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tsai
taylortsai
关注数: 10
粉丝数: 61
发帖数: 18,905
关注贴吧数: 8
“鬼脚传奇”又有新篇? 主角变了,其他没变。“鬼脚”文化已经深入圣城。 有什么办法呢,背后有人撑着。什么人当政,奸佞才能得逞呢?
排超开打前的又一次闲话。 排超即将开打,同时,新一届瓜队的筹建也即将提上日程。新一届瓜队会这样? 不少吧友畅想新一届瓜队里江苏球员将占据最多的名额,其实这没什么意义。 蔡是否会连任,个人估计不会,因为他确实不可能带领球队更上一层楼。为何这么说,分析一下蔡在江苏队和瓜队的带队经历就可得出结论。
写在排超开打前的感想。 最近吧里相对平静,因为即使有赛事,也引不起吧里的老铁们的关注,那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重要、非正式比赛。 排超即将开打,诸位都有所期待,我却未开打先唱衰,对苏女排和本届排超整体看衰,原因为何? 这其实还是全锦赛的感想续篇。有人认为,全锦赛早就是鸡肋比赛,沦为了实际上的二级比赛,各俱乐部不重视、走形式,所以,比赛成绩不说明问题,我不这么认为。 全锦赛对于一流球队来讲,可能是鸡肋比赛,但对于中流球队和弱队来讲,不在全锦打出成绩和水平,难道要去排超爆冷? 但是,刚结束的全锦,给我的感觉就是失望,是对排球界整体的失望。新人没成长、球队无斗志、教练混日子成了目前女排届的主旋律。 回顾全锦,天津队无论球队实力、比赛态度、场上发挥都“一骑绝尘”般的领先,我们一方面对其“功利主义”、“工具主义”批判、反对以外,是否对其中积极的一方面也要有客观的肯定?
铁人杯也变成非正式、不重要比赛了? 圣队输了?
国内仅次于排超和全锦的重大比赛,铁人杯,诸位不关心吗,哈哈哈 因为有了圣队参加,而且必须夺冠的比赛,才能叫做正式比赛和重要比赛。 刚刚飘过一条信息,说什么在铁人杯,王梦洁大战李莹盈,我才想提问,是否铁人杯正在打? 王梦洁不是新婚吗,会出现在赛场吗? 都等着排超,只不过,排超让大家失望甚至骂街的可能性极大。
排超的预测。 奉劝诸位别对今年的排超抱多大希望。我指的是,今年还会是“玩闹为主,竞争为辅”,比赛的观赏性可能还不如去年。 大方面说,国内女排的大环境不会有所改善。历经东京周期的整个胡为和巴黎周期的半个胡为,女排整体水平继续下滑是定势,这个惯性一定要走完。但是,女排翻身的希望在三大球里几乎是唯一的希望,但绝不是今年和洛杉矶周期。 小的方面说,国内各支俱乐部通过全锦赛可窥一斑,“玩闹之心”还是主旋律。 苏女什么问题,全锦赛丢脸了吗?我不这么认为。全锦赛恰恰给广大苏迷揭示了一个问题,苏女不能问鼎国内赛事的冠军,核心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我反复重复一句话,上面没有夺冠之心,下面就没有夺冠之志。 苏女真的不差,山东女排够强的吧,就是过不了苏女这一关。和魔都对抗,不也是互有胜负吗,这差吗? 为何苏女就距离顶峰差一步,而且就这一步似乎怎么也迈不上去,差在哪里? 我个人只能说,不是差在球员和主教练,差的是其他方面的内容。 排超即将开打,如果“依洋为重”真能为球队提高成绩带来明显作用,那么,女排翻身的日子就更远了,因为我们已经不会打排球了,中国排球也背离亚洲排球之道,而这一条道路,雅典周期已经告诉我们是歪门邪道。 我不抵制外援加入排超,这绝对是好事,请进来、走出去肯定是对的,只是看不惯那些把外援捧上天的言论。
等大家心情平复了才敢发。 女排全锦结束了,江苏女排成为了全国人民的“众矢之的”,怒骂、批评、讽刺等言论充斥网络,可是,这一切,会对江苏女排有触动吗? 答案是:NO! 为何说的这么绝情,我的分析如下。 江苏的三大球,衰落的速度大家都有目共睹,是没有人才吗?是基层教练没水平吗?都不是! 男排,曾经的冠军之师,已经在追赶辽宁男排了。小苏男,网红特质似乎比技术能力表现的更强。男篮,烂的已经引不起关注了,只剩下德比内讧这类无聊话题还能被炒作。 江苏女篮为何一下子被关注,又不是冠军球队,就因为江苏女篮打出了精、气、神,江苏的三大球太缺乏这个了! 江苏的男子三大球,“生不如死”。 但是,这一切,我们应该怒骂、指责吗? NO! 把这个问题上升到宏观面看,非常正常。职业球员,正常的待遇是不高的(除非学足球),退役后的就业竞争力还是相对弱的,球员考虑的是整个人生,不是为了在某个时期取悦于某些人。 (为避免大家看的累,分段发布。)
这个结果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苏女走到决赛了,打满五局了,差吗? 苏女的阵容,真的处于实力绝对领先的地步? 天津用“残阵”夺取全锦冠军,前年已经上演过一次,今年又来一回,说明这支球队就是积累多、沉淀多,客观上必须承认,感情上是另一回事。 天津队有让人厌恶的地方,但只是排球本身以外的因素和极少数球员的问题,大多数球员以及球队本身的训练成果,还是必须肯定的。排球,整体的重要性强于个人的重要性,这就是本届全锦天津给全国上的一课,别不服,因为排球是集体项目。 老话说,棋高一着,束手束脚。苏女决赛打的感觉没发挥完全,是对方造成的,不是自己犯浑,不然,零比三早早结束了。 我在小组赛快结束时就说了,苏女不具备夺冠实力。就因为看到苏女的防守、串联,包括板凳深度,不足以支持苏女夺冠,再加上主力球员也不在最佳状态,过了山东这一关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教练在临场上确实有需要提高的地方,球队的技战术方案还不够丰富,对老球员的依赖程度太高,这一点,球迷不满意,我也不满意,但我不因此去否定教练。 这个阵容能否继续挖掘潜力,希望让苏迷看到希望。 横向做个比较,在全体球员状态回升、板凳多一点深度、全队配合再进一步默契,苏女还是有冲击冠军的能力。我没灰心。
