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6835
hand6835
关注数: 80
粉丝数: 1,092
发帖数: 23,629
关注贴吧数: 12
捕捉宏电子,会破坏宏原子吗? 如题,研究所大肆捕捉宏电子,如果是自由电子还好,如果是宏原子的电子,那不就破坏了宏原子的稳定了吗?那宏世界不就乱套了吗?
问个很弱智的《黑暗森林》问题 《黑暗森林》的结局是不是地球人赢了?罗辑是恒星咒语把三体舰队骗到了别的地方吗?还是以暴露三体行星相威胁使得三体舰队不敢入侵地球?
水滴是不可能被“螳螂号”的机械手捕获的。 如题,因为水滴表面绝对光滑。机械手应该抓不住它。唯一的解释就是水滴故意配合机械手进入“螳螂号”。大刘可能忽略了这一点。
智子为什么不把章北海杀人的事宣扬出去呢? 如题,那样章北海就混不下去了。
为什么在光锥之外的智子能知道光锥内发生的事? 《黑暗森林》说,在光锥之外的智子能知道光锥内发生的事。 整个小说并没有涉及到接近或达到光速的题材,那智子在光锥之外是如何知道光锥之内的事情的呢?
建议《百家讲坛》改名《历史讲坛》或《评书连播》 除了历史,好像就讲过两个其他的内容。一是早期一个姓金的讲过礼仪。二是有个年轻人讲过红旗渠。
《三体》的一个常识问题,斗胆质疑一下下 《三体》是我看到的最优秀的科幻小说(没有之一)。浸淫于其中,常常分不清那些是实际现有的理论和技术,哪些是幻想出来的理论和技术。 然而有一点一直没想明白,不知是作者的疏忽还是我的无知:三体人距地球大约4光年,他们的星际飞船最高速度为1/10光速,也就是说40年就能到地球。但小说里说要400年才能到地球,当然作者也给出了解释:1/10光速只是最大速度和瞬间速度,不能持久,因为能量供应不上。 问题就在这里:星际航行不同于飞机在大气层内飞行,在宇宙空间基本是没有空气阻力的,如果三体人的飞船在某个瞬间加速到最大航速,那么从理论上讲,就会一直保持这个速度,而且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这个航行是靠惯性维持,启动后也不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三体人的飞船平均航速应该比1/10光速慢不了多少,航行到地球,40年可能到不了,但也不至于用400年。
谁还记得有个版本的华生是条狗的? 小时候看过,好像是木偶片还是动画片,里面的华生是一条狗。
给大家推荐个续集 说起续集,我想到了《亮剑》。《亮剑》是小说很全而电视剧只拍了前半部分,这一点和《潜伏》正好相反。 如果大家希望《潜伏》有续集,就看看《亮剑》小说的后半部分,人物结局能差个八九不离十。 大家同意我这观点吗?
国共双方说的“革命”意思一样吗 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亮剑》里楚云飞说“作为一个革命军人……” 《潜伏》里站长说“出来革命,不就为个一官半职吗” 国共双方所说的“革命”,是一个意思吗?
一个能让人讨论的结局就是好结局 我是指香港的联络员给余布置任务那段,说明了现实的残酷。效果就象唐僧师徒硬是被如来的弟子讹了紫金钵一样,没处说理去。
该剧的结局是点睛之笔,惟有《西游记》能与之相比 我是指香港的联络员给余布置任务那段,说明了现实的残酷。效果就象唐僧师徒硬是被如来的弟子讹了紫金钵一样,没处说理去。
感觉最后一集里给余则成布置任务的那位演技也很好 把老余的上级的冷漠,不近人情,敷衍刻画的淋漓尽致。
〈潜伏〉的改编,导演,道具,服装是个怎样的人?什么背景?谁能介 原著小说一般般。电视剧情节很精彩,时代背景也很真实,是改编的功劳。演员演技就不用说了。表演细节很精彩,是导演的功劳。道具很有质感,电话机,汽车,家具,办公文具都很有质感,是道具的功劳。服装也很出彩,每个人的衣服都很有型,尤其是站长的毛料中山装和西服,这是服装的功劳。
70,80后们,你们是怎么知道小虎队的? 我是75年的。我第一次知道小虎队是中央台播的一个电视片《潮——来自台湾的歌声》。上下两集,记得主持人有苏芮,蔡幸娟。当时片子里对小虎队的介绍我还记得几句词,“以前,青少年的偶像,不是来自日本,就是来自欧美,现在终于有了自己人的偶像”,“不仅喜欢他们的音乐,舞蹈,造型,更重要的,是他们品学兼优”,“谁没有小虎队的音乐带,谁就是落伍”。在这部片子的上集,播了《青苹果乐园》,下集播了《逍遥游》。 顺便说说这部电视片,在我印象中,小虎队,张雨生,王杰,姜育恒,蔡幸娟,等等一大批流行歌手都是在这部片子上推出的。 大家还有印象吗?
