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tsai
taylortsai
关注数: 9
粉丝数: 58
发帖数: 18,229
关注贴吧数: 8
忍不住还要说一句 排超打到现在,对苏女的质疑、否定的声音不绝于耳,真不懂那么多不满哪里来的? 说教练无能、球员不行,难道苏女沦落到排超末流水平了? 去年排超,首先打破圣城金身的,不是苏女吗,其它球队,也仅有魔都拿了一场,剩余的球队算什么呢?她们的教练能力、球员水平又怎样评价呢? 看问题要客观、要面对现实。苏女当然有问题,圣城也有问题。苏女没有掉档、没有下滑难道不是事实吗,做到这一点,对于一支大换血的球队容易吗? 目前国内女排大环境就这样,“问题多多”、“质疑满身”的苏女都能保持一流强队的水平,也有冲击决赛的机会和能力,横向比较其他球队,苏女的球员能力差吗?教练水平低吗?如果这都不行,那么女排项目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用完美主义强加到球队,本就是自虐行为,整个世界上都没有一支完美的球队。 对球队提出批评、质疑可以,但请别脱离实际,打排球的是人,不是机器。排球运动反映出的是人的问题,不是机器的问题,不是改个代码就能解决问题的,人比机器复杂的没有可比性。再说一遍,别用完美主义来绑架球队。
天津队会倒下吗 我认为本赛季不会。 目前看,有降组的危机。对天津而言,降组和降级已经区别不大了,绝对是塌天大事。 但,天津队真的不行了,言之过早。 就算不换人、不继续引援,球队的潜力也远远没有挖净,这从几个方面可窥一斑。 一,大方面说,天津队先抑后扬的故事,已经发生几回了,都算套路了,这次排超本就阵容不强,不敢暴露全部火力也属正常。 二,球员方面表现不正常,孟豆,全锦赛的最佳二专,到现在,从褒奖对象变成批评对象,正常吗?天津就没有第二个二传吗,坚持使用孟豆为什么?陈博雅表现不佳、王艺竹都快没有存在感了,这和这两位球员以往的表现相比,太不正常了。全锦赛告诉球迷,目前的天津队,网口实力降档了,但防守、串联并没有降档,球队的韧性还是国内断档领先的实力,而这一特点,排超开赛以来并没有发挥的很突出,难道不是保留?
我不相信圣城就这样不行了,居然输山东了。 排超打到目前,我个人最大的疑问有两个。 一,吴梦洁怎么了,迟迟恢复不到自己的最佳状态。关于此问题已经专门起楼讨论,这里不赘述。 二,圣城真的要倒塌?我还真不相信圣城今年就能倒,但是,这么玩下去,降组了怎么办?如果吧里允许,我会谈谈个人看法,圣城绝不是目前表现的实力和能力。
别再唧唧歪歪乱议论了,苏女没什么不正常的。 今天的南北二京大战,看直播的不知有多少人,我赛前预测苏女胜,但过程如此艰苦超出我预料。 不是我盲目捧苏女,苏女的整体比北汽高处至少一个档次,正常发挥,苏女赢面绝对大。 客观的说,缺少刁琳宇和孙燕的苏女,掉档是明显的,但北汽也少了表妹,所以,整体实力差距被缩小的不太大。 别盯住吴梦洁不放,从全锦到现在,她到底什么问题相信教练比我们清楚,目前这种情况球队肯定有预定方案。 回顾今天的场面,苏女并没有片面的在进攻端发蛮力,球员在串联方面显得注意力更集中,但是,提高效果不是一时半时能办到,但有意识才能有进步。 在吴梦洁没有恢复、两个主二传都缺席的情况下,苏女打法没有散、比赛没有放弃,已经比过去明显进步了。 还有一个利好,看上去,张常宁的力量比在国家队时强了,体能怎样目前还看不出来,但这已经是好消息了。 提醒诸位,苏女出征前的新闻发布上已经表明,苏女本赛季志不在冠,别用球迷的要求去强制要求球队。这样做,受伤的是球迷自己。
客观的面对吴梦洁,诸位能来个会诊吗 吴梦洁从全锦赛开始到现在,似乎“被下了降头”一般,一蹶不振了,苏迷急了,苏女的拥趸者也急了,于是,关护、责难的声音都来了。 我个人对吴梦洁的评论一直是,状态恢复中,没有其他言论,因为我也分析不出原因,但是,有一个客观现实,我们必须去客观对待,我给起的名字:“国家队后遗症”。 这个症状仅仅是吴梦洁才有吗,NO! 郑益昕、高意,比吴梦洁资格老吧,经验也多的多吧,不也“中降头”了吗,高意完全被陈厚宇和薛翼枝压住了;福建队也仅有庄宇姗“孤星闪耀”了。 还有刁琳宇,不可否认,现在的刁琳宇,回母队都有明显的“水土不服”现象,只是,毕竟是母队,而且自身实力太强,把这一现象掩盖了许多。 这一切,不是我瞎编吧,什么原因呢? 诸位有兴趣来个会诊吗?
苏深第一局 本场不可能看全了,毕竟还有工作要干。 第一局,苏女还是上的小宋,球权的分权、传球的节奏还是相当不错的,两个个小副攻进攻端也比过去好看了。毕竟是老战友,心有灵犀,但和对手拦防体系松散也有关系。 但是,小宋在场上,把边拦网这个漏洞还是被深圳抓住了。 赛前看到评论,“零零后”球员里,脚才和非凡断层领先,请注意,我给零零后加了双引号。还有。“摸高天才”被评论脱胎换骨了,第一局看下来,确实进步了,发力合理了。球感比过去明显好多了,但距离一流球员,距离相当大。 唐欣,果然像评论的那样,“暴力唐”名至实归。吴梦洁,渐入佳境的状态。回顾全锦赛和刚开赛的情况,究竟什么问题不得而知,但是,小吴的回勇肉眼可见。 深圳队,搞不懂存在的意义,凑数、搅局?说说陈芳林,曾经被寄予“希望之星”到现在被放弃,有道理。不算差,但也确实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深圳队,目前也看不出什么体系,基本靠外援的个人实力强吃。 看多少评论多少,后面的比赛,争取看回放吧。
比魔都差在哪里?就差一个刁琳宇。 苏女比起全锦赛精神面貌确实好多了,能和魔都撕到最后也算进步了。 差在哪里?变化不够、速度不够,就差这一环节,变成了硬碰硬的比赛,而目前的魔都不惧怕硬打。 谁能改变这一切?刁琳宇。 一家之辞,不必当真。本场,苏女没有死拼,魔都还在磨合,别太在意胜负。
苏津大战前的一碟开胃菜。 网传,姚明下课,西热力江下课,真的吗? 如果是真的,姚明下课是众望所归,接任者可能还不如姚明。 西热力江下课,只能是一个悲剧。同曦,就是“一桶稀泥”,桶稀!
