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6835
hand6835
关注数: 80
粉丝数: 1,092
发帖数: 23,629
关注贴吧数: 12
这个无线充电是怎么实现的? 看看这个链接的第六幅图,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lub2011.auto.163.com%2Falbum%2F100013494271.html%23p%3D1-8&urlrefer=7de41a5ba0d9f7803aea4af133f7c9cb
丑娘娘骑的那个瀚海麒麟是骆驼吗? 听了老郭版的西游记才知道瀚海原来是沙漠的意思。那丑娘娘骑的瀚海麒麟应该是个骆驼吧,从体型上说倒也配得上丑娘娘的身材。
三体的影响越来越大了,请看今天百度知道的头条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zhidao.baidu.com%2Fdaily%2Fview%3Fid%3D3460&urlrefer=69664e522cf7d664f88ef2e73ab27d51
《智取威虎山》和三体 听说电影《智取威虎山》就要上映了,非常期待。无聊中恶补了一下原著小说《林海雪原》,看到解放军的侦查员们在茫茫的雪地森林中搜寻土匪的段落,忽然就想到了三体的黑暗森林,无论是解放军还是土匪,既要隐藏自己,又要清理敌人。有同感的吗?
谁家有白猫?提个建议 最近小龙女很火,网上有各种扮小龙女的。忽然想到,可以把白色的猫扮成小龙女,看看效果怎么样?
老王:王铁柱的帖子怎么删了啊? 是不是太忙了?好喜欢看柱子啊。要不是我有工作在身,早就去云南看柱子了。
有什么猫腻吗?王铁柱那个帖子为什么删了啊,真是可惜 如题。出差十来天没看帖子,再追贴就发现给删了,怎么回事啊?
把周某某比作顾顺章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163.com%2F14%2F1210%2F19%2FAD4K9G2K0001124J.html%23fr%3Demail&urlrefer=cf67454b03ac1e0de20a08df1e72bff6
解决三体问题的一个笨办法 我将三个球体放进一个真空空间里。开始记录各个球体的运动轨迹。十分钟后,我在另一个真空空间里以相同的起始状态放入另外三个球体。那么第二个空间里三个球体的运行轨迹,是不是就是十分钟前的第一个空间里三个球体的轨迹?我太聪明了。
如何从技术上避免这种事的发生 从前有个土豪,养了只金毛犬。金毛犬大家知道,体型大,拉的屎也大。话说这天早上土豪急着出门,没时间去遛狗,金毛就不客气的拉在土豪的客厅里了。按照惯例,这不是高潮…… 这一点土豪回家前倒是想到了,但他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他。土豪大家都知道,从来不自己打扫卫生,家里都用机器人吸尘器,就是圆饼状满地乱窜的那种。但目前的吸尘机器人的人工智能还不够高,不能正确处理遇到狗屎的问题。对,你没猜错,这个智商不足的机器人吸尘器推着这坨狗屎,均匀的涂抹到了客厅地板上。这还不是高潮…… 供暖开始了,土豪都不用暖气片,人家都是地暖,这酸爽……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机器人吸尘器能识别狗屎呢?
