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tsai
taylortsai
关注数: 10
粉丝数: 60
发帖数: 18,839
关注贴吧数: 8
想和诸位探讨一个问题 现在的大仙有臭街的趋势,其消费价值越来越低是定势。那些靠吸血大仙的寄生虫能不急吗,于是,赶紧炒热度,把大仙的消费价值再炒上去是当务之急。这或许是目前网络上那些招魂、捧仙言论的目的。 如果大家的谈资里都没有了大仙,会怎样? 大仙到了连骂她的人都没有了,其价值又如何?
U21大赛,也就是世青赛,没人关注吗? 世青赛我们可是卫冕者,我本来想关心,可是一看阵容和教练,我也不关心了。 对阵容失望,对教练更失望。
左仙右脚中间夹香水,神般阵容 北京站前后,网络上充斥各种“招魂”言论,有明着说的,有绕弯子说的,无非就是国家队应该排出“左仙右脚中间夹香水”的“神仙阵容”。 这类言论初看似乎是极端个人粉的过激言论,其实不然。让我们回顾一下近日来体坛的一些影响力较大的事件。 女子兵兵球关于奥运名额的黑言论(包裹去年的粉丝过激行为)、女子跳水队的饭圈之战、男足兵败印尼后王大雷的赛后发言,揭示出一个共同的问题,奥运名额、国家队名额,现阶段都是“消费品”,争来争去,争的居然是“消费者权益”。 复盘“仙人操作”,瓜队新组建时,拿架子;瓜队困难时(奥资赛),壁上观;瓜队成熟时(奥资唾手可得),下凡了。真的是神仙操作,该付出的没有,该拿的一样不少。 所以,有的打着技术探讨的旗帜,指责国家队这里不对、哪里不行的言论,它们真的是在探讨技术吗? “会溜须”真的只会溜须吗?“马眼”看的世界真的只有马眼那么大吗?
从国足想到的问题。 这里谈国足似乎不合适,但要说的不是国足的成绩和表现,是想说国足和女排共同存在的问题。 国足已经烂了,烂透了,连球迷都对他的成绩不抱任何希望,尽管这样,国足名额依然是“消费品”。 这次国足提前出局,赛后王大雷的一番话和比赛中奇怪的阵容,明显的揭示了这一问题。 烂透了的国足尚且如此,何况女排。新一届女排组建后,网络上人鬼蛇神纷纷露面,各种言论充斥网络,可有哪一条是从专业角度去探讨新一届女排的发展方向的? 攘外必先安内,个人观点,新一届女排,安内的难度远远大于攘外的难度。 随着新一届女排比赛的进行,围绕女排的种种丑剧和闹剧也即将揭开大幕。奉劝诸位吧友,保持好平和的心态,因为刚打了两场,球迷中戾气已经提升了,不至于如此吧。。等着吧,球迷没有能力改变国家队。有的时候,傻傻的支持反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从个人角度讲,现在对瓜队品头论足没啥意义,论据都没有哪来的论点。
新一届国家队初步印象。 单看中比、中波之战,个人认为,新一届瓜队起步不错,老球员没有不适应的表现,新球员没有怯场和慌张的现象。但是,不成熟还是表现得很明显,目前阶段很正常。 但是,殷晓岚、万梓玥、范泊宁,似乎上场时间太少了,是能力不够还是技战术体系目前还在试探、演练中? 万梓玥似乎单独可以聊一聊。目前国内”柔性副攻“第一人,但是,”柔性副攻“一直是不受瓜队青睐的,万一小万被调整出瓜队,也是其技术风格不符合瓜队要求,不妨碍她继续坐着”柔性副攻“第一人的宝座。”刚性副攻“人才济济,”柔性副攻“比熊猫珍贵,至少目前如此。我个人观点,小万在瓜队,至少应该有保留席位,作为体系补充球员足够用。 范泊宁为何被”冷遇“,请诸位吧友谈谈看法吧,我没看透,小范即便硬实力不够,也不至于一分钟上场时间也没有吧,董禹晗糙成那样都有机会。
别急着捧杀 赢了两场,这两场的含金量有多少不妨客观分析一下。 比利时、法国的女排目前居于世界第几?这次的阵容和比赛态度又如何? 一场非正式比赛,一场本就不算强硬对手的比赛,什么横空出世“、”天才球员“之类的言语又开始充斥屏幕。 是否是天才、是否够得上横空,不急着现在就下定论。够得上横空和被称为天才,不差这几天下结论。 不要学某地的做法,还没正式比赛,”天才球员“、”半张门票“、”大锤球员“先鼓吹起来,结果,一个连主力阵容都进不去,一个连国家队大门在哪儿都不知道,一个都可能要退役了。 新一届女排确实不搞什么核心球员那一套,确实向着全面化方向发展,也让球迷看到了复兴希望,这才是应该被赞扬的地方。
女排比赛居然卖不出票? 网络消息,真假不知。新一届女排即将迎来真战,但是,据说票房惨淡。原因为何,有分析说一方面价格偏高,现役球员光环不够亮(关注度不够,或许还有其它因素),不值票价。另一方面,球队缺少了那位“核心之脚”,所以卖不出票。对此分析,我个人报以耻笑。 多么有价值的“脚”。