斗胆在这里提醒一下诸位。 排超开赛以来,对于转播一事似乎有激起众愤的现象,我个人对此当然也极其不满,但既成事实,又能怎样? 为何会出现这个局面? 个人斗胆分析如下: 从国家层面看,女排早就超越了排球、超越了体育,所以,女排“热”,热的不是排球技术和专业,而是专业以外的内容。 随着连续两届奥运的“铩羽而归”,女排的“热”还怎么能维持呢?更何况,近两个奥运周期,女排从国家队到女排界被嚯嚯的还不够惨吗? 所以,现阶段,该给女排适当“降温”了。 女排“冷”了,但愿这是卧薪尝胆的开始,不是沉沦的信号。 作为球迷,应该有着包容心,给女排界一个缓养的时间,毕竟,本届排超已经出现了改革的信号。希望管理者今后能在科学性上更提高一步,真正的为女排重新崛起拿出实际有效的方案。 本届排超开打两轮了,目前看,大局面没有改动。最终排名我相信和大多数球迷赛前预料的一样。别光看成绩了,看看有没有新秀能闪光。
沪津大战有感 前三局看完,看出点名堂,本场的最终胜负我不关心。 如今的状况,要战胜天津队,还是要靠进攻,和她们拼全面性几乎没有机会取胜。必须客观承认,天津队韧性太强,老球员的球性也太油了,真的在国内难以超越。 李盈莹目前在进攻端确实还是“bug一般存在”,一是贴网的“垫脚攻”你不敢全力拦网;二是近网快抽,有高度有速度,力量也不差,如何防范确实要仔细研究。和上海对抗,对李盈莹还是非常依赖。 不管最后胜负如何,本场,上海给天津施加的压力足够大了。跑跑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对本场,天津丝毫没有轻视和试探的意思。 预计苏津大战,江苏崩溃的可能性极大,一是没有信心和士气,二是主力球员和阵容也不在最佳状态。
排超第一场,看的京闽大战。 为何看这场,关注点是表妹和王梦洁,但是,全场还没看完,就先发了感想,不是球评。 北汽总体上还是“不成体统”,技战术打法不成熟,球员磨合度明显差的很多,希望后面能好起来。 本场,网口实力北汽明显占优,却为何被福建摁着打(前四局),还是缺乏默契,明显被福建带节奏,而一旦北汽打出自己的节奏,很明显福建防不住,但是,北汽就是掌控不了节奏。 王梦洁的作用本场我没看出来,表妹目前可谓是“压力山大”,我的感觉多少有点憋屈,施展不开,这也是上面说的磨合度问题所致吧,但愿是这个原因。 江苏女排在被带节奏这个问题上在国内算好的,至少比北汽强很多,但不算最强。 本届排超我已经看衰,但是,看衰不等于不看,找看点吧,反正,结合全锦赛和苏女排赛前发布会看,今后两年内,苏女排的字典里,没有“争冠”这两个字。
怎么样各位,我又说中了。 几天前我发帖说看衰本届排超整体赛事和苏女成绩,怎么样,还未开始就问题来了。正如各位所言,不重视(假重视)、胡来,一切都不是为了排球。 赛事组织的就这个水平,比赛内容能好到哪里去? 所以,女排上不去别去骂教练、怪球员,根子问题不一目了然吗!
“鬼脚传奇”又有新篇? 主角变了,其他没变。“鬼脚”文化已经深入圣城。 有什么办法呢,背后有人撑着。什么人当政,奸佞才能得逞呢?
排超开打前的又一次闲话。 排超即将开打,同时,新一届瓜队的筹建也即将提上日程。新一届瓜队会这样? 不少吧友畅想新一届瓜队里江苏球员将占据最多的名额,其实这没什么意义。 蔡是否会连任,个人估计不会,因为他确实不可能带领球队更上一层楼。为何这么说,分析一下蔡在江苏队和瓜队的带队经历就可得出结论。
写在排超开打前的感想。 最近吧里相对平静,因为即使有赛事,也引不起吧里的老铁们的关注,那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重要、非正式比赛。 排超即将开打,诸位都有所期待,我却未开打先唱衰,对苏女排和本届排超整体看衰,原因为何? 这其实还是全锦赛的感想续篇。有人认为,全锦赛早就是鸡肋比赛,沦为了实际上的二级比赛,各俱乐部不重视、走形式,所以,比赛成绩不说明问题,我不这么认为。 全锦赛对于一流球队来讲,可能是鸡肋比赛,但对于中流球队和弱队来讲,不在全锦打出成绩和水平,难道要去排超爆冷? 但是,刚结束的全锦,给我的感觉就是失望,是对排球界整体的失望。新人没成长、球队无斗志、教练混日子成了目前女排届的主旋律。 回顾全锦,天津队无论球队实力、比赛态度、场上发挥都“一骑绝尘”般的领先,我们一方面对其“功利主义”、“工具主义”批判、反对以外,是否对其中积极的一方面也要有客观的肯定?
铁人杯也变成非正式、不重要比赛了? 圣队输了?