等不及了给大家发一下,昨晚看了个段子,乐的我没睡好 从前有个土豪,养了只金毛犬。金毛犬大家知道,体型大,拉的屎也大。话说这天早上土豪急着出门,没时间去遛狗,金毛就不客气的拉在土豪的客厅里了。按照惯例,这不是高潮…… 这一点土豪回家前倒是想到了,但他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他。土豪大家都知道,从来不自己打扫卫生,家里都用机器人吸尘器,就是圆饼状满地乱窜的那种。但目前的吸尘机器人的人工智能还不够高,不能正确处理遇到狗屎的问题。对,你没猜错,这个智商不足的机器人吸尘器推着这坨狗屎,均匀的涂抹到了客厅地板上。这还不是高潮…… 供暖开始了,土豪都不用暖气片,人家都是地暖,这酸爽……
忽然想起多年前关于宇宙中文明的多样性的推断 三十年前,我就喜欢看《飞碟探索》,里面有很多好文章,除了真真假假的UFO目击报告以外(大部分都不可信),有很多涉及到天文、前沿物理、考古、生物等等学科的好文章。也是从那时开始,我积累了很多相关知识,所以看《三体》的时候就感觉简直是为我写的。 其中有一期的一篇文章是探索地外文明的课题,其中有一句话,说是文明发展的不平衡,说明了文明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文明差距太大,那么必然存在其他文明,位于这两个文明的水平之间。《三体》里说宇宙很拥挤,文明很普遍,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科幻文学之所以融不进主流文学界的真正原因所在。 科幻和主流文学界距离较远,主要是因为主流的文学家都是文科学霸,也就是理科学渣。比如,如果你让莫言金庸什么的背一下牛顿三定律,十有八九背不出来。这票人把持着文学界,科幻文学始终就抬不起头来。当然,像凡尔纳之类的作品可以出头,是因为情节简单,好理解,老少咸宜。硬科幻文学也不可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因为评委会那帮老头子也根本不懂自然科学,他们不可能推荐他们看不懂的作品。
《星际穿越》的几点感受 不好意思,这个帖子还是到三体吧来发比较靠谱,因为磁铁都是懂这个的。 1、在表面都是水的星球上,那些高耸的巨浪是怎么形成的?我不由得想起了大刘的《山》。 2,最后那个在书房里的多维空间的场景真NB,就是大刘形容的四维空间“方寸之间,深不可测”是也。 3,涉及到多维空间的,希望大家别拿《盗梦空间》和《黑客帝国》来说事了。这两部科幻电影的多重空间的技术基础是脑科学,也就是“缸中之脑”什么的。而《源代码》和《星际穿越》的多维空间的技术基础才是量子力学里的哥本哈根解释。
这是不是章北海的作品啊 如图。用手机下载了个《真实甲午》的有声读物,看到第50集的标题就激动了。
原创太平歌词,《灰太狼叹》,请大家指正。愿意送给德云社。 受太平歌词《变形金刚》启发,一气呵成了《灰太狼叹》,望老郭笑纳。 自古丛林生活多乖张, 凶狠最是那大灰狼。 可有一位狼君日子不好过, 他的名字叫灰太狼。 这一位,命运多坎坷, 从小到大,没吃过羊。 灰太狼家境很平常, 其貌不扬,是个屌丝狼。 那一年没有饭吃,饿的慌, 被逼无奈,娶了红太狼。 红太狼,站着比他高, 躺着比他长。 手脚比他大, 力气比他强。 瞅着老公很窝囊, 心里暗恋那贝克汉狼。 灰太狼婚后生活,不幸福, 每日被迫,去捉羊。 稍有不从,家暴就上, 平底锅打头,是当当的响。 羊村的羊,智勇双全, 领头的是那,喜羊羊。 灰太狼捉羊很努力, 无奈小羊狡猾, 一次次打败灰太狼。 最是痛心,家教无方, 儿子认识个好友,叫懒羊羊。 灰太狼欲哭无泪, 咬牙切齿,恨死了羊。 眼瞅着日落西山,无限凄凉,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红太狼
快,快去,就现在,大刘上腾讯网首页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ul.qq.com%2Fa%2F20141103%2F009939.htm&urlrefer=7620a8f59d9d6744db9581e322414cd2
于谦唱的,包公有俩媳妇? 于谦有一次演出学唱吕剧,我搜了一下是《下陈州》包公出行的唱词,“听说老包要出京,忙坏了娘娘东西宫,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那么问题来了,1、包公俩媳妇?2、包公的媳妇怎么敢称东宫西宫娘娘?3、按说是皇后才称作东西宫娘娘,皇后为包公忙活,难道……
说起《三体》拍电影,我想到了《亮剑》 这阵子都在谈三体拍电影的事,很多人担心不好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批。这个问题,可以借鉴《亮剑》的做法。很多人都是先看了《亮剑》电视剧以后才看的原著小说,会发现电视剧只是拍了前半部分,电视剧的结局皆大欢喜。其实《三体》也可以走这个路线,只拍小说的第二部,反映地球人和三体人斗智斗勇,最后利用人类的智慧取得胜利的故事。这样就不难通过审批。 以前在中央六看过一个电影,是说一个记者为了体验生活,积累创作素材,到黑煤窑卧底的故事。最后公检法什么的一举端掉了小煤窑,救出了记者和矿工。可巧,我看过原著小说,小说可不是这么写的。小说里写的是记者到了黑煤窑以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连报警信都送不出去。最后还是靠一个偶然机会才脱身。由此看出,央视,广电总局什么的,对原著改动有多大。
给大刘一个建议,选择导演要考试 不断的有消息说要拍《三体》了,不管真假,建议大刘,在卖出版权前,要对导演进行考试,考点数学、物理方面的常识,否则,要是遇上个科盲导演,就会把硬科幻拍成玄幻。对演员也要进行专门培训,按照角色的职业进行专业培训。同意的顶。央视老版《红楼梦》为什么好看?那些演员专门集中进行了古诗词、历史文化等的培训。
四大天王来中国前,是空着手的吗? 如题,忽然发现四大天王拿的东西,宝剑、琵琶、伞和蛇,分别负责锋、调、雨、顺。四大天王是古印度来的吧,古印度也讲究风调雨顺?