帮我找一找哪里违禁了
补发“三大”观感。 小苏女对黑龙江,没看出锻炼了什么。为何还让范泊宁打,该休息一场了,体力上缓一缓。 陈晓辉这个强力点,教练明显的想在进攻端进一步激活,或许又在设计新的战术。 本场本身没有太多的评价价值,实力悬殊,有点专业打业余的感觉,小苏女部分球员也不够兴奋,有点蔫。 要说的在场外。昨天,“浪”来了一则文章,很搞笑,评论了苏粤大战,全篇简直胡言乱语。 一支失利的球队,得到了胜利者应该获得的赞扬;一个得分20的球员被夸成了超人一般存在的英雄,而同时,得40岁的球员,被选择性忽略了。这篇文章的作者,大概脑组织被台风吹到大西洋了,只剩一个空脑壳了。这算客气话。
全锦半决赛观感 第二场,苏鲁之战。 山东还是针对苏女开赛以来有实力无发挥的情况,一攻坚持打快、反击打空挡,尽量扯开苏女阵容,然后加力猛砸,不和苏女“磨”。这个策略原则上是对的。但是,鲁女不够稳、快,这个战术虽然对头,但执行效率低了。这就是,教练想的呱呱叫,只是球员做不到。 苏女开场不佳,自身失误还是多,小宇还是上不了全力,靠着经验巧打,效果不错。看得出,小宇还没恢复。决赛是个隐患。 刁琳宇基本恢复状态,苏女场上灵气明显上升,但,长期离队造成的不默契,还是能显露,好在没耽误太多。 吴晗首发,我个人认为是为了攻守均衡,准备和山东“磨”,无可厚非。 小吴开局拉胯啊,我看不是无力,好像是节奏不对,有点拖。局点这球,才是真实水平。 第二局开局,山东突然加力、加速,苏女似乎准备不足,懵了,节奏乱了,完全进入山东节奏,极其危险,果然,山东嗨了。一旦进入山东节奏,以苏女实力,强行扭转太难了。别去指责教练员不做调整,今天这个阵容就是明摆着要和山东磨,第二局泄一泄对方的气(后面不能这么玩),让她后面嗨不起来,进入我的节奏,此策略冒险,就看你敢不敢用。中局以后,虽然山东还占据主动,但势头明显下来了。苏女没有急着扳回,还是继续“磨”,这招有风险,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没料到,苏女放弃第二局了,但是,消耗对方的目的达到了。 第三局,山东可能还想像第二局那样再来一回,怎么可能。苏女不单纯打快了,变节奏、打点为主,继续磨。不急不躁、忽快忽慢的苏女,居然摆出了一副“你来啊,我等着你”的样子,而且,这个时候居然派上重炮唐欣,不怕一传能力下降,但没啥效果,中局才发威。小吴虽然整体上还是不行,但几个来回球打中,涨气势,很关键。局末,山东有点崩。龚翔宇又一次成了山东队苦主。 第四局,苏女中局又“大脑短路”了,好在这次,教练没放,球员也调整的不算慢,咬住了比分。山东队反而开始急躁了,节奏逐渐被苏女控制,山东危险。赛点,苏女想的简单了,差点失掉。 本场,苏女两个副攻明显好于前几场,还是那句老话,副攻好,要靠二传带。拦网,我没统计,感觉上苏女胜出。 各个位置比较,双宇强的的太多了;主攻,没有明显差别,主要是小吴还是没觉醒;副攻整体上苏女弱一些,但比以往比赛差距小。苏女的体系好于山东,自由人就不比较了 山东知道江苏还是要“磨胜”,就应该把郭慧珍这个点用好,因为,副攻球员里,郭慧珍乱球能力和地面技术,好于杨涵玉和王文涵,进攻也不差,算是一点小失策吧。山东队我觉得虽败无憾,正常发挥了。
扯几句闲话吧。 魔都出局了,这个算全锦开赛以来最大冷门,但也不算冷门,面对天津这支几乎成了精的球队,不允许你有任何轻敌、放松和失误的机会。津沪这一战,上海无疑是闷了,球队不可能有所保留,都淘汰赛了。 为何上海被全面摁死?面对天津的极其富有韧性整体打法,一攻下球率低,调整攻成功率低,球员心态不对了,士气、信心全没了。场上比分,明显不是两队实力真实写照。 别去记恨上海赢了江苏一场,那一场算什么?也别讥笑上海提前出局,应该从上海身上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 苏鲁大战即将开始,这是一场恶仗、生死仗,球员状态的回升、赛前准备工作到位情况,直接影响赛果。要拖对方节奏,不要被对方拖节奏,因为,山东的网口足够硬,疯起来挡不住,千万不要进入山东节奏。去年战胜山东,用的是“磨”的策略。杨涵玉不可怕、王文涵不足虑,当心“微笑刺客”郭慧珍。 苏女正常发挥,赢面大。对死敲硬砸的球队,苏女并不惧怕。
可以给大小苏女来个小结了。 我给苏女来个小结,有点厚颜无耻了,只能说个人观感。 先说小苏女。 媒体评价,“三大”赛,鲁、沪算第一档,津、苏、粤算第二档,决赛阶段看这五支球队如何排名,决赛将在沪、鲁之间进行,除非两队提前相碰。我个人基本同意,但是,小津女似乎被看高了。不过,这个年龄段,冷门迭出算正常,没准,小津女还进决赛呢。 小苏女在网口硬度上确实不够第一档,技战术体系也没打出多少内容,但小苏女表现出基础训练的水平确实高,在这个年龄段,场上意思、球性、球感、小球技术还是居于一流行列,其它方面乏善可陈。 张籽萱、陈晓辉在队里,给人有“受罪”的感觉,和在国家队的发挥没有可比性,郭中楠,像是在度假。 腾曼绮,虽然有受伤的影响,但还是看出来,不适合强打硬吃,战术攻击、快战、乱战更适合小腾。 最尴尬的是范泊宁,来“三大”有点屈才,应该去全锦,但是,去全锦可能上场时间又很少。 复赛阶段,等着小苏女把全部实力展现出来,冲击四强是比较实在的目标,别好高骛远。