国内仅次于排超和全锦的重大比赛,铁人杯,诸位不关心吗,哈哈哈 因为有了圣队参加,而且必须夺冠的比赛,才能叫做正式比赛和重要比赛。 刚刚飘过一条信息,说什么在铁人杯,王梦洁大战李莹盈,我才想提问,是否铁人杯正在打? 王梦洁不是新婚吗,会出现在赛场吗? 都等着排超,只不过,排超让大家失望甚至骂街的可能性极大。
排超的预测。 奉劝诸位别对今年的排超抱多大希望。我指的是,今年还会是“玩闹为主,竞争为辅”,比赛的观赏性可能还不如去年。 大方面说,国内女排的大环境不会有所改善。历经东京周期的整个胡为和巴黎周期的半个胡为,女排整体水平继续下滑是定势,这个惯性一定要走完。但是,女排翻身的希望在三大球里几乎是唯一的希望,但绝不是今年和洛杉矶周期。 小的方面说,国内各支俱乐部通过全锦赛可窥一斑,“玩闹之心”还是主旋律。 苏女什么问题,全锦赛丢脸了吗?我不这么认为。全锦赛恰恰给广大苏迷揭示了一个问题,苏女不能问鼎国内赛事的冠军,核心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我反复重复一句话,上面没有夺冠之心,下面就没有夺冠之志。 苏女真的不差,山东女排够强的吧,就是过不了苏女这一关。和魔都对抗,不也是互有胜负吗,这差吗? 为何苏女就距离顶峰差一步,而且就这一步似乎怎么也迈不上去,差在哪里? 我个人只能说,不是差在球员和主教练,差的是其他方面的内容。 排超即将开打,如果“依洋为重”真能为球队提高成绩带来明显作用,那么,女排翻身的日子就更远了,因为我们已经不会打排球了,中国排球也背离亚洲排球之道,而这一条道路,雅典周期已经告诉我们是歪门邪道。 我不抵制外援加入排超,这绝对是好事,请进来、走出去肯定是对的,只是看不惯那些把外援捧上天的言论。
等大家心情平复了才敢发。 女排全锦结束了,江苏女排成为了全国人民的“众矢之的”,怒骂、批评、讽刺等言论充斥网络,可是,这一切,会对江苏女排有触动吗? 答案是:NO! 为何说的这么绝情,我的分析如下。 江苏的三大球,衰落的速度大家都有目共睹,是没有人才吗?是基层教练没水平吗?都不是! 男排,曾经的冠军之师,已经在追赶辽宁男排了。小苏男,网红特质似乎比技术能力表现的更强。男篮,烂的已经引不起关注了,只剩下德比内讧这类无聊话题还能被炒作。 江苏女篮为何一下子被关注,又不是冠军球队,就因为江苏女篮打出了精、气、神,江苏的三大球太缺乏这个了! 江苏的男子三大球,“生不如死”。 但是,这一切,我们应该怒骂、指责吗? NO! 把这个问题上升到宏观面看,非常正常。职业球员,正常的待遇是不高的(除非学足球),退役后的就业竞争力还是相对弱的,球员考虑的是整个人生,不是为了在某个时期取悦于某些人。 (为避免大家看的累,分段发布。)
这个结果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苏女走到决赛了,打满五局了,差吗? 苏女的阵容,真的处于实力绝对领先的地步? 天津用“残阵”夺取全锦冠军,前年已经上演过一次,今年又来一回,说明这支球队就是积累多、沉淀多,客观上必须承认,感情上是另一回事。 天津队有让人厌恶的地方,但只是排球本身以外的因素和极少数球员的问题,大多数球员以及球队本身的训练成果,还是必须肯定的。排球,整体的重要性强于个人的重要性,这就是本届全锦天津给全国上的一课,别不服,因为排球是集体项目。 老话说,棋高一着,束手束脚。苏女决赛打的感觉没发挥完全,是对方造成的,不是自己犯浑,不然,零比三早早结束了。 我在小组赛快结束时就说了,苏女不具备夺冠实力。就因为看到苏女的防守、串联,包括板凳深度,不足以支持苏女夺冠,再加上主力球员也不在最佳状态,过了山东这一关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教练在临场上确实有需要提高的地方,球队的技战术方案还不够丰富,对老球员的依赖程度太高,这一点,球迷不满意,我也不满意,但我不因此去否定教练。 这个阵容能否继续挖掘潜力,希望让苏迷看到希望。 横向做个比较,在全体球员状态回升、板凳多一点深度、全队配合再进一步默契,苏女还是有冲击冠军的能力。我没灰心。
帮我找一找哪里违禁了
补发“三大”观感。 小苏女对黑龙江,没看出锻炼了什么。为何还让范泊宁打,该休息一场了,体力上缓一缓。 陈晓辉这个强力点,教练明显的想在进攻端进一步激活,或许又在设计新的战术。 本场本身没有太多的评价价值,实力悬殊,有点专业打业余的感觉,小苏女部分球员也不够兴奋,有点蔫。 要说的在场外。昨天,“浪”来了一则文章,很搞笑,评论了苏粤大战,全篇简直胡言乱语。 一支失利的球队,得到了胜利者应该获得的赞扬;一个得分20的球员被夸成了超人一般存在的英雄,而同时,得40岁的球员,被选择性忽略了。这篇文章的作者,大概脑组织被台风吹到大西洋了,只剩一个空脑壳了。这算客气话。