央视“冷谈”女排吗? 女排交流赛也好,内部赛也好,旨在练兵,检验训练效果,同时考察球员。这不值得大张旗鼓去宣传,央视对此“冷淡”,何罪之有?‘ 新一届国家队组建后,饭圈文化的侵扰并没有因为总局的反饭圈的决策而降低和减少,各种“招魂”言论充斥网络,攻击、谩骂球员和教练的言论不在少数。 新一届国家队肯定是低开,今后是高走还是低走,有待实战检验,现在乱揣测有何意义?难道你有能力一下子把女排带上世冠领奖台? 对近期的一些言论和信息发表个人感觉,没有褒贬成分。对新一届国家队,个人看法是起步艰难,成长更艰难。
别来什么看热闹不嫌事大 我不怕得罪吧主和吧务,我不止一次摆出观点,国内女排赛事不是嫌多或嫌少的问题,是欠缺合理的安排。 训练和比赛要相互促进,球队实力才能提升,比赛质量也相应更能提高,球市才有好起来的可能。 比赛干扰训练、训练耽误比赛,难道不是目前的现实? 目前的国内赛事,安排的合理吗,一方面抱怨排球小众,得不到社会资金的支持,一方面又把赛事办的玩笑一样,这样做,企业有赞助的积极性吗?观众愿意看这样的比赛吗? 我说的不是客观事实吗?这叫说怪话?不是说的怪,是做的怪! 地方队训练、国家队训练比赛本就有利益冲突的地方,这不必回避和来一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掩盖矛盾。 作为管理层,一方面积极保护社会对排球的支持,一方面把积极性往科学性方面引导,这难道不应该吗? 国家队利益非要建立在牺牲俱乐部利益的前提下吗?这不是管理层应该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吗? 排锦还算一级赛事吗?排冠又算几级赛事?俱乐部对待这两个赛事什么态度,应该吗?这一切,都怪罪于我说怪话、散布负面信息吗?我真有这么大能量就好了。 兵不在多只在精,赛事不在多在专业。打比赛和玩比赛、混比赛完全两个概念。现实里,玩比赛、混比赛的还少吗? 我希望比赛能更专业、对抗能更精彩,而不是多而滥。指出这些客观存在问题,叫说怪话?叫散布负面信息? 反过来,我说你们看热闹不嫌事大,可以吗? 对于比赛,要么不要打,要么认真打,别玩、别混! 能接受球队输比赛,不能接受球队混比赛;能接受球队打不过别人,不能接受球队玩不过别人,我就是这个态度。如果你们把这个态度叫做怪,我会一直怪下去。
说什么精英赛可以挣钱的是否可以改口了 奖金出来了,够车马费吗? 对于企业办比赛、积极支持国内赛事肯定要支持、赞扬,但是,管理部门是否应该从科学角度合理安排赛事? 这个精英赛,商业价值有吗?锻炼价值有吗?如果都像这样的比赛,不如不办。 整个精英赛唯一的赢家,天津女排。恢复了士气、重新磨合了阵容,其它球队,呵呵呵。
精英赛观后感 苏、闽看了直播,前面的比赛看了部分回放,虽然苏闽第一局还在打,但后面的比赛我不会看了,胜负不重要。 因为,目前这个阵容,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原有的技战术体系连影子都没有,根本打不出来,满场的胡劈乱砍。 前排没有万梓玥,后排没有倪非凡,两侧再没有吴唐,苏女确实变成了三档球队,尽管这样,还能和对手周旋,只能说明球员基本功和场上意识确实强一些,板凳强度和深度也不想外界评论的那么差。 结合看了几眼沪津之战,预计,全运会不出意外就是苏津之争,原因如下: 天津的整体性确实最好,速度快、套路多,攻守平衡,技术细腻,快战和乱战能力仍然首屈一指,你防不住。 要想胜天津,比防守和地面几乎没有赢的可能,一定要首先击溃她的拦防体系,换句俗话,你要能打的动她才行。 从精英赛看,能在全运打的动天津的,或许仅仅只有苏女,当然,赢球并不只有进攻,但是,赢天津,一定要有超强火力,这是基础。 苏女要想全运会有所作为,球员健康必须保证。
精英赛,看到了孟子璇。 看了几眼沪津之战,看到了孟子璇。 小孟在过去的排超表现暗淡,网络上说法不一,有说伤病的,有说小孟急着退役不想打。但她仍然是天津体系最佳自由人。 我个人挺欣赏小孟,距离国家队要求虽然差一点,但位置感、起球弧线在国内属于第一档。 主要想说,天津确实在回勇,攻守平衡、转换快的特点又打出来了,毕竟球队有积累,等全主力聚齐,实力肯定比排超只强不弱。精英赛对她们而言,确实是绝佳练兵机会。客观的说,对于比赛的态度,天津队确实值得学习和尊重。要么别打,要么好好打,玩比赛、混比赛不可取。 上海阵容最齐,却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整体实力,实力有所保留?有意义吗?球员明显不兴奋,全队速度也没起来,就是采用鸡蛋碰石头的打法,要知道死敲硬打不是魔都的强项。对全运,魔都难道开始泄气了。
引用一句让我舒服的评论 中国女排新时代:从球星依赖到团队协作的转型之路。 特权没有了,核心没有了,就看“观察员”还有没有。 向原作者致敬。
亚冠打完了,还有再吹捧夫子的吗? 磨合不够、人员不齐、状态欠佳,就这样出战亚冠。小组赛战战兢兢出现,吹捧夫子的又开始活跃了。 但是,复赛和决赛,怎么没有人吹捧了?虽败犹荣好歹也吹几句啊。 别说我说怪话,我就是看不起夫子!