罗大佑会写<恋曲2010吗>? 又是一个十年。从《恋曲1980》到《恋曲1990》到《恋曲2000》,罗大佑就是神啊。期待他写《恋曲2010》。
大家看《飞屋》那个片段感觉最激动,是激动不是感人。 我最激动的时刻是医生诊断女的不孕的片段。因为在我看来,没有孩子拖累,就可以去冒险了,就可以出发了。但是影片的过人之处就在这里,剧本并没有让小两口这个时候去冒险,没有落入俗套。 大家感觉那个片段最让你激动,是激动不是感动。
能和《阿凡达》打个平手的只有《飞屋》 不是指票房,也不是指制作成本,更不是指轰动效应。 看完《飞屋》后,当时感觉是最好的电影。过了几个月,看到了《阿凡达》的前期宣传,心里很期待,期待能有一部超越《飞屋》的电影问世。 看完《阿凡达》感觉也很好,但是没有超越《飞屋》,只能说是打个平手。 《阿凡达》的不足之处在于剧情落入俗套。 《飞屋》的不足之处在于是部动画片。
我们为什么没能实现童年梦想,看看《飞屋》就知道原因了 影片开始后,先是感觉两个小孩子应该去冒险,这是儿童片动画片的常见剧情,但他们没去。后来长大结婚了,感觉该去了吧,也没去。后来知道女的不孕,心想这下没有孩子拖累,该去冒险了吧,还是没去。直到两人老去,女的去世。看到这里我都要哭了。我们童年的梦想就是这样在一辈子里慢慢的被磨灭的。
《飞屋》最不俗的地方 长大后实现童年的梦想,是常见的影片剧情模式,可以称之为俗。 《飞屋》在这一点上就与众不同。影片开始后,先是感觉两个小孩子应该去冒险,这是儿童片动画片的常见剧情,但他们没去。后来长大结婚了,感觉该去了吧,也没去。后来知道女的不孕,心想这下没有孩子拖累,该去冒险了吧,还是没去。直到两人老去,女的去世。看到这里我都要哭了。我们童年的梦想就是这样在一辈子里慢慢的被磨灭的。
个人认为,《阿凡达》和《飞屋》打了个平手 不是指票房,也不是指制作成本,更不是指轰动效应。 看完《飞屋》后,当时感觉是最好的电影。过了几个月,看到了《阿凡达》的前期宣传,心里很期待,期待能有一部超越《飞屋》的电影问世。 看完《阿凡达》感觉也很好,但是没有超越《飞屋》,只能说是打个平手。 《阿凡达》的不足之处在于剧情落入俗套。 《飞屋》的不足之处在于是部动画片。
全运会的感悟 我家就在距离全运会主会场一千米左右的地段,在家门口开全运会,感觉还是挺自豪的。开完了,有几点感悟: 1,受益最大的是济南市。沾了全运会的光,济南的市政建设向前迈步了好几年。好歹不像是传说中的大县城了。尤其是西部和北部。 2,损失最大的是山东人的脸面。因为这次全运会丑闻太多了,东道主金牌第一,很多金牌是有争议的。当然,这个情况在哪个省办都会出现,因为是中国特色吗。但是保安打香港同胞就太恶劣了。 3,开闭幕式还是不错的,高科技视觉效果很炫。不知是否受北京奥运的启发。另外沂蒙山小调配山东快板很无厘头。
有两点不明之处,共同研究下 很久没看这么好的电影了,有两点疑惑: 1,两口子青梅竹马,从小都喜欢探险,很难得夫妻俩都有共同爱好。可为什么两口子一辈子也没出门去探险呢?尤其是知道不能生育之后,没有孩子拖累,为什么不去找仙境瀑布呢? 2,那个老探险家,为什么想要杀人?
70后的变形金刚迷来讨论一下 1,当时看动画片,好像还有美国产和日本产之分,是怎么回事来着? 2,记得动画片里的红蜘蛛不是F-15么?怎么在电影里成F-22了?
演一郎的是不是演《亮剑》上朱子明的? 长的很像。
批评一下《五星大饭店》的电视剧 没看过原著,怀着景仰的心情在老妈看《金婚》的广告间隙时间看了若干段该剧,觉得拍的太灰暗,风格是那种过了时的,莫名其妙的“酷”。镜头摇摆飘忽,配乐多而滥,人物面目表情呆滞。总之,所谓的青春剧没有一点阳光和激情,比《永不瞑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差远了。
海岩现在作品的思想性比他早期的差远了 海岩的小说主要是写年轻人的故事,普遍特点是有年轻人的情感和热血。但我觉得最好的还是《便衣警察》和《死于青春》,两部小说除了人物刻画细腻,情感真实,情节曲折以外,更有对国家,社会,人性的思考。后来的海岩小说几乎见不到这种思考了。另外,《我不是一个好警察》也很棒。
推测海岩的情感历程 海岩的大部分公安题材小说里,都会有一个完美的女警察做配角。如《便衣警察》,《死于青春》,《玉观音》,《深牢大狱》等等。海岩年轻时当过警察,是不是暗恋过一个女警察。
《鬼吹灯》是否受《亮剑》和《血色浪漫》的影响? 比如在东北倒斗那段,有一段写拣日本关东军“洋落儿”,描述的就和《亮剑》里丁伟讲的那段一样。 又如,“鹧鸪哨”使用驳壳枪的动作细节描写,跟李云龙的动作一模一样。 另外,胡八一的性格,经历,家庭背景,语言特色,个人魅力,都跟《血色浪漫》里的钟跃民一模一样。让人感觉完全是一个人。钟跃民改行了? 个人认为,如果拍成影视剧的话,刘烨演胡八一,赵亮演胖子,王奎荣演大金牙,miggieQ(拼错了吧)演那什么杨,大家认为呢?
改名叫历史讲坛得了 一个国家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笔丰厚的财富,但如果老沉溺进去,就看不到未来。强烈建议百家讲坛讲一些自然科学技术知识,我们的国民很需要。这一点可以向discovery和百度知道学习。否则改名叫历史讲坛得了。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