苏女排为何总被喷没进步? 一方面,要求高,接受不了失利,一旦输球就骂教练、怪球员。 一方面,想当然,用自己主观设想来衡量球队。 但是,一个问题为何大家都忽视了,就是阵容问题。 总在怀念双冠时代、还在为“垫脚”咬牙、用成绩比较前后两任主教练,但为何不从技术角度来正视球队呢? 双冠时代,惠若琪、张常宁、龚翔宇组成的三叉戟,是苏女排的经典,能攻善守,都是全面型球员。加上巅峰期的王辰玥、姜倩雯;横空出世的刁琳宇;独一无二的陈展,这个阵容,攻击力恐怖,防守力和串联能力更恐怖,球队在各项技术环节里都居于领先地位,夺双冠奇怪吗。 随着惠若琪、陈展、姜倩雯离队,王辰玥伤病导致实力下降,新一届苏女在攻击力上虽然还是恐怖级别,但在防守、串联上已经掉了至少两个档次,失去了霸气。即使用先进的技战术体系适当弥补了这一缺陷,但体系是脆弱、不稳定的,西安全运,功败垂成。要冠军,必须先要技术全面。 如今的阵容,全面型球员仅剩小宇一人,而且老球员长期离队,新老接替的工作几乎没有时间完成。新球队里,没有全面型球员,球队的技战术体系能发挥威力?这或许就是苏女老是被批评不进步的原因吧。 国家队也是这个问题,两年了,找也找了,练也练了,还是无人胜任,所以,即使抛开饭圈文化,主攻线也一直被喷。 阵容的不完整性导致技战术体系不能发挥全部威力,怪副攻不进步有什么用?吴唐周组成的新三叉戟,进攻能力还是恐怖级别的,全面性呢?灾难级别的吧。 总抨击苏女防守不行,地面技术糟糕,为何不先看看球员的基本技术,有胜任要求的球员吗? 骂教练不会训练,球员地面技术不进步,可是,球队训练你看到了吗?是不练还是练不出来你凭什么武断下结论?
大苏女又在“玩比赛” 苏川之战,估计没人会在意结果,只会担忧苏女是否会心理崩溃。 但是,赛前热身就看出,苏女又要“玩比赛”了。 不过,这种玩法无须指责,目的很明显,就是全员激活,为后面更艰苦的比赛做准备。 明星球员齐上阵,场面却不好看,明显的手冷、配合生疏。不过,本场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吗。 诸位还在纠结昨天的失利吗,看看今天的阵容,就知道昨天为何主教练“呆若木鸡”了。
说说孙燕 全锦开赛以来,苏女发挥的牵强人意,其中,双宇免战、副攻无替补、小吴不在线也是重要原因。 几场下来,我小小的批评过孙燕,很有“负罪感”,今天特发此文表明态度。 孙燕,看用什么标准衡量。作为当年“二传高大化”重点培养对象之一,孙燕从技术角度讲,可以说,硕果仅存。 现役球员,在身高185以上的二传里,孙燕的实力绝对排第一,没有并列。但放到全部二传里,孙燕的排名就不高了,但这也算正常,下面会谈到。 孙燕的优势,场上意识佳,传球的合理性、精确性确实不错,拦网、二次球在二传手里算佼佼者。但为何效果不佳以及带不好副攻,这其实是高大二传的通病。 我们的高大二传,有一个通病,传球的隐蔽性、欺骗性、变换节奏的能力太弱,施佳仪也如此。即使你传球再合理、精准,但对方知道你的进攻点和进攻时机,防守难度自然相对下降,攻手下球的难度相对增加,从效果上看,不是没传好就是没打好。 孙燕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我发表个人意见,不怕得罪大家和违反吧规。 作为高大二传,孙燕是佼佼者。全国范围看,后面上来的小球员里也有高大二传,可我个人觉得,别说超过孙燕,连赶上孙燕的都没有。从这层意义上讲,孙燕足够优秀。 但是,如果把苏女的目标定位在国内冠军,尤其是全运和排超这两个重头比赛,孙燕的能力明显的力有不逮,而且,今后在技术上再有质的提升,我看没有可能。从这层意义上讲,孙燕勉强及格。 刁琳宇毕竟到了球员生涯末期,苏女还是需要冠军级别的二传,我个人寄希望张籽萱,但这是远水和近火的关系。 只看成绩的球迷,收拾好心态吧。苏女还没有强大到争金夺银的地步。也别输球骂教练,教练想的呱呱叫,可惜球员做不到,这就不能全怪教练。
再次出头,力挺施指导。 说施指导没水平、不会制定技战术体系,基本属于胡说了。 吴唐周这一期,群英荟萃,青年队时,施导接手前从未染指国内冠军,施导接手后,球员还出现了伤病情况,结果,施导把这支球队打造成了王者之师,全运会以君临天下之势强势夺冠,这叫不会设计、打造技战术体系? 或许有人说,成年队和青年队完全两回事,是的,但请回顾施导接手一队的过程。队中绝对的核心,双宇一直“为国效力”,宝宝养伤、非凡“蹲大狱”,施导带着升上来的小球员和吴晗、孙燕组成新的苏女,打造新的体系,请问,这个阵容具备争金夺银的底层基础吗?队中一直没有全面型小主攻,刁琳宇至今也不敢说完全融入新球队,这也怪施指导没水平? 惠、宝、宇组成的三叉戟,成了苏女排的经典和最高成就,后来的宝、宇、许也不差,特点都是三叉戟中至少有两名全面型球员。如今的吴唐周,一个全面型球员都没有,在成年队,你还想争金夺银? 有人说,全面型球员没有被培养出来,是主教练的责任。说的轻松,请问,现役球员中,谁具备这个潜力?培养谁? 拥有宝、宇、许和刁琳宇的苏女,距离冠军还差着一步,如今的吴唐周,超越宝宇许,可能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苏女目前这个阵容,究竟是否具备争金夺银的基本条件,想想这个问题也比输了骂教练要有用的多。 别忘了,里皮也带不动男足,是里皮没水平吗? 在一个20年前的手机里,强行安装安卓10.0,别说实用了,能在半小时内完成开机就不错了。
诸位别忙着喷了,回答我这个技术问题。 奉劝诸位,这场胜负真没必要纠结,苏女输在发挥,不是输在实力,那么悲观干什么。本场,前三局算正常,后两局算失常。 这个问题前场比赛我就提出了,至今一个回答都没有,是我的问题太离谱还是诸位也没弄懂? 我的问题再提一次,这几场一个现象,局末吴晗换唐欣为什么?
