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tsai
taylortsai
关注数: 9
粉丝数: 58
发帖数: 18,229
关注贴吧数: 8
无聊的话题,仙粉和脚粉。 下一场对东道主必须小心,不可大意。 开赛前调剂一下,我认知里的仙粉和脚粉。 个人认为,这两拨人,不在一个段位,没有可比性。 先说仙粉。客观说,大仙论成就、论影响力,不是目前的大脚可以相比的,这一点上,仙粉已经比脚粉高出至少一个档次或段位。 脚粉,不就是拿着国内比赛的成绩叫嚣吗,世界赛场有拿得出和大仙比美的成绩和表现吗? 仙粉欺负脚粉,天经地义、理所应当,哈哈哈!就是强者欺负弱者的表现。脚粉想要翻身,赶紧祈祷这次巴黎奥运女排夺冠吧,好圆了大脚的奥运金牌梦,也有了叫板大仙的资本。
真搞笑,女排还没打进决赛,却打出不少道德模范。 才打了一场,赢了关键性的比赛,本届比赛成绩超上届基本定了,至少也把主动权拿在自己手里。 这场胜利肯定值得高兴,第一场,教练和球员都值得表扬和称赞,但不代表教练和球队就完美了,不能挑毛病了。 目前的队伍明显还有不足,指出来怎么了?怎么这也值得破防? 才一场比赛而已,怎么滋生出那么多“道德模范”? 等比赛结束了,你们再出来“维持正义”也不迟。等不到比赛结束了?你们的生命这么短暂?
据说第一场女排比赛,会给对手送猪脚大餐。 再等几个小时,就有结果了。网上消息,瓜队可能排出“猪脚”组合首发。 但是,不怕丑国人啃猪蹄的能力很强吗?
是否有人担心苏女将来会过于强大?纯属杞人忧天。 近段时间,张籽萱以优异表现成了流量明星,于是乎,话来了。 什么江苏内卷严重, 施佳仪不想打职业赛了、张籽萱必须交流出去了等怪话呈现在网络上。 说这些话的人居心是什么? 张籽萱菜才16岁,进入俱乐部还得等几年,先打完少年组、青年组,进入成年组再说。 施佳怡还在青年组,还没进入成年组,这么就不想打职业赛了?是某些人盼着她退吧。 宣亚辰就更小了,成长道路会怎样现在谁说的准? 二传强大不代表球队就一定无敌,拥有孙晋芳和张洁云的江苏女排,当年在联赛里无敌吗? 总有人担心苏女排会强大起来,为何?是因为现在的苏女排已经不弱了,再强大就会威胁到什么?
滕蔓绮,翟宇睿在打邀请赛? 最近事多、天热,精力不够用了,对女排不关注了。 刚知道,小苏女作为特邀代表队参加了2024京津冀排球联赛,陈晓辉、郭中楠、张籽萱、唐境霞缺阵。 开幕赛,三比零拿下圣青,轻松愉快。 知道谁带队,陈平?
我看好U18,不看好U20,有道理吧。 U18以小胜大,还是在杨舒茗缺阵的情况下。 U18,人员结构合理,球员实力优先,排除了户口问题,主力球员集中在青训大户沪、鲁、苏,正常。 既然在苏吧,可以夸一夸小苏女。张籽萱用不着我夸了,陈晓辉算得上年轻的老队员了,郭中楠不负众望,值得一夸。 前阵子,U18、U20双夺冠时,我说过,看好U18,不看好U20,有的“人”破防了,进来倒酸水了。如今,U18还在带来新的惊喜,等着U20吧。
今天的头条笑话,郎平评女排。 新浪上看到的,简直要笑死我了。 郎平说现在的女排就是缺乏新人,今后也会因此问题导致女排水平急剧下滑。 但是,这一切谁造成的?东京阵容就不老化了?朱婷不受伤,李盈莹有机会转主力吗,王媛媛也是压哨入选,没有上场机会吧。东京赛场,还是“老人”的天下吧。 现在说不培养新人是罪,自己做的呢?
