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tsai taylortsai
关注数: 9 粉丝数: 58 发帖数: 18,229 关注贴吧数: 8
整个赛季的观后感 。 说整个赛季不确切,应该是奥运后。 奥运以后,苏女终于人马齐整,可以继续演练技战术体系,但是,排锦的“心不在焉”和“胡乱派兵”;排超开始前的宣言,让人看不到球队的野心和明确的技战术体系,个人觉得,球队还是为全运蓄力,排锦仅仅是个观察、调整的演兵场,先是小宋进队、后是靳皓进队就是个信号。 排超一开始,苏女果然比排锦时脱胎换骨,但这也仅仅是苏女还在演练、调整,对于比赛成绩,一开始确实看不出有何追求。排超一路艰难走来,真像一个大U字,两头高中间低。 对于苏女排超第一阶段中的大起伏,我个人没觉得有什么大问题,因为我看准了球队还是在练兵,再遇上突发伤情和主二传缺阵,连吃败仗不奇怪,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正因如此,到了四强赛,我反而没有了兴致,觉得苏女也没啥看头了,为全运练兵,打到哪儿算哪儿还有啥看头? 随着老将回归,苏女技战术体系开始逐渐完整,攻守趋于平衡,节奏也变得快速多变,苏女不光有暴力,还有光速,而且,光速似乎更让对手忌惮。决赛的两场,就是光速和暴力两套系统都成功的结果。 半决赛开始,张常宁成了首发主攻并且打满全场,我觉得球队瞄准金牌了,同时,以老带新在最后几场里展示一下真正的威力,这个目的,现在看,完美达到。 我对现在的苏女技战术的粗浅看法。施海荣想要打造的体系,追求的并非平衡、细腻,还是攻击为主,在进攻凶狠的基础上再追求快速、多变,苏女的“暴力美学”传统继续得以发扬。但是,新球员的技术特点似乎让这一体系很难打造成功,苏女还必须“啃老”。这里,不得不提“三老”。 蔡斌不仅给江苏带来首个冠军,也打了一个好基础并且带出了刁琳宇,”三老组合“的威力至今依然强大,”光速二传“或许并不完美,但国内没有第二人。 对于张常宁和龚翔宇,除了赞叹想不出其它词语,逆天的天赋。张常宁久疏战阵,又在体力、体能没完全回复的情况下还能打出如此的水平;龚翔宇马不停蹄地征战八年无休整,小加休整后就投入比赛,还是那个铁人。那个伪核心,才打了几年,又叫累又叫伤的,装腔作势,算什么玩意儿! 先发这些,等待批评。
老规矩,间歇期扯闲话。 半决赛第二场,因为是惠姐解说,我看了转播,虽然没完整看,但从头坚持到尾了。值得牛掰的是,我对比赛的一些认知居然和惠姐一致,太得意了。苏辽第二场,现在也没必要评论了,大辽成就了万梓玥,我同意。 带着看喜剧小品的心态回看津沪第二场。开场前疯狂到近乎咆哮的DJ和没结束就纷纷退场的观众,形成强烈反差。这就是圣城球迷对排球的热爱。爱在哪里?没有脚和功利刺激,下次赠票送鸡蛋,还会来现场吗? 赛后评论,圣城从教练到每个位置的球员被骂个遍,我只能幸灾乐祸地看笑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苏女碰上圣城,胜利是必然的,但过程未必比魔女轻松。现在的魔女有点克天女,她们用“天津方式”战胜了天津女排。魔都的“磨功”确实了的,苏女也不容易对付。“巴西老太”虽然数据不豪华,但关键分能拿、困难球能下就足够了。 鸡血刘近似戏剧丑角的表演,是本场比赛的一个看点。海拔和吨位的不足,让她必须给自己注满鸡血才能比赛。即使注满鸡血,被同期球员(庄宇姗、吴唐周)摁地下摩擦的球员又能怎样,出出丑罢了,赛后被评为圣城的第一大败笔。 王艺竹哑火情有可原,腿伤严重。可恨的香水,一旦比赛不利,把球又传的非常贴网,还想再玩个垫脚?可惜,津女并非人人都是鬼脚七,也并非个个都是缺德鬼。 还有一篇专门分析圣城的文章,本来和苏女赛季总观后感放在一起。现在觉得有些违和,准备单独发出来,吧友们当脱口秀看看。