男子U20,看到了湖南。 湖南胜了圣城,最终排名小组第二,可以啊,相当好了。河北也排名小组第二,看来,河北男排真的强大了。 与俱乐部长期的京沪争霸不同,青年队京沪两队没有表现出多强的实力,还是老牌劲旅浙江、山东比较稳定。 但是,对于无追求、不上进,紧跟男篮而去的江苏男排而言,U20的精英今后会被埋没吗?
春眠不觉晓,一觉睡到老。 美梦、春梦,觉得美就别醒,继续做。 有感于某位“核心球员”又要准备留洋了、国外又哄抢了。这个美梦做了几年了,还不醒? 怪领导挡道、怪俱乐部私心,就不看看自己的真实实力,够得上被哄抢吗?客气话总当福气话来听,怪不得总在梦里。
请评委打分 国内最高规格比赛,全运会; 亚洲最高规格比赛,亚运会; 世界最高规格比赛,奥运会。 都是最高规格比赛,所以,全运、亚运、奥运的冠军价值是相等的。 对于这个言论和逻辑,请评委打分。我打不了分了,因为笑岔气了。
宝宝教练兼球员?知道情况的出来辟谣或说明。 刚刚看到网络消息,张常宁已经进入一队教练组,以后是助理教练兼球员,此信息可信度有几何? 个人认为,宝宝进入排管比留在俱乐部贡献更大。退役后离开排球也很正常。
王宝泉会谈出排坛吗? 自从排超被拿下,至今王宝泉没有东山再起的迹象,但他真的谈出排坛了、退休了?个人认为暂时不会。 排超失利,责任不在跑导。球员的老化、斗志的消磨、阵容的缺陷,决定了排超对天津而言绝不是一条坦途。 排锦的“奇迹”,像一针麻痹性极强的药剂,让球队自己都认为可以用替补打败国家队了,完全没看到,其它俱乐部本就斜着眼看待排锦。到了排超,强援引进、态度端正的各支俱乐部,马上给了天津一个下马威。 排超失利,不仅仅因为少了一只脚,阵容缺陷、斗志匮乏更是重要原因。这批球员,对冠军、金牌已经麻木了,多一块少一块有何关系? 陈方接手,球队有质变吗?姚迪不回归,这支队伍就散了,说明什么,还是跑导打下的基础体系在起作用。 天津女排这艘已经漏油、渗水的老旧航母,能否顺利进港、抵岸,还是要靠王宝泉。这套阵容,不可能再去改变什么了,原有的体系能再发挥出来就阿弥陀佛了。 全运后,或许王宝泉会退。说实在的,这几年他确实也不容易,煎熬中度时光,谁让你投靠那股势力呢。
丑陋但真实,这就是U20。 不是特指小苏女,是指整个U20。 说丑陋,因为比赛几乎清一色的个人奋斗,除了浙江、福建还讲究一点技战术体系,其他球队都是奉行“大锤平天下”的法则。集体项目的比赛成了球员个人的演武场。 说真实,这就是我们培养理念的体现,先个人后集体;先技术后战术。小苏女的体系,横向比较一下,居然还不错,位居前排,虽然肉眼可见的欠磨合、少变化,这该笑还是该哭? 我前几天发文批评我们的各级球队衔接脱节。U20上俱乐部后大部分球员居然还要回炉,技战术意识还要从头培养。但,这就是我们的排球。 今年的U18,或许不能反映真实的U18水平,但是,浙江U18还是注重整体。看来,浙江的排球理念开始脱离传统了。 传统的培养理念,轮不到我来品头论足,这届U20,又是女排界被霍霍的最惨时期成长的球员,生不逢时。所以,本届U20,很丑陋但很真实。
李全强一人被挖出没什么,问题依旧。 李全强落入法网并被定罪、判决,女排的毒瘤就被挖出了?笑话,毒瘤的表皮都没破。 李全强真病也好,假病也罢;硬抗也好,顶缸也罢,女排的问题依旧。 什么时候东京问题真正被摆上桌面,才是切除毒瘤手术的第一刀。
莫名其妙的思维 回顾排超,一队在中期遭遇重大困难,成绩、场面极其难看,那时候,谩骂、责备、讽刺几乎铺天而来。 U20昨天的苏黑,今天的苏浙之战,居然还有人认为打得好。 为何我今天要责备球队,排超时却宁愿怼吧友而维护球队? 排超中期时,球队成绩不佳,是遭遇伤情减员和极度疲劳,球队身体虽疲,但意志不垮、信念不变,全队拧成一股绳度过难关,这样的球队,即使输球也值得尊敬。 U20是这样吗?重大伤情出现了?全主力出战,居然漫不经心、毫无进取,这是对对手和比赛的尊重吗?全队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追求?要放弃比赛,干脆以主力疲劳、年轻球员需要锻炼为由排出全替补,别人挑的出毛病吗? 技不如人不丢人,志不如人才丢人! 不该责备的时候骂声一片,该指责的时候却出来做好人,这种思维,真不知道算什么?