全锦半决赛观感 第二场,苏鲁之战。 山东还是针对苏女开赛以来有实力无发挥的情况,一攻坚持打快、反击打空挡,尽量扯开苏女阵容,然后加力猛砸,不和苏女“磨”。这个策略原则上是对的。但是,鲁女不够稳、快,这个战术虽然对头,但执行效率低了。这就是,教练想的呱呱叫,只是球员做不到。 苏女开场不佳,自身失误还是多,小宇还是上不了全力,靠着经验巧打,效果不错。看得出,小宇还没恢复。决赛是个隐患。 刁琳宇基本恢复状态,苏女场上灵气明显上升,但,长期离队造成的不默契,还是能显露,好在没耽误太多。 吴晗首发,我个人认为是为了攻守均衡,准备和山东“磨”,无可厚非。 小吴开局拉胯啊,我看不是无力,好像是节奏不对,有点拖。局点这球,才是真实水平。 第二局开局,山东突然加力、加速,苏女似乎准备不足,懵了,节奏乱了,完全进入山东节奏,极其危险,果然,山东嗨了。一旦进入山东节奏,以苏女实力,强行扭转太难了。别去指责教练员不做调整,今天这个阵容就是明摆着要和山东磨,第二局泄一泄对方的气(后面不能这么玩),让她后面嗨不起来,进入我的节奏,此策略冒险,就看你敢不敢用。中局以后,虽然山东还占据主动,但势头明显下来了。苏女没有急着扳回,还是继续“磨”,这招有风险,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没料到,苏女放弃第二局了,但是,消耗对方的目的达到了。 第三局,山东可能还想像第二局那样再来一回,怎么可能。苏女不单纯打快了,变节奏、打点为主,继续磨。不急不躁、忽快忽慢的苏女,居然摆出了一副“你来啊,我等着你”的样子,而且,这个时候居然派上重炮唐欣,不怕一传能力下降,但没啥效果,中局才发威。小吴虽然整体上还是不行,但几个来回球打中,涨气势,很关键。局末,山东有点崩。龚翔宇又一次成了山东队苦主。 第四局,苏女中局又“大脑短路”了,好在这次,教练没放,球员也调整的不算慢,咬住了比分。山东队反而开始急躁了,节奏逐渐被苏女控制,山东危险。赛点,苏女想的简单了,差点失掉。 本场,苏女两个副攻明显好于前几场,还是那句老话,副攻好,要靠二传带。拦网,我没统计,感觉上苏女胜出。 各个位置比较,双宇强的的太多了;主攻,没有明显差别,主要是小吴还是没觉醒;副攻整体上苏女弱一些,但比以往比赛差距小。苏女的体系好于山东,自由人就不比较了 山东知道江苏还是要“磨胜”,就应该把郭慧珍这个点用好,因为,副攻球员里,郭慧珍乱球能力和地面技术,好于杨涵玉和王文涵,进攻也不差,算是一点小失策吧。山东队我觉得虽败无憾,正常发挥了。
扯几句闲话吧。 魔都出局了,这个算全锦开赛以来最大冷门,但也不算冷门,面对天津这支几乎成了精的球队,不允许你有任何轻敌、放松和失误的机会。津沪这一战,上海无疑是闷了,球队不可能有所保留,都淘汰赛了。 为何上海被全面摁死?面对天津的极其富有韧性整体打法,一攻下球率低,调整攻成功率低,球员心态不对了,士气、信心全没了。场上比分,明显不是两队实力真实写照。 别去记恨上海赢了江苏一场,那一场算什么?也别讥笑上海提前出局,应该从上海身上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 苏鲁大战即将开始,这是一场恶仗、生死仗,球员状态的回升、赛前准备工作到位情况,直接影响赛果。要拖对方节奏,不要被对方拖节奏,因为,山东的网口足够硬,疯起来挡不住,千万不要进入山东节奏。去年战胜山东,用的是“磨”的策略。杨涵玉不可怕、王文涵不足虑,当心“微笑刺客”郭慧珍。 苏女正常发挥,赢面大。对死敲硬砸的球队,苏女并不惧怕。
可以给大小苏女来个小结了。 我给苏女来个小结,有点厚颜无耻了,只能说个人观感。 先说小苏女。 媒体评价,“三大”赛,鲁、沪算第一档,津、苏、粤算第二档,决赛阶段看这五支球队如何排名,决赛将在沪、鲁之间进行,除非两队提前相碰。我个人基本同意,但是,小津女似乎被看高了。不过,这个年龄段,冷门迭出算正常,没准,小津女还进决赛呢。 小苏女在网口硬度上确实不够第一档,技战术体系也没打出多少内容,但小苏女表现出基础训练的水平确实高,在这个年龄段,场上意思、球性、球感、小球技术还是居于一流行列,其它方面乏善可陈。 张籽萱、陈晓辉在队里,给人有“受罪”的感觉,和在国家队的发挥没有可比性,郭中楠,像是在度假。 腾曼绮,虽然有受伤的影响,但还是看出来,不适合强打硬吃,战术攻击、快战、乱战更适合小腾。 最尴尬的是范泊宁,来“三大”有点屈才,应该去全锦,但是,去全锦可能上场时间又很少。 复赛阶段,等着小苏女把全部实力展现出来,冲击四强是比较实在的目标,别好高骛远。
苏女排为何总被喷没进步? 一方面,要求高,接受不了失利,一旦输球就骂教练、怪球员。 一方面,想当然,用自己主观设想来衡量球队。 但是,一个问题为何大家都忽视了,就是阵容问题。 总在怀念双冠时代、还在为“垫脚”咬牙、用成绩比较前后两任主教练,但为何不从技术角度来正视球队呢? 双冠时代,惠若琪、张常宁、龚翔宇组成的三叉戟,是苏女排的经典,能攻善守,都是全面型球员。加上巅峰期的王辰玥、姜倩雯;横空出世的刁琳宇;独一无二的陈展,这个阵容,攻击力恐怖,防守力和串联能力更恐怖,球队在各项技术环节里都居于领先地位,夺双冠奇怪吗。 随着惠若琪、陈展、姜倩雯离队,王辰玥伤病导致实力下降,新一届苏女在攻击力上虽然还是恐怖级别,但在防守、串联上已经掉了至少两个档次,失去了霸气。即使用先进的技战术体系适当弥补了这一缺陷,但体系是脆弱、不稳定的,西安全运,功败垂成。要冠军,必须先要技术全面。 如今的阵容,全面型球员仅剩小宇一人,而且老球员长期离队,新老接替的工作几乎没有时间完成。新球队里,没有全面型球员,球队的技战术体系能发挥威力?这或许就是苏女老是被批评不进步的原因吧。 国家队也是这个问题,两年了,找也找了,练也练了,还是无人胜任,所以,即使抛开饭圈文化,主攻线也一直被喷。 阵容的不完整性导致技战术体系不能发挥全部威力,怪副攻不进步有什么用?吴唐周组成的新三叉戟,进攻能力还是恐怖级别的,全面性呢?灾难级别的吧。 总抨击苏女防守不行,地面技术糟糕,为何不先看看球员的基本技术,有胜任要求的球员吗? 骂教练不会训练,球员地面技术不进步,可是,球队训练你看到了吗?是不练还是练不出来你凭什么武断下结论?