老郭的单口,大家感觉如何? 老郭说单口和评书的水平那是没说的,基本功扎实,包袱精彩。可是有一劫,那就是老郭的单口,尤其是中短篇,往往是虎头蛇尾,给人头重脚轻之感。比如《活捉满文臣》、《枪毙刘汉臣》、《枪毙任老道》、《白宗巍坠楼》什么的,都有这个感觉。甚至像《济公传》、《丑娘娘》不考虑留坑的因素,也是如此。当然啦,我列举的这些,都是老郭根据实事或传说,自行渲染润色了以后编成的故事,本身的情节并不十分精彩。另外,大部分评书名篇早已有主了,比如田连元袁阔成单田芳什么的,轮到老郭就没什么好故事了,也是一憾。
说说艺术家的绝唱 所谓绝唱,当然不是生前的最后一句话,而是指艺术家的最高造诣的表现桥段,是让观众印象最深的演出片段。比如,我个人认为,张文顺的绝唱是那句“都是那点拆迁费闹得”,宋丹丹的绝唱是那句“我十分想念赵忠祥”。 大家说说看……
你还欠谁的票钱? 最近都在争论星爷,有力挺星爷的粉丝说,忽然发现这些年欠了星爷很多电影票钱。说起来也是很有同感,我也感觉欠了老郭很多票钱。当然也不能怪我,老郭老不来。
哪些70后学过《三防》课? 如题,看不明白的也不用问是什么了,看明白的自然知道。
陈纳德和他老婆都姓陈,是巧合吗? 早就知道有个著名的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陈纳德的老婆。当然陈纳德是汉语名字。那么是陈纳德随他老婆取的汉姓陈,还是她老婆随夫姓的陈?
红中为什么是指的洪秘书?洪秘书后来去了哪里?我找到答案了 如图。洪秘书叫洪智有,发音和红中很像。洪秘书后来回上海了,十有八九是找马奎老婆去了。
又发现一个魏成似的人物,估计小编也是磁铁。
编神话故事的人也太懒了吧,编来编去都差不多 前几天出去旅游,导游给讲,这个山是怎么来的,这个湖有个什么传说。基本上,祖国大好河山的由来都可以概括为三种形式:一种是仙女洗澡洗出来的事儿,第二种是和二郎神有关的,第三种是和孝子或者烈女有关的。
祖国大好河山的由来,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 前几天出去旅游,导游给讲,这个山是怎么来的,这个湖有个什么传说。基本上,祖国大好河山的由来都可以概括为三种形式:一种是仙女洗澡洗出来的事儿,第二种是和二郎神有关的,第三种是和孝子或者烈女有关的。
老郭作品中的一个艺术特色,大家有同感吗? 听老郭多年,发现怹的段子里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加入一些貌似无关紧要的内容,就会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接地气,使段子更有真实感。 比如,《买面茶》里面,提到孩子有两个姥姥,一个亲姥姥(瘦姥姥),一个姨姥姥(胖姥姥)。整个段子里,胖姥姥并没有出场,这个人物对于段子的情节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但是,增加了生活气息,孩子有个舅姥姥、姨姥姥什么的很常见,让观众听起来很可信。 还有,《揭瓦》里面,提到了蔫儿掌柜,对蔫儿掌柜的来历(开小煤窑出了事,来北京躲事儿)介绍的很详细,甚至还模仿了蔫儿掌柜的山西口音。其实这个蔫儿掌柜的来历,对于段子的情节也没有任何作用。其实,从情节来说,不用刻意描述什么蔫儿掌柜,随便就说是土产店老版就可以了。但是让老郭这么一说,就感觉像我们身边的真事儿一样。 大家列一下,看还有没有类似的桥段?