范泊宁该做出正确抉择 要么提前回一队,征战成年组,全运会随队冲击金牌。 要么去国家队训练,待在U20有何意义? 还有藤蔓绮,本来可以培养成吴晗接班人,如今被培养的“四不像”,灵巧没有,暴力不足。 别说施海荣只会用人不会培养人,藤蔓绮就适合跟随施海荣。
反正资格到手了,U20可以提前回家了。 丢人现眼! 这样打比赛有何意义?我第一次看到一半就想骂街的比赛。 一队有低迷、战绩差我都不骂,对于U20,我只想说,积分捞够了,赶紧回来歇一歇吧,别给“江苏女排”抹黑,球可以输,但不能这么输。 昨天还有人说对黑龙江丢局是出于友谊和默契,今天你们还坚持这个看法吗? 没有实力可以训练,没有默契可以磨合,没有追求能干什么?
小苏女的不足和忧患 苏、黑之战还在打,本场,不管最后胜负如何,可以说,比分好看,场面难看。小苏女的防守,从态度到效果,够得上反面教材。虽然说,大策略上是让你得两分我同时能得三分,但,不能完全放弃防守。 看了几场,小苏女给我的感觉是,打出强度和硬度的同时控制自失,不追求速度和变化。 另外,小苏女在中远网进攻上,效果很差,藤蔓绮和朱晋谊都具备这个能力,但打不出来。 小苏女还有最大命门,三个边攻手没有替补,只要一人出现状态不佳,全队体系就崩了。 路晶,还是我的老观点,进攻点低,手法不多。 评论没写完,小苏女为自己的散漫付出了代价,第三局输了,而且输的很难看,开局就懵了,后面填坑来不及了。
U20继续看 浙蒙、沪辽看了,苏冀更要看。 大辽昨天让二追三,今天挑战上海还拿了一局,U20比U18强多了。 小苏女这一场,还是松松垮垮,显得不兴奋、不重视。小范稍显沉闷,朱晋谊还是尽情表演。据说,小朱的伤势并未痊愈,所以不如以往那么有杀气。 说实话,U18的自由人至今没给我留下任何印象,也怪比赛根本没有竞争。卢萱,基本是“在骂声中成长的球员”,我看了,不差。说她差,可能是用非凡做标准,那国内就几乎没有自由人了。 卢萱,卡位和起球都还行,垫传也不差,和同年龄的陈、何相比,差在哪里?或许是现在进步很大,过去不行。 关于藤曼绮,压抑了很久的一句话一直想说。准备专门讨论,找个间歇期,欢迎诸位到时来指导。
看到了路晶 黑浙之战看了两局,主要看看被媒体抬的快够得着月亮的路晶。 个人观感,路晶蛮力、爆发力相当不错,动作也规范,速度也快,弹跳一般,但是攻击点应该再提高,否则,真到成年队,打不动。总之,上升空间有,征战国内够用了,跻身一流球员并非不可能,想成为国手,基本只能在梦里。 说说浙江,昨天被大辽让二追三,关键还是网口偏软,过度依赖季雨潇。 黑龙江小女排,目前看训练质量不高,普遍球性差,满脑子只有进攻,也只会进攻。U18这样可以,U20还这样,以后也就真的只能人才输出了,请个好教练吧。 路晶想要打出来,真的要转会。
看了一眼山东U20,确实强硬。 巧了,“最热球队”遇上“最亮球队”,一次看个够。 山东的攻击力确实强,高、猛,本场,速度没有拉起来,否则更恐怖。小国手很会比赛。 天津U20是一支一直被嘲笑的球队,但客观的说,本届,她们不是鱼腩了,应该摆脱只打初赛远离复赛的命运了。 但是,天津的移动拦网,形同虚设,成功率和有效率太低,攻手的个人实力不突出。被媒体又几乎捧上天的朱二传,没有什么惊艳的表现,也看不出什么高天赋的存在。 山东队没有给我一种断层领先的感觉,网口高度、硬度确实最强,但小球技术、乱战能力极其一般,阵型空挡过于暴露,苏沪两队,未必打不过。但肯定不能一板一眼对轰,如果防反能打出来,山东未必不能战胜。 本场,山东的二传我个人认为无法体现全部水平。本场就是撂高、立稳往下砸。尽可能让对手去移动拦网就行了,没有刻意提速和组织复杂的进攻。 U20,看的比U18有意思。
难道U20的法则就是大锤打天下? 苏沪之战打了两局了,苏女二比零领先,事先没人会预计到吧。 胜的两局不是磨下来的,是砸下来的。王音迪、陈厚羽下放了,可以说,不达预期,不是陈、王个人责任。 朱晋谊越打越聪明了。
小小苏女收官战还是有内容 苏川之战,个人感觉是在刻意锻炼乱打的能力,并没有采用前几场那种追求高速度、高压迫的打法。猜测是为正赛做准备。打乱战,张籽萱的能力已经展示过了,施佳仪还没有,本场,还是有瑕疵。施佳仪留在U18绝对正确,U18需要施佳仪。 U18的一传,本场才算稍微经受考验。一传不行时,过去还有范泊宁这个大杀器来挽救局面,现在靠强吃硬打明显不行了,这是U18的短板。 川女本场居然有点怵苏女,这太不应该了,应该学习河北挑战上海的那股劲头,而且,本场苏女给的压迫不算最大。 翟、魏二人,棒头足够了,速度也够了,但面对上海、山东这样又高又狠而且速度也快的对手,能打成怎样? 陈、郭两个副攻最让人放心。 陈嘉羽,动作规范、场上意识佳,不蛮干,已经具备一定的突破能力,如果力量再提升,很不错。 U18在沈老的训练下,全队整体技战术意识极强,阵型保持、球员位置感明显好于其它球队,这是一个好基础。在当今“神仙”满天飞、“核心”到处走的今天,需要这样来正本清源,排球是集体项目,即使有明显球员,也是球队技战术体系打造了你,不是你带领了球队。