大苏女又在“玩比赛” 苏川之战,估计没人会在意结果,只会担忧苏女是否会心理崩溃。 但是,赛前热身就看出,苏女又要“玩比赛”了。 不过,这种玩法无须指责,目的很明显,就是全员激活,为后面更艰苦的比赛做准备。 明星球员齐上阵,场面却不好看,明显的手冷、配合生疏。不过,本场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吗。 诸位还在纠结昨天的失利吗,看看今天的阵容,就知道昨天为何主教练“呆若木鸡”了。
说说孙燕 全锦开赛以来,苏女发挥的牵强人意,其中,双宇免战、副攻无替补、小吴不在线也是重要原因。 几场下来,我小小的批评过孙燕,很有“负罪感”,今天特发此文表明态度。 孙燕,看用什么标准衡量。作为当年“二传高大化”重点培养对象之一,孙燕从技术角度讲,可以说,硕果仅存。 现役球员,在身高185以上的二传里,孙燕的实力绝对排第一,没有并列。但放到全部二传里,孙燕的排名就不高了,但这也算正常,下面会谈到。 孙燕的优势,场上意识佳,传球的合理性、精确性确实不错,拦网、二次球在二传手里算佼佼者。但为何效果不佳以及带不好副攻,这其实是高大二传的通病。 我们的高大二传,有一个通病,传球的隐蔽性、欺骗性、变换节奏的能力太弱,施佳仪也如此。即使你传球再合理、精准,但对方知道你的进攻点和进攻时机,防守难度自然相对下降,攻手下球的难度相对增加,从效果上看,不是没传好就是没打好。 孙燕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我发表个人意见,不怕得罪大家和违反吧规。 作为高大二传,孙燕是佼佼者。全国范围看,后面上来的小球员里也有高大二传,可我个人觉得,别说超过孙燕,连赶上孙燕的都没有。从这层意义上讲,孙燕足够优秀。 但是,如果把苏女的目标定位在国内冠军,尤其是全运和排超这两个重头比赛,孙燕的能力明显的力有不逮,而且,今后在技术上再有质的提升,我看没有可能。从这层意义上讲,孙燕勉强及格。 刁琳宇毕竟到了球员生涯末期,苏女还是需要冠军级别的二传,我个人寄希望张籽萱,但这是远水和近火的关系。 只看成绩的球迷,收拾好心态吧。苏女还没有强大到争金夺银的地步。也别输球骂教练,教练想的呱呱叫,可惜球员做不到,这就不能全怪教练。
再次出头,力挺施指导。 说施指导没水平、不会制定技战术体系,基本属于胡说了。 吴唐周这一期,群英荟萃,青年队时,施导接手前从未染指国内冠军,施导接手后,球员还出现了伤病情况,结果,施导把这支球队打造成了王者之师,全运会以君临天下之势强势夺冠,这叫不会设计、打造技战术体系? 或许有人说,成年队和青年队完全两回事,是的,但请回顾施导接手一队的过程。队中绝对的核心,双宇一直“为国效力”,宝宝养伤、非凡“蹲大狱”,施导带着升上来的小球员和吴晗、孙燕组成新的苏女,打造新的体系,请问,这个阵容具备争金夺银的底层基础吗?队中一直没有全面型小主攻,刁琳宇至今也不敢说完全融入新球队,这也怪施指导没水平? 惠、宝、宇组成的三叉戟,成了苏女排的经典和最高成就,后来的宝、宇、许也不差,特点都是三叉戟中至少有两名全面型球员。如今的吴唐周,一个全面型球员都没有,在成年队,你还想争金夺银? 有人说,全面型球员没有被培养出来,是主教练的责任。说的轻松,请问,现役球员中,谁具备这个潜力?培养谁? 拥有宝、宇、许和刁琳宇的苏女,距离冠军还差着一步,如今的吴唐周,超越宝宇许,可能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苏女目前这个阵容,究竟是否具备争金夺银的基本条件,想想这个问题也比输了骂教练要有用的多。 别忘了,里皮也带不动男足,是里皮没水平吗? 在一个20年前的手机里,强行安装安卓10.0,别说实用了,能在半小时内完成开机就不错了。
诸位别忙着喷了,回答我这个技术问题。 奉劝诸位,这场胜负真没必要纠结,苏女输在发挥,不是输在实力,那么悲观干什么。本场,前三局算正常,后两局算失常。 这个问题前场比赛我就提出了,至今一个回答都没有,是我的问题太离谱还是诸位也没弄懂? 我的问题再提一次,这几场一个现象,局末吴晗换唐欣为什么?
苏沪第一场,不至于被喷。 输了骂教练,老一套了,没意思。 这场,真的不该骂教练。球员的责任更多,我不说了,因为违反吧规。 本场不是生死战,别那么计较。苏女输在哪里?第四局末小崩盘开始,胜利的天平就已经倾向魔都了。 苏女这场如果想全力争胜,早上双宇,场面就不一样了。 目前最不利的,还是吴梦洁迟迟回不到巅峰。
苏沪第一场,诸位解读出什么? 没有双宇主打的苏女对上没有外援的魔女,谁实力损失大?无疑是苏女。 本场胜负不重要,但苏女最后的小崩盘不应该。 本场我不评价了,只想看看诸位的评论。胜负当然没关系,苏女整体发挥、个人发挥存在哪些问题。 我只有一个问题,几场了,都是局末吴晗换唐欣,我没看懂什么意思,保障一传? 魔都不像有所保留,如果就这个实力,只怕来了外援,实力提升也有限。(把挑翻圣城作为衡量目标)
全锦苏沪大战前瞻 本届全锦,媒体上在无聊炒作,什么趁着天津不行了,苏女志在夺冠,对手只有魔都等等挑动性言论充斥网络,真无聊!为了流量无下限的玩意儿! 但是,开赛以来,确实苏沪两队表现出最强实力,山东女排真的一言难尽,咱们是外人,不多说了。 苏沪第一场,胜负自然不要紧,也不是媒体上说的提前的决赛,能进复赛的球队,哪一支不想夺冠? 这场看点是什么?魔都我也看了两场,说实话,也没进入最佳状态,但全队整体发挥肯定好于苏女。苏女这场怎么打,继续调整还是全力拼一拼,都可以吧,两队这个阵容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昨天和大辽一战,关键球、关键分,苏女还是显出了强队本色,或许,被逼一下,反而可以激发出苏女的状态。 但我个人还是想看到,吴梦洁状态能进一步回升。预计,双宇还是“高挂免战牌”。 宝宝让人唏嘘,场上意识、技术功底已经在国家队展示过了,还是那个宝宝。可是,要命的体力、体能,只能让宝宝做个“随队观察员”。有吧友评价,宝宝现在的体力体能,只有巅峰期的三到四成,如果能到五成,宝宝就替补上场了;能到七成,宝宝将重回国内一流主攻手行列。这个说法,我同意。 总之,苏沪第一场,不算什么重头戏,两队除非自己放弃,进复赛是定的。