关于科技的发展,有哪些大家没想到的? 我先说一个,没想到网购真的实现了。我1988年上初中,有一篇英语课文是讲未来生活的。比如主人家里有机器人保姆,主人闲暇时间和电脑下棋什么的。其中提到了主人通过电脑买了辆自行车。当时学这篇课文,包括老师在内,都是把课文内容当成科幻小说的,老师还说在中国100年也实现不了。
青岛到黄岛的轮渡还有吗? 如题,开通了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以后。轮渡还有吗?想从青岛走济青南线回济南,孩子没坐过大船,所以我想坐轮渡到黄岛。请问还有轮渡吗?排队时间长吗?
青岛到黄岛的轮渡还有吗? 如题,开通了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以后。轮渡还有吗?想从青岛走济青南线回济南,孩子没坐过大船,所以我想坐轮渡到黄岛。请问还有轮渡吗?排队时间长吗?
乳山的兄弟姐妹,请帮我策划一下呗,谢谢了。 下周末,我想开车带着全家去乳山玩。大概周四傍晚到,周日中午离开。请大家帮我推荐一下,去哪里玩,住哪里,在哪里吃?谢谢了。
刚才理解了一下汪淼的心情,吓死我了 某商场有洋妞走秀,我在现场拍了几张照片。如图:刚才整理手机的时候,发现其中的一张照片的右下角有字,绝不是我手机上自带的,也不是现场背景上的,图片也没处理过。我的汗一下就下来了,就想起汪淼看到的倒计时。如图:后来我才知道,有人玩我手机,把这个活动的微信上的图片保存到我手机相册了。真吓死我了。
看《大上寿》想到一个问题 《大上寿》里,说到老太太的烟袋杆放到暖水瓶里,结果孙子把暖水瓶给摔了,这一幕真有生活气息。然后我就想到一个问题,暖水瓶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不要给我考证古代怎么保温什么的。我就想问问现代的暖水瓶,就是有银色玻璃瓶胆的那种,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如果是外国发明的,为什么外国的古代影视剧里面没见用过? 记得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里,描写过农民计划粜米以后,去洋货行买个暖水瓶。可见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已经有暖水瓶了。再就是二月河《雍正皇帝》里,写到过胤禛的仆人把开水”注到银瓶里”,以便半夜里起来喝水。不知道这个银瓶是不是就是暖水瓶。
想要采几块泰山石,请问哪里比较方便? 我想采几块泰山石带回家镇宅,不用太大的那种,但时间很紧,没时间爬太高,只能在山下转转。请问山脚下哪个位置比较适合。我也不想花钱买,觉得自己采的才有意义。 我有两个方案,一个是走红门那条线,但不越过售票处,这一段山坡上有没有石头可采?另一个方案是走泰山后山,人比较少,是不是有石头可采?
韩国也有电视购物啊,真好玩 最近看《来自星星的你》感觉中韩文化也太相通了吧。往古了说,都教授吃鱼的时候千颂伊不让翻过来吃,这和我国的习俗完全一样,也不知道从什么时代开始的。往近了说,千颂伊从电视购物买的螃蟹被坑了,感觉好亲切。韩国的电视购物也是骗人的吗?