大辽进四强,诸位怎么看? 曾经的大辽,是我最喜爱的球队之一,现在的大辽,实在让我爱不起来,但还在关注。 本赛季,我看了一部分大辽的比赛场次,总体感觉,整体在进步,个人在退步。啥意思,球队的技战术打法逐渐走上适合大辽女排的路子,但球员老化导致个人技术能力下降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大辽需要“复辟”,还是要回到过去的模式,继续宣扬“暴力美学”,别再胡折腾了,细腻、全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别西瓜没抱到,芝麻又丢了。 为何谈到大辽,一方面是喜欢这支球队,一方面牵扯到的副攻问题。有评论说,大辽进四强靠的是副攻线的爆发,有一定的道理,大辽出副攻也是传统。 反观苏女,副攻几乎成了全网口诛笔伐的对象,我个人不赞成。苏女的副攻不够强是事实,但是,没到差劲和挨批的地步。 还有滑稽理论,用周页彤换杨涵玉。唉,我能说什么,杨涵玉的风格,苏女能接受吗?刚猛有余、柔韧不足,这样的副攻,哪怕排名国内第一,符合苏女技战术吗?离开战术谈技术,也算耍流氓吧。周页彤到山东就一定上场时间比在江苏多?脑残! 大辽能回勇,将来的女排能形成津、苏、沪、辽、鲁角逐四强战场,再有京、闽搅局,浙、川复兴,大环境可以期待改变了。现阶段,女排大环境用恶劣来形容不过分,那个李蛋蛋罪责难逃。
索性再谈谈我对副攻的看法 苏女的副攻一直没有真正的国内一流,即使张锦文、殷勤也没做到,这是苏女排传统。 男排,即使薛永业,也不是先发球员。薛永业后,国家队副攻球员,再无江苏球员。 说明什么?江苏的排球理念决定了,副攻在技战术体系里,就是这么一个定位。男排球员,最好的副攻球员,除去薛永业、秦玉斌那一批黄金球员,目前还没有人能达到陈朝晖、殷勇的水平,更别提国手水准了。 这就是江苏排球,你喜不喜欢都得接受。 杨万两个小副攻,转眼间,已经算中生代球员了,虽然年龄还小。其中,对杨佳,我个人也表示不太满意,我个人认为杨佳没找准自己的定位,训练的目的性不明确,目前看,除了发球和拦网,几乎没有亮点。而杨佳的身体条件,本应该成为“暴力型”副攻,在进攻和拦网方面大显身手,目前看,差的远。 万梓玥和杨佳正好相反。小万虽然有196的身高,但身体柔韧性极好,在这个高度上的副攻球员,论柔韧性,小万绝对国内第一人,不服来辩。 小万的柔韧性好,蛮力和爆发力就不突出了,这或许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爆发力不够,必然导致速度不够,所以,指望小万打出快速、暴力的进攻本就不现实,这本是杨佳该干的。 小万的球商不低,柔韧性好往往运动生涯长、不易受伤。所以,看小万,主要看防守、掩护,不是看抢分。当然,有机会抢分绝不放过。 现阶段,我个人认为,苏女的副攻线不平衡、盾固矛不尖,刚柔相济的副攻组合没有出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大问题,但要说这是致命问题,太过了,没那么严重。苏女的副攻线,目前看,或许应该有轮换。
继续探讨苏女高开低走的原因。 说探讨,不如说观感。 最近的贴子,惹怒了一干吧友,没什么,输球后谁也没有好心情,言语上有些过头情有可原。 但,该讨论的继续讨论。就事不就人的欢迎进来发表不同意见,就人不就事的,请你滚! 以下全是个人观点,非技术讲座,更非专家论坛。 先看阵容,开赛初,吴、唐、龚、孙、杨、万加非凡,惊艳排超;现在,吴、唐、周、杨、万、宋加小陈,拉胯联赛。 这两个阵容实力差别大吗,我认为,天差地别。原因很简单,第二阵容没有一传,更别谈串联能力,而且,短板很明显,所有球队都能抓住。 所以,当第一阵容大杀四方时,让人以为苏女已经见谁灭谁了,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孙、龚、倪伤退,不仅仅是个人实力的降低,最重要的是原有的技战术体系崩了,快速的攻击和攻防转换没了或降速了,地面保障能力下降了,换句话说,得分能力减弱的同时失分能力大大增强,这还能赢球? 但是,球迷诟病球队的是,球队对这个困难没有预见和准备吗?我哪里知道。 苏女要翻身,还是要恢复技战术体系,像现在这样慢腾腾的高举高打,不像比赛,像训练。 苏女的日常训练,确实有值得我们质疑的地方。到了赛场,看的出,套路不多,应变能力不足,其实就是底气不足。 这个就是我这个“体制遗老”和“护施宝”的个人看法。如有可能,会分析失败的几个场次。