借“姐妹花”比赛之际,又评球又提问。 “苏辽姐妹花”似乎已经是过去式了,当年的姐妹们,只剩宝宇和胡一刀了。 先提一个问题,算技术问题吧,诸位球迷觉得,二传、接应和主攻,大个和小个的分界点分别是多少? 我个人觉得,二传的高度分界点是184;接应是190;主攻是192。所以,大个子主攻,目前只有朱婷、宝宝、韩雯雅、杜秋爽;大个子二传,沈静思、孙燕、梅笑寒、孟豆等不一一列举;大个子接应有陈佩妍、段梦珂、孙怡然。(可能不全面) 但是,我们的大个子球员能具备世界水平,明显的成材率还不高,这和亚洲体质有着直接关系,或许也和训练方式有关系。这个话题,如果愿意探讨,比赛结束后再细谈,先看球。 第一局,比分咬的紧,个人感觉苏女防守松懈了一些,有点跟不上。唐欣明显比上一场好,身体放开了,速度、力量明显提升,吴梦洁状态也有所回升,但距离巅峰还有明显差距。周页彤开赛以来似乎又成了话题中心,褒少贬多。我个人也觉得,小周改动作后,进攻威力确实还不如以前,但从长远看,动作又非改不可,小周算是处在改动作的阵痛期吧,希望能尽快度过阵痛期。
全锦太好玩了,遏制被遏制就一天的事。 广东三比一拿下福建,全程福建很被动,基本被遏制。 广东队这几年不顺,甚至传出要解散的消息,今天这一场,全队及个人发挥都不错。郁佳睿还是定海神针,王逸凡、陈佩妍中规中矩。 福建从昨天遏制别人到被今天被别人遏制,心情不爽吧。 全锦赛一开始,各支球队斗智斗勇,比赛结果有冷门,这种比赛才有意思。
全锦赛前两轮,已经呈现出精彩。 全锦比三大精彩多了,速度、力量、战术多样化高出几个档次,这很正常。青年组,身体条件也不允许像成年队这么打。 福建完胜山东和北京拿下圣城异曲同工,都属于“智胜”。避开对手强项,和对手缠斗,最终,“磨死”对手。 这两场,就像灵猫斗毒蛇。先把对手弄晕,再把对手弄疲,最好抓住对手要害死掐,弄死对手。 这种战术运用,前提是你自身的小球、串联技术不能比对手差太多,而且,边攻手实力也不能太低。 反观青年组{三大},浙江队战绩不佳,就是能磨不能打,小苏女被小鲁女按着打,就是不能磨。 一套合理的技战术体系、有一定默契度的配合、有个人能力突出的球员,这是一个强队的基础条件。如果仅看这个基础点,在成年组,苏女、沪女、津女是强队,闵女、浙女、京女次之,鲁女、豫女、辽女都是“偏科生”。青年组,目前几乎就没有强队,魔都勉强算一支。
大苏女第一场观感。 大苏女第一场,慢热的老毛病依旧。可能对手不强,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开局有些稀松,节奏上明显拖沓。第一局,全队发挥的真不咋样。这局,小万、大力、非凡相对出色。唐欣没放开,身体显得有些紧,也不在最佳状态。 苏女一旦整体加速、个人加力,河北队根本挡不住,小崩盘是必然的。但第一局,苏女就是“手下留情”,不肯痛下杀手。 第二局,唐欣开始回勇,但全队还是有些拖节奏。 第三局,吴晗换唐欣,没看懂,而且,并不比唐欣好多少,进攻高度还下来了。所幸的是,刚打到中局,河北就崩了。 小总结,全场,苏女过去令对手窒息的拦网没完全发挥出来,全队状态一般,表现最好的,个人认为是非凡、大力。 今天要小小批评一下孙燕,在吴、唐两人不在最佳状态时,调整进攻时,传球的节奏要变化,尽量去增加对手防守难度,太直白的进攻意图,让对手直接拦死好几个。而且,一贯的“孙大胆”,今天一次大胆行为都没有。 吴唐周杨万孙,加上非凡,在双宇需要休整时就是最强阵容,今天,最强阵容基本打满全场,说明本场还是找状态,因为苏女就是一支慢热的球队。 赛前预测,吴梦洁、倪非凡会全程主打,今天果然首发。小非凡今天压力不大,也没拿出全部本领。吴梦洁今天明显没进入状态,是慢热还是没恢复过来? 接应这个位置,大力“吃独食”的可能性极大。“双宇核心”从瓜队归来,生理、心理极度疲惫是肯定的,缓一缓也应该,需要救场时再出来,她俩具备这个能力。 宝宝、小宋能上场吗,小看点。范泊宁、腾曼绮,带一个来全锦,是否更合理?
苏鲁之战没出我的预料。 苏豫大战那一场,我就确定了,苏女强攻能力不强,前面的比赛不说明问题,对河南这一场彻底暴露问题。 这个年龄段,不可能演练像成年组那样的技战术体系,个人能力对比赛胜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当一传不行时,调整攻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浙江队攻守均衡,技战术体系演练的很成熟,为何战绩不佳?就是缺少一锤定音的重炮手。 对小苏女的评价我前面已经说了,个人能力不算顶尖,如果技战术再打不出来、强吃能力不足,遇到顶级球队能赢球才怪。 既然输球了,我前面不敢说的话现在也敢说了。小苏女问题多多。 第一,主攻手集体低迷。范泊宁就不该来“三大”,直接去全锦更合理。腾、常、翟、魏场上发挥总感觉那里有点不对,别扭。朱晋谊也没有亮眼的表现,很平庸,这一切,不正常! 第二,张籽萱在这个队伍里,太憋屈了,屈才! 第三,比主攻更低迷的是副攻。晓辉只展现出经验上的优势,技术特长基本没发挥,李、毛两小将的发挥,都不知该怎么形容,郭中楠只在对山西时才亮出“虎爪”,这也不正常。 反常之事多了,就会让人思考,小苏女是留了一手,还是再演练新打法?对山西那一场,小苏女各种掩护、加塞、梯次进攻不是玩的很顺溜吗。 这一场的胜负自然没必要看重,小鲁女确实强,而且强出一大块,就像当年吴唐周那一批在同龄组的优势。 我的个人见解,张籽萱、范泊宁、腾曼绮在这个队伍里,只会退步不会进步,她们三可以上更高的平台。(接受板砖)
今日回看全锦赛 选了两场。大辽对河北、京津大战。 白天遇上烦心事,累了一个白天,晚饭后才静下来,回看全锦赛。 回看第一场,大辽对河北。开局,大辽进入状态慢,小球和串联技术还是那么拉胯,随着比赛深入,球员状态慢慢回来了,胡一刀、段美人、冰美人威风不减,孙小轩中规中矩。 大辽给我的疑问,找回老将干什么?个人分析,据说全锦赛关系到全运预赛排位,大辽这是把自己摆在弱队的位置,不敢放松。但是,大辽糟糕的地面技术,即使请来了老鬼子,至今也没有多大改观。被寄予很大希望的林芯羽,还是没有打出来。 河北队有点意思,原一队主教练王导这次带小球员征战“三大”,全锦带队的是谁我不知道。河北这么安排啥意思?
