内容体现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世界观、宗教观、权力观等方面的信息,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一篇重要文献资料。本文在翻译三个版本的《奈尔迦勒和埃莱什基迦勒》基础上,以苏尔坦版本的内容为主干,三个版本的文本互相参照,将这篇神话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较完整的恢复出来。并进一步探讨其中所反映出的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诸神体系和宗教观念、对死亡的认识和死后世界的想象、以及对女性权力的认识。 本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2部分: 导论:介绍《奈尔迦勒和埃莱什基迦勒》神话故事的三个不同版本的文献,苏尔坦版本、阿玛尔那版本和乌鲁克版本。这个文献的主要研究和翻译情况。 第一章:《奈尔迦勒和埃莱什基迦勒》译文。对《奈尔迦勒和埃莱什基迦勒》三个不同的版本分别进行拉丁化转写和中文翻译,并对其中的疑难词句进行解析。 第二章:《奈尔迦勒和埃莱什基迦勒》内容解析。以苏尔坦版本的内容为主干,参照阿玛尔那版本和乌鲁克版本,对故事内容和情节进行恢复和解读,并从中分析故事所体现的历史文化信息。 结语:对神话故事所反映出的背景信息从诸神体系和宗教观念、对死亡的认识和死后世界的想象、对女性权力的认识等几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并对这篇神话故事的主旨进行分析。 与古代世界的其它著名的文学作品相比,《奈尔迦勒与埃莱什基迦勒》这篇神话故事流传的并不十分广泛。但它却以内容的独特性在两河流域众多的神话和史诗中独树一帜,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补充和完善了人们已有的认知。本文希望通过《奈尔迦勒与埃莱什基迦勒》三个文献版本的中文翻译和内容解析,来阐明这一神话故事的史料价值,并为国内学术界提供一份有使用价值的原始材料。 [英文摘要]: As a myth of the ancient Mesopotamia, Nergal and Ereškigal narrates a story between Nergal and Ereškigal. In the story, Nergal went to netherworld to apology to Ereškigal for his offence, and after gathering and separation, they married and handled power together. Representing the outlook of Mesopotamians on the world, religion and power, this text is a significant source for studying on the ancient Mesopotamian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three different versions of translation, focusing on the Sultantepe when referring to the others, the paper restores the plot and content of the story more completely. Furthermore, the paper discuss the god system , religious, the belief of the death, the imagination of the netherworld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female power in the ancient Mesopotamia. Introdu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ree versions of the Nergal and Ereškigal namely Sultantepe tablet, Amerna tablet, and Uruk tablet.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es that have been done. Two sections are included in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One: Transliteration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Transliteration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three versions respectively and notes on the difficult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Chapter Two: Commentary and Interpretation on the Nergal and Ereškigal. Mainly based on the Sultantepe tablet and referring to the other two tablets, the paper restores the plot of the story and analysis th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from it. Conclusion: Summary on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the god system, religious, the belief of the death , the imagination of the netherworld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female power and analysis on the gist of the story. Compared to other famous myths of ancient world, the Nergal and Ereškigal has not been widely spread. However, it is unique by its particular content in the numerous myths of Mesopotamia. The abund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Mesopotamia in the Nergal and Ereškigal would extend people’s know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ose the importance of the myth by the trans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Nergal and Ereškigal and provides a valuable primary source for domestic researchers.[参考文献]: [1] Cagni, Luigi, The poem of Erra: Sources from the Ancient Near East, Undena Publications, 1977. [2] Chicago Assyrian Dictionary,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65-2005. [3] Dalley, Stephanie, Myths from Mesopotamia: Creation, the Flood, Gilgamesh, and Others, Oxford, 1989. [4] Gurney, O.R., “The Sultantepe Tablets (Continued): VII — The Myth of Nergal and Ereshkigal”, Anatolian Studies, Vol.10, 1960. [5] Gurney, O.R.; Finkelstein, J.J., The Sultantepe Tablets I, British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at Ankara, 1957. [6] Harris, Rivkah, Gender and Aging in Mesopotamia: The Gilgamesh Epic and Other Ancient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2003. [7] H.Walls, Neal, Desire, Discord and Death: Approaches to Ancient Near Eastern Myth,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2001. [8] Hunger, Hermann, Spätbabylonische Texte aus Uruk. teil I, Gebrüder Mann Verlag, 1976. [9] Izre'el, Shlomo, The Amarna Scholarly Tablets, Brill, 1997. [10] Jordan, Michael, Dictionary of Gods and Goddesses,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11] Knudtzon, Jørgen Alexander, Die El-Amarna-tafeln, Adamant Media Corporation, 1915. [12] Kramer, Noah Sumuel, Sumerian Mytholog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7. [13] Kramer, Noah Samuel, “‘Inanna's Descent to the Nether World’ Continued and Revised. Second Part: Revised Edition of ‘Inanna’s Descent to the Nether World’”, Journal of Cuneiform Studies, Vol.5-1, 1951. [14] Leick, Gwendolyn, Sex & Eroticism in Mesopotamian Literature, Routledge, 2003. [15] Meier, Samuel, The Messenger in the Ancient Semitic World, Scholars Press, 1988. [16] Parpola, Simo; Robert, M. Whiting, Sex and Gender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Neo-Assyrian Text Corpus Project, 2002. [17] Prince, J. Dyneley, “A Hymn to Nerg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28, 1907. [18] Roth, Martha, Law Collections from Mesopotamia and Asia Minor, Scholars Press, 1997. [19] Roux, Georges, Ancient Iraq, Penguin Books, 1992. [20] 黄天皇:《伊丝塔尔下冥界》译释[D].厦门:厦门大学.2010. [21] 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62. [22] 吴宇虹等:《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经典举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3] 张文安:古代两河流域宗教中的生死信仰[J].古代文明.2009年第三期. [24] 赵乐牲译:《吉尔伽美什》[M].上海:译林出版社.1999.