关于范泊宁,能来一点权威信息吗。 范泊宁受关注,多少和当年“半张门票”以及“自毁前程”有点关系。如今两年多过去了,范泊宁和李荣钰目前什么水平,已经不用比较了。 但是,关于范泊宁,我个人始终没弄清她究竟为何来到江苏队。 说法一,她本人就是江苏人,回苏女排就是回家乡发展。 说法二,她本人希望能到更高水平的俱乐部发展,即使放弃在北汽的重点培养对象身份。 说法三,京苏两地人才交流的结果,同时也符合小范个人意愿。 以上都是我在网络上或贴吧里看到的信息,还有其它说法我没看到过。 事实究竟怎么回事,有知道的吗,来个权威信息。
既然冷清了,就继续扯闲话。 女排U20冠军了,含金量多少,个人见解不同,但这个U20,被谁看好、被谁看衰,细细品味,有点意思。 我个人对U20的态度:不屑一顾。(此处接受白眼和板砖。) 我看好U18。原因是球员构成合理,球员天赋和潜力也够,整体至少坚持到U21没问题。希望赵勇一直带下去,别让什么夫子中途插手。 男排换帅了,也拿个含铜不含金的冠军,重返VNL,好歹给”濒死“的男排续命了。但这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结果。 目前男女排暴露出的问题,个人认为正常,核心就是我们的排球基础本就支撑不住国家队在世界和亚洲范围争金夺银,女排是个特例,相对好一些,男排很正常。排球的基础别说像兵乓球,就像羽毛球那样,球迷还会像今天这么难受吗。 排球要崛起,不说世界争雄,重回亚洲第一,还是要靠自己。怎样改善,本来有一大篇话,可是感觉说出来无意义,我算干啥的? 篮球还不一样,虽然基础也在腐烂、崩塌,但目前我们的基础还能保住亚洲一流,今后的趋势肯定是滑向二三流。但篮球的成绩却是配不上基础,这有点怪,谁能给个答案? 足球虽然最烂、挨骂最多,但却是最正常的,基础和成绩完全匹配。所以,以后真的没必要对球员个人进行攻击,成绩差,真的不是他们或她们的责任。
U20比赛结束后,匡夫子会去那个中心报到吗? 夹带私货我不说什么,你是山东人,偏爱子弟兵情有可原。 跪舔排球城我就看不起! U20结束后,夫子会去那个中心吗,哪里可是缺好教练啊,既然跪舔,还有比去中心更好的吗?
有看过U20比赛的说说,孙婉鋆进步了吗? 最近忙,别说看比赛了,连泡吧时间都大大缩短。这个孙婉鋆,去年就不止一次霍霍U系列了,今年居然又来U20了。如果实力、水平提升了,倒也罢了。 看过比赛的吧友,你们认为孙婉鋆的能力提升了吗? 如果没有进步,那说明什么呢?
不该忘了“赛场事件”(这里也发一篇) 小宇的“赛场事件”出来后,我当即断言,此事会不声不响过去的,若然如此。 但这件事就该这么被遗忘吗? 我在苏吧先发的此文,有吧友领会到了我的潜台词,就是,这件事,主角换成大仙,会是今天的结果吗?