苏桂没看,浙豫看了满眼。 苏桂之战没看,没啥意思,连香港都打不过的球队。 浙豫之战是本轮本组最大看点,所以看了满眼,即使“事不关己”。 其实,这一场还是值得研讨一下,比赛结果和比分相信出乎大多数球迷预料。 不具体评价比赛了,只想说,这一场,就像灵猫斗毒蛇一样。 苏女碰上浙女,预计困难度会比苏豫大战大很多,看看对于攻防均衡、比较“粘”的球队,小苏女怎样打。
认真回看苏晋之战。 本来不打算看回放,实力悬殊的比赛。可看到今天的一些评论,对比赛内容又有了好奇感,所以完整看了回放。 实话,我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地方,小苏女这一场,明显收着劲,全场不够兴奋,与对手全体“鸡血”形成强烈反差。 要评论的话,腾曼绮逐渐回勇,状态越来越好,范泊宁一如既往的稳定发挥,朱晋谊比前几场稍好。就是郭中楠迟迟不出关,不知什么原因。 还有一些评论,可能违反吧规,省略了,大总结时再谈。 本场,坚定了我开赛以来建立的看法,小苏女的技战术体系不咋样,能赢球,一是基础训练确实在这个年龄段算好的,球员场上意识、小球技术明显强;二是明星球员多,关键球、关键分有人能出来,换句话说,小苏女目前还是依靠个人能力在打球;三,张籽萱真是个宝贝。仔细体会前五轮比赛全过程,可以说,张籽萱具备一人就能提升球队一档的能力,在这支队伍里,张籽萱属于“屈才”了,现在我支持张籽萱直接上一队的建议,只有更好的平台才不会耽误张籽萱的成长。 为何敢评价小苏女的体系不咋样,不怕被喷吗?不怕!因为,你们看到了掩护、牵扯的战术运用吗?这个阵容,死敲硬砸能走到决赛吗? 小苏女强吃能力不足的问题在遇到沪、鲁时会怎样,等着看吧。
小苏女第一场真正的比赛。 苏豫之战,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比赛。 第一局,小苏女4号位偏软,打法上有点简单化、粗暴化。既然这样打,为何不上施佳仪?好在小球技术和串联能力明显强于对手,基本上能压制对手。第一局,比预想顺利。
“三大”前三轮苏女小总结 前三轮,对小苏女而言不叫比赛,评论、小结没啥意思,但还是看出一点内容。 这个年龄段,范泊宁有一定优势,身高、力量、经验都明显占优,目前这个阵容,小范主力先发是定的。 沈老明显还在练球员,尝试不同的组合效果。但是,前三场,对苏女没压力,球员发挥、球队问题看不出来。 对吉林这一场,算是小苏女前三场发挥最差的一场,明显有松懈现象,也有配合生疏现象。即便如此,还是“玩胜”。 “小唐欣”、常子鑫目前发挥一般,郭中楠还在“闭关”,看看后面的比赛。 另外,魔都看上去并没有预估的那么强,攻守不平衡,不知是有所保留还是就这样。 河南、辽宁虽然勇,但球队整体还是糙。 前三轮,表面实力最强的,目前看是山东。但山东也是攻强守弱。 攻守平衡的是浙江队,可惜,缺乏明星球员,赢球太难了。
继续回看三大 浙女对鲁女看了满场。浙女基本可以确定为准一流球队。第一场对粤女,就感觉网口软,这一场,暴露的更充分。 但浙女全队技战术有模有样,就是缺乏个人能力突出的球员,关键球、关键分拿捏不住。这一场,没看出夫子有什么高明之处,抓住浙女网口软的特点死砸硬敲,这我都知道。 云南对河北,菜鸟互啄,没啥看头。云南的排球基础这么差,征战排超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小苏女继续“玩胜”,小范开局14连发,看着都累,呵呵。
终于有球看了,三大第一轮小观感。 自从那个什么回归后,我就不看比赛了。现在没有了仙气冲撞,又可以看球了。 排协微博回放,抱着看马戏的心态看了海河和内蒙,主要看看“韩大勺”和“李门票”有否进步,结果,还那样。李比韩强一些。全程谁最累?相声教练。祝贺小天女战胜了业余球队! 新疆和安徽这一场,略过,没意思。安徽的起点还是低,今后想混排超只怕不容易。 上海和辽宁这一场,有意思,也是最高水平的对决。暂时不评论了,看几场后再小结。粗略感觉,大辽猛,但是糙。 福建队山西,不好形容了,要得罪人了。实力差距比中日男足还大。 江西对北京,怎么感觉大打小,但是,小块头打败了大块头。 “老四川”德比,本就很有意思。比赛结果只能证明,四川女排,真的在走下坡路。 小苏女对云南,我都看不下去,说屠杀都不够,虐杀。从身体条件到技术实力,再到技战术体系,这两队怎么能比赛?小苏女不是“完胜”,是“玩胜”。 河北挑战山东,鸡蛋碰石头。小鲁女,多看几场再评价。 浙女对粤女,个人认为是本轮最精彩比赛。两队发挥正常、表现的都很专业。浙女输在心理。网口硬度,粤女也确实强一些。整体表现看,这个组,浙粤苏鲁明显强出一大块,看看小苏女怎样对战三强手。 小总结,粤女在进攻上很强,浙女还算比较细腻全面,但比赛心理要加强。鲁女、苏女,这一轮没法评论,另两队,陪太子读书吧。
老机型也装win11 我的老本子,IBM T400,曾经的经典,如今的半古董。 用一小堆拆机件升级一下,内存8G,硬盘500G,独立显卡冒烟了,只能用集显。 分别装了64位win7、win10、win11,都是专业版,感觉一下。 win7表现最好,明显好于32位系统,既快又稳定。win10表现最差,虽然稳定,但特别慢。win11表现好于win10,速度上来了,稳定性有待考察。 总结,老机器、老的硬件平台,就别赶时髦了,老老实实win7吧,64位挺好的,32位的不推荐。
网络上难以理解的见解。 奥运结束了,我个人对女排的成绩和表现满意,目前就这个实力和能力。我个人认为,至少场上表现超预期了。 但是。似乎大多数人对成绩不满意,虽然这其中可能大多数还是饭圈文化者作怪。 今后的女排国家队如何建设,一下子提上了球迷的日程,目前仅仅是球迷的日程。 网络上有很多评论,认为目前现役年轻球员的实力和潜力,超过巴黎奥运阵容,这种认知和自信哪里来的? 大王不行、金烨不行;王艺竹、仲慧都不行,国内比这几位强的球员有谁? 王媛媛不行、高意不行、杨涵玉更不行,请问,比这几位强的有谁? 刁琳宇倍受攻击,请问,年轻的谁比她强? 就连已经开始闪耀星光的吴梦洁,技术和心理还有明显需要提高的地方,目前那些只在青少年组呈威的球员,凭什么就能认为在成年组就一定能打出来,而且还超过前辈? 女排的冬天不是过去了,是真正的才到来。洛杉矶周期,我大胆直言,看衰。 期待冬天快点过去,春天早点到来吧。
“山泉”组合出来拯救女排吧。 光有跑跑不行,要“山泉组合”一起发威才行。 山花做鞋会主席,大泉做总尿鞋,这才是无敌组合,才能拯救女排。