欧阳晓莉|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白银的货币功能探析 内容提要 关于两河流域历史上是否使用货币以及何时开始使用货币的问题,学术界历来存在争论。在古代货币问题的研究上,卡尔·波兰尼所区分的四种货币功能,即支付手段、价值标准、交易媒介和储存手段,已成为探讨这一问题的共识和出发点。利用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112—前2004年)温马省的经济管理文献,可以追踪白银在该省经济活动中的流通过程,进而论证白银的上述四种货币功能对温马经济的促进作用。在乌尔第三王朝高度集中的再分配经济中,白银所执行的货币功能为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包括缴纳赋税的依附民、温马省政府和王室)都提供了一定的弹性和自由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 白银 货币 两河流域经济 乌尔第三王朝 卡尔·波兰尼关于两河流域历史上是否使用货币(money)以及何时开始使用货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几种大相径庭的观点。以鲍威尔为首的一派学者认为,两河流域使用货币是个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命题:“货币理所当然地存在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以其他任何方式回答这个问题将违背‘交流’这一语言的基本原则……楔形文字学者使用诸如‘钱’、‘货币’和‘现金’等词语来描述已经普遍出现在过去一个半世纪文献中的白银。”该派学者把两河流域存在货币作为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关注楔形文字材料中涉及“货币”的术语,并致力于识别货币可能具有的外形。他们认为,货币最早出现在阿卡德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340—前2159年),充当货币的物品种类繁多,高端的有金和银,中等的是金属锡,低端的则包括铜、青铜、铅、大麦、羊毛和椰枣。以伦格尔为代表的另一派学者,则援引波兰尼的理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是一种可量化的物品,能够同时具有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价值标准(standard of value)、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和储藏手段(means of storing wealth)四种功能;此外,该物品在私人经济、集体经济和国家机构这三个经济圈中都能执行上述功能。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货币直到两河流域历史晚期的新巴比伦王朝(公元前626—前539年)才出现,是为白银。伦格尔还使用“货币物品”(money stuff)这一术语来称呼松散意义上的货币;这类货币指仅执行上述部分功能或仅局限于特定经济圈使用的可量化物品。两河流域的“货币物品”包括大麦、椰枣、羊毛、纺织品等产品,早在公元前三千纪中期便已发挥作用。古典学家等其他领域的学者则否认两河流域历史上货币的存在。他们依据现代货币理论,认为无论是鲍威尔派还是伦格尔派论及的白银货币,在两河流域社会中始终没有发展出货币的关键特点,即使用范围的广泛性和排他性。“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有一步依然没有迈出。不论其商业功能如何,白银依旧只是白银;在充当货币的白银和作为珠宝或器皿的白银之间,并没有可见的区别。事实上,这个原因使得白银的功能可以而且在不同情况下的确被其他金属或大麦所取代,并没有造成任何不便。……(白银)并没有成为一种仅仅代表货币的、可辨识的物品。” 笔者以为,上述几派学者争论的焦点在于“货币”是否需要定义(或严格或宽松或现代),还是它的所指不言而喻,无须定义。在具体论证时,鲍威尔派和伦格尔派都倾向于把考察对象,尤其是白银,从其作用的经济系统中剥离,视为一种孤立、静态的物品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容易忽视白银实际流通的经济环境,无法充分揭示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功用。鉴于学术界两河流域尚未就货币的定义达成共识,本文的主旨不在于解答两河流域是否存在货币的问题,而是力图结合波兰尼关于货币功能的理论,借助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温马省(Umma)的丰富史料来考察白银在其流通过程中所执行的具体功能,进而探讨这些功能对该省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换言之,本文致力于在一个特定的经济系统中探讨白银通过何种方式执行了何种货币功能,而不是从通用定义的角度来论证白银是否为货币。
温马地区的贡品——奉先予安祖鸟神、娜娜女神等 嘛,其实是温马地区的献贡品给神的名单,标题这两个只是因为我比较想提到而已。。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