U20才是真实的实力对比,U18只是表演。 过去的分组,成年组、青年组、少年组,现在的分组,成年组、U系列。 国内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过去的惯性还没到头,造成目前两个系列的阵容有点顾此失彼也正常。 U18比赛,强弱过于分明,不是“弱肉强食”就是“虐童事件”,比赛的锻炼价值、观赏性大打折扣。 U20的比赛,专业性大大增强,更能反映出小球员和球队的训练水平。 U20或许不好看,但这就是我们的训练水平和训练理念的表现,目前女排的大环境就这样。 U18为何好看,强弱分明,一方球队在尽情表演,当然好看。场面好看,数据也好看。但是和U20组对比,在力量对抗上,肉眼可见的差距。别说U18防守好,那是对手太弱,U18真能拦得住U20? 别说什么U18一传、防守、串联比U20多好,如果U18组里有四个江苏、四个上海这样实力的球队,你再看看一传、防守和串联好不好的起来,保证也稀里哗啦。 相信以后,各地U系列的球员分配会更合理,本届吗,确实有些问题,过渡期,难免。
U20和U18,两个味道。 看惯了U18,看U20一时不适应了,感觉像临时组队,全队有一种缺乏默契的感觉,主要是无形中有U18做对比。 U18确实细腻,但U20组,明显的体格优势还是显现出来,力量对决明显强于U18。 范泊宁,还是那个关键先生。藤蔓绮表现不错,接应位置有点软,12号球员,曾经被认为是希望之星,我个人看来,比赛经验在增长、球商也可以,但锐气消退明显。接应不强,这不是苏女风格。 毛维嘉的比赛我今天算第一次看,比较灵活、全面,李涵宇场上还是那么凶悍,风格依旧。 第一场,总体上乏善可陈,基本靠个人能力砸下比赛。 从U系列看,大辽女排,基本完了,青训三大户之一的位置,可以宣布让出了,或许,河南可以顶上来。
宴会耽误了发帖。 今天其实看了不止一场,苏赣和沪冀,在别人的平板上还看了河南和山东的开局。本来的观感还没发就去应酬了。 幸亏酒没多喝,脑子没乱,还能接着写。 剩余的观感说完。论全面性,小小苏女目前真的排第一,细腻、平衡,也是唯一让我看到打出立体进攻的球队,虽然次数不多。但边攻手真正到了打恶仗的时候能怎样,总觉得还欠缺,所以,郭中楠始终在场上的目的很明显,决赛阶段她和晓辉将分担边攻的责任,上海的两门重炮,真的防不住。相比较,陈嘉羽技术、身高、意识都够,力量不足。这个时候又想起范泊宁了,可惜,不可能了。 山东看了几眼,感觉不如上海。可能网上说的是真的,山东对U20势在必得,其它组别听天由命。 江苏的U20和U18要争取好成绩,U18被普遍看好,U20感觉底气不足.我个人感觉,两个组难度相差并不大,U18相对难度小一些,但差别微乎其微,因为U18稳定性肯定不如U20,关键场次未必比U20好打。
两江大战是比赛吗,“虐童”啊 第一局,主动得分:1,对手失误送分:2,总得分:3,这是比赛吗,这不是”虐童“吗。 看看暂停和局间,江西小球员神情凝重,看来心理包袱挺重,但愿别留什么心理阴影,未来的路还长,进步和成长的空间还有。 翟羽睿、魏依衫、陈嘉羽遇上高拦网、进入真正的高节奏会怎样? 今天的比赛还是不用唐境霞首发,为啥,受伤了?
上海U18被河北U18揍懵了? 开赛以来打了两轮,网络上的评论基本和我个人观感一致,苏女U18是速度最快、打法最丰富的球队,上海U18是最暴力的球队。山东我还没看,无法评论。 上海,黄、杨二人棒头确实足,黄悦鑫毛楞的毛病基本没有了,虽然地面技术不够好,但进攻端,基本无解。 杨舒茗也一改过去死勒的毛病,进攻更合理,这两门重炮的威力,确实足以摧毁任何坚固的堡垒。有评论说,或许只有江苏的快速多变的体系能抗衡上海,换句话,上海怕快不怕硬,是吗? 今天,沪冀第一句告诉你,满不是这回事。 习惯思维,河北女排在个级赛事里都是最具人情的球队,因为无偿的送分、供明星球员刷数据。但今天,不一样了。第一局,河北队以暴制暴,曾经一度打的上海队全线乱套、接近崩盘,最后才24比26失利,场面很好看。 这支河北U18,不是鱼腩,整体上虽然还显粗糙,防守不行,但进攻端真硬。
U18资格赛继续看 工作要紧,苏蒙之战还是没看上,等着看回放。 京浙之战基本看全,这个组的比赛,才可以称得上比赛。其它组的比赛,不是“弱肉强食”就是“虐童事件”,没劲。 有评价说浙江是四强的实力,我看了,悬。虽然训练水平确实可以,打法也是注重整体,但缺点很明显,网口偏软、吃顺不吃呛、没有个性球员。 北京,比浙江差了一档半,不评论了。 甘肃和江西的比赛,与其说是体育片,不如说是娱乐片。这里就事论事,不是讽刺。对于积极开展、发展女排的,应该支持。 这里提一句,看到吧里有评论,说安徽队是潍坊队集体打包,不知此事真假。如果是真的,我个人对安徽的行为表示鄙视。俱乐部这样做可以,U18都要这样,你还搞什么排球?“借鸡下蛋”也不是这么玩的。 苏蒙之战,无非看看小小苏女又在演练什么。看到贴吧里看过比赛的吧友评论,似乎不如上一场。看过回放再评论。
U18,浙江胜了福建 这个组,应该是竞争最激烈的组。理论上说,这个年龄段福建应该有优势。本场,福建失利是真的因为实力原因还是其它原因。 看了第一天的比赛,感觉U18的强弱差距比成年组还大,某城居然连挑战最低水平的勇气都没有,难道全运会比赛也成了非正式、不重要比赛?