“赛场事件”果如我料 小宇的“赛场事件”果然如我所料,无声无息过去了。是难追究吗,当然不是,是不能追究。 吃瓜群众能干什么,看着呗。 旨在提醒大家,别忘了这件事。
再来一篇闲话。 最近连续看到,有的吧友认为赵勇、匡琦被看好是未来的瓜队主教练,我个人对此看法极其不赞成。 赵勇,本是青年队教练,辽青带的不错到了成年队,然后大辽的水平逐年下降,虽然客观大环境也有一点关系,可赵勇在队伍的技战术打法和球员再成长上一直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成就。所以,赵勇不适合带成年队。 匡琦,我本就对他成见很深,这个人,徒有虚名,和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最大本事就是抓基础训练。带成年队,只怕就是个笑话。
回头再看吴梦洁。 虽然女排最终名单没正式出来,理论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吴梦洁能去奥运,多少有点出乎我的预料。不是说吴梦洁能力不够,是合练时间太少,而且大赛经验不足,上的太快。去年我一直说,小吴不能进一队,不是水平问题。 回头想想,既然最终小吴去奥运,何不当初就在队中合练加锻炼?有吧友说小吴在二队先训练、提高,再进一队更好。我只能笑了,难道二队的训练、比赛,比一队更好、更强? 但愿是我以前分析的,小吴是预备队,主力部队没指望了,预备队拿出来拼了。
这个什么大仙魔怔粉,应该封! 在这里,我看见一次怼一次。允许你做粉丝,但请你尊重事实;允许你有立场,也请你看清事实,否则,就是个招骂、挨骂的货!
女排亚洲U18给我的启示。 小女排,掀翻了日本这座大山,很提气。 围绕中日两国的排球培养理念,一直争论不休,有的球迷对我们的培养模式提出质疑。 我的个人看法,如果排球是一座大厦,球员的身体条件,包括身高、力量、灵活、柔韧、球商等因素,是材料; 基本训练是地下基础,技战术打法是地面建筑。 地面建筑设计的再好,施工再专业,没有好的地下基础,就是个豆腐渣过程。 地基虽然规模够了,材料不行也是假的。 所以,最基础的还是好材料。 选球员,优选身材高、力量大的球员没错,但不能唯身高论。小球员在身高、发展潜力这个问题上如何协调,是基层教练需要思考和提高的问题。 日本女排为何国家队成年组战绩惨淡,就是有好设计、好施工、好地基,没有好材料,到头一场空。 所以,我们的培养模式,没必要去质疑和反对。反倒是各级国内比赛如何做到科学性,是个相对容易、也容易短期见效的问题。
有点搞笑。 唯身高论现在似乎又有反身高论的趋势。 看问题别极端化,身高和技术不是一对冤家,看你怎样选择。是技术里选大个,还是大个里拔技术。 当今的女排,从竞赛规则上就决定了,技术、打法男子化是必然趋势。忽视身高、力量,必然落后于世界。 个人观点,女排,还是必须技术里选大个,技术优先。如果先选大个再拼命培养,那就是“摸高天才”、H胖的结果。 如何做好身高和技术的合理结合,不是简单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和见到效果的事。 选材、基础训练是基层教练的事,把基层教练一下子全换掉或集体洗脑,不可能啊。
今天又受教育了。 谁给我上了一课, 棋哥。 转引部分精华内容:林语堂先生语录,评二战时期美国:军队多的地方,没有和平;警察多的地方,没有自由;律师多的地方,没有正义。当今的我们要再加上一条,饭圈多的地方,没有是非。 精彩! 棋哥给当今某种怪相给了定义:体育界的畸形饭圈文化侵蚀。