苏沪第一场,不至于被喷。 输了骂教练,老一套了,没意思。 这场,真的不该骂教练。球员的责任更多,我不说了,因为违反吧规。 本场不是生死战,别那么计较。苏女输在哪里?第四局末小崩盘开始,胜利的天平就已经倾向魔都了。 苏女这场如果想全力争胜,早上双宇,场面就不一样了。 目前最不利的,还是吴梦洁迟迟回不到巅峰。
苏沪第一场,诸位解读出什么? 没有双宇主打的苏女对上没有外援的魔女,谁实力损失大?无疑是苏女。 本场胜负不重要,但苏女最后的小崩盘不应该。 本场我不评价了,只想看看诸位的评论。胜负当然没关系,苏女整体发挥、个人发挥存在哪些问题。 我只有一个问题,几场了,都是局末吴晗换唐欣,我没看懂什么意思,保障一传? 魔都不像有所保留,如果就这个实力,只怕来了外援,实力提升也有限。(把挑翻圣城作为衡量目标)
全锦苏沪大战前瞻 本届全锦,媒体上在无聊炒作,什么趁着天津不行了,苏女志在夺冠,对手只有魔都等等挑动性言论充斥网络,真无聊!为了流量无下限的玩意儿! 但是,开赛以来,确实苏沪两队表现出最强实力,山东女排真的一言难尽,咱们是外人,不多说了。 苏沪第一场,胜负自然不要紧,也不是媒体上说的提前的决赛,能进复赛的球队,哪一支不想夺冠? 这场看点是什么?魔都我也看了两场,说实话,也没进入最佳状态,但全队整体发挥肯定好于苏女。苏女这场怎么打,继续调整还是全力拼一拼,都可以吧,两队这个阵容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昨天和大辽一战,关键球、关键分,苏女还是显出了强队本色,或许,被逼一下,反而可以激发出苏女的状态。 但我个人还是想看到,吴梦洁状态能进一步回升。预计,双宇还是“高挂免战牌”。 宝宝让人唏嘘,场上意识、技术功底已经在国家队展示过了,还是那个宝宝。可是,要命的体力、体能,只能让宝宝做个“随队观察员”。有吧友评价,宝宝现在的体力体能,只有巅峰期的三到四成,如果能到五成,宝宝就替补上场了;能到七成,宝宝将重回国内一流主攻手行列。这个说法,我同意。 总之,苏沪第一场,不算什么重头戏,两队除非自己放弃,进复赛是定的。
借“姐妹花”比赛之际,又评球又提问。 “苏辽姐妹花”似乎已经是过去式了,当年的姐妹们,只剩宝宇和胡一刀了。 先提一个问题,算技术问题吧,诸位球迷觉得,二传、接应和主攻,大个和小个的分界点分别是多少? 我个人觉得,二传的高度分界点是184;接应是190;主攻是192。所以,大个子主攻,目前只有朱婷、宝宝、韩雯雅、杜秋爽;大个子二传,沈静思、孙燕、梅笑寒、孟豆等不一一列举;大个子接应有陈佩妍、段梦珂、孙怡然。(可能不全面) 但是,我们的大个子球员能具备世界水平,明显的成材率还不高,这和亚洲体质有着直接关系,或许也和训练方式有关系。这个话题,如果愿意探讨,比赛结束后再细谈,先看球。 第一局,比分咬的紧,个人感觉苏女防守松懈了一些,有点跟不上。唐欣明显比上一场好,身体放开了,速度、力量明显提升,吴梦洁状态也有所回升,但距离巅峰还有明显差距。周页彤开赛以来似乎又成了话题中心,褒少贬多。我个人也觉得,小周改动作后,进攻威力确实还不如以前,但从长远看,动作又非改不可,小周算是处在改动作的阵痛期吧,希望能尽快度过阵痛期。
全锦太好玩了,遏制被遏制就一天的事。 广东三比一拿下福建,全程福建很被动,基本被遏制。 广东队这几年不顺,甚至传出要解散的消息,今天这一场,全队及个人发挥都不错。郁佳睿还是定海神针,王逸凡、陈佩妍中规中矩。 福建从昨天遏制别人到被今天被别人遏制,心情不爽吧。 全锦赛一开始,各支球队斗智斗勇,比赛结果有冷门,这种比赛才有意思。
全锦赛前两轮,已经呈现出精彩。 全锦比三大精彩多了,速度、力量、战术多样化高出几个档次,这很正常。青年组,身体条件也不允许像成年队这么打。 福建完胜山东和北京拿下圣城异曲同工,都属于“智胜”。避开对手强项,和对手缠斗,最终,“磨死”对手。 这两场,就像灵猫斗毒蛇。先把对手弄晕,再把对手弄疲,最好抓住对手要害死掐,弄死对手。 这种战术运用,前提是你自身的小球、串联技术不能比对手差太多,而且,边攻手实力也不能太低。 反观青年组{三大},浙江队战绩不佳,就是能磨不能打,小苏女被小鲁女按着打,就是不能磨。 一套合理的技战术体系、有一定默契度的配合、有个人能力突出的球员,这是一个强队的基础条件。如果仅看这个基础点,在成年组,苏女、沪女、津女是强队,闵女、浙女、京女次之,鲁女、豫女、辽女都是“偏科生”。青年组,目前几乎就没有强队,魔都勉强算一支。
大苏女第一场观感。 大苏女第一场,慢热的老毛病依旧。可能对手不强,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开局有些稀松,节奏上明显拖沓。第一局,全队发挥的真不咋样。这局,小万、大力、非凡相对出色。唐欣没放开,身体显得有些紧,也不在最佳状态。 苏女一旦整体加速、个人加力,河北队根本挡不住,小崩盘是必然的。但第一局,苏女就是“手下留情”,不肯痛下杀手。 第二局,唐欣开始回勇,但全队还是有些拖节奏。 第三局,吴晗换唐欣,没看懂,而且,并不比唐欣好多少,进攻高度还下来了。所幸的是,刚打到中局,河北就崩了。 小总结,全场,苏女过去令对手窒息的拦网没完全发挥出来,全队状态一般,表现最好的,个人认为是非凡、大力。 今天要小小批评一下孙燕,在吴、唐两人不在最佳状态时,调整进攻时,传球的节奏要变化,尽量去增加对手防守难度,太直白的进攻意图,让对手直接拦死好几个。而且,一贯的“孙大胆”,今天一次大胆行为都没有。 吴唐周杨万孙,加上非凡,在双宇需要休整时就是最强阵容,今天,最强阵容基本打满全场,说明本场还是找状态,因为苏女就是一支慢热的球队。 赛前预测,吴梦洁、倪非凡会全程主打,今天果然首发。小非凡今天压力不大,也没拿出全部本领。吴梦洁今天明显没进入状态,是慢热还是没恢复过来? 接应这个位置,大力“吃独食”的可能性极大。“双宇核心”从瓜队归来,生理、心理极度疲惫是肯定的,缓一缓也应该,需要救场时再出来,她俩具备这个能力。 宝宝、小宋能上场吗,小看点。范泊宁、腾曼绮,带一个来全锦,是否更合理?