都敏俊教授应该教自然科学才对 都教授所在的星球,应该比地球科技先进不少。所以都教授在大学里应该讲自然科学才对。我的意思是,自然科学在宇宙中应该是相通的,只是各个文明发展程度不一样。而各个文明由于社会体制不一样,生物进化程度不一样,所以社会科学应该有很大的差别。比如爱情嫉妒什么的,都教授所在的星球就没有。所以,都教授来到地球,应该更擅长讲授自然科学,而不是讲心理学社会学什么的。大家说对不对。当然,剧中让都教授讲爱情心理学,那是剧情需要。
大家看我搞到了什么,哈哈哈哈,某宝真是万能啊。
又找到一首定场诗的说 那首“……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在《无间道》第二部一开始,黄秋生对曾志伟说了两句定场诗,“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
找到解战袍那首定场诗的出处了 最近在看二月河,发现康熙写的一首诗: 劲旅征战胆气豪,冰矛青剑霜刃刀; 待到天兵凯旋时,亲与将军脱征袍。
找到丁仪的原型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ic.news.sohu.com%2Fgroup-556218.shtml%233&urlrefer=38a954f6b4936507fa634e6e9cc5f016
忽然想起来,电影里忘了提《follow me》了 央视在1982年开播的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在当时可是学外语的一个大事件啊,这种史诗感很强的电影里怎么会忘了提呢?看来香港导演还是有疏漏啊。
大家都看看,老郭作品中的一个语言特点,那些词儿都是哪里来 老郭的作品里,有很多词儿,不是标准的普通话,甚至也不是正宗的方言,但说出来就那么有喜感,而且让大家一听就明白。比如:上大淆、淆问、削微的、等等等等。大家还能多举出几个例子吗?
人类能感受到地球的加速度吗? 如题。地球绕太阳公转,应该不是匀速的吧。在运行轨道上近日点和远日点的速度如果不一样的话,那么速度变化的过程中,人体能感受到这个加速度吗?钱塘江大潮是不是和这个有关?如果这个加速度很明显的话,三体世界就可以用来预测恒纪元了。
分析加速度,就可以预言三体世界的纪元。 如题。三体行星被恒星引力捕获的过程,应该是有一个被加速的过程。三体科学家如果仔细测量和计算三体行星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就应该能判断出行星即将被那几颗恒星所吸引。
在三体游戏里,他们为什么要除掉汪淼? 如题。汪淼第三次登录三体游戏时,以哥白尼的身份正确的说出了三体星系的运行原理。但教皇和伽里略他们为什么还要在游戏里烧死哥白尼,在现实中永远拒绝汪淼参加游戏呢?
老校友回三中问个事 这两天奥巴马他老婆访华,引发了中国校服丑的话题。我想问一下如今的三中校服是什么样的? 我是1991年入学的,当时的校服那个漂亮啊。藏蓝色呢料,男生是大领夹克装,女生是小西服上装,鹅黄色圆领带飘带。大摆长裙,而且收腰很好。那校服,简直就是英国伊顿公学、韩国校服、民国校服的综合版。 话说当年我中考的时候,报考三中,很大程度上就是看着女生校服漂亮。如今什么样了?
雷迪亚兹的计划和罗辑的计划有什么区别? 如题,最后不都是同归于尽的结果吗?罗辑的计划虽然以公布三体星系坐标为威慑,但因为太阳系和三体星系距离太近,最后也会引火烧身的啊,相当于同归于尽。人类社会能接受罗辑的计划,为什么不能接受雷迪亚兹的计划呢?
想起一句老话,感觉很有道理啊。 看到黑森里说宇宙文明是非常拥挤的,我忽然想起一句话,那是三十年前,我在《飞碟探索》杂志上看的一篇文章说的,“生命形态的多样性,说明了宇宙中生命存在的普遍性”。
请问冠县的朋友,去梨花园怎么走? 如题。在东昌府区,有旅游专线车吗?从哪里发车?
欧式几何以外是非欧几何,那黑森以外是什么? 如题,叶文洁拿欧式几何的构建过程来启发罗辑思考黑森。那么相应的,欧式几何以外还有非欧几何。那么黑森以外还有什么呢?