唉,又要发言得罪诸位了。 看了几篇今天的赛后评论,感觉回到了东京奥运中俄之战的前夜,诸位错误估计了“敌我形势”。 诸位,我先告个罪,不是说诸位看问题能力不够,是觉得诸位看问题太拘泥于技术方面。球队是人构成的,不是机器构成的,不是你把程序设计好、零件保养好、电充好就能发挥全部作用的。 看看参赛阵容。仲慧、杨涵玉回来了,王文涵上了,什么意思?我们强大到随便抓几个球员就能征战VNL吗? 这场就是走个形势,顺带考察球员,丁霞、张常宁不是考核技术能力,就是考核体力 、体能,其他球员上场干什么,主教练什么风格不需要我提醒了。这场就是“消极比赛”。 出乎我赛前预料的是许晓婷没有主打,看来,巴黎门票不太可能有她了,她还是没被信任和培养,个人觉得可惜。 别挑宝宝的毛病,我说了好几次了,宝宝就是体能恢复问题,从技术角度讲,还是最佳小主攻。
大名单、分组情况出来,希望又看到了。 分组出来了,不差,在无干扰、无伤病、不犯浑的情况下,和老丑、村姑也不是不能打,东道主防止盘外招即可。 大名单出来了,我个人感觉,这是一场博弈的结果,谁胜了?反正苏吧的广大吧友应该小小的开心一下。 为什么不能大开心,因为毕竟是大名单,不是最终名单。博弈的最终结果还得等几天,应该是25号吧。 比上一届成绩好,希望有了,能否办到又是另一回事,我敢说,干扰和阻挠还是来自内部。 不开心的是,分组一出来,毒瘤更不好挖了。
悟通了一个道理,大仙为谁打球。 昨天和吧友探讨“河南访仙”的故事真伪,结果是,此事属实。细节和内容是否和网上信息一样还不确定。 但通过探讨,我悟通一件事,汪、蔡、谢“三巨头”请不出大仙,大仙真牛到这个地步了,为何? 原来是大仙在瓜队打球的目的根本不是为国出力,只是报恩。没有爱国之心,只有江湖之气。难怪三巨头请她不动。 恩人没了,她为谁打球? 这次回归,傻子都看出非她本人之意,苦瓜脸加上斗争相很正常,这一点上,大仙不虚伪。 诸位觉得如何?分析的有理吗。
忍不住为龚翔宇说几句。 自从里约时刻后,龚翔宇就站在国内接应最高峰,孤独求败,直到今天。 一个球员的运动生涯有几年?保持巅峰状态能几年?“霸占”第一位置能几年?强大到没有替补能保持几年? 2016到2024年,龚翔宇做到了。 这样一位球员,居然收到那样的侮辱、伤害,居然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有; “昔日黄花”的“诡异归来”,媒体、现场、网络却掀起翻天巨浪。 这个世界,有的时候真的很讲理! 投诉有结果吗?
又到了间歇期扯闲话的时候了。 总决赛,我们继续参战,是继续打磨体系,还是扩容改造,等着看吧,我肯定猜不出。 相信近阶段,广大苏吧的铁粉们心情极其不爽,而且还不是一时的,有个积累过程。这话或许我没资格说,应该吧主或吧务说,我算是越俎代庖了,告罪。 把时光倒回去,奥资赛。比赛成绩和表现不能让球迷满意,其实现在想起来,这就是我们的真实水平。但球队到了信任危机的危险时刻,好在,紧接着一剂良药来了,亚运夺金。但这剂良药,治标不治本,去皮不去根,懂球的都看得出。 到了VNL,我本期待着看看队伍是进一步磨合或扩容改造,但,干扰来了,“回归事件”。 实话实说,我本不是婷黑,里约到东京期间。我对她基本是客观加冷眼。大训练营一成立,我的态度就开始变了,慢慢的“黑了”。 近期,一回归,我就预感不妙,要出事、要乱,所以,VNL比赛,我一眼没看,不想被虐心。 果然,“报道事件”、“团结事件”、“解说事件”、“小宇事件”等接连发生,包括网暴事件,内容核心围绕着谁,还用问吗? 行了,不开心的事就不多说了。把这些负面因素看成螳臂当车吧。 中土、中波之战,我的预料对了一半。本以为会溃败突厥,险胜波兰,原因是,突厥的硬实力确实比我们高,而且打法还克我们。我们只要不和波兰死敲硬打,用韧劲和巧劲是能战胜她们的,就像冠军赛时苏女胜鲁女的打法。 结果,中土之战出现大翻盘局面,虽然突厥不算最强阵容,但能胜而且场面还好看,那就不容易、不简单了。 我没看比赛,不能瞎评论,现在只能问诸位一句,你们看了VNL全程比赛的,认为战胜突厥和波兰的表现和前面的比赛表现,有差距吗? 对突厥这场的大爆发,究竟是技战术对头还是教练怒了、球员火了、干扰没了后的全员大爆发?等待诸位的回答。
这里的歪瓜裂枣和其他地方一样 先骂你,然后对你禁言。怂货!大怂货!