范泊宁真的要技术全面化了? 东亚锦标赛打了两场,范泊宁成了得分王,国内某知名对江苏不友好的网络平台,这次也夸了小范,而且指出,小范不仅得分多,而且技术全面。 小范的缺点和特点就是暴力指数不够,向全面型接应发展应该是个正确的方向。 当然,目前这两场比赛,含金量不足,看看后面的比赛。
谢科,蟹壳。 我对此君从来没好感,此时此地,不想多说。 让他参加应氏杯,本就是对赛事的不尊重。(个人观点,接手板砖)
下个周期会怎样? 本周期结束了,我个人对女排,已经心冷了。 新的周期,别幻想什么重新崛起,你凭什么崛起?翻本的前提是你必须还有足够的资本,如今的女排,翻身的资本在哪里? 巴黎周期,东京周期所犯的错误部分还在延续,这进一步毒害了女排国家队,也害了排球界。 现在的女排国家队,已经不是烫手山芋了,简直就是一锅沸水,谁去端? 没有出路了?当然不。端正心态,从头开始,做好球员梯队建设,从科学的角度改善我们的各级联赛。期待下下个周期有翻身的资本。 新的周期,别去想什么功利的事了,新阵容就已经是让人绝望的事了。
还在骂主教练的,请用脑子想一想。 回顾女排整个奥运比赛,就像豪赌。一个以前没有配合过的阵容;一个前段时间表现得并不理想的阵容,到了奥运赛场,居然成了“新仙女阵”,这个,正常吗? 换句话说,全队的命运不就是由一个人来决定吗? 这是一个正常的操作吗?主教练再无能也不会犯这种错误吧,骂主教练的那些人,用你们的脑子好好想一想。 赛后为何球员心有不甘?输不起吗,当然不,这几年输球还少了? 为何心有不甘?是憋屈!为何憋屈,还用去猜测吗。
主教练要续任? 此消息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我只能说,女排太不幸了。 我个人对蔡斌,没有粉过,但也从来没有骂过,总体上,算支持的,但仅限于他作为苏女主教练。 他接手国家队,我就持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但也没骂过。 为何认为他带不好国家队,原因很明显。国内目前的大环境怎样,无需赘述。作为女排主教练,德不服众、威不压人,除非你有特殊本领,否则,即使你专业能力再强,也请趁早滚蛋,你玩不转! 如果巴黎周期的主教练坐的是火山口,好歹还是死火山口,洛杉矶周期,坐的可是随时喷发的活火山口。 女排真的需要“RESET”了,否则,真的连最后的老本都要赔光了。承认遇到了低谷、承认前一个周期犯了错,真就那么难吗!
可能会涉及敏感话题。 女排,没有达到多数人的预期,但也有不少球迷很清醒、理智的预判和接受了今天的结果。 三大球的集体沦落,让人唏嘘。球迷不禁发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小家伙不肯吃苦了,所以,基础训练就差,后面的提升空间没了,到了成年队可不全方位落后。 有人说,是当今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专业性大打折扣,是训练的质量和培养理念导致的结果。 但这都是现象,不是本质。本质是什么,个人斗胆发言,是整个体育界乃至社会,缺少了灵魂!没有了灵魂,必将导致我们的管理体系、生存发展环境,和专业脱离、被时代抛弃。 何为灵魂,就是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当今缺少灵魂吗,不是缺,是正在重新形成新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意识形态上的混乱在所难免。 这个不是我说的,我没这个水平。引起我这番思考的还是几年前,易中天教授的一番讲话。
回顾一下奥运女排赛。 女排这次的表现和成绩,我个人觉得没什么遗憾和可以指责的,无论成绩和球员表现,比东京强多了。 冷静下来细细回味一下,本届阵容,新人居然只有刁琳宇一人,不对吗?王媛媛都只能算半个新人。 全队的老残化,你还能指望争金夺银? 在球员实力还不如上届的情况下,本届瓜队开启了艰难的奥运之旅,本就底气不足的球队,又让很多场外因素困扰的困苦不堪,到出如今打出这样的成绩,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未完,后面还有粗略的技术分析)
女排的奥运征程结束了,谁的收获最大? 最终排名第五,这个定了?和世界排名和真实实力很配。 但是,四场比赛下来,谁的收获最大?女排还是在“被继续消费着”,这个状态,能指望女排在成绩上更上一步?
数一数二的主攻,把自己打回了家。 此时此刻,鼓吹我们有数一数二的主攻、我们有世界第一主攻、我们有凡参赛必拿最佳的主攻、我们有一己之力带领球队前进的主攻的那些人在干什么?肯定还在编撰理由,甩锅其他球员。 这支球队的奥运成绩,我早料定了,就是“有脚走不远,有猪跑不快”。“猪脚组合”在争金夺银面前就是一个笑话。
对女排还有必要求全责备吗? 本届女排,纸面实力还不如上届,而且这几年球队都是在充满争议的道路上磕磕绊绊前进,连奥运门票也是战战兢兢拿到手,奥运前,球队中似乎突然增添了某些内部不稳定因素,让这支本就实力不强的队伍,奥运之路充满荆棘。 比赛开始后,球队出乎意料的三连胜,有的人居然在网上发文,憧憬金牌梦了。 但是,比赛终究还是实力说了算,淘汰赛,不容许失误,而且对手无弱手,这个时候,球员心理和小组赛不同了,发挥有些拘谨了,最终惜败突厥,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相比于上一届,本届女排的整体表现强的多。 别去总结什么临场指挥问题、球员发挥问题,这个阵容本就不合理,缺少全面型小主攻,瓜队肯定走不远,这是大前提,剩下的小细节再去纠结有啥意义? 个人见解,朱李组合就是一个韧性不够的阵容,多少有点赌博的意思,关键时刻差一点劲很正常,教练和球员都没责任,目前就这个能力和实力。 另外,主教练有水平,但真的具备拿世冠的水平吗?我们还有拿世冠水平的教练吗?
女乒陈梦卫冕,意义不限于金牌和卫冕。 记得,女乒奥运名单,也是饭圈文化折腾规模仅次于女排的吧。 如今陈梦夺冠加卫冕,算是狠狠回击、打击了那些饭圈文化者。 看看女排,纸面实力不如上届,主教练自上任之日起就被质疑和攻击,如今,成绩和场上表现超过上届。
这里为何没有谈论李宽的? 是敏感话题吗?属于违禁范围? 李宽,我知道一点,看过一段他们父子相声,水平怎样,反正从头到尾我没笑过。 顺便说一句,国内有一点知名度的相声演员,听了好几段没笑过一声的演员,有一位,暂时不说,师傅很有名,师弟更有名。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