苏鲁之战没出我的预料。 苏豫大战那一场,我就确定了,苏女强攻能力不强,前面的比赛不说明问题,对河南这一场彻底暴露问题。 这个年龄段,不可能演练像成年组那样的技战术体系,个人能力对比赛胜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当一传不行时,调整攻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浙江队攻守均衡,技战术体系演练的很成熟,为何战绩不佳?就是缺少一锤定音的重炮手。 对小苏女的评价我前面已经说了,个人能力不算顶尖,如果技战术再打不出来、强吃能力不足,遇到顶级球队能赢球才怪。 既然输球了,我前面不敢说的话现在也敢说了。小苏女问题多多。 第一,主攻手集体低迷。范泊宁就不该来“三大”,直接去全锦更合理。腾、常、翟、魏场上发挥总感觉那里有点不对,别扭。朱晋谊也没有亮眼的表现,很平庸,这一切,不正常! 第二,张籽萱在这个队伍里,太憋屈了,屈才! 第三,比主攻更低迷的是副攻。晓辉只展现出经验上的优势,技术特长基本没发挥,李、毛两小将的发挥,都不知该怎么形容,郭中楠只在对山西时才亮出“虎爪”,这也不正常。 反常之事多了,就会让人思考,小苏女是留了一手,还是再演练新打法?对山西那一场,小苏女各种掩护、加塞、梯次进攻不是玩的很顺溜吗。 这一场的胜负自然没必要看重,小鲁女确实强,而且强出一大块,就像当年吴唐周那一批在同龄组的优势。 我的个人见解,张籽萱、范泊宁、腾曼绮在这个队伍里,只会退步不会进步,她们三可以上更高的平台。(接受板砖)
今日回看全锦赛 选了两场。大辽对河北、京津大战。 白天遇上烦心事,累了一个白天,晚饭后才静下来,回看全锦赛。 回看第一场,大辽对河北。开局,大辽进入状态慢,小球和串联技术还是那么拉胯,随着比赛深入,球员状态慢慢回来了,胡一刀、段美人、冰美人威风不减,孙小轩中规中矩。 大辽给我的疑问,找回老将干什么?个人分析,据说全锦赛关系到全运预赛排位,大辽这是把自己摆在弱队的位置,不敢放松。但是,大辽糟糕的地面技术,即使请来了老鬼子,至今也没有多大改观。被寄予很大希望的林芯羽,还是没有打出来。 河北队有点意思,原一队主教练王导这次带小球员征战“三大”,全锦带队的是谁我不知道。河北这么安排啥意思?
苏桂没看,浙豫看了满眼。 苏桂之战没看,没啥意思,连香港都打不过的球队。 浙豫之战是本轮本组最大看点,所以看了满眼,即使“事不关己”。 其实,这一场还是值得研讨一下,比赛结果和比分相信出乎大多数球迷预料。 不具体评价比赛了,只想说,这一场,就像灵猫斗毒蛇一样。 苏女碰上浙女,预计困难度会比苏豫大战大很多,看看对于攻防均衡、比较“粘”的球队,小苏女怎样打。
认真回看苏晋之战。 本来不打算看回放,实力悬殊的比赛。可看到今天的一些评论,对比赛内容又有了好奇感,所以完整看了回放。 实话,我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地方,小苏女这一场,明显收着劲,全场不够兴奋,与对手全体“鸡血”形成强烈反差。 要评论的话,腾曼绮逐渐回勇,状态越来越好,范泊宁一如既往的稳定发挥,朱晋谊比前几场稍好。就是郭中楠迟迟不出关,不知什么原因。 还有一些评论,可能违反吧规,省略了,大总结时再谈。 本场,坚定了我开赛以来建立的看法,小苏女的技战术体系不咋样,能赢球,一是基础训练确实在这个年龄段算好的,球员场上意识、小球技术明显强;二是明星球员多,关键球、关键分有人能出来,换句话说,小苏女目前还是依靠个人能力在打球;三,张籽萱真是个宝贝。仔细体会前五轮比赛全过程,可以说,张籽萱具备一人就能提升球队一档的能力,在这支队伍里,张籽萱属于“屈才”了,现在我支持张籽萱直接上一队的建议,只有更好的平台才不会耽误张籽萱的成长。 为何敢评价小苏女的体系不咋样,不怕被喷吗?不怕!因为,你们看到了掩护、牵扯的战术运用吗?这个阵容,死敲硬砸能走到决赛吗? 小苏女强吃能力不足的问题在遇到沪、鲁时会怎样,等着看吧。
小苏女第一场真正的比赛。 苏豫之战,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比赛。 第一局,小苏女4号位偏软,打法上有点简单化、粗暴化。既然这样打,为何不上施佳仪?好在小球技术和串联能力明显强于对手,基本上能压制对手。第一局,比预想顺利。
“三大”前三轮苏女小总结 前三轮,对小苏女而言不叫比赛,评论、小结没啥意思,但还是看出一点内容。 这个年龄段,范泊宁有一定优势,身高、力量、经验都明显占优,目前这个阵容,小范主力先发是定的。 沈老明显还在练球员,尝试不同的组合效果。但是,前三场,对苏女没压力,球员发挥、球队问题看不出来。 对吉林这一场,算是小苏女前三场发挥最差的一场,明显有松懈现象,也有配合生疏现象。即便如此,还是“玩胜”。 “小唐欣”、常子鑫目前发挥一般,郭中楠还在“闭关”,看看后面的比赛。 另外,魔都看上去并没有预估的那么强,攻守不平衡,不知是有所保留还是就这样。 河南、辽宁虽然勇,但球队整体还是糙。 前三轮,表面实力最强的,目前看是山东。但山东也是攻强守弱。 攻守平衡的是浙江队,可惜,缺乏明星球员,赢球太难了。
继续回看三大 浙女对鲁女看了满场。浙女基本可以确定为准一流球队。第一场对粤女,就感觉网口软,这一场,暴露的更充分。 但浙女全队技战术有模有样,就是缺乏个人能力突出的球员,关键球、关键分拿捏不住。这一场,没看出夫子有什么高明之处,抓住浙女网口软的特点死砸硬敲,这我都知道。 云南对河北,菜鸟互啄,没啥看头。云南的排球基础这么差,征战排超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小苏女继续“玩胜”,小范开局14连发,看着都累,呵呵。