刚去大刘的工作单位看了一下,真不容易 刚刚逛了娘子关电厂的贴吧,发现大刘的单位貌似挺热闹的。在这种环境里写出这么多优秀作品,真不容易,比那些专业作家强多了。 另外奉劝大家,只看,别发帖。别打扰大刘正常的工作环境。
过年没年味儿,鞭炮厂家难辞其咎。 如题。大家都在抱怨如今过年越来越没年味儿了,别的不说,我就从燃放鞭炮方面分析一下。 放鞭炮,在传统中是过年的一项重大活动,也是年味儿的重要部分。如今,很多城市以空气污染,噪音等问题禁放鞭炮,造成了年味儿的缺失。 在这个问题上,鞭炮厂家是有责任的。一方面,相对于传统而言,鞭炮厂家没有去积极争取。美国出了这么多枪击案,但还没有禁枪。一方面是美国枪支文化的传统作用,另一方面是军火商的积极争取。而中国鞭炮厂家在争取产业政策方面就没有什么作为。 另一方面,鞭炮厂家自己也不求进取,自己断送掉了市场。我记得小时候的鞭炮,放完以后的硝烟有一股清香味,而如今的鞭炮,放完后有一股烧塑料味。不知是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改换了配方,难怪都说污染环境。另外,小时候放鞭炮,不仅成挂的放(俗称拉挂),还拆开单独的放。而如今的鞭炮,为了降低成本,引信都做的极短,基本不可能拆开单独放。我都快40了,过年拆开一挂鞭炮,想单独放几个,找找童年的乐趣,却发现引信太短,点着以后连扔出去的时间都没有,只得作罢。如今的小孩子也没有放鞭炮的兴趣。这样一来,鞭炮厂家失去了一半的市场。 如同学生军训会晕倒,开运动会会扭伤一样,放鞭炮也有被炸伤的风险。但如果小男孩连鞭炮都不敢放,那这个民族就失去了阳刚之性。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炮——娘炮。
好莱坞买走《三体》版权后,会不会雪藏起来。 智子干扰加速器实验的结果,就可以锁死人类科技的发展。好莱坞雪藏《三体》,就可以锁死中国科幻的发展。买了版权而不拍,别人也不能拍,这对中国科幻是一个巨大的损害。所以如果卖版权的话一定要加上期限。
让我们一起抵制3D电影吧 对于3D电影,我忍了很久了。看完《大闹天宫》实在忍不住了。 3D的视觉效果不是不好,关键在于带个3D眼镜,视觉效果大打折扣。因为眼镜和墨镜差不多,多少都减少了银幕的亮度,感觉像是在带着墨镜看电影。真的很累,看一会儿,我就要摘下眼镜休息一下。我声明,不是炫目的视觉效果让我累,而是沉闷的色彩让我累,多漂亮的画面色彩,带着墨镜看,也没意思了。 当然,有人说这是影院为了省钱,不舍得用大功率高亮度的投影灯泡,使得画面效果打了折扣,和影片制作方是没关系的。但不管怎么说,最后是观众买单,观众凭什么花钱看色彩打了折扣的电影? 更可气的是,《阿凡达》的时候,起码还有3D和2D可以选择,我宁愿选2D的,因为裸眼看的话色彩更清晰。到了《大闹天宫》,连2D都没得选了。院线真是无良。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都遇到这种情况,我所在的是国内三线城市,反正万达、百丽宫这种档次的院线是有这个问题。 我呼吁大家还是抵制3D吧,等裸眼3D技术成熟以后再看3D。
关于神偷奶爸的问题,谁能给回答一下? 偷月亮那一部到底是第几部?如果是第一部,那么英文的片名为什么有个“2”?如果是第一部,那为什么感觉没头没尾的?人物出场也没个铺垫解释,尤其是小黄人是怎么来的?偷月亮这一部里没有交代。 如果是第二部,那第一部是什么? 为什么网上找不到除了偷月亮以外的那一部的内容简介?
这到底是第几部啊? 偷月亮那一部到底是第几部?如果是第一部,那么英文的片名为什么有个“2”?如果是第一部,那为什么感觉没头没尾的?人物出场也没个铺垫解释,尤其是小黄人是怎么来的?偷月亮这一部里没有交代。 如果是第二部,那第一部是什么? 为什么网上找不到除了偷月亮以外的那一部的内容简介?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