老话一句。 什么老话,“请神容易送神难”。 不用解释,知道我要表达什么意思。 另外,今晚的“小宇事件”请大家暂时压言,不跟风、不揣测。 这个事情,真相很可能和奥运惨败原因一样被掩饰和篡改。小宇这么坚强的人会出现如此表现,事情不会简单。
果然,圣地的酸水开始泼过来了。 老套路了。不过,这次应该泼,再不泼,香魂真的要飘散了。
中土之战,别太看重了。 主要是近日被某股势力弄的,太压抑了,球迷憋了一口气。中土之战球队在场上有着脱胎换骨的感觉,胜了当然值得狂喜。 高兴之余,应该看到,土耳其对这场是否真的当决赛在打,全主力了吗? 另外,这一场也说明,能支持“光速打法”的,还是江苏球员,这并不是好事。现役阵容,融入“光速”体系最好的非江苏球员,居然是李盈莹,两个国内最好副攻还是差点意思。二传、接应没有替补,这支队伍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张常宁,技术、意识还是一流的,但体力、体能比巅峰差远了,暂时还不能指望她力挽狂澜。 主攻线还是没搭建成功。 至于那个“回归”,已经被证明,不如不回归。
能允许我说一句小人话吗 中土之战,是老蔡的一种反击吗? 你们看出什么了吗? 近期,主教练、二传、苏迷可是够压抑的。 这是小人话,我先承认。
我没看比赛,今晚是“江苏之夜”? 看了评论,得知,宝宝后来登场主打,扭转了战局,而且,非凡也上场了。 或许本想放弃的比赛,又差一点再来个“一拖五”? 我真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喜的是,宝宝一旦身体允许,状态还在;忧的是,江苏女将如此表现,明天的江湖恶浪,势头更猛。 苏迷解气了,近几日被压抑的怒气终于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事情还没完,等着吧,看那股势力后面再出什么招式。 今晚央视转播了吗,解说和嘉宾是谁?
二传的谜题。 现阶段我不看排球了,只关心赛果,因为看不懂了,二传问题把我搞得不会看球了。 王云蕗进攻端不下球,没人怪二传; 金烨一直融不进系统,没人怪二传; 仲慧上场后居然怯场,没人怪二传; 李盈莹拿了最佳主攻,没人夸二传; 王艺竹,国内比赛风生水起,进入国家队后只能做旅游大咖,没人怪二传,; 杜清清、缪伊雯,在国家队有力使不上,没人怪二传。 怎么“数一数二”的主攻手一上场,全是二传的问题? 最后我想通了,还是我自己的那段话,看国家队,要用超越专业的眼光去看。
其实香香回归也有乐趣。 为何说有乐趣而不说有益处, 现在把大脚伺候好了还是很有必要,谁让她抢分能力目前还是最强呢。香香来瓜队伺候大脚有乐趣,我才想到的。 丁接应、刁黄牛能传好大脚,但“鬼脚传奇”不会续写新篇,各位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吗。 香香来了就不一样了,一方面伺候好“老公”,一方面可以争取在世界赛场续写“鬼脚传奇”。 玩笑话,别当真。那群玩意儿满世界乱汪汪,我来个小笑话不可以?