终于有球看了,三大第一轮小观感。 自从那个什么回归后,我就不看比赛了。现在没有了仙气冲撞,又可以看球了。 排协微博回放,抱着看马戏的心态看了海河和内蒙,主要看看“韩大勺”和“李门票”有否进步,结果,还那样。李比韩强一些。全程谁最累?相声教练。祝贺小天女战胜了业余球队! 新疆和安徽这一场,略过,没意思。安徽的起点还是低,今后想混排超只怕不容易。 上海和辽宁这一场,有意思,也是最高水平的对决。暂时不评论了,看几场后再小结。粗略感觉,大辽猛,但是糙。 福建队山西,不好形容了,要得罪人了。实力差距比中日男足还大。 江西对北京,怎么感觉大打小,但是,小块头打败了大块头。 “老四川”德比,本就很有意思。比赛结果只能证明,四川女排,真的在走下坡路。 小苏女对云南,我都看不下去,说屠杀都不够,虐杀。从身体条件到技术实力,再到技战术体系,这两队怎么能比赛?小苏女不是“完胜”,是“玩胜”。 河北挑战山东,鸡蛋碰石头。小鲁女,多看几场再评价。 浙女对粤女,个人认为是本轮最精彩比赛。两队发挥正常、表现的都很专业。浙女输在心理。网口硬度,粤女也确实强一些。整体表现看,这个组,浙粤苏鲁明显强出一大块,看看小苏女怎样对战三强手。 小总结,粤女在进攻上很强,浙女还算比较细腻全面,但比赛心理要加强。鲁女、苏女,这一轮没法评论,另两队,陪太子读书吧。
老机型也装win11 我的老本子,IBM T400,曾经的经典,如今的半古董。 用一小堆拆机件升级一下,内存8G,硬盘500G,独立显卡冒烟了,只能用集显。 分别装了64位win7、win10、win11,都是专业版,感觉一下。 win7表现最好,明显好于32位系统,既快又稳定。win10表现最差,虽然稳定,但特别慢。win11表现好于win10,速度上来了,稳定性有待考察。 总结,老机器、老的硬件平台,就别赶时髦了,老老实实win7吧,64位挺好的,32位的不推荐。
网络上难以理解的见解。 奥运结束了,我个人对女排的成绩和表现满意,目前就这个实力和能力。我个人认为,至少场上表现超预期了。 但是。似乎大多数人对成绩不满意,虽然这其中可能大多数还是饭圈文化者作怪。 今后的女排国家队如何建设,一下子提上了球迷的日程,目前仅仅是球迷的日程。 网络上有很多评论,认为目前现役年轻球员的实力和潜力,超过巴黎奥运阵容,这种认知和自信哪里来的? 大王不行、金烨不行;王艺竹、仲慧都不行,国内比这几位强的球员有谁? 王媛媛不行、高意不行、杨涵玉更不行,请问,比这几位强的有谁? 刁琳宇倍受攻击,请问,年轻的谁比她强? 就连已经开始闪耀星光的吴梦洁,技术和心理还有明显需要提高的地方,目前那些只在青少年组呈威的球员,凭什么就能认为在成年组就一定能打出来,而且还超过前辈? 女排的冬天不是过去了,是真正的才到来。洛杉矶周期,我大胆直言,看衰。 期待冬天快点过去,春天早点到来吧。
“山泉”组合出来拯救女排吧。 光有跑跑不行,要“山泉组合”一起发威才行。 山花做鞋会主席,大泉做总尿鞋,这才是无敌组合,才能拯救女排。
范泊宁真的要技术全面化了? 东亚锦标赛打了两场,范泊宁成了得分王,国内某知名对江苏不友好的网络平台,这次也夸了小范,而且指出,小范不仅得分多,而且技术全面。 小范的缺点和特点就是暴力指数不够,向全面型接应发展应该是个正确的方向。 当然,目前这两场比赛,含金量不足,看看后面的比赛。
谢科,蟹壳。 我对此君从来没好感,此时此地,不想多说。 让他参加应氏杯,本就是对赛事的不尊重。(个人观点,接手板砖)
下个周期会怎样? 本周期结束了,我个人对女排,已经心冷了。 新的周期,别幻想什么重新崛起,你凭什么崛起?翻本的前提是你必须还有足够的资本,如今的女排,翻身的资本在哪里? 巴黎周期,东京周期所犯的错误部分还在延续,这进一步毒害了女排国家队,也害了排球界。 现在的女排国家队,已经不是烫手山芋了,简直就是一锅沸水,谁去端? 没有出路了?当然不。端正心态,从头开始,做好球员梯队建设,从科学的角度改善我们的各级联赛。期待下下个周期有翻身的资本。 新的周期,别去想什么功利的事了,新阵容就已经是让人绝望的事了。
还在骂主教练的,请用脑子想一想。 回顾女排整个奥运比赛,就像豪赌。一个以前没有配合过的阵容;一个前段时间表现得并不理想的阵容,到了奥运赛场,居然成了“新仙女阵”,这个,正常吗? 换句话说,全队的命运不就是由一个人来决定吗? 这是一个正常的操作吗?主教练再无能也不会犯这种错误吧,骂主教练的那些人,用你们的脑子好好想一想。 赛后为何球员心有不甘?输不起吗,当然不,这几年输球还少了? 为何心有不甘?是憋屈!为何憋屈,还用去猜测吗。
主教练要续任? 此消息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我只能说,女排太不幸了。 我个人对蔡斌,没有粉过,但也从来没有骂过,总体上,算支持的,但仅限于他作为苏女主教练。 他接手国家队,我就持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但也没骂过。 为何认为他带不好国家队,原因很明显。国内目前的大环境怎样,无需赘述。作为女排主教练,德不服众、威不压人,除非你有特殊本领,否则,即使你专业能力再强,也请趁早滚蛋,你玩不转! 如果巴黎周期的主教练坐的是火山口,好歹还是死火山口,洛杉矶周期,坐的可是随时喷发的活火山口。 女排真的需要“RESET”了,否则,真的连最后的老本都要赔光了。承认遇到了低谷、承认前一个周期犯了错,真就那么难吗!