U18资格赛看了两场 皖晋和沪辽。 重点看安徽,因为女排俱乐部华东板块,就差安徽了。网传江西和安徽要搞女排俱乐部,江西果然行动了,就看安徽了。这支安徽U18,相比于山西,体格、技术、打法都占有优势,而且注重整体技战术,可以说,起点不错。当然,和一流队伍比差距明显。 山西女排如果只能靠周晓兰、王音迪刷存在感,只能让人叹息。山西我去的地方不多,大同、太原、吕梁,整体给我的感觉是山西很富足、安逸,完全具备搞好三大球的物质基础,可除了篮球,排、足几乎没有存在感。 沪辽之战,比皖晋之战明显上了档次。可是,大辽的表现,我个人有失望的感觉,没整体,个人基本功也不算突出,空有强壮的身体。 小小苏女的比赛没看上,等着回放吧。
再聊聊新一届瓜队 说实话,对目前的球员名单,我个人认为只是“权宜之计”,今后会有大调整,除非,真的不要成绩要未来,但是,这可能吗?允许吗? 主教练问题,对于赵勇,我个人不敢给出预判,引用专业人士的一句话:岳金库则认为中国教练世界一流:“女排的问题不是教练问题,而是管理层问题!” 对于赵勇,聊聊个人看法。赵勇是青年军教头上来的,带成年队客观上说确实乏善可陈,大辽被带的江河日下。但是,转身再带U系列国字号,又展现出其才华,合理的选员、灵活的战术、明锐的指挥,再现功勋教头的风采。 老赵有能力是肯定的,怎样把青年队的成功经验升级到成年组似乎是让球迷对老赵不放心的地方。 经过这几年的反思,老赵会给出一份怎样的答案,拭目以待。但我相信,新一届瓜队绝不会风平浪静,各种利益的参杂、饭圈文化的侵扰绝不会放过这个“最佳载体”。
我突然想又起了“半张门票”的故事。 当年,范泊宁选择“弃北投南”,同时间,圣城球探从湖南挖走了李荣钰。 针对此事,国内某知名媒体上有人放出虎狼之言,说范泊宁投江苏是“自毁前程”;李荣钰投天津,已经获得了国家队半张免选门票。 如今,门票真的来了,可是,在谁手里?
没有意外,但或许有希望。 不用解释,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选球员,还是“数据第一”,悲哀。 为何悲哀,说明现阶段还没有明确的技战术体系,现在的大名单,很可能又是什么平衡主义的产物。真正打比赛了再看吧。 我个人希望是看到培养为主、成绩为辅的过程,亚洲老大当然是要保住的,而且目前看难度并不大,泰国能否重新崛起不好说;韩国元气没恢复;岛国在巴黎透支过多,后备力量也没啥亮眼的。我们的起跑不落后,甚至领先,途中跑不出差、冲刺阶段不拉胯就行。 刁琳宇从此告别国家队? 倪非凡继续“倪相公”吗?
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选球员。 最近无比赛,新一届女排选帅和选球员又成了热门话题,加上排管的“反饭圈”发言,有“火上浇油”的作用。 聊聊个人见解,纯属个人见解,不带任何专业性质。 其实是个老话题,以前聊过。选球员的依据是什么?很多人会答复:联赛数据。我对此嗤之以鼻。 选球员无非两个大原则,一是根据“数据”筛选出各个位置最佳球员,然后根据球员技术特点打造技战术体系。 二是先设计好技战术体系,根据体系选出适合各个位置的球员,“数据”只能是参考标准之一,不是唯一性的依靠。 这两种原则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各有利弊。 原则一,见效快、成功率高,好掌握和把控,但弊端很致命,一旦球员出现伤情和状态不佳,技战术体系将会出现无可救药的崩溃。我们的U系列,清一色这种模式,和我们的培养理念相符。 原则二,成功率低、风险大、周期长,但一旦成功就会有延续性,技战术体系稳定、持续,有利于球队长远发展;一旦不成功,将是西瓜抱不到又丢了芝麻的结果。苏女排近十年,基本这个模式。 当然也有把以上两种原则结合起来的第三种原则,这个难度极大,目前只有袁伟民、陈忠和做到,郎平吗,也算,为何这么说,不是刻意贬低郎平,毕竟,看牌面,郎比袁、陈强的多。郎的特点,好成绩依赖好球员;袁、陈的特点,不是好球员我把你变成好球员,牌面不好照样赢。至于蔡斌吗,不如三位,征战世界赛场,还是缺点东西,小算盘打得精,大算盘不会打。
一言激起千层浪。 果不其然,网络炸锅了。排管这叫自取其辱,话不说明白,白白惹骚。不过,说得明白吗?敢把这些言论也统统定义为“网暴”吗? 当年,为刁琳宇受伤出于道德上的声讨也一律被定义为“网暴”,如今,面对赤裸上阵的仙粉,上面敢有所作为吗?我看不敢!