据说,今晚的嘉宾解说会比比赛本身更精彩。 中德大战,央视据说直播,还请来了“著名转播嘉宾和解说”。 如果真是这两货,那解说肯定比赛场本身更“精彩”。 我反正不会看,今晚看央视转播的可以验证一下。
打保加利亚为何要兴师动众,值得吗? 好容易逮到个软柿子,谁都来捏一把。 前几阵太憋屈了,找个机会发泄一下吧。 找个每局都不上20的对手扬威、做文章,算什么本事。胜了就胜了,很平常,也很应该,保加利亚本就是垫底球队。 这出戏,还没完,后面怎么演?
比赛间歇期,可以思考一些问题。 VNL我可是一眼没看,不代表我不关心国家队、对女排失去信心,只是不想被虐心,尤其是来自内部的干扰和掣肘。 中日之战能给我们什么启示,仅仅是我们不行了? 功夫巨星李小龙曾经说过,不怕你会一千种招式,就怕你把一种招式练一万遍。 日本女排还是“旧锅烧旧菜”,改良了工序、改革了佐料,这道菜,进步了、好吃了。 我们呢,现有球员比过去能力下降不假,但比日本差吗? 中日之战,竟然成了“菜进锅”的结果,被人做熟了。我们这几年也一直强化光速打法的训练和实战,但居然打不过日本了,问题出在哪里? 现在基本有了共识,光速打法没有错,但是,组成光速打法的阵容错了,这或许就是我们的问题。 为何不能组成理想阵容?这个问题......(就是我提出的问题)
还需要探讨技术问题吗,球队面临的是这个问题吗? 这支队伍已经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你还要求她们怎样? 奥资赛,就已经证明,这支队伍能力上已经到头了,没有潜力了。 但是,广大球迷为何心态如此失衡,女排历史上就没有过低谷期? 造成这一局面的,就是那句话,“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在加上大家看在眼里的种种内部干扰。 “攘外必先安内”是有道理的。
试着发一下供大家批判的文章。 澳门站开打前就基本写好了,没敢发,怕影响大家看球心情和干扰大家思路。 澳门站结束了,可以发了。而且,澳门站表现也基本能支持我的看法。 此文试着发了一部分,被系统秒删。做了一些小修改,试着发一部分。
中意之战终于结束了,我一眼没看,不评球。 大家的心情我知道,今天的结果我更早就知道。 但是,我要理智的提醒一下大家,今天的局面,在“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的口号一出来就定了。 今天的局面,和兵败东京一样,不是偶然,是必然,不是细节没做好,是策略就错了,细节已经决定不了成败了。 这个样子,即使去了奥运,只怕比东京更虐心。 重点是,谁为这一切负责,蔡斌?刁琳宇?袁心玥?李盈莹? 都不是! 我的大作发不出来,系统秒删,等我做一些技术处理再陆续发出来,谈谈我对这届国家队的认知和看法,供大家批判。
体育总局不是要打击饭圈文化吗,李颖能列入名单吗? 我只问问,结果我知道,不能。
我就不信,偏要发。
实话实说,刁琳宇缺乏霸气。 中国女排强大时,二传都是狠人,气场大、威信高、能力强。 中国女排首次夺世冠,队长兼二传孙晋芳,狠人; 孙晋芳接班人杨锡兰,原来自信不足,在袁伟民支持下,也成了狠人; 雅典问鼎,冯坤是个狠人; 过渡期的女排,没有世冠,却有狠人魏秋月,球队没有掉档太严重; 里约辉煌,“女霸王”丁霞主打,还有谁能比她狠? 刁琳宇,老黄牛一样的付出、小绵羊一样的性格,撑不住这支国家队,没有狠人气质。
又在提什么光速打法不合国情,假充内行。 光速打法本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打法,好处大大多于弊端。 问题是,光速打法对教练和球员要求极高。 不是光速打法不合国情,是经过东京周期的折腾,国内优秀球员断档了、教练心寒了,没有能力整合出一支符合光速打法的阵容了。 不能因为你不能吃麻辣就去否定川菜的地位。