可能会涉及敏感话题。 女排,没有达到多数人的预期,但也有不少球迷很清醒、理智的预判和接受了今天的结果。 三大球的集体沦落,让人唏嘘。球迷不禁发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小家伙不肯吃苦了,所以,基础训练就差,后面的提升空间没了,到了成年队可不全方位落后。 有人说,是当今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专业性大打折扣,是训练的质量和培养理念导致的结果。 但这都是现象,不是本质。本质是什么,个人斗胆发言,是整个体育界乃至社会,缺少了灵魂!没有了灵魂,必将导致我们的管理体系、生存发展环境,和专业脱离、被时代抛弃。 何为灵魂,就是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当今缺少灵魂吗,不是缺,是正在重新形成新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意识形态上的混乱在所难免。 这个不是我说的,我没这个水平。引起我这番思考的还是几年前,易中天教授的一番讲话。
回顾一下奥运女排赛。 女排这次的表现和成绩,我个人觉得没什么遗憾和可以指责的,无论成绩和球员表现,比东京强多了。 冷静下来细细回味一下,本届阵容,新人居然只有刁琳宇一人,不对吗?王媛媛都只能算半个新人。 全队的老残化,你还能指望争金夺银? 在球员实力还不如上届的情况下,本届瓜队开启了艰难的奥运之旅,本就底气不足的球队,又让很多场外因素困扰的困苦不堪,到出如今打出这样的成绩,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未完,后面还有粗略的技术分析)
女排的奥运征程结束了,谁的收获最大? 最终排名第五,这个定了?和世界排名和真实实力很配。 但是,四场比赛下来,谁的收获最大?女排还是在“被继续消费着”,这个状态,能指望女排在成绩上更上一步?
数一数二的主攻,把自己打回了家。 此时此刻,鼓吹我们有数一数二的主攻、我们有世界第一主攻、我们有凡参赛必拿最佳的主攻、我们有一己之力带领球队前进的主攻的那些人在干什么?肯定还在编撰理由,甩锅其他球员。 这支球队的奥运成绩,我早料定了,就是“有脚走不远,有猪跑不快”。“猪脚组合”在争金夺银面前就是一个笑话。
对女排还有必要求全责备吗? 本届女排,纸面实力还不如上届,而且这几年球队都是在充满争议的道路上磕磕绊绊前进,连奥运门票也是战战兢兢拿到手,奥运前,球队中似乎突然增添了某些内部不稳定因素,让这支本就实力不强的队伍,奥运之路充满荆棘。 比赛开始后,球队出乎意料的三连胜,有的人居然在网上发文,憧憬金牌梦了。 但是,比赛终究还是实力说了算,淘汰赛,不容许失误,而且对手无弱手,这个时候,球员心理和小组赛不同了,发挥有些拘谨了,最终惜败突厥,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相比于上一届,本届女排的整体表现强的多。 别去总结什么临场指挥问题、球员发挥问题,这个阵容本就不合理,缺少全面型小主攻,瓜队肯定走不远,这是大前提,剩下的小细节再去纠结有啥意义? 个人见解,朱李组合就是一个韧性不够的阵容,多少有点赌博的意思,关键时刻差一点劲很正常,教练和球员都没责任,目前就这个能力和实力。 另外,主教练有水平,但真的具备拿世冠的水平吗?我们还有拿世冠水平的教练吗?
女乒陈梦卫冕,意义不限于金牌和卫冕。 记得,女乒奥运名单,也是饭圈文化折腾规模仅次于女排的吧。 如今陈梦夺冠加卫冕,算是狠狠回击、打击了那些饭圈文化者。 看看女排,纸面实力不如上届,主教练自上任之日起就被质疑和攻击,如今,成绩和场上表现超过上届。
这里为何没有谈论李宽的? 是敏感话题吗?属于违禁范围? 李宽,我知道一点,看过一段他们父子相声,水平怎样,反正从头到尾我没笑过。 顺便说一句,国内有一点知名度的相声演员,听了好几段没笑过一声的演员,有一位,暂时不说,师傅很有名,师弟更有名。
无聊的话题,仙粉和脚粉。 下一场对东道主必须小心,不可大意。 开赛前调剂一下,我认知里的仙粉和脚粉。 个人认为,这两拨人,不在一个段位,没有可比性。 先说仙粉。客观说,大仙论成就、论影响力,不是目前的大脚可以相比的,这一点上,仙粉已经比脚粉高出至少一个档次或段位。 脚粉,不就是拿着国内比赛的成绩叫嚣吗,世界赛场有拿得出和大仙比美的成绩和表现吗? 仙粉欺负脚粉,天经地义、理所应当,哈哈哈!就是强者欺负弱者的表现。脚粉想要翻身,赶紧祈祷这次巴黎奥运女排夺冠吧,好圆了大脚的奥运金牌梦,也有了叫板大仙的资本。
真搞笑,女排还没打进决赛,却打出不少道德模范。 才打了一场,赢了关键性的比赛,本届比赛成绩超上届基本定了,至少也把主动权拿在自己手里。 这场胜利肯定值得高兴,第一场,教练和球员都值得表扬和称赞,但不代表教练和球队就完美了,不能挑毛病了。 目前的队伍明显还有不足,指出来怎么了?怎么这也值得破防? 才一场比赛而已,怎么滋生出那么多“道德模范”? 等比赛结束了,你们再出来“维持正义”也不迟。等不到比赛结束了?你们的生命这么短暂?