又到了扯闲话的时候 排超第一阶段快要收尾了,最大意外居然是山东队有降组的可能,这赛前谁能想到? 深圳队提前锁定降组名额。可谓众望所归,让这样的球队混迹排超,简直就是女排界的耻辱! 苏女排开赛以来,遭受非议极多,主教练和副攻球员成了“靶心”。但是,这些“善意的批评者”,看到今天还看不明白吗,本届排超,苏女排本就没有争强好胜之心,志在弥补自己的短板。 苏女排的短板还是攻守不平衡。使得进攻端的火力发挥不出来,主教练要求球队在一传、后排技术上在实战中锻炼、进步,这何错之有?这也是龚翔宇继续劳模本色、张常宁打起了自由人的原因。 苏女排现有阵容,攻击力仍然国内一流,但串联能力、地面技术不能让球队有夺冠能力。要夺冠,必须提高整体攻防速度、打出更多的变化才行,而这一切,一传、防守、串联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苏女排目前这个基础并不坚实。 好在苏女排球员的场上意识看得出来,在国内仍属一流,就是有时候意识到了动作没到。 非凡“病退”,刁琳宇“避战”,为的什么,我的个人看法,王炸必须留到关键时刻再打出来。换句换说,这两位球员,免试了。 第一阶段,刁琳宇来了只是浪费,因为全队跟不上刁琳宇。先练熟了,刁琳宇再来,岂不妙哉。 本届排超,苏女看的是进步,尤其是技战术体系的进步,至于名次,只要健康没问题,不会比上届差。 以上全是个人看法,仅仅代表个人。
比赛间歇期再聊聊技术。 聊正式话题前先嘲笑一下那些自以为是的苏迷成绩粉,总是用自己的“完美主义”来绑架球队、总是抓住球队的一些问题过度放大、上纲上线,弄得自己虚火上升、气急败坏,活该!这叫自虐。 正式话题,看球的怎样看一个二传的好坏。也就是从非专业角度衡量一个二传的好坏。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批评修正,但请别用专业词语,好让更多的人看得懂。 我给总结,一个好二传,必须具备四个字:精、准、快、变。 精,是二传的基本功,也就是球传的要到位置,经常说的“立的稳、传的准”就是指这个能力。 准,这的是球权分配。这里,既有技战术要求,也必须二传手根据场上情况改改编固有打法,让普通攻击变成精准打击。 快,指的是全队攻击以及防反的节奏、速度,尤其副攻这一点,离开速度谈进攻威力,就是水中捞月。 变,最难的技术环节,基本依赖二传手个人能力临场发挥,把平时演练成熟的各种打法以“非常规方式”打出来,包括控制节奏、速度的变化、晃开对手防守等技术。 下面的算闲话,别当真。 欧美球队,好二传精准快就基本够用,亚洲球队,必须四字俱全。 香香为何巴黎周期被瓜队拒之门外,原因就是她“四字不全”,快字不够,变字基本没有。在新一届瓜队里自然没有立足之地,因为新一届瓜队对四字要求比上届更高。过去的孙海平也类似。 我们的高大二传没有真正的成功案例,就是快和变这两个字欠缺,高大二传做不好,这一方面和亚洲人体质有关,一方面和培养模式有关。就连孙燕这个高大二传的佼佼者,快字也只能说相对算好的,变字,还是欠缺太多。 圣城队“屡遭败绩”,二传被批评不止一回了。我看来,确实二传不够好,但也不必承担全部责任。最搞笑的是,几天前,她还是“最佳二传”。这就应了那一句名言:我们的联赛,就是闹着玩。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