今天大家的心情可能平静了。 其实,现在的局面大家早就预料到了,有心理准备,但真的来了,还是一下子难以接受。 从技术角度分析来分析去,意义不大(得罪诸位了,告罪),因为这一切,早就注定了。 比赛还没完,我有些话不适合这个时候说,不是玩玄虚,等澳门站结束了,全部放出来,那时再接受大家批判。 现在说出来,坏了大家的看球心情。不管最后门票是否到手,不影响我的观点。 VNL开始后,我只看赛果不看赛况,因为不想被虐心。问为何早就知道今天的结果,仙人告诉我的。
昨(前)天就说,戏才开台。 果然,中日之战证实了这出戏正向高潮推进,后面,登场的角色还有谁? 场外可比场内激烈多了。
天才球员和无敌球员齐聚了,怎么反而输球了? 某地NCF信誓旦旦说,没有脚,蔡斌会接手女排吗?我的回答,更加会!少了掣肘和干扰,球队的发展更健康、正常。 什么“核心球员"带领球队走向成功,自己都是瘸腿,谁带谁走? 还什么VNL打完了,最佳主攻还是脚的,还稳稳地。 最强球员和最天才聚齐了,球队怎么反而不行了? 澳门站虽然没打完,女排也还没有失去门票,但巴西和澳门,已经让大家看清了最天才和最强球员的真实能力。 如果当初就不用天才、不寄希望最强,球队不会比今天差。排除了饭圈文化干扰,摒弃了非专业因素的争斗,球队成长、发展的才会更健康。 这是今天中日之战的启示。
劝诸位一句,平静心情吧。 比赛还没完。 有些话,比赛没完我不敢说,也不能说。我一直没评球,因为我一眼都没看,知道为什么吗。
各位别指责主教练了,有些事不是他能决定的。 为何说水太深?为何说非专业因素主导专业因素?为何要打击饭圈文化? “女排还在被继续消费着”,这句话,太对了!
是推进还是掣肘? 自从什么回归之后,东京的故事似乎要重演。 所以,到底是推进还是掣肘? 一地鸡毛!
实在忍不住,为主教练抱不平。 东奥后,谁敢接班女排? 敢接班的已经是英雄豪杰了。 国内真正好的女排教练一共有几人?能胜任国家队位置的又有几人? 我不是蔡斌的粉丝,也几乎没说过他的好话,当初对他接班女排还表示不解甚至讥讽。但事到如今,从大局出发,盼着国家队能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尽量提升实力。 蔡斌在用人上屡遭指责,一方面,饭圈文化作怪,另一方面,国内好球员就这么几个,怎么选? “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这可不是球迷和蔡斌喊出来的,这个目标,客观上起着什么作用,大家也有目共睹。我个人斗胆说,不切实际、弊大于利。 在临场指挥上,蔡斌也屡遭非议,这里,我不多说了,不上场的就是最好的、看球的比打球的更明白好像已经是真理。 有一个问题,也是斗胆提出来,蔡斌目前对国家队真正的权力有多大,谁认真想过?有些事,是他主观上愿意做的吗? 蔡斌最后结局怎样我不敢判断,但是,背锅侠是铁定了!这也怨不得别人,自己的选择。
吴梦洁进国家一队,时机早了,晚了,还是正好? 新一届国家队成立后,吴梦洁一直是有名无实,正式进队并且上场比赛的时间,大家都记得。 小吴的表现有目共睹,有能力,也需要继续提高。 小吴究竟是救完场就隐退,还是晋级为主力球员?看不清,因为水太深。 现在的国家队,已经不是技术的角逐了,是什么在角逐,还用说吗,尤其那个什么回归之后。 欣慰的是,小吴的表现,打了那些看不起她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为什么唐欣、吴梦洁都在不被重视和看好的情况下成了救场英雄?)