据说第一场女排比赛,会给对手送猪脚大餐。 再等几个小时,就有结果了。网上消息,瓜队可能排出“猪脚”组合首发。 但是,不怕丑国人啃猪蹄的能力很强吗?
是否有人担心苏女将来会过于强大?纯属杞人忧天。 近段时间,张籽萱以优异表现成了流量明星,于是乎,话来了。 什么江苏内卷严重, 施佳仪不想打职业赛了、张籽萱必须交流出去了等怪话呈现在网络上。 说这些话的人居心是什么? 张籽萱菜才16岁,进入俱乐部还得等几年,先打完少年组、青年组,进入成年组再说。 施佳怡还在青年组,还没进入成年组,这么就不想打职业赛了?是某些人盼着她退吧。 宣亚辰就更小了,成长道路会怎样现在谁说的准? 二传强大不代表球队就一定无敌,拥有孙晋芳和张洁云的江苏女排,当年在联赛里无敌吗? 总有人担心苏女排会强大起来,为何?是因为现在的苏女排已经不弱了,再强大就会威胁到什么?
滕蔓绮,翟宇睿在打邀请赛? 最近事多、天热,精力不够用了,对女排不关注了。 刚知道,小苏女作为特邀代表队参加了2024京津冀排球联赛,陈晓辉、郭中楠、张籽萱、唐境霞缺阵。 开幕赛,三比零拿下圣青,轻松愉快。 知道谁带队,陈平?
我看好U18,不看好U20,有道理吧。 U18以小胜大,还是在杨舒茗缺阵的情况下。 U18,人员结构合理,球员实力优先,排除了户口问题,主力球员集中在青训大户沪、鲁、苏,正常。 既然在苏吧,可以夸一夸小苏女。张籽萱用不着我夸了,陈晓辉算得上年轻的老队员了,郭中楠不负众望,值得一夸。 前阵子,U18、U20双夺冠时,我说过,看好U18,不看好U20,有的“人”破防了,进来倒酸水了。如今,U18还在带来新的惊喜,等着U20吧。
今天的头条笑话,郎平评女排。 新浪上看到的,简直要笑死我了。 郎平说现在的女排就是缺乏新人,今后也会因此问题导致女排水平急剧下滑。 但是,这一切谁造成的?东京阵容就不老化了?朱婷不受伤,李盈莹有机会转主力吗,王媛媛也是压哨入选,没有上场机会吧。东京赛场,还是“老人”的天下吧。 现在说不培养新人是罪,自己做的呢?
关于范泊宁,能来一点权威信息吗。 范泊宁受关注,多少和当年“半张门票”以及“自毁前程”有点关系。如今两年多过去了,范泊宁和李荣钰目前什么水平,已经不用比较了。 但是,关于范泊宁,我个人始终没弄清她究竟为何来到江苏队。 说法一,她本人就是江苏人,回苏女排就是回家乡发展。 说法二,她本人希望能到更高水平的俱乐部发展,即使放弃在北汽的重点培养对象身份。 说法三,京苏两地人才交流的结果,同时也符合小范个人意愿。 以上都是我在网络上或贴吧里看到的信息,还有其它说法我没看到过。 事实究竟怎么回事,有知道的吗,来个权威信息。
既然冷清了,就继续扯闲话。 女排U20冠军了,含金量多少,个人见解不同,但这个U20,被谁看好、被谁看衰,细细品味,有点意思。 我个人对U20的态度:不屑一顾。(此处接受白眼和板砖。) 我看好U18。原因是球员构成合理,球员天赋和潜力也够,整体至少坚持到U21没问题。希望赵勇一直带下去,别让什么夫子中途插手。 男排换帅了,也拿个含铜不含金的冠军,重返VNL,好歹给”濒死“的男排续命了。但这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结果。 目前男女排暴露出的问题,个人认为正常,核心就是我们的排球基础本就支撑不住国家队在世界和亚洲范围争金夺银,女排是个特例,相对好一些,男排很正常。排球的基础别说像兵乓球,就像羽毛球那样,球迷还会像今天这么难受吗。 排球要崛起,不说世界争雄,重回亚洲第一,还是要靠自己。怎样改善,本来有一大篇话,可是感觉说出来无意义,我算干啥的? 篮球还不一样,虽然基础也在腐烂、崩塌,但目前我们的基础还能保住亚洲一流,今后的趋势肯定是滑向二三流。但篮球的成绩却是配不上基础,这有点怪,谁能给个答案? 足球虽然最烂、挨骂最多,但却是最正常的,基础和成绩完全匹配。所以,以后真的没必要对球员个人进行攻击,成绩差,真的不是他们或她们的责任。
U20比赛结束后,匡夫子会去那个中心报到吗? 夹带私货我不说什么,你是山东人,偏爱子弟兵情有可原。 跪舔排球城我就看不起! U20结束后,夫子会去那个中心吗,哪里可是缺好教练啊,既然跪舔,还有比去中心更好的吗?
有看过U20比赛的说说,孙婉鋆进步了吗? 最近忙,别说看比赛了,连泡吧时间都大大缩短。这个孙婉鋆,去年就不止一次霍霍U系列了,今年居然又来U20了。如果实力、水平提升了,倒也罢了。 看过比赛的吧友,你们认为孙婉鋆的能力提升了吗? 如果没有进步,那说明什么呢?
不该忘了“赛场事件”(这里也发一篇) 小宇的“赛场事件”出来后,我当即断言,此事会不声不响过去的,若然如此。 但这件事就该这么被遗忘吗? 我在苏吧先发的此文,有吧友领会到了我的潜台词,就是,这件事,主角换成大仙,会是今天的结果吗?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