有一种大事化小、掩盖真相的感觉 总有一种大事化小的感觉。用一个受贿罪掩盖了更大的罪恶。 排球不是足球,所牵涉的商业利益非常可怜,哪来的那么多行贿受贿? 行贿目的是什么,敢揭开真相吗?不敢! 如果仅仅是克扣代言费,不至于那么大罪。问题来了,但是问题不能被揭开,你揭不动!
吧主好像和国帅一样难产。 不奇怪,排球吧太多了。另外,男排本就没有话题,还不如男足,虽然臭,但永远不缺话题。
“江苏二队”输给了经验 “江苏二队”最后以两分之差被淘汰,实在可惜。 我看了后四局,江西还是稍显紧张,没能创造奇迹,和四川比起来,嫩。本场,四川打的并不好,也就这个实力了。 赛前有信息,此战可能是缪伊雯球员生涯决定性一战,胜则坚持,败则退役,不知真假。不过,缪伊雯在川女待下去,肯定被耽误。
也聊一聊女排国帅 今天的重头戏,“江苏二队”能否进入全运正赛。如果进了,女排的华东版块将成为国内最强版块。 女排选帅逐渐成为话题中心。我的个人观点如下,接受批评和板砖。 无论谁出任主帅,期待他(她)带领女排走上下届奥运领奖台,就是梦话。就看现役球员的状况和后备力量,比东京后还差,哪来的底气? 况且,围绕女排的种种非专业困扰,不仅没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种氛围下,那个主教练能真正的施展本领? 女排,不来个大清洗、不来个reset,重返世界之巅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本届国帅,谁来都一样,打出好成绩不如打出好基础。与其关心国家队的世界大赛成绩,不如关注国内女排大环境如何得到改善,这个基础不修复,女排就真的要向男排学习了。管理机构近期的一些官僚行为,得人心吗?
到了间歇期,聊聊其他球队。 全运资格赛结束了,鸡肋一般的比赛,用来评价球队几乎没有参考价值。 看看球员个人表现吧,这里不谈苏女。 北京的董禹晗‘、单兰沣、单琳倩三小将,单琳倩最突出,已经是成年队打法,很不错,单兰沣稚嫩,下就论太早,目前只能说,起点不低。董禹晗,在成年队用青年队的打法,就这个还被媒体过度吹捧。 辽宁杜秋爽,本来期待她能成为“王二梅”,现在看来,即使只在进攻上能成为“二梅”,还要加倍努力、倍加努力,她和董禹晗一样,用青年队的打法打成年组比赛。 程文这个球员,从启用到被搁置,再启用再搁置,不知何故,是速度太慢、不灵活? 河南队确实进步了,小球技术和串联能力比过去又明显进步,但目前不能和强队比。焦帅带队,开始走上正路了。 河南女排,给人的印象总是,人财库满满、基础库空空。河南队不差攻击力,差的是小球和串联。有评论说,等到大仙和王思敏参赛,河南队就能登上全运领奖台了,诸位认为如何?我的评价:无济于事。况且别忘了,大仙的手腕,是“智能”的。 蔡晓晴取代韩雯雅成为河南的当家花旦,是利好信息,等到像蔡晓晴这样的球员多起来,河南队才能成为真正的强队。
北汽这个状态打亚冠? 真不知该说什么。这个机会给云南不好吗,怕云南财政困难? 北汽谁出的馊主意请夫子,直接扔什刹海里得了。夫子的理念根本就不符合北汽。 北汽的传统是攻守平衡,在北方球队里是细腻派的代表之一(另一个是天津),夫子会防守吗?会串联吗?他只知道用进攻来弥补防守,这不是北汽的传统。不尊重传统就失败,辽宁女排已经做出了榜样。 初辉带了几年,前几年确实乏善可陈,现在好歹摸索到门道了,球队开始实力爬坡了,这个时候把初辉拿下,北汽真是不把自己作死不罢休。拿下初辉没毛病,可好歹请个适合球队的教练来啊。
鸡肋一般的比赛终于结束了 都在想着赶紧结束比赛的南北两京奉献了一场她打球我打瞌睡的比赛。 总结一句吧,看看我们的管理者是如何设计和组织国内赛事的,不想评价!