百年一遇的天才球员 某粉的夸赞之词,我表示同意,而且还要详细说明。 一百年里,九十九年的功劳归功于美国蛋白粉,剩下一年里,某功勋主教练有十一个月的功劳,最后一个月归于这名天才球员。
大仙临凡了,是真仙还是假妖? 以前还可以说有才无德,现在吗,哈哈哈! 再等几小时,真相揭晓。
冠军赛、U19算得上良性信息吗? 为何这么问,女排界进入东京周期到如今,可谓不堪回首。(就此打住,后面要说什么大家也知道,) 女排整体走了弯路虽然口头上不承认,实际行动上是否已经开始改正错误? 冠军赛、U19比赛,赛程和参赛队伍比以往有所增加,在现阶段绝对是好事,让国内球员打正式比赛的机会多、上场球员多,对国内各支球队当然是好事,一赛胜百练。 但愿这是管理机构拨乱反正的信号和行动的开始。国内排球大环境必须得到改善,女排才有重回世界之巅的希望。
今天U19女排比赛中的有趣场面。 济大实高三比零拿下山体附中,同室操戈; 小闽女轻松拿下小冀女,简直是虐杀。小闽女还是缺乏力量和高度,否则,真不错。
小苏女三比一拿下小浙女,多少有点意外。 开局没看到。 纸面实力,小苏女不占优,但本场,小苏女基本控制比赛,小浙女极其被动,阵型都有些散乱。 看不懂小浙女,陈曦悦、季雨潇已经历经排超磨练了,在U19应该带着小妹妹打,怎么反而吃起独食了? 小范本场表现不错,谈不上惊艳,高点的重用还是有的,体能似乎有些跟不上。女大十八变,小范这两年,球技涨了,颜值也长了。
赛前的担忧居然成了现实,苏青输在哪里? 虽然U19比赛名次并不重要,但决赛苏青的打法就有问题。 挡不住鲁青的快、猛,突破不了鲁青的高度,全场死拼网口,不败才怪。 昨天我就说了,胜鲁青,只能“磨”,苏青的小球技术并不差。 决胜局,苏青的心理终于垮了。 其实胜负无所谓了,这支苏青,打出了整体排球,球员场上意识和技战术素养还是比其他队有优势。但是,我又要说句扫兴的话,这批球员,未来在俱乐部能见到几人?
苏鲁会师U19男排决赛。 另一场半决赛,鲁青毫无悬念击溃津青。从本场看,鲁青的高度、力量、速度确实厉害,但小球技术不咋地。 苏鲁决战,虽然胜负不重要,希望苏青能“磨死”鲁青,死打硬砸只怕不行。 其实津青很不错了,身体条件不够好,个人能力不突出,打进四强已经成功了。但是,这份功劳却是外地教练的,排球城汗颜吗?
莫名其妙被删帖 说了一句看U19男排半决赛。看乐了,也违规?
U19男排半决赛,我都看乐了。 苏青战术上有点小瑕疵,对手明显对重点球员有针对性布防,苏青应变不力。 发球没必要拼的那么狠,我们的拦网和后排比对手强,怕什么,一板一板打吧。 浙青最后还是心态问题,咬不住了。不过,本场它们准备充分,发挥正常,虽然犹荣。 本场也验证了我对几个球员的认知,4号很聪明,3号很沉着,7号已经具有明星相。1号和5号让江苏男排的副攻看到了希望。 3号球员个人感觉今后加强力量训练,说不准是又一个卢卫中、刘向东。
裁判都帮不了U19天女。 刚结束的津浙大战,在裁判的偏袒下,天女2:3败下阵来。 整场,浙女打的“反常”,全场死砸硬打,似乎就是练习。最终,居然砸垮了天女,裁判有所偏袒也没用。 本场不是想看天女笑话,只是想关注一下李荣钰,看看她的半张门票如今是全票了,还是只剩票根了。 李荣钰真的不算差,比韩胖明显强,本场表现不突出,弹跳、爆发力明显不够,不见得就比范泊宁强。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