北汽真的沦落到人人欺? 京川大战,看看四川派出的阵容,缪美、王老齐上阵,摆明了是要拿分。再看看四川对江苏的阵容,两种比赛态度。 不管最后胜负如何,北汽居然成了送分宝,这让夫子情何以堪? 王晨还是那个激情的二传,传球老到,不过,吨位有点“违章”了。缪美女似乎更苗条了,体力体能好像有点不足。 “江苏弃将”本场表现不错啊,当然,是相对的不错,对手不算强。 我有预感,表妹会毁在夫子手里,本场表妹表现不错。还有张宇,真可惜,球员生涯一直没遇到好教练。 北汽的两位天才少女,也就那么回事,媒体吹的太狠了。
扯几句闲话吧 预选赛,赛制本身就缺乏科学性,预选都变成海选了,球队哪来的比赛态度? 一流球队,甚至二流球队,根本不用为决赛资格发愁,弱队大小算盘一起打,殚精竭虑地要进决赛圈。 以下是个人观点,接受板砖。 河北队、“江苏二队”目前看是弱旅,基本锁定淘汰名额,有变数的可能是四川队和云南队。 云南和四川还有在强队身上抢分的可能,冀、赣两队基本没可能,所以,川、滇、冀、赣之间的比赛才是生死战,目前由于分组原因,不可能大循环。 看看苏川之战,川女本想趁着苏女打盹来抢分,一看没可能就主动放弃了,目的太明显了,有意思吧,田忌赛马。 预选赛真正参赛的只有四支球队,冀、滇、川、赣。 福建队可以提前颁发精神文明奖。每场都精彩、每球都努力,球迷希望看到这样的球队。
长三角德比,比赛总算有点看头了。 虽然整体上苏女还是松松垮垮,明显压速度,但多少有点练兵的意思了。个人认为,即使孙燕不受伤离场,小宋也应该多打比赛,即使决赛阶段大概率去不成,但快速多变的传球,相对和刁琳宇更接近,球队需要这种风格。很期望看到靳皓和小宋的配合。靳大美女没必要隐藏吧,赶紧融入体系为妙。 非凡的伤,看来没有大碍。 第三局扳平比分前的那一球,万梓玥飞身救球,杨佳四号位偷袭得分。这个球,正是杨、万的特点显示,刚柔相济,这才是苏女对两个小副攻的预期要求。 浙江队,比赛态度更端正,苏女放的还不够,呵呵,玩呗。
别纠结了,案子破了。 谁破的案?不是我,是校友小吧主。本次预选,只淘汰两支球队,哪两支?秃子头上的虱子。 所以,这次预选赛纯粹就是个形式,比的不是谁强,是看谁最弱。(还用看吗) 别再计较苏女的胜负了,浙江、云南都不会为出线担忧,苏女就尽情玩耍吧,秦岭可是有仙人的地方。 校友把案子破了,同时我的看球兴致也没了,因为苏女“比赛态度有问题”,哈哈。估计后面也看不到苏女真正的练兵。
京闽之战如何? 毕竟工作要紧,中途离开一会儿,回来就没信号了,估计北汽输了。 如果真的北汽输了,夫子是否要准备交帅印了? 不过,话说回来,闽女打的行云流水,有层次、有梯次,看的真舒服。 夫子凭这个竞选瓜队主帅?
第三场玩的更嗨了 理论上一场弱肉强食的比赛,并没有打出这个效果,苏女还在玩,第三局不玩了,可能烦了。川女实在是弱,整体和个人都弱,让苏女能玩的这么嗨,无语了。四川女排的振兴之路在哪里? 唐欣个人感觉状态好起来了,杀气显露了。小周,问题依旧。 整场,吧友已经提前评论了,“江苏中天队”可以更名“江苏梦洁队”了。 请教诸位,苏女目前这种撂高了、立稳了,然后往下砸的打法,你们看的厌烦吗?不腻吗? 要我说,与其叫“江苏梦洁队”不如叫“中天打铁队”。不过,打铁用得着宇队吗?还是看不懂。
客观、理智看待全运预赛 预赛打了两场,真的乏善可陈,但是不能因此否定球队,因为你不知道球队出征预选赛的目的是什么。 球队表现不正常是明摆着,尤其唐欣、周页彤。小周再差也绝不是这两场的水平,唐欣这个大杀器居然锐气全无,即使数据不难看。 苏女全运的目标,保底是四强,争金夺银并非不可能,有这个实力,所以现在没必要打小算盘,考虑分组什么的。 预选赛,出现就行,过程不重要。 不过,球队目前这种无欲无求、松松垮垮的状态,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刻意保留还是真的无所谓? 吴梦洁拼的那么凶,值得吗?周页彤不抓住这个机会恢复状态,还想什么?小宋上场时间那么短,纯粹是备胎? 这些问题,目前我还没看明白。
第二场看了一半,不看了。 虽然胜负无碍大局,但比赛真没看头。闽女全力争胜,苏女耍的开心,有啥意思? 周页彤我又看不懂了,进攻点太低了,光抢速度和发蛮力有啥用,不解决问题。 半场比赛下来,苏女就是用硬度硬抗闽女的柔韧、用力量硬抗速度,玩的真尽兴。可我不开心,我没看到苏女演练了什么,要这么打,还用老球员干什么?
苏女第二场开打之前先呵呵几声。 呵呵谁?匡夫子。打个云南那么费劲,还丢局,就这个? 我对匡夫子历来是鄙视完了继续鄙视,抓抓基本功训练就行了,什么技战术体系打造他会什么? 临阵指挥就是谁不行就换谁,我也会。 云南队,最擅长第二局?球队特色?两场都如此。
全运预赛第一场 比赛胜负没有悬念,只想看看唐欣、周页彤、靳皓的表现。 球队全场状态和发挥极其一般,球员总体上显得松弛,不够兴奋。 吴梦洁、万梓玥“电量充足”,唐欣“电量不足”,周页彤“需要充电”。 刁琳宇养伤,苦了靳皓,磨合机会没有了,本来靳大美女就是为全运来的。而且,本场孙燕打满全场,没看懂啥意思,孙燕全场发挥一般,没有惊艳的地方,而且速度没有拉起来,好在“孙吴组合”总是“电量满满”。 张常宁上场,算是尊重对手、尊重现场观众了。 看第二场如何打,第一场,我没看到什么新鲜内容。吴梦洁,本场最佳。(